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是为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论音乐听觉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 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探索 吕其明《红旗颂》双钢琴版本的演奏分析 试析贝多芬《第六钢琴奏鸣曲》Op10No2第一乐章 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作品分析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色 试论西方音乐史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开创“中国风”钢琴语境 由钢琴考级引发的琴童教学思考 从智能钢琴集体课看钢琴教育的新探索 大数据网络时代的钢琴教学构想 高校钢琴教育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路径 OBE理念下高师钢琴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实践探索 传统与当下:博雅教育理念与钢琴教育相融合的理论思考 钢琴伴奏在高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钢琴家》:那些见过战争的人,怎么会不憎恨战争 疫情期间“互联网+”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界“扫地”朱晓玫:只想躲在音乐背后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钢琴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人工智能的钢琴编曲音色识别系统设计 浅析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钢琴伴奏的差异 巴赫康塔塔钢琴改编曲《羊儿可以安静地吃草》乐曲分析及演奏处理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 浅析钢琴曲《浏阳河》的音乐技巧与情感表现 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魅力 浅探克拉拉·舒曼的钢琴生涯 王建中改编钢琴曲的艺术手法与特征 职业学校钢琴课程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拓展研究 钢琴演奏教学中听觉培养的价值探讨 钢琴演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试论钢琴基本功练习在钢琴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慢练在钢琴练习中的作用 巴洛克歌剧咏叹调钢琴伴奏教学研究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及创作特点探析 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的思考 浅谈儿童钢琴快乐教育 中国钢琴作品《皮黄》的曲式特征与艺术特性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 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钢琴家的脚 学前教育专业核心素养下的钢琴教学策略 探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和提升学生儿歌钢琴伴奏能力的方法 浅析个性化教学法在高职钢琴弹唱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钢琴教学“归元”思考 浅析管弦乐钢琴伴奏艺术 现代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创新模式探析 音乐专业钢琴弹唱能力培养方法解析 胡同里的钢琴师 浅析钢琴制造工艺对触键和音色改变的重要性 高校钢琴教育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音乐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即兴演奏能力的措施分析 中职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有效分层教学分析 关于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 中职学前钢琴教学中的课堂语言艺术探究 幸福的钢琴 对高校钢琴课程体系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 过程性评价的内涵、价值及其在独立学院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中西方钢琴艺术的文化融合 中专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教学方法探究 简论丁善德钢琴音乐的成就、特色与演奏 藏羌彝民间舞蹈钢琴伴奏编创论略 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分析 元认知理念指导下的师范类院校钢琴启蒙教学研究 学前教育钢琴基础教学的实践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开放式钢琴弹唱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钢琴教学形式研究 微课在高校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在线钢琴教育的利与弊 雅俗共赏角度下钢琴曲《炎黄风情·走西口》音乐分析 钢琴组曲《圆明园漫步》创作风格及演奏特征研究 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中的作用 浅析肖邦《b小调第一钢琴谐谑曲》的演奏技法 高叠和弦在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中的应用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对西方钢琴艺术史的发展影响探究 琵琶曲与钢琴改编曲《十面埋伏》的比较研究 浅析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第7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3中的踏板使用 内心听觉在高师钢琴基本技术训练中的应用探索 高职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探讨 双钢琴教学对学生钢琴学习能力培养的作用 信息化环境下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 浅谈少儿钢琴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高校音乐师范生钢琴合奏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试论钢琴的调音及日常维护 浅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与演奏 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探索 钢琴曲《百鸟朝凤》中的民乐元素渗透 李斯特钢琴曲《夜莺》的演奏诠释 波特凯维茨与他的钢琴练习曲 “思政”视域下美育与高校钢琴教学的融合研究 简析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对表演的影响 钢琴演奏中的音乐听觉作用探讨 《安娜的笔记本》在民办高校钢琴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钢琴教学中比较教学法的应用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钢琴教育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钢琴审美教学的设置与教学方式探索 幼儿园钢琴教学中形象化的教学语言研究 钢琴小品《喷泉》曲式结构与演奏分析 浅谈合唱中钢琴部分的运用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问题研究 钢琴演奏中触键与踏板对音色的影响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年终39岁) 全名: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法语)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 作曲家 代表作:《马祖卡舞曲》、《圆舞曲》、《葬礼进行曲》、《革命练习曲》 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从六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十六岁时加入了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有《离别》等感情的钢琴曲。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姐姐路德维卡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Fryderyk Chopin (1810一1849)生于华沙的近郊热里亚佐瓦·沃利亚。他的父亲尼古拉·肖邦原是法国人,后迁波兰,曾参加过1794年波兰民族英雄柯斯秋什科(1746—1817)领导的反抗侵略者的起义。起义失败后流落华沙,靠教学等工作度日。后来,他又在家中开设了一所寄宿学校。从此,他就不再参与政事,只求平安地生活下去。但是,他和华沙的文化界人士保持有较密切的来往,这对小肖邦的思想成长是有影响的。[编辑本段]生平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是华沙一所中学的法语教师,后来开办了一所为来华沙学习的外省贵族子弟的寄宿学校。母亲是波兰人,曾在一个贵族亲戚的家庭中任女管家。肖邦幼年时向一位捷克音乐家W.日夫尼学习钢琴,7岁即可写乐谱,8岁时开始公开演奏。1824年师从德国音乐家、华沙音乐学院院长.埃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1826年中学毕业后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他的早期创作活动,1829年毕业于该院。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运动走向高潮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1830年3月肖邦在华沙演出了自己的早期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f小调),同年10月在告别华沙的音乐会上演奏了自己的另一部代表作《第一钢琴协奏曲》(e小调),均获得成功。11月2日肖邦携带一抔朋友们赠送的波兰泥土离开华沙,出国深造,从此永远离开了祖国。12月初在维也纳逗留期间得知华沙爆发起义的消息,他为未能参加这次起义而焦急。当时曾想返回波兰参加斗争,被友人劝阻,未能实现。次年初在赴巴黎途经斯图加特时得知起义遭沙俄镇压、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撼,这些,都在他当时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抵巴黎后,他放弃了去伦敦的计划,在巴黎定居,从事钢琴演奏教学和创作活动。在这里他除了与流亡巴黎的波兰侨民密切交往之外,还结识了西欧文艺界许多重要人物,其中包括波兰流亡诗人A.密茨凯维奇,德国诗人H.海涅,法国画家E.德拉克洛瓦,意大利音乐家V.贝利尼,匈牙利音乐家F.李斯特等人。这些交往对肖邦精神生活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特别是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关系,对肖邦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从1838年同居到1846年关系破裂,前后共生活了8年。从30年代初抵巴黎到40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艺术高度成熟,在创作上获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40年代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使对此一直抱着热烈期望的肖邦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击,深深陷入了失望和消沉的情绪之中;同乔治·桑之间爱情的破裂,故乡亲人和挚友的相继去世,自己健康情况的不断恶化,这一切都给他的身心造成深深的创伤,加重了他的悲哀和孤独。1848年衰弱的肖邦去英国逗留了一段时间,从事短期的教学和演奏活动。在那里他为流亡国外的波兰侨胞开了最后一次演奏会。回巴黎后健康情况急剧恶化,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寓所,临终时嘱咐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安葬。[编辑本段]创作时期 肖邦的创作可分为4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的全盛时期、晚期。 华沙时期(早年~1830) 这一时期的创作除少数作品外,在肖邦的整个创作中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创作的起点,其中已经闪耀着民族感情和民族风格的光辉,这在他的《d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27)钢琴与乐队合奏的《降E大调大波洛奈兹舞曲》(1831)《C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 《F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钢琴与乐队合奏的《波兰主题幻想曲》(1828)和《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回旋曲》(1828)中都有鲜明的体现。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作的两部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富于浪漫主义气质,对爱情生活的体验,对幸福的热烈向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明朗欢快情绪贯穿全曲。音乐富于民族民间彩,《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有质朴优美的马祖卡舞曲风格,《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则是一支带有强烈的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的强劲、粗犷的旋律。 华沙起义时期(1830年末~1831年) 在这一短暂的时间里,肖邦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飞跃。《b小调谐谑曲》(1831)写于逗留维也纳时期。起义激起的爱国热情同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既严峻又温存的音诗。《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1831)《d小调前奏曲》(1831)则写于得知华沙沦陷之后,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同时期创作的《a小调前奏曲》则充满了迷惘、茫然的情绪,音乐构思奇特而新颖。 在巴黎的全盛时期(1832~1845) 在肖邦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肖邦的绝大部分练习曲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E大调练习曲》(1832) 《b小调练习曲》(1834)、《a小调练习曲》(1834)等最为突出。《E大调练习曲》是一首感情温存、深沉的哀歌,它的曲调属于肖邦创作的最优美的曲调之一,倾注了对祖国无限爱恋的感情。《b小调练习曲》则是一首充满了阴郁激愤情绪的作品。它的主题紧张强烈富于戏剧性,而它的中部却渗透着一种沉思宁静的悲凉气氛。在适宜于主要表现单一形象的练习曲体裁中,采用如此强烈的双主题对比的原则以造成尖锐的戏剧性冲突,这在肖邦的练习曲中也是不多见的。《a小调练习曲》则情感严峻,气势磅礴,全曲由号角性的简单音乐动机发展成为波澜壮阔的巨流,把音乐推向戏剧性的悲壮的高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肖邦的3首奏鸣曲中,在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方面最突出的是《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1839),其中的第3乐章《葬礼进行曲》,寄托着对华沙起义中为民族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的哀思,是肖邦音乐中最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夜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气质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夜曲深受英国作曲家J.菲尔德夜曲的影响,追求音乐风格的细腻、华美和典雅秀丽,有比较浓厚的浪漫主义感伤情调。流亡巴黎后创作的夜曲在内容上愈加深刻,音乐风格也更富于个性化了。他的《c小调夜曲》(1841)完全摆脱了菲尔德的影响,主题朴实无华、严肃而又悲哀,音乐的发展愈来愈富于戏剧性。它标志着肖邦已经将夜曲的创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大大地挖掘了夜曲的表现潜力,使它成为一种能容纳深刻社会内容的音乐体裁。肖邦的4首叙事曲全是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有的是直接同波兰的民族史诗和民间传说相联系。如《g小调叙事曲》(1835)的创作是直接受到了波兰民族诗人密茨凯维奇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示。肖邦把握了为民族献出生命的英雄华伦洛德的深沉、严肃、大无畏的性格以及贯穿整个长诗的紧张的悲剧性气氛,将它们体现在严整的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形式中。《F大调叙事曲》(1839)则取材于同一位诗人的民间幻奇故事诗《希维德什扬卡》。原诗描写一个负心的少年猎人,由于背叛了爱情誓言终于受到了惩罚,被希维德什扬卡仙女拖入湖底。肖邦在这首叙事曲中没有企图去描绘或暗示原诗的故事情节,而是用高度概括的方法展现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情境,通过它们之间矛盾冲突的发展来揭示原诗的意境和感情气氛。波洛奈兹舞曲是肖邦在这个时期创作中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波洛奈兹舞曲中的那种注重外在华丽效果的倾向被一种深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朴实无华、刚毅豪放的艺术风格所代替。肖邦或从波兰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中吸取精神力量,或从缅怀祖国光荣的往昔,悲叹今日沦亡的苦难中激励自己的民族感情,以抒发他内心的郁愤,振奋民族精神。《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38)是一首胜利凯旋的颂歌,贯穿始终的管弦乐队般的丰满强大的音响,展现了古代波兰庆祝民族胜利时光辉灿烂的情景。《c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39)则是一首哀叹祖国沦亡的沉痛音诗,主题的感情基调是悲哀和压抑的,但丝毫没有感伤。《升f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41)规模宏大,富于戏剧性,它同对波兰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情景的想象有联系。悲壮严峻的首尾部分同色彩暗淡、感情忧郁的中间部分形成对照,在波洛奈兹舞曲体裁中别具一格。《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42)是同类体裁乐曲中性格最刚毅、豪迈,气势最宏伟、磅礴的一首。它的主题具有果断、刚健的节奏,热情豪迈的旋律以及明亮的大调式和声,体现着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豪杰的形象。乐曲的中部富于鲜明的造型性,马蹄声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战马奔驰、月光剑影的古代沙场的情景。作曲家思古的幽情同现实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民族感情的巨流,不可抑制。 晚期(1846~1849) 这一时期肖邦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幻想波洛奈兹舞曲》(1846)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虽然在这里已经听不到像《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那样高昂、豪迈的声音,但它的那些由于对祖国、民族未来的某种憧憬而唱出的激昂慷慨的段落仍是极富于感染力的。《g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f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是肖邦最后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首亲切、温存的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眷恋;后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倾诉着对故国和亲人的最后思念。[编辑本段]传世名作 1.《夜曲》 《夜曲》为英国作曲家费尔德(1782—1837)所首创。他采用平静的和弦伴奏下的优美旋律这种形式,表现夜的幽静和梦幻的情调。肖邦继承了这种形式,又极大地发展、创新了这种形式。肖邦的《夜曲》,包含了相当多样的意境,甚至是热情的戏剧性形象。令人惊疑的是,无论音乐多么复杂、激动,却仍不失“夜”的总的感觉。由于肖邦赋予了《夜曲》以新面貌,后人都将《夜曲》看作是肖邦创作特有的标志之一。 肖邦的21首夜曲,几乎每一首都是那么迷人。其中最为广大听众熟悉的可能是第二号《bE大调夜曲》,它的主旋律早已深入人心:中段开始是圣咏般的和弦进行,从容而又威严,蕴涵着内在的力量。这力量开始是片断的显露,逐渐积累,显露的片断在增大,终于,酿成双手八度齐奏从上往下排山倒海式的暴发,此时,真是身在“黑夜”心在“白昼”了。经过中段的暴发,“夜”再也无法平静,当第一段再现时,同样的曲调用了织体完全不同的伴奏,原来严整的节奏现在变成了惶惶不安的三连音,音乐变得哀怨、悲痛,久久不能平息。在增加了一段扩充的终止后,才勉强安静下来,最后消失在延长音里,可留下的沉重心绪始终没有消失。 2.《前奏曲》 肖邦在24个大小调上写了24首《前奏曲》。关于这些乐曲,曾有各种不同的评说。有的认为是《练习曲》的雏形,甚至认为有些是草稿,有的认为是音乐的格言,有的认为是即兴式的音乐意念,类似“音乐瞬间”。有的钢琴家将24首当作一个套曲,从头至尾连续演奏,有的按自己的理解重新组合。的确,这些作品有长有短、情趣各异、手法多样,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五颜六色。 我们知道肖邦生前曾不肯出版自己的某些作品,而后人将其出版后都公认是音乐的珍品。由此判断,肖邦对正式发表自己的作品是十分严肃的。既然肖邦于1839年将这批《前奏曲》出版,恐怕不会是草稿。事实上,随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珍爱这些《前奏曲》。下面介绍其中常被演奏的两首。 第15号《bD大调前奏曲》,又名《雨滴前奏曲》。这里又遇上了别人为乐曲起名的事情。说来耐人寻味,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之一,但是肖邦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却从不为自己的作品加上一个说明音乐内容的曲名。对于别人给他的乐曲命名,他也十分反感。可见,浪漫主义音乐,根本上在于音乐的气质本身,不在于有名无名。肖邦反对一个具体的名称,说明他的音乐有广泛的概括性。所以,我们欣赏那些已被命名的乐曲时,只能将名称作为理解的一个媒介,一个入门的途径,绝对不必限制自己联想、体验的自由。比如这首《雨滴》的得名,显然是伴奏部中一个bA(#G)音,几乎从头至尾在八分音符平稳的律动上,持续不停,恰似从屋檐上滴下的雨珠,滴滴答答不绝于耳,行板: 雨滴声衬托出恬静,心中升出高尚、美丽的歌。随着雨滴声声,慢慢地,思绪转向沉重,在低音区出现了小调的曲调,雨滴声化为了宏亮的钟声,心情激动起来。最后又回到开头的安静,仍在雨滴声中结束。 第24首《d小调前奏曲》,有人称之为《雷雨时的祈祷》。这里确有雷雨闪电的气氛而“祈祷”,则绝无此事。这首作品与《革命练习曲》写于同时,也同样是沙皇俄国军队攻占华沙这一事件,在肖邦心中激起的惊涛骇浪。所以,音乐的性质与《革命练习曲》相似。所不同的,这里只有愤怒,“来不及”在悲哀中逗留;这里是慷慨激昂,不屈不挠,已经没有眼泪。左手低音从头至尾这样轰鸣,似沉雷,如战鼓: 主题音调坚定、果敢,一派英姿:冲击力直达末尾,最后三次猛击钢琴最低音区的主音D,以表达作曲家那义无反顾、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3.《玛祖卡舞曲》 《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另一个独特的创作领域。在整个钢琴音乐文献中,提起《玛祖卡》,首先想到的就是肖邦。其他作曲家也有《玛祖卡》。但唯有肖邦写了大量的、闪耀着特异光彩的《玛祖卡》。在肖邦本人的作品中,《玛祖卡》也很特殊。一是这批作品,最具波兰泥土的芳香。另外,这是他较少带有戏剧性、悲剧性成分的创作领域之一。
上一节讲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风格以及发生在意大利的歌剧流派,分别为佛罗伦萨乐派,威尼斯乐派,拿波里乐派,罗马乐派。今日来讲述发生在意大利的 宗教音乐 和 器乐作品。 一、意大利——宗教音乐 (一)清唱剧 1、定义 清唱剧是宗教性的声乐音乐剧,来源于中世纪的神迹剧和罗马的《圣经》。只唱不演,有别于歌剧,无动作表演和布景,是一种包括合唱、重唱、独唱和管弦乐在内的发挥自己专长的大型声乐戏剧,即大型声乐套曲。 2、分类 (1)宗教使用拉丁文清唱剧 (2)世俗使用意大利文的清唱剧 3、代表人物 (1)1600年在意大利产生的第一部清唱剧《灵与肉的体现》,卡瓦莱里所写。 (2)卡里西米《所罗门的裁判》 (3)亨德尔《弥赛亚》、海顿《创世纪》等。 (二)康塔塔 1、定义 康塔塔是一种包括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和管弦乐的多乐章声乐套曲,规格较小,内容简单,侧重于抒情,不一定采用宗教题材,序曲开始,合唱结束。世俗性作品偏多。 2、代表人物 卡里西米、A.斯卡拉蒂等。在巴赫时期康塔塔题材音乐达到顶峰。 二、意大利——器乐独奏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的器乐音乐的特点: (1)主调风格 (2)作曲家运用“通奏低音”的创作方法。 代表人物: D.斯卡拉蒂 意大利古钢琴艺术的杰出代表,共创作555首奏鸣曲,作品的篇幅短小,性格表现多样,巧妙运用不同音区的对比,快速音阶经过,双手交叉演奏,精巧的颤音和琶音音型等。被人们成为与巴赫、亨德尔齐名的晚期“巴洛克三杰”,是钢琴艺术史上的重要历史文献。 三、意大利——器乐重奏 (一)奏鸣曲的定义 1、这一器乐题材在巴洛克时期得到完善。16世纪时,是泛指一切器乐音乐,在巴洛克时期指由在速度和织体上形成对比的几个部分组成的器乐曲形式。17世纪的奏鸣曲分为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 (1)室内奏鸣曲 主调和舞曲风格,具有世俗性,主要在家庭中演出。为古典组曲的前身。 (2)教堂奏鸣曲 织体上较为对位化,由“慢——快——慢——快”四部分构成,较为庄重严肃,为古典奏鸣曲的前身,科雷利加以发展,定型为四个乐章。 (3)三重奏鸣曲 两把小提琴演奏高声部,一把大提琴或羽管古钢琴演奏低声部,在乐谱的表现为三行谱的室内乐形式。 (二)大协奏曲 为巴洛克时期的重要管弦乐体裁,体现了竞争、对抗的原则含义,体现了这个时期特有的意大利式的激情与狂热。由一个演奏组和合奏乐队构成,拨弦古钢琴为其提供了和声上的支持。其三个乐章结构由维瓦尔第最终确立。 音乐史上第一部独奏协奏曲是由 托雷利 于1698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 代表人物 :维瓦尔第 巴洛克时期重要的作曲家,杰出的小提琴家。代表作有大协奏曲《四季》,以小提琴为中心,显示出主调音乐风格。 2、艺术成就 确定了协奏曲的三乐章快、慢、快的结构,赋予了慢乐章咏叹调特征。大协奏曲《四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标题音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首创独奏协奏曲,发展了小提琴的技术,扩展了小提琴音区。 (3)发展了配器技术,对18世纪器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方音乐史研究综述王丽君中国人研究西方音乐的尴尬状况,不仅使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困惑,同时也令其他领域的同仁为其担忧。八十年代以来,尽管我们尽最大努力填补对西方音乐研究的空白,而且也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我们始终还是未摆脱“被牵着鼻子走”的状况,很多时候我们做的工作仅仅是介绍和引入国外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国内来说却显得意义重大,即便是这样,我们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空白没有填补,而对于国际上新气象和新动态更是知之甚少。在这里,笔者将对2000年国内出版或发表的西方音乐史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简单归纳整理,并稍加评述,以提供这一年度国内在西方音乐史研究方面的新动向。一、热点研究首先,鉴于2000年是柴科夫斯基诞辰160周年,这年也成为研究柴科夫斯基成果丰硕的一年。毛宇宽的论文《骇人听闻的惨剧-柴科夫斯基死因考》,将国际上所关注的柴科夫斯基死因再考的论题引入国内,并加入了论争。文章指出:历史上和当今在国际上关于柴科夫斯基死因的描述存在重重矛盾,并一一提出质疑,进而予以否定。最后建立在最新披露的论据之上,得出最终结论,即柴科夫斯基并非死于霍乱,而是自杀致死。同时,进一步论述了这种惨剧背后隐含的社会和历史根源。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种论争孰是孰非,仅从学科意义上来说,这一讨论不仅对国内柴科夫斯基研究有所贡献,而且显示出国内学者在西方音乐史研究的内容上更为细致,形式上更注重实证,同时也加强了国际对话的决心和信心。彭志敏的《从bE大调交响曲到<第七交响曲>——纪念柴科夫斯基诞辰160周年》则是介绍鲜为人知的柴科夫斯基《第七交响曲》来源及其特征。除了这两篇论文外,2000年还出版了一系列柴科夫斯基研究专著。其中《柴科夫斯基书信选》(高士彦)和《彼得·柴科夫斯基——一幅真实画像》(VladimirVolkoff著,冷杉译)是两部译著,前者为我们研究柴科夫斯基提供了较为直接的材料,后者则是一部描述柴科夫斯基生活和创作道路点滴的传记。还有一部著作是《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彭志敏著),虽被作为《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之一出版,但就其内容来说,提供了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创作的全貌,既是一部作曲家作品研究的专著,又具有体裁风格史研究视角,同时既具备学术性质,也适宜音乐爱好者阅读,可谓雅俗共赏。其次,据掌握的材料看,国内近几年马勒研究热潮,有增无减,2000年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高点。尤其是对马勒《大地之歌》的研究和争论可看作是马勒研究的焦点之一。在这方面主要有几篇文章值得关注:廖辅叔的《关于<大地之歌>那两首唐诗的难题》主要对马勒《大地之歌》第二和第三乐章的两首唐诗的来源进行了考证和推论,其中对第三乐章的《瓷亭》与李白的诗《宴陶家亭子》的比较分析和推断论证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但作者最后未下定论。严宝瑜的《马勒<大地之歌>德文歌词汉译以及与原唐诗的比较》将《大地之歌》的德文歌词译为汉文,与原唐诗进行比较分析,作者尽力保留德译诗的风格和情调,意在说明德译诗和马勒音乐中的“没落情调”。钱仁康的《<大地之歌>歌词溯源》同样将德译诗反译为中文与唐诗原文进行对照,与严宝瑜不同的是,作者认为马勒在采用德译诗歌的时候,作了一些修改,用意在于避免没落而表达“光明的期望”。孟文涛的《<大地之歌>唐诗疑云未尽散——二、三乐章解题众说仍纷纭》收集到八种有关的研究文献,除作评说外,肯定其第二乐章以告破解,第三乐章仍属悬案,并由此引发出对大地之歌是否为资产阶级没落情绪-世纪末情绪在音乐艺术上作意识形态反映之争。以上的关于马勒《大地之歌》歌词来源的考证和辨析实际上不只对音乐史研究有意义,而且也在文学界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推进了国内的学术研究,而且在国际上也具有相当的价值。除此以外,还有一篇论述马勒作品风格特征的文章,就是陈鸿铎的《谈马勒<第一交响曲>的音乐创作》,虽只选用了一部马勒早期的作品,但基本抓住了贯穿马勒创作的一些主要创作特点。二、作曲家创作风格及其作品研究作曲家创作风格及其作品研究仍然是西方音乐史研究的主要方面,这类研究成果也最多,主要有:刘盾的《关于贝多芬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及小提琴版本考》两篇均为文献考证性质的研究。前者披露了鲜为人知的贝多芬的另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的发现校订并作了简要介绍。后者则披露了关于舒曼将大提琴协奏曲改编为小提琴协奏曲的考证。孙国忠的《<戈尔德堡变奏曲><巴赫的晚期风格及其研究>》,通过这部作品探讨巴赫晚期风格的倾向问题,进而,坚持巴赫晚期作品风格向前古典主义靠拢的看法。钱仁平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五交响曲>的音乐语言与潜在标题性》通过音乐分析并与肖斯塔科维奇先前的交响曲创作进行对照,揭示了这部作品在音乐语言尤其是在整体结构方面的“总结性”特点,以及作曲家通过对前人和自己音乐作品主题的摘引与融合,来表达相应的潜在标题性的方法。这一年,还出版了钱仁平的专著《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从中可以获得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风格特征的全貌。王文澜的《风格独具的表现主义音乐戏剧-普罗科菲耶夫第三交响曲音乐学分析》是对作品的艺术特征的剖析。余丹红的《从预制钢琴到<4分33秒>》梳理了一条凯奇音乐风格发展变化的主要根源,即他的音色观念和哲学观念的变化。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凯奇的作品提供了一条线索。何平的系列研究《科普兰“实用音乐”——戏剧音乐时期的芭蕾音乐作品》、《科普兰“实用音乐”——戏剧音乐时期的通俗管弦乐及戏剧、电影音乐作品》、《科普兰“实用音乐”和戏剧音乐作品的和声技法》以及《科普兰“实用音乐”和戏剧音乐作品的调性处理原则及其管弦乐手法》,在学科建设方面有重要意义。正如杨燕迪在《科普兰研究的新启示——读何平新著<科普兰和他的音乐世界>》中指出的那样,何平的新著是建立在自己一系列研究论文的基础上的最后结晶,它填补了我国音乐学研究的重要空白。总的来说,作为音乐史研究的主要领域,对作曲家创作风格和作品的研究仍吸引着大多学者的目光,也是每位西方音乐史学者涉足最多的领域。就目前来看,每位学者的研究范畴越来越明确化和专门化,各有所长,各有所专。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一个好的势头,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专的同时,必然也面临着广度的局限,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自然地提出新的要求,就是对既有一定的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的研究群体的需求,这也是时代的要求。如果要谈到该领域的具体研究的话,存在着一个学科定性的问题。对作曲家创作风格和作品研究主要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对音乐本体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那么作为史学研究究竟应该注重音乐本体风格研究,还是关注社会文化内涵,或两者兼顾之,西方音乐史学界对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而国内在这一方面从未卷入争论,立场是折中的。但问题是这个折中的度是不好取的,结果是要么偏重本体分析,向作曲技术理论倾向,要么陷入空泛的音乐描绘,还有的虽然将两者结合了,但各谈各的,生搬硬套。所以说,产物很多,但不都是具有史学价值的成果。作为青年一代研究者,我们需要做的首先就是学习,从而借鉴,时代和学科自身的发展对我们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能应要求而动,向“T”字型发展,既广又深,既博又专,这样才可能真正将我们学科带出尴尬境地。三、专史研究有些学者更关注西方音乐史上某时段或某领域的风格演变,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钟子林的《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回顾》极富历史感地对上个世纪的西方音乐潮流及学者对此潮流的看法与观点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归纳,指出二十世纪是一个“开拓、融合、多元”的世纪,并进一步寄希望于二十一世纪的“成熟”。凌宪初的《欧洲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变异》侧重音乐风格变异与人文背景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的相互联系,指出音乐技巧和思想内容变化的必然性。范额伦的《从洛卡泰里到纳尔迪尼》是自1996年以来,在《音乐艺术》上连续发表的数篇小提琴专题研究论文之一,这一篇是前面对意大利小提琴学派艺术发展史研究的继续,主要论述了18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发展。作者对这一专题的长期关注及研究,无疑弥补了西方音乐史中这方面研究的空缺,具有建设性意义。蔡觉民的《西方传统记谱法的变迁》介绍了西方几种记谱体系的演进和发展。董蓉的《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现象》(上)将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还有一部值得关注的体裁风格史《西方合唱音乐纵览》(韩斌编著)问世,标志着国内西方音乐史研究的又一空白得到填充。四、译文除在前面几个方面中提到的译文译著以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美]萨拉·巴可瑟的《巴赫档案的国际追踪》(余志刚译)。这篇文章译自1999年8月16日的《纽约时报》,是一篇关于美国学者对巴赫家族档案追踪的进展情况的报道。译者还在附记中介绍了一些新近的发现以及相关的音乐活动。该篇为我们提供了国际上研究巴赫的最新成果和信息,有助于国内在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时,能与前人的研究以及国际的研究动态建立更多的联系。以上是笔者根据搜集到的2000年国内出版和发表的西方音乐史研究成果进行的简要归纳和述评,需要指明的是,所列出的并非全部,本文旨在选取较为典型并可以代表这个年度西方音乐史研究特点的主要成果进行整理,当然,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可能对有些重要研究成果有所遗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笔者在做这样的工作前以及伴随着工作的同时,始终热切的关注本学科研究状况,包括对研究目的、观念、方法和对象的思考。因此,在归纳总结的同时不免发表了一些个人的观点,虽不成熟,但实属坦言。
你有没有邮箱,字数太多发不下,这些是第一部分,还有第二部分呢1698年,意大利管风琴制作师巴尔托洛梅奥.克里斯托福里为佛罗伦萨的贵族菲迪南德.梅迪契制作了一架与羽管键琴的外形和结构相似的钢琴。1709 年,克里斯托福里又制作了一架能同时演奏弱音和强音的钢琴,从此开始了钢琴艺术的历史纪元。在意大利语中,“钢琴”就是指能同时发出强音和弱音的羽管键琴。后来,克里斯托福里将闲暇时间完全投入在钢琴的革命性发明中,从1709年到1732年逝世为止,他一共做出了25架钢琴。[耶胡迪.梅纽因]钢琴的前身是击弦古钢琴,而不是羽管键琴,羽管键琴是通过拨动琴弦而发音,而钢琴则是通过敲击琴弦来发音的。用钢琴可以演奏任何风格的乐曲,但不一定能达到真正完美的效果。作为一个小提琴演奏者,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因为琴弦发出的声音不像人的嗓音,人的嗓音可以保持一定的强度不变,而琴弦受到敲击之后,声音会由强变弱。所以钢琴的演奏不能完全达到人声演唱的效果,但是,如果演奏者技艺精湛,也可以演奏出接近人声的音色。当琴弦的声音开始下滑的时候,应当尽量减少间歇,保持声音的连贯和圆润,这样就能演奏出类似人声演唱的音色,要达到这样的音响效果,演奏者必须有超凡的技艺,否则,击弦后声音的强度就无法保持不变。钢琴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琴弦声音强度的稳定性能,而且影响到演奏的效果。钢琴也是一种和声乐器,因为钢琴具备所有的音阶,可以奏出各种和声,所以钢琴可以演奏各种乐曲。为何钢琴是一个重要的自我表达的工具? 著名作家乔治.肖伯纳说:“钢琴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乐器发明,它对音乐的重要性,犹如印刷之于诗歌”。16世纪键盘乐器中的王子曾是羽管键琴,但人们对于更具歌唱性的键盘乐器需求激增,人们需要一种可以提供更多音色的乐器。而羽管键琴不能像钢琴那样发出轻柔或响亮的声音,也无法产生回响。当社会逐渐变得世俗,到十八世纪人们希望键盘乐器能如歌唱般地触动人心,而不是仅能播送音乐。很快,顺应时代需求的钢琴产生了。如果说羽管键琴代表巴洛克时代,钢琴则成为古典和浪漫派音乐的象征。早期的钢琴引起了许多乐器制作师的兴趣,他们对这种乐器进行了改进,但是这种钢琴最终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制作钢琴和羽管键琴应当是制锅的工匠干的活”。钢琴的内部构造太硬,不便于练习,如果触键太轻,琴槌就不能接触到琴弦,如果触键太重,琴槌则会反弹,造成重复击弦,声音就会很难听。直到克里斯托福里使用擒纵装置之后,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克里斯托弗里发明了钢琴,但热衷于歌唱和小提琴的意大利人却对这项新发明不感兴趣。在克里斯托弗里去世后,德国人很快就掌握了钢琴的发展。管风琴制造师、德国人戈特弗里德.希尔伯曼同时也是巴赫的朋友,一直梦想着制造有很大动态范围的乐器,他奇迹般地发现了克里斯托弗里的琴槌装置的图纸,并付诸实施。18世纪40年代末,菲特烈大帝购买了超过一打的希尔伯曼钢琴,并把它们放置在柏林的皇宫和各处行宫中。在此之前一年,巴赫曾经试弹过希尔伯曼的钢琴,这位羽管键琴和管风琴大师并不喜欢它,但当他拜访菲特烈大帝并再次试弹改进过后的新装置的时候,巴赫宣称它完美无暇。巴赫的钢琴作品是留存最早的钢琴曲目。1843年,波士顿钢琴制造商琼纳斯.契柯林发明以铸铁型框架制造钢琴的外框,之后不但钢琴持久不走音,其嘹亮的音响还可传遍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克里斯托弗里的原型钢琴远比现代钢琴轻巧。现代钢琴以多达两万件的零件,荣登“工业革命之女”宝座,钢琴从此成为浪漫派的乐器代表。在浪漫派时代,钢琴天才们纷纷降生。在德国,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出生于1809年,波兰人弗里德利克.肖邦出生于1810年,匈牙利来的弗朗茨.李斯特生于 1811年。他们为钢琴创造出一个充满鲜明个性与浓烈情感宣泄的视野。音乐创作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钢琴制作工艺的进步。从1860年起,人类进入了真正的钢琴时代。英国的乐器制作大师布罗德伍德对方形钢琴的琴弦设计进行了改进,使低音音域更加宽广。同时还用踏板代替了操纵旋钮和膝板。布罗德伍德对三角钢琴也进行了改进,使钢琴的声音增加了强度和共鸣性,但同时又使声音的清晰度有所减弱。19世纪初,法国人塞巴斯蒂安.埃拉尔开始在琴架上使用金属支撑杆。1822年,埃拉尔又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在钢琴中使用了双重擒纵装置,这就使演奏者能够迅速地连奏同一个音,于是就可以用钢琴来演奏各种旋律。现在的钢琴都是采用双重擒纵装置,因此埃拉尔被誉为“现代钢琴之父”。德国人亨利.帕普也是一位多产的发明家。1826年,帕普想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办法,那就是用尼绒垫代替琴槌上的皮垫。此外,三角钢琴和方形钢琴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发明,比如琴弦交叉安装,既加长了琴弦,同时又使摆放琴马的位置变得更加合理,而低音琴弦和高音琴弦的重叠,使钢琴获得了更加理想的共鸣效果。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钢琴在上流社会越来越受欢迎,新的钢琴品牌应运而生。19世纪后半叶,美国的亨利.斯坦威成为令人瞩目的钢琴制造商。工业革命推动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钢琴制作技术又有了新的改进。19世纪中期,德国的钢琴制造业发展迅速,一些历史悠久的钢琴品牌也在积极地进行技术革新,他们制作的钢琴占领了欧洲大大小小的音乐厅。直到1914年,美国的斯坦威钢琴进入欧洲市场之后,才结束了德国钢琴的垄断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制造的钢琴以优良的质量闻名于世,英国人则擅长制作用于教学的钢琴,法国的埃拉尔和普莱耶尔两大品牌制造商则主要生产用于演出的钢琴。在那个时代,乐器制造商们不遗余力地改进制作技术,为钢琴注入了更丰富的音色。20世纪是一个分水岭,在进入20世纪的同时,钢琴进入了现代化阶段。与众多的音乐家相比,一位法国的音乐家在20世纪初创立了一套新的作曲体系,他就是克劳德.德彪西。德彪西不仅是一流的钢琴演奏家,同时又是杰出的钢琴作曲家。他在音乐创作中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把钢琴当作一种可以制造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音响效果的调色板,激进的和声语言是他为20世纪音乐创作带来的最大礼物。从第一架古式钢琴的出现到现代钢琴的广泛运用,钢琴的制作经历了近300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制琴大师的不断改进,钢琴的构造日趋完善,音色更加完美,它已经成为现代乐器中音域最广阔、表现力最丰富的键盘乐器。三百年钢琴的历史发展不仅反映了人们在音响审美上的追求,还勾勒出了乐器和演奏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然而钢琴家在将自己的情感与心境投入钢琴作品时,完成的不仅仅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更多的是演奏家在追求琴人合一的境界,实现钢琴作为自我情感媒介的功能。钢琴历史的三百年,就是人类文化所经历的三百年。钢琴之所以伟大,就因为它是人类酸甜苦辣三百年的象征。晚期巴洛克时期键盘音乐的兴起 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的欧洲艺术风格,崇尚豪华、奇异和精雕细琢,被称为“巴洛克”。在此之前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上追求“逼真”,尊重“自然”。许多艺术作品都体现出把对神的崇拜和颂扬,逐渐转移到对人类情感的关注。巴洛克时代的艺术家们将这样的风格发扬、演进,并且在新的艺术倾向中更多地强调紧张、亢奋和激扬的情绪。巴洛克音乐承载着深厚的社会背景,形成了独有的艺术气质。在这个时期,欧洲音乐的许多重要体裁初步形成。18世纪初是巴洛克键盘音乐史上新的里程碑,意大利古钢琴家多米尼科.斯卡拉蒂与法国羽管键琴乐派的音乐家让-菲利普.拉莫开创了键盘音乐的新天地。德国音乐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创作实践中尝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与结构原则,为后世的音乐树立了永恒的典范,也是钢琴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巴洛克音乐的贡献在音乐史上是无人可以比拟的,它的到来标志着欧洲近代音乐文明开始展露曙光。1685年,多米尼科.斯卡拉蒂出生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十六岁时,他已经是那不勒斯皇家小教堂的管风琴师兼作曲家。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都曾经留下过这位音乐家的创作足迹。斯卡拉蒂不仅为教会撰写宗教音乐,而且也为皇室谱写歌剧、室内乐等世俗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在多年的漂泊游历中,斯卡拉蒂接触到许多像阿堪杰罗.科雷利和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这样的演奏家和作曲家。在自由浓厚的音乐氛围里,斯卡拉蒂进行了许多充满新奇大胆的音乐尝试,装饰音与不协和音的使用不仅让当时的听众耳目一新,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1728年,斯卡拉蒂作为宫廷音乐教师,跟随玛利亚.芭芭拉公主来到西班牙马德里,并在马德里开始了他创作的全盛时期。斯卡拉蒂为公主的音乐教育创作了五百多首键盘奏鸣曲,这些经典的传世之作为后来的键盘音乐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期巴洛克时代开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那时,在很多领域,无论是科学、政治、哲学或是艺术与文化,都预示了启蒙时代即将来临。在融合了宗教和音乐的社会背景中,伟大的德国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越过前人筑起的丰碑,将键盘复调音乐推向最高峰,成为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复调音响建筑师。巴赫键盘音乐的创作不仅扎根于传统的宗教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德国民间传统音乐之中,同时也受到了马丁.路德新教的影响。巴赫的音乐语言极其丰富,具有鲜明的个性。[雅克.路西耶]巴赫改变了音乐的法则,走得很远,他发展了一种绝妙的结构,和弦、声部非常丰富。这是巴赫音乐的一大特点。像这一首《赞美曲》…… 几乎每半拍就有一个和弦…… 12个音符有7个和弦,很丰富。[雅克.路西耶]巴赫的低音非常出色,在键盘上弹G大调很简单。但这已经具有爵士乐的风格了,低音高起低落,是一个歌唱性的低音,而不仅仅是在键盘上敲低音音符,是在歌唱。如果忘了G大调,还有低音…… 紧接着,绝不停止,永无止息。而这就是巴赫音乐的重要特点。没有沉闷的部分,像这样没有主题地去弹,很有意思…… 所有的东西都有价值…… 继续……1717年,克滕大公利奥波德聘请巴赫担任宫廷乐长。利奥波德大公是位音乐爱好者,他十分欣赏巴赫的音乐才华,并给予优厚的待遇。而且,利奥波德大公本人精通古大提琴和大键琴,巴赫因此乘兴创作了许多这类的器乐曲。克滕时代可以说是巴赫创作的高峰。当时,巴赫创作的大量键盘音乐都是极富价值的作品。如果说巴赫的管风琴音乐主要是他宗教音乐世界观的反映,那么世俗性和民间性的音乐语言则较多地体现在他那风格清新,富有生活气息的古钢琴组曲及《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平均律钢琴曲集》被后人称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它的第一卷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这些作品自然、流畅,音乐的内涵与演奏的技巧之间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平衡。他在《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卷首写道:为了音乐的求知与熟习。[乔安娜.麦克瑞格/钢琴家(女)] 平均律钢琴曲顺应调律法的变化而写。在当时,琴键按五度音的关系调律,演奏某些作品的确非常好,比如演奏威廉.伯德的作品,大部分时是C大调加上大量的变奏。《平均律钢琴曲集》则取其中,以八度音的调律进行创作。把一个八度分成12个半音,第一次不管用什么调演奏都可以。因此,巴赫大胆地、开创性地为每个调都写了前奏曲和赋格曲,原本用C大调、c小调、G大调、g小调,忽然间就变成了降e小调或降b小调,这是全新的工作。在第一本书里,以C大调前奏曲开始,然后转成c小调,然后有一个新的调升C大调。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走。他写了很多这样的赋格曲。[安德列斯.席夫] 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和舒曼每天都练习这些音乐,后来的巴托克和卡萨尔斯同样也是如此,他们称之为音乐的旧约。我也这样认为,每天都练习《平均律钢琴曲》。每天演奏2首、4首或6首不同的前奏曲和赋格曲,这是开始每一天的绝妙方式,就像洗澡清洁自己一样。对于精神、心灵和身体,这是一件非常纯洁的事情,而不用做其他浪费时间的蠢事。因为这已经给了你足够的练习。像这样一首曲子…… 这已经用到了几乎所有的指法。就像跳舞一样,你会为活着而感到幸福无比。[加夫利洛夫] 升C大调前奏曲的节奏很轻快,当然也很有力,而且流畅、动听,很酷的。这首曲子让人感到很快乐、舒服、很有活力。演奏起来就像度小说一样。是的,我真的很喜欢。老年的巴赫视力已近乎失明,身体状况也迅速恶化。巴赫最后一部键盘作品《赋格的艺术》被誉为音乐家的“哲学著作”,他以音乐思维中的高度逻辑性和结构的严密性来反映音乐所包含的数理与宇宙的和谐之美。这部作品在巴赫逝世时仍然没有完成。[乔安娜.麦克瑞格/钢琴家(女)] 最后一首赋格曲是第14对位曲,篇幅很长。有很多段,以3个主题为基础,第一个主题严肃……庄严…… 第二个主体却非常轻快,为作品带来了活力。第三个主题更有意思——非常私人化,曲子他的名字“B-A-C-H”。因为在德语里,B就是降B音,H是B音,所以他的名字听起来是这样的……巴赫在键盘上听起来就是这样的。这是他第一次用自己的名字去谱曲。非常有意思,因为它是这么容易拼写,他是第一次写这样的赋格曲。这部分结构很严密,有很多紧密的连接……巴赫在去世之前,没有完成这首赋格曲,因此音乐猛然被切断。人们认为这是4声部的赋格,作品最后的切入点,重新诠释了赋格的艺术。但他去世了,没有完成。所以,他留下了这个忽然结束的让人惊讶的结尾……1750年,音乐巨人巴赫的逝世被看作是巴洛克音乐的休止符。随着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兴起和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诞生,巴洛克音乐渐渐被新的潮流所淹没。对于巴赫来说,人们更多的是怀念其精湛的键盘演奏技巧,而忽略了他伟大的键盘音乐作品。在钢琴艺术史上,巴赫的键盘作品构建起理性的音乐大厦,向全人类展示了一个纯美的心灵家园。早期古典乐派的钢琴音乐18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思想上和政治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启蒙运动”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反对神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反对君权的口号,提倡回归自然,崇尚人的理性思考,西方音乐开始由巴洛克时期转向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也从巴洛克那浑然一体的复调结构中解脱出来,以顺应当时整个社会所提倡的“回归自然”的思潮。然而,钢琴音乐中新风格的产生与钢琴取代古钢琴的现象是分不开的。经过改良的钢琴既能表现蜿蜒起伏的歌唱性旋律又能奏出丰满、响亮的和弦,因而成为古典时期的主要键盘乐器。在这个过渡时期,钢琴音乐的旋律深受当时新兴的意大利喜歌剧的影响,曲调更具有歌唱性的特点。除此之外,18世纪中叶曼海姆交响乐派的动力性风格也为钢琴音乐风格增添了新的因素。在这一时期,音乐尊重人的理性,众多作曲家们的天才与个性得到了自由展现。其中,巴赫家族对钢琴艺术的发展仍然起了重要的作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最小的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钢琴开音乐会的人;而另一个儿子,被人们称为“汉堡巴赫”的卡尔.菲.埃.巴赫是整个过渡时期最重要的键盘作曲家,也是钢琴艺术史上从巴洛克风格到古典风格转折中的一位关键人物。维也纳古典主义大师的第一人——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是卡尔.菲.埃.巴赫的直接继承者,他钢琴音乐的创作也正如他的基本创作风格一样,明朗、乐观、富有幽默感和民间气息。在海顿时代,奥地利的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当时德奥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对生活都充满信心,信仰人道主义。这种意识在海顿的音乐创作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海顿的生活年代长久,一生跨越了从巴洛克时期到几乎整个古典时期的漫长阶段。海顿的钢琴音乐风格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作品以62首钢琴奏鸣曲为主。早期的钢琴奏鸣曲大多为帕蒂塔或嬉游曲,带有洛可可艺术的痕迹。18世纪70年代是钢琴艺术史上古典时期的开始,也是海顿整个创作的转折点。受当时德国文学界掀起的“狂飙突进运动”和北德音乐“情感风格”的影响,他的钢琴奏鸣曲规模不断扩大,形式的变化也日趋丰富,音乐主题的展开更为严密和富有建筑感。18世纪80年代以后,海顿的钢琴音乐风格出现了新的倾向,晚期钢琴奏鸣曲中抒情性的成分大大增加。这时期的海顿在音乐表现力方面已经炉火纯青,在音乐结构方面也获得了和声与对位因素的平衡,这也正是古典风格的两大特点。长期以来,海顿在钢琴艺术史上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被人误解为专写玩具式钢琴曲的“海顿爸爸”。然而,海顿的音乐是对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在钢琴音乐创作的长河中,海顿是连接卡尔.菲.埃.巴赫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之间的桥梁。莫扎特钢琴音乐的创作1756年1月27日,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一个普通的音乐教师家庭中,诞生了一位日后震惊世界、具有“神童”美誉的古典音乐巨匠,这就是沃尔夫冈.阿.莫扎特。如果说在约瑟夫.海顿的作品里,人们较多地感受到他巧智与幽默,那么莫扎特的音乐则更让人体验到浓厚的人情味。在主调风格的钢琴音乐里,莫扎特是第一位用音乐来进行心理描绘和性格刻画的作曲家。莫扎特早在五六岁时便显示出超凡的钢琴演奏和创作才能,他总是用锐利、精巧的动机呈现和灵活顺畅的调性变化来取得情绪上的对比。莫扎特钢琴音乐的创作,既继承了其前辈作曲家的写作手法,又在音乐语汇和曲式结构上进行了很大的创新。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不仅结构、形式均衡统一,在主题性格的对比,和声的应用方面也更为纯熟。在莫扎特的笔下,作品中那些看似松散的音乐材料之间总有一条极其微妙的“锁链”联系着,任何乐章在他的天才创作下都是一个高度完美,结构紧密的和声整体。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没有繁杂的配器,也没有唐突的展开,一切都恰如其分、无可挑剔……”的确,莫扎特的天分和才华使得他的创作既没有过分改变传统,又具有极为鲜明的特色。他大量的作品流露出一种单纯的美,把宫廷艺术的优雅发展到了顶峰。莫扎特不仅具有非凡的音乐平衡能力,还把声乐艺术的抒情性注入到器乐演奏形式中。对于这一点,甚至有人说,莫扎特最大的贡献是教会了乐器如何歌唱。当莫扎特开始他非凡的作曲家生涯时,协奏曲这种体裁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莫扎特对钢琴协奏曲贡献颇多,从11岁创作第一首钢琴协奏曲,一直到他辞世那年的最后一首,二十七首钢琴协奏曲的记录着莫扎特在音乐上的成长轨迹。莫扎特称维也纳为“钢琴之乡”,在那里,他以教授钢琴与演出自己的钢琴协奏曲维持生计。在钢琴协奏曲的历史上,莫扎特率先采用交响手法使钢琴独奏同乐队齐奏保持了精妙的平衡,歌剧性的因素在他的钢琴协奏曲中更为明显。钢琴与乐队之间既有对比又有配合,生动细腻又充满戏剧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莫扎特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他所完善、发展的钢琴协奏曲形式成为后人参照的典范。[科林.戴维斯]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有很多特点,其中那首A大调很出色。那首协奏曲没有双簧管,声音非常平滑。对于莫扎特来说,单簧管相当于女高音或中提琴,一般来说,中提琴被分声部,使乐团的声音更加柔和。优美、浓密、甜美。加入单簧管之后,一切更加动听。他创造了现代的钢琴协奏曲,巴赫也写了很多同类的作品,但是是完全另外一种风格。莫扎特铺设了这类作品全新的道路。在莫扎特一生的创作中,钢琴协奏曲是其所有器乐协奏曲中的精华,独奏声部的和谐平衡达到了几近完美的境界,出人意料的转换、不同感情的对照和明确的意境都使得他的钢琴协奏曲成为十八世纪钢琴艺术的典范。在莫扎特的所有钢琴协奏曲中,只有两首是用小调写成的,它们充满了忧郁和悲伤的情绪。其中的《第二十钢琴协奏曲》阴郁而内省。音乐大师路德维希.范.贝多芬非常喜爱这首协奏曲并亲自演奏过它。正是这种特质使莫扎特为十九世纪许多作曲家钢琴音乐的创作开启了先河。
319 浏览 4 回答
322 浏览 5 回答
217 浏览 5 回答
306 浏览 3 回答
155 浏览 3 回答
106 浏览 5 回答
270 浏览 4 回答
245 浏览 6 回答
281 浏览 2 回答
143 浏览 4 回答
86 浏览 3 回答
101 浏览 3 回答
238 浏览 3 回答
89 浏览 4 回答
256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