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和应对措施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企业员工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和应对措施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 要:
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因此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很多大型企业都将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以此来避免员工心理问题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从企业员工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首先分析企业员工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然后重点探究企业员工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给我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企业员工; 心理健康; 应对措施;
引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因此员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对企业十分重要,这是保证员工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员工在工作中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心理疾病已经十分常见,对企业的组织和管理都有着消极的影响。因此企业要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疏导员工,以此来让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1、 企业员工的常见心理问题
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较多,而且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具体而言,当前企业员工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压力问题。心理压力问题是当前企业员工最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问题,因为在企业中,各种竞争和考核给了员工极大的压力,他们每天都要完成海量的工作,应对各种岗位考核,这些都会增加企业员工的心理压力。另外,当前的大部分企业员工都是中年人,他们需要赡养老人和照顾孩子,因此这些压力会导致企业员工难以消化,不仅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容易疲劳,而且创造性和积极性也会下降,这就会极大的影响工作效率。
(2)人际关系与沟通问题。企业员工的人际关系与沟通主要包含与客户沟通、与同事沟通、与上下级沟通三个方面,而且人际关系与沟通对员工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关系到企业的管理和组织运行效率。但是由于企业员工的沟通往往参杂着利益关系,因此在沟通的过程中有诸多顾虑,这也会给企业员工造成较大的压力。
(3)心理危机问题。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常常会发生裁员、并购和破产等问题,因此企业员工会存在心理危机。特别是对于企业的管理层而言,也有焦虑、紧张等情绪,长期的处于这种状态下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
(4)职业倦怠问题。在长期的高度压力工作下,企业员工会出现身心俱疲的问题,而且为了完成企业的工作,很多员工都睡眠不足,造成失眠、腰酸背痛和记忆力不足等健康问题,这也被成为职业疲劳。
(5)个人问题。员工的个人因素也会造成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家庭、婚姻、恋爱、子女等都会给企业员工带来心理压力,进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2 、企业员工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
造成企业员工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正确的分析心理问题原因,这样才能针对性的疏导,让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体而言,企业员工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如下。
、适应不良的原因
每个企业员工都有自己的发展潜能,而且在企业的工作中,其潜能会不断的与实际整合,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员工进步和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自我意识的矛盾,这一方面来源于员工自我期望和现实的差距,另一方面来源于公司约束和自我独立之间的矛盾。因此,这就会造成企业员工适应不良的问题,很容易让企业员工产生自我怀疑,进而影响到其工作的积极性。
、 技能学习障碍的原因
企业员工需要不断的进步和成长,这样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员工的学习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而应是对原有的知识结构完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企业员工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大多是被动的学习,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其次,很多员工学习压力较大,很难彻底的掌握知识,这就给他们带来心理的压力。
、 自卑的原因
有部分企业员工对自我评价偏低,缺乏自信心,因此常产生失望和悲观等消极的心理。而且这些消极的心理还会表现为嫉妒、焦虑、紧张等情绪。特别是对于自卑问题较为严重的企业员工,他们还会掩饰自己的弱点,将自己封闭,很容易遭受挫折后就放弃,没有竞争意识,也不愿参加社会活动。这部分员工在企业内的存在感较低,不会积极的表现自己,而且也不愿意承担较大的责任,这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抑郁症的成因
抑郁症的一般表现为郁郁寡欢,缺乏对生活的向往,这类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而且思维迟钝,工作效率较低。较为严重的抑郁症患者甚至还有自虐和自杀的倾向,有着较大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很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技术员工就会由于压力等问题产生抑郁症,出现这些问题后就会辞职,造成企业的各项工作无法有序开展。
3 、企业员工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上文分析了企业员工常见的心理问题,也针对性的研究了企业员工心理问题的成因。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企业工作的开展,而且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特别是对于生产制造型的企业而言,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会造成员工工作注意力下降,让安全风险极大的提升。因此,要针对企业员工心理问题和原因采取正确的措施,以此来保障员工的心理健康,为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奠定基础。
、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解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通过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来正确引导员工,缓解其压力,减小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可能。具体而言,人力资源的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人才战略的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才战略,辅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另外,在制定人才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发展需求,合理挖掘其潜能,让员工可以有效的适应工作岗位,这样不仅能减轻员工的心理压力,也能让企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当然,人才战略也要有相应配套的晋升机制和奖励机制,满足员工自我表现的需求,同时发掘员工的闪光点,让员工可以积极的融入到工作中,这样就可有效的缓解员工心理问题。
(2)薪酬体系的完善。薪酬体系和企业员工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如果薪酬体系不完善,员工就容易焦虑不安。因此,企业可建设富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另外,在员工近亲去世或者离婚等特殊时期,可以给员工带薪休假,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这样也能极大的减轻员工心理压力。
(3)配套设施的建设。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企业可建设内部的健身中心或者保健室,让员工通过锻炼发泄内心的压力,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工作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
、 加强心理健康的宣导
很多企业员工对心理健康问题不够了解,也缺乏重视,因此企业要加强心理健康的宣导,通过讲座等形式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认识,同时引导员工合理的宣泄压力,保持健康的心态。在这方面企业可聘请相关的心理健康专家,及时帮助员工消除心理压力。另外,企业对管理层要加强培训,提高其沟通的能力,在员工出现心理问题时能科学合理的疏导。除此之外,企业还可在企业内部建设心理服务部门,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的咨询,这样也可有效的缓解企业员工的压力。
、 重视沟通
沟通对于缓解压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需合理的与员工沟通,帮助员工释放压力,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具体而言,企业员工的沟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双向交流。对于企业内的正式员工,人力资源部门要定期的组织交流,听取员工的想法,同时了解员工的内心所想,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仅能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还可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
(2)组织座谈会。企业可在内部组织座谈会,让员工发表对企业的建议,以此来起到鼓励的作用,帮助新员工融入企业,同时增强老员工的归属感。
(3)加强团队建设。在企业中还可定期的组织集体活动,如篮球赛等,还可建设阅览室等文娱场所,让员工通过这些活动来释放心中的压力,避免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
(4)信息的沟通。为了方便员工表达意见,在企业中还可建设意见箱,或者成立公司员工的QQ群和微信群,让员工的各方面问题都可以及时的表达,这样也能起到缓解员工压力的作用。
4、 结语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员工的积极性对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员工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这不仅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而且也影响工作的效率。基于此,本文针对性的探究了常见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分析了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心理健康宣导和重视沟通三项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给我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缓解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宿圣军,张安迪.建筑施工企业青年员工心理问题浅析及对策思考[J].智库时代,2018(23):202-203.
[2]朱胜果.国有企业新入职员工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8(08):206.
[3]陈伟娜,郑新.企业员工心理问题新表现—下班沉默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 38(03):101-106.
[4]刘强,张杰.心理契约视角下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风,2013(06):233, 235.
[5]Kyron Michael J, Rikkers Wavne, OBrien Patrice, Bartlett Jennifer, Lawrence David. Experiences of Police and Emergency Services Employees with WorkersCompensation Claims for Mental Health Issues[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rehabilitation, 2020.
[6]王晓欣,翟少华,李洪,等.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员工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煤炭技术,2011, 30(10):275-276.
[7]王伟民.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提升员工幸福指数—从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必要性谈企业对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啤酒科技,2011(07):6-7, 9.
新生入学初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论文
摘要:职校新生入学后,许多同学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感到不适,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抑郁、偏执等不良情绪,对学业影响较大。如何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使新生顺利渡过不适期,是一个现实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职校新生 心理问题 对策
一、 正确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从生活环境变化来看。 目前的职校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衣食习惯上都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在校园集体生活中,每日的饮食起居都具有统一性,这种变化就如同第二次断奶。曾有一名女同学打长途电话将母亲唤到学校,只是为了修补一下自动车内胎;一名新入学男生打电话叫母亲来给他套被罩,发的暖瓶坏了告诉母亲,让母亲给老师打电话;有的同学因不习惯茶炉的饮水而长期购买瓶装矿泉水;有的同学因不习惯双层床铺而导致失眠。学生生活上的不适应会在心理上造成紧张焦虑情绪,总盼望回家得以放松,对正常学习产生了较大不利影响。
2、从学习环境变化来看。 首先,许多中学目前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特别是在中考之前,学生处于书山题海之中,家长和教师实时监督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每天的学习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进入技校就读后,升学压力解除,家长和教师的监督也相对放松,这种学习环境的改变容易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合理的内驱力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过度紧张或放松都会使学习效率降低。其次,技校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与中学有了很大不同。许多专业在入学第一学期就开设职业道德和教学实习课程,这些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仅靠识记一些知识点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职校教师的教学个性也更为明显,脱离教材、超越大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对于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学的初中毕业生来说是一种严峻考验。
3、从在班级中角色改变来看。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职校的学生中,初中阶段的学业不良生占了很大比重。进入职校后,角色关系发生了改变,同学们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这种特定背景下,一些同学迅速适应了新的角色,由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同时,也有一些同学不能摆脱思维定势,一时难以适应主角的位置,变得困惑不安,极易变成新的学业不良生。新出现的学业不良生大体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IQ值偏常(低于常模);二是IQ值正常,但情感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的偏移和学习动机的减弱。前一类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自信,学习效率很低,忽视技能训练,以至无法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 ;后一类学生主要是受社会不良思潮影响过深,没有明确地将职业能力的获得作为自己的学习动机,因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采用一些不正当手段。
4、从年龄增长因素来看。 职校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己进入青年早期。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基本特征是,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职校生已由初中阶段的“异性疏远期”而转为“异性接近期”,极易对异性产生好感,甚至产生狂热的追求,从而导致精神上的种种烦恼,影响学业的完成。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技校生的交际范围大大扩展。据不完全调查 ,50% 的职校生拥有一名以上的异地或异校网友(一般为异性)。一方面,互联网增加了职校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这一新生事物也对职校生产生了负面作用,甚至有一些学生产生了网络依赖,导致不良心理。笔者曾目睹一名女生课余时间与异地网友进行电话交流,通话时间达一个小时以上,对学业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心理的幼稚和经验的不足,职校生对友谊和爱情的向往具有较多的理想和幻想成分,在实际中遭受挫折后,容易导致情绪的剧烈波动。
5、从家庭经济状况改变来看。 职校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贫困农村或下岗职工家庭,这些家庭生活本来已很拮据,求学进一步加重了家庭负担。这部分同学中大多数学习刻苦、生活节俭、品学兼优;但也有少数同学心理负担过重,存在厌学情绪,特别是当前就业渠道的'不畅,给这些同学带来了浓重的悲观情绪。
二、进行心理调适的对策和措施
新生心理调适要从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一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二是学生主动进行的自我心理调节。教师的心理辅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生活和学习指导。 班主任和心理老师要强化学生的独立生活意识,向同学们传授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 并鼓励同学之间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在入学教育和每门课程开始时,有关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新生入学报到时,学校应组织在校生参加新生的接待工作,这样可以使新生尽快熟悉学习环境,并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2、提出合理的评价与要求。 消极情绪是某种愿望不能满足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对职校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要求。过高的评价和要求就如同泡沫一样,极易使学生遭受挫折;过低的评价和要求,就象泼向学生的一盆冷水,使学生失去开发潜能的机会。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教学要求,并对学生给予热情鼓励,才会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
3、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和职业指导。 职业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在学生自愿和隐私权受到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恢复和保持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心理辅导包括个别咨询和团队辅导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是解决学生在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等方出现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排除烦恼;后者只要是促使学生了解自我、重建认知、恢复自信、挖掘潜能,提高心理发展水平。新生入学后,心理咨询室应对每位同学进行全面的心理测量,并建立起心理档案。同时,学校应该在学生入学初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除了积极参加心理辅导活动外,还要从以下方面多加努力,一是学会倾诉。将自己的烦恼向老师、同学或亲人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或者清清楚楚地写在日记中,这时可能自己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学会排除。把烦恼先抛在一边,去打一场球、看一场电影,或是去郊外散散步,烦恼可能就会不翼而飞;三是学会转移。将精力全部用在功课上,就无暇去注意那些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四是学会放弃。职校生在入学后应迅速消除原来的“大学情结”,正确地认识自我、面对现实,找到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同时,还要学会放弃暂时的享乐,充分利用在校的宝贵时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五是学会修身。多读一些好书,听一些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自觉抵制各种消极文化的影响,可以不断提高文化修养,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高校青年教师常见心理问题及防范措施论文
摘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校青年教师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基础,也是其发挥自身潜能、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证。关注青年教师心理问题,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详细分析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探讨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问题;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队伍的年轻化趋势日趋明显。截至2010年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青年教师作为一支新生力量,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逐步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高校青年教师特点鲜明,普遍具有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工作经验不足、生存压力较大等问题。目前针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其心理问题有所忽略。事实上,高校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2007年对河南省117名高校青年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的高校青年教师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高校青年教师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高校青年女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差、情绪失调、抑郁等心理疾病。研究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寻找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有利于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青年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1.经济压力导致的自卑心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相对于机关、医院、企业等单位的从业者来说仍处于较低水平。青年教师处于高校的最底层,由于工作时间短、岗位级别低、科研项目少等原因,工资收入更加微薄。青年教师紧迫的刚性支出较多,面临结婚生子、赡养父母等多方面生活花销。同时,青年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或职称晋升,不得不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搞研究和发。这些繁重的经济负担导致大部分青年教师家庭处于收支平衡状态,结余较少,有的甚至“赤字”,青年教师对目前收入水平普遍不满意。巨大的经济压力使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失去信心,对个人的能力评价降低,工作动力减少,意志消沉,悲观失望。在和其他职业人群进行比较时,学历高人一等,收入却低人一等,心理上既感到极大地不平衡,又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原本预期的舒适的生活品质和丰富的生活方式都无法实现,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压力,难免产生自卑心理。
2.学习压力导致的焦虑心理
为了赢得学术同行的认可,尽快树立自己的学术威望,高校青年教师需要不断跟踪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选择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科研方向进行攻关。同时,为了站稳讲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青年教师同样需要不断学习和完善知识结构。绝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不是正在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就是在博士后流动站深造或出国访学。因此高校青年教师普遍承受着学习压力。如果短期内无法获得教学和科研成果,青年教师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具体表现为坐卧不宁,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对未来情况过分担忧,有的甚至出现恐惧等。焦虑心理导致青年教师思维滞涩、判断失误、记忆力下降、想象力贫乏,智力水平下降。
3.科研压力导致的偏执心理
近年来,高校为了提高自身综合排名,纷纷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科研要求,并直接和岗位聘任、职称晋升、评优评奖挂钩。科研工作成了高校教师竞争上岗和今后发展的关键。而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没有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无法购买仪器设备开展实验,很难做出高水平成果,从而拿不到项目经费支持,进入恶性循环的窘境。面对巨大地科研压力和艰苦的科研环境,青年教师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科研工作。据统计,超过60%的青年教师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约20%的青年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高强负荷的科研工作,使青年教师和他人接触交流的机会较少,易形成固执、刻板的偏执心理。过分坚持自己的想法,很难接受他人意见,喜与人争论,敏感多疑,对他人没有信任感,喜迁怒他人,心胸狭窄,忌妒心强,缺乏热情和同情心,对业余活动缺乏兴趣,缺乏体贴的情感,没有幽默感,过度投入工作,不善享受人生。
4.人际关系压力导致的抑郁心理
和学习、科研相比,让青年教师更棘手的是一些高校内复杂的人际关系。青年教师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障碍一方面来自于外界环境,另一方面来自于自身性格。一些高校学术氛围不正,拉帮结派,原则性不强,办事要找熟人、靠关系,让青年教师常常迷失方向,在准则和人情面前手足无措。例如,学生考试不及格,同事来求情怎么办?申请科研项目,熟人要挂名怎么办?撰写或专著,领导希望署名怎么办?
另外,一些青年教师内向孤僻的性格也易导致人际关系问题。这部分人一般缺乏交往意识和欲望,不想与人进行交往,更难以与人进行心灵的沟通,不愿展示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欲望,与世隔绝,不合群,在交往技能和方法上也表现较差,交往容易受挫。这些人际关系问题,导致青年教师心理上形成困惑,情绪低落,甚至形成自闭的不良个性,有问题就憋在心里,不能及时排解,日积月累就会陷入抑郁的漩涡。
5.情感压力导致的孤独冷漠心理
高校教师长期处于高校这一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与社会接触机会较少,人际关系范围较窄。面对学习、教学、科研的重重压力,高校青年教师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原本狭窄的交际范围变得更不畅通,甚至与家人相聚的时间都越来越少。在从事艰辛枯燥的脑力劳动过程中,高校青年教师渴望与他人交流并得到关心,但又不得不独自盏灯熬夜工作,心中难免产生孤独感。有孤独感的人倾向于对他人和自己给予严厉苛刻和消极的评价,对于拒绝反应更敏感,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持久的关系。
另外,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使青年教师只关心自己的研究领域,只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事物,对社会、对他人都漠不关心。这种冷漠心理表现为不关心时事政治,待人缺乏热情,不愿与人为伍,缺少爱心和奉献精神。
6.社会压力导致的过度自尊心理
一直以来,高校教师都是令人羡慕的职业。社会各界对高校教师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和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而且要在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等方面率先垂范。在这样的光环下,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既感到无比自豪,也感到压力倍增。为了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和赞誉,往往表现为行为严肃认真,讲究师德尊严,过分追求权威。同时,精神紧张,做事谨慎小心、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以道德表率和行为楷模来严格约束自己。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关于高校和教师的负面报道不断涌现,使得原本就抱着强烈自尊的青年教师更加紧张和压抑,生怕自己做出不当的言行举止给学校和教师职业抹黑。这种过度自尊的心理使青年教师不敢充分展现自我,不敢表达自身的需求,遭遇伤害和不满容易自责或暴怒。
二、高校青年教师心理问题的防范措施
1.加强岗前培训,重视心理教育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一毕业就走上了教师岗位,在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中,难免产生心理偏差和不适应。而且,青年教师往往没有经过师范类的专业训练,不具备教学、与学生交流的良好方法。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至关重要。目前,许多高校的岗前培训流于形式,课程偏重理论,对青年教师的实际帮助不大。为了消除青年教师的心理困惑和障碍,尽快适应教师角色,高校岗前培训应在以下方面做出改进。
一方面,安排教学效果较好的老教师向青年教师传授心得,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备课、上课,通过试讲演练,分析青年教师的优缺点,并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心理疏导教育,让青年教师不仅掌握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更要学会如何正确认识和调节自己的心理,面对困难和失败,能够调整好心态和情绪走出困境,培养青年教师的坚强意志和受挫能力。
2.科学合理培养,公平公正考核
目前许多高校都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进行了岗位管理和评聘分离的人事改革初探,并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岗位要求,但在合理设岗、科学培养、公正考评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高校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制定出有利于青年教师发展的政策,从而减轻青年教师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以健康愉快的心态投入工作。笔者认为中国矿业大学实行的两项举措值得借鉴。一是对教师岗位进行分类,根据学科特点设置了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研究型、产业型,并为不同类型的岗位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上岗条件和考核指标,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意愿竞争上岗,这为青年教师创造了自主选择发展方向的机会。二是出台了“青年教师力行计划”,选拔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这对青年教师来说,既能学习企业的工艺技术,拓展自己的交际范围,又能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3.加大关怀力度,营造和谐环境
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直接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对青年教师予以关注,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青年教师的因素,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排解困难,让青年教师切实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在工作上,为青年教师搭建上升平台、落实扶持政策、改善教学科研环境、设立青年教师专项科研经费,使青年教师的工作尽快踏上轨道。在生活上,通过各种渠道提高青年教师收入待遇,缓解他们过重的经济压力,实施“安家工程”措施,解决他们的住房之忧,帮助青年教师渡过经济基础薄弱、开销支出繁重的困难时期。在情感上,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定期组织联谊聚会,为青年教师创造沟通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结识更多良师益友,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青年教师教室、家庭、办公室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增添一抹色彩,有助于青年教师宣泄和释放心理压力。
4.普查心理危机,提供咨询服务
目前高校普遍对大学生心理较为关注,而忽视了青年教师的心理状况。对此,高校应提高青年教师心理问题重视程度,加强防范与疏导措施。一方面,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诊断心理压力来源,采取措施消灭引起心理问题的不良压力源。另一方面,设立专业心理服务机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自我调适方法,提供渠道便捷、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服务,创造校园内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
157 浏览 10 回答
234 浏览 6 回答
132 浏览 1 回答
299 浏览 7 回答
330 浏览 4 回答
242 浏览 3 回答
283 浏览 3 回答
240 浏览 2 回答
266 浏览 6 回答
211 浏览 3 回答
276 浏览 3 回答
259 浏览 6 回答
357 浏览 3 回答
108 浏览 3 回答
137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