希腊(1部) 尼可斯·卡赞扎基斯《基督的最后诱惑》(1955) 卡赞扎基斯是二十世纪希腊唯一的小说大师,也是诺贝尔文学奖遗漏的重要作家。 除了埃利蒂斯的诗歌,想不出还有比他的小说更为著名的当代希腊文学作品了。 塞尔维亚(1部) 米洛拉德·帕维奇《哈扎尔辞典》(1984) 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是否抄袭了《哈扎尔辞典》,不妨读一读看。 阿根廷(3部) 埃内斯托·萨瓦托《英雄与坟墓》(1961) 胡里奥·科塔萨尔《跳房子》(1963) 曼努埃尔·普伊格《蜘蛛女之吻》(1976) 德国(5部) E.P.雷马克《凯旋门》(1946) 流亡作家雷马克继《西线无战事》之后的又一本畅销小说,书中有关纳粹追捕的场面让人气喘吁吁,一读到底。 君特·格拉斯《铁皮鼓》(1959) 鼓声咚咚,拒绝成长的侏儒奥斯卡在电影中仍以儿童来扮演。可以看完此书,再观赏施隆多夫导演的同名影片,这样更有回味。 西格弗里德·伦茨《德语课》(1968) 一个少年犯对于战争、父亲和画家的回忆,小说有一股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海因里希·伯尔《莱尼和他们》(1971,又译名《女士及众生相》) 一个记者的明察暗访,呈现了女主人公莱尼的凄苦身世,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香水》(1985) 聚斯金德笔下的那个私生子,似乎是要抱定仇恨爱情与人类的决心,他灵敏的嗅觉和谋杀26个少女的动机,可以令你不寒而栗:与色情无关,只是为了萃取她们身体的芬芳气息,来制造具有魅惑力量的香水。 法国(18部) 纪德、莫里亚克之后无疑是加缪、萨特。 阿尔贝·加缪《鼠疫》(1947) 人道主义在传染病和死亡的阴影下闪光,读起来稍稍显得枯燥。 让·吉奥诺《屋顶轻骑兵》(1951) 写得十分优美流畅,你可以浮想同名电影里女主角波利娜的扮演者朱莉叶·比诺什,那削尖的下巴和忧郁的蓝眼睛。 弗朗索瓦丝·萨冈《你好,忧愁》(1954) 十八岁的萨冈藉此书一举成名,小说里叛逆的少女和我们爱抽薄荷烟、喜欢夜生活的美女作家,究竟有几分相似呢。 阿·罗伯—格里耶《橡皮》(1953) 一桩线索复杂的谋杀案,结局令人哭笑不得。 米歇尔·布托尔《变》(1957) 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在当时还是很新鲜的。 雷蒙·格诺《地铁姑娘扎姬》(1959) 格诺对于巴黎的黑话和脏话显然是有研究的。此书妙趣横生。无法无天的小姑娘扎姬这样告诉妈妈她在亲戚家干了些什么,她说:“我变老了。” 克洛德·西蒙《弗兰德公路》(1960) 一幅眼花缭乱的战争拼贴画,被拆碎,又重组。西蒙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难道真的是因为他是最默默无闻的“新小说”派作家吗,恐怕未必。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熔炼》(1968) 法兰西文学院所接纳的第一位女性,她似乎只对现实以外的题材感兴趣。 勒克莱齐奥《战争》(1970) 和《流浪的星星。 他在法国所受到的欢迎超过了杜拉斯和昆德拉。 米歇尔·图尼埃《桤木王》(1970) 一个同性恋男人在二战时期逐渐走向成熟和毁灭的私秘史。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暗铺街》(1978) 王小波所衷心热爱的作品,主人公寻找自我身份的一番经历,让人们思考良多。 乔治·佩雷克《人生拼图版》(1978) 当代“人间喜剧”,一幢公寓里所发生的各不相干的人物命运。他的小说类似生活情境中的“跳房子”。 菲利浦·索莱尔斯《女人们》(1983) 男女性爱的一些碎片,杂乱的语言,有些观点让人生气、跺脚或者莫名其妙。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1984) 太晚了,那个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如果现在他还要给分别多年的女作家杜拉斯打一个电话,肯定会背上一大段诸如“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之类的告白。 安德列·马奇诺《法兰西遗嘱》(1995) 这位俄国移民让很多土生土长的法国小说家自愧弗如,暗暗嫉妒。他对往昔岁月充满了眷恋。 让·埃什诺兹《我走了》(1999) “新小说”在上个世纪末的绝唱,探险寻宝的故事成为了一个吸引你阅读下去的摆设。 最后提个醒,别忘了柯莱特 个人非常喜欢她的《流浪女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