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学任何一个东西都要了解它的历史,这样你才能对它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易经是深入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骨髓的学问,所以易经的历史也基本上都是对中华有过重大影响的人和事,你对每一个名词都不会太陌生。 为了帮助大家从历史发展脉络来学习易经,我总结了和易经相关的不完全的牛逼历史。 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 河图洛书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这个被尊称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河图就是如上解释,洛书也是类似:洛河中有只神龟背负洛书而出。 伏羲氏作为我们的三皇五帝之一,有很多传说,他也是最早被记录的和八卦有关的人物。虽然是不可考证的传说,但是伏羲也因为“伏羲做八卦”被当做易经八卦的鼻祖。《封神榜》不知道大家看过没。当时是商朝末代大王纣王的统治,纣王无道,整天酒池肉林、残害忠臣,发明了酷刑炮烙。而远在西方的周在周文王姬昌的英明带领下却非常繁荣强大。商纣王担心西周谋反,就把文王给囚禁起来了。文王在囚禁期间就推演了八卦成为六十四卦,形成了《周易》。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这是三字经里的一句话。关于八卦或者六十四卦的书都是讲易的,都可以称之为易经。而这个易经就有多个版本,早些年代最有影响的就是这三本书:《连山》、《归藏》、《周易》。但是由于兵荒马乱,只有《周易》流传下来了。因此我们现在也直接将《周易》代指 易 。 六十四卦,其实就是八卦互相组合而形成的(8*8=64)。下图显示了八卦如何组成六十四卦。 孔夫子作为圣人最大的贡献就是给我们留下了四书五经。其中五经分别是:诗书礼易春秋。这里的易就是《周易》。 当下流传的《周易》版本就是孔子修订。也因为孔子将易经归位五经,它成为读书人必备的课程,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可以说 以前的读书人都是会算卦的。 孔子修订《周易》,不仅仅是对易经进行了整理,还写了自己的解释,称之为《易传》。那么易经和易传是什么区别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易经》是关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解释,但是就跟法律一样,这个解释仍然很难理解,就出现了解释的解释《易传》。 历朝历代都有人对《周易》做过注解或者写过一些学习笔记。我们从对易经的学习出发,特别介绍下朱熹对《周易》的贡献。他的著作汇编了八卦卦象歌和六十四卦卦序歌,这两个广为流传,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材料。 八卦 卦象歌 是对八卦图象编纂的歌诀,这首歌诀记载于朱熹的《周易本义》中。 对应着下图,我们来理解一下卦象和歌诀:乾卦是三条连着的线,所以称为乾三连;坤卦是三条断着的线,所以称为坤六断;震卦像一个盂(碗),而艮卦则是一个盖着的碗;离卦是中间断的,是中间虚;坎卦是中间连着的,所以称之为坎中满;兑卦是上面断的,就像缺一个口;巽卦是下面断的,所以是巽下断。 卦序歌 则是针对64卦的顺序编纂的歌诀。因为六十四卦数量众多卦名多变,卦序歌可以帮助大家记住六十四卦。按照不同的排列顺序,有很多版本,这里只是其中一个,也是朱熹老前辈给大家的福利: 易经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学问,除了先贤的发展,也有很多后代的大家对此做注解或者推广。时至今日研究易经的人仍然非常惊人,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痴迷爱好者。也因此周易文化还在蓬勃发展。据说现在关于《易经》的期刊(会定期发表文章的那种)有数百种之多。 当下主要有两大类:易理和术数两个流派。易理是研究周易的理,周易的内涵;术数是算命的。附录:网友推荐的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