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对褶皱研究首先是几何学的观察,目的在于查明褶皱的空间形态、展布方向、内部结构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褶皱的构造样式,进而推断其形成环境和可能的形成机制。其观察研究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褶皱的识别
空间上地层的对称重复是确定褶皱的基本方法。多数情况下,在一定区域内应选择和确定标志层,并对其进行追索,以确定剖面上是否存在转折端,平面上是否存在倾伏端或扬起端。在变质岩发育且构造变形较强地区,要注意对沉积岩的原生沉积构造进行研究,以判定是正常层位或倒转层位;利用同一构造期次形成的小构造对高一级构造进行研究恢复。
从上述褶皱分类可以看出,褶皱位态由轴面和枢纽两个要素确定。对于直线状枢纽或平面状轴面,只需测量其中一个要素就可以确定褶皱的方位,但不能确定其位态,因为具有相同枢纽方位的褶皱具不同的位态,轴面可以是曲面,枢纽也可以是曲线。
实际工作中,露头上可见的褶皱全部暴露时,可用罗盘直接度量其枢纽的倾伏向、倾伏角和轴面的倾向、倾角。若枢纽、轴面为曲线(曲面),则必须测量若干代表性区段的产状来说明二者的变化。当褶皱没有完全剥露时,只要能测量出褶轴(或枢纽)、轴迹、轴面3个要素中任何两个要素,就可用赤平投影方法求出另一个的数据;对大型褶皱的轴面和枢纽则需要用π或β图解求导。
褶皱形态一般是在正交剖面上进行观察和描述。由于露头面不规则和褶皱本身形态、位态等方面的复杂性而使褶皱轮廓可能呈现出一个多解的现象(畸变面)。故观察视线应与枢纽保持一致,沿其倾伏方向下进行。只有对不同位置、不同方向出露的形迹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褶皱的真实形态。
对褶皱横剖面形态的研究应侧重于枢纽、轴面、转折端形态、翼间角、包络面以及波长和波幅等褶皱要素、参数的观察、测量和描述。根据需要可自行设计表格,将上述诸项信息存集备用。
2.褶皱样式
对褶皱研究,不仅着眼于其形态、位态,还必须研究它们的样式。.特纳和.韦斯(1963)将褶皱样式分为10种类型,其依据可概括为:①褶皱层的平行性或相似性;②褶皱的不连续性及不协调性;③褶皱的紧闭性和翼间夹角大小;④褶皱的对称性;⑤成双的共轭褶皱。
褶皱样式有许多是取决于两个褶皱面之间的单层横截面的形态,上述兰姆赛的分类可视为描述褶皱基本样式的方法之一。为研究褶皱样式,必须取得岩层倾角和相关的厚度等原始数据资料。这些资料可以从顺枢纽方向的有关图件、露头或手标本、素描图或相当于正交剖面上进行收集。在野外工作中,如果褶皱出露良好,且断面相当于正交剖面,全部工作可以直接在露头上操作。根据一定间隔测量有关厚度的参数,分别编制厚度变化曲线图,并与相关图示的标准线进行比较,即可确定褶皱的形态类型或样式。
影响褶皱样式还有另外一些因素,如卷入褶皱的岩石类型、组成褶皱岩层的能干性的差异等。在相同变形条件下,弱岩层易发生塑性流变,因此,褶皱样式随岩层能干性而发生变化。若强弱岩层相间,一般情况下板岩可能形成尖棱状褶皱,而砂岩则可能形成圆弧状褶皱,二者组合为尖圆褶皱样式;如果两强硬层间距很大,其间弱岩层形成独立小褶皱,则构成不协调褶皱;若间距很小,两强岩层一并弯曲变形而形成协调褶皱。
3.褶皱的伴生构造
在褶皱形成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局部变形环境可有差异。褶皱层的某段可以伸长或缩短,而有些部分则无任何应变。因此,褶皱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类型的派生、伴生小构造可与主褶皱保持一定的几何关系,各自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主褶皱的基本特征。借助这些从属构造阐明大褶皱的几何特征,分析褶皱形成机制及发育过程是野外地质工作中常采用的手段之一。
1)褶皱两翼的小构造:层间擦痕(线)的观察与测量可用以判断相邻岩层相对位移方向和主褶皱转折端位置以及类型(水平褶皱、倾伏褶皱、A型褶皱、B型褶皱等)。对翼部从属褶皱观察与测量,可据其不对称类型(s或z形)、倾伏方向来确定它们处于大褶皱的位置并进一步恢复大褶皱总体形态。
2)褶皱转折端的小构造:观察节理和小断层的类型、特征,鉴别其力学性质,测量其产状要素,利用它们的组合系统和方位分析转折端的应力、应变状态;从属褶皱类型(M或W形)及其随剖面深度的变化状况,也是研究内容之一;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再结合地层时代关系确定褶皱性质(背斜、向斜)。另外,还应认真观察转折端的虚脱现象及被岩浆、矿液充填的情况。
4.叠加褶皱的野外研究
1)叠加褶皱的识别准则:①早期褶皱的轴面、变形面、枢纽等构造要素在后期褶皱作用中发生明显的变形和变位;②晚期面理、线理等新生构造要素的出现;③眼球状等封闭褶皱构造的出现;④原生示顶构造与褶皱伴生构造指向矛盾;⑤重褶现象及双重褶皱要素存在;⑥两组不同类型和不同方位的面理或线理有规律的交切;⑦与同期褶皱规律不相符合的反常小褶皱出现。露头上直接观察小褶皱重褶与否,是判断叠加褶皱的最可靠标志。当早、晚两期褶皱要素不平行时,露头或填图(大、中比例尺者尤为明显)可呈现一系列封闭状的各种图案,如“蘑菇形”、“新月形”等,其次是陡倾或倾竖褶皱的广泛发育。
2)判断重褶露头所处区域叠加褶皱的部位。应用兰姆赛的三类五型基本型式、层理和劈(片)理关系及小型褶皱特征很容易判别其所处区域构造的部位。如在露头上看到小褶皱重褶,则这个露头可能处于早期褶皱的转折端;若在露头上看到S0∥S1∥S2,这个露头一般归属叠加褶皱的翼部;若看到S2和S1呈直交,这个露头可视为后期褶皱转折端部位。
3)叠加褶皱型式判断。根据褶皱的构造要素,主要是两期叠加褶皱的轴面和枢纽的叠加关系可划分叠加褶皱的型式。早期一系列紧闭褶皱和晚期开阔褶皱的枢纽近于平行,且早期褶皱轴面业作为晚期褶皱变形面发生弯曲,则二者显示为共轴叠加褶皱的型式。
4)叠加褶皱观测要点及图面表达方式:①叠加褶皱在三度空间上的形态和位态;②不同期次的面理和线理的测量统计及分析;③建立褶皱形成序列;④叠加褶皱的表达方式可分为剖面表达——在剖面的上方或地下深处用虚线示出重褶图形,剖面本身仍按常规画出岩性花纹及晚期面理;构造纲要图表达——在图面上用不同的符号、线条示出各期褶皱轴迹,在晚期褶皱轴迹通过处,较早形成的地质体如岩脉、地质界线、早期断层或剪切带等也应协调变化(图6-17)。
图6-17 登封纸坊水库坝东水渠壁五指岭组中叠加褶皱素描
(据马杏垣等,1981,略有修改)
5.观察研究褶皱的一般程序
在地质调查过程中若发现露头良好的褶皱正交剖面时,应做如下观察、描述、测量和记录。
1)确定观察点和绘制褶皱素描图,记录褶皱的地理位置和所处的大褶皱部位。
2)褶皱发育状况及相关地质概况:①褶皱核部和两翼的地层及岩性;②褶皱两翼、枢纽和轴面等要素的产状;③褶皱对称性;④褶皱在强层和弱层中发育的差异性;⑤褶皱伴生组合要素及各自表现特征;⑥尽可能实地收集不同部位岩层厚度及其变化等原始资料并在正交剖面上拍照。
3)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和信息对褶皱形态、位态、样式等初步进行几何学分析;经综合归纳和深入研究后再对其成因机制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