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表明,就在我们实行消极被动的经济政策时,亚太地区正在迅猛地发展。据世界经济发展预测,21世纪亚太地区的国家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将受到这个过程的影响,甚至卷入这个过程。因此,俄罗斯必须做好准备,有责任考虑到自身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自身防御能力,我们必须制订被世界各国关注的东部地区开发战略,尤其是矿物原料领域的发展战略,以便吸引大量投资。
在这个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拟定了一系列工程项目。已有的设计是“西伯利亚—太平洋”的能源建设规划,面对国内和亚太地区的天然气、石油及石油制品海外市场。据该方案设计者提供的数据,国际社会准备为亚太地区的发展投资200亿美元。俄罗斯与马来西亚已于1999年签订协议,决定开展俄罗斯企业与亚太地区各国公司在科技、工艺和生产领域的合作。
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曾写道:“我们认为,现阶段编制的东西伯利亚自然资源开发计划应该上升到国家规划的层面上,按照该规划将大力发展该地区的燃料-能源联合体,并把它与贝-阿铁路干线的利用结合起来”。根据他的文章,我提出来两个向日本和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方案(图)以及由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向中国运送石油的路线图(图)。
上述两个方案引起了多方的兴趣,还必须经过严密的政治和经济论证。当然,在我们这儿也有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尤其是我们的矿产资源潜力究竟如何,它的出口对这片幅员广阔地区的未来究竟会带来什么机遇。这又是一个需要多方深入研究的问题。从政治角度看,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
亚太地区的能源市场是非常有前景的,也是动态的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的能源供应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目前在天然气需求量和计划的天然气的开采量之间还存在着缺口,到2020~2030年这个缺口将不小于1800亿立方米/年。主要的潜在进口国是日本、中国和韩国。目前,有关各方已提出了好几个由天然气资源过剩地区向亚太地区铺设输送管道的方案:中国的“中石油”公司,日本的三菱公司和爱克森公司认为应建设6000千米长的输气管道由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西部,然后再到太平洋西岸港口。还有一个路径更短的方案,但要经过政治制度不稳定的国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这一方案的明显优势是地理位置相对较近,从俄罗斯供给的天然气可直接用管道运输。
图 往日本和中国输出天然气的方案
图 从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向中国输送石油的方案
“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两种天然气开采和向亚太地区供气的方案,这些方案考虑到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北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天然气原料基地雄厚的前景。这两种向亚太地区供气的方案是:
·西西伯利亚(新乌连戈依)托木斯克-克麦罗沃-新库兹涅茨克-荣加利亚-进入中国领土再到上海。
·西西伯利亚北部-托木斯克-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乌兰巴托-北京。
这两种方案的天然气管道源头是位于西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两个大气田,其已探明的天然气总储量超过30000亿立方米。也不排除沿另一条补充线路铺设管道,即气源来自于托木斯克州、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区、伊尔库茨克州和雅库梯亚自治共和国,那儿有大型气田。
在众多的路径方案中,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伊尔库茨克-中国的方案。该方案的气源是位于伊尔库茨克州的科威克金斯克凝析气田,它已探明的C1+C2级天然气储量11000亿立方米。
总之,任何一种由俄罗斯向亚太地区国家出口石油天然气的方案都将促进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扩展地质勘探工作对碳氢化合物原料的贡献,创建新的地区能源优势。从长远来看,向亚太地区市场出口原料也是俄罗斯一项重要的地缘政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