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创刊于1951年4月27日,是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创刊时编辑记者平均年龄只有 21 岁。该报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青年发展为神圣职责,在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20世纪50年代宣传了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勇献身的黄继光、邱少云,创造先进操作法的青岛纺织女工郝建秀和“走在时间前面”的鞍钢工人王崇伦等青年英雄和劳动模范的事迹。1951年4月27日 ,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批准,《中国青年报》在北京创刊。毛泽东同志亲自为中国青年报题写报名。20世纪60年代宣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王杰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1966年 8 月 20 日 因 文化大革命 停刊。1978 年10月7日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青年报》复刊,为周三刊,对开 4 版。1978年复刊后,报道了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英勇斗争的张志新、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以及中国女子排球队等青年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青年报加强改革的宣传,报道了一批各行各业勇于开拓的青年改革者的先进事迹,在较深的层次上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该报社还为青年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 1980年在以《怎样认识人生的意义?怎样找到前进的路标?》为题的讨论中,编辑部共收到国内外青年读者的来信、来稿7万多件。1983年举办的“读书与求知”百科知识竞赛,收到答卷41万份;“我最喜爱的银幕青年形象”评选活动,收到选票100万张;1984年组织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同青年见面、为青年服务的“读者日”活动,有3万名青年参加。1986年组织了有巴西、英国、法国等强队参加的“中国青年报TDK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在 1987 年中国首批评定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中,就有 20 万人是20世纪五十年代的青年报人。该报社大约 90 %以上担任中层以上领导职务者均系复刊后进社成长起来的。该报1989 年起出日版;1993 年起增至对开8版。现为每期12个版(周六周日4版)。 2004年3月16日,中国青年报社与北大青鸟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中青报业传媒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中国青年报》的发行、广告、品牌经营及其他延伸性经营活动,着力将《中国青年报》打造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有鲜明青年特色的主流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