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育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职业有更深的认识,树立科学教育观,并且增强我们的教育信念。二、学习《教育学》是帮助我们掌握教育规律现如今,社会特别浮躁,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各种新闻充斥我们能容忍的底线,大家纷纷觉着在中国活着太累,觉得幸福的人人寥寥无几,所有人都再讨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有的专家说是政府原因,有的说是社会原因,有的说是个人丧失了道德底线,在我看来,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也就是教育的问题。教育的重要性我就不说了,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都应该讲过了。我只从我的经历阐述对现今教育的看法。我和教育一词最先有所感知是从我所在乡镇的中学门口中得知,当时我带着对小学老师的怨恨、不屑、惭愧等多种复杂心情(很难用词语表述,我语文至今不好),进入了这家在镇上排名第二的学校,在看到门口“百年树人,教育为本”这八个字,我很好奇,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初中生活,这三年我过得如鱼得水,考试轻松如水,每次都能考个年级前几名吧,老师对我很关照,但我从来没把老师当成师长,只是看成一个职业而已,觉得他们是应该的。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就能上大学,结果在初三中考前夕,我被告知要考师范,那年全校只有三个指标,为了这个指标,我的姑父带着我的爸爸去找校长,校长劝说我爸,孩子学习这么好是上大学的料,上中师太可惜了建议继续上高中,考大学,因为当时中师毕业国家管分配工作,我爸觉得女孩当老师非常适合(我姑姑,他妹妹就是干这个的),而且三年高中,四年大学,时间太长,工作也不一定,要供2个孩子上学已经很吃力了,这个结果在当时看来选择不错,可他们错误的是没有在拿到指标前先和我商量,而是已经即成事实时才告知我,导致我对老师这个名称特别反感,更别提要当老师了,我也放弃了进市里最好高中的打算。中考估分和实际结果差距很大,当时各科老师都觉得很奇怪,全校不知道排多少名,总之一落千丈,但考教师是考上了,当时不知道为啥要填个专业,上面写着“计算机教育”,我从来没听说过,当时也只能问班主任,他带着不耐烦的口气说:当然选计算机了,就是电脑(他说话的语气很令人讨厌,就像他初三那年的管理一样,总之我特别不想理他,当时要有别的老师,我估计不会问他)结果我就离开小镇,去了离家三百里地的另一个城市,那是1998-9-13日,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啊。又是我姑父和我爸带我入校(哎,忘了说了,我姑父也是老师,还教过我数学),当时和我一起去的还有另一个同届不同班女生,两位家长聊天才得知,当年拿指标的三人都来到同一个城市学师范,只不过那两人是去师范(听说很有名,反正比我们市的师范好,因为我们市的那家是音乐美术出名),而我是去计算机师范,中间就多了这三个字。虽说同一个城市,但除了名字上的差别,第一感觉就是距离远,到了一个村边了。三年生活很快,我们也知道了这所学校就是个忽悠学校,我们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