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挺不错的。
西安工业大学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高校,是国家“兵工七子”成员之一,是我国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硕博培养层次完整的院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
学校人才培养基础坚实,建有127门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拥有28个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3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5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平台。
学校学科体系完整:
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材料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4个学科上榜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7个学科列入省级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安工业大学
我们学校的机电系挺牛的。 校园挺大的。。 就看你考的怎么样。 材化什么的 就业率很高的!~~
还挺好的 理工科比较好 现在一本了。。。
西安工业大学的院校代码是10699。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和考研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
学院介绍西安工业大学,简称“西安工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兵工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工业部直属的七所本科院校(“兵工七子”)之一,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学校、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国家二级保密资格单位、西安全面创新改革高校试点单位,是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创建于1955年,前身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1960年升格为西安仪器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未央、金花两校区占地面积1200亩,设有15个教学单位,56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20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5个学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教职员工1800余人,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本科生约万余人。
办学历史
西安仪器工业学校
西安工业大学始建于1955年4月21日,前身是“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重点大型项目中兵器工业系统在西北地区唯一一所配套培养高层次兵工科技人才的学校——西安第二工业学校(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
1956年2月20日,学校更名为“西安仪器制造工业学校”。
1957年4月28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局颁发《调整中等专业学校的决定》,将昆明仪器制造工业学校(始建于1936年抗日战争前夕)并入西安仪器制造工业学校。1960年3月1日,学校升格为“西安仪器制造工业专科学校”。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
1963年5月13日,第三机械工业部五局调整所属学校名称,改校名为“西安仪器工业学校”。
西安工业学院时期
1965年4月16日,经第五机械工业部的批准,学校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同时更名为“西安工业学院”。
196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机械工业部(即兵器工业部)军事管制委员会下达军管字第271号文件《关于西安工业学院改小型工厂的通知》,正式撤销“西安工业学院”建制,在原校址上重新成立国营5218厂(第二名称陕西光学仪器厂,信号代号:西安市第30信箱),改厂曰期从1969年7月1日算起。
1978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北京月4月25日电,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增设一批普通高等学校的报告,决定在全国恢复和增设55所普通高等学校,西安工业学院成为全国首批恢复招生13所高校之一。
1987年2月24日,学校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
1988年,学校隶属于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3年,学校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
1999年12月13日,学校顺利完成了隶属体制调整,改制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院校。
2004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独立学院)。2006年2月14日,学校经国家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时期
学校以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大力推进本科教育改革与建设,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1年,学校被陕西省确定为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同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5月2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共建西安工业大学签约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2012年,学校经陕西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正式成为一所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研高校;
2013年,学校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同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4年,获批成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
2016年,学校材料与化工学院李建平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高性能多尺度颗粒协同增强铝、镁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喜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6年7月,学校获批成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2018年3月,学校与七所高校共同成立B8协同创新联盟,并担任该联盟常任理事单位;同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同年,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21年5月16日,成为“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首批会员单位之一;6月,加入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
院系专业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15个教学单位。开设56个本科专业。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教职员工1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90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有国家级人才4人、省级人才12人,“三秦学者”特聘教授1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有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4人、重点领域顶尖人才1人、“四个一批”人才1人、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省青年科技新星7人、省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5个,省级教学名师16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光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书法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机械电子教学团队”、“‘材料物理’专业教学团队”、“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20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有5个学科获批国家国防特色学科,7个学科列入省级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项目。
重点学科国家国防特色学科:光电成像技术、军工制造及其自动化、军用关键材料、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和武器系统与工程。
省部级重点学科:光学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博士后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授权学科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改革试点专业,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1门省级精品课程,5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省级名牌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光电信息工程。
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材料科学基础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业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综合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艺术教育实验训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书法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实践、创业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经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械制造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服务外包型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光电工程领域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突出实践教学的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精品课程:“光学零件工艺”、“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工科电路分析”、“物理光学”、“工程力学”、“机电系统设计”、“软件工程”、“光学零件工艺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市场营销”、“工程测试技术”、“书法”、“仪器制造工艺学”、“大学物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材料加工基础”
教学成果
学校2009年和2014年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至2019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0项)。
学术研究科研机构截至2019年9月,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研究基地19个,拥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9月,近三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
截至2012年,学校承担国家863、973、国防973、总装备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国防科工局以及省市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等各级各类项目近千项。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8项;被收录论文1770余篇,其中:SCI210篇,EI 1290篇;申请专利280件,其中发明专利72件;授权专利199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专利年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已经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被授予陕西省专利工作先进单位。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校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总量已达130万余册(件)、中外文期刊近4800余种。除纸本资源外,在图书馆网站上还运行有Ei、SD、CNKI、万方、书生等商家的电子期刊论文全文或摘要、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电子图书、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办学传统:忠诚进取,精工博艺。
所获荣誉
2022年3月,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
西安工业学院建校于1955年,2006年2月,西安工业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总面积1600余亩(含新校区),设有校本部、洪庆、雁塔、未央四个校区。各校区内绿树掩映,环境优美,是理想的学习、生活场所。学校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校园”。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和成人继续教育。目前各类在校生人数18000余人,研究生900余人。学校现有10个二级学校,4个系,46个本科专业,覆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在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4个学科门类中有30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8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有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光学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测试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工程研究中心为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被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普通高校名牌专业”。校党委被陕西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先进高等学校党委”。并先后获“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先进单位”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教育先进集体”、“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先进单位”“陕西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先进学校”、“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4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900余名,具有副高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职教师近500人,其中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445人。担任硕士生导师的有120人,8位教授已经被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或兼职博士生导师。学校用于教学科研仪器总值亿元。校园网建于1996年10月,并于1997年3月接入到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网),现有联网微机3000余台。学校图书馆藏书108万册,国内外期刊2254余种,并建有电子图书和期刊系统。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工作。长期以来,西安工业大学与地方政府、企业、兵器行业所属研究所紧密合作,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在光学薄膜工艺、光学测试、光电器件、特种加工、复合材料及特种材料应用研究、计算机信息科学、工业控制、靶场测试、人力资源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和稳定的科研队伍,已具备承接大中型项目的科研能力。近五年来,承担多项各类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并获得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在各类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出版专著100多部。学校的学术刊物《西安工业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次被教育部、陕西省评为优秀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派出100余人赴德、美、日、英、俄等国进修;邀请著名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并与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秘鲁、巴西、新加坡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近二十年来,学校围绕以工学为主,不断调整学科,改造专业,完善培养计划,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持续的努力,学校历届毕业生深受企业的欢迎。行业内的国有企业、行业外的国营、民营企业、沿海特区的合资企业纷纷到学校来招聘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1%以上。学校在本科生教育和保证教学质量等方面勇于创新,科学实践,“面向企业一线岗位,突出制造技术,创建本科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两项教学成果,获得了2001年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研究生培养和重点学科建设方面成绩突出,硕士生的培养质量获得了省学位办和专家们的好评,2002年我校被陕西省教育厅和学位委员会评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已有5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传媒多次报道。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齐心协力为学校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同时,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坚持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突出办学特色,努力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校训、校风 办学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依法办学;坚持人才强校和创新兴校发展战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走学产研结合之路;夯实基础,科学管理,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办学定位 学校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坚持面向企业,立足一线,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 校训 敦德励学 知行相长 校风 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奖学金设置 综合奖学金等级 特等 甲等 乙等 丙等 标准(元/年) 2000 1000 500 200 享受面 3% 9% 15% 自强奖学金等级 甲等 乙等 丙等 标准(元/年) 600 500 400 享受面 各院系贫困生的 3% 各院系贫困生的 5% 各院系贫困生的 7% 单项奖学金等级 特等 甲等 乙等 丙等 丁 戊 己 标准(元)/次 1000 500 300 200 100 80 50 企业奖学金等级 奖学金种类 一等 二等 三等 二○二所奖学金 1000 800 500 二○三所奖学金 1000 800 500 二○四所奖学金 1000 800 500 二一二所奖学金 1000 800 500 二一三所奖学金 1000 800 500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经学金 1000 800 500 西安工业学院全星奖学金 2000 1000 500 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奖学金 1000 800 500 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奖学金 机电工程学院品学兼优的本科生20万/年(10-15 名) 国家奖学金 每年每人 4000 元 联系方式 电话:029-83208016 传真:029-83208993 网址: E-mail: 邮编:710032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北路4号西安工业大学招生办
西安工业大学坐落于古都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兵工为 五月的未央校区特色,以工为主,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的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西安第二工业学校(因为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故名为“西安市第二工业学校”),这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工程的军工配套项目,学校于1960年升格为西安仪器工业专科学校,后于1965年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从建校之初起,学校先后隶属于国家第二、第一、第三和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等部委。1999年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普通高校。学校坚持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的办学定位,继续承担为国防工业和陕西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被陕西省确定为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规模学校占地面积1290亩,校舍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亿元,馆藏图书155万册,并有Springer等21类(种)电子信息资源,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40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3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510人,有5个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13人被重点大学聘任为博士生导师;学校教师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人、科技部和教育部重大科技成果评审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部级优秀教师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9人、“三五人才”工程4人,有110人在国家、省级学术团体担任评委、委员以及理事长、理事,学校还聘请了国内外8名院士作为特聘教授。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先生为学校兼职教授,并担任“西安工业大学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学校设有14个学院、1个工业中心。拥有15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6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13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00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确立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48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学校有6个国家特色专业、7个陕西省特色专业、7个陕西省名牌专业、15门陕西省精品课程、4个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各类实验室114个,其中其中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陕西省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国际合作研究中心、陕西作家创作研究基地也设在学校。西安工业大学.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研究生1900余人,高职生3400余人。学校荣誉学校长期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兵工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防973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重点项目、总装备部重点项目、教育部以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重点项目等200余项。近三年来学校年均科研经费9756万元,其中2008年科研经费亿元。近五年来,学校荣获38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其中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奖。学校学术刊物《西安工业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不断稳步提升,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教育先进单位”和“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工作先进单位”。 在54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秉承和弘扬“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精神,形成了“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办学传统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6万名高素质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的骨干力量,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位居陕西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成果丰硕,先后9次获得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以来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4项、省级奖励30项;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级奖励30项。 学校女篮保持传统优势,曾荣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女子篮球赛甲组冠军、首届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超级杯赛亚军、第四届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超级杯赛冠军、陕西省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五连冠”,并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篮球锦标赛。男子足球队曾获陕西省高校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女子排球队曾获陕西省高校大学生排球联赛冠军;学校射击队多年来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法国、白俄罗斯等国家的1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法国梅斯大学、巴黎第十三大学等学校签署协议,联合培养本科生。 面对新形势下发展的历史机遇,学校正积极实施发展规划,向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为建设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特色详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奋斗!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传统忠诚进取,精工博艺 学校的校训 敦德励学,知行相长 学校的办学特色 注重工程实践,突出制造技术学校的 办学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依法办学;坚持人才强校和创新兴校发展战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走学产研结合之路;夯实基础,科学管理,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学校的办学定位 学校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高 级专门人才;坚持面向企业,立足一线,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获得荣誉学校多次受到国家、部、省、市级表彰,曾作为受奖先进集体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并在会上介绍先进事迹和办学经验。曾被陕西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近10年来。先后9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获得“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陕西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先进单位”、“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先进学校”、“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历届领导尹钧(1955-1963年任党委书记、校长) 廉振民校长[1]张明德(1963-1965年任党委书记) 宗超(1963-1965年任校长) 郭韫(1965-1969年任党委书记、校长) 庄泽华(1980-1982年任党委书记) 何有先(1979-1982年任校长) 孙书孟(1983-1985年任党委书记) 武强(1983-1985年任校长) 骆秉璋(1985-1991年任党委书记) 朱崇荫(1986-1991年任代校长、校长) 郑洪刚(1991-2005年任党委书记) 舒朝濂(1993-2003年任校长) 刘江南(2003-2010年任校长) 廉振民(2011-今)光电工程学院学院简介光电工程学院是学校重要工科院系之一,2003年由原光电科学与工程系与光电测试技术研究所合并而 为省教学评估专家介绍光学重点实验室情况成。光电科学与工程系的前身是与学校创建初期的光学系,随着我国光学事业的发展,先后更名为光学工程系、仪器工程系,后更名为光电科学与工程系。光电测试技术研究所前身是学校的科研所,是学校成立最早的专业研究所,经30多年的发展,在兵器靶场测试领域研制了一系列光电测试仪器,在我国兵器靶场测试行业享有盛誉。学院规模光电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89人,学院面积约4000平方米。学院有2个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3个专职研究所(光电测试技术研究所、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光电微系统研究所)、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学实验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院开设4个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拥有“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点。其中光学工程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也是学校的特色学科。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是首批省级名牌专业。50多年来,为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从事光学工艺、光学设计、光学测试、精密仪器制造、光电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学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光学工程学科得到迅猛发展,在学校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学科建设取得喜人成果,1999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建立“薄膜与光学检测实验室”,2004年先后经陕西省国防工业技术委员会和科技部国家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批准,成立“薄膜技术与微光电器件军民两用技术工程中心”和“国家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光学薄膜与器件研发服务中心”。在“薄膜与等离子体技术”、“微光电器件制造与应用”、“光学加工与计量”、“靶场光电测试技术”等方向造就了一支综合素质好、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近四年,先后在国内外100多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60余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I、ISTP等收录,出版著作、教材20余部,近三年,累计科研经费1千8百多万元,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并获得了多项省部级和国家级奖励。 学院不断加强与地方企业、国内军工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多个联合培养基地和研究中心5个,如泰勒.霍普森(TaylorHobson)公司精密检测技术培训基地、德国莱宝(LEYBOLD)公司薄膜技术研究基地、北方光电有限公司—西安工业大学红外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南光机器薄膜技术研究基地、利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光学制造联合研究基地,已经发展成为西北地区在薄膜技术、光电元器件技术、光学检测、靶场测试技术及等领域极具特色的教学科研基地。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先后邀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白俄罗斯无线电信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学校的著名学者来校交流和合作,社会影响不断扩大。2002年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中国与白俄罗斯高技术合作开发中心,简称“中白合作中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光电工程学院将不断发展,必将为我国的光电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优势专业优势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美术学(书法)等
171 浏览 6 回答
287 浏览 5 回答
134 浏览 5 回答
227 浏览 4 回答
84 浏览 3 回答
138 浏览 5 回答
208 浏览 6 回答
318 浏览 2 回答
358 浏览 3 回答
202 浏览 3 回答
315 浏览 5 回答
323 浏览 4 回答
319 浏览 3 回答
346 浏览 3 回答
175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