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问题研究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整理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问题研究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规避银行风险不到位
健全的银行内控机制能够有效的对银行风险进行规避,在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金融事件中,都体现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存在问题,造成重大损失。建立健全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是银行发展的关键。大部分银行有针对自身发展特点的内控规章制度,但是这种机制在不合理的激励约束下,在支行行长的权利过大,造成相应的监督机制不能够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在电子化控制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造成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不能够很好地发挥效果,阻碍了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能力②。
(二)经营管理的方法落后,无法满足业务需求
尽管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国际影响下也实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但是没有很好的进行落实,很多银行都是吸收更多的存款,却忽视了成本,这与外国银行追求效益的目标所取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种经营管理的落后,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并不健全,使得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分业模式对商业银行造成限制
为了降低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了分页的经营模式,但是这种方式却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这种分页的经营模式,使我国商业银行难以满足企业所需的国际水平的金融产品和业务服务,使一些企业选用外国的银行作为自己的支持后盾。
(四)员工的专业水平不高,易造成风险
银行的许多工作人员只是单纯的完成数字任务,认为只要完成了任务就能够保证银行发展。忽略了员工素质对整体的发展提高作用。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适合银行发展的内控体制
在经营管理的改革中,建立健全内控体系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支行行长的权利要进行适当的控制,行长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能盲目行使权利。要强化支行的内控体制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使支行的内控逐渐的科学化。
(二)改变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竞争力
商业银行的根本目的是盈利,因此要在这一目标的趋势下,不断地进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要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加强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进行精细的分工,对银行上下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经营管理理念,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改变经营管理模式还要积极吸收国外的有利经验为自己所用,并且不断地进行创新③。
(三)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的素质,对于员工的岗位特点,进行系统、针对的培训,对于员工的工作银行要进行明确划分,使银行的岗位得到具体的落实,并且岗位责任有人可寻,对员工要进行奖励与约束并存的管理机制,使员工意识到工作责任心的重要性,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做到用员工之所长,谋银行之发展。
三、结语
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我国整个金融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竞争能力较弱,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对于一些金融风险起到规避的作用,对于银行自身的发展以及参与国际竞争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在银行业领域的应用日趋深入。论文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对大数据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论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目前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银行业在经营管理上的问题,结合大数据应用,从精准营销、客户关系管理、风险控制和用户信用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
大数据;商业银行;经营策略
1.商业银行业大数据应用的特点
2017年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分别在《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商业银行要引入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银行业务创新,加强风险控制能力。大数据已经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在银行业运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
数据容量大。我国商业银行长期的业务开展,使得银行业“天然”拥有海量数据,商业银行的主要数据是围绕柜面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和风险控制系统等产生结构化数据。商业银行推出的电子金融服务系统,使得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开始产生,包括指纹和人脸识别等。数据结构复杂,移动互联的发展促使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爆发式增长。数据资产化,利用价值大。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中对数据的准确性有很高的要求,利用好银行已有的海量数据,应用在客户识别、风险识别和产品营销等不同场景下,更好地实现数据资产的增值。
2.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SWOT分析
拥有的优势(Strength)
成本控制优势。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商业银行能够实现现有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大大降低了物理网点的工作人员数量,降低了银行的运营成本。随着云计算能力的提高和技术的成熟,云计算系统中的数据均保存在“云”端,减少关于IT基础设施的建设、单位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成本。
营销效率优势。商业银行通过本身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对客户进行静态特征、行为特征、倾向预测三个层次的刻画,构建客户体系,进行营销活动的精确推送。通过分析客户上下游相互关系,了解客户间业务等往来情况,发掘新的潜在客户,确定交叉销售目标,提高了客户服务效率及营销精准度。
风险管理优势。银行在传统风险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为大数据挖掘、传输、存储与安全应用提供了相对成熟的基础环境。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作为风控工具应用到风险控制工作,提升风险控制效率和精准度。
存在的劣势(Weakness)
业务同质化。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业务是贷款业务,少有针对客户需求设计开发的特色产品。因此,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可以深入其他能够盈利的业务,如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利用大数据优势,找准银行的自身业务定位,打造差异化的竞争模式。
数据共享程度不高。各家商业银行均拥有自己的系统,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几乎不存在分享机制,导致大数据基础建设效率低、数据利用率低、在整体上缺乏系统性,各银行只能描绘客户在本行的交易画像,不能展示出客户的金融全貌。
拥有的机会(Opportunity)
强化优势。商业银行传统所具备的安全、稳定、诚信等优势可以通过大数据应用进一步巩固强化。在风险管理中进一步利用大数据,提高银行自身的安全性。在营销方面,不断完善客户画像,了解客户真实需求,实现精准营销。成本控制方面,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力成本、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也将不断降低[2]。
金融产品的创新。在大数据时代,银行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这就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核心需求,利用大数据建立数据模型,为其定制专属于消费者自己的金融产品,提升用户的体验满意度。
面临的威胁(Threat)
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加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互联网金融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态势。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资金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支付便捷、普惠性等特点。互联网企业加快布局金融业,对整个银行业的核心业务产生冲击,挤占了原本属于传统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数据的安全性问题。首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量的大幅增加导致了数据的严重失真,大量无序低效的无用信息混进数据库形成垃圾数据,增加信息误读的风险。其次,商业银行运用云平台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一是网络系统与存储中心可能存在漏洞引起技术安全风险;二是海量客户信息与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风险。
3.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优化策略
精准营销
大数据应用更强调相关关系释放出的潜在价值。商业银行拥有海量数据,可利用聚类分析,挖掘出更多数据中含有的潜在特性,帮助商业银行进行市场细分。通过大数据挖掘中的关联分析相关关系,发掘新的潜在客户,确定交叉销售目标。大数据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商业银行通过大数据挖掘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和定制化价格。根据对海量数据的分析预测,建立相应策略模型,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和行为特征,实现创新式的营销、无缝多渠道的销售、个性化的服务[3]。
客户关系管理
商业银行业务同质化严重,客户管理十分重要。在互联网背景下,金融脱媒现象加速,碎片化金融产品抓住了市场需求,提供差异化产品的同时也剥夺了银行的客户资源。因此,运用大数据挖掘方法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更精确的客户关系管理。商业银行可以与其他行业或大数据公司形成合作关系,以获取客户出行、交易习惯等数据,进行客户信用评分,当客户提出需求时,商业银行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判断。商业银行还可利用大数据更精准地预测客户流失概率,并对相应超过客户流失概率阈值的客户实行定制化客户挽留措施[4]。
风险控制
银行业作为高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控制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大数据技术扩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数据源并处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各类数据,构建大数据风险管控平台,全面收集客户的数据。注重内外部数据的融合,整合银行内部积累的金融信息,同时,获取外部数据或公共信息等数据,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建立风险管控模型,可以借鉴国内外同业的做法,设计符合实际要求的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训练,输入实际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验证,合理地改进模型的配置参数,提高模型的准确度[5]。
信用管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商业银行要构建人工和数据相结合的模式,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集合内外信息资源,形成覆盖所有机构、所有客户、所有产品的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控制网络,提高信用风险预警水平。利用大数据,实现贷款业务的贷前、贷中和贷后全过程管理。强化贷前风险识别,在客户审批阶段,依托行内信用数据库、评级系统及反欺诈平台,提前对客户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进行精准判断;强化贷中审批自主化,大数据信贷审批系统以风控评分卡模型的自动审核为主,加以人工审核进行辅助的模式;强化贷后风险监测,商业银行要建立信贷投放、资产质量等多维度的信用风险日常监测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韩雪峰,朱青,马文捷.商业银行应用大数据的安全风险防范研究[J].江苏商论,2017(11):88-92.
【2】齐贵柱,齐苑博.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大数据分析研究[J].财经界,2019,500(01):128-129.
【3】屈波,王玉晨,杨运森.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方法[J].西部金融,2015(1):41-45.
【4】严文枢.关于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的思考和探析[J].福建电脑,2014(7):68-69.
【5】信怀义.商业银行大数据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金融电脑,2016(8):26-28.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不断扩大的机遇中,我国各行各业得以迅猛发展,其中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举世瞩目,取得了许多长足的进步。但是,机遇与挑战通常是并存的,在银行业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商业银行之间的角逐也逐渐激烈起来。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风险与不足,与此相关的经营管理体制也未能及时的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若是想在如此激烈的角逐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对其管理中存在或者潜在的风险加以预测并且进行防范。本论文根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一些成功经验,提出对风险的预测以及防范策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 风险 防范措施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银行出现的不良贷款率较高
银行经营管理中出现风险种类十分多,但是主要对银行经营造成影响的是银行资产的质量风险。而对于资产的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贷款的质量,许多银行存在的风险大多是由不良贷款引发的。依据近过去几年的数据统计,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相对于国外的主要商业银行还是偏高的,因此得出不良贷款率仍旧是造成我国银行资产质量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不同种类企业的还贷能力进行准确评估存在一定难度,这给银行贷款的发放与回收带来困难。对于部分经营能力较强、企业规模大并且实力相对雄厚的企业,这部分企业绝大多数已经具备上市的资格,在相关行业中具有稳定地位。因此,在商业银行放贷中十分抢手,银行也十分愿意向其发放贷款。但是,相对的一些企业经济效益并不是十分理想,对于银行的贷款不能及时返还,造成银行信贷资金的危机,使其流动性受到限制。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的下降,大量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对于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
(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
在银行经营管理风险中,员工是主要的操作人员。但是,由于不少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水平不足,也成为影响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员工的总体水平是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素。但是我国银行员工的综合素质还不能满足银行业务发展的需求,更有甚者,有部分员工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利用个人的职位谋取或者侵犯银行利益,在进行工作的同时,出现了挪用公款、贪污等违法行为,对银行业务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其次,就是银行员工的个人工作水平以及经验不足,对经营管理岗位的需求无法满足,缺少长远发展的眼光,不能应对随时出现的风险,成为阻碍银行发展的因素。
(三)个人信用系统的不完善
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之一是个人信用系统的不完善。银行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信贷,为了能够让个人信贷能够及时的返还,银行一般是要对贷款人的个人信用进行审查,对于一些没有良好的个人信誉的客户,将不会同意其贷款要求。但是,从银行业务对于个人信用的审查流程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个人信用审查的不严格以及相关的贷款信用管理体制尚未健全。如今信用系统中涉及贷款人的各种信息以及身份证明并不能对贷款人的信用情况进行真实有效的反映。个人信用系统的不完善以至于出现对贷款人的可支配资金、可抵押的资产或是其收入情况不能全面掌握,或是贷款人出现一些伪造信息的情况。个人信用系统的不完善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银行的贷款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的收回,从而对整体运转系统造成影响。
二、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防范策略
(一)资产配置进行优化,降低不良贷款率
对资产配置进行优化,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这不仅能降低银行风险爆发的概率,还会银行业务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首先,要提高资产的质量,就要对资本的运作水平进行提高。要对银行业务中长期贷款进行科学的设置,使银行的流动性得以保障。其次,对金融科技的创新能力进行强化,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到贷款过程中,收集、分析各类数据,使银行能够精确的了解贷款过程中各种信息,使不良贷款率降低。最后,对于出现的不良贷款采取相应的手段,对其进行约束,并且对审款、放款、贷款等流程进行严格把控,增强信用贷款的管理,推进银行经营的进步以及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员工的综合素质与银行能否顺利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根据这一实际状况,银行应当对员工的综合素质引起重视,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建成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第一,在招聘中进行严格要求,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的考察与测评,既要对其专业能力进行考评,还要对其职业道德素质以及道德水平进行测评,使其能够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以及在工作中能够发挥其能动性,积极的承担自己的责任。第二,对银行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提供外出学习先进经验的机会,使其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不断的积累先进经验。第三,在金融市场风云变幻中,银行也必将随之变动。因此,要求员工能够及时掌握市场的行情,通过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开拓自己的眼界,提高员工对风险的敏感度。第四,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必须要定期的对员工进行考评,严格对其行为进行把关,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进步。
(三)建立健全信用系统
建立健全信用系统对推进银行经营管理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是信贷业务能否良好展开的必要保障。在贷款业务的进程中,信用系统能否建立健全对贷款人的信用审查部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银行在信贷业务中要完善信用审查环节,对其工作流程严格把关,对贷款人信息进行精确严格的问询,保证其信息的准确性。第二,在建立健全信用系统的过程中,要求银行员工在工作时,要对贷款人的信息填写进行具体的指导,并且明确的对其进行提示,要求其填写关于信用贷款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其可抵押资产、收入来源、总体资金以及贷款资金的用途等详细信息。第三,对于贷款人填写的信息,银行后期应该进行仔细核查,并定期对其进行追踪,使信用系统的健全得以保障,从而降低潜在的信用风险。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带动我国银行发展的同时,我国银行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下,银行的经营管理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风险。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风险的存在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银行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对已出现的或是潜在的风险采取解决措施或是提前预测,有效的规避风险。只有提高对风险认识的敏感度,才能对出现的风险坦然面对,继而能够使银行能够顺利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银行网点规划选址操作流程和案例分析法律案例分析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它的实际作用与宪法实际上相同。
第一节 EXCLE实现网点的年度优化调整控制
银行网点规划前后对比关系
第十章 网点的投资后评估体系
第一节 营业网点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模型
第二节 业务量分析及经营状况分析
第十一章 参考资料
附件:城市基本状况数据汇总表
附件:道路截点流量登记表
附件:资料参考:目标网点情况调查表
附件:经济功能区需求点信息表文本
附件 建设银行营业机构财务调查表
附件:商业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管理办法
附件: 移动营业厅选址经验
附件: 德国商业网点规划有关做法
附件:关于富晨理财独立第三方理财研究
前言
当前,中国各大银行都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银行提供服务的主要渠道,银行网点在实现银行发展战略、吸引优质客户、提高银行业绩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昂贵的运营成本也要求银行重视网点的渠道建设和配置,以提高投资回报率。
显然,银行管理者已逐渐意识到网点布局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在经济发达城市的中心区域,经常可以看到各大银行对黄金位置的激烈争夺。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即使在一般发展水平的城市中,各主要银行也经常拥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营业网点。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城市的新兴区域如何布局选址,不适应新环境特点的既有网点进行重新配置和调整都成为银行迫切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银行网点布局选址不再是传统式的水泥堆积工程,而是一项融合客户服务行为、物理属性、财务预算等诸多因素物化的科学工程。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海量信息,如何综合考虑整个城市的网点布局及选址工作,从而使银行的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呢?这需要在深入分析银行战略和地区特征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网点布局与优化方法进行系统规划和实施。
目前,虽然各个银行机构均设置了发展规部或者机构(渠道)管理部门,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的指导方法、具体的操作规范,同时人员的配置不足,使网点建设很难做到统筹兼顾,“拍脑袋”成为网点建设人员选址的主要方法。本书旨在结合富晨理财主持过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选址规划项目,给网点布局规划人员提供一套系统的操作方法,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提供大量的案例使操作更贴合实际,。
系统全面、操作性强,案例丰富,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希望能给各银行机构发展规划部门,规划选址实施人员提供一本适用的选址规划整体思路和操作程序。由于各银行机构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同,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仅供参考借鉴。
随着金融业的逐步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创造的利润占银行利润的50%左右,成为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各大银行之间零售业务的竞争日益加剧,而网点是银行零售业务竞争的触角和主战场,为此各金融机构在进行零售银行业务转型的过程中,将网点的布局规划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网点的布局规划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零售银行竞争“渠道为王”,“得渠道者得天下”。但是如何优化现有网点,布设新的网点,合理有效的发挥银行网点资源优势,成为困扰机构布局选址人员头痛的问题,例如如何整体布局,如何选择布局区域,如何选择优势物业等等都没有一个标准,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操作流程,网点的布局选址工作成了事后再评估,一旦出现失误,损失无法挽回。富晨理财从主持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多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布局选址规划工作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供网点布局规划人员参考和借鉴。
第一节 城市规划研究的意义
总体规划中,富晨理财主要研究城市的定位、经济状况、人口状况、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发展区域、限制发展区域等信息,从中得出银行网点在布局规划中的重点规划区域、限制设点区域、网点的规模等。
交通规划中,富晨理财主要研究城市的交通的综合规划,铁路、轻轨、公路网络等信息。主干道交汇处、重要的商务区、住宅区和主干道的结合部、交通枢纽的集散地成为富晨理财重点关注的区域,往往这些地区成为客流、人流、交通的中枢神经系统。
商务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文化区规划中,富晨理财主要了解该区域的规模、经济状况、人口状况、中心区域在那里等信息,这信息既能为划分金融功能区域打下基础,又能够为网点的功能类型作合理的定位,这些区域的人流密集地及易于形成人流客流集散地的场所是富晨关注的核心区域。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研究 第一节 如何进行消费者行为研究及目的 零售银行的客户选择银行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呢?哪些因素是客户做出决策的决定性因素呢?银行网点应该改善哪些方面来争取更多的客户群体呢……面对一连串的疑问,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富晨专家团队根据影响客户选择银行的因素进行调研,从中找到决定客户决策的主要因素的衡量指标,这为银行机构吸引更多的客户提供了参考的范本。
富晨专家团队从众多的影响客户选择行为的因素中,甄别出一些重要的指标,设置了标准化的调研量表(参考下表),有富晨的调研人员对不同的客户进行大规模的调研,总的样本容量在2000份左右,合格问卷在90%以上,从大样本中找到普遍性的结论。调研主要采取四种方式:1、街头拦截,主要在人流客流较大的商业区、办公楼、学校等,调研问卷在1000份左右;2、电话访问,富晨随机的抽样600个电话进行访问,根据富晨的标准化问卷进行提问,有访问员如实的填写相关的信息,调研问卷600份左右;3、小区内部访问,主要人群是小区内的住户,小区的选择上分为三等(高档小区、一般小区、都市村庄)分别进行访问,以扩大样本的覆盖范围,调研问卷300份左右。4、坐谈会,邀请一些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人员参与讨论,验证前期的调研结果,调研问卷50份左右。在收集了这些基础信息后,有富晨的数据分析人员进行对比分析,透视分析找出普遍性,提交相关的报告。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目的:一是了解客户的心声,找到银行客户认为银行应该改善和提高的主要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银行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哪些方面,而不再是银行一厢情愿的按照想象来开展工作。
富晨理财在郑州、宁波、天津等地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发现:便利性和服务质量是客户主要关注的焦点,为此银行机构应逐步的优化资源,发挥渠道优势,在渠道建设的同时逐步的提升服务。二是进行目标消费者研究,进行目标客户的市场细分工作,结合金融需求点调查进行目标客户的定位。
第一章 外部空间的透视分析
第一节 富晨FIO模型及KPI指标 一、 FIO模型组成 富晨理财在银行网点进行布局规划选址的过程中,对银行网点的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城市银行网点的总体状况及合作银行的网点状况,为合作银行网点的总体布局和优化打下基础。对银行网点的`调研主要采用富晨自主研发的FIO模型进行,它主要有以下四个模块组成:
第一章 金融需求点调查分析 第一节 金融需求点的含义 富晨理财是大陆第一家明确提出金融需求点概念的金融咨询机构,将金融需求点分为商业区需求点、商贸区需求点、商务区需求点、居住区需求点、行政区需求点、文化区需求点、工业区需求点。金融需求点是指能形成直接或者间接金融需求的人流聚集地,如企事业单位,工厂、住宅区,商业贸易区,高校等,是银行机构规划选址首要考虑的因素,金融需求旺盛的地区必将成为银行机构设点的聚集区。 第二节 金融需求点调查方法及意义 富晨理财根据现代零售银行的辐射区域(调查表明以500米为宜)制作了银行网点周边需求点调查问卷(见下附表),然后有经过精心培训的调查员参与调查,将质量和数量信息如实的反应在问卷上,同时有富晨的调研团队对调查信息进行复核,在确保信息准确的情况下,有专业人员描绘在富晨自主研发的BANKGIS系统上,然后根据富晨的金融功能区理论划出金融功能区及银行网点的辐射范围,这样一个或者几个城市的地理信息就能够展示在一张图上(见下图),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金融需求点的密集程度和银行网点的分布状况,便于银行选址规划人员很快的找到选址核心区和进行银行网点的整体布局分析。
对金融需求点调查主要是采用全面的普查和重点调查两种方法,调查主要按照富晨的设计量表进行(见附表),全面调查主要有访问员完成,重点区域的调查有富晨专家团队进行重点调查,这部分工作完全是遵循事实的原则,有什么就记录什么,是真实的再现。富晨专业人员根据不同的标准对需求点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商业区需求点、商贸区需求点、商务区需求点、居住区需求点、行政区需求点、文化区需求点、工业区需求点,按照不同的图层描绘在BANKGIS系统上。
对需求点的调查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了解需求的分布状况,找出需求密集区,为确定选址核心服务;二、根据不同类型需求点的密集程度结合城市规划划分金融功能区;三、对不同区域的网点类型进行定位;四、了解银行网点周边500米范围内和需求点的分布状况,为银行网点的优化调整决策服务。
第一章 金融功能区划分
第一节 如何进行金融功能区划分
城市金融功能区域是指“具有同类功能的经济体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并成线状或片状分布”且“在功能区域内具有该类功能的经济体在数量、面积、产出等方面占比较高,而其他功能的经济体虽穿插分布其中,但所占比例较小”。在各种规模的城市中,通常可划分出以下基本金融功能区域:文化区、商业区、商务区、工业区、行政区、住宅区等。
由于城市各区域经济金融环境不同,客户类型和金融需求不同,对营业机构类型和功能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对城市各金融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划分,以保证机构资源在区域间合理配置,在区域内满足目标客户的需要。
金融功能区的划分依据:富晨查阅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交通规划、住宅规划、商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规划等信息,然后结合富晨专家团队的现场调研情况,修正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的偏差,确定每一个区域的功能区划。不同的金融功能区设置银行网点的功能类型不同,比如商业区适宜设立网点的交易型网点,这类网点空间相对较小,现金窗口较多,自助设备齐全,休息区比较宽敞,一般不设置比较高端的理财区等。
划分金融功能区有利于目标市场定位,进行差异化定位,区分不同市场人群的需求层次和需求类型,对不同的目标市场类新设置不同功能类型的网点
第一章 选址核心区划分
第一节 选址核心区确立的依据
可从人流聚集力、市场吸引力、市场竞争力、业务需求等多维度进行调查分析,科学确定经济功能区内的选址核心区数量和分布。选址核心区一般分布情况如下:
1。商业区。选址核心区通常位于区域内多个商场、批发市场、超市等商业网点聚集地段;
2。住宅区。选址核心区通常位于社区级商业中心内,以及超市、菜市场及餐饮店等小型商业网点和公交车站的聚集地段;
3。工业区。选址核心区通常位于区内行政办公场所聚集地段和大型或特大型企业所在地;
4。商务区。中心地段一般位于区内的零售、餐饮、酒店等商业网点的聚集地段;
5。行政区。选址核心区通常位于区内行政办公楼聚集地段;
6。文化区。选址核心区通常位于区内零售、餐饮等商业网点的聚集地段。
参考指标可以从周边1000米范围商业业态分布和集中状况,住宅楼和办公楼的多少,人客流的多少等是一个感性的定位过程,一个地区的选址核心区有多个,富晨采用标志性建筑和道路名来区分,这样便于交流和沟通。
第一章 优化调整布局控制表
第一节 EXCLE实现网点的年度优化调整控制 网点规划口径 2012年 2012年 2012年 三年合计 1 年初网点数量 2 网点存量调整数量 a)维持现状 b)原址改建 e) 就近迁址 f) 另寻新址 3 新设网点数量 a) 新增网点 d)合并撤销 e)撤消再建 4 年底网点数量 备注:a) 新增离行ATM站点 b) 新增离行自助区 网点迁址变动率评价:
网点迁址改健 其中:1)另寻新址数量 2)就近迁址数量 网点迁址变动率 网点原址不变率 经过测算,本次规划中,网点迁址变动率为 %,
第一章 网点的投资后评估体系 第一节 营业网点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模型
286 浏览 4 回答
261 浏览 4 回答
263 浏览 3 回答
264 浏览 2 回答
227 浏览 5 回答
90 浏览 5 回答
119 浏览 4 回答
120 浏览 2 回答
247 浏览 4 回答
134 浏览 2 回答
175 浏览 2 回答
284 浏览 5 回答
203 浏览 3 回答
167 浏览 3 回答
286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