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只是一个有着五十几名党员的小党,面对的是一个陷入苦难与屈辱深渊的旧中国。9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已成为在全国执政60多年、拥有近八千万党员的大党,社会主义中国欣欣向荣。一、九十年的奋斗历程 1.浴血奋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中国社会开始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国家日益贫弱,社会战乱不已,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饥寒交迫。为挽救民族危亡,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出现了许多献身民族进步的人民英雄。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并没有找到解救中国的出路。伟大的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是近代中国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可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动荡、战乱不断的苦难深渊之中。 事实充分证明,在强大的帝国王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革命取得成功。资本主义的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需要有一个先进思想武装的先进阶级的政党来领导,这就是1840年以来中国历史的无可辩驳的结论。 正当人们处于彷徨之际,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鼓舞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使他们在黑夜中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1921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鲜明地确定了奋斗目标,制定了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分两步走的革命纲领。领导中国人民,在世界的东方谱写了辉煌壮丽的史诗。 2.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领导和组织这场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由此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重任。 新中国诞生之初,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存在着很多困难和严峻的考验。当时,在国内,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仍在负隅顽抗,饱受战争创伤的国民经济是个烂摊子,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在国际上,由于“冷战”的兴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政策。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依靠广大群众,肃清反动残余力量,战胜帝国主义的封锁、破坏和武装挑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3.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这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心愿。但是,这一顺应时势的愿望遇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国家建设百业待兴,真理标准讨论热潮涌起。形势的发展呼唤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在9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予当代共产党人深刻启示: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正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个又一个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伟大结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2.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中国人民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历史表明,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 3.制定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与中国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 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平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及时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人民愿望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理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等重大战略思想,等等。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方法,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4.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一个胜利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工人罢工血腥的斗争中汲取教训,提出了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主张,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党又适时地提出建立广泛的爱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主张,实现了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步伐。历史一再证明,团结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不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5.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把自身的建设确立为“三大法宝”之一,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中国共产党又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总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总是首先动员和组织党自身的力量,进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夺取胜利。 9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全体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铭记。 在9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予当代共产党人深刻启示: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正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个又一个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伟大结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2.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中国人民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历史表明,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 3.制定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与中国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 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平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及时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人民愿望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理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等重大战略思想,等等。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方法,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4.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一个胜利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工人罢工血腥的斗争中汲取教训,提出了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主张,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党又适时地提出建立广泛的爱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主张,实现了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步伐。历史一再证明,团结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不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5.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把自身的建设确立为“三大法宝”之一,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中国共产党又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总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总是首先动员和组织党自身的力量,进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夺取胜利。 9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全体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铭记。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公元1840-1949年)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 中国近代史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中英贸易逆差.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1840年,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也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魏源等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俄(6月13日)、美(6月18日)、英(6月26日)、法(6月27日)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奕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奕��为首(曾国藩、张之洞等)。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创办首个(陆续多批)近代企业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但因为政治上的软弱,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1919年初英、法、美等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巴黎和会”。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也派代表出席“巴黎和会”。但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绝。消息传至国内,群情激愤。5月4日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北京学生们喊着“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的口号涌上街头,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途因有法国特务监视,转入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中国共产党诞生了。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华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8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成立了!!!历史启示: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伟大胜利。 历史不应该忘记,历史也不应该被忘却。 从幼时发蒙那天起,重复在我耳畔的,便是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道德逻辑,而正视如钉在板上的历史,更多的却是与长年所习教义不甚一致的悲剧。为了到哪都说不清白的毒品走私,竟明火执仗地打上人家,天下邪恶之最,可居第一;把图财害命的强盗拒之国门之外,应是最天经地义的正当之举,可结果总是邪恶者揣着占地索款的条约凯旋,正义者屈辱地舔怃着流血的创伤。广大农民为获得生存的空间,衣食的饱暖,揭橥天下第一家,共享太平的义旗,也是顺呼天而应呼人之事;而为了少数人的骄奢淫逸,把万千生灵残杀在血泊之中,这与正义何其相悖,可是道德逻辑依旧没有显示灵光。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当历史把无情的事实揭示给我们时,也把答案藏在了其中。倘若,我们了解到在中英对持的剑拔之际,道光帝向大臣们提出的无知疑问;道光帝得知英国女王自择配偶,大笑夷蛮之邦不懂婚姻大事需遵父母之命;讨英大军的主将向巫师讨教,用妇女便尿的马桶,破英军“妖术”(即新式枪炮),就会得到这样的启迪:命运操在愚昧腐朽统治者手中的民族,是连正义的战争也是打不嬴的。同样当我们看到约束士卒分男营、女营,不得过夫妻生活的洪秀全,自己却妃子萦绕;北伐失败,西征未达预期目的,而劝诫他人不能凌夺斗杀的“上帝家族”成员们,却已经为争万岁的名分刀枪相向;天国后期的大政,掌握在洪秀全两个贪鄙嫉贤的长兄和一个女官总管手中,就会认识这样一个道理:不超越自己的敌人,就别指望得到胜利之神的青睐,由农民领袖导航的战船,无法冲出封建的旋涡,到达解放的彼岸. 八十年代以来,很多青年人怀着兴国的责任感,穷诘这样一个问题,即雄踞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曾以悠久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进程施予了极大影响,为什么在近代会落伍,使近百年的历史充满屈辱.当一个民族以文物礼仪隆盛的“天朝上国”自居,深闭固拒,夜郎自大,就会使往昔的荣耀变成一个沉重的包袱,滞缓本民族继续迈进的步伐。流动的历史,不等待任何一个民族,你耽于“十全武功”、“万国向化” 的旧日迷梦,人家却经历了文艺复兴产业革命和政治变革,当这个人类发展最新阶段赢得历史的恩宠时,一切蹒跚其后的民族,便面临被征服的命运. 但历史有时强加给一个民族的命题是不容选择的,要摆脱敌人的奴役,首先要国强.但是,国人认识这一点时,却走过了曲折的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如马克思预言的那样:中华民族总在惨遭劫难之后,才省悟奋起。好在有成千上万的爱国者,为寻求救国真理前仆后继,执着地求索,他们或许过于轻率但却不乏清醒,他们或许还带着未开化的愚昧但却不缺少睿智,他们或许过于轻信但绝不怕牺牲,他们在困惑中奋斗,在徘徊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从而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种下了契机。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必须从现在起,以过人的努力,超常的毅力,去发奋汲取文化知识;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去勇于参与社会实践;以开拓的思路,创新的理念,去探求人生的新境界,长大后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想写论文不一定要照抄,你可以结合我给的资料吧它转换为自己的话就是自己写的论文了,其实论文与作文没什么区别,最大的不同在于论文只要你说的正确就可。稍微加点自己的看法,套点史实。所以自己去加油吧!你一定可以自己写出满意的文!
1840年,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用强权和大炮轰开了古老中国长期封锁的大门.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鄙夷外国、妄自尊大的大清王朝.揭开了中华民族屡遭西方列强侵略、侮辱、欺凌的悲惨史页.也唤起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顽强探索,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担忧、思考和关注.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184。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①就是这一派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睁眼看世界,运用新观念、新眼光和新的思维方式,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大胆提出了探索国家出路的可贵思路和充满爱国精神的救国方案,并把爱国、救国与建国融为一体.这些各种各样的救国方案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虽有其局限性,但它加深了对西方世界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把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不断推向前进.并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制定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方案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一、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大胆提出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抵御外侮、变革社会的救国方案184。年.资本主义的区区小国英国不仅用大炮轰开了妄自尊大的大清封建帝国的大门,而且使大清帝国败(拜)倒在英国的脚下.这第一次交锋的失败,不能不引起中国有识之士和开明爱国官员的震惊和思考.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不满清政府封建顽固派的专制统治,开始认识到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主张揭露抨击清朝政治的黑暗与腐败,变法革新,兴利除弊,提出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抵御外侮,富国强兵的可贵思路与救国方案.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作为在封建时代从政40年,历官14省的杰出政治家,一反封建顽固派之所为,在反侵略的斗争中.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屈膝求和.他提出严禁鸦片走私,鼓励正当贸易;主张抵抗外敌侵略,但不排斥学习外国的长处.他在领导抗英斗争的实践中.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注意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动态,派人购置外国书刊和招募一些懂外文的人翻译西方书报.精心研究,以筹划禁烟、应敌方略.他认为:“沿海文武员弃,不谙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其来历”.因此,“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定控制之方.”②他组织翻译汇编《澳门新闻报》、《澳门月报》和《华事夷言》,请人翻译西方有关武器制造方面的书籍。他从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实际需要出发,将收集的外国地理、历史资料编纂成介绍世界四大洲、大小共90余国情况的世界地理书籍《四洲志》,以此作为富强中国的借鉴.《四洲志》的内容虽不完备,但它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开创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认识世界的先声.尤为可贵的是,他在被投降派诬陷、迫害.被昏庸腐败的道光皇帝革职、充军以后.仍不忘抗英.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告诫清朝统治者不能放松夷务,要“以威服叛”,而不能“设法羁糜”。并提出“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③的主张.他不顾个人荣辱得失,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始终坚持师夷长技,抵御外侮的主张与立场,曾提出剿夷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提出了可贵的思路。中国近代新思潮的倡导者,全面系统阐述学习西方、抵抗侵略著名主张的伟大思想家魏源,从1842年秋开始,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我国最早全面倡导学习西方、抵御西方的名作《海国图志》,系统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提出具体建议:第一,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军事生产技术。指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①“人但知船炮为西洋之长技,而不知西洋之长技不徒船炮也.”③他认为,凡属有益于民用者均在学习之列。要求建立资本主义的近代新式工业,学习制造各种枪炮船械.他告诫国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⑥从而说明了“师夷”与“制夷”的关系,明确了学习西方的重要性。第二,设立官办军事工业.认为这样做便能“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⑦使中国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独立创造、改善自己的武器装备.第三,创办民用工业和允许私人自由设厂、开矿.他说:“战舰有尽,而出聋之船无尽”,“造炮有数,而出胃之器械无数”。⑧这就把“师夷”与发展民族工业联系在一起.第四.仿效西方选兵、练兵。他强调,从懂技术和有实践经验的人中选拔和训练新式水师,以增强军队素质,提高战斗力.提出对军事创造发明者给以奖励.可见,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中国落后的状况,使国家达到富强.“师夷长技”的方法,也不是盲目照搬,而是有所取舍.取什么?当时魏源认为主要还是取西方的“坚船利炮”,认为这是外国的长处.魏源倡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和主张,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代表了当时地主阶级改革派和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纵观地主阶级改革派探索国家出路的可贵思路与方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林则徐、魏源等虽然未从根本上改变地主阶级的立场,也未与封建主义彻底决裂,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但他们坚持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主张放眼世界,变革社会,特别是看到了西方的军事技术是我们应学习的长处并勇敢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并把“师夷”和“制夷”结合起来。他们的救国主张与方案既适应了当时形势的需要.又开创了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探索国家出路的努力方向.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重大作用;对后来新思潮的产生,也有相当的影响,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先声.二、洪秀全、洪仁王牙等农民革命派领袖提出“地上天国”的救国方案1851一1864年.在中国大地上勃然兴起的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战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持续14年,纵横18省区,声势之浩大,为中国和世界农民战争史上所仅见.发动领导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战争的领袖洪秀全,利用改造了西方基督教的教义,把平等精神与中国儒家思想、农民的平均思想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代表农民利益的救国方案—《天朝田亩制度》.为了实现这一救国方案洪秀全率领太平天国的将士浴血奋战.苦苦探索了14年,把中国农民革命派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推向了新的高潮.但是洪秀全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毕竟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救国方案。一方面,它根本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突出表达了广大农民摆脱封建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是历代农民起义平均平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政治倾向上,具有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意义.另一方面,它又是小农经济的产物.是小生产者对理想国的追求,这种企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平均一切社会财富.消灭一切私有财产的方案,是绝对平均主义的农民乌托邦.它不仅在实践中行不通,具有很大的落后和空想色彩,而且违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动性.因此,代表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的“地上天国”的救国方案最终还是未能实施。1859年洪秀全的族弟,临危受命总理太平天国朝政的洪仁牙设计并提出了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治理国家,改造社会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其中心思想.是如何用人和立法,而又以立法为重点,并使中国达到“兵强富国”.“俗厚风淳”的目的。在政治上,洪仁曰二提出了一套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制和民主色彩的政治改革方案。主张广开言路,革新政治,沟通上下,反对结党营私;尤其在用人方面.他提出要“用人察失”和“禁朋党之弊”.他强调以法立国.完善法制,改良君主专制政体.为此他具体提出从三个方面进行内政改革,即以风风之,以法法之,以刑刑之.三者之外,还要领导者亲自实践,身体力行,起带头作用。为在政治上加强中央的集权,做到“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他还提出设立“新闻馆”,以通言论,加强舆论监督,设“暗柜”以“收民心公议”,为人民提供参政的机会。在经济上,洪仁开主张仿效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大力兴办发展近代交通运输和工矿、邮电、金融等.62·企事业,准许私人投资.奖励创造发明.在文化教育和社会改革方面.主张办学校,开医院,发展救济事业.禁食鸦片,禁蓄奴蝉,改造社会陋俗.在对外关系方面,主张与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在坚持独立平等的原则下.与外国通商,开展文化技术交流,但强调不准干涉中国内政,禁止鸦片走私.明确提出应将学习西方“技艺”与学习西方“邦法”并重的进步主张.尤为可贵的是,洪仁牙把向外国学习的眼光放在更长远的目标上,提出“与番人并雄之法”,即通过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赶上或超过西方国家。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洪仁王干提出的《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虽很不完备,既没有涉及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也没有提到改变封建经济制度和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加上当时还不具备实现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因此,未能付诸实施。然而,它毕竞是洪仁开代表农民阶级并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眼界,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提出的救国方案,是太平天国农民领袖向西方学习的杰出成果。它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提供了可贵的思路,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系统著述和大胆设计,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三、康有为等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维新变法”的救国方案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领袖康有为等提出的“维新变法”的救国方案,把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领域由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抵御外侮和学习西方的经济以振兴工商,进一步扩大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理论体系.以实行君主立宪制.这更是一大历史进步。幼读经史,深受儒家思想系统教育并感受到西方物质文明与法律制度的康有为.在中法战争后中国不败而败的民族奇耻大辱的刺激下,日日以救世为心,刻刻以救世为事。1888年6月,他以“布衣”的身份第一次上书清帝,开始酝酿变法维新的思想理论与救国方案.1891一1896年康有为先后写成轰动一时的维新变法的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制造了理论根据。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鲸吞的严重危险.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当即联络18省举人130。人集会,共同讨论由他起草的上光绪皇帝书,要求清政府拒签对日和约.采取紧急措施抵抗侵略,这是康有为的第二次上书,即著名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在康有为的鼓动下清代知识分子的一次空前的爱国请愿活动,它表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新觉醒,也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公开亮明自己维新变法救国方案的第一步。从1888年至1898年.在这10年期间,康有为共7次上书清帝,明确提出维新变法的救国方案。概括康有为和维新派的基本主张主要有:政治上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他向皇帝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其第一策曰.择法、俄、日以定国是;其第二策曰,大集群才而谋变政;其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他说:“凡此三策.能行其上,则可以强;能行其中,则犹可以弱,仅行其下,则不至于尽亡,惟皇上择而行之”.⑨他特别希望光绪帝能效法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定国家大政方针,实行变法,使国家富强,认为这才是上策。他反复强调非变法不可的主张,指出:“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认为:“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法既积久,弊必丛生,故无百年不变之法。”⑩他提出:开议院,定宪法,扬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认为做到这一点才能无敌于天下。特别是他还提出:设制度局干内廷,皇帝每日亲临商榷.认定新制,并设12分局,代替旧有部、寺,以举新政;建议各省每道设一民政局,督办地方自治新政,学习西方国家政体,实行议政、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等.可以说,康有为提出的在内廷开制度局的主张,是维新派变法政治方案的核心,是他向西方学习的大胆尝试,也是维新变法救国方案的中心思想。维新派还提出: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并准许各地开设学会和报馆,给以一定的出版与言论自由;取消重迭消闲机构,裁汰冗员,删改则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鼓励其自谋生计等.维新派的这些政治主张,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以至在社会变革的意义上,都超过了以往一切政治派别提出的救国方案,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经济上,兴办实业,发展民族工商业.维新派直接引用了郑观应“商战”理论,强调“古之灭国以兵,人皆知之,今之灭国以商,人皆忽之”。@他们主张发展新式工业.斗巧争奇;建立商会.国家助之;兴办近代教育事业,促进经济发展等等,这些部产生了实际的社会效果.特别是在百日维新期l司,还颁布了发展民族工业和科学·63·文化的诏令,提出设立农工商总局的措施,使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人士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投资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文化思想上.倡西学.兴学堂,开民智.维新派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武器.对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纲常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在思想文化领域吹进了一股新思想的春风.他们广泛介绍和宣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著作,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生物进化论、科学的方法论、天赋人权说,以及自由、平等思想等。这对于促进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民主革命的开展,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维新变法的救国方案,虽经过短暂的实施而遭废止.但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却未停止,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更是不可逆转.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改革、创新的勇气,进取、献身的精神,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坚持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以至提出更先进的救国方案奠定了思想基础。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主共和”的救国方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从维新志士的鲜血中深刻醒悟到不用武力推翻清政府,就不能建立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更无法实现资产阶级革命派设计的救国方案。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理性思考和政治实践.以急迫的心情追求一种解决中国问题的全新的社会方案,即“民主共和”的救国方案。1894年11月,彻底抛弃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走上反清革命道路的孙中山在檀香山组成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孙中山草拟的《兴中会章程》,以“振兴中华,维护国体”作为立会宗旨,并为兴中会制定了“驱逐鞋虏.恢复中华,创立公众政府”的秘密誓词,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了推翻清朝专制政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目标。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也是孙中山描绘的“民主共和国”救国方案的萌芽.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组成了中国同盟会,按照西方政党的模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并提出了:“驱除鞋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同年n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他明确宣布:“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灯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⑩孙中山阐发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比较理想的全新的救国方案。它所主张的民族主义,包括“反满和独立”两层含义,达到实行民族革命的目的.这表明,民族主义的目的和核心是要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解除民族压迫.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它所主张的民权主义.是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完成政治革命,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认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它是“恶劣政治的根本”.⑩因此,仅有民族革命还不够,在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朝的同时,还必须实行政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他明确提出:“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是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⑧而政治革命的结果,就是要“颠覆君主政体”,去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此外,孙中山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制订中华民国宪法.实行“五权分立”的政治主张,即除了欧美国家实行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外,还设立考试权与监察权,以此弥补“三权分立”之弊,使国家得到更好的治理.由此可见,民权主义的目标就是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它所主张的民生主义,就是通过土地国有的办法,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达到社会革命之目的。孙中山提出:“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⑩民生主义的核心是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实际就是解决土地问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三民主义思想指导下,举行了一系列武装起义,百折不挠,愈挫愈·64·奋,终于使自己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变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赢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并于1912年宣告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这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在亚洲历史上诞生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它揭开了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斗争的崭新一页.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布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令。资产阶级欣然高呼:“工业革命此其时矣!”审视南京临时政府的内部结构和发布的法令政令.几乎到处可以看到美国的投影,可见.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真心诚意地效法西方政治体制.要在中国实施民主共和国的救国方案的信念是多么的虔诚。然而,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目的的革命,决不为帝国主义所容许.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充分证明,西方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回顾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可贵思路与方案的提出和演变,既表明了探索国家出路斗争的阶段性、连续性,又证明了探索国家出路斗争的长期性与进步性.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各种斗争方案尽管无一例外地均以失败而告终,但先进中国人近百年的奋斗史、探索史、创业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近代中国用几代人毕生的心血,经过百折不屈的斗争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仍闪烁着那个时代的光辉.仍是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最佳方案.因为,哪怕是向前迈出的最小的一步,都是带有历史进步色彩的艰难的一步。总结中国近百年救国方案提出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没有过去,也就不会有现在.更不会有将来。没有近代中国一个又一个救国方案的提出、实施、失败.就不会有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一通向胜利的方案产生、落实和发展。因此,我们要珍视过去的历史.从中找到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悟不断进取、勇于创造的激情,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跨世纪强国方案的实施贡献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201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不平凡的九十年,结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曲折历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从党建设的历史进程、从发展道路的反复探索、从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从新世纪的严峻考验,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深刻启示。这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寻找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了中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状况,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命运;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确定“三步走”发展战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成功地迈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沉着应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战胜风险,顶住压力,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胜利地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先驱者上下求索、英勇奋斗,但始终未能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中华大地依然是列强横行、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于1921年7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九十年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经过艰苦的探索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一结合,开辟新的道路,取得新的胜利。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开展武装斗争,发展统一战线,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找到了壮大国营经济,发展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实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迈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毛泽东思想成功解决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和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大飞跃。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再次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大飞跃。近二十年来,我们党先后又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大思想战略,也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创新性的继承和发展。而在今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党也将不断地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在新世纪新的征途上,我们还可能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始终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开拓创新精神,才能够找到适应新情况的新思路、新途径,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新措施,继续把我们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实现、发展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九十年来,我们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经过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正是由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不懈地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在新形势下,只有继续把人民利益作为党的最高准则,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地发展进步。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谋人民群众之所需,千方百计地为人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搞改革、搞建设,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团结各族人民。在大革命时期的国共第一次合作;抗日时期,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进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改革开放来,我们党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以和平方式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逐步完成祖国领土的统一。面对我国政党林立,民族众多的情况看,我们党仍然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制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重要机制,团结人民,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党的建设。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党始终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我们的党是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是由当代中国先进分子组成的。我们党始终秉持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团结友爱,艰苦奋斗。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和新中国的创立者,而且是建设和改革的政治设计者、组织协调者、思想引导者和行动带领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重要性,也致使我们党更要坚持完善自身。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解决好“参加革命究竟为什么”的问题;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解决好“现在当官干什么”的问题;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解决好“将来身后留什么”的问题。要做到严以律己,洁身自好,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而争,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展现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和道德风貌,维护党的光辉形象,增强党的凝聚力。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方法和领导体制,切实保证人民军队、国家政权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群众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积极主动、各尽其责,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共同致力于国家的稳定发展,致力于人民的幸福安康,致力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80多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党发展成为拥有近7400万名党员、执政50多年的世界最大政党。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让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从此,中国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在党90年的探索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论文。中国近代发展的很好,而且越来越好。
126 浏览 7 回答
340 浏览 7 回答
97 浏览 3 回答
185 浏览 6 回答
195 浏览 4 回答
308 浏览 5 回答
165 浏览 6 回答
142 浏览 4 回答
230 浏览 4 回答
124 浏览 4 回答
167 浏览 4 回答
316 浏览 2 回答
275 浏览 3 回答
283 浏览 5 回答
299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