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马云这个人一定非常的熟悉有很多人都会羡慕马云的成功,但是各位同学要清楚,马云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换取的。下面是我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马云坚持梦想的事例:马云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考。
赫赫有名的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读书的时候真的不是一个好学生,他的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他填报的是北京大学。但是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 第一次高考落榜后,说实话,马云是很灰心丧气的,他认为自己根本不是考大学那块料,于是他开始四处打零工谋生计。他每天踩着一辆装满货物的笨重的三轮车,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驶。18岁的马云常常望着前方,茫然不知所措,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当这样一个踩三轮的“骆驼祥子”?他不甘心,他当然不甘心!
有一次,马云踩着三轮去给一家文化单位运书,在金华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他捡到了一本书——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人生》里高加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他。他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之路,不仅是漫长的,更是充满坎坷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将经历一番磨炼。
在经过一番深入思考之后,他决定再战高考。他开始了勤奋地学习。1983年,19岁的马云第二次参加了高考。这一次,他满怀信心。但是老天偏偏喜欢跟他开玩笑,他再次惨败,数学只考了19分。
成绩出来之后,父母都对他不再抱什么希望,认为这孩子注定不是考大学的料,劝他安安心心学点手艺,当个临时工,混口饭吃。
但是马云却仍不甘心,他不甘心一辈子只当个临时工,他要考大学,他明白只有考大学才能改变他的命运。由于父母不再支持他考大学,所以他只有边打工边复习。他那时常常跑到浙江大学图书馆去学习。在浙江大学,他认识了5个落榜生,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谈着他们的抱负和理想。他们对着天空肆无忌惮地振臂高呼: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 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马云记得,高考前,一位姓余的数学老师对他说,马云,你的数学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马云的表现让余老师大跌眼镜。考数学的时候,靠10个死记硬背的公式,他一个题一个题地去套,结果这一套,居然套出了79分(当时数学满分是120分,72分及格),这个分数在马云的数学考试史上,绝对是破天荒的伟大成就。马云非常幸运地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成为外语系的一名本科生。
孟亦凡: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高大帅气的形象,没有优秀的学习成绩,没有聪明睿智的头脑。他靠的对一定要成功的坚定执著的信念。所以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马云来到他当年一手创立的海博翻译社,题下了四个大字:永不放弃。这四个字,如今在海博翻译社的网站首页上赫然在立。它传达着这样一种精神:做任何事情,你可能会碰到很多很多的挫折与失败,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永不放弃,那么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永不放弃,是马云终生的信仰所在,也同样应该成为我们在座的所有同学在中考的这条路上共同的信念。
论知名度,马云堪称世界名人。
尤其是阿里巴巴创造美国股市首次公开募股“史上最大”纪录之后,他的名字更是成为新闻收视率、阅读量和点击率的保证。
不过,和马云面对面聊天,你会发现他的平实与随和。他会直视你的眼睛,让你感觉被尊重。如果是一圈人围坐,他能够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情绪。
瘦瘦的马云,反应极快,他的伙伴们形容:“这个人的脑子和嘴巴是通着的。”一开口,那些没有打过草稿的妙语会汩汩滔滔喷涌而出。这些话,充满哲理,令人回味,却绝无嚣张的味道。
从艰难困苦中打拼出来的他,深知一个道理:希望被人尊重,先要尊重别人;希望获得成功,先要帮助别人成功。
1999年秋天,18个同道者聚在杭州城西马云的家中。“每个人有多少钱出多少钱,但要留10个月吃饭的钱。不许问父母借钱,问父母借钱的话,明天把老爸老妈的退休工资搞掉了,那也吃不消。”
18个人凑了50万元,平均每人2万多元,当时35岁的马云算是积蓄多的,多掏了几万元。
说起当时的捉襟见肘,马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们平时不打车,一次有东西要带,于是马云和两个同伴下决心打个的士。来了一辆车,以为是夏利,3个人招手,结果停下来是辆桑塔纳,于是3个人齐刷刷地把头转了过去。“桑塔纳的起步价要比夏利贵,当时我们没钱,一分钱都得省。”
尽管如此,阿里巴巴一开始就是家“放眼世界”的公司,开业时马云曾带着团队在猎猎秋风中宣誓:“我们一定要打造一家让世界瞩目、让中国人骄傲的公司!”
创业伊始,也曾有过分歧:为大企业服务,跑跑关系,来钱快;为小企业服务,到处吃闭门羹,似乎摸不到什么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到底往哪个方向走,企业要怎样活下去,创业几年之后,马云站在了抉择的十字路口。最后定位是:做小微企业的服务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是幸运的。”马云说。
从一开始,阿里巴巴几乎所有重要会议,都留下录像和录音,以备将来查考。就好像当初创业者知道这家公司将会多么成功,甚至会作为一个现象留给后来者研究。“全世界没有一家公司这么做的,很多人羡慕不已。”马云说。
阿里巴巴取名的故事如今已是耳熟能详。创业伊始,他就想给未来的公司取一个全球化的名字。在美国旧金山,马云在吃饭时问服务员,“你知不知道阿里巴巴?”女服务员说:当然知道,阿里巴巴芝麻开门。马云到新加坡,又跑到街上问人,看阿里巴巴是不是一个世界通行的名字。最后,有了今日的阿里巴巴。
几年后,走在美国纽约的街头,很多人能够认出这张标志性的中国面孔。马云去餐厅吃饭,有人在他不知情时买了单;去酒吧,有人送他免费的雪茄。这些慷慨的人当中,有的会给他留下一张纸条说:“马先生,谢谢你,我通过阿里巴巴这个平台赚了很多钱,所以我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