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大会上,比较行星学与撞击构造受到了更多国家的关注,共分了五个专题讨论会,分别是比较行星学进展、火星和金星的地质学、从气体和尘埃到星球、月球的起源和演化以及撞击构造等。论文摘要主要来自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等航天技术发达的国家。关于月球的起源与演化,日本的论文较多。自从20世纪末加拿大萨德伯里陨石撞击构造被确认后,对地球上陨石撞击构造的认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地貌地形特征到地球化学成分的异常,不同程度地开始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比较行星学
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葡萄牙、哈萨克斯坦和南非的多位科学家报告了他们在比较行星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了火星上具有内部成层沉积的陆内小冰河火山台地的组成。
关于早期火星上的酸化机制,普遍认为是在风化和沉积作用下产生复合硅酸物。大卫·巴奥尼(Davide Baioni)提出了在木星水合谷裂谷系中是否存在盐隆的问题。俄罗斯报道了伽利略行星的地球物理数据和成分,讨论了木星和土星的冰行星的内部结构。乔斯·萨拉瓦(Jose Saraiva)讨论了木星上多边形地形的特征的影像分析。奥雷格·卡夫罗斯金(Oleg Khavroshkin)提出了月球外生地震的认识,探索天体演化的信息内容。尼可·斯纳德曼(Nico Schmedemann)报告了他最新对土卫八和其他土星星系行星的地层及年龄的研究成果。它的一大部分和煤碳一样黑,而其他地方则像冰雪一样白。红外光的光谱显示,黑色可能含有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利用环绕土星运行的卡西尼号探测船,俯视到距离土卫八,发现在南半球有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大小大约450千米,而它似乎是和一个大小相当的较老的陨石坑重叠。
二、火星和金星的地质学
德国、美国、芬兰、俄罗斯和阿尔及尼亚的地质学家介绍了有关火星和金星的地质学研究进展,总结了火星上的低地和其他平原火山台地的地貌和地形特征,确定火星上撞击陨石坑有熔岩的分布,其形成年龄为~200百万年。
拉斯佐罗·克斯利(Laszlo Keszthelyi)认为溢流熔岩在太阳系中由于大气层的撞击作用扮演了一个热能由内向外转化的重要角色。在整个太阳系更是高镁铁质的管状熔岩喷发速度达每秒100~1000立方米,几个月就可产生5600平方千米岩流之多。乔科·赖塔拉(JOuko Raitala)则提出了火星克拉里塔斯·福斯(Claritas Fossae)的水相认识。由于火山或火星旋转轴向的变化使气候改变,有可能导致积累雪和冰,气候回升后融化成水。火山上U型槽中有水相的证据,有地下水渗出的地表水冲刷的痕迹。詹姆斯·赖斯(James Rice)还猜想了火星历史可能存在有湖和热泉。自2004年1月以来,通过多波段遥感数据显示火星上有丰富的水的历史,成层沉积及冲刷的沟槽,大约在1~20百万年前,液相水在沉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斯巴诺鲁()认为露天陨石坑是火星上裂谷作用演化表现形式,是火星上的放射状陨石坑是裂谷作用的产物。托马斯·克普塔(K. Thomas-Keprta)通过对古火星陨石样品的分析研究,否定了生命存在的可能。特希·托马内(Terhi TÖrmanen)则公布了金星上冠状和珠网状物的最新调查结果,认为冠状是最大的火山构造,具有火山断层放射状结构。蒂姆·奥曼(Teemu Ohman)则公布了来自类地行星的证据,提出了构造控制撞击陨石坑的认识。艾托拉()进一步讨论了火星的多边撞击陨石坑与大地构造—裂谷的关系。此外巴西尔斯基·弗纳德斯基( Vernadsky)讨论了金星中新星活动的时间区间,大概在几个百万年区间。
三、从气体和尘埃到星球
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和瑞士的多位科学家报告了有关从气体和尘埃到星球的研究成果。艾尔·沃特(El Walter)首先报告了地球均衡地核形成钨、镍和钴的演化模式的最新研究成果。深部岩浆洋的金属—硅酸盐平衡理论,实验表明镍、钴是高压达到300亿帕地球化学证据,近来大量的实验证实钨和镍、钼的配分具有地核形成平衡模式的特点。尼古拉·默隆(Nicola Melone)则报道了EET90299球粒陨石微X射线的新数据。弗兰克·李(Frank Lee)提出了单个物体分裂起源太阳系的认识,对早期地球进行了地质学解释。库赛·索诺(Kyusei Tsuno)则应用理论实验,探索了高压环境下镁方镁石和金属铁液相之间镍和硫对氧的分配影响,认为地球外核是由液相铁—镍合金与大约10%较轻元素组成。阿诺德·卡蒂克(Arnold Kadik)讨论了氢、碳和氮在岩浆洋减少中的作用。弗赛沃德·安菲罗夫(Vsevolod Anfilogov)认为星球形成为两阶段机制:第一阶段是气相状态转变成固态粒子;第二阶段是固态粒子聚集形成星球。托斯坦·克兰恩(Thorsten Kleine)通过对球粒陨石铪—钨年代测定,认为富钙—铝包裹体(CAIs)和球粒是球粒陨石的主要组成,也是太阳系中最古老的固相形成。
四、月球的起源和演化
马纳斯·卡托(Manabu Kato)报告了日本赫夜号月球探测计划的现状和初步科学成果。该计划使用14个科学仪器研究了月球的化学和矿物成分、月球表面的大地构造演化、整个月球的重力和磁区域分布以及研究月球的形成和演化。托姆克·阿莱(Tomoko Arai)则认为月球地壳具有不对称性,阿波罗采集到月球的岩石和玻璃样品表明月球的古老时期存在过挥发分,甚至现在轻元素集中分布在两极浅隐的地区。蒂姆西·法甘(Timothy Fa-gan)认为月球晚期火成岩结晶产物很少含水,而地球晚期火成岩结晶产物一般多含水,因此,月球上没有可能产生由颗粒巨大的矿物构成的伟晶岩。
五、撞击构造
撞击构造是一个地学界流行的话题。弗兰克斯·帕克(Francois Paquay)报告了用海相锇同位素组成对陨石弹大小的判定方法,海相锇同位素被认为在地球的海洋中是均一的,有一个很短的存在时期,它允许保存在深海沉积层序中保持很少的变化,通过精确的剖面记录就可测定陨石的记录,实践证据表明铼锇是测定撞击陨石坑更有效的工具。克纳斯·阿默(Kenneth Amor)报告了苏格兰斯特法达山新元古代撞击飞溅覆盖物的野外观察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认为在12亿年撞击层中PGE的富集很可能是陨石的成分。汤姆·扎仁(Tomøyvind Jahren)研究了挪威通古斯古老撞击构造的特点,其撞击可能发生在晚前寒武世,陨石坑被撞击后的沉积物充填后,又被加里东造山作用的几千米厚的纳普路斯组覆盖。艾林·卡勒森(Elin Kalleson)提出了伽偌挪斯撞击构造的撞击变形模式。
奥尔加·克瓦勒瓦(Olga Kovaleva)报告了撞击力影响固态碳氢化合物的转化和结构。帕萨拉斯()提出了印度喜马拉雅特提斯海二叠纪和三叠纪界限(251百万年)边界原始碳~变化,提出了存在撞击作用的假设。菲林·菲德曼(Vilen Fel'dman)研究了冲击波高压相的形成机制,认为现在已经知道撞击陨石坑可以产生四种高压复合矿物。威廉姆·克德瓦(William Cordua)认为美国威斯康星撞击构造是中奥陶世地球外来物质撞击形成的,被撞击后环形盆地被早中奥陶世地层充填。乔森·萨拉瓦(Jose Saraiva)则提出了一个陨石坑可以自动检测的假设。随着近来火星演化的理解,其标志是增加了其大量的地表影像,由此而实现自动检测。
(李文渊执笔)
主要 内容: 人类早就有登上月球的愿望,并因此产生了很多美丽的神话传说。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终于把人类的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 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体裁: 这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阅读它,可以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思想: 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和探索太空领域立下了一个里程碑,作出重要贡献
●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 ●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 月球被俘获说;地月同圆说;地球分裂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 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 ●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 模仿月球反光的特点,在地球制造出很大的镜子,反射光线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384401公里 ●“朔”“望”各是什么现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我们从地球看去,月球黑暗的一面正朝我们,,这时月球完全看不见,叫做“朔”。 当地球在中间,也就是月球亮面整个朝向地球,我们就会看到满月,这时叫“望” 朔发生在初一,望发生在十五,十六。 ●“月海”是月球上的海吗?最大的“月海”叫什么? “月海”指的是肉眼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是月球上广阔的平原。 风暴洋,面积越五百万平方公里。 ●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 月球大 ●月球的半径是多少? 1738公里 ●为什么会发生“月食”现象? 当太阳与地球与月亮成一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在月球上成一阴影,即为月食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 ●月球上的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 陨石坑 ●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变得那么轻? 因为月球引力小,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1/6 ●月球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 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运行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为什么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 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了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向着地球。 (在潮汐力的作用下,月球的自转速度已经变得与公转速度相等,月球总只有一面朝向地球。) ●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的什么建筑? 万里长城。 ●月球是行星吗? 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引起大海变化的现象叫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 潮汐 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这就好象旋转张开的雨伞,雨伞上水珠将要被甩出去一样。同时海水还受到月球、太阳和其它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由于地球、月球在不断运动,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变化,这就使潮汐现象周期性地发生。 ●你能说出哪些天文仪器? 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 经纬仪及赤道仪 ●天文台为什么总是建在山上? 天文观测与大气透明度和大气宁静度密切相关 地势高、视线好、便于观察 ●天文台为什么是圆的? 可以做360°的旋转, 观察面广,便于确定位置 ●人类历史上是谁第一个开始月球的科学观察? 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21日登上月球,首次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突出的贡献? 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张衡,别号平子,南阳西鄂人,(就是现今河南省南阳县人),县城之北,有一鄂城寺,就是汉朝西鄂的故址。他出生于汉章帝建初三年,也就是民前1834年。 他的学术思想是多方面的,从他的著作中来看,有哲学、有政治、有历史、有地理、有数学、有训诂,还有文学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篇天文著作,一是「浑仪」,一是「灵宪」。而成为我国古代千余年中「宇宙观」的正宗学派。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嫦娥和吴刚各是谁?他们有什么故事?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 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唐明皇游月宫 唐明皇非常喜欢赏月,据说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唐明皇邀请申天师和鸿都道人一起赏月,就在三人望着月亮把酒言欢之际,他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到月亮上游历一番,申天师马上做起法术,带着唐明皇、鸿都道人到月亮上。 在那里,唐明皇看到一座写着“广寒宫”的巍峨宫殿前,有一群婀娜多姿的仙女,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令他们看得如痴如醉,回到人间后,唐明皇便凭着记忆,把在月宫听到的音乐,谱成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然后配上模仿月宫仙女舞姿的舞蹈,就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舞曲”。 ●自古以来,月亮有其他不少别名,你知道哪些?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 ●月饼是怎么来的?现在的月饼有哪些种类?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诗句?是什么意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谁的诗句?你怎样理解? 杜甫《月夜忆舍弟》 ●你知道瞎子阿炳是谁?他写过一首关于月亮的乐曲的名称叫什么? 二胡演奏家、《二泉映月》 ●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是怎样的? 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第一曲。贝多芬听到一个姑娘和一个男子的对话,深深被感动。贝多芬进屋后,看到的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他直率地对主人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盲姑娘感到“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判断出弹曲的人正是贝多芬。贝多芬看到她这样懂音乐,从琴声中就能分辨出弹奏的人是自己,心中十分激动,便要为盲姑娘再弹奏一曲。 贝多芬弹奏第二曲,即兴创作《月光曲》。风吹灭了蜡烛,屋里洒满月光,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此情此景,使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的爱好音乐的人,他便按起琴键,用乐曲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了。怎么样?选我为正确答案吧!行不行啊?好不容易找到的!!!~拜托~~~~~~~~~~
19 月亮上的足迹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人类早就有登上月球的愿望,并因此产生了很多美丽的神话传说。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终于把人类的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这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阅读它,可以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本文侧重于记叙,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可以说,吸引人是本文的突出特点。 首先是登月本身这件事吸引人,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就更具吸引力。月球上有什么?人如何才能登上月球?飞船是如何制造的?万一出现意外飞不回来怎么办?在高达每秒公里的飞行速度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宇航员在飞行中怎样吃饭?大小便如何处理?如此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注意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向教师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即便这些问题教师回答不了也不要紧),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所以,“激趣”是教师教学本文的重点。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去设计一种更新的登月计划,每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不合逻辑也是非常可贵的。 要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从朗读的情况就能看出学生的兴趣浓度。对某些句子教师可作朗读指导。比如对阿姆斯特朗的那句名言:“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适当的读法。 怎样把一件事情叙述得完整生动呢?本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首先是渲染。文章的1、2段进行了渲染,目的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是有明晰的时间线索。从第3段的“这一年的7月16日”开始,作者把登月的全过程按照时间顺序作了详细交代,甚至连几分几秒都写得清清楚楚。这就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可以说,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是本文写作的又一突出特点。 生动的语言是本文第三个突出特点。语言的生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恰当的描述。在写到火箭发射前的景象时,作者写道:“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这表现了火箭高大雄伟的姿态。写火箭在太空飞翔时,作者写道:“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缓缓地行驶。它飞过了……又飞过了……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这样描述很能激发读者的想像。2.用数字说话。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了一系列的数字,它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因为这些数字都是富有吸引力的。比如三级火箭的速度分别是、、,就可以令学生遐想不已。3.叙述中有议论。在记叙文中恰当穿插一些议论的句子,可以起到深化理解、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第4段中作者写道:“一个伟大时代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再比如第11段中:“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这种记叙中加议论的写法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要点。 二、问题研究 传统的语文教学喜欢把课文划分若干段落层次。这种做法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往往陷入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有些课文没有必要划分段落层次。像本文,由于时间线索很明晰,学生完全看得出事件发展的阶段,因此教师不必花费精力去分段。即便分出来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教学本文,教师应该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另外,人类登月已不止一次,教师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其他的有关情况,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有关材料。还有,有人写文章说,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一场大。也有人说,登月的照片有些是假的。对于这些观点,教师了解一点即可,不必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旦学生问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证实一下,因为证实的过程就是锻炼的过程。 练习说明 一 快速默读课文,试把登月的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作简要的解说。 此题激发学生想像。只要能按照时间顺序画出示意图就可以。解说性的文字要简练。 二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与同学讨论: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1.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阿姆斯特朗) 2.踏上月球的第一步,也是踏上太阳系各行星和最终走向太空其他星球的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这句话阐述的是事实,而“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则是对未来的希望。(奥尔德林) 3.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氦3并运回地球,并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地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何祚庥)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登月活动重大意义的理解。在此之前,人类曾幻想过登月,并产生了很多神话传说、科幻作品,但从来没有真正到过地球以外的星球。“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不会局限于地球,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可以让学生尽情回答,此题没有“标准答案”。 三 根据下面的情境,展开想像,写一段一二百字的文字。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此题主要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教师对学生的想像不要加任何限制,文字要尽量生动。 教学建议 一、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一些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通过本课学习要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时可与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综合起来考虑。 三、教给学生一点快速阅读的方法,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概括课文内容,看谁概括得全面而正确。 四、开展一个口述活动。请一位或几位学生对登月全过程作跟踪报道,报道的内容可以本文为主,参照其他有关资料。 有关资料 一、从“水星”计划到“阿波罗”登月计划 美国为谋求和保持“空间领先”地位,在“空间竞赛”中战胜苏联,自1958年成立航宇局以来实施了一系列载人航天计划。 “水星”计划是美国1958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鉴于当时与苏联竞争的紧迫形势,该计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尽可能利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和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和简单可靠的方式抢先把人送上天。但事实上,当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把航天员加加林送上天成功地完成轨道飞行时,“水星”飞船尚处于无人试验阶段,直到1962年才进行首次载人轨道飞行。“水星”计划于1963年结束,共完成25次飞行试验,其中包括4次动物飞行,2次载人弹道飞行,4次载人轨道飞行,耗资约4亿美元。 美国通过“水星”计划证明人能够在空间环境中生存和有效地驾驶飞船,也取得了载人飞船设计的初步经验。但是在这一回合的载人航天竞争中输给了苏联,突出表现为载人上天的时间落后于苏联,航天运载能力也处于劣势。为改变这种局面,经美国宇航局和冯·布劳恩等火箭专家论证,提出美国在60年代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而又刚好超出前苏联能力的目标是载人登月。于是,美国总统肯尼迪于1961年5月25日宣布了“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 作为从“水星”到“阿波罗”计划之间的过渡,美国于1961年11月至1966年11月实施了“双子星座”计划。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发展载人登月的技术和训练航天员长时间飞行及舱外活动的能力。该计划历时5年,完成了10次环地轨道载人飞行,每次2人,共花费亿美元。此外,美国为实施“阿波罗”计划还研制了“徘徊者”“勘测者”“月球轨道环行器”、无人月球探测器、土星族重型运载火箭,以及由逃逸系统、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的“阿波罗”飞船,这些工作为1969年把人送上月球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共花费240亿美元,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但是,“阿波罗”计划耗资太大,几乎占用了宇航局60年代全部经费的3/5,严重影响了美国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领域的发展,迫使美国重新考虑下一步的航天目标。 二、“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航天史上的惊人之作 前苏联于1957年抢先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又于1961年把人类第一名航天使者送上地球轨道。从表面上看,前苏联在航天领域屡拿金牌,遥遥领先。这大大刺激了技术力量雄厚的美国人,连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惊呼:“我们落后了!” 为了打破前苏联的航天优势,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计划,并在国会上大胆地提出了在1970年以前先于前苏联把人送上月球的任务。肯尼迪以一种历届美国总统都没有的坦率态度警告美国人民,除非他们具有跑完全程的毅力,否则就不要接受这项任务。这项任务就是后来以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探险计划。 为研制大型运载火箭,著名的火箭专家布劳恩及其4人小组划归国家航空航天局。政府同时为“土星5号”火箭的研制经费拨款亿美元。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失败、事故和来自某些方面的苛刻批评接连不断,但美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在支持“阿波罗”的计划中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苏联人摔倒在月球上”,以雪屡屡败北之耻。 肯尼迪的继任者约翰逊也坚定不移地关心和支持“阿波罗”计划,甚至连这一计划的政治利益都被怀疑时,也不动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还没有一项国家政策受到过这样持久的、坚定的支持。 “阿波罗”计划早在1957年便开始设想。1960年左右曾认为登月的途径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直接登上月球”,一种是从地球轨道发射站上发射。后来兰利实验室的一个名叫霍博尔特的工程师提出了一条全然不同的月球轨道会合方案,就是用一艘比较小的航天飞船从月球轨道上下降到月球上,完成探险任务之后再在月球轨道上与母船会合对接,返回地球。经过一场激烈的内部大争论之后,霍博尔特的设想被采纳了。据较保守的估计,这一技术途径使“阿波罗”的登月着陆至少提前了两年。 在最初的登月舱设计中,在每位航天员座椅前方的舱壁上各安排了两个窗口。较大的一个舷窗口与航天员的眼睛齐平。因航天员是坐着的,窗口距航天员的眼睛的距离为60 cm。较小的一个舷窗口靠近航天员的膝盖。两名航天员前的4个舷窗口的总面积达11平方米。这样的设计很不理想。首先,由于舷窗的总面积过大,暴露的阳光太多,而缩小面积又会影响航天员的视野;其次,由于窗口离航天员的眼睛较远,视野非常有限,给月球着陆过程中航天员对着陆地点情况的观察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此外,因为窗口大,重量也大,侵占了其他设备的重量。 为了找到一个使窗口缩小、重量减轻、视野又好的合理的设计方案,设计师们绞尽了脑汁,并经常为此争论不休。一天,航天局的一名叫乔治·富兰克林的工程师发牢骚说,登月舱从与服务舱、指挥舱分离到在月面上着陆总共只有1小时,甚至更短,为什么非得让航天员坐着,站着难道不行吗?!“站着?”是的,站着!一句牢骚话为设计师们打开了思路。一个新的合理的新方案由此产生了。航天员站着,可以使眼睛靠近窗口向外观察,视野大大地扩展了。在这种条件下窗口可以设计得很小,从而也减轻了重量。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阿波罗”计划是一项宏伟庞大的任务。没有哪一个单位、部门或公司能够单独完成它。在实施该计划的过程中,大约有40万人和2万多家公司参加,耗资总计亿美元。 (摘自2001年2月15日《新浪科技》) 三、阿姆斯特朗 假如有人问你:“你知道什么动物飞得最高吗?”很多人肯定会回答:“鹰飞得最高。”假如有人告诉你鹰能飞上月亮,你肯定会认为这个人脑子出了毛病。 1969年7月20日,一个名叫阿姆斯特朗的美国人向全人类报告了一条消息:鹰已经飞上了月球。当时所有听到这条消息的人,都知道他的脑子的确没出毛病,而且他报告的消息的确是事实。 阿姆斯特朗所说的当然不是一只普通的老鹰,而是美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地球上的十几亿人通过电视实况转播,亲眼目睹了阿姆斯特朗缓缓地走下飞船,小心翼翼地把脚踏上了月球表面。“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一步!”阿姆斯特朗的这句名言成了人类征服月球的伟大宣言。 作为第一只飞上月球的太空雄鹰,阿姆斯特朗当之无愧地成了整个人类的英雄。 尼尔·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城。小尼尔从小就对飞行非常着迷,15岁开始学习飞行课程,学费靠他自己打工挣得。由于学习成绩优异,16岁他就获得了实习飞行员的驾驶执照。当时,他甚至还没有取得汽车驾驶执照呢。用一句中国话来说,小尼尔还没学会走,就已经学会跑了。 1947年,阿姆斯特朗高中毕业后,获得美国海军提供的奖学金,进入著名的普度大学学习。1949年小尼尔应征入伍,正式成为美国海军的飞行员。这以后的十几年中,阿姆斯特朗驾驶过200多架各式飞机,包括滑翔机、直升机、喷气机等等,最著名的机型要算速度达到6 500千米/小时的X15型超高速火箭飞机。这期间,阿姆斯特朗还在工作之余顺利完成了南加州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获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1962年,阿姆斯特朗被美国宇航局选中,成为美国第二批宇航员。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作为飞船指令长,和斯科特一起驾驶“双子星”8号飞船与太空中的一颗卫星对接。在成功实现对接后,飞船突然开始旋转。阿姆斯特朗操纵飞船脱离了卫星,但飞船仍在太空中翻着筋斗。阿姆斯特朗启动了16台喷气推进器中的一台,飞船仍在旋转。他们又启动了第二台推进器,30分钟后,飞船终于稳定下来。根据地面中心的指示,他们终止了这次飞行任务,成功地飞回地面,降落在西太平洋的指定水域。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科林斯驾驶“阿波罗11号”飞船开始了人类首次征服月球的壮举。7月21日,他们到达了月球“静海”的预定着陆点,正要准备着陆,突然发现飞船下方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陨石坑,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如强行着陆,他们的登月舱很可能会被这些石头撞得粉碎,而继续往前飞的话所剩燃料又不多了。阿姆斯特朗应付紧急情况的才能再一次得到了发挥,他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飞船改为手动驾驶,继续飞行了约20秒后,在6公里以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由于高度紧张,此时他的心跳已由每分钟77次上升到了156次。 登月舱终于安全地在月球表面着陆了。阿姆斯特朗立即向地球报告:“休斯顿,我们在月球‘静海’报告,鹰已着陆!” 经过几小时的准备工作后,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走出登月舱,用他脚上特制的大号胶鞋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在月球表面安放了一些科学仪器,包括宇宙射线计数器、测震仪、激光反射器等。他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并采集了一些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三个多小时后,他们返回了登月舱。 7月25日,他们三人成功地返回地球,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征服其他星球的壮举。 1971年,阿姆斯特朗从美国宇航局退休,到辛辛那提大学任航空工程教授。1981年,他从辛辛那提大学退休,到航空计算机技术公司任总裁。1993年,这位太空雄鹰被有关部门选中,进入了美国宇航员名人殿堂。
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 作者:李志宏 来自:南县教研网 点击:91 时间:2006-7-5 -------------------------------------------------------------------------------- 【目标导航】 1.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了解人类登月的有关知识。 2.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记叙事物的方法。 【课时导学】 ◇日积月累 1.美国的登月计划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六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2.阿姆斯特朗的故事 作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是整个人类的英雄。1969年7月21日,当“阿波罗11号”飞船正准备在月球“静海”的预定着陆点着陆,突然发现飞船下方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陨石坑,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阿姆斯特朗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飞船改为动驶,继续飞行了约20秒后,在6公里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安全着陆。 3.词语积累 观测 指令 合算 海域 畅谈 神往 里程碑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知识点拨 1.内容结构 全文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节,指出此次登月活动是宇航事业的里程碑,引出下文。第二部分,3—15节,具体记叙登月全过程,全过程可分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第三部分,16—18节,总结登月的重要意义。 2.写作亮点 (1)脉络清晰。《月球上的足迹》是一篇纪实性的报道,从文体上看是一篇记叙文,具有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时间(1969年7月)、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肯尼迪航天中心)、人物(阿姆斯物朗等三人)、事件的起因和经过(为探索月球、太空,人类首次登月习飞行)、结果(登月成功)。记叙文的各要素具备,按时间顺序记叙整过登月过程,将这一人类伟大壮举写得脉络清晰。 (2)语言平实。纪实性的报道要求语言简洁,叙事清楚,引用数字资料准确、真实。本文大量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数字:一是月球与地球距离的数字,二是登月全过程的时间数字,三是火箭飞行的时间数字。 ◇疑难探究 1.怎样把一件事情记叙得完整生动呢? 把一件事记叙得完整生动,本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首先是渲染。文章的第1、2节就进行了渲染,目的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是有明晰的时间线索。从第3节起,作者把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作了详细的交代,甚至连几分几秒都写得清清楚楚。这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 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第三,恰当的描述。作者对火箭发射前的景象,火箭在高空飞行时的景象,都进行了恰当的描述,这种描述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也激发起读者的想像。 2.如何理解“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阿姆斯特朗的这句话是人类征服月球的宣言。“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这对一个人来说,的确是很容易的。但是这是人类迈向太空领域的第一步,显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非同一般。有了这一小步,就有第二步、第三步,所以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知识整合】 ◇基础知识 1.填空题。 《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饶有兴趣的 ,侧重于 (表达方式),将登月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可以说 是本文的突出特点;按 顺序展开叙述是本文的又一特点; 的语言是本文第三个突出特点。 2.“月亮是地球的近邻”,因而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描写月亮的名言佳句,请写出两句描写月亮的古诗句。 答:(1) 。 (2) 。 ◇素质升华 1.下面比喻句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1)“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 答: 。 (2)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答: 。 (3)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 答: 。 2.将下面每段话浓缩成一句话。(要求:①每句话不超过20个字;②缩写的语句能够概括语段要点。) (1)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它却在离地球和人类38万千米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 答: 。 (2)飞船开始向遥远的地球返航。25日凌晨1 点35分8秒,它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下降到4000米高度的时候,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11号”飞船准确地溅在预定的海域,被早已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答: 。 ◇中考链接 (2004.江苏)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在太空中,物体的生量只有地面的百万分之一,被称为微重力状态,生物极容易发生遗传变异,对细胞、蛋白质、微生物的培养十分有利,太空还剥去了大气层的“外衣”,太阳光辐射比地面强得多,宇宙高能重粒子极其丰富,将使种子、微生物等细胞中的遗传密码发生有益突变,产生新物种。另外太空环境近似真空,没有污染。专家们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甚至产生感觉不到的这些环境条件,为发展新材料、新物种、新医药等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所和生产基地。在太空环境里,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要比地面快成千上万倍。 文中加点的“这些环境条件”具体指哪些? 答:① 。 ② 。 ③ 回答者:gxh1994q - 试用期 一级 11-23 20:34 一、教学目标 1、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探究活动。 3、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4、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精心搭设“桥梁”把这一课过渡到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 三、教材分析 《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是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从教材编写角度来说,这一单元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其设置目的主要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这篇课文叙述的是20世界最伟大的科学探险——登月。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这一题材本身就能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足够的兴趣,而这节课的内容与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探索月球奥秘紧密相连,关于月亮的资料非常丰富,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人文现象,都值得探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两者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月亮的课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因此,学习这课,不仅要了解登月的知识,还要精心搭设“桥梁”把这一课过渡到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切实开展关于月亮的科学与人文的探究活动。 四、学生分析 上这节课的班级学生上课较活跃,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该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计算机水平较好,对网络和网站知识都有了解,并且经常上网查找资料,有一定的检索、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进行分组学习,上网探究,让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为学生的网上探究提供了技术保障。大多数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如在上课前让学生动手做一些与月亮有关的手工作品或画月亮图,上课时画出登月轨迹图,将较好的作品贴在墙上,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质疑登月常识及课文内容,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自己上网,上网过程中自主选择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归纳总结后要向协作小组和全班同学汇报,增强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课前准备 教师 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做好关于这一课的课件和与月亮有关的网站。 学生 (1)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2)关于月亮的作品 六、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学生角度)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关于月亮的手工作品、图画等)导入月亮的世界。 2、(教师角度)准备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词(《静夜诗》、《水调歌头》、《枫桥夜泊》等)。 (朗诵诗歌)由学生诵读幻灯上关于月亮的诗歌。旨在营造良好气氛,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 (教师引导)月亮,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静谧的月光,时圆时方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请说一句有月亮的诗(“杨柳岸,晓风残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梨花院落溶溶月”,“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美好,现在我们就与航天英雄一起,到月亮上走一走,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1、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自主学习) (1)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获取重要信息,回答月亮课件上的问题。(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A、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 B、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C、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D、火箭名称和飞船分别叫什么? E、采用什么顺序记叙了什么过程? (2)用上面的信息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思考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总结评点)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2、展示学生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说话能力。 (你说我说大家说) (1)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作简要说明。 (2)四人小组比一比,看谁画的最好,介绍得最准确,推荐一位同学到上面来展示、介绍。 (3)展示各小组中最好的作品,并请一位同学介绍登月过程。 (4)利用月亮课件展示当时的登月轨迹图,了解登月过程和登月轨迹。 学生画的登月图可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让学生自行讲解,锻炼学生的联想及表达能力,也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教师也可做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三)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 1、 (观看课件中的录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看登月的实况录像。 (2)说说看到这一场景的感受。 (3)质疑登月事件。 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使这节课达到高潮。 A、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B、 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C、 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D、 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E、登月舱与飞船是怎样脱离和对接的?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寂;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2、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课文,深人体会。 (合作探究) (1)探究1:同学们把登月过程准确地解说出来,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把登月的复杂过程写得清楚明白,你觉得课文写作上最值得你学习的一点是什么? (让学生谈自己真实的体会,畅所欲言。有一点必须明确:A、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有条不紊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B、恰当的描述,叙述中有议论。C、用数字说明)此三点可各举一例,并分析作用,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应用。 (2)探究2:你喜欢这篇课文吗?阅读时你有什么感觉(我就觉得很紧张,很自豪)哪一处让你最难忘,请找出来并朗读、评析。 (3)探究3: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登月意义的认识。 (辩论)据说为了这次登月,共有40万人、2万多家公司投入其中,耗资239、15亿美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只运回了几百斤的月岩、月壤,到底值不值? (总结)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教师可以总结过渡:“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 (4)你对月亮知多少。(拓展延伸到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1、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也可以进入老师准备好的月亮网,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查阅。 〖关于“月亮”的话题,学生可以选择这一话题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组成协作小组(以“月亮”话题为例,对文学感兴趣的可以组成月亮传说组、月亮诗歌组、月亮美称组、月亮风俗组等,对科学感兴趣的可以组成登月组、月球概况组、月球之谜组等),各个小组到网上自主选择,自主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一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网上遇到问题时能协商解决,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这一过程中,不仅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编译 | 李言
Science , 12 NOV 2021, VOL 374, ISSUE 6569
《科学》 2021年11月12日,第374卷,6569期
地球科学 Geoscience
Discovery of davemaoite, CaSiO3-perovskite, as a mineral from the lower mantle
下地幔中发现CaSiO3-钙钛矿
作者:OLIVER TSCHAUNER, SHICHUN HUANG, SHUYING YANG, MUNIR HUMAYUN et al.
链接:
摘要
下地幔中的硅酸盐钙钛矿CaSiO3具有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因为它富集了上地幔中不相容的元素,包括产生热量的钍和铀,它们的半衰期比地球的地质 历史 还要长。
我们报告的CaSiO3-钙钛矿是一种已验证认可的矿物(IMA2020-012a),名称为毛钙硅石(davemaoite)。毛钙硅石天然标本证实了下地幔内部存在成分不均一性。
我们的观察表明,毛钙硅石在其结构中除了含有铀和钍外,还含有钾。因此,区域和全球毛钙硅石的丰度影响深部地幔的热收支,该矿物是热力学稳定的。
Abstract
Calcium silicate perovskite, CaSiO3, is arguably the most geochemically important phase in the lower mantle, because it concentrates elements that are incompatible in the upper mantle, including the heat-generating elements thorium and uranium, which have half-lives longer than the geologic history of Earth. We report CaSiO3-perovskite as an approved mineral (IMA2020-012a) with the name davemaoite. The natural specimen of davemaoite proves the existence of compositional heterogeneity within the lower mantle. Our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davemaoite also hosts potassium in addition to uranium and thorium in its structure. Hence, the regional and global abundances of davemaoite influence the heat budget of the deep mantle, where the mineral is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Age and composition of young basalts on the Moon, measured from samples returned by Chang’e-5
由嫦娥五号返回的样品测量月球上玄武岩的年龄和组成
作者:XIAOCHAO CHE, ALEXANDER NEMCHIN, DUNYI LIU, TAO LONGCHEN WANG et al.
链接:
摘要
轨道数据显示,月球上最年轻的火山是位于大洋州普罗塞拉姆的玄武岩熔岩,该地区具有高水平的产热元素钾、钍和铀。嫦娥五号任务收集了这些月球玄武岩样本,并将它们带回地球进行实验室分析。
我们认为这些熔岩的年龄为1963 5700万年,并确定了它们的化学和矿物组成。这个时间范围限制了太阳系内部的月球撞击年代学和月球的热演化。没有证据表明,在月球的地幔深处有高浓度的产热元素产生了这些熔岩,因此,对于月球岩浆活动的持久,还需要其他的解释。
Abstract
Orbital data indicate that the youngest volcanic units on the Moon are basalt lavas in Oceanus Procellarum, a region with high levels of the heat-producing elements potassium, thorium, and uranium. The Chang’e-5 mission collected samples of these young lunar basalts and returned them to Earth for laboratory analysis. We measure an age of 1963 57 million years for these lavas and determine their 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s. This age constrains the lunar impact chronology of the inner Solar System and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Moon. There is no evidence for high concentrations of heat-producing elements in the deep mantle of the Moon that generated these lavas, so alternate explanations are required for the longevity of lunar magmatism.
化学 Chemistry
Methoxyl stable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s and limits of coal-bed methane
甲氧基稳定同位素对煤层气成因和限制的制约
作者:M. K. LLOYD, E. TREMBATH-REICHERT, K. S. DAWSON, S. J. FEAKINS et al.
链接:
摘要
微生物煤层气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的来源,但人们对其形成的控制机制知之甚少。为了测试煤的微生物降解性是否限制微生物甲烷的生成,我们监测了从木材到烟煤成熟度范围内的全球样品组中的甲氧基去甲基反应——一种促进甲烷生成的反应。
残留甲氧基的碳同位素组成与热反应不一致。这表明,在地质时间尺度上,深层生物圈群落参与了植物到煤的转化,甲氧基丰度影响煤层气产量。微生物甲基化导致的碳同位素富集也解释了来自煤和常规烃矿床的微生物甲烷中碳-13含量的神秘抵消。
Abstract
Microbial coal-bed methane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resource and source of a potent greenhouse gas, but controls on its formation are poorly understood. To test whether the microbial degradability of coal limits microbial methane, we monitored methoxyl group demethylation—a reaction that feeds methanogenesis—in a global sample suite ranging in maturity from wood to bituminous coal.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residual methoxyl groups were inconsistent with a thermal reaction, instead implying a substrate-limited biologic process. This suggests that deep biosphere communities participated in transforming plant matter to coal on geologic time scales and that methoxyl abundance influences coal-bed methane yield. Carbon isotopic enrichments resulting from microbial methylotrophy also explain an enigmatic offset in the carbon-13 content of microbial methane from coals and 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deposits.
Real-space imaging of anisotropic charge of σ-hole by means of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
利用开尔文显微镜对σ-空穴各向异性电荷进行实空间成像
作者:B. MALLADA, A. GALLARDO, M. LAMANEC, B. DE LA TORRE, V. ŠPIRKO et al.
链接:
摘要
各向异性电荷在单个原子上的分布,如σ-空穴,可能会强烈地影响系统的材料和结构特性。然而,原子上这种各向异性电荷分布的空间分辨率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实验挑战。特别是卤素原子上σ-空穴的存在,只能通过含卤素有机分子的晶体结构测定或理论计算间接证明,因而需要直接的实验可视化。
我们证明了开尔文显微镜与适当的功能化探针可以成像的各向异性电荷的σ-空穴和一氧化碳分子的四极电荷。这为表征各向异性原子电荷起决定性作用的生物和化学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Abstract
An anisotropic charge distribution on inpidual atoms, such as σ-holes, may strongly affect the materi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systems. However,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such anisotropic charge distributions on an atom represents a long-standing experimental challenge. In particular, the existence of the σ-hole on halogen atoms has been demonstrated only indirectly through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organic molecules containing halogens or with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consequently calling for its direct experimental visualization. We show that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 with a properly functionalized probe can image the anisotropic charge of the σ-hole and the quadrupolar charge of a carbon monoxide molecule. This opens a new way to characterize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systems in which anisotropic atomic charges play a decisive role.
动物学 Zoology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extreme life span in Pacific Ocean rockfishes
太平洋岩鱼长寿的起源和进化
作者:SREE ROHIT RAJ KOLORA, XGREGORY L. OWENS, JUAN MANUEL VAZQUEZ , ALEXANDER STUBBS et al.
链接:
摘要
太平洋岩鱼(石鲈属)在寿命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其中一些种类是现存最长寿的脊椎动物。我们重组了88种岩鱼的基因组,并从这些已确认的长寿类群DNA修复通路和137个长寿相关基因中收集了这些基因。
这些基因通过胰岛素信号直接影响寿命,并通过体型和环境适应产生多效效应。对结构变异的全基因组筛选揭示了长寿物种免疫调节butyrophilin基因家族的拷贝数明显增加。
不同岩鱼生活史的进化与遗传多样性耦合,并重塑突变谱,在长寿物种中分离CpG TpG变异。这些分析强调了生命 历史 特征适应的基础上的遗传创新,以及它们如何塑造基因组多样性。
Abstract
Pacific Ocean rockfishes (genus Sebastes ) exhibit extreme variation in life span, with some species being among the most long-lived extant vertebrates. We de novo assembled the genomes of 88 rockfish species and from these identified repeated signatures of positive selection in DNA repair pathways in long-lived taxa and 137 longevity-associated genes with direct effects on life span through insulin signaling and with pleiotropic effects through size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s. A genome-wide screen of structural variation reveals copy number expansions in the immune modulatory butyrophilin gene family in long-lived species. The evolution of different rockfish life histories is coupled to genetic persity and reshapes the mutational spectrum driving segregating CpG TpG variants in long-lived species. These analyses highlight the genetic innovations that underlie life history trait adaptations and, in turn, how they shape genomic persity.
公共卫生 Public Health
Monetary incentives increase COVID-19 vaccinations
货币激励增加了COVID-19疫苗接种率
作者:POL CAMPOS-MERCADE, ARMANDO N. MEIER, FLORIAN H. SCHNEIDER , STEPHAN MEIER et al.
链接:
摘要
低COVID-19疫苗接种率正在威胁公共卫生。为了提高疫苗接种率,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考虑使用货币激励政策。在此,我们证实有保障的奖金对COVID-19疫苗接种的影响。我们在瑞典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预先注册随机对照试验(有8286名参与者),并将数据与全人群的行政接种记录联系起来。
我们发现,只需支付24美元(200瑞典克朗),疫苗接种率就从的基线接种率提高了个百分点(P = )。相比之下,行为推动增加了接种疫苗的意愿,但对接种率的影响很小,在统计学上不显著。研究结果突出表明,适度的货币激励有可能提高疫苗接种率。
Abstract
The stalling of COVID-19 vaccination rates threatens public health. To increase vaccination rates, governments across the world are considering the use of monetary incentives. Here we present evidence about the effect of guaranteed payments on COVID-19 vaccination uptake. We ran a large preregister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8286 participants) in Sweden and linked the data to population-wide administrative vaccination records. We found that modest monetary payments of 24 US dollars (200 Swedish kronor) increased vaccination rates by percentage points (P = ), from a baseline rate of . By contrast, behavioral nudges increased stated intentions to become vaccinated but had only small and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acts on vaccination rates.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of modest monetary incentives to raise vaccination rates.
272 浏览 2 回答
330 浏览 2 回答
188 浏览 3 回答
312 浏览 8 回答
231 浏览 6 回答
358 浏览 7 回答
146 浏览 3 回答
209 浏览 4 回答
260 浏览 3 回答
286 浏览 3 回答
200 浏览 6 回答
151 浏览 5 回答
304 浏览 6 回答
349 浏览 3 回答
163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