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是我非常热爱的工作,这个职业日久弥香,在为他人做嫁衣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不足够热爱的事情你就无法掌握、经营它的本质,一定要热爱,热爱的时候你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2019年上半年,思想上最大的转变是化被动为主动。 在编稿过程中,如果遇到优质作者,会主动询问他们目前的课题进展。遇到基础不错的稿件,会用心写审稿意见,帮助作者修改完善再提交二审论证会,为优质作者助力。 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如果遇到好的选题,哪怕文章字数不够,结构不完美,多和作者沟通探讨,反复修改,别怕浪费时间。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在修改稿件的过程中,编辑自身的业务能力也会提升,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也会因为稿件变得更加紧密。你能给予什么样的价值,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持续的给予价值,是积累,更新人脉的唯一方法。 不忘初心,守住学术底线。因为平台的关系,会有一些作者带着目的来交朋友,一定要学会甄别。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沉淀,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老师或同事推荐的作者,一切以文章质量为先,严把质量关,优中选优。 在新媒体时代的编辑活动中,排版和文字校对的部分或许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编辑在内容上的创造性意见,以及编辑和作者之间的沟通,思想之间的碰撞,人类的智慧和人类的温度,是不能被取代的。 编辑和编辑,编辑和作者,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相互启发、共同成长。走出去,多和其他期刊的编辑交流,新时代要求多领域都精通的编辑,向优秀的编辑学习办刊和审稿经验。参加省内的学术论坛,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新作者,主动约稿,充实丰富作者队伍。目前,跨专业研究已经成了学术趋势,比如在审稿过程中经常遇到经济学和政治学交叉,法学和社会学交叉,马哲和政治学交叉的稿件。尊重作者来稿,面对作者问询,详细解释。我代表的是编辑的形象,注重一言一行。 终身学习。关注学术热点,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他们的选题就是学术的风向标,紧跟热点。主动学习新媒体学术信息再生产技术和方法,运用多媒体实现学术信息的多媒体传播。 树立复合型编辑的职业追求。传统型的期刊编辑,着重强调精湛的编辑出版业务基础知识和实务能力,旨在帮助作者打造一流的学术作品,提升办刊质量和办刊水平。学者型编辑具有双重身份,既要做一个称职的编辑,具有学术编辑的基本素养,如学术期刊选题策划能力,学术内容判断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学科专业水平,能熟悉学科研究动态,能够独立撰写高水平的专业学术论文。新媒体时代,对学术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需要既熟知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和运营机制,又熟悉各类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途径和经营之道,做一名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