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书《了不起的我》,作者是陈海贤,是一位知名的心理咨询师,这是一本关于“自我发展的心理学方面”的书,写了很多关于个人心理方面的困惑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作者提出人的思维有“ 近的思维” 和“ 远的思维 ”的观点,我觉作者写得很有道理,现在我就给大家分享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内容。 所谓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在特定的情境里,会不断发生变化。与它相对应的就是远的思维,是指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这些事情是静止的、僵固的,是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与现实的情境无关。近的思维会不断的跟现实接触,让现实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而远的思维只注重头脑中的规则,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拒绝改变。在某种意义上,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都是远的思维方式。僵固型思维不看重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不看重我们付出的努力,而是评价我们这个人怎么样,聪不聪明,是远的思维。应该思维只执着于头脑中原有的规则,而不关注正在发生的思维。绝对化思维把一件正在发生的坏事,用永久化、普遍化和人格化的方式进行概括、推演,还是远的思维。正是因为这些远的思维,所以很难带来改变。作者强调,远的思维会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面对的信息是无穷无尽的,必须把一些信息封装起来,放在头脑里,让它们变成头脑中的概念、观点、评价,变成一些刻板印象,帮助我们快速做决定,解决问题。远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省略加工需要的认知资源,同时,因为抽象和简略而具有确定的性质。但是,远的思维限制了我们的成长。如果固守远的思维方式,我们就看不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新的东西就不会进入头脑,我们的思维就不会变化。如何才能掌握近的思维呢?作者给出了三条原则。第一条原则,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描述性语言,就是不加评价,不用形容词,只用动词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它有点像镜头语言,在电影里,导演不会告诉观众他是怎么想的,或者是角色是怎么想的,它只会如实的呈现演员的表情、动作和对话,让观众自己感受。而观众感受到的,都是很近,很鲜活的东西。为什么要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呢?因为评价性语言已经用我们头脑中的观点、想法对信息进行了封装和加工,信息一旦被评价性的语言封装起来,就有了确定的模样。这个确定的模样会代替本来发生的事,这样,我们曾经看到的东西就很难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第二条原则,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我很内向怎么办?”“我容易紧张怎么办?”“我有拖延症怎么办?”……这些都是抽象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方式就是一种远的思维方式,用抽象的、概括化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而“我遇到哪些人容易紧张,遇到哪些人不容易紧张?在什么场合容易紧张,什么场合不会紧张?在与人相识的哪些阶段容易紧张,哪些阶段不会紧张?最近我在与谁交往?感觉怎么样?”……这些则是具体的问题。作者告诉我们,紧张不是因为内向——不是这个原因不对,而是这个原因太远。第三条原则是,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在用远的语言时,我们总是先判断一个事情的结果,评价一个事情有没有用,再决定要不要做。好像我们需要某种承诺,才能够有所行动。可是,很多时候,一件事有没有用,只有做完了才会知道。如果我们不能投入做事,事情通常也做不成。大部分人希望先看见,才能相信。而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先相信、先投入,才能看见想看到的东西。如果我们一定要在头脑中预想出行动的结果,反而会失去行动的能力。所以说,近的思维就是发展一种能够容纳变化的语言。而学习用近的语言说话,就意味着我们开始向“无穷无尽的过程、变化、差别、层面、功能、关系、问题以及复杂性”开放。我们因此失去一些确定性,也会因此获得很多可能性。这些就是《了不起的我》对于“近的思维和远的思维”所作出的定义。书中还就其他个人成长与精进的一些观点和概念作出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和论述,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