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市学院是公办大学。湖南城市学院(Hunan City University)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办于1970年春的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与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院校。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一、性质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2、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二、资金来源不同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三、举办者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
2015年1月,中共益阳市委、益阳市人民政府在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力争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湖南城市学院,争取将湖南城市学院建设成以土木建筑、医学为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2017年11月,湖南城市学院新增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院系专业
根据2020年5月学校显示,该校有13个二级学院,开办本科专业51个。
师资力量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拥有教职工1207人,其中专任教师91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18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747人,教师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4名,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13人,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10人,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58人。
教学建设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城市规划;
省级特色专业:城市规划、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社会体育;
省级重点专业: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社会体育;
学科建设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门、校级优势特色学科8门、校级重点学科15门。
科研平台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省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应用基础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
科研成果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二等奖4项),省部级课题近250项;规划建筑设计成果获省部以上奖励63项。
馆藏资源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总藏书约168万册,其中中外期刊万册,电子资源有38个数据库,电子图书总计,可提供9200余种中文电子期刊和27万多篇博硕士学位论文的检索服务。
学术刊物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城市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主要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它学术研究机构,刊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学术论文。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全国地方高校十佳学报。该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是美国《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德国《数学杂志》、《哥白尼索引》来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