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对环境,人类和动物既有用处又有危害。一些细菌成为病原体,导致了破伤风、伤寒、肺炎、梅毒、霍乱和肺结核。在植物中,细菌导致叶斑病、火疫病和萎蔫。感染方式包括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和带菌微生物。病原体可以用抗菌素处理,抗菌素分为杀菌型和抑菌型。细菌,人们都容易把他们往坏处想。原来,细菌中大多数都是红脸英雄,起着免疫屏障和营养的作用。想办法摄取一些有益菌,比如喝含双歧杆菌的酸奶,就对健康大有好处。细菌通常与酵母菌及其他种类的真菌一起用于酦酵食物,例如在醋的传统制造过程中,就是利用空气中的醋酸菌(Acetobacter)使酒转变成醋。其他利用细菌制造的食品还有奶酪、泡菜、酱油、醋、酒、优格等。细菌也能够分泌多种抗生素,例如链霉素即是由链霉菌(Steptomyces)所分泌的。细菌能降解多种有机化合物的能力也常被用来清除污染,称做生物复育(bioremediation)。举例来说,科学家利用嗜甲烷菌(methanotroph)来分解美国佐治亚州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污染。细菌为什么能治病原来,在健康人体的体表和体内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和病毒等等,这些微生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是有益的,只有极少数是致病的。如在肠道内寄居着数目庞大的细菌,其中95%以上是厌氧菌,且对人体有益。这些细菌与细菌之间,细菌与人体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影响着人体的代谢过程,保持着微生态的平衡。肠道内数量最多的细菌是双歧杆菌。婴幼儿肠道双歧杆菌占90%以上,健康成年人双歧杆菌和拟杆菌各占近50%。目前已知双歧杆菌对人体的重要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免疫屏障作用。二是营养作用。双歧杆菌在肠道内能够与肠黏膜上皮紧密联结,占据肠黏膜表面,从而阻止某些有害菌或致病菌的入侵和繁殖。双歧杆菌在代谢时产酸,降低了肠道内的酸碱度和电势,有利于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从而保持了正常肠道内的微生态(菌群)平衡。双歧杆菌的营养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在肠道内合成多种维生素,如Bl、B2、B12、A、K、叶酸等。这些维生素都是人体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如维生素K缺乏会导致凝血障碍,又如新生儿由于肠道内双歧杆菌较少,合成维生素K不足,容易发生自然出血症。此外,一些研究证实,双歧杆菌等人体有益菌在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也起一定的作用。由此可见,人体内的有益菌,都是人体代谢不能缺少的。滥用抗生素也杀死有益菌滥用抗菌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杀死了一些有益菌,诱使某些耐药的有害菌增多,可产生大量有害的代谢产物,如氨、酚、硫化氢、胺等,使人体致病。一些顽固性腹泻,多是使用了大量抗菌素诱致菌群失调,使有益菌减少,有害菌的比例增高,而使腹泻迁延难愈。近年来,有关研究人员从维护和调整人体微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研制和开发了一系列活菌制剂,用以补充或充实人体内的正常有益菌群,达到以菌制菌、防治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