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平面设计中的简约理念王宗然 武 珊 摘要:在高科技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当今,崇尚自然的文化潮流逐渐被人们推崇。单纯、简洁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求,也体现在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文章通过对简约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形成、发展及特征进行梳理和总结,从形态元素、空间层次、画面构成三方面,加之实例浅析简约理念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希望能为设计者在风格的把握上提供些许参考。关键词:平面设计;简约理念;元素;空间构成简约可以作为一种审美风格,或者一种主义,或者一种理念,又或者一种美学思想,虽然不能有一种被大家同时认可的称谓,但并不影响对它的探究,这里暂且以作为一种理念进行浅析。 一、简约理念的形成及发展简约理念并非发源于当代,而是有其历史形成的源头。无论东西方都蕴含简约理念的形成及发展历程。从东方古老民族的原始图腾、符号古文字中就能找到端倪。各种图腾、纹样、符号,它们大都以简洁或单纯的形式存在。在战国时期,墨子就提出了以“简约”为美的思想,与儒家美学对立而产生。但是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受宗教文化和封建统治阶级追求奢华的审美意识的影响,艺术形式也越来越趋向繁复和华丽。在17世纪,西方由于受巴洛克、洛可可文化的影响,文化艺术中雍容华贵、雄伟壮观成为主流,反映在艺术作品上则表现为色彩艳丽、过分的装饰。中国的唐朝文化艺术则与之异曲同工。在这种文化背景中,人们的审美观念一方面被影响,但同时在另一方面开始“反叛”。而后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19世纪中后期艺术开始以“简洁、实用、舒适”为审美趋向,最具代表性的开端应是20世纪初期德国包豪斯设计思想的流行。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成熟,简约理念也在各种设计运动影响下不断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在日益多元化文化观念和设计理论的影响下,“简约”汲取多元化理念的营养,向前发展。二、简约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特征简约不是简单,也不是单纯的元素减少。简约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特征从两方面概括。如果构成画面元素少,画面就精炼而意味深长,即“以简胜繁”;如果元素丰富,画面就多而不乱,多而有序,多而有趣,即“多而不繁”。(一)“少即是多”影响下的“以简胜繁”“少即是多”是密斯·凡德洛在建筑设计上的提出设计思想,简约的特征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因此,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平面设计受到这它的影响,很多人把这一思想作为简约理念的核心思想,因为在19世纪初期,这一思想正好迎合了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变革下追求功能化的设计,追求纯粹和简单的舍弃装饰的设计,各种设计风格和流派此起彼伏,简约理念在设计的不同领域都有体现。包括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等等。“以少胜多”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追求纵横排列,追求画面的理性、数学网格分割;强调字体的简洁有力,多用无饰线体;色彩上追求单纯、明朗,常用原色和基本色的应用,搭配流行色的应用。比如热抽象的代表蒙德里安在色彩方面,他提出所谓通用原色的概念。将色彩的使用严格限制在红、黄、蓝三原色与黑、白、灰非色系的搭配上,在版式上,以纵横线分割画面,以高度精炼的抽象元素概括自然,提炼生活,设计作品简洁而有生命力。(二)“少则乏味”影响下的“多而不繁”20世纪60年代以后,设计的简约走向了“多而不繁”。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的著作中提出了“少则乏味”的主张,这一主张是针对受密斯·凡德洛影响下的设计而言的,特别是针对走向极简主义极端的设计,这一主张的提出在设计上带来的有益之处在于把部分设计从即将或已经走入极端简约的胡同中解放出来。多而不繁表现在用于平面设计中,有两方面体现:(1)观念多,丰富,却无秩序。现代世界全球化,多民族文化交融,观念的多元集合,加之后现代主义带来了人性自由的极度解放,也使各种观念无序混杂;(2)构成画面的在形态元素多,这也是容易使设计走向繁琐的一个原因,因为主题思想丰富,想要表达的主题层次多,选定元素不能再减少,但是可以用形式美法则和多种表现手法,使画面达到多而不乱的效果。三、简约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一)简约的形态元素形态的简约就是构成元素的简约。这里总结为两方面:(1)从图形、文字、色彩等构成画面的元素来看,不管是抽象简洁的几何图形还是具象的图形,需做到尽量简练。(2)从各元素的连接看,需要符合主题的搭配连接。就像一座建筑的形成不仅需要砖石、玻璃、钢筋、混凝土,同时也要根据建筑的风格,建筑的名称将各种材料连接,才能称之为建筑物。平面设计中根据不同主题,元素需要不同的关系连接。比如标志设计要求元素关系紧凑,以相对整体的形式出现,而DV封套设计就要求对空间里的元素的安排更具艺术性。版式设计中的信息量相对比较多,就要根据信息的主次安排元素,连接元素,运用形式美法则使信息主次分明,条理有序。如图1中用单纯简洁的近似水滴的抽象元素,构成了一副相亲相爱,温馨可爱的幸福家庭场景。元素间用透叠和重复的方式彼此连接,元素虽然少,但不失内容的丰富,画面活泼生动。图2汽车沙龙的海报,用写实归纳手法使汽车的灵活和精巧外形跃然于画面之上,以高度概括的抽象元素为素材,用重复的形式把简洁活泼的视觉元素连接起来,元素多而不繁,使整个画面呈现活泼热闹的氛围。图3是一则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构成画面的元素实在可以说简洁,两片树叶,好像是一双无辜的眼睛注视正在破换环境的人类。极少元素构成简约的画面,在元素的连接上要求更高,两片树叶根据形式没法则中的均衡对称原则,位置在画面的三分之一处,是人的视觉比较舒服的位置。画面元素间空隙较大,树叶与下面的文字构成倒三角的关系,使元素进行自然连接,这也是中国画中比较用的构图方法,注重留白,形成一种“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二)简约的画面构成画面的构成关系,是指在二维的画面中,根据主题需要,把空间进行分割,把不同的元素安排到适当的位置。再拿建筑来说吧,建造用的钢筋玻璃混凝土等等都预备好了,就用它们搭建建筑的框架结构,支撑于地面,人一看到就知道它竣工后会是什么外观了。同样平面设计中只要根据主题将元素安排适度,舒适简洁的感受便会油然而生。现代设计画面构成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平面设计风格和包豪斯设计的影响,很多优秀作品不仅吸取了国际风格的追求严谨,简洁明快的布局,和谐的整体感的简约风格,也尝试用各种表现手法或形式法则弥补国际风格缺乏艺术性和人情味的不足,简约的画面构成在海报招贴和版式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如图4,是一倡导保护树木的公益招贴,用具象表现手法,把由树木而来的纸做成锋利的齿轮的样式,使用旋转重复的表现方式,将元素进行中心旋转。画面布局简洁而有力度,画面静中有动。如图5,背景完全统一于蓝色天空中,高架电线上的小鸟像跳跃的五线谱上的音符一样,有飞出画面的倾向,从下面露出的稚气童真的双眸仰望蔚蓝的天空,加之远处的云朵,画面清新简洁,点的大小对比,线的长短黑白对比有序而自然,使人心旷神怡。如图6,具象和抽象元素自由、灵活统一于画面中,除了概括的具象手型,其余都是简洁的抽象元素,点、线、面布局虽然没有严谨的秩序感,但整体和谐,简洁明快,浓厚的趣味性充满整个画面。(三)简约的空间层次一张没有纵深空间的纸张能装下整个世界,这就是二维平面的魅力吧。或者每个人都应该感叹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奇妙创造和秉性跃然纸上,或活泼、或高贵、或庄严、或典雅。“平面不能平”,即利用各种平面元素,在平面材质上(比如纸张等),努力拉伸视觉空间。这一理论,画家塞尚早我们一百年就开始尝试了,并已作到了极致。若能注意空间层次的简约处理,即使构成画面的元素再多也能构成简约有层次的画面。如图7,用颜色的对比,拉开空间层次,红色首先映入眼帘,因为红色具有跳跃和醒目的视觉效应,还有光影的效果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此作品有四层信息,但却多而不乱。这说明,再多的信息内容,只要处理好空间层次关系,就能使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如图8,虽然视觉元素很多,但作者大胆用大面积的规则图形分割了画面,包括大面积的文字排列附着于大的快面上,是画面形成很强的秩序感,多而不乱,还有透视效果的两块黄色梯形,使画面产生很强的空间透视感。画面元素虽多,但是设计者对信息的把握适度,借鉴透视的近大远小原理使画面简洁有张力,增加画面趣味,引人注目。四、结语现代城市逐渐被建筑、喧嚣和灰尘等污染围裹,空间越来越狭窄,噪音越来越烦乱,生活工作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市民的心越来越得不到安静与休息。因而,越来越多的都城人开始摒弃繁缛豪华,力求拥有一种自然平实的心境,人们更加向往清新自然,随意简洁的画面。平面设计中的简约设计正好能体贴到人们心理生理的需求,所以平面设计会继续受简约理念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而且伴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现,设计中会也会相应有新的表现形式来体现这一理念的不断发展。参考文献[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毛溪.平面构成[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3]滕守尧,聂振斌.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4]薛舒阳.极简风格[J].设计平台,2007,(12).作者简介:王宗然(1982- ),女,山东潍坊人,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试论平面设计中的空白意象料 垄 摘要 空白可被视为意象表达的一类特殊形式,将空白意象引入平面设计中,研究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和作用可以更好的传递作品深意,挖掘作品内涵。关键词 平面设计 空白 意象“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一直被人们广泛使用,它是一个拥有多元涵义的统一体。尽管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尽相同的蕴意,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必须呈现为“象”。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即物象。物象是意象的基础,但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模仿。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的艺术形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意”是无形的、抽象的,如同融入水中的盐,无形而有味。“意”必须借助语言或图形符号的“形象”才能表达出来。意象即“表意之象”、“意中之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交融和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在一个意象中。人们看得见的是“象”,而品味出来的是“意”。“意象”一词最初萌芽于《周易》。《周易》又称《易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儒家把它冠为“六经”之首。其中的系辞是对《周易》的整体概述,阐释了《周易》的哲学意义。使《周易》逐渐升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一切学术思想的源泉。它最早阐述了“意”和“象”的关系以及“象”的特殊表意功能《周易·系辞》这样表述: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立象以尽意”不仅阐明了“象”与“意”的关系,也明确了“立象”的目的是为了“尽意”。“象”以“尽意”为存在根据。这里的“象”不是自然的物象,而是卦象,即“寓意之象”、“意中之象”的符号。“象”具有极大的表意功能:“尽意”、“尽情”、“尽言”、“尽神”。中国古代早期的意象都是作为一种抽象至理的载体被使用的,那时的“意”是一种表象之意,运用的是象征的手法,它的指涉基本上只是停留在哲学领域之内,只能算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意象。刘勰是在我国文艺理论领域中第一个提出意象概念的人。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也,谋篇之大端。”他强调了内心意象在艺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把它提高到“驭文之首也,谋篇之大端”的高度。刘勰的意象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人多在此基础上使用意象概念。司空图在《诗品·缜密》中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指的也是“内心意象”。宋代以后,以及明清学者往往把意象当作艺术形象来看待,意象的古意渐渐隐去,意象的意义开始泛化。意象是人类心灵中自由衍生与驰骋的大千气象,它是一种自然美妙而无羁绊的真情洋溢。当代的艺术创作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但无论用哪一种形式表现,“意象”都仍是现代设计语言中的潜语言成分,都与“意”密切相关,都渗透了设计者的理念、意念、情感等诸多“意”的因素。传统的意象观与现代设计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设计意象。作为艺术创造活动的设计意象,是把以感受形式出现的表象当作创作的前提条件,然后再对这种看似纷繁复杂的表象进行解析、综合。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理性逻辑层面上的观照。也不是简单的对事物感性形态进行概括出抽象的普遍内容,而是根据设计的需要在表象中寻找与主体情感、直觉、认知和人生体验相对应的同构元素,并借以构筑设计意象。平面设计中的各种图形符号常作为意象的载体出现在画面中,传达内在的一些含义,引发观者的一定联想。除去植物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等一些常见的意象表现形式外,还有一类特殊的意象表现形式,即空白意象。空白即“虚”,反之为“实”。虚即虚无,实指实有。在平面设计中,可将空间分为实空间和虚空间。其中实空间是组成画面空间的实体部分,虚空间则是指除此之外的其余部分。虚空间并不是背景,更不是设计中多余的部分,它也是画面形象的重要组成之一。平面设计中的空白是设计作品的“以白当黑”,“言外之意”。这种空白,看似无形之境,实乃设计者的匠心独运,笔虽未到。而意已至。所以,空白即意象。正如清代笪重光《画鉴》昕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景。”中国传统艺术并不像西方美学那样讲究理性的认知和推理。而更多的是以感性的方式来领悟自然,体味人生。在中国画论中,墨色、彩墨属于色,白色画纸本身的白也属于色。所以,画家极其重视“留白”,以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形成一种特殊的意境形式。山水画中的天、云、水等等。往往不着墨色,只留纸面,以虚当实,寥寥数笔,意尽形全。但观者却能在画面中“实”的反衬下,获得对这种“虚”的感受,从而达到以有限寓无限和空白处即画的效果。如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整幅画面中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于水面,一位老翁坐在船头,独自垂钓。四周除了几笔波纹,画面大面积为空白,但确有力地表现了江面的空旷及寒意。萧条的气氛,更加集中地衬托出渔翁凝神贯注于一线的神气。也给观赏者提供了驰骋想象的余地。这幅画面中的空白不是白纸,而是画中之白。虚中有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图形符号。正如清张式在《画潭》中所云:“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在画家眼中,画中的空白可以是天,是地,是云。是水……中国画对于虚实、空白的处理手法,在现代平面设计版式编排中得到了很好地发挥。在《清流》的编排设计中,借鉴了中国画空白的艺术元素符号,并将其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以大面积的空白充斥版面,结合画面中心几条正在畅游的金鱼,将其余的空白部分巧妙地转化成水面。带给观者和谐宁静之感,更拓展了画面“清流”的意境。这里的“白”表现的是没有具象的虚空,它们能和画面外部的空间连成一片,具有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延伸性。现代平面设计以传达信息为主要目标。设计作品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引起观众的注意,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仅靠直接的表述往往显得单调乏味。而且意象的意是难以穷尽的,因此恰当地运用“虚”与“实”的对比才能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有时只有在“虚”的衬托下才能更好地凸显“实”。虚在这里并不是“虚空”,而是蕴含了“景”的“虚”。暗含了“情”的“虚”。在一套张家界的旅游宣传册设计中就成功地运用了以“虚”托“实”的手法。设计者用传统笔墨的表现技法勾勒出了宝瓶等一些器物的外形,再将张家界美丽的自然风光安排其中,除去右上角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外,画面其余部分就是大面积的空白,只在靠近器物外形处看似随意地描绘有两只飞鹤或几朵祥云,这种大面积地留白方式除了营造出一种缥缈的情境之外,还很好地烘托出了创作的主体物。有时设计作品中的空白处理就如同文学作品中的省略符号一样,能够造成人们视觉和心理上的沉思。并由此引发一定的联想。如为大家所熟悉的苹果电脑的标识设计,右边的一处空缺,看似破坏了图的完整性,实则恰与背景融合,打破了形的拘束,带给人们更多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此时的空白已成为形象的组成部分,是形象的延续与衍生。平面设计中的空白,是一种“虚空间”。是画面中存在的一种“气场”,画面中各构成要素正是被这种无形的“气场”协调统一在一起,从而表现出一种完整性。这一元素如果运用的巧妙的话,可以成为设计中最突出、最令人瞩目的地方。它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有时甚至实体的元素还有丰富的多,深刻的多。对画面版式留白所产生的虚空间的合理运用应受到更多设计者的关注。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地激起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更好地去挖掘和体味作品中所潜藏的深“意”。
vi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vi毕业设计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黄海涛,唐昌乔.妥乐旅游品牌VI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10):204.
[2]谭慧丽.现代VI理念中的极简主义思想[J].艺海,2020(04):74-75.
[3]王晴墨,范浉霖.VI设计在企业品牌中的战略位置[J].西部皮革,2020,42(06):58.
[4]张劲,严恒俊.论酒店Ⅵ设计风格的定位[J].大众科技,2020,22(01):106-108.
[5]吴光凤,陶汝虚,唐智英,朱有才,曾柒龙.VI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8,16(24):9+11.
[6]张斐斐.浅谈互联网背景下VI设计表现形式的趋势[J].西部皮革,2018,40(23):106.
[7]徐皎.璞瑞农科有限公司VI设计[J].装饰,2019(11):145.
[8]徐坚益,丁颖,马艺萍,张金宇.论火锅品牌外卖中的VI设计[J].戏剧之家,2020(16):102+104.
[9]甘茂德.内蒙古工业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设计[J].江西社会科学,2018,38(12):14.
[10]黄宇宁.浅谈如何发挥VI设计在企业宣传中的作用[J].艺术科技,2018,31(08):195.
[11]董玉,孙明海.论VI设计在品牌推广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9(01):106.
[12]吴光凤.VI视觉识别系统应用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4):15-17.
[13]邓明慧.南昌城市VI设计[J].包装工程,2019(04):307.
[14]谭慧丽.现代VI理念中的极简主义思想[J].艺海,2020(04):74-75.
[15]王晴墨,范浉霖.VI设计在企业品牌中的战略位置[J].西部皮革,2020,42(06):58.
[16]刘亚璇.VI中辅助图形的非辅助作用及设计方法[J].设计,2020,33(02):126-128.
[17]赵寅莅.中小跨境电商B2C业务品牌化建设对策分析[J].营销界,2020(03):70-71.
[18]张海华.VI在我国茶叶品牌形象建设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以赣南茶叶为例[J].福建茶叶,2018,40(03):42.
[19]候少蓉.VI设计在企业文化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报业,2018(02):66-67.
[20]于敬新.青春年华咖啡厅的VI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58-59.
[21]高画画.谈VI设计在藏香民族企业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9,32(09):189-190.
[22]王晓玮.民俗元素在城市VI形象系统设计中的导入探索--以滁州为例[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05):83-87.
[23]汤海波.百果园VI设计过程与设计原理探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8):86.
[24]于鹏.中小企业的VI设计及对企业的品牌效果影响研究--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20(02):240-241.
[25]邓俊,翟誉.科技型中小企业的VI设计研究[J].艺术教育,2019(07):268-269.
[26]李娟,张琛.信息化时代下VI系统人性化设计形式探究[J].湖南包装,2019,34(03):80-82+86.
[27]朱乐艺.VI设计中的包装色彩应用[J].上海包装,2018(04):9-13.
[28]陈佩佩,王旭霞,王媛,崔金婕,马丹,张君.川续断皂苷VI对大鼠正畸牙周组织改建影响的研究[J].口腔医学,2018,38(05):410-416.
[29]刘亚璇.从品牌广告VI出发谈VI中的策略与概念[J].艺术科技,2019,32(06):219.
[30]王小密.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Ⅵ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风,2019(15):240.
[31]吴睿,杨钊,储修红.基于VI的振动系统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2):1-2+7.
[32]张晓娜.VI设计在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初探[J].中国新通信,2018,20(15):155-156.
[33]姚傲雪,钟金宇.从化区村落品牌VI设计实践与探索--以莲麻村为例[J].设计,2018(15):28-29.
[34]闻萍.新媒体环境下CIS展现出全新面貌[J].美与时代(上),2018(07):107-108.
[35]李艳.现代VI设计中的应用规范[J].艺海,2018(07):102-103.
[36]彭江琳.从事理学角度探析企业VI设计[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8):187+189.
[37]李彦,王露敏.专业艺术硕士VI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07):9-10.
[38]彭江琳.从事理学角度探析企业VI设计[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8):187+189.
[39]闫涛.论VI设计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应用[J].品牌研究,2018(03):115+120.
[40]余晓光.VI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06):13-14.
[41]邱学晶,曹雪梅.基于视觉识别系统(VI)的大学形象塑造研究--西安科技大学VI系统设计初探[J].传播力研究,2018,2(15):198.
[42]陈爽爽.VI设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8,40(10):156.
[43]童鑫.浅述品牌视觉识别体系的构建与整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8(09):78.
[44]曾运东.VI设计中辅助图形的开发与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8(08):55-58.
[45]颜昌慧.视觉识别系统在企业品牌战略中的重要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9):175-176.
[6]李俊涛.红色在食品行业VI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设计[J].西部皮革,2018,40(09):78.
[47]朱乐艺.VI设计中的包装色彩应用[J].上海包装,2018(04):9-13.
[48]候少蓉.VI设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报业,2018(08):71-72.
[49]吴旭敏,胡梦佳.当代儿童教育品牌形象设计研究-以华夏未来和平园Ⅵ设计为例[J].美术大观,2018(04):112-113.
[50]攻心策略扎心设计让创明别开生面[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8(04):82-83.
[51]王潇宇.探究VI设计对企业品牌塑造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8(06):93.
[52]郭二伟.VI设计中的构成元素意向性表达分析[J].设计,2017(20):108-109.
[53]张润龙,罗辉.云旗航空运动有限公司VI设计[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9):2.
[54]栗晓枢.航空港外观VI重建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8,41(22):122-125.
[55]徐平.VI设计对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探究[J].中国市场,2017(31):120+124.
[56]李雨.“圣洁甘孜”区域公用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2):399-400.
[57]候少蓉.从色彩情感角度谈VI设计中色彩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03):72.
[58]刘首含.人性化理念在VI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11):33-35.
[59]淳于声雯.齐鲁分公司车用汽柴油国V升级总结与国VI升级对策[J].齐鲁石油化工,2017,45(01):68-75+82
[1] 顾得均.航空电子装备修理理论与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2001:65-70.
[2] 张勇,毛凯,杨光等.VXI 总线及其接口技术[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14(8):1072.
[3] 俞思文.DAQmx 自动化测试系统的改进与实现[D].上海:复旦大学,2012.
[4] 王 朕,刘陵顺,刘学峰.基于 AT89S52 的机载电气盒测试仪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09,17(8):73-75.
[5] 高金龙.基于虚拟仪器的继电器测试技术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8.
[6] 朱旖,杜建军.自动测试系统及其结构和标准[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8,27(8):72-73.
[7] 郑叔芳,刘桂安,马鸿韬,等.飞机继电器盒微机自动检测系统[J], 航空工艺技术, 1987(3):15-18.
[8] 朱宇杰.PXI 总线雷达自动测试系统研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9] 项学智,开湘龙,张振宇.基于 PXI 总线的矩阵开关模块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3,32(12):76.
[10] 王诚成,应朝龙,周亮等.机载设备通用 ATS 自检适配器设计[J]. 宇航计测技术,2010,30(1):61-65.
[11] 张树勇.飞机继电器盒综合检查仪研制[D].沈阳:东北大学,2007.
[12] 陈亮,曹兴冈.基于 PXI 总线的电子装备测试系统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3):8243-8244.
[13] 陈华婵,孙卫真,何积铨.多通道信号隔离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8(28):158.
[14] 董勤鹏,熊华钢.基于某航空电子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J]. 现代电子技术,2008(21):147-148.
[15] 奚全生,李鸿飞. VXI 和 PXI 总线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2,15(11):11-12.
[1]龚波,张文,杨红霞.网络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夏长义.浅谈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00,5(5):75-76.
[3]郭伟.野战地域通信网可靠性的评价方法.电子学报.2000,28(1):3-6.
[4]滕云微.网络可靠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信息.2008,24(6): 129-131.
[5]熊蔚明,刘有恒.关于通信网可靠性的研宄进展.通信学报.1990,11(4):44-49.
[6]苗亮.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研究.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6(3) :203-204.
[7]冯海林,刘三阳,宋月.通信网络全端可靠性界的一种计算方法.电子学报.2004,32(11):1868-1870.
[8]R. E. Tarjan. Depth-first search and linear graph algorithms. SIAM J. Computing. 1972,1(2):146-160.
[9]L. P Resnde. Implementation of a factoring algorithm for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undirected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1988,37(5):462-468.
[1]戚安邦.项目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段世霞.项目管理[M],第2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寿涌毅.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综述[J].项目管理技术,2006(9): 28-31.
[4]刘耕,王学军.国内外项目进度管理的比较及建议[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22):16.
[5]朱保建,陈书利.施工项目进度控制[J].山西建筑,2007,33 (33).
[6]霍丽云.基于施工进度下的设计进度控制案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13-29.
[7]李京彦.设计管理在核电EPC项目中的实施[J].中国核电,2009,2(3).
[8]马子琦.多项目进度优化及资源均衡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1-2.
[9]张保军.浅议钢铁项目设计进度计划编制流程[J].科技资讯,2013,(4):173-174.
[10]蒋怡翎.风电工程接口纳入施工图设计进度计划编制[J].科技信息,2010,02(23).
[11]张伟锦.项目管理在设计院、所中的应用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1.
[12]威索基.有效的项目管理[M],第3版.费林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27-240.
[13]颜彦.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设计管理[1].有色冶金设计与研宄,2010(1): 45-46.
[14](美)克利福德.格雷,埃里克.拉森.项目管理教程(第2版)[M].徐涛,张扬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论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东西方文化观的融合
本文是一篇关于景观设计类的毕业论文范文,虽然不是特别优秀,但也表明了论文的基本格式规范,大家不妨多加参考。
论文摘要: 极简主义景观自六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蓬勃发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我国并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极简主义景观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在东西方文化上都有其共同的观点和文化特征,在中西园林景观设计中都能找到诸多相似的地方。研究二者的渊源与特点对于我国景观设计的融合创新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论文关键字: 景观设计;极简主义;融合创新
极简主义景观将景观简洁的形式与复杂的内涵结合在一起,个性鲜明,体现出强烈的现代化、工业化特征,追求极度简化、客观、抽象,以很少的设计元素控制大尺度的空间。对极简主义景观历史的研究发现东方文化对极简主义景观的内涵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西方文化则对极简主义景观的外显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不同文化体系下的古代东方和西方艺术中,极简主义景观处曾经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对极简的追求。而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穿越时空与地域的差异最终走向融合的状态。极简主义景观作为继承发扬传统的一个优秀范例,不是纯粹地对既往风格的延续、传统符号的卖弄,应该立足当代,回顾传统,放眼未来,深层挖掘,寻找当时当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对极简主义景观中东西方文化的关联性研究,可以给我们带来些许多的思考和启示,对当前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东方文化意蕴
“极简”是将物体形态的通俗表象,提升凝练成为一种高度概括的抽象形式,它摈弃陈俗与浮华,直至本原。现代极简主义景观运用简洁的形式表达深远的意境,创造出一种明净平和的神秘感,这些和中国传统道家与禅宗的思想内涵显然有着相似之处。在中国园林中,往往采用抽象的手法,把自然景物中最能引导思想情感的要素提取出来,经过抽象以象征性的题材和洗炼的手法反映出来,有限中见无限的意境营造使观赏的人既感到自然气息,又发人深思、强调了感情的抽象力。
1.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美学思想源于春秋时代一些避世舍身的隐者。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主张“因性任物”“无用贤至”“弃知舍己”“舍与是非”。庄子强调“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游乎尘埃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在《庄子·天地》中对繁复与简约有独到的论述:“且夫性有五:一日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日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日五臭熏鼻,困慢中 颡 ;四日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日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这种理论与老子追求与造化同工的大巧,追求“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一脉相承。其中
“道”是道家哲家思想的核心,要在精神上与道为一体形成“道的人生观”。庄子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由人生修养而得,追求人生的天人合一为精神境界。这种清净虚明、无思无虑、“无我”的境界成为一种思维方式,
影响中国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情趣与心理性格。这种精神也充分呈现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中。
中国园林之美主要是一种以自然为中介,
在自然中领悟宇宙、历史、人生,
达到与道的和谐统一的意境美。这种由实到虚,
化景物为情思的特点决定了园林的创作原则并不必然是写实地模山范水,山水只是做点缀,对意境的追求成为园林的灵魂所在,强调“境生于象外”诱发人的意境美感,山水花木主要起“比”“兴”作用,,可以满足于象征性的点缀。一拳石则苍山千仞,一勺水则碧波万顷,层峦叠嶂,长河巨泊,都在想象中形成。造园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和表现自然景观所诱发的情趣和艺术精神,重在表达象征意义。这种以少胜多的写意表现手法也是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抽象提炼的手法是一致的,是东方简约主义审美的文化渊源。
2.禅宗思想的影响
禅宗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吸收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山禅悟折射出十足的空寂、空灵,淡远却不乏明净、流动、静谧的气韵。
禅宗思想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认为时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构筑出中国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此外,中国园林中还注重“淡”的表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公元12世纪,禅宗思想进入日本,并在与本土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中,禅宗思想开始影响园林艺术的创作。禅宗所主张的纯粹依靠内心省悟,将日本园林的创作,从各种物质条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僧侣们运用非常单纯的材料、极为简练的手法,营建禅寺园林表现广大无限的自然界和内心幽幻的宗教世界,让人们通过静坐、观赏和内省,达到对宗教境界的感悟,把日本的枯山水推向纯净、抽象的极致。
三、极简主义设计审美的西方文化观与实践
西方古典园林深受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宁宙的一切现象。他们的美学观念也是从数的观点出发,认为美的源泉是数的协调,因此提出“黄金分割律”。这种数学的或几何的审美思想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欧洲艺术界,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主义的美学观念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1.人本主义的影响
与中华民族的自然审美心理不同,西方美学观念深受人本主义的影响。他们认为人与大自然是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这种关系折射到美学上形成了人本主义观念,它强调人的地位。受人本主义思想的支配,西方园林追求人工美,欣赏人工化的自然。古罗马科学家老普里尼在《自然史》中说“柏树现在经过修剪造成厚厚的墙,或者收拾的整整齐齐,精精致致”,园丁们甚至用柏树“表现狩猎的场景或者舰队,用它的常绿的细叶幕仿真实的对象。”经过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古希腊、古罗马的造园手法被继承,忽视自然美的审美情趣也一脉相承。黑格尔在阐述西方古典园林时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干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林。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来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在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人们不欣赏树木花草自然的美,而只把它们当作有各种色彩和质感的材料,用来铺砌成平台的图案,或者修剪成球形、长方、圆锥等绿色的几何体,园林的美不是自然形态之美,而是各种图案和几何体的美即人工美。
2.东方文化的影响
欧洲在13世纪,通过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马黎诺里的《马黎诺里游记》开始了解中国文化,它是中世纪西方对中国认识的顶峰,摆脱了中世纪地图学的幻想,构成了欧洲思想文化史的重要里程碑,此后并一直保持着相当的好奇和热情。具体到造园艺术,“中国热”更在18世纪的英国风景式园林中达到高潮。中国园林中对意境的营造和以少胜多的抽象手法对极简主义景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7、18世纪,西方文化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英国首先出现了自然风景园,辉煌百年后,19世纪上半叶,不少设计师重新提出在建筑与自然之间最好有几何式的花园作为过渡,至此,园林中的规则式和自然式就没有停止过争论,二者在交替、并驾中发展上升。19世纪末,在工艺美术运动中,艺术和建筑逐步向简洁的方向发展,园林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也走向了净化的道路,逐步转向注重功能,以人为本的设计。建筑师舍弃繁琐,用宁静的富有哲理的建筑形象打动人,使人们用心灵来感受建筑,而不是被表浅的东西所迷惑。追求建筑的本体,将建筑简化成光线、空间、体量这样的基本元素,剔除琐碎,留下纯净,给繁乱混杂的建筑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代表人物彼特·沃克将简洁潜存于复杂之内的哲学精华,在他的园林中独特的细节或宏观的整体中都有所体现,如他所设计的哈佛大学唐纳喷泉(Tanner Fountain)、日本京都高科技中心景观和日本Minato—ku的IBM大楼庭院景观都是极富禅意的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传统日本园林静观和冥想的特点。禅宗园林对他的作品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3.纯净抽象的设计理念
西方极简主义景观手法特征主要体现在对于整体性的把握;对建筑化简约、纯粹空间的追求;对材质的关注和构造的精细;对纯净、抽象形式的运用、对时间与自然造化的体现等。并运用简化和提炼、简洁抽象几何形体、景观要素的系列化等方法来实现纯净抽象的形式。设计通常从基地和功能出发,确定空间的类型,然后用轴线、绿篱、整齐的数列和树阵、方形的水池、树池和平台等景观语言来塑造空间,注重结构的清晰性和空间的连续性。材料的运用简洁而直接,没有装饰性的细节。空间的微妙变化主要体现在气候变化、材料的质感色彩、植物的季相变化和水的灵活运用。这种形式化、模型化、公式化的符号设计被用于不同时代、不同场地,直接而简单有效。极简主义景观追求的是一种“添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的有机,在极简主义作品的元素个体本身是无意义的,它们的意义体现在相互的关系中、结构里。极简主义在装饰问题上走向了一个肯定装饰的、多风格的、多角度的、包容的新阶段,大量的极简主义景观作品在有着简洁的形式、清晰的功能和逻辑关系的同时,往往通过材料的质感、肌理、色彩以及技术构造的细节来增加景观的装饰性和表现力,并且注重时间、自然因素对景观的影响。如在安藤忠雄设计的“水的教堂”中,明净的 玻 璃后面,一面平静的水面、一个沉默的十字架、一片幽远的原野,人们的灵魂就在这极端简化的景象面前净化,升腾……
自然山水式的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取得了很高成就,
但是它的布局和意境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园林的使用功能和审美要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开始出现大量具有极简主义风格特征的景观作品,但是很多的设计师没有建立对西方园林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系统把握,只能作一些表面形式的模仿,甚至有些连外观形式模仿也难以做到准确到位。而且也更谈不上消解外来形式,创作高质量的本土现代景观新形式。况且,景观之美在本质上并不是形式之美或形态之美,而是人文之美、人伦之美。极简主义景观的精髓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其意境与内涵。对中国来说现代极简主义景观是一种舶来的景观形式,缺乏从根本上推动其产生、发展的原动力,如果仅仅简单地作“拿来主义”对待,便会导致其艺术生命活力的丧失。所以我们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土,博采众长,最终达到建构完善本土景观之目的。
在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我国设计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在保持中西文化独立性和纯洁性的前提下寻找二者的融合点,创造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新景观。极简主义景观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在中西园林景观设计中都能找到诸多相似的地方,如注重意境、人与自然的对话、载体与精神的完美融合。二者的融合创新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与方法的整合,我们要将传统园林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和西方极简主义景观最具包容性部分与我国现实生存环境及未来发展空间相结合,兼收并蓄,以此来构筑中国极简主义景观的现在与未来。
参考文献(略)
222 浏览 7 回答
182 浏览 4 回答
262 浏览 4 回答
278 浏览 8 回答
251 浏览 5 回答
121 浏览 3 回答
92 浏览 5 回答
280 浏览 3 回答
166 浏览 4 回答
81 浏览 8 回答
144 浏览 8 回答
353 浏览 3 回答
150 浏览 3 回答
223 浏览 3 回答
353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