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怎么写随笔呢?随笔的写法有哪些?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随笔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随笔”“随笔”,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不必拘泥!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位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
生活随笔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
“五四”新文学时代,现代随笔的创作繁荣一时,但“随笔”的命名与内涵尚未及统一,随笔这一文体便被左翼文学排斥至文学边缘。这给当代随笔的文体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从现代随笔的滥觞、朱自清的“散文观”、周作人和鲁迅的“随笔观”等角度入手,在现代散文众多的命名中寻找随笔的源头,以期为当代随笔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随笔内容方面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人的生命形态主要由许许多多细小的琐事组成,惊险奇特,英烈悲壮,可遇而不可求,是生活的非常态。平平凡凡,寻寻常常,随处皆是,是生活的常态。只有那些注目寻常琐事,并在其中能感发出无尽趣味来的人,他的心境必不至枯涩,他的心泉必不至干涸,而一旦弄笔写作便自然容易找到感觉,坠入境界,放任自由。对琐事不大放在心上的人,在平常生活中发现不了诗意的人,其人必定干枯无趣,其心必定顽劣粗糙,自然极难与笔墨有缘。
2、于今世界红尘滚滚,物欲汹汹,人心越来越浮躁,时尚越来越火爆,而写作恰恰需要细腻的心灵,素材偏偏多在生活的幽微平常之处。所以,身处现代,你选择写作,其实写作也在选择你。只有当你在生活中“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时候,你才能从平常的生活中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整体情感,生发出启迪人智的哲理思考,也便有可能与写作结下一份良缘。应该说,绮语清词,嘉言华章是天地间早就有了的,它在随笔式的自由写作中最易被呈现出来,只是它需要凝神遐思,用心体味方能妙手偶得。
3、人总说永恒,期盼永恒,其实哪会有什么真正的永恒。人易朽,文字也易朽。如前所述,写作和其它种类的艺术一样,只是人的一种生命享受与精神自救。写作之初就心存“文章千古事”的觉悟与抱负的人,十有八九成不了写作的好手。用一颗善良之心,真诚之心去贴近平常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触摸时代的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并忠实地将其诉诸笔端,这才是我们生活随笔写作的正途。
随笔的分类
常见的现代随笔有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说明性随笔、绘景性随笔、状物性随笔等等。
1、记叙性随笔
记叙性随笔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断或作者的偶然经历,基本内容是叙事写人。随笔的主旨是写情见性,它的抒写往往融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有时直截了当说出,有时是隐藏在文字背后;它描写的往往是人人类似经历的平凡小事,但经过你仔细体味后,会使你察觉世俗风情、感悟人生道理。
2、议论性随笔
这类随笔又叫“随感”或“杂感”。所谓“随”,有随手记下而非刻意为文之义;所谓“杂”,是指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大至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小至身边琐事,风花雪月,鸟虫宠物,校园风情,学习心得,书籍品评,亲人友人,无可不写。但随笔的重点还是个“感‘字,作者要有感而发,哪怕是一点思考、一点感受、一点闪光的意念都可带到文章中去,不摆做文章的架子,保持一种随意漫谈的风格。
3、说明性随笔
黎先耀写人和自然关系的随笔《天之骄子》,着笔于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观,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着力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因此,说明性随笔不同于纯粹的说明文,它看重的是事物中的意趣,带有鉴赏的性质,有时则借物抒怀,另有寄托。模山范水,往往以片断的文字,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准确形象地描绘出来。练习这类随笔,要以精细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事物特色的生命,笔调轻灵,不刻意为文。正如王国维所说的那样:“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回忆里记录着深刻地像是午后茗茶的芬芳,是划过梦里的沙,写下烟雨的画,念在脑海里。听你说过的江南如画,独隅桥头,偏安于转身的回眸处。是谁的意蕴风华迷了谁的眼,在转瞬即逝的谈笑风生处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偏爱着这文字,在双眸中的痴迷便无法抹去。喜欢,在八月的流年里,用粗糙的文字,书写相遇的故事。一撇一捺,是浅夏的样子;一横一竖,造就心中的那抹情怀。在这浅夏里,浅相知,浅相遇。
揭开窗棂,嫣红的花香缓缓地揉进了青葱韶光里,树影朦胧在风中,旖旎成晨起时最深情的花语。记忆,每一次顾及,都沉淀在馨香的过往,透着些许温情。格外留恋这韶华的片刻,浅浅的,淡淡的,简单的素白,只一眼就入了心.
在这恬静的八月,寻一阙诗意,拾一味禅意,氤氲出一份淡雅的暖意。是我如此贪恋这份细碎的往事,想曾经结识无话不谈的挚友。相遇本是份没来由的愈近愈远,近得如梦似幻,形同虚拟;远的只能闭上眼藏在心底,永不去触及。时至今日,曾经依旧,已故依旧,只是,心已经开始想念,回望那个初见的窗前。
伴着夜幕,静静漫步于五光十色中,寂寥的人群形形色色的隐匿在黑暗中,兀自寻欢。只不过在一个人的夜中,思念,碾转成刻骨。当微风拂面的那一刻起,一个人,一个名字,在薄凉的月色中透着丝丝暖意。曾经那些一起走过的诗情画意,依稀在光阴交织处顷刻的惬意。轻捻着一指薄念,荡漾起心底的层层涟漪;浸染着一指薄凉,蘸着夜色,落墨一笔一笔,牵念起心底;不经意灵动的指尖,勾勒出熟悉的面庞。浅夏的每一缕薄凉,以牵念为笔,以孤独化纸,以夜色研墨,在字里行间,依旧为你誊写着一季又一季的诗意,为你倾诉着一阙一阙的心语。
念一个人,温婉了清浅的时光,潋滟了入水的岁月,将一份思念缱绻出一指薄凉,萦绕于心。浅夏的每一次相遇,如光阴里的一池水蕴,一言一行,一递一句,都汇集成蜿蜒的滔滔江水;每次别离,沉迷,都会婉转至最初的开始,都是一次痛和念的故事。想象曾经美好地相处过,只不过短暂得如同一场花开花落。
陌上轻风,勾起曾经莺飞草长的印迹, 在流年的的枝头被感伤渗透,一平一仄的安然相许,搁浅了过往里的层叠梦呓。在思念的渐行渐止中,浅夏的风吹拂面庞,睫毛被轻轻吹起,入眸,很暖,很柔,犹如思念,如潮水般蔓延在心底。
再次打开浅夏的窗棂,将所有的眷恋铺垫成一纸流年,与你对坐在窗边,听温情的呢喃,看朝阳升起,让疲惫的心,从此有了心灵的皈依。
我们总是这样,你沉默得想我,我沉默得想你;我的孤独是歌谣,你的孤独是舞蹈,很多绵绵话语和海誓山盟,在我们这里都失去了意义。我们真的成了圣经上的两个字--------左边一个是我,右边一个是你……
有很多事情,记着,反而会改变那个最初、最美好的自己。所以,试着忘记,请尝试着去忘记吧。
试着忘记,请尝试着去忘记,去忘记那个有缺陷的自己。
我有很多缺点,但我并不自卑。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有点缺陷是很正常的。但我并不是不会自卑,唯有一点,使我感到窘迫、感到自卑。我五音不全。
我喜欢唱歌,从小就喜欢。我的家人都夸我唱得好,我就更敢大胆地唱。直到那次,我才发现自己的五音不全。妈妈带我去阿姨家吃饭,我唱起了音乐课上教的歌,我本来以为得到的又会是称赞,但阿姨说道:“别唱了,你五音不全。”虽然我知道阿姨的语气带着说笑的成分,但我依旧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回去之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试唱了一遍,才发现自己真的五音不全,才发现爸爸妈妈都是我的。于是,在那之后,我再也不敢唱歌。音乐课上,同学们总是争先恐后地举手,希望老师能给自己单独唱歌的机会;下课后,同学们也会三五成群,哼唱着刚学会的新歌;我的朋友们更是爱唱歌的人,总会时不时地唱上几句……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越发自卑,极力地想要逃避。
这样过了两三年,妈妈突然问我:“怎么不听到你唱歌了?”“我五音不全……”我小声地说道。“谁说你五音不全的?”果然,妈妈还是像以前一样。“妈妈,你不要再说了,我知道自己五音不全。我自己唱的歌我自己都听不下去!我知道,我唱歌很难听,每当听到我朋友们唱歌,还唱得那么好听的时候,你知道我有多自卑吗!我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唱歌!”我是带着哭腔说出这些的。妈妈听我说完后,没有再说什么。这样沉默了好久,我的耳边突然响起了音乐。我惊愣,这是我以前很喜欢的一首歌。妈妈的声音也再一次响起:“你很喜欢唱歌吧,那就唱呀。自己想唱就唱,唱不好没事,你又不是歌手,自己开心就好。”
这段话我想了很久。为什么我以前没发现自己五音不全?难道只是因为父母偏爱我吗?我记住了那个五音不全的自己,却把那个开心歌唱的自己忘记了。有缺陷没什么,把那个有缺陷的自己忘了就可以啦。何必要在意那么多,还失去了最好的自己,那个开心快乐、无忧无虑的自己。
忘记,可能很困难,所以才要试着忘记。试着忘记,去寻找最初的自己。
在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里,我最喜欢的颜色莫过于蓝色。因为蓝色最接近我出生的年月和生长的环境。是的,我出生在最美丽的秋天,而秋天最靓丽的底色就是蓝色。尤其到了仲秋和深秋,风细云淡,天显得格外辽远、格外澄净,生命站在岁月中间,无论是看星还是窥月,都给人以一种沉静、博大而广鹜的气息。
可能是命中注定生命要和蓝色为伍,亦或许是个人性情嗜好的使然,当我第一次站在海堤,遥望阳光照耀下的海域,心里自然而然升起缕缕浅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不是唐朝大司马白居易留下的诗歌吗?一个蓝字无疑将诗人的胸怀、性情、抱负以及美学理念带到众人面前。每每想起它,无疑使我的生命意象世界里自自然然多了一份慰藉与遐思,少了一点俗世带来的忧伤和无奈。是的,面对现实的世界还有事事人人,总是让我心里充满了惆怅和迷茫,挣扎和苦恼,是蓝色让我找到了生命停靠的驿站,从而释放了或者更确切地说回归到了生命的初始:平静与安详!
老实说,我喜欢天地间一切的蓝,天也好地也罢,只要是蓝我都喜欢。不管它是以什么形式、什么面貌出现。比如说有那么一支歌或者一首曲,都会让我心思神往而忘却过往烟云所带来的烦恼。就拿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来说吧,只要乐章在生命里响起,我的心和我的灵就会随着音符而婉转流芳,尤其是到了最后的那一段回旋,心胸好像突然开启,岁月的烟霾一散而尽,眼前所呈现的是碧蓝碧蓝的天空和天空下风吹草低见牛羊那令人惬意的美丽画卷。每每在此时此刻,生活里拘谨的生命如同遇上了久别重逢的故人,在醉里放浪形骸、忘乎所以……
之所以蓝色让生命沉醉,让情感纷纷扬扬、让思绪跳出现实的藩篱而燃起希望的火焰,其最主要的缘由恐怕和我喜欢安静的性情有关。记不得我在那篇文字里说过,红色太刺,黑色太暗,紫色太淡等等,唯有蓝色轻淡悠远,使人沉静又不失想象。特别是到了秋天的季节,看天高地远、看黄叶纷飞,那一天的蓝色天空如影随行,见性见影,无不彰显生命的诗意盎然!如果遇上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如果我是诗人,我一定不吝惜我的感情,用最浓郁的笔墨抒写心底泛起的波澜,象大诗人张若虚一样,将春江花月夜演绎的情景交融,完美无瑕!只可惜我才疏学浅,既没有那样的学识又缺乏了生命的高度自治以及如来神笔,我所能做的唯有静心静气安逸地坐在窗栏里或者老屋的某个角落里观天问井,顶多也只是手握盈盈书卷,安抚心底里潮起潮落的一缕浅唱!
这或许是我崇尚蓝色、喜爱蓝色、沉醉蓝色最大的理由,抑或是个性、习惯还有生命嗜好的使然亦未可知。要知道,生活中自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喜欢什么或者不喜欢什么不是一僦而就就能说清楚的,有时候是天性、有时候是缘分、而有时候就那么莫名其妙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当然,如果一定要去追寻,哪怕是雪泥鸿爪,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但这样做一来没有价值,二来失去了原有的那份意味,不是吗?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爱就爱了,不要去寻找借口,有些东西在心里,那是一种感觉,不要说出来,一旦说出口,留给自己的不是回味的甜蜜而是苦涩与恼恨。我对蓝色的喜爱就是如此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命中注定。既然爱了那就爱了醉了,自自然然爱的彻底爱的无怨无悔。更何况个性里带着蓝色的意味,蓝色的思绪还有蓝色的遐思,就连浸淫已久的情感也带着蓝色的雾,助我在蓝夜里做着蓝蓝的梦!
说到梦,其实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它很单纯,也很透明,但它足够大如天际天蓝、如蔚蓝的海洋或者干脆说是一片沉静的瓦尔登湖。生命在这里伫足辽望,足以使人心旷神怡,尤其是到了那泾渭分明的金秋时节,那梦蓝得像雾像雨又像风!老实说,我喜欢这种被蓝色包围的意静和况味,因为生命或者岁月有了这样的底蕴做基调,自然托起生命凌空的翅膀,心灵会随着的感动的节奏而翩翩起舞,更况且有书味书香与纯真的蓝魔咖啡倾情左右!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无论是底色的蓝,还是事物的蓝,亦无论是记忆中的蓝还是蓝诗或者带有性感的蓝曲,我都愿意视为一朵绽放的蓝色妖姬,放在窗栏、枕边来欣赏玩味,生命在不经意间穿过黑发、穿过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从而使得岁月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当然如果你还觉得意犹未尽的话,可以选择在月圆星满的夜晚,独上西楼,带着八尺洞箫清吹一曲,我想一定会引来一只迷梦的蝴蝶,向你述说古老的传说和永恒的经典!
生命里的蓝,蓝的像星空,蓝的像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助生命飞跃千山万水,直到抵达梦的彼岸!梦是蓝色的,再配上一支使人沉静的梦幻曲,那么这样,生命一定会随着时间的脚步让心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