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建设不断完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保险 业蓬勃增长,保险行业的价值和作用日益被人们重视,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保险业论文选题方向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金融与保险 毕业 论文题目
1、信用保险下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以山西省煤炭企业为例
2、互联网金融时代吉林省保险业发展探析
3、互联网保险使消费金融更透明
4、基于溢出指数下的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5、依托精准扶贫建立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互动机制的对策
6、保险公司发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市场环境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7、我国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结构研究
8、基于碳排放约束的金融支持、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分析
9、我国城镇家庭资产对其消费行为影响的 经验 研究
10、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法律规制探究
11、金融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
12、保险产业政府规制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13、金融资本化与资本金融化亟需遏制--基于马克思主义产融关系理论的思考
14、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改革与保险公司成本效率--基于中国财险市场的经验数据
15、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保险营销
16、银行代理保险销售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
17、制约我国反向抵押贷款的瓶颈分析
18、保险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中大有可为
19、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赔偿模式选择
20、基于金融消费者保护视角的存款保险制度研究
21、普惠金融时代的互联网保险走势
22、国外科技金融风险救助法律经验及借鉴
23、基于普惠金融视角下重庆农产品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24、金融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25、普惠金融体系下的互联网保险创新
26、银行业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形势、挑战及策略
27、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保险企业经营的影响
28、国际大型保险金融集团战略演变及启示--基于AIG的分析研究
29、浅谈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30、后危机时代的金融安全网
31、基于国外经验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路径与对策分析
32、我国农业保险立法模式重构困境及其突破路径
33、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下的互联网保险营商自由
34、关于商业银行进驻保险业务的思考
3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的视角
36、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基础、过程与逻辑
37、中国家庭商业人身保险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研究
38、保险业会计处理之革新
39、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40、试析交叉性金融业务存在的风险与对策
41、基于国际视角的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探究
42、企业社保经办部门如何针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进行风险控制
4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金融结构优化研究
44、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比较分析
45、存款保险制度下大型商业银行应对之策
46、分数布朗环境下带随机利率的保险商偿债率模型研究
47、从存款保险评级谈地 方法 人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思路
48、金融保险行业廉洁风险隐患防控建议
49、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及防范 措施
50、社会保险与家庭金融风险资产投资
51、营改增背景下我国保险业流转税改革研究
52、我国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早期纠正权问题探析
53、金融包容框架下欠发达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分析--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为例
54、互联网金融与 文化 产业相结合模式的研究--以阿里“娱乐宝”为例
55、金融科技发展对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
56、以绿色金融手段治理生态环境问题
医疗保险毕业论文题目
[1]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之退出机制的国际经验借鉴
[2]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缘起、运行、调整与改革
[3]美国长期照护评估系统最小数据集升级对我国老年护理评估的启示
[4]基于RE-AIM模型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模式评估
[5]“十四五”期间提升老龄人口医养服务路径的思考
[6]人口流动对居民商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分析
[7]浅谈中医“治未病”费用补偿机制
[8]政府财政精准施策,助力医疗卫生体制高效运行——以阜南县医改实践为例
[9]美国医疗保险与药物治疗管理
[10]美国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计费模式
[11]东营地区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12]全民医保“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与商业保险的发展建议
[13]“十四五”期间财险业发展前景预测
[14]“管理式医疗+保险科技”模式在健康保险发展中的应用
[15]现行医保结算方式下的医院 财务管理 探讨
[16]公立医院医保基金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17]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测度及治理研究——以安徽省W县为例
[18]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商业保险模式实践及思考
[19]医疗协作模式医联体激励相容制度分析
[20]资源配置视角下长期护理险15个城市服务供给模式分析
[2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对居民就业的影响研究
[22]“一带一路”背景下针灸推拿英语复合型人才国内外就业情况分析
[23]中国医保预算影响分析的研究范式
[24]中国医保预算影响分析的研究范式
[25]20x—20x年镇江地区烧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问题与对策——以镇巴县税务局观音税务分局征缴实践为例
[27]对“锦欣医疗”跨界合作的营销策略分析
[28]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乳腺癌患病风险因素
[29]立足新阶段 坚持新理念 开启新征程——关于医疗保障体系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30]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和会计制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视角探讨
[31]海南自贸港医疗保障与国际接轨的走向思考
[32]多维度多层次推进医疗保障 应保尽保的珠海实践
[33]宁夏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分析与思考
[34]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使用规范初探
[35]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与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核算与分析
[36]浅谈外伤与疾病的关联性鉴定在工伤认定中的运用
[37]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付费比较研究
[38]某三级公立医院出入院服务时效和患者满意度现况分析
[39]新形势下生育保险费用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基于某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视角
[40]国内外DRG病种支付应用与发展的探讨
[41]经济法视野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42]我国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分析
[43]北京市16区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44]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发展研究
[45]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门诊患者选择医疗机构的影响因素
[46]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南省5市的实证分析
[47]用人单位未缴纳基本医疗保险的侵权损害赔偿——以保定金盛公司医保纠纷案为例
[48]西宁地区ICU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严重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49]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社会性保险法制构建初探
[50]政研融合构建医保治理体系与现代化初探
[51]医院医保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保险相关论文题目
1、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运作的优化措施分析
2、中外国家保险业效率比较研究
3、我国保险网络营销 渠道 策略研究
4、中国平安人寿理赔服务满意度提升方案
5、保险人代位求偿权问题分析
6、我国银行保险发展问题探析
7、关于团险渠道业务发展困境的思考
8、从政府机构的视角构建我国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防范体系
9、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实证研究
10、互联网保险的前景分析及模式预测
11、我国淡水养殖保险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12、中国保险业成熟度的测量与实证
13、人寿保险信托及其在我国推行的意义
14、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巨灾保险立法探析
15、基层农机保险现状及对策建议
16、关于中国邮政保险未来发展的思考
17、电商时代下邮政保险业务创新发展策略
18、我国保险销售渠道改革创新的方向与措施
19、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社会保险法》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1、我国老年护理保险的法律探析
22、我国保险监管模式的现实思考
23、浅析我国电子商务保险发展
24、我国保险业中若干问题的统计分析
25、车险创新销售模式
26、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27、陕西地区快递保险调查与分析
28、从保险学的角度探析近代哈尔滨保险业特点
29、我国保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30、移动保险渠道 市场营销 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31、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影响及未来路径探讨
32、基于洪水数值模拟的溃堤保险定价研究
33、论雇主责任保险
34、浅析新形势下我国保险欺诈现状和对策
35、浅谈货物运输保险及发生事故的赔偿责任
36、论保险合同格式条款被认定无效的情形、原因及对策
37、我国保险营销现状及对策
38、我国财险保险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9、农业互助保险制度的优势与创设构想
40、保险市场消费行为心理因素分析
保险业论文选题方向题目相关 文章 :
★ 保险论文题目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2021交通运输方向的论文题目及选题
★ 管理学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方向
★ 公司理财相关论文题目大全怎么选题
★ 教育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 管理学专业各方向的论文题目
★ mba各方向的论文题目与选题推荐
★ 法学相关专业的论文题目与选题方向
北京将开展市属医院紧密型儿科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第一批试点由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两所核心医院牵头,天坛医院、世纪坛医院、朝阳医院3家成员医院参与。试点时间为2018年-2019年,将于下月底启动。这意味着除了两家儿科专科医院外,更多的三甲医院也将得以共享知名儿科专家、儿科院内制剂,提高儿科诊疗水平。
医联体是均衡医疗资源、实现医疗人才和患者合理流动的重要载体。医联体存在紧密、松散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医联体具有不同的优势,因此在功能和作用上不能简单进行比较。但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所有的医联体形势都面临共同的难题。
比如,服务理念、方式、流程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医联体之间难以平顺联通。诊疗方案不同,医疗技术指导就会形成冲突;操作规范不同,就可能各说各话、各办各事。有些医联体成员之间连检验报告采取的计量单位都不同,在诊疗过程中还要进行单位换算,甚至需要让患者重新做检查,导致技术交流存在障碍。
更重要和更普遍的一个困扰是人才流动困难。当前,人才流动最为频繁和便捷的医联体,也多采取临时下派、定期坐诊等方式,随意性大,难以持续,无法形成常态。
在此语境下,北京试点的紧密型儿科医联体,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形成了统一的规则和标准,消除了以往阻碍医联体互动的技术障碍,连不同成员医院之间的私密制剂也拿出来共享,实现了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效果值得期待。
更有价值的共享,则是名医资源。在共享机制之下,找“B超神探”贾立群做B超,可以不到他所在的北京儿童医院,找知名皮肤科专家刘晓雁看病,也可以不在儿研所,许多儿科方面的名医,不仅要到所在医院坐诊,在其他医联体成员单位也设有工作室,名医资源不再属于一家医疗机构,而是由医联体全体成员单位所共有。共享名医为医联体注入源头活水,不仅可以提升成员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的技术水平,更能让民众实现在家门口看名医的愿望。
当然,这种形式在实施过程中会不会遇到在当前还难以预见的问题,也有待观察,毕竟这些名医仍然隶属于某一家医疗机构身份未变,虽然可以到医联体内不同的医疗机构执业,但心里难免会有主次之分。
共享名医,无疑让医联体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更进一步的措施,则是打破公立医院的编制藩篱,让名医流动更加没有顾虑。甚至不妨让名医直接注册在医联体,不再归属于哪家具体的医疗机构,让他们能够在医联体内多点执业,根据医联体成员单位的不同需要,实现自由和有序地流动。
来源:新京报
为了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资源的效率,推进分级诊疗工作,不断提升全县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与水平,根据《磐安县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决定建立磐安县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具体方案如下:
一、医联体的组成
医联体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由县级医院与部分乡镇卫生院组成。包括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二院)、新渥镇中心卫生院、尖山镇中心卫生院、尚湖镇中心卫生院、大盘镇中心卫生院、仁川镇卫生院、方前镇卫生院。
二、医联体成员单位的职能
县人民医院:承担全县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负责医联体内其他医院复杂疾病的会诊及上转接诊工作;承担对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管理指导、技术帮扶、质量控制、人员培训等;负责医联体日常工作协调;完成理事会规定的其它工作。
县中医院: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疗工作和慢性病管理,开展常规诊疗技术,负责对乡镇卫生院提供中医药适用技术的培训指导。重点发展中医内科、老年病科、肿瘤科、康复、针灸推拿等学科,办好名医馆。完成理事会规定的其它工作。
县二院:承担辖区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和慢性病管理,开展常规诊疗技术。负责玉山区域医疗机构的协作联动工作。完成医联体理事会规定的相关工作。
乡镇卫生院:承担常见多发病诊疗和慢性病管理,开展部分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护理等治疗,完成医联体理事会确定的相应工作。
三、医联体的运行
(一)统一配置资源。医联体内人员、设备、床位可统一调配使用。建立和完善县临床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影像诊断中心、系统信息中心和技能培训中心,逐步实行“分别开单,统一检查”和“分散检查,统一诊断”。
(二)落实双向转诊。按照患者自愿、分级诊治、连续治疗、安全便捷和尽量减轻患者就医费用负担的原则,建立医联体双向转诊制度,依据医联体的职能分工,引导和分流患者,制定和落实合理、方便、畅通的转诊流程。
(三)建立会诊制度。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发挥县人民医院龙头作用,开展网上诊疗和远程会诊,方便患者及时就医和诊治。
(四)推进上下联动。建立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帮扶制度,落实责任科室和人员,定期下去开展坐诊、查房、会诊、教学等活动。乡镇卫生院要有计划安排医务人员到县级医院进修、培训。切实落实县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高级职称前,应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一定时间的要求。
四、医联体的管理
建立医联体理事会,在局党组统一领导下,负责医联体运行管理。成员由医联体各医疗机构院长组成,理事长由县人民医院院长担任,副理事长由中医院和二院院长担任,同时兼任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理事会主要职责:制订资源统筹、学科布局方案,经局同意后组织实施;协调医联体内人员、设备的合理调配使用;组织药品、耗材、设备等统一采购,确定最高限价;制定并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制度;组织开展结对帮扶、进修培训工作;研究解决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理事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县人民医院,成员由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指定的专门联络员组成,办公室设主任及副主任1—2名,由理事长提出人选,报理事会审核批准。办公室负责理事会的日常工作,具体职责由理事会明确。医联体内机构编制、人事关系、财务核算保持不变。
设立医联体监事会,负责对医联体的运行实施监督。监事会监事长由局班子分管医政领导兼任,成员由局医政科和监察室负责人组成。监事长参加理事会会议。
五、医联体的考核
按照资源配置合理、医院发展协调、患者就医有序、就诊两率提高(县域就诊率、基层就诊率)的总体要求,对医联体的整体和个体实施考核,考核结果与医院的绩效总额和院长的年薪相挂钩,具体考核办法,局里另行制订。
为全面开展医联体建设,建立有成都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70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4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在一定区域内,以城市三级医院为核心,联合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组成责任共担与利益共享的联合体,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在市域范围内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科学合理的就医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2016年内,总结推广2017年试点工作经验,实现纵向性、紧密型、互通式医联体基层全覆盖,县域内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参加医联体,医联体内基本实现人通、医通、财通。对经基层和家庭医生预约或转诊的患者,上级医院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城市三级医院通过给予家庭医生团队一定比例的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为签约居民提供优先就诊和住院服务。随着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签约服务队伍。
到2017年,市域范围内分级诊疗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逐步完善,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城市三级医院为下级医院或家庭医生团队预留更多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市域范围内就医新秩序基本建立。
到2020年,基本形成有成都特色的分级诊疗模式,基本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职责任务、诊疗范围和转诊程序。按照国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要求,梳理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本情况,研究制定明确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的指导意见,特别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基层首诊责任。健全不同医疗机构的诊疗规范,研究制定不同级别和类别的医疗机构疾病诊疗范围,形成急性病、亚急性病、慢性病分级分类就诊模式。逐步完善双向转诊程序,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推进急慢分治格局的形成。在试点基础上,研究制定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转诊率等考核指标。[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人社局、市委编办,各区(市)县政府(含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下同),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
(二)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整合市域范围内医疗资源,构建以城市三级医院为龙头、以县级公立医院为枢纽、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联体,在医联体内探索医院管理、诊疗服务、医疗技术、人才交流、医保支付、药品器械、信息资源、教育培训等一体化管理。实行上级医院优秀医务人员下沉服务定期轮流制、挂牌公开制,医务人员在医联体内流动无需办理多点执业手续。医联体实行联席会议制度等管理形式,负责组织协调医联体日常工作;在医联体内推行业务科室“一体化”管理等多元化管理模式。根据中医和妇幼保健、精神卫生、传染病等专科实际,探索组建相应专科医联体。强化医联体和医联体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切实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等行为。[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市卫计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食药监局]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通过政府举办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合理划分服务区域。研究制定“十三五”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提升工程规划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把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切实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卫生计生队伍建设的意见》(成府发〔2017〕26号)要求,3年内按核定编制和岗位为基层卫生计生单位基本补足配齐工作人员。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全科医生,到2020年,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建立健全医联体内医务人员有序流动机制,采用“沉下去带教、送上来培训”等方法,5年内将基层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轮训一遍,确保上挂学习培训人员的合理收入。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县管院用”模式和定期交流轮岗工作机制,实行统一招聘、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培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合理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和使用药品品种和数量,做好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满足基层群众需求。把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作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作为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市卫计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
(四)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根据服务人口、疾病谱、诊疗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县级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按照市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意见的通知》(成办函〔2016〕58号)要求,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行试点地区县级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改革经验,切实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经营管理自主权,强化县级公立医院在人事管理、副职推荐、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年度预算执行等方面的经营管理自主权限。创新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方式,推行编制备案制。在上级医院帮助下,重点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以及传染病、精神病、急诊急救、重症医学、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妇产科、儿科、中医、康复等临床专科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全面开展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县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进一步总结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经验,全面开展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市卫计委]
(五)应用“互联网+医疗”等手段提升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构建全市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部人口和生命全过程的全民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机制。以居民健康卡为载体,实现卫生计生一网覆盖、居民健康一卡通用、健康信息资源一体融合。把“互联网+医疗”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内容和抓手,着力培育“互联网+医疗”创新创业热点。进一步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提升突发公共事件中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推动“互联网+医疗”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服务。探索规范医疗服务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促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医疗设备及大数据健康管理平台的'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各区(市)县政府]
(六)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整合二级以上医院现有检查检验、消毒供应中心等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开放。探索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和血液净化机构,推进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设备共享。着力发挥市级质控中心作用,强化各级医疗机构质量控制,进一步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各区(市)县政府]
三、配套措施
(一)强化财政支撑保障作用。各区(市)县政府要切实承担办医主体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按时间进度要求,全面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在本地的实施。要积极作为,主动寻求与城市三级医院合作共建,建设好医联体。要安排专门经费用于医联体建设,落实对上级医院下沉人员的财政补贴政策,加大在人才队伍建设、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上下联动等方面的投入,解决好群众愿意在基层首诊和基层“接得住”等问题。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区(市)县和医疗机构开展医联体建设。[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市财政局、市卫计委]
(二)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按照分级诊疗制度要求,及时调整完善医保政策,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着力探索医疗保险第三方评审服务。切实推进适应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需要的支付方式改革,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应当连续计算起付线。完善医保支付向基层倾斜政策,制定双向转诊标准,对没有按照转诊程序就医的,探索降低医保支付比例或按规定不予支付方式。积极探索以医联体为对象的医保总额预算、考核管理和付费办法,探索建立医保基金总控结余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制度。[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财政局,各区(市)县政府]
(三)加快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激励引导患者按分级诊疗制度安排有序就诊。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在降低药品、耗材、大型设备检查等价格基础上,提高诊疗费、手术费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研究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方案,逐步理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产生的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市人社局,各区(市)县政府]
(四)形成利益共享倾斜基层制度。医联体作为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利益共同体,要建立健全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在收治病人时“应治尽治、应转尽转”,引导上级医院积极下转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患者,采取病人下转、方案下随、医生下沉等综合方式,开展连续性治疗服务。上级医疗机构要创造条件促进优秀医务人员下沉服务,下沉医务人员经济待遇应高于原工作岗位,上级医疗机构在干部选拔任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学习进修等方面向下沉医务人员倾斜。上级医院下沉服务人员达到一定时间限度,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市卫计委、市人社局]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建立医联体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各区(市)县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实施,区(市)县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作为核心任务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体安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本部门工作方案,并报市医改办备案,各区(市)县工作方案同时报市卫计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备案。
(二)扎实推进试点。各区(市)县政府要根据时间进度安排,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开展分级诊疗工作。探索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分级诊疗和患者综合管理服务模式。市卫计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分级诊疗工作的指导,及时总结推广经验。
(三)强化监督考核。市政府将医联体建设纳入对各区(市)县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市医改办(市卫计委)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医联体建设考核标准,实行动态监测,不断健全推动医联体建设的工作制度,强化责任落实。
(四)搞好宣传引导。各区(市)县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单位要站在“健康城市”高度,加强“大健康”理念的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健康教育知识、疾病防控知识,提高科学防病能力。要加强针对行政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的政策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工作的创造性、积极性,提高引导公众参加分级诊疗的自觉性、主动性。要加强社会宣传,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引导群众逐步改变就医观念和习惯,就近、优先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
224 浏览 3 回答
287 浏览 3 回答
148 浏览 7 回答
157 浏览 3 回答
330 浏览 4 回答
323 浏览 3 回答
287 浏览 1 回答
96 浏览 3 回答
349 浏览 2 回答
276 浏览 3 回答
183 浏览 4 回答
271 浏览 2 回答
360 浏览 4 回答
289 浏览 6 回答
291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