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霜霉病及其特点
霜霉病的病原菌为Plasmopara viticola。侵染部位包括叶片、新梢、卷须、穗轴、叶柄、幼果。侵害叶子常造成早期落叶,使树体营养积累减少,第二年发芽弱小不整齐,花穗少而小,严重影响产量。
葡萄霜霉病是世界性的病害,在我国分布很广,是葡萄产区主要病害之一。卵孢子越冬,游动孢子靠风雨传播,高湿度和雨露时,5~24℃时孢子萌发,潜育期7~12天。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叶片受侵染后,初期呈现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油渍状小斑点,继而常互相联合成大块病斑,多呈黄色至褐色多角形。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背面会出现白色霜霉层。新梢、卷须、穗轴、叶柄发病时,开始为半透明的油渍状斑点,后发展为黄色至褐色微凹陷的不定形病斑,潮湿时也产生白色霜霉层。果实半大时染病,病果呈褐色软腐状,不久即干缩早落,果实着色后,病菌不再侵染。
霜霉病病菌越冬与初期侵染主要以卵孢子在落叶中越冬。在冬季温暖的地区或年份,可以菌丝在芽或没有落的叶片上越冬。卵孢子越冬的存活量与土表面的湿度有直接关系,而温度对存活影响不大。冬季雨雪多、大雪覆盖的地区和年份,霜霉病越冬基数高。卵孢子在自由水(水滴、水膜、水中)中,温度达到11℃时萌发,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通过雨水飞溅传播到葡萄植株上,成为春天的最初传染源。孢子由气孔侵入寄主组织,经潜育期发病,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孢囊梗、孢子囊的形成,需要至少4小时的黑暗条件、95%~100%的湿度,并且只能从气孔中长出来。孢子形成的最佳温度为18~22℃。孢子囊自孢囊梗上分离需要高湿度。孢子囊借助风飞落到叶片,并在自由水中萌发(最适温度为22~25℃)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游动到气孔,脱去鞭毛,成为静止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寄主。在合适条件下,游动孢子从萌发到侵入一般不会超过90分钟。孢子囊一般在晚上形成,在阳光下几小时内就失去活性,所以霜霉病的侵染一般发生在早晨。由于叶片的老化程度不同、品种不同、温度和湿度不同,自侵染到发病(出现症状)前的潜育期长短会有区别,一般为4~13天,甚至超过20天。霜霉病的发生及发生程度是由湿度和水分决定的。任何使水分和湿度增加的因素都会导致霜霉病发生。若冬天、春天至夏天一直雨水较多,空气潮湿,则霜霉病发生早、严重。因为在潮湿的冬天,卵孢子越冬基数(成活率)高;潮湿的春天导致发生早,进一步发展,在果园内的传播;夏季的雨水不但提供了暴发的条件,而且会刺激新梢、幼叶的生长和组织含水量的增加,使植株更加感病(抗病性降低),从而导致病害流行和大暴发。温度对霜霉病的影响不是决定因子,霜霉病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22~25℃,一般在10~30℃,高于30℃或低于10℃都会抑制霜霉病的发生。因此,霜霉病的发生时期以春秋少风、多雾、多露、多雨时易发病。设施栽培由于环境密闭,通风往往欠佳,极易引发霜霉病。
(2)霜霉病防治方法
①综合防治。任何降低湿度和水分、减少病原的措施,都能减少或降低霜霉病的发生程度或发生概率。包括完善的排涝系统,清园措施和田间卫生(处理落叶和病残组织),及时烧毁病枝形体,加强田间管理(如保持合理叶幕,及时摘心、绑蔓和中耕除草,使通风透光性良好;夏季控制副梢量等)。
②药物防治。虽然农业措施非常重要和必要,但不能保证控制霜霉病,所以,不可避免地要施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霜霉病。发病前用代森锰锌600~700倍液防治,初生病时用40%霉疫净250~300倍液防治,波尔多液、雷多米尔锰锌(甲霜灵10%、代森锰锌48%)可湿性粉剂是防治霜霉病的特效药。有效药剂还有瑞毒霉、霜霉疫净、杜邦抑快净、百泰、金雷、康正矾、杜邦克露、杀毒矾、疫霜灵粉剂、达科宁、甲霜铜、科博等。日常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如福美双、80%必备600~800倍液、42%喷富露600~800倍液、78%科博600~800倍液、1∶(~1)∶(200~240)波尔多液。发病后使用内吸性杀菌剂治疗,如50%金科克(烯酰吗啉)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是葡萄霜霉病的特效治疗剂,但连续施用较易产生抗性,建议连续施用不超过2次;霜霉威水剂6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