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主要论文:1.《韩国押海岛采风札记》,《岛屿文化》(韩国), ;2.《现代文明病态与东方人文传统》,《国立木浦海洋大学论文集》(韩国)Vol. 8, 2000;3.《环黄海圈的形成与中韩关系》(第一作者),《最高经营管理者课程教材》(韩国)Vol. 6,2000;4.《环黄海圈的形成与发展》(第二作者),《地域开发研究》(韩国)Vol. 12,2000;5.《韩国群山港自由贸易区的开发与环黄海圈时代的前景》(第一作者),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aritime &Ports, Korea, , 2000;6. 《葡萄牙东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当代启示》,澳门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澳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Vol. 2,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7.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iental Maritime Citi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ritime Cities,香港中文大学,香港,2001-03;8. “Tianhou(天后)” Cult and Chinese Maritime Culture, the 13th International Folklore Narrative Association, Melbourne, Australia, 2001-07;9. Thousand Years with Thousands Temples: “Tianhou(天后)”, the Maritime Folk-Religion Stories & Behaviors in China and in the World, Maritime History beyond 2000: Seas and Shor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ritime History and Heritage, Perth, Australia,2002-07;10. 《我国海洋文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1年3期;11.《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现状、规划与课题》,东亚岛屿-海洋文化研究现状与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韩国木浦,;12.《黄河三角洲的旅游文化开发及其特点》,《黄河三角洲文化战略研究》,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13.《16世纪后半夜的“澳门模式”:亚洲“接受”西方海洋文化的个案研究》,“Dialogue: Among the Changing of Asia Civilization”国际研讨会, 韩国釜山, 2001-10;14.《环黄海圈海洋社会的文化传承载体与族群链接媒介》,徐福与东亚国际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济州岛研究》(韩国);15.《海洋文化特质与社会发展的模式选择》,《海大法学评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6.《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海洋环境问题》,《岛屿文化》(韩国)Vol. 20,2002;17.《中国港口建设的现状与问题》,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aritime &Ports, Korea, , 2003;18.《海事民俗禁忌:中国民间海事活动的安全法典》,《海大法学评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19.《海洋文化艺术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3期;20.《中国环渤海民俗信仰的调查研究》,东亚岛屿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韩国)2003;21.《中国渤海湾民俗文化的结构及其环境变迁》,《岛屿文化》(韩国), 2004;22.《环渤海圈民间海神娘娘信仰的历史与现状》,《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6期;23.《戚继光与中国海洋历史文化遗产》,《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2期;24.《2003-2004青岛市文化与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展望》,《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5.《中国海洋文化遗产亟待保护》,《海洋世界》2005年9期;26.《唐朝押新罗渤海使及“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登州古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27.《隋唐时期东北亚海上交流的历史环境研究》,韩国汉城:张保皋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03;28.《东北亚环黄海“华夷秩序”的历史渊源》,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05,《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29.《中国舟山群岛嵊泗县的寺庙与海洋信仰》,中国舟山群岛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07;《岛屿文化》(韩国), 2006;30.《中国北方沿海妈祖文化遗产:历史过程与空间辐射》,台北:2005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2005-09;31.《妈祖信仰北方传播的海上路线与网络空间》,台北:北台湾与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2005-12;32. Maritime Communities of China, Oxford Encyclopedia of Maritime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6;33. Canton Seaport, Oxford Encyclopedia of Maritime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6;34.《从“琅琊稻”遗址的发现看山东半岛与东北亚早期的海上移民》,韩国釜山:东北亚移民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11;《中国学》(韩国)Vol. 2, 2006;35.《从龙王爷到“国家级”海洋女神--中国历代海洋信仰》(第一作者),《海洋世界》2006年2期;36. 《中国北方妈祖文化遗产:历史过程与空间辐射》,《妈祖文化学术论文集》,立得出报社2006;37. 《殊途同归: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海峡两岸妈祖文化论坛,上海,2006年10月;38. 《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及其基层社会》,《东亚岛屿文化》,作家出版社2006;39.《海洋世纪背景下的海洋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海洋世纪与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40. 《环渤海民俗信仰》(韩文),《中国渤海湾海洋民俗》,韩国民俗馆(出版社)2006;41. 《蓬莱北宋古船的发现与北宋时期的登州港》,第一作者,蓬莱古船国际学术研讨会,蓬莱,2006年8月22-24日;42. 《从蓬莱3号古船附着的海洋生物看古登州港湾的环境变迁》第一作者,蓬莱古船国际学术研讨会,蓬莱,2006年8月22-24日;43. 《元初海运与胶莱运河--世界最早海洋运河工程的开凿与运营(1280-1294)》,第十届中国海洋史学术研讨会,台北,2006年8月27-29日;44. 《略论崂山沙子口的历史文化资源》,《崂山研究》第1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45. 《唐代昆嵛山无染院碑及相关问题》,《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期;46. 《环黄海文化圈的历史发展与现代构筑--环黄海文化圈海上交流历史遗产研究构想》(日文,卢守助译),日本《环东亚细亚研究年报》年3月;47. 《隋唐时期的沿海港口与东北亚海上交流》,《中韩古代海上交流》,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48. 《舟山群岛嵊泗列岛的信仰民俗》,《岛屿文化》(韩)年6月;49.《青岛城市发展的文化定位研究》,《青岛文化建设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50.《中国海洋文化遗产现状与国家政策》(英文),亚太政府间Ocean Policy Forum,韩国,2007;51. 《中国海洋文化的早期历史与地理格局》,《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地理》2008年第2期;52. 《东北亚海洋历史文化遗产的现状与政策思考》,第一作者,(韩)《韩国地方行政学报》第4卷第2号,2007;53.《中国海洋文化模式的历史优势与当代抉择》,《中国海洋报》2008-03-21; the Conditions and Governance of Maritime Heritages in China,the 6th World Archaeology Congress, WAC-6, in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Dublin, June 29-July 4, 2008;55. National Legislation and National Action: the Governance of Maritime Heritage in China,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Underwater Archeology, IKUWA3, in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London, July 9-12, 2008;56. A Study on the Preservation of Maritime Cultural Heritages in China, 韩国木浦大学岛屿文化研究所25周年纪念国际研讨会,2008-10;57.《和平海洋: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历史特性与道路抉择》,《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海洋出版社2008-08;58.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民俗文化基础》,2008海峡两岸海洋文化论坛,厦门,2008-11-08;59.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海洋文化优势》,2008上海海洋论坛,2008-11-29;60.《历史时期东亚地区跨海交流的港口网络与移民--以唐朝山东半岛的新罗人口为中心》,2008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台湾海洋大学,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