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你怎么做。只要禁用了javascript就可以复制了。用IE打开这个网页,工具--internet选项--选项--安全级别设为“高”。就OK了。如果是firefox或者chrome,那么选择禁用javascript就可以复制了。
摘要英汉称谓语差异,主要表现为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这种差异是两种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巨大差异的体现。关键词英汉对比亲属称谓语非亲属称谓语文化差异称谓语是日常交往最常见的沟通人际关系符号和桥梁,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最容易被人们观察,最反映人的身份、地位及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讲,称谓语——包括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反映出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不易观察的、相对稳定的深层文化。因而,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发掘出这两种语言背后蕴藏的不同文化内涵。亲属称谓语是人们接触最早、使用最广的称谓语,是最重要的交际言语。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杆。亲属称谓,作为显形的表层文化,受到深层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我们先来看以下最基本的亲属称谓语:Grandfather:祖父,外祖父Grandmother:祖母,外祖母Father:父亲Father-in-law:公公;岳父Mother:母亲Mother-in-law:婆婆;岳母Sister:姐姐,妹妹Sister-in-law:嫂子,弟妹,小姑子,小姨子Brother:哥哥,弟弟::Uncle: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Aunt:伯母,婶母,姑妈,姨妈,舅妈Cousin:堂哥,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亲属称谓词具有概括性特点,即一个词概括出具有相近地位的所有身份。除father/mother外,同一个称谓词都至少指代两种人物身份,且不分长幼,最典型的是cousin一词既指堂亲又指表亲,既指长又指幼,既指男又指女。英语亲属称谓词的概括性特点使其数量上明显少于汉语称谓词。而汉语亲属称谓词中仅三代以内的称谓词语就有60多个,因而具有准确描述的特点,几乎所有的亲属身份都有一个固定且唯一的称谓,从这个称谓语中可以明确读出被称呼者的身份信息及与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汉语称谓词能够具体到亲属关系间的长幼次序、内外亲疏,如:英语中不分长幼的brother,汉语中“哥哥”“弟弟”清楚表达出长幼信息,而且有“大哥/二哥”“二弟/三弟”等表现更精确的次序;汉语表达中的“外”均体现出亲属关系来自女性成员,母亲的父亲即“外祖父”,姐妹的孩子称“外甥”“外甥女”;父亲的哥哥、弟弟分别称“伯”“叔”,其配偶有“伯母”“婶母”之别,而母亲的哥哥、弟弟却一律为“舅舅”,其配偶也一律为“舅母”,至多用“大/二/三”等来区分。非亲属称谓指的是人际关系中对亲属以外的社会成员的称呼,它是人际关系在亲属范围基础上的扩展,更能体现人的社会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汉语中存在着将亲属称呼泛化的现象,即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关系。无论是邻居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人们都倾向于按性别、年龄称呼对方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嫂等。泛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示尊敬和亲近,表现汉语文化中一种“四海一家”的文化传统,而英语国家中,无论社交场合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非亲属成员之间一般不用亲属称谓称呼对方,所以英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比较罕见。直呼其名的现象在西方社会很普遍,除一些特别正式或礼节性场合外,人们经常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甚至在初次见面时也常如此。另外,“认亲”也可以说是具有汉文化特色的现象,“义父/母”“义子/女”应该是亲属关系泛化的情形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师父”“弟子”用亲属称谓词中“—父”“—子”的格式将师徒关系提高到亲属级别,说明汉语文化中对这一关系的重视,“师徒如父子”。英语中,一般不用职业作称呼。职务和职称称呼中常见的有Professor,Doctor,Judge,Director,Manager及Prime Minister,President等少数几个词,主要用于政界上层、军界和法律界人士。在汉语中,职务和军衔都可作称呼,如“朱司令”、“刘元帅”等;在英语中只有军衔可作称呼,如“Captain”,“Captain Benjamin”等。另外,有些英语国家中仍然保留君主制,有伯爵、公爵等君主授衔,汉语中则不具有这种现象。汉语中,一般可将职业、职务、职称等直接用于称呼。在职业称呼中,常用的有医生、护士、老师等。职务称呼中,姓直接冠在职务前用于称呼,并且一般只用于管理级别的职务,还常将副职中的“副”字去掉以表示尊敬。而职称方面的称呼中,“教授”比较常用,人们少用一般性职称。汉语中有些职业名称常与亲属称呼语结合构成称呼语,如“护士阿姨”,“警察叔叔”,而英语中没有这样的用法。英汉语中还有一些关于敬称的差异,如汉语中“你”的敬称为“您”,而英语中只有“you”一种形式。在英语中“头衔+姓”的称呼法就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敬称,一般都直呼其名(first name)。较常用的敬称有“Sir”(先生、阁下),表示尊敬,并带有正式语体的色彩;其次是“Mister”(先生),这是对一般男性较客气的称呼。汉语中以“老”为尊,在姓的后面加上“老”来称呼以示尊敬,“老”意味着有阅历、有经验、有学识,如称马三立先生为“马老”。英美文化中却恰好相反,“老”(old)一词在英美文化中的内在含义是“不再年轻了”、“不中用了”,因此,英美文化中很忌讳用“old”去称呼别人,尤其是女性。零称呼就是在言语交际中不用称呼语,这其实也是一种称呼,一种潜在的称呼。有的学者认为汉语里的“喂”、“嗨”、“那个谁”和英语里的“Hello”、“Hi”、“Hey”、“Excuse me”等词汇形式算作零称呼。在汉语中零称呼用得不多,除非说话者对听话者拥有权势,或不便和不知道怎样称呼听话者,否则会使听话者觉得不礼貌、不友好或对其不尊重。而在英美文化中情况则大不相同,不管生人熟人,也不管地位和辈份,都可使用“Hi”、“Hey”等零称呼。称谓语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被继承下来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观念。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形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深层文化背景。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次序、内外亲疏,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家族,宗法关系悠久巩固。英语民族的先民——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来自北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后经与古罗马、日尔曼、丹麦、1英汉亲属称谓语特点2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3英汉称谓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诺曼底等诸多欧洲民族不断融合,虽然存在过奴隶制、封建制宗法关系,但不像汉民族那样完善稳固,宗法关系远不如中国那样悠久。基于宗族观念,汉文化中“多子多福”的理念促使了家族人口增长,尤其是对男性子嗣的重视和渴盼,形成了“重男轻女”思想偏见,在亲属称谓语中女性亲属方的关系成员往往被视为“外”人。而英语文化中,由于老人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健全,不存在“养儿防老”的忧虑,因而男女后代享有基本平等的权利。随着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日益成为社会基本单位,西方社会兴起的DINK家庭也在中国出现,这将导致亲属称谓词的减少、消失。汉文化推崇集体主义观念,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纳入到社会这个有不同层次的大家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取向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独立自主。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人们的个人权利和平等地位意识极强,都喜欢直呼其名,以示平等、亲切和友好。中国社会深受儒家“礼”教影响,强调社会成员地位的先后尊卑,君臣父子,伦理纲常,用严密的等级观念约束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尊崇“老”及权威,因而才有下级对上级的恭敬顺从、晚辈对长辈的谦敬孝顺。而西方文化源自犹太宗教同希腊哲学的融合,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个体灵魂的观念,由此产生了人人平等的观念。西方文化偏向一致性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人际交往时,在称呼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习惯直呼其名。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综上所述,英汉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影响到两种语言在称谓语上的差异,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在各自的语言交际环境中,两种语言的称谓语都能满足交际需求,发挥出语言交际的功能。参考文献[1]蔡芳.汉英亲属称谓中隐蔽的深层文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9-82[2]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2):93-96[3]张丽华,罗毅.英、汉亲属称谓的深层文化内涵比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36-139[4]吴承雅.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J].职业时空,2007,15:82-83(收稿日期:2008•11•07)摘要英汉称谓语差异,主要表现为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这种差异是两种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巨大差异的体现。关键词英汉对比亲属称谓语非亲属称谓语文化差异称谓语是日常交往最常见的沟通人际关系符号和桥梁,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最容易被人们观察,最反映人的身份、地位及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讲,称谓语——包括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反映出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不易观察的、相对稳定的深层文化。因而,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发掘出这两种语言背后蕴藏的不同文化内涵。亲属称谓语是人们接触最早、使用最广的称谓语,是最重要的交际言语。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杆。亲属称谓,作为显形的表层文化,受到深层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我们先来看以下最基本的亲属称谓语:Grandfather:祖父,外祖父Grandmother:祖母,外祖母Father:父亲Father-in-law:公公;岳父Mother:母亲Mother-in-law:婆婆;岳母Sister:姐姐,妹妹Sister-in-law:嫂子,弟妹,小姑子,小姨子Brother:哥哥,弟弟::Uncle: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Aunt:伯母,婶母,姑妈,姨妈,舅妈Cousin:堂哥,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亲属称谓词具有概括性特点,即一个词概括出具有相近地位的所有身份。除father/mother外,同一个称谓词都至少指代两种人物身份,且不分长幼,最典型的是cousin一词既指堂亲又指表亲,既指长又指幼,既指男又指女。英语亲属称谓词的概括性特点使其数量上明显少于汉语称谓词。而汉语亲属称谓词中仅三代以内的称谓词语就有60多个,因而具有准确描述的特点,几乎所有的亲属身份都有一个固定且唯一的称谓,从这个称谓语中可以明确读出被称呼者的身份信息及与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汉语称谓词能够具体到亲属关系间的长幼次序、内外亲疏,如:英语中不分长幼的brother,汉语中“哥哥”“弟弟”清楚表达出长幼信息,而且有“大哥/二哥”“二弟/三弟”等表现更精确的次序;汉语表达中的“外”均体现出亲属关系来自女性成员,母亲的父亲即“外祖父”,姐妹的孩子称“外甥”“外甥女”;父亲的哥哥、弟弟分别称“伯”“叔”,其配偶有“伯母”“婶母”之别,而母亲的哥哥、弟弟却一律为“舅舅”,其配偶也一律为“舅母”,至多用“大/二/三”等来区分。非亲属称谓指的是人际关系中对亲属以外的社会成员的称呼,它是人际关系在亲属范围基础上的扩展,更能体现人的社会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汉语中存在着将亲属称呼泛化的现象,即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关系。无论是邻居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人们都倾向于按性别、年龄称呼对方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嫂等。泛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示尊敬和亲近,表现汉语文化中一种“四海一家”的文化传统,而英语国家中,无论社交场合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非亲属成员之间一般不用亲属称谓称呼对方,所以英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比较罕见。直呼其名的现象在西方社会很普遍,除一些特别正式或礼节性场合外,人们经常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甚至在初次见面时也常如此。另外,“认亲”也可以说是具有汉文化特色的现象,“义父/母”“义子/女”应该是亲属关系泛化的情形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师父”“弟子”用亲属称谓词中“—父”“—子”的格式将师徒关系提高到亲属级别,说明汉语文化中对这一关系的重视,“师徒如父子”。英语中,一般不用职业作称呼。职务和职称称呼中常见的有Professor,Doctor,Judge,Director,Manager及Prime Minister,President等少数几个词,主要用于政界上层、军界和法律界人士。在汉语中,职务和军衔都可作称呼,如“朱司令”、“刘元帅”等;在英语中只有军衔可作称呼,如“Captain”,“Captain Benjamin”等。另外,有些英语国家中仍然保留君主制,有伯爵、公爵等君主授衔,汉语中则不具有这种现象。汉语中,一般可将职业、职务、职称等直接用于称呼。在职业称呼中,常用的有医生、护士、老师等。职务称呼中,姓直接冠在职务前用于称呼,并且一般只用于管理级别的职务,还常将副职中的“副”字去掉以表示尊敬。而职称方面的称呼中,“教授”比较常用,人们少用一般性职称。汉语中有些职业名称常与亲属称呼语结合构成称呼语,如“护士阿姨”,“警察叔叔”,而英语中没有这样的用法。英汉语中还有一些关于敬称的差异,如汉语中“你”的敬称为“您”,而英语中只有“you”一种形式。在英语中“头衔+姓”的称呼法就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敬称,一般都直呼其名(first name)。较常用的敬称有“Sir”(先生、阁下),表示尊敬,并带有正式语体的色彩;其次是“Mister”(先生),这是对一般男性较客气的称呼。汉语中以“老”为尊,在姓的后面加上“老”来称呼以示尊敬,“老”意味着有阅历、有经验、有学识,如称马三立先生为“马老”。英美文化中却恰好相反,“老”(old)一词在英美文化中的内在含义是“不再年轻了”、“不中用了”,因此,英美文化中很忌讳用“old”去称呼别人,尤其是女性。零称呼就是在言语交际中不用称呼语,这其实也是一种称呼,一种潜在的称呼。有的学者认为汉语里的“喂”、“嗨”、“那个谁”和英语里的“Hello”、“Hi”、“Hey”、“Excuse me”等词汇形式算作零称呼。在汉语中零称呼用得不多,除非说话者对听话者拥有权势,或不便和不知道怎样称呼听话者,否则会使听话者觉得不礼貌、不友好或对其不尊重。而在英美文化中情况则大不相同,不管生人熟人,也不管地位和辈份,都可使用“Hi”、“Hey”等零称呼。称谓语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被继承下来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观念。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形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深层文化背景。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次序、内外亲疏,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家族,宗法关系悠久巩固。英语民族的先民——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来自北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后经与古罗马、日尔曼、丹麦、1英汉亲属称谓语特点2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3英汉称谓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诺曼底等诸多欧洲民族不断融合,虽然存在过奴隶制、封建制宗法关系,但不像汉民族那样完善稳固,宗法关系远不如中国那样悠久。基于宗族观念,汉文化中“多子多福”的理念促使了家族人口增长,尤其是对男性子嗣的重视和渴盼,形成了“重男轻女”思想偏见,在亲属称谓语中女性亲属方的关系成员往往被视为“外”人。而英语文化中,由于老人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健全,不存在“养儿防老”的忧虑,因而男女后代享有基本平等的权利。随着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日益成为社会基本单位,西方社会兴起的DINK家庭也在中国出现,这将导致亲属称谓词的减少、消失。汉文化推崇集体主义观念,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纳入到社会这个有不同层次的大家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取向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独立自主。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人们的个人权利和平等地位意识极强,都喜欢直呼其名,以示平等、亲切和友好。中国社会深受儒家“礼”教影响,强调社会成员地位的先后尊卑,君臣父子,伦理纲常,用严密的等级观念约束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尊崇“老”及权威,因而才有下级对上级的恭敬顺从、晚辈对长辈的谦敬孝顺。而西方文化源自犹太宗教同希腊哲学的融合,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个体灵魂的观念,由此产生了人人平等的观念。西方文化偏向一致性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人际交往时,在称呼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习惯直呼其名。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综上所述,英汉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影响到两种语言在称谓语上的差异,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在各自的语言交际环境中,两种语言的称谓语都能满足交际需求,发挥出语言交际的功能。参考文献[1]蔡芳.汉英亲属称谓中隐蔽的深层文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9-82[2]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2):93-96[3]张丽华,罗毅.英、汉亲属称谓的深层文化内涵比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36-139[4]吴承雅.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J].职业时空,2007,15:82-83(收稿日期:2008•11•07)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分析
词汇作为语言系统的要理素之一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那么,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是?
一、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
语言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必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文化的许多要素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
汉语和英语则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中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本质上都浸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交流中产生了碰撞。因而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而且要学会领悟不同的语言文化内涵,把握语言文化的实质进而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
二、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言的不同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英汉词汇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词汇作为语言系统的要理素之一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理解和掌握英汉两种不同语言词汇不仅要理解词汇本身的含义更应该理解词汇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英汉语言词汇中的“谢谢”为例,当听到对方夸奖自己的时候,中国人很少会用“谢谢”来接受对方对自己肯定,相反,中国人听到对方夸奖自己首先要自谦一番。而外国人却习惯用“谢谢”来接受对方对自己的肯定。“谢谢”一词在中西文化中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可见一斑。这恰恰也说明了中国人内敛而又自谦的`性格特点,而这些在外国人看来却是不可理解的。
汉英语言中有些词没有相对应的含义,对这类词的理解和掌握必须结合该词所处的语言环境进行分析判断,这样才能弄清楚这类词汇所蕴涵的深层文化内涵。如对“dog-tired”一词的理解,由于中西方人对“狗”的不同认识和看法,在与“狗”相关的词汇的理解上便存在着误解与分歧。“dog”一词在西方人看来通常会与“勇敢”、“忠诚”联系起来,甚至会把人与狗联系起来。而在中国,对该词的理解则大相径庭,中国人通常用“走狗”、“狗急跳墙”来贬低一些人。由此分析,对汉英不同语言词汇的理解不仅要注意其表层的含义,更应该把握语言词汇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如果将汉语的思维模式强加于英语词汇之上,必然会产生理解上的差异与偏差。
(二)英汉语言交际语域层蕴涵的文化内涵
中英语言差异除了表现在词汇这一方面,同时,在语域层面上也存在着差异。在相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之间的沟通可以畅通无阻,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之间的沟通由于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便产生了障碍。
例如在中国通常以问及对方的私人生活作为一个对话的开始,认为这是联络彼此感情的方式,而在西方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打探对方隐私是对对方生活的干扰,因而会引起西方人的强烈不满,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某一行为的看法与理解是存在差异的。由于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行为有着不同的制约与规范,因而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我们应该遵循某一地区的固有文化传统,从而避免尴尬与误会。
在称呼语方面,汉语文化背景下对对方的称呼依据对方年龄大小而各有不同:对年龄大的长者通常称之为“大爷”,“老先生”等;对平辈可以称之为“大哥”,“大姐”。而在英语文化背景下,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此类称呼,而关系较为一般的情况下可以直呼其名。
三、英汉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导入
英汉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更应该去理解语言的文化特性。只有理解文化差异才能更准确地运用语言,从而实现有意义的沟通。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语言本身也有自身的文化内涵。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融合性,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又会产生碰撞。其融合性产生了语言之间的正迁移,排他性注定了两种语言之间必然出现对立与冲突。因而,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语言学习者应该深刻地了解自身语言文化,掌握不同语言中的不同文化内涵,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学会用异域文化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道德规范,文化习俗和思维模式,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
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因而我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并自觉地培养文化意识,最终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尽可能避免文化负迁移,实现有效的沟通与理解,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
论英汉称谓语的差异时间:2010-10-18 10:19来源:论文网 点击: 次 [收藏到QQ书签] 摘要英汉称谓语差异,主要表现为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这种差异是两种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巨大差异的体现。关键词英汉对比亲属称谓语非亲属称谓语文化差异称谓语是日常交往最常见的沟通人际关系符号和桥梁,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最容易被人们观察,最反映人的身份、地位及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讲,称谓语——包括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反映出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不易观察的、相对稳定的深层文化。因而,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发掘出这两种语言背后蕴藏的不同文化内涵。亲属称谓语是人们接触最早、使用最广的称谓语,是最重要的交际言语。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杆。亲属称谓,作为显形的表层文化,受到深层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我们先来看以下最基本的亲属称谓语:Grandfather:祖父,外祖父Grandmother:祖母,外祖母Father:父亲Father-in-law:公公;岳父Mother:母亲Mother-in-law:婆婆;岳母Sister:姐姐,妹妹Sister-in-law:嫂子,弟妹,小姑子,小姨子Brother:哥哥,弟弟::Uncle: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Aunt:伯母,婶母,姑妈,姨妈,舅妈Cousin:堂哥,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亲属称谓词具有概括性特点,即一个词概括出具有相近地位的所有身份。除father/mother外,同一个称谓词都至少指代两种人物身份,且不分长幼,最典型的是cousin一词既指堂亲又指表亲,既指长又指幼,既指男又指女。英语亲属称谓词的概括性特点使其数量上明显少于汉语称谓词。而汉语亲属称谓词中仅三代以内的称谓词语就有60多个,因而具有准确描述的特点,几乎所有的亲属身份都有一个固定且唯一的称谓,从这个称谓语中可以明确读出被称呼者的身份信息及与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汉语称谓词能够具体到亲属关系间的长幼次序、内外亲疏,如:英语中不分长幼的brother,汉语中“哥哥”“弟弟”清楚表达出长幼信息,而且有“大哥/二哥”“二弟/三弟”等表现更精确的次序;汉语表达中的“外”均体现出亲属关系来自女性成员,母亲的父亲即“外祖父”,姐妹的孩子称“外甥”“外甥女”;父亲的哥哥、弟弟分别称“伯”“叔”,其配偶有“伯母”“婶母”之别,而母亲的哥哥、弟弟却一律为“舅舅”,其配偶也一律为“舅母”,至多用“大/二/三”等来区分。非亲属称谓指的是人际关系中对亲属以外的社会成员的称呼,它是人际关系在亲属范围基础上的扩展,更能体现人的社会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汉语中存在着将亲属称呼泛化的现象,即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关系。无论是邻居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人们都倾向于按性别、年龄称呼对方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嫂等。泛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示尊敬和亲近,表现汉语文化中一种“四海一家”的文化传统,而英语国家中,无论社交场合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非亲属成员之间一般不用亲属称谓称呼对方,所以英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比较罕见。直呼其名的现象在西方社会很普遍,除一些特别正式或礼节性场合外,人们经常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甚至在初次见面时也常如此。另外,“认亲”也可以说是具有汉文化特色的现象,“义父/母”“义子/女”应该是亲属关系泛化的情形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师父”“弟子”用亲属称谓词中“—父”“—子”的格式将师徒关系提高到亲属级别,说明汉语文化中对这一关系的重视,“师徒如父子”。英语中,一般不用职业作称呼。职务和职称称呼中常见的有Professor,Doctor,Judge,Director,Manager及Prime Minister,President等少数几个词,主要用于政界上层、军界和法律界人士。在汉语中,职务和军衔都可作称呼,如“朱司令”、“刘元帅”等;在英语中只有军衔可作称呼,如“Captain”,“Captain Benjamin”等。另外,有些英语国家中仍然保留君主制,有伯爵、公爵等君主授衔,汉语中则不具有这种现象。汉语中,一般可将职业、职务、职称等直接用于称呼。在职业称呼中,常用的有医生、护士、老师等。职务称呼中,姓直接冠在职务前用于称呼,并且一般只用于管理级别的职务,还常将副职中的“副”字去掉以表示尊敬。而职称方面的称呼中,“教授”比较常用,人们少用一般性职称。汉语中有些职业名称常与亲属称呼语结合构成称呼语,如“护士阿姨”,“警察叔叔”,而英语中没有这样的用法。英汉语中还有一些关于敬称的差异,如汉语中“你”的敬称为“您”,而英语中只有“you”一种形式。在英语中“头衔+姓”的称呼法就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敬称,一般都直呼其名(first name)。较常用的敬称有“Sir”(先生、阁下),表示尊敬,并带有正式语体的色彩;其次是“Mister”(先生),这是对一般男性较客气的称呼。汉语中以“老”为尊,在姓的后面加上“老”来称呼以示尊敬,“老”意味着有阅历、有经验、有学识,如称马三立先生为“马老”。英美文化中却恰好相反,“老”(old)一词在英美文化中的内在含义是“不再年轻了”、“不中用了”,因此,英美文化中很忌讳用“old”去称呼别人,尤其是女性。零称呼就是在言语交际中不用称呼语,这其实也是一种称呼,一种潜在的称呼。有的学者认为汉语里的“喂”、“嗨”、“那个谁”和英语里的“Hello”、“Hi”、“Hey”、“Excuse me”等词汇形式算作零称呼。在汉语中零称呼用得不多,除非说话者对听话者拥有权势,或不便和不知道怎样称呼听话者,否则会使听话者觉得不礼貌、不友好或对其不尊重。而在英美文化中情况则大不相同,不管生人熟人,也不管地位和辈份,都可使用“Hi”、“Hey”等零称呼。称谓语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被继承下来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观念。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形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深层文化背景。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次序、内外亲疏,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家族,宗法关系悠久巩固。英语民族的先民——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来自北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后经与古罗马、日尔曼、丹麦、1英汉亲属称谓语特点2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3英汉称谓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诺曼底等诸多欧洲民族不断融合,虽然存在过奴隶制、封建制宗法关系,但不像汉民族那样完善稳固,宗法关系远不如中国那样悠久。基于宗族观念,汉文化中“多子多福”的理念促使了家族人口增长,尤其是对男性子嗣的重视和渴盼,形成了“重男轻女”思想偏见,在亲属称谓语中女性亲属方的关系成员往往被视为“外”人。而英语文化中,由于老人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健全,不存在“养儿防老”的忧虑,因而男女后代享有基本平等的权利。随着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日益成为社会基本单位,西方社会兴起的DINK家庭也在中国出现,这将导致亲属称谓词的减少、消失。汉文化推崇集体主义观念,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纳入到社会这个有不同层次的大家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取向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独立自主。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人们的个人权利和平等地位意识极强,都喜欢直呼其名,以示平等、亲切和友好。中国社会深受儒家“礼”教影响,强调社会成员地位的先后尊卑,君臣父子,伦理纲常,用严密的等级观念约束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尊崇“老”及权威,因而才有下级对上级的恭敬顺从、晚辈对长辈的谦敬孝顺。而西方文化源自犹太宗教同希腊哲学的融合,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个体灵魂的观念,由此产生了人人平等的观念。西方文化偏向一致性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人际交往时,在称呼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习惯直呼其名。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综上所述,英汉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影响到两种语言在称谓语上的差异,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在各自的语言交际环境中,两种语言的称谓语都能满足交际需求,发挥出语言交际的功能。参考文献[1]蔡芳.汉英亲属称谓中隐蔽的深层文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9-82[2]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2):93-96[3]张丽华,罗毅.英、汉亲属称谓的深层文化内涵比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36-139[4]吴承雅.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J].职业时空,2007,15:82-83(收稿日期:2008·11·07)
176 浏览 4 回答
290 浏览 3 回答
298 浏览 3 回答
215 浏览 2 回答
137 浏览 3 回答
334 浏览 3 回答
313 浏览 3 回答
248 浏览 3 回答
261 浏览 4 回答
309 浏览 3 回答
158 浏览 4 回答
269 浏览 3 回答
229 浏览 4 回答
143 浏览 5 回答
90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