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红 石洪福 张先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摘 要:当前制约我国煤层气发展的瓶颈是单井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因此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是我国 煤层气开发亟须解决的问题。注气增产法是一种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增产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向煤层中注入 其他气体(CO2、N2或混合气体),与甲烷竞争吸附或降低甲烷有效分压,促进煤层甲烷的解吸。该技术可 以保证煤层的能量,有利于甲烷产出,可大幅度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和采收率,延长煤层气田的开采期。本 文主要对注气开采煤层气增产机理、室内现场实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 了该领域目前面临的主要难点,展望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煤层气;注气;解吸;数值模拟
注气驱替煤层气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双赢效果。相比传统的储层压力衰竭法 开采,注入气体可以保持地层能量,延长煤层气井寿命,提高采收率[1],该技术还适用于开发深部低渗透 性松软煤层的煤层气。因此,气体驱替煤层气技术的相关研究受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
1 注气驱替煤层气的机理
煤是一种孔隙高度发育的有机固体物质。气体在煤表面的吸附本质上是一种物理吸附,范德华力起 主要作用,不同气体在煤表面的吸附能力差异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不同。Cunningham[2]和Parkash[3] 认为这种作用力与相同压力下各种吸附质的沸点有关,沸点越高,被吸附的能力越强,因此煤对气体的 吸附能力表现为:CO2 >CH4 >N2。降文萍等[4]则从量子化学的角度计算发现煤表面CO2的吸附势阱要 大于CH4,因此CO2的吸附能力强于CH4。Marco Mazzotti[5]研究发现吸附气体会导致煤岩膨胀且膨胀 量为CO2 >CH4 >N2,因此注入CO2驱替煤层气会导致渗透率明显降低。
后来,杨涛等[6]建议采用注入超临界CO2来开采煤层气,超临界CO2能以气体的身份与CH4进行 竞争吸附,同时还能以液相的性质在渗流通道内萃取出极性较低的碳氢化合物和类脂有机化合物,从而 增加了其孔隙度和渗透性。
N2的吸附能力比CH4弱[7],因此N2驱替煤层气的机理与CO2驱替不同(图1)。注入N2后可以 降低CH4的分压从而促进CH4的解吸,N2置换CH4后煤岩会收缩引起渗透率的上升,加拿大艾伯特省 Felm Big Vaney[8]试验区的单井注入试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图1 注CO2和N2驱替煤层气的原理示意图
总之,CO2驱替煤层气技术比较适合于高渗透、不可开采煤层,对于我国低渗透、可开采煤层有一 定的局限性。另外N2的成本比较低,提纯容易。因此,建议采用富含N2的混合气体驱替开采我国的 低渗透煤层气,一方面发挥了CO2的高驱替能力,另外一方面发挥了N2的增渗作用。
2 注气开采煤层气的试验
国内外开展了大量注气开采煤层气的室内以及现场试验。室内试验主要以气体的吸附/解吸、形变 和渗透率的测量为主,现场主要进行了CO2煤层埋存以及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的试验。
室内试验
煤对气体的吸附性大小主要取决于煤的岩石学组成、物理化学结构、煤阶、水分含量等自身因素,另外温度、压力也对煤岩的吸附性有较大的影响。针对煤对单组分气体的吸附,国内外的学者开展了大 量的深入研究[9~24]。
关于煤对多元混合气体的吸附,国内外专家学者[25~39]普遍认为多元气体吸附时,每种气体不 是独立吸附的,而是不同气体间存在着竞争吸附。二元气体的吸附等温线总是介于吸附能力强和吸 附能力弱的纯组分气体吸附等温线之间,混合体系中每一组分的吸附量都小于其单独在相同分压下 的吸附量。
室内的注气驱替实验的一般程序是:煤岩充分吸附CH4,然后注入其它气体,可以边注边抽,也可 以注入后待其它气体与甲烷充分竞争吸附后再抽,然后测试产出气体量和成分以及它们与注气压力、注 气速率等的关系。研究表明CO2/CH4的置换比高达1:7,N2/CH4可以达到1:4,产出气体中初期甲烷含 量几乎为100%,待注入气体突破后,甲烷含量明显降低[40,41]。
现场注气试验
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先后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注气驱替煤层气现场试验。1993年,美国的 BP Amoco公司在圣胡安盆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注气(83%的N2和12%的CO2)提高采收率的相关 试验[42]。1995年,美国又在圣胡安盆地向Allison和Tiffany煤层进行纯CO2和纯N2注入试验[43]。为 了测试不同地质条件下ECBM技术的适用性,加拿大在Alberta[44]盆地进行了小规模的CO2-ECBM工 程,采收率得到明显提高。中国和加拿大也联合在沁水盆地南部的TL-003井也进行了CO2-ECBM的 微型先导性试验,测试数据显示注气后产气量明显上升,产水量有所下降[45,46]。除此之外,在日本在 北海道,欧盟在波兰也进行过类似的现场试验。
目前看来,几个国家的现场测试结果都比较令人满意,注入CO2后气井产量均有大幅增长,但是近 井周围的渗透率在注气后有所降低,随着排采过程又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一方面是因为CO2的扩散趋 于均匀,不再像注入初期那样聚集在井筒附近,另一方面是排采过程中储层压力降低,煤基质收缩导致 渗透率有所增大。
3 注气开采煤层气的数值模拟
注入气体和煤层甲烷在煤层中赋存运移规律是注气开采煤层气的理论基础。注气开采煤层气的 实质是一个注入气体与甲烷在煤层中竞争吸附、解吸,扩散,以及水、气多相渗流的过程。ECBM 过程中煤层气的运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煤层气及注入气体的竞争吸附、解吸、扩散以及 达西流动等。气体的吸附、解吸会使煤岩产生膨胀、收缩变形,从而引起煤岩的孔隙结构变化,进 而引起煤岩渗透系数的变化。煤岩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系数变化反过来又影响气体在煤岩中的赋存与 流动。因此,ECBM过程是一个多组分气相-水相-煤岩固相耦合的过程。由于该过程非常复杂,即使建立了完整的数学模型,其求解也相当困难,因此,目前国内外学者Ekrem Ozdemir[47~50],Julio Manik,Seto,吴嗣跃,孙可明[50~52]等在建立ECBM过程模型的时候一般都作了一些假设,忽 略某些因素,使求解变得简单。
常规煤层气模拟器一般可以模拟:(1)双重孔隙系统;(2)单组分气体在孔隙系统的吸附和扩散; (3)裂隙系统达西渗流;(4)吸附气体解吸产生的煤岩收缩。模拟ECBM过程还必须考虑:(1)CO2吸附引 起的煤岩膨胀;(2)混合气体吸附;(3)混合气体扩散;(4)由于注入气体和煤层和之间的温差造成的非等 温吸附等。
针对ECBM过程的这些特点,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ECBM模拟器主要包括商业的模拟器,如: GEM、ECLIPSE、SIMED11、COMET2,METSIM2和非商业的模拟器,如:GCOMP、TOUGH2、CBM - SIM、IPARS-CO2等。David [53]对注气驱替煤层气数值模拟做了深入的研究,详细比较了上 述几种模拟器的模拟效果,各自的功能特点见表1。
表1 目前主要的ECBM软件的功能特点
4 总结
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注气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可行性和原理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然而,前人的研究工作多处于纯理论研究阶段,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且存在如下可进一步研究的 问题:
(1)深入研究多组分气体在煤样中的竞争吸附/解吸效应,确定相对吸附(解吸)速率、置换速率 与吸附平衡压力、各组分气体分压、时间的关系。
(2)通过注气驱替渗流实验,研究煤层气采收率与注气方式、注气成分、注气周期、注气压力之 间的关系。
(3)研究煤变质程度及煤岩组分对注气效果的影响。
(4)开展高温、高压下的煤岩储层注气效果评价。
(5)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54]和分子动力学方法(MD)[55]进行注气开发的微观模拟。
参考文献
[1]Puri R.,Yee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C].SPE20732 presented at the 65th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New Orleans,1990:193-202.
[2]Cunningham in gas and porous media[M].New York:Plenum Press,1980:153-154.
[3]Parksh S.,Chanrabarrtly of coal from Alberta Plan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1986,6: 55-70
[4]降文萍,崔永君,张群.煤表面CH4,CO2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J].煤炭学报,2006,31(2):237~240.
[5]Mazzotti M.,Puri R.,Storti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J].The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2009,47: 619-627.
[6]杨涛.超临界CO2抽提对煤的改性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38~41.
[7]方志明.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技术的机理及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2010,20~30.
[8]Wong S,Law D,Deng X, coalbed methane and CO2 storage in an thracitic coals-Micro-pilot test at South Qinshui Shanxi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2007,1(2):215-222.
[9]Levy .,Day .,Killingley capacities of Bowen Basin coals related to coal properties[J].Fuel,1997,74:1-7.
[10]Bustin .,Clarkson controls o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capacity and gas Content[J]. Coal Geol.,1998,38(1-2):3-26.
[11]Lamberson .,Bustin methane characteristics of gates formation coals,Northeastern British Columbia: effect of mineral composition[J].AAPG,1993,77:2062-2076.
[12]Clark .,Busti gas adsorption/ desorption isotherms:effects of moisture and coal composition upon carbon dioxide selectivity over methane[J]. Coal Geol.,2000,42:241-271.
[13]Jouber t .,Grein of methane in moist coal[J].Fuel,1973,52:181-185.
[14]Levine .,Johnson pressure microbalance sorption studies[J].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1993:187-195.
[15]Castello in the study of methane storage in a porous carbonaceous materials[J].Fuel,2002,81:1777- 1803.
[16]张群,杨锡禄.平衡水分条件下煤对甲烷的等温吸附特性研究[J].煤炭学报,1999,24(6):566~570.
[17]崔永君,张群,张庆玲等.不同煤级煤对CH4、N2和CO2单组分气体的吸附[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25(1):61~65.
[18]于洪观,范维唐,孙茂远等.煤对CH4/CO2二元气体等温吸附特性及其预测[J].煤炭学报,2005,30(5):618~622.
[19]郭立稳,王月红,张九零.煤的变质程度与煤层吸附CO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26(2):165~168.
[20]郭立稳,肖藏岩,刘永新.煤孔隙结构对煤层中CO扩散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36(5):636~640.
[21]牛国庆,颜爱华,刘明举.煤吸附和解吸瓦斯过程中温度变化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3,31(4):47~49.
[22]钟玲文,郑玉柱等.煤在温度和压力综合影响下的吸附性能及气含量预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27(6):581~585.
[23]张晓东,桑树勋,秦勇等.不同粒度的煤样等温吸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4):427~432.
[24]马东民,张遂安等.煤层气解吸的温度效应[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1,3(1):20~23.
[25]于洪观,范维唐,孙茂远等.煤对CH4/CO2二元气体等温吸附特性及其预测[J].煤炭学报,2005,30(5):618~622.
[26]于洪观,范维唐,孙茂远等.高压下煤对CH4/CO2二元气体吸附等温线的研究[J].煤炭转化,2005,28(1): 43~47.
[27]崔永君,张群,张庆玲等.不同煤级煤对CH4、N2和CO2单组分气体的吸附[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25(1):61~65.
[28]唐书恒,马彩霞,叶建平等.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甲烷采收率的实验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5):607~616.
[29]张庆玲,张群,崔永君等.煤对多组分气体吸附特性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25(1):57~60.
[30]蔺金太,郭勇义,吴世跃.煤层气注气开采中煤对不同气体的吸附作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 18~20.
[31]Bush,.,Krooss Y.,Gensterblum F.,et adsorption of methane,carbon dioxide and their mixtures on coals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preferential sorption behavior.[J].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2003,(78- 79):671-674.
[32]Mazumder S.,Hemert .,Busch A.,et gas and pure CO2 sorption properties of coal:A comparativ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6,67:267-279.
[33]Fitzgerald .,Pan Z.,Sudibandriyo M.,et of methane,nitrogen carbon dioxide and their mixtures on wet Tiffany coal[J].Fuel,2005,84:2351-2363.
[34]Hasan Shojaei,Kristian of potential theory to modeling of ECBM recovery[C].SPE144612 prepsented at the SPE Western North American Regional Meeting,Alaska,USA,2011:7-11.
[35]Gruszkiewiez .,Naney .,Blencoe .,et kinetics of CO2,CH4,and their equimolar mixture on coal from the Black Warrior Basin,West-Central Alabam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9,77:23-33.
[36]Chaback,.,Morgan,et irreversibilities and mixture compositional behavior during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 processes[C].SPE 35622-MS,SPE Gas Technology Symposium,28 April-1 May 1996,Calgary,Alberta,Canada.
[37] Sorption Modeling for Coalbed Methane Production and CO2 Sequestration[J].Energy Fuels,2006,20(4):1591-1599.
[38]Ekrem Ozdemir,Badie ,Karl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rgonne premium coals[J].Fuel,2004,83:1085-1094.
[39],, et hysteresis phenomena in high-pressure sorption of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on coal[C].Proceedings of the 2008 Asia Pacific CBM Symposium,Brisbane,Australia,2008.
[40]杨宏民.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的机理及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85~100.
[41]吴迪.CO2驱替煤层瓦斯的机理与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50-54.
[42],, Permeability change of coal during Gas -injection processes[J].SPE Reservoir Evaluation &,11(4):792-802.
[43]Tom Tang,Wenjuan Lin,Tanmay Chaturvedi,et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CO2 injection for enhanced methane recovery from coalbeds[C].Presentations from the 5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Geologic Sequestration of CO2:in Deep,Unmineable Coalbeds,2006.
[44]White C M,Smith D H,Jones K L,et of carbon dioxide in coal with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 a review energy fuels[J].Energy&Fuels,2005,19(3):659-724.
[45]Reeves, Coal-Seq Project:Key Results From Field,Laboratory,and Modeling Studies[C]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house Gas Control Technologies(GHGT-7),Vancouver,BC,Canada,September 5-9,2004.
[46]Gunter .,Mayor .,Robinson storage and enhanced methane production:field testing at the Fenn Big Valley,Alberta,Canada[C].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house Gas Control Technologies(GHGT-7).September 5-9,2004.
[47]叶建平,冯三利,范志强等.沁水盆地南部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微型先导性试验研究[J].石油学报,2007,28(4):77-80.
[48]Ekrem of the ad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by Argonne premium coals and a model to simulate CO2 sequestration in coal seams[D].University of Pittsburg,2004.
[49]Ekrem of coalbed methane(CBM)production and CO2 sequestration in coal sea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9,77:145-152.
[50]Julio modeling of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D].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1999.
[51]., four-component,two-phase flow model for CO2 Storage and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J].SPEJ,2009,14(1):30-40.
[52]吴嗣跃,郑爱玲.注气驱替煤层气的三维多组分流动模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4):580~583.
[53]孙可明.低渗透煤层气开采与注气增产流固耦合理论及其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54]Law .,Vander Meer,.,Gunter, of numerical simulators for greenhouse gas sequestration in coalbeds,part Ⅰ:pure carbon dioxide injection[C].paper SPE 75669 presented at the SPE gas technology symposium,Calgary,Alberta,Canada,2002.
[55]Akshay Gunde,Tayfun Babadagli,Sushanta method to estimate relative permeabilities for matrix- fracture interaction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C].SPE138255 presented at the SPE Eastern Regional Meeting,Morgantown,West Virginia,USA,2010.
[56]Haixiang Hu,Xiaochun Li,Ning gas sorption and diffusion in coal:Molecular simulation[J].Energy,2010,35:2939-2944.
林亮 姚勇 黄晓明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62(20092×05062)
作者简介:林亮,1983年生,男,工程师,硕士,200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现工作于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国际合作与勘探部,从事含油气盆地分析及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研究工作。,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11)
摘要:通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项目“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气勘探开发示范工程”柳林示范项目,收集大量煤田资料并施工煤层气试验生产井,研究了柳林地区煤层气储层孔渗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煤岩孔隙度主要受煤化程度、显微组分、矿物含量和煤体结构的影响;煤层渗透率变化较大,渗透率相对较低,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总体上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渗透率有减小趋势,太原组较山西组煤层渗透率偏低。
关键词:柳林区块 煤层气 孔隙变 渗透率
The Porosity and perm 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ulin Coalbed Methane Block, Shanxi Province
LIN Liang YAO Yong HUANG Xiaoming
(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 Ltd, Beijing 100011, China)
Abstract: The Liulin demonstration projects of "ordos Basin Carboniferous and Permian's coalbed methan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Demonstration Project" is one of the Major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 projects on "Large Oil and Gas Fields and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Program. " In order to study the porosi- ty and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oalbe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rea, we collected a large number of coal fields data and many Parameters and production wells have been implemen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l porosity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degree of coalification, maceral, mineral content and coal shape. The coal per- meability was relatively low and varied significantly, and it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area. The coal permeability of Taiyuan formati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Shanxi formation.
Keywords: Liulin block; coalbed methane; porosity; permeability
柳林位于山西省西部,河东煤田中部,南邻石楼北区块,东邻杨家坪区块。行政区划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的穆村镇、薛村镇、庄上镇、高家沟乡、贾家垣乡。地理坐标:东经110°44′00″~110°53′00″,北纬37°21′00″~37°31′00″,区块东西宽约,南北长约,面积。
1 区域地质背景
河东煤田主要处在黄河东岸——吕梁山西坡的南北向构造带上,属于李四光指出的“黄河两岸南北向构造带”的东岸部分。煤田总体上是一个基本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属于吕梁复背斜西翼的一部分,在单斜上又发育了次一级的褶曲和经向或新华夏系的断裂构造[1]。
柳林地区位于河东煤田中段离柳矿区西部,南邻石楼北区块,北邻三交区块,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鼻状构造南翼。在研究区北部,地层向西倾斜,向南逐渐转为向西南倾斜,总体为一向西或西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平缓,倾角约3°~8°。在鼻状构造的背景上,发育有起伏微弱的次级小褶曲,起伏高度一般小于50m。区内断层不发育,仅在区块北部发育有由聚财塔南北正断层组成的地堑及其派生的小型断层。地表未见陷落柱,也未见岩浆活动[2]。
本区块内及周边赋存的地层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石千峰组(P2sh);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l)、和尚沟组(T1h);新生界上第三系上新统(N2);第四系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全新统(Q4)。本区内发育煤层14层,其中山西组5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2、3、4(3+4)、5号煤层;太原组9层,自上而下编号为6上、6、7、7下、8+9、9下、10、10下、11号[2]。其中山西组的2、3、4(3+4)、5号煤层,太原组的8+9、10号煤为主要可采煤层[3]。
2 煤储层孔隙特征
煤岩孔隙是指未被固体物质充填满的空间,为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煤储层的储集性能、渗透性等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随着煤阶的升高,煤中的总孔容呈指数下降,总的规律为微孔和小孔增加、大孔和小孔减少[4]。
空隙的划分方案较多,一般采用.霍多特方案,即大孔大于1000nm,中孔为1000~100nm,小孔为100~10nm,微孔小于10nm的标准。
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孔隙体积百分含量上来看,孔隙体积百分含量在之间,均值为,微孔变化在,平均为;大孔次之,介于,均值为;中孔最弱,变化于,平均。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煤储层孔隙分布变化较大[5]。
杨家坪井组数据(表1)表明柳林地区煤层孔隙以小孔为主体,一般占煤层孔隙的40%~55%,此外,微孔和大孔发育较多,中孔发育最少。平均总孔隙含量在之间,孔隙发育情况一般。在4MPa有效上覆压力条件下,柳林地区8号煤层总孔隙度平均为号煤层总孔隙度平均号煤层总孔隙度平均为,以8号煤层孔隙度最优。
表1 柳林地区不同煤层孔隙发育情况(注:杨家坪井组数据)
总体上看,柳林地区总孔容一般变化于(148~547)×10-4cm3/g之间,平均323×10-4cm3/g左右。如图1,孔容分布上主要以小孔、微孔为主,尤以小孔含量为优,中孔发育最少。
图1 柳林地区各类孔隙孔容比对比图
柳林地区煤层压汞总孔比表面积在之间,且小孔和微孔总孔比表面积比占绝对优势,大孔和中孔所占比率甚微,过渡孔所占比例又略高于微孔所占比例。
3 煤储层渗透率特征
研究区内3+4号煤层渗透率为,平均;FL-EP1井渗透率相对较高;5号煤层渗透率变化范围为,平均;8+9号煤层渗透率变化范围,平均;整体上8+9煤层渗透率要明显高于3+4号与5号,各个层位渗透率都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点[6](图2)。
煤岩渗透率平面变化较大,西部由于煤层埋深较大,渗透率相对较低,测试反映了煤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总体上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渗透率有减小趋势,太原组较山西组煤层渗透率高。
煤储层的渗透性是控制煤层甲烷气生产能力的主导因素。渗透率一般指试井渗透率,通过试井资料获得,由于研究区内煤层气探井有限,所以煤层气试井渗透率资料非常有限。据已有资料,柳林地区的渗透率在之间,南部渗透性要好于北部。煤层气储层的渗透率受煤体结构、裂隙系统的发育程度、地应力等影响;此外,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外界条件的改变特别是储层压力变化引起的有效应力效应与基质收缩效应,也对煤岩渗透率产生强烈影响:
1.柳林示范区及周边地区以中煤级为主,裂隙非常发育是渗透率的主控因素。裂隙多近东西向展布,端裂隙与之斜交。两组裂隙在平面上以规则的菱形网格状为主,次为不规则网状,孤立状很少见到。
大孔尤其是裂隙的发育情况决定了储层在原始地层条件下的渗透能力。裂隙的发育程度主要是指裂隙的密度(或间距)、长度、宽度、裂口宽度等,它们的值越大,煤层的渗透性越好。裂隙系统的发育程度与煤岩成分、煤变质程度、构造应力等因素密不可分。光亮型煤、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如肥煤、焦煤、瘦煤)、低灰分煤等条件最有利于裂隙的大量形成。柳林地区煤以半亮煤为主体,煤级以焦煤为主,有利于形成裂隙。统计面裂隙密度表明,裂隙密度较大,且裂隙大部分未被充填,大幅度扩大了煤体的渗透率[6]。
2.煤层是对地应力十分敏感的天然气储层。通常,地应力场被分解为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垂直应力是由上覆岩层的重量引起的。煤层裂隙系统的渗透率是有效应力的函数,有效应力是垂直力与地层压力的函数差。垂直应力和地层压力均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成线数增加关系,由于岩层的密度远大于孔隙中流体的密度,可知,有效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裂隙系统的渗透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小。柳林地区煤层由东往西,往南埋深加大,例如4号煤层埋深由东部的200m加大到西南的1250m,渗透率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呈现变小的趋势。
3.示范区内构造应力场及其伴生的节理发育特征是控制煤储层渗透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南部节理变化较小,而中部较大,这预示在中部地区不同走向节理交切部位可能呈网状分布,形成高渗透性地层分布区。同时,统计数据表明,示范区内中部较东西两侧渗透性好。受燕山运动影响,柳林地区地层裂隙呈北东向展布;FL-EP1井山西组3+4号煤层压裂结果显示,造缝裂隙方向仍为北东南西向,与煤层主裂隙方向一致。
图2 柳林地区4、5、8+9煤层渗透率
4 结论
柳林矿区内所含的煤系地层由老到新分别为上石炭统本溪组(C2b)、上石炭统太原组(C3t)以及下二叠统山西组(P1s)。其中矿区内有煤层气勘探潜力的煤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底部8+9+10号煤,下二叠统山西组3+4+5号煤。
两套煤层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煤和半暗煤为主,光亮煤和暗淡煤为辅,镜质组含量高,主要为焦煤。煤层孔隙以小孔为主体,一般占煤层孔隙的40%~55%,此外,微孔和大孔发育较多,中孔发育最少。总孔容一般变化于(148~547)×10-4cm3/g之间,平均323×10-4cm3/g左右。汞总孔比表面积在之间,且小孔和微孔总孔比表面积比占绝对优势。
煤岩渗透率平面变化较大,西部由于煤层埋深较大,渗透率相对较低,测试反映了煤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总体上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渗透率有减小趋势,太原组较山西组煤层渗透率高。
从煤层厚度、煤岩煤质、孔渗条件等方面考虑,柳林地区具备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条件,有大规模开发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刘新社,席胜利,周焕顺.2007.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层气储层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35(1)
[2]张新民,庄军,张遂安.2002.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
[3]黄晓明,林亮,王赞维等.2010.山西柳林地区煤系地层对比特征[J].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张松航,汤达祯,唐书恒.2009.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储集与产出条件[J].煤炭学报,10
[5]杨光,刘俊来.2008.鄂尔多斯盆地煤岩变形与煤储层特性关系的实验研究[J].地质学报,10
[6]要惠芳,阴翠珍.2006.山西河东煤田柳林杨家坪煤层气储层地质特征[J].中国石油勘探,11(3):68~72
琚宜文 颜志丰 李朝锋 房立志 张文静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摘 要: 煤层气和页岩气是重要的非常规资源。目前我国的煤层气产业已实现商业化生产,但页岩气还处于试验阶段。在一些能源盆地中,会同时存在煤层气和页岩气源岩,它们可能相邻或处于较近或较远层位。尽管煤层气和页岩气在气体的来源与赋存层位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富集特征、运移过程及开发技术方面具有一些共性。煤层气的富集主要是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页岩气的富集是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高碳质泥页岩中。煤层气和页岩气均储存于低孔低渗的储层中,它们的开采技术均包含评价技术、测试技术、钻井技术和储层改造技术等。如果在一个盆地中同时赋存有煤层气和页岩气,就可以考虑利用同一口井同时进行煤层气和页岩气开采,从而提高它们的开采效率,促进非常规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煤层气 页岩气 富集特征 开发技术 储层改造
作者简介: 琚宜文,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玉泉路甲 19 号,100049,,,juyw03@ 163. com
Commonness and Differences of Enrich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ining Technology of China's Coalbed Methane and Shale Gas
JU Yiwen YAN Zhifeng LI Chaofeng FANG Lizhi ZHANG Wenjing
(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Abstract: Coalbed methane and shale gas are important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At present,the coalbed methane industry of China has been produced commercially; however,the shale gas production is still at experi- mental stage. The source rocks of coalbed methane and shale gas will occur in some energy basin together,and they may be adjacent or in near or far layers. Although coalbed methane and shale gas are different in their sources and occurrence layers etc. ,there are some common situation,such as the enrichment characteristics,the migrating procedure and the developing technology. The coalbed methane mainly enrichs in the coalbeds with adsorption state,while shale gas enriches in the high - carbon mudstone or shale with adsorption or free state. Because both coalbed methane and shale gas store in reservoirs with low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and all their mining technolo- gy include evaluating,testing,drilling and reservoir stimulation etc. If both coalbed methane and shale gas occur in the same basin,then they can be exploited by the same well,therefore their exploiting efficiency will be im- proved,and the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industry will be developed rapidly.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shale gas; enrichment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technology; reservoir stimulation
1 前言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天然气需求迅速增长,预测2015年需求量1560亿m3,缺口约560亿m3,2020年需求量2930亿m3,缺口将达1000亿m3(王一兵等,2010)。在国际上煤层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Ross et al.,2008)。在我国增加常规油气产量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开发煤层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就成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首先由美国获得成功,2006年以来全美煤层气年产量稳定在540亿m3以上(李五忠等,2008),2009年美国的煤层气产量达到542亿m3。2009年美国页岩气生产井近98590口,页岩气年产量接近1000亿m3(崔青,2010),2010年,美国页岩气探明储量已逾60万亿m3,产量达1000亿m3,占其天然气总产量的1∕5(新华网,2011)。煤层气和页岩气产业已成为美国举足轻重的能源工业。煤层气方面除美国外,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国家也已获得突破。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建煤层气产能25亿m3,全年地面煤层气产量超过10亿m3(新华网,2011)。2010年地面煤层气抽采量为亿m3。页岩气方面除美国外,加拿大也开始了规模化生产,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也已开始了试验性研究。
在一些能源盆地中,会同时存在煤层气和页岩气源岩,它们可能相邻或处于较近或较远层位。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受生物化学作用或物理化学作用所产生的气体,会分别储存在煤层气或页岩气储层,若不同储层通过断层或裂隙相连通,可能会形成混合储层或相距很近的储层。尽管煤层气和页岩气在气体的来源与赋存层位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富集特征、运移过程及开发技术方面具有一些共性。在开采煤层气或页岩气的过程中,我们怎样才能够把相距较近两种储层的气体都采出来呢?如果两个储层相距较远的话我们能不能同时对煤层气和页岩气进行开采呢?
经过多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我国煤层气地质研究在煤层气赋存的地质过程与动力学机制研究、煤层气储集系统与聚散机制研究以及煤层气藏经济高效开发的场效应研究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秦勇,2003;汤达祯等,2003);同时,在选区评价技术、钻井技术、压裂技术、排采技术等开发技术上也取得重要突破(李嘉川等,2011)。近些年来,在页岩气勘探理论与技术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果(程克明等,2009;聂海宽等,2010;张金川等,2008)。
我国煤层气存在的问题是地质条件复杂———低渗透、低压力、低饱和度,开发理论与技术有诸多难题没有解决,储存运输困难,利用率低等问题;我国页岩气还处于研究阶段,没有开始试生产,对于页岩气的研究中渗流机理方面研究较少(刘德华等,2011)。对此应加强煤层气的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提高对煤层气的认识程度,提高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对页岩气应加强富集特征与渗流机理的研究,形成系统的开发技术体系,以促进页岩气产业的发展。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煤层气和页岩气富集特征与开采技术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煤层气与页岩气富集的内在关系,煤层气与页岩气生成、演化与富集的机理,以及它们共同开发的可能性。因此,通过煤层气与页岩气富集特征与开采技术的比较研究,对于发展适合于我国地质条件的非常规天然气地质理论、推动我国非常规天然气产业的尽快形成均有所裨益。
2 煤层气与页岩气概念及其评价方法
煤层气俗称瓦斯,又名煤层甲烷,是与煤伴生、共生的气体资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含量组成为80%~99%,其次含有少量的CO2、N2、H2、SO2、C2H6等气体。煤层气主要以吸附态赋存于煤层孔隙表面或填隙于煤层结构内部,另外煤层裂隙与煤层水中存在少许游离气与溶解气。煤层孔隙及裂隙中的煤层气与煤层水形成特殊的水动力系统,只有当储层压力低于解吸压力时,煤层气才能解吸出来。
页岩气是从富有机质页岩地层系统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主体上以吸附和游离状态同时赋存于具有生烃能力的泥岩、页岩等地层中的天然气聚集。页岩气开发虽然产能低,但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由于含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使得页岩气资源量巨大。因而,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一般开采寿命为30~50年,长者甚至能达80年(Xiaetal.,2009;李世臻等,2010)。
煤层气和页岩气都是自生自储、吸附成藏、连续聚集的非常规天然气,它们在概念特征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1为煤层气和页岩气在概念特征上的比较。
表1 煤层气与页岩气概念的比较
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富集有许多特征,如气体来源、储集介质等。评价这些特征需要许多方法(冯利娟等,2010),有些方法仅适合煤层气储层,有些方法仅适合页岩气储层,有些方法二者均适用。表2中列出了一些重要的评价方法。
表2 用于评价煤层气和页岩气储层的重要方法
(据冯利娟等,2010修改)
3 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富集特征
煤层气和页岩气均为自生自储,吸附成藏的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富集区页岩厚度往往较大,裂隙发育,热演化程度合适,如美国的Barnett页岩(Bowker,2007;Zhaoetal.,2007;Pollastro,2007)。它们在富集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下面主要从源岩、生成与演化特征,储集与分布特征,渗流与运移特征等方面来对比研究煤层气藏以及页岩气藏的富集特征。表3列出了二者在富集特征上的一些异同。
表3 煤层气和页岩气在富集特征上的异同
4 煤层气与页岩气的富集机理
煤层气是煤在煤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在源岩中的残留部分,煤层既是生气源岩又是储气层段,煤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原地聚集或短距离运移,主要通过煤层的吸附作用(Scholl,1980;Tadashi et al.,1995)将天然气聚集起来,为典型的吸附富集机理。煤的储气能力与煤的煤岩组分、变质程度、温度和压力有关。因此,煤层气在聚集方式、动力类型以及成藏特征等方面与常规天然气藏有较大差别(张金川等,2008)。由于煤层气主要以吸附作用为主,吸附气含量通常大于80%,游离气和溶解气比例很小,因此,可以不需要通常的圈闭存在。只要有较好的盖层条件,能够维持相当的地层压力,无论在储层的构造高部位还是低部位,都可以形成气藏(褚会丽等,2010)。
页岩气富集机理具有典型的“混合型”特征。根据不同富集条件,页岩气富集可表现为典型吸附机理、活塞富集机理或置换富集机理。第一阶段是天然气的生成与吸附,具有与煤层气相同的富集成藏机理(张金川等,2003);第二阶段发生在生气高峰;随着页岩生气过程的继续,页岩有机质颗粒所提供的最大吸附气量不足以满足所生成的天然气聚集需求时,游离态天然气开始出现。随着生气过程的继续,天然气在地层中逐渐形成高压,从而导致沿页岩的薄弱面小规模裂缝的形成,天然气开始在裂缝中以游离态运移聚集。由于页岩孔隙及微裂缝具有孔喉细小的特征,游离态天然气对地层水的排驱为活塞式整体排驱富集机理。如果天然气生成量继续增加,则天然气选择大孔隙通道进行置换式运移,气上水下,表现为裂缝系统中的置换富集机理(徐波,2009)。
煤层气和页岩气均产自于能源盆地,煤层气源岩的煤岩形成于适宜植物生长的沼泽环境中,页岩气源岩的页/泥岩形成于深湖相或湖泊中心相(Law,2002)。经沉降埋藏成岩后,受构造变动的影响岩石产生断层和裂隙,因此造成不同层位间孔隙和裂隙的连通。有机质经埋藏和变质作用,有机碳开始产生气体。随着变质作用的进行,油气成熟度越来越高,气体生成量也越来越大,生成的气体大部分被吸附在煤层和页岩等不同储层中,部分会沿着断裂和裂隙运移。如果煤层气储层和页岩气储层相邻或相距很近,煤层气和页岩气就可能会形成两个相邻或相近的气体储层,由于气体的运移在两个储层相邻或相近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煤层气和页岩气的混合储层。
5 煤层气与页岩气的开发技术
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首先是评价技术,采用地质、测井等方法评价源岩(储层)的性能、含气量、分布范围和丰度等参数,确定储层性能和开采的有利区域;测试技术,对含气量、吸附性能、微观裂隙、渗透率等储层参数进行测试;储层改造技术,如压裂技术和水平钻井技术,水平钻井技术指从水平井筒钻出多水平井段,非常有利于低渗储层的技术改造。
煤层气的开发技术有:①钻井技术,包括钻井和完井技术。如水平井钻井技术、空气欠平衡钻井技术、保护储层的钻井技术等,是煤层气孔经济、高效、快速成孔的关键;②储层改造技术,煤层气储层属于低孔低渗的储层,进行商业性生产需对储层进行改造,储层改造措施是提高煤层气产量的重要措施,压裂技术是储层改造的重要技术,如清洁压裂液压裂技术、水力加砂压裂技术、氮气泡沫压裂技术等增产改造技术的试验与应用、井下微地震压裂裂缝监测试验;③排采技术,把煤层气从地下抽到地面所采取的技术;④煤层气田的低压集输工艺技术,包括集中式压缩机站与分散式撬装液化装置等技术。
页岩气的开发离不开储层的改造技术,美国的Barnett页岩就是经水力压裂后才开始产气的(Zhaoetal.,2007)。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页岩气水平井的发展,在Barnett页岩气藏中,90%的新井都是水平井(冯利娟等,2010);储层压裂及重复压裂技术(邹才能等,2011)大幅度提高了页岩气产量,对页岩气商业性开采起着决定作用。
煤层气和页岩气均为非常规天然气,它们的开发技术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假如在一个盆地中同时赋存有煤层气和页岩气,那么如果能够利用同一口井同时进行煤层气开采和页岩气开采,则和单一气体开采相比,单井在产气量和开采寿命上均应该会有所提高。因此可以提高天然气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6 结论与认识
煤层气和页岩气同为非常规天然气,它们在储层特征、富集机理和开采技术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的地方,但二者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
(1)煤层气和页岩气都是自生自储、吸附成藏、连续聚集的非常规天然气。通过气体来源、气体组成、气体成因、赋存状态、赋存方式等比较了它们在概念特征上的联系和区别。评价煤层气和页岩气储层特征有不同的方法,有些方法仅适合煤层气储层,有些方法仅适合页岩气储层,有些方法二者均适用。
(2)煤层气和页岩气在富集特征、运移过程及开发技术方面具有一些共性,但在气体的来源、赋存层位及保存条件等方面有所不同。煤层气的富集主要是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页岩气的富集是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高碳质泥页岩中;煤层气富集需要有合适的盖层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而页岩气的富集不需要附加的盖层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3)煤层气的富集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将天然气聚集起来,为典型的吸附富集机理;页岩气富集机理具有典型的“混合型”特征。根据不同富集条件,页岩气富集可表现为典型吸附机理、活塞富集机理或置换富集机理。
(4)煤层气储层和页岩气储层均为低孔低渗的储层,开采时均需要采取储层改造增渗技术,如水平井技术和储层压裂技术等。如果在一个盆地中同时赋存有煤层气和页岩气,就可以考虑利用同一口井同时进行煤层气和页岩气开采,从而提高它们的开采效率。
参考文献
程克明,王世谦,董大忠等.2009.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天然气工业,29(5),40~44
褚会丽,檀朝东,宋健.2010.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机理对比,中国石油和化工,(9),44~45
崔青.2010.美国页岩气压裂增产技术,石油化工应用,29(10),1~3
冯利娟,朱卫平,刘川庆.2010.煤层气藏与页岩气藏.国外油田工程,26(5),24~27
李嘉川,王小峰,石兆彬等.2011.中国煤层气开发现状与建议.科技创新导报,(8),43~45
李世臻,曲英杰.2010.美国煤层气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矿业,19(12),17~21
李五忠,赵庆波,吴国干等.2008.中国煤层气开发与利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刘德华,肖佳林,关富佳.2011.页岩气开发技术现状及研究方向,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33(1),119~123
聂海宽,张金川.2010.页岩气藏分布地质规律与特征,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2),700~708
秦勇.2003.中国煤层气地质研究进展与述评,高校地质学报,9(3),339~358
汤达祯,秦勇,胡爱梅.2003.煤层气地质研究进展与趋势,石油实验地质,25(6),644~647
王一兵,王金友,赵娜等.2010.中国煤层气产业现状及政策分析,2010年煤层气年会论文
新华网.2011.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升温”,2011年04月14日09:16
()
徐波.2009.页岩气和根缘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机理对比研究,石油天然气学报,31(1),26~30
张金川,聂海宽,徐波等.2008.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天然气工业,28(2),511~156
张金川,唐玄,姜生玲等.2008.碎屑岩盆地天然气成藏及分布序列,天然气工业,28(12),11~17
张金川,薛会,张德明等.2003.页岩气及其成藏机理,现代地质,466
邹才能,陶士振、侯连华等.2011.非常规油气地质,北京:地质出版社
Bowker K A. 2007. Barnett Shale gas production,Fort Worth Basin: Issues and discussion AAPG Bulletin,91 ( 4 ) , 523 ~ 533
Law B E. 2002. Basin centered gas systems. AAPG Bulletin,86 ( 11) ,1891 ~ 1919
Pollastro R. M. 2007. Total petroleum system assessment of undiscovered resources in the giant Barnett Shale continuous ( un- conventional) gas accumulation Fort Worth Basin,Texas,AAPG Bulletin,91 ( 4) ,551 578
Ross D,Bustin M R. 2008. Characterizing the shale gas resource potential of Devonian – Mississippian strata in the Western Canada sedimentary basin: Application of an integrated formation evaluation. AAPG Bulletin,92 ( 1) ,87 125
Scholl M. 1980. The hydrogen and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methane from natural gases of various origin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44 ( 5) ,649 ~ 661
Tadashi A. 1995. Outlook for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sources.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ssociationfor Petroleum Technolo- gy,60 ( 2) ,128 ~ 135
Xia W W,Burnaman M D,Shelton J. 2009. Geochemistry and Geologic Analysis in Shale Gas Play. China petroleum explora- tion,( 3) ,34 ~ 40
Zhao H,Givens N B,Curtis B. 2007. Thermal maturity of the Barnett Shale determined from well log analysis. AAPG Bul- letin,91 ( 4) ,535 ~ 549
186 浏览 3 回答
238 浏览 4 回答
294 浏览 3 回答
139 浏览 3 回答
229 浏览 2 回答
214 浏览 2 回答
137 浏览 3 回答
294 浏览 3 回答
358 浏览 3 回答
188 浏览 3 回答
183 浏览 4 回答
257 浏览 3 回答
89 浏览 6 回答
174 浏览 2 回答
149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