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崛起的原因是综合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从英国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其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两部分:
部分内部原因:
1、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海外掠夺和贸易也是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以及殖民战争等都是其完成原始积累的原因。
2、制度的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积极发展对外的贸易,使伦敦,利物浦成了繁荣的港口城市。
3、工业革命的推动: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首先完成有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如蒸汽机等。
4、重视教育:二百多年来,英国的各类学校和大专院校随着该国举世瞩目的技术、工业和金融革命而发展起来。但是,其世界一流的教育历史更为悠久,可追溯到12世纪牛津大学(1185)和剑桥大学(1209)成立的时代。
部分外部原因:
1、拥有强大的制海权: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权上迈出第一步。其后,利用其优势的地理位置与强大的海军控制了海上运输贸易。
2、不断扩张殖民地: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猛烈扩张。1801年合并爱尔兰,英国的正式名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对亚洲的侵略继续扩大。
扩展资料:
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111倍, 号称日不落帝国。
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取得了胜利,但国力严重受损,于20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解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英国
英国迅速的崛起 一:十五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大西洋航路中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伦敦,利物浦等) 二: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支持工商业者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 三: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圈地运动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加速了发展 五:注重发展海军,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夺得了海上霸权地位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其实我也是这个课!现在也不知道!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In human history, once successively appeared many "powers", such as the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Britai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etc. In these powers, England is the only ever established a single world hegemony countries, other countries are either regional powers, or once shared world hegemony with other country. From the 19th century, Britain have completely established the hegemony of advantages in the global scope, almost lasted for a century. However, being called "day falls empire", Britain will never escape the fate of dominating a century later, Britain began gradually to decline and become a second-tier national. Former radiance, although never to return, Britain for the world influence really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it involves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aspects. For Britain's rise and fall, scholars always have different views.
哥们,一个学校的,哈哈。我舍友跟你一样,给你分答案吧In human history, once successively appeared many "powers", such as the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Britain,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etc. In these powers, England is the only ever established a single world hegemony countries, other countries are either regional powers,or once shared world hegemony with other country. From the 19th century, Britain have completely established the hegemony of advantages in the global scope, almost lasted for a century. However, being called "day falls empire", Britain will never escape the fate of dominating a century later,Britain began gradually to decline and become a second-tier national. Former radiance, although never to return,Britain for the world influence really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it involves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aspects. For Britain's rise and fall, scholars always have different views. It about three timesThe first period, Queen Elizabeth ascended the throne from the ruling to the end of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British colonization began in the sea, and has defeated the Spanish Armada and the Netherlands Navy, from the rise of British sea power, a Europe. Glorious Revolution, the British formally established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form of the system, other countries follow the United Kingdom to establish the emerging capitalist system,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own economic, if the right way, catch up with the UK is possible.。The second period, from the end of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to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During this period, the British annexed the success of Scotland, and in the Anglo-French victory in the Seven Years WarThe third period, from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of the rich raw materials, vast domestic market and changing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thought - Adam Smith's "Wealth of Nations" was published。Britain is a pioneer of world capitalism, but not forever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changes, early capitalism, the capitalist world market has not yet formed, and very underdevelopedNot a perfect market to where consumers only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land area, looting of raw materials to maintain and develop. When Germany,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the rise of the emerging capitalist countries such as France and the old capitalist countries to catch up,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fundamentals improved, has formed a stable supply of raw materials and consumer groups. The shift, there is no more but starting to lag behind the UK, while the rise in other countriesFight two world wars. Are basically two world wars of the European battlefield, the war greatly the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a British nationalIn the war many of his original sphere of influence and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fluence is replac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reasonBritish Empire Is the largest global colonial empire, envy of the world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The forma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 300 years of trade, migration and military conquest of the results, the period also of commercial diplomacy of peace and empire atrophy. Throughout the territory of the empire, including the seven continents, including Antarctica, four oceans, has been described as "empire the sun never sets"Meanwhile, his decline is inevitable.
劳驾谁知道这老师叫什么,我去晚了,论文没交,急用啊
英国近代以来的崛起和强大,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而其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宪政体制的形成与完善,无疑是其最重要的结构性和制度性支撑。近代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三权分立宪政体制国家,应该被看作是英国贡献给现代世界政治的最大制度创新。近代英国正是通过宪政体制创新引领时代潮流,并迅速崛起为欧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的。从欧洲的历史来看,英国崛起时人口不过2000多万。英国先是在1588年消灭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接着又打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最终在18世纪后期的七年战争中打败法国,而成为世界霸主。并且,随着宪政体制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英国日渐成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新技术开始不断涌现。176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织机,1779年克莱普顿发明了走锭纺织机,1784年卡特莱特发明了动力纺织机,等等。而代表经济自由放任和市场经济成熟理论的著作——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正是在1776年出版的。英国长达几百年的兴盛史,充分证明宪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可以说,英国所走过的宪政之路是成功的,经验是可贵的,对后世影响是巨大的。研究英国宪政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更好地认识近代英国的崛起,有助于提供线索,抓住根本。就其深远意义而言,近代英国宪政体制的形成与完善不仅是国家性的,更是世界性的。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宪政国家都是效仿英国宪政体制而走上宪政道路的。宪政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无疑是当今中国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而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些规律性联系。中国百年来宪政进程受阻,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缺乏、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缺乏有效的平衡和相互尊重。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推进,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私人财产权利已经人宪,利益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从而为我国的宪政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结构基础和背景根基。当然,宪政在中国的实现,也离不开我们的理性自觉推动。这就需要对西方宪政的生成加强研究以丰富我们对宪政的认识。事实上,对宪政的认识和了解本身就是我们宪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近代英国宪政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历史考察,可以为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变迁时期制度变革、演进的机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参照。我们在强调各国现代化的多样性、各民族发展的独特性的同时,也不应忽略现代化所内涵的普遍性和一般性规律。尽管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各异,但只要采取民族国家的组织形式,奉行利益导向的市场经济,采用形式理性的非人格化官僚管理体制,那么社会治理就必然选择法治和宪政。在当下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宪法、宪政问题日益成为政治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且在日益推进的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得到了清晰体现。毋庸讳言,现代政治体制与宪法、宪政有着直接联系,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就是宪政问题。为此,对宪政主义进行追根溯源,以便为我们的宪政发展提供一定的知识和理论储备,就显得极为必要。英国是宪政“母国”,当然也就成为宪政研究躲不开、绕不过的重要一环。对近代英国宪政形成、发展的动因、过程和特征给予历史性的考察与思索,并上升到规律性认识,对于正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和正在走向宪政的中国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当然,我们更多地是要从近代英国宪政的形成和发展中寻求经验而非样板,寻求灵感而非模式。2.近代英国宪政形成的特点长期以来,英国宪政的形成与发展一直是中、西方学术界乐此不疲的研究领域。然而,由于英国宪政发展未曾中断的连续性,使得英国宪政的形成和发展烙有更多的传统痕迹。故而对英国中世纪宪政与近代宪政的联系和区别,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将中世纪英国宪政与近代英国宪政等同。事实上,从17世纪开始,近代英国的宪政体制及其价值观念与中世纪的宪政体制及其价值观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对此,霍布斯鲍姆强调:“这种对激烈对抗的回避,这种对新瓶贴上旧标签的偏爱,是不应与无所变革混为一谈的。”中世纪至近代,英国的宪政发展分为前后两个不可分割的阶段:首先是中世纪等级制混合政体,然后通过近代宪政革命,建立起成熟稳固的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政体。英国从中世纪的《自由大宪章》开始,由于封建地方贵族、城市与王权的对立、冲突,在封建制度下开创了英国宪政的传统,创立了封建制混合政体。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强大,社会冲突逐渐转变为地方贵族与国王、市民阶级之间的冲突。封建制度不利于集权国家的发展,而商品货币经济的健康发展又离不开庞大集权国家的保护。由庞大中央集权国家保护,可以加快资源的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同时,国家的悖论也被提了出来,拥有一个强大而权力有限的政府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国家过于软弱,无法保证契约的实施与产权的安全,交换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水平将非常有限。但是随着国家权力的增强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强大的政府虽然能够保护产权,但是也会因为国家权力的强大对契约与产权造成威胁。所以,自由市场制度的发展必须伴随制约政府行为的制度的建立。绝对主义国家只能从道德上尊重和保障产权,但在制度上却无法真正有效尊重和保障产权。17世纪英国率先建立了三权分立宪政体制,开始用分权的手段,来解决国家作用的“本质两难”。这时分权的社会等级色彩逐渐淡化,职能色彩逐渐增强。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建立的议会主权和普通法院司法独立都限制了王权对私人财产的随意侵犯,确保国家制度内部存在制约与平衡,使国家在积极有效地发挥它应起的作用的同时,无法滥用权力。宪政对公共权力不是否定,而只是限制。通过三权分立宪政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近代英国形成了一个权力强大而又有限的政府,并为1780年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产权保护这一关键性基础。可以说。近代英国是伴随着对私人财产权利保护而崛起的。3.研究近代英国宪政形成的方法目前,宪法学界,存在着形上论与实在论、先验论与经验论、自然法主义与法律实证主义、重主观与重客观等各方面的理论分野,从而导致了对宪政的不同定义。宪法学界对宪政的定义纷繁复杂、众说纷纭,其根源在于对宪政的认识缺乏一个同一的话语背景。以至于在不同的语境中宪政呈现出不同的含义,造成了宪政这一概念使用的混乱,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在不同的语境中宪政有着不同的指向。事实上,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脱离宪政形成的历史语境研究宪政的产物:人们在研究宪政时,总习惯于把它的发展历史看成好像只有从属和次要的意义,甚至确信宪政可以离开它的历史来进行考察和理解。结果造成对宪政的研究,分析演绎性的方法多,而事实描述性的方法少。演绎分析性的方法大都将宪政的形成建立在逻辑推演的基础上,由于缺乏历史考据,其结论难免缺乏事实的生动与历史的厚重,甚至会出现断论失据之辞。事实上,宪政的形成、发展、变革是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存在内在关联的,我们不应将其与它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分离开来研究。对于宪政的发展及其价值观念的变化,如果离开它所赖以存在和发生变化的背景条件,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以宪政之“定义”解说宪政,只是回答了“什么是宪政”的问题,却无法回答。宪政是什么”。搞清楚宪政是怎样产生的,事实上比弄清宪政的定义更重要。因而,研究近代英国宪政的形成离不开历史学方法,离不开历史视野和背景,这就需要引入历史学方法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对英国宪政研究,引入历史学与法学交叉学科研究也是具有可行性的。历史学,法学只是为了研究方便而进行的一种人为学科划分,二者的隔阂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无论是历史学、还是法学,它们所面对的都是同样一个人类社会的现实和历史,将它们区别开来的只不过是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和所用理论有所差别罢了。因而,在研究领域上出现交叉或者重叠是正常的。并且,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扩大我们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通过历史发生学的逻辑梳理,可以引领我们超越浮面的表象,进入到更为深层的生成机制中去。作为过程描述的历史学,本身就是一种方法,它是法学家的一个基本理论素养。正如德国法学家萨维尼所强调的,“法学家必当具备两种不可或缺的素质,即历史素养,以确凿把握每一时代与每一法律形式的特性;系统眼光,在与事物整体的紧密联系与合作中,即是说,仅在其真实而自然的关系中,省察每一概念与规则”。由于缺失历史的背景和视野,长期以来对英国宪政的研究多是平面拓展,而缺乏深度挖掘;多囿于表层,总还是悬浮在波谷浪尖。而不知道宪政之河的深水处究竟涌动着什么力量,才形成了水面上那可见的波峰。通过历史深层描述可以还近代英国宪政形成以来的历史本来面目,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近代英国宪政发展的真实历史过程,以便从中抽象出宪政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宪政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不在历史之外,而在历史之中。投有宪政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宪政理论的研究也就失去了依据和支撑。目前,关于英国的宪政理论之所以迟迟难以取得较大进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国宪政史研究的滞后。可以说,投有一套符合历史发展真实的描述性宪政史著作,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分析性宪政学说,更不可能谈高水平的宪政理论。因为,“知其所以然”是建立在“知其然”的基础上。所以要在宪政史与宪政理论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只有将历史叙述与理论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观点的真实与深刻。有说服力的英国宪政理论,只能是建立在对英国宪政史进行直接而持续的思考基础上。英吉利民族于中世纪王权与贵族的对抗冲突中孕育萌芽的自由传统,经过几百年的缓渐生长,在十五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等新事件及新精神的滋养之下,渐渐根深叶茂,终于因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而开出了宪政之花,结出了自由之果。宪政的思想与制度宣示着人类政治意识的觉醒,启示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三个世纪以来,尤其在经历了二十世纪极权主义政治的劫难之后,宪政之作为现代政治生活的样式已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宪政的主要制度与观念起源于英国。议会制、责任内阁制、政党制、文官制等宪政制度首先在英国产生,宪法的财产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分权制衡和有限政府原则、法治原则都从英国的行宪经验中得来。在行宪历程中,英国孕育和生长了宪政制度和自由精神。宪政制度与自由精神的相互作用,社会史与思想史的互动使英国在经历传统与变革的巨大冲突之后,以演化与渐进的方式成功地从中世纪政治制度转变到近代的君主立宪制度,避免了激进与革命的社会变革,率先步入近代社会,创造了富有英国经验主义特色的英国宪政模式。所谓宪政,简而言之,即是有限政府。宪政的核心内容是限制与约束国家权力,确立与保护公民权利与自由。正是在对于国家权力的制约之中,公民权利获得保障,政治自由得以实现,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界限得以确立。而对于权力的警惕与防范根源于对于自由价值的珍视,所以权利和自由高于和先于权力。英国的宪政道路是自然演化和渐进改革的道路。英国从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从君主制政治转向现代政治,实现宪政的道路是在社会力量的冲突与和谐的动态平衡中,通过持续不断的渐进、稳健的社会改革而实现的。英国从中世纪的《自由大宪章》开始,就由于贵族与王权的对立、冲突而开创了英国自由的传统,这样一种传统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产阶级的兴起,冲突转变为贵族、国王与中产阶级、国会的对立,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以光荣革命成功实现君主制与宪政的调和,传统政治形式与现代政治精神的结合而告终,光荣革命成为英国历史的最后一次革命,它奠定了英国式渐进道路的基础。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逐渐成长为独立、完整的政治力量而与工业家集团形成两种对立的社会力量,民主化成为十九世纪政治变革的主题。在社会变革的潮流中,政治家审时度势,1832年的第一次议会改革使英国民主化的进程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避免了法国革命式的代价。二十世纪英国的宪政改革同样是致力于渐进社会工程(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而拒绝欧陆盛极一时的乌托邦社会工程,费边社会主义与自由资本主义冲突的妥协方案是建立“福利国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避免了法西斯主义等极权主义的惨痛代价。
一.何谓“均势”?“势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的思想源于古典欧洲政治,在马基雅弗利时代,它只是一个被用来描述维持城邦之间和平局面的政治术语。⑴均势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一直被很多杰出的外交家所推崇,当今的基辛格和小约瑟夫·奈更是多次在自己的著作中对这一思想进行阐述和分析。基辛格是历史上极力推崇“均势”思想的现代大外交家之一,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尔累与和平问题,1812-1822年》中已经清晰可见他对均势思想的认知。他说,“当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把和平(其概念为避免战争)作为首要目标的时候,国际体系就处在国际社会中那个最霸道的成员的摆布之下。而每当国际秩序认识到即使为了和平也不能牺牲某些原则的情况时,至少还可以设想求得在力量均衡基础上得稳定。这种稳定有赖于“一种能普遍接受的合法性”,有赖于“有关各种切实可行的安排的性质以及外交政策所容许的目标与方法”的国际协议。稳定的局面通常不是从谋求和平,而是由普遍接受正统而产生的。这里所指的‘正统’,不应该与公正混同起来。它只是意味着具有行得通的安排的性质和在外交政策上能够容许的目标于方法上的一种国际协议。它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就是所有主要强国都能接受国际秩序的基本安排,至少是没有一个国家对它感到如此不满,像凡尔赛和约以后的德国那样。” ⑵基辛格曾这样评价维也纳体系维持欧洲的百年和平局面:“令人惊奇的不是解决办法如何欠妥,而是这种方法是多么的明智;也不在于解决方法如何‘反动’,而在于如何取得均衡。” ⑶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对均势思想也有独到的见解。在他的著作《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一书中,小约瑟夫·奈教授提出理解“均势”,就首先要理解“权力”(power)。他形容权力就像爱情,比较容易感受到,但却很难被界定和衡量。如同他把一个国家的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一样,小约瑟夫·奈教授同样把权力分为“硬权力”和“软权力”。“硬权力”即直接地或是强制性地使用权力,迫使他国改变行为,即可以依靠奖励(胡萝卜),也可以依赖威胁(大棒)。“软权力”指一个国家可能因为其他国家愿意效仿自己或者接受体系的规则,而在世界政治中实现自己预期的目标。⑷而在小约瑟夫·奈教授看来,均势的第一个含义就是权力分布。⑸权力均衡也可以指一系列特别的(或稀有的)情势,其中的权力分布是均等的。这种均势的作用是主要国家间不均等的权力分布状况的变化是揭示战争和不稳定局面的一个因素。均势的第二种用法是一种平衡政策。均势预示着其他国家会采取行动阻止一国发展成为主导国家。⑹均势政策并不一定意味着国家采取行动,是自己的权力最大化,而是可以选择搭便车(bandwagon),也就是加入较强大的一方并分享胜利者的成果,国家会加入处于下风的一方,以阻止任何一个国家获得主导地位。小约瑟夫·奈教授给均势这个词赋予的第三种用法是,它被用来描述历史上的多极体系。均势要求几个国家遵循一套被普遍认可的游戏规则。⑺如描述18世纪的“经典的均势”的欧洲体系(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19世纪被称为温和的多极均势体系模式(the model of a maderate multipolar balance of power) 的欧洲.二. 由大一统到势均力敌——近代欧洲“均势”体系的形成关于“均势体系”的形成,也可以套用小约瑟夫·奈教授的关于三个分析层次的结构来构架,即大时代背景层面、体系内的层面和体系中个人发挥的作用。(一)欧洲一统美梦幻灭后——均势思想起源的时代背景基辛格认为欧洲各国从未主动选择均势思想,这种思想是欧洲外交在严酷的打击下所形成的。中世纪的欧洲一统的美梦幻灭后,遗留下一群实力相去不远的国家。当这一群国家不得不互相打交道时,仅有两种可能的结果:要么是有一国变得异常强大,得益控制其它国家,最后形成帝国;要么是没有一国有足够的国力能够一统天下。在后一种情形下,最具侵略性成员的言行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联合抵制,取得一种权力的均衡。⑻十五世纪的欧洲,哈布斯堡王朝几近永久地保有皇位,在十六世纪前半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将帝国的权威恢复到有希望建立欧洲中央帝国的程度,但是,宗教改革恰恰在那时发生了,欧洲统一帝国的希望破灭。终结随后欧洲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成为了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它显示了一项重要的原则,各国无论大小,都能以主权国家的身份派出代表参加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⑼随着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短暂结束了三十年战争的混乱,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但是,随后各国从自身的实力与利益出发,企图改变原有的状态。法国的扩张是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现象。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的成员是一批实力不等、相互制衡的国家。到17世纪即将结束时,各国君主都在为增强自身的实力而绞尽脑汁。于是,17世纪中叶以后,西欧开始扩张。这一扩张一方使得世界各地的财富开始向西欧集中,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经济秩序,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他们之间无休止的纷争。⑽1700年——1740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北方大战后,《乌德勒支和约》诞生(1713年),《乌德勒支和约》之所以著名,也就是因为它将“势力均衡”(balance of the power)这一概念正式写进了条约。(二)“同盟”与“均势”——均势体系构成的格局内层面的因素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得发展过程中,“结盟”“同盟”这些词是出现最频繁的。“同盟”是指主权国家为了确保共同安全而相互之间建立起来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安排。⑾从西欧各国相互制衡的崛起过程中可以看出,寻求均势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单方面增加军备或者与其他国家结盟、借助他人的权力资源在追求均势的目标。⑿结盟运动最为突出的就是反法同盟的出现。十七世纪路易十四的扩张和十八世纪拿破仑的扩张,以及随之出现的反法同盟维持着欧洲的均势体系,而其中,英国功不可没。英国的外交政策是衡量情势,然后站在较弱或受威胁较大的一方,以为制衡。⒀英国是欧洲各国当中唯一不需要在欧洲扩张便可维持国际最高利益的国家。有鉴于欧洲的军事对英国有利,他成为对欧洲大陆仅求其不出现独霸的强权,此外别无他求的唯一一国。为达成这个目标,英国愿加入任何反对独大势力的组合。经由在英国领导下频频变换的各种对抗法国野心的组合,欧洲的均势渐次成形。如瑞典、西班牙、萨瓦、奥国皇帝、萨克森、荷兰共和国与英国结成的大同盟(the grand alliance),这是近代欧洲史上,针对单一强权所形成的规模最大的结盟。再如拿破仑战争期间的六次反法联盟,虽然多次惨遭挫败,却一次次地再次结盟,终于在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中退败法国,英、俄、普、奥四国相互签署《肖蒙条约》(1814年),签约国保证绝不单独与法国议和。《肖蒙条约》进一步发挥了“均势”思想,条款中写道:“同盟缔约国以维持欧洲均势为目标,以此来保障各国的安宁与独立并反对多年来蹂躏这一世界的侵略战争。”《肖蒙条约》以这一维持均势的原则也主导了后来的维也纳会议和巴黎条约的实践。⒁丘吉尔曾说;“英国保住了欧洲的自由。”如果没有英国执着地扮演着欧洲均势保持者的角色,法国几乎无疑地会在十八或十九世纪成为欧洲的霸主,德国也会在之后登上欧洲盟主的地位。”英国的原则是抵制欧洲大陆任何一个大国力量过分强大。拿破仑战争的败局促成了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1815年)的签署使得欧洲大陆均势格局更加深化了一步。一个新名词诞生:“欧洲协调”(Concert of Europe),即各国定期举行外交大臣会晤,互通信息,达成整体协调。⒂但结盟依然是各国维持均势或是协调的最好方式。维也纳会议后,均势及正统观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两份文件中:四国同盟(英、普、奥、俄)和神圣同盟(普、奥、俄)(1815年)。这两个针对法国大革命引起的欧洲革命的同盟组织正是欧洲的君主们设计的对付欧洲国际政治中的新局面和新问题的同盟体系。维也纳和会后19世纪的欧洲有五个主要大国,他们经常改变结盟对象,以此阻止任何一个国家主导欧洲大陆。克里米亚战争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逐渐被崛起的德国取代。代表道德约束力的维也纳体系也开始被代表纯讲实力的俾斯麦的均势政策抢了风头。“大陆政策”是“俾斯麦时代”德意志帝国总的对外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洲大陆业已取得的霸权地位。其外交战略布局即联奥、拉俄、亲英、反法,集中精力对付法国,其中联奥是建立其体系的关键。因此就出现了十九世纪末由德国首相俾斯麦一手组织的三个三国同盟(德奥俄1881年、德奥意1882年、德奥罗1883年);两个地中海协定1887年2月和12月(英意奥)和一个再保险条约1887年6月(德俄)。俾斯麦同盟体系的灵活性使得欧洲均势体系得以稳定,德国处于该体系的中心。然而之后,俾斯麦的继任者却没有将这个同盟体系维持下去,同盟体系的复杂性也逐渐显露,德皇没有同俄国续订协约,让俄国和法国,连同后来的英国结成了同盟。这就促使了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消亡和紧张局势的出现。⒃然而,法国的崛起引起了英国的不安,1907年,英国外交大臣艾尔·克罗写了一个很长的备忘录,得出的结论是:德国的政策是含糊不清和令人混淆的,英国一定不能允许一个国家主导欧洲大陆。由此,英国背离了其扮演欧洲大陆外的均衡者角色的半孤立政策,与法、俄结成了“三国协约”。与此同时,德、意、奥组成的“三国同盟”也出现了(1907年)。两大对立同盟的出现破坏了欧洲原有的均势,导致为了维持均势格局而建立的同盟体系僵化了。这也成为了一战爆发的深层次的原因。欧洲的均势恶化为两个敌对的联盟,彼此势不两立,对可能的后果毫不在意。(三)黎塞留—梅特涅—俾斯麦——欧洲均势体系形成的个人层面的因素十七世纪的法国在黎塞留的领导下引进了以民族国家为基础,以追求国家利益为终极目标的近代国际关系的作风。十八世纪,大英帝国将“均势观念”发扬光大,使这个观念主宰了后两个世纪的欧洲外交。十九世纪,梅特涅领导的奥地利重新建构了“欧洲协调”,而俾斯麦主政下的德国又使欧洲协调瓦解,使欧洲外交成为冷酷无情的政治权力斗争。⒄纵观欧洲近代的均势外交,这些杰出的领袖的确为构建这一均势格局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黎塞留是现代国家制度之父,他提倡国家至上的观念,而他的初衷是着眼于防止哈布斯堡王朝独霸欧洲。在黎塞留的领导下,法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的国家。他对中欧的统一深具戒心,他使得神圣罗马帝国分裂为三百余个政治实体,他使德国的统一延后了约二百年。身为对抗法国路易十四的先锋的英王威廉一世曾说过:“如果我生在十六世纪五十年代,眼看着哈布斯堡王朝有一国独大的危险,我也会是个反奥德法国人,就如同我现在是个反法的西班牙人。”因而,有了威廉的对抗,法国虽然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但无法独霸。有“欧洲首相”之称的梅特涅在维也纳体系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梅特涅是被迫担负这个责任的,因为奥地利强敌环伺。梅特涅明白,一旦允许这些危机演变为实力的角力,不论最后是输是赢,奥地利必落得民穷财尽。因此他的政策是建立道德共识以避免危机,对不可避免者则设法借力使力,支持愿站在冲突第一线的国家,这就是著名的“欧洲协调”。而俾斯麦的均势外交却形成了对梅特涅道德均势体系的反叛,俾斯麦只用实力说话,他终日辛劳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平衡普鲁士之实力和理想。⒅俾斯麦曾说:“德国所注意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权力。”因而,这种思想成就了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以务实的、现实主义的强权外交打造了从道德约束到实力说话的均势格局。三. 近代欧洲百年“均势”的毁誉参半1.近代欧洲最初的均势几乎完全是偶然的结果,不是国际政治预设的目标。黎塞留的国家至上的观念可作为个别国家的行为准则,但对如何面对国际秩序的挑战却未提供任何答案。它可能导致某些国家有称霸的野心,或是形成国际间的均势。⒆然而均势很少是来自刻意的安排,反而常是为了阻止某一国扩张的野心而形成的结果,比如,一开始欧洲的均势便是因围堵法国而产生。2.均势体系也维持了欧洲百年的和平,给予了欧洲一代人一个没有大的战争,没有不断革命的情况下实现其愿望的稳定时期。均势体系虽不能避免战争或是危机,但如能做妥善安排,其作用则在于使一国控制他国的能力及发生冲突的规模受到限制。它所追求的是稳定缓和。均势无法让国际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感到满意,但它最能发挥功效的情形是在对其不满的程度尚未超过受害一方已忍无可忍而力图推翻国际秩序的极限之时。3.均势外交的推行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维护本国的利益。“均势”本身只是一种政治家们设计的国际关系状态。它们往往格局本国利益或求得一时的和平玩弄“均势游戏”。对小国与弱国来说则很难有“均势”原则可言。⒇如18世纪,曾是欧洲大国的波兰三次被俄普奥瓜分(1793-1795),就是欧洲强国在扩张中玩弄强权政治和秘密外交,牺牲弱国利益的典型例子之一。4.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在著名的“十四点原则”中告诉欧洲人,“欧洲平衡”或是“均势”这一古老的原则恰恰是一战爆发的根源,解决国际争端必须另辟新的途径。欧洲国家把均势扭转为武器竞赛,却未能意识到现代科技与大规模征兵,已使爆发全面性战争成为国家安全以及整个欧洲文明最大的威胁。俾斯麦曾极力压抑德国实力的展现,利用他复杂的同盟大局约束众多的盟国,以避免各国间潜在的不和演变成战争。但是他的继任者却对均势怀有戒心,也未意识到德国越是扩大其实力,越会鼓励欧洲均势体系下不可避免的反德同盟及武器竞赛的生成,最终导致两个敌对联盟的诞生。因而,威尔逊认为,国际体系不应建立在均势上,而应以民族自决为基础,欧洲的安全不应仰赖军事结盟,而应建立集体安全,其外交不应再由专家秘密进行,而应“以公开达成的公开协议”为准。5.纵观近代欧洲直到当今社会,霸权和均势,哪一条是通往和平稳定之路?“均势”与“霸权”是两种相对立的国际体系。基辛格认为,世界上只有两条道路通向稳定,一是霸权,一是均势。与霸权相比,均势则更为可靠,在他看来,构成世界秩序的权力均势应该是多极的。因而,古老的欧洲均势思想在当今国际格局中依然有存在的基础。结语:从十八世纪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到十九世纪的维也纳体系和二十世纪初的两大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无疑都张扬均势原则,这个原则曾在一定程度上迎得暂时和平安定,但却付出了牺牲小国的代价。几百年后,中世纪幻灭的欧洲大一统的梦想如今已在某种程度上由欧盟的团结和协调实现了。仍活跃在国际政坛上的基辛格依然挥舞着“均势”的大旗,他看到了只有在基于相同理念而达成的协议为后盾,均势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有实力而无合理的安排的协议会引起测试实力的争战,而有合理安排却无实力为后盾,则只是虚有其表。国际均势的成败在于各国是否能扮演好各自在整体大局中所担负的角色。权力的均衡与外交的艺术塑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格局。
资本的原始积累,海外殖民,海外扩张,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92 浏览 4 回答
80 浏览 6 回答
334 浏览 3 回答
290 浏览 7 回答
159 浏览 3 回答
308 浏览 3 回答
239 浏览 6 回答
244 浏览 9 回答
222 浏览 7 回答
307 浏览 4 回答
108 浏览 8 回答
236 浏览 10 回答
245 浏览 6 回答
231 浏览 4 回答
298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