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楼主根据以下书名,上百度找找` 《孔墨的思想》 杨荣国著 三联书店 《古代儒家哲学批判》 赵纪彬著 中华书局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经学通论》 皮锡瑞著 中华书局 《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 杜国庠著 三联书店 《〈论语〉疏证》 杨树达著 科学出版社 《孔子的教育思想》 陈景磐著 湖北人民 出版社 《孔子的学术思想》 王荫铎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论语〉》新探 赵纪彬著 人民出版社 《孔子、孟子、荀子论乐》(古代音乐论著译注小丛书) 吉联抗译注 人民音乐出版社 《孔子的哲学思想》 严北溟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历代大同思想》 侯外庐主编 科学出版社 《孔子讨论文集》(第一集) 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 山东人民出版社 《孔子哲学讨论集》 《哲学研究》编辑部 中华书局 《孔子教育思想初探》 许梦瀛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孔子思想体系》 蔡尚思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孔子学术思想新探》 王荫铎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春秋哲学史论集》 关锋、林聿时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孔子研究》 钟肇鹏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孔子评传》 匡亚明著 齐鲁书社 《论孔丘》 冯友兰著 人民出版社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集》 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 《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国哲学小史》 方克立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儒家辩证法研究》 庞朴著 中华书局 《孔子的法律思想》(《中国法律思想史》) 杨景凡、俞荣根著 群众出版社 《孔丘》 骆承烈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论语〉新解》 钱穆著 巴蜀书社 《评孔纪年》 韩达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孔子政治思想的精华》 杜任之、高树帜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玄儒评林》 张岱年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孔子》 李启谦、徐志祥著 中华书局 《孔子法律思想研究》(论文集) 乔伟、杨鹤皋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 《孔门弟子研究》 李启谦著 齐鲁书社 《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杨焕英编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孔子思想研究论集》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编 齐鲁书社 《孔子研究论文集》 中华孔子研究所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大教育家孔子》 吕涛编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先秦两汉儒家教育》(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 俞启定著 齐鲁书社 《儒家思想研究》 吴乃恭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语〉》新译述评 王滋源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 张文勋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孔子及其教育思想》 刘锡辰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论语〉》浅解(中国古代文化要览小丛书) 钱逊著 北京古籍出版社 《现代新儒学概论》 郑家栋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世界文化丛书) 王家骅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评新儒学》 罗义俊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孔孟荀比较研究》 赵宗正、谢祥皓、高晨阳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罗佐才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一) 方克立、李锦全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儒学辞典》 赵吉惠、郭厚安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儒家与现代中国》 韦政通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 [法]卡尔.雅斯贝尔斯著 李瑜青、胡学东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 《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 [韩国]金日坤著 邢东田、黄汉卿、史少锋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儒学思想史》 张岂之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儒家管理思想》 刘云柏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孔子--周秦汉晋文献集》 姜义华、张荣华、吴根梁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儒学史》 赵吉惠、高厚安、赵馥洁、潘策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孔子新传》 金景芳、吕绍刚、吕文郁著 湖南出版社 《先秦儒学》 钱逊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 朱义禄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美]杜维明著 曹幼华、单丁译 周文彰等校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史》 李书有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 《孔孟仁学之研究》 周伯达著 基隆著作印行 《孔子学说》 陈大齐撰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研究集》 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 台北中华书局 《孔子学说与现代文学》 张其昀著 中华书刊仪器社 《孔子学说论集》 陈大齐著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与人格世界》 唐君毅著 香港人文出版社 《中华儒学通典》 吴枫、宋一夫主编 南海出版公司 《〈论语〉》新解 钱穆撰 香港新亚研究所 《原儒》 熊十力著 台北史地教育出版社 《孔子学说与中华文化》 教育部教育司 台北教育部社教司 《〈论语〉》新诠 方骥龄著 台湾环球书局 《〈论语〉》要略 钱穆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孔孟学说底真相和辩正》 任卓宣著 帕《四书道贯》 陈立夫 台湾世界书局 米尔书店印行 《孔子与柏拉图伦理教育思想之比较》 陈树坤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孔子哲学思想源流》 唐华著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的道德哲学》 叶经柱著 台湾正中书局 《儒家人本思想》 杨文鹤著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读经示要》 熊十力著 台北广文书局 《其命维新--孔子学说与现代思想》 严庆祥著 董氏基金会 《孔子精神建设论》 谭宇权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孔子传略》 黎东方著 华欣文化事业中心 《新儒家的精神方向》 蔡仁厚著 台湾学生书局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之研究》 施湘兴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论儒学思想史》(上) 张君励著 台北张君励先生讲学基金会
审稿时间太长,得半年
同一位学生在不同的情境提出同样的问题,孔子也会避免给予千篇一律的回答。例如,樊迟问仁三次,孔子的回答前后便不尽相同。[4]这样的回答方式应该不是流於散漫变成了无章法,而是如颜渊所赞叹的「循循然善诱人」(〈子罕‧10〉),而「循循善诱」反过来也很能说明因材施教的精神所在。值得注意的是,这二种表现方式所涉及的课题,都和个人的或社政的伦理趣向息息相关,而与具有相对确定答案的物理知识较无牵连。然而,即使面对伦理方面的课题,孔子给的答案既非专就伦理概念的普遍定义发言,亦非著眼於纯粹客观的意义去构绘进德修业的操作要领,而是总要落实在一定的时空人物的脉络内,扣紧发问者在提升自身的德行修养时,可就近切入或可悬为远程目标的下手处予以提点之。由於孔子特别重视个体自身伦理实践的发趣,而不尚空谈,他的因材施教便与伦理教化上的个别提点成为二而一、一而二的并进措施。(二)可能的限制 因材施教在孔子的教育事业并非毫无限制。事实上,因材施教走不通的地方,正好是孔子的教育事业本身碰到局限之处。此所谓局限,主要有二。第一,因材施教无法抵达连施教者自身都不熟悉的领域。〈子路‧4〉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3. 以因材施教的精神点出有关进德修业的操作要领,最为脍炙人口的例子之一见於〈先进篇‧2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4. 樊迟问仁三次,孔子每一次的回答各具特色:「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20〉);「爱人」(〈颜渊‧2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19〉)。页42 因材施教与教学上的人我分际—以《论语》、《阿含经》、和《大般若经》为根据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第五期()樊迟的问题,就好像有人进到一家中餐馆却要点法国菜。正如同没有一家餐馆能供应天底下每一道菜肴,孔子也和任何其他教育工作者一样,无法摄尽所有的学问。碰到樊迟的这种情况,孔子只能徒具因材施教之精神,其因材施教之「教」的内容却硬是施展不出来。由此可知,光是具备因材施教的精神并不够,施教者还必须不断拓展自身的学识领域,如此方可在审量求学者的个别差异之余,确实拿得出够水准的材料来满足求学者的学习需求。施教者的学识领域越是恢弘广大且又能照顾到深度的进展,其因材施教之精神也就越能落实。孔子凭藉一己之「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述而‧2〉,不仅本身的学养公认为达到他那个时代的巅峰状态,也造就许多学生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四大科目各有专擅的表现。因此,类似樊迟的这种情况,固然形成孔子以因材施教为主轴的教育事业上的一大局限,但是吾人更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孔子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局限所在,[5]并且尽心尽力在他一辈子当中能够探问的领域不断往广度与深度去拓展一己的学养(参阅〈公冶长‧28〉)。 孔子的因材施教另外还有一种局限:虽然教育的内容的确是孔子所熟悉的,但是师生的遇合关系却使得孔子有严重的使不上力的感觉,以致难以或根本无从教起。一般而论,孔子基於自己所说的「有教无类」(〈卫灵公‧38〉)的胸怀,带出一生多彩多姿的教育事业。但在另一方面,孔子抱持相当程度的「道德严格主义」,其严格的标准不易松动,以致若有学生无法或不愿将自己的德行修养提高到合乎孔子的标准,那就几乎再无其它方便的办法可让师生的一场遇合在教育上有实质的推展。孔子的「道德严格--------------------------------------------------------------------------------5. 除了樊迟请学稼与为圃之事,其它很显著的类似事例亦不在少数。例如,〈卫灵公‧1〉记载:卫灵公问陈於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页43 因材施教与教学上的人我分际—以《论语》、《阿含经》、和《大般若经》为根据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第五期()主义」一方面表现在不轻许人以「仁」,另一方面或可拿〈公冶长‧25〉的记载来说明他替一般人的不德相当引以为耻:「子曰:『巧言、令色、足
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工程给力学提出问题,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工程设计思想。从工程上的应用来说,工程力学包括:质点及工程力学刚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 人类对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的认识,一直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在中国古代及古希腊的著作中,已有关于力学的叙述。但在中世纪以前的建筑物是靠经验建造的。 1638年3月伽利略出版的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材料力学著作,但他对于梁内应力分布的研究还是很不成熟的。 纳维于1819年提出了关于梁的强度及挠度的完整解法。1821年5月14日,纳维在巴黎科学院宣读的论文《在一物体的表面及其内部各点均应成立的平衡及运动的一般方程式》 ,这被认为是弹性理论的创始。其后,1870年圣维南又发表了关于塑性理论的论文水力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墨翟就在《墨经》中叙述过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的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欧拉提出了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式。物体流变学是研究较广义的力学运动的一个新学科。1929年,美国的宾厄姆倡议设立流变学学会,这门学科才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研究方法 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与计算两个方面。但两者往往是综合运用,互相促进。实验研究 工程力学包括实验力学,结构检验,结构试验分析。模型试验分部分模型和整体模型试验。结构的现场测试包括结构构件的试验及整体结构的试验。实验研究是验证和发展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的主要手段。结构的现场测试还有其他的目的: ①验证结构的机能与安全性是否符合结构的计划、设计与施工的要求; ②对结构在使用阶段中的健全性的鉴定,并得到维修及加固的资料。理论分析与计算 结构理论分析的步骤是首先确定计算模型,然后选择计算方法。 土力学在二十世纪初期即逐淅形成,并在40年代以后获得了迅速发展。在其形成以及发展的初期,泰尔扎吉起了重要作用。岩体力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组织专题学术讨沦,其后并已由对具有不连续面的硬岩性质的研究扩展到对软岩性质的研究。岩体力学是以工程力学与工程地质学两门学科的融合而发展的。 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前半期,连续体力学的特点是研究各个物体的性质,如梁的刚度与强度,柱的稳定性,变形与力的关系,弹性模量,粘性模量等。这一时期的连续体力学是从宏观的角度,通过实验分析与理论分析,研究物体的各种性质。它是由质点力学的定律推广到连续体力学的定律,因而自然也出现一些矛盾。 于是基于二十世纪前半期物理学的进展 ,并以现代数学为基础,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理性力学。1945年,赖纳提出了关于粘性流体分析的论文,1948年,里夫林提出了关于弹性固体分析的论文,逐步奠定了所谓理性连续体力学的新体系。 随着结构工程技术的进步,工程学家也同力学家和数学家一样对工程力学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如在桁架发展的初期并没有分析方法,到1847年,美国的桥梁工程师惠普尔才发表了正确的桁架分析方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现代化实验设备的使用,新型材料的研究,新的施工技术和现代数学的应用等,促使工程力学日新月异地发展。 质点、质点系及刚体力学是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所谓刚体是指一种理想化的固体,其大小及形状是固定的,不因外来作用而改变,即质点系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绝对不变的。理论力学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定律,它是研究工程技术科学的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包括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以及断裂力学等。尤其是前三门力学在土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广泛,习惯上把这三门学科统称为建筑力学,以表示这是一门用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各种作用对各种形式的土木建筑物的影响的学科。 在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计算机和有限元法的出现,逐渐形成了一门交叉学科即计算力学。计算力学又分为基础计算力学及工程计算力学两个分支 ,后者应用于建筑力学时,它的四大支柱是建筑力学、离散化技术、数值分析和计算机软件。其任务是利用离散化技术和工程力学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结构分析的计算机程序化方法,结构优化方法和结构分析图像显示等。 如按使结构产生反应的作用性质分类,工程力学的许多分支都可以 再分为静力学与动力学。例如结构静力学与结构动力学,后者主要包括:结构振动理论、波动力学、结构动力稳定性理论。由于施加在结构上的外力几乎都是随机的,而材料强度在本质上也具有非确定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以来,概率统计理论在工程力学上的应用愈益广泛和深入,并且逐渐形成了新的分支和方法,如可靠性力学、概率有限元法等。编辑本段《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力学学会主办、清华大学土木系承办的以工程应用为特点的全国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力学在工程及结构中的应用,刊登力学在科研、设计、施工、教学和生产方面具有学术水平、创造性和实用价值的论文,包括力学在土木建筑、水工港工、公路铁路、桥梁隧道、航海造船、航空航天、矿山冶金、机械化工、国防军工、防灾减灾、能源环保等工程中的应用且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所以,它是力学刊物中专业覆盖面最宽、行业涉及面最广的期刊之一。《工程力学》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土木系 出版单位:《工程力学》杂志社[1] 国际统一刊号:ISSN1000-4750 国内统一刊号:CN11-2595/O3 国际刊名代码:(CODEN)GOLIEB 性质及等级:EI全刊收录的一级学会主办的O3力学类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在各类科技期刊排名中,载文量、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均位居前列。其中1999年在力学类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一位,2002年名列第二 年期数:月刊。每年另有两期正规增刊(审批、Ei收录) 印张及版面:16个印张256页,大16K双栏 邮发代号:82-862编辑本段《工程力学》资料 工程力学 作 者: 宋本超,卞西文 主编《工程力学》 出 版 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2] 出版时间: 2010-1-1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118063950 定价:¥内容简介 本书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进行编写。本书共20章,由静力学、材料力学以及运动学与动力学三部分组成。静力学部分包括静力学基本概念、简单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等内容,主要研究受力分析和刚体的平衡问题,是材料力学的基础。材料力学部分包括轴向拉伸或压缩、扭转、剪切与挤压、弯曲变形、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和压杆稳定等内容。运动学与动力学部分包括点的运动、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运动合成、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和刚体的动力学基础、动能定理以及动静法等内容。为了便于学习,每章后面均附有思考题和习题,并在附录中给出了答案。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教材。各院校也可以根据学时的安排和专业需要选讲部分内容。目录 第一篇 静力学 引言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刚体的概念 力的概念 集中力与均布载荷 力系 平衡 静力学公理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公理一) 二力平衡公理(公理二)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公理三)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公理四) 约束和约束反力 约束相关概念 常见的约束类型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简单力系 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合力投影定理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力对点之矩与合力矩定理 力对点之矩的概念 合力矩定理 平面力偶理论 力偶的概念 力偶的性质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 力的平移定理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 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静定与超静定问题的概念及物体系统的平衡 静定与超静定问题 物体系统的平衡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空间力系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合力投影定理 力对轴的矩 力对轴之矩 合力矩定理 空间力系的平衡及其应用 空间力系的简化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解法 重心与形心 物体的重心 平面图形的形心 用组合法确定平面组合图形的形心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篇 材料力学 引言 第5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6章 剪切与挤压 第7章 圆轴扭转 第8章 弯曲内力 第9章 弯曲应力 第10章 弯曲变形 第11章 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 第12章 组合变形 第13章 压杆稳定 第三篇 运动学与动力学 引言 第14章 点的运动 第15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 第16章 点的合成运动 第17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 第18章 质点和刚体动力学基础 第19章 动能定理 第20章 动静法 附录Ⅰ 常用图形的几何性质 附录Ⅱ 型钢表 附录Ⅲ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工程力学》资料 书 名: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作 者:赵晴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111266075 开本: 16开 定价: 元内容简介 本教材适用于工科非机类各专业本科生,机械类各专业自学考试本科生,机类各专业专科生,参考学时40-90学时。学时安排可分为三种:少学时(40学时)讲授静力学基础、平面力系平衡方程、杆件四种基本变形强度设计和压杆稳定设计;中学时(65学时)讲授静力学、材料力学全部内容;多学时(90学时)讲授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力学全部内容。 本教材内容编排以够用为度,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注重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联系,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全部插图具有三维效果。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每章配有附录,对本章的知识点进行小结;选择典型问题进行讨论、讲解;总结解题方法;设置思考题供学生学习。为降低学生购书成本,此部分附于随书光盘中。图书目录 序 前言 绪论 第一篇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一节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第二节 力矩的计算 第三节 力偶的计算 第四节 约束与约束力 第五节 物体的受力分析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二章 平面力系的简化 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 第二节 平面力偶系的简化 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三章 静力学平衡问题 第一节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第二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第三节 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第四节 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四章 重心及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第一节 物体的重心坐标公式 第二节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二篇 材料学 第五章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变形固体的概念 第二节 杆件的内力和应力 第三节 杆件的基本变形和应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六章 杆件的内力和内力图 第一节 直杆轴向拉伸(压缩)时的轴力与轴力图 第二节 轴扭转时的内力及内力图 第三节 梁弯曲时的内力及内力图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七章 拉(压)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设计 第一节 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设计 第二节 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变形 第三节 拉(压)杆超静定问题 第四节 材料受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八章 剪切挤压实用计算 第一节 剪切与挤压 第二节 剪切与挤压的强度计算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九章 圆轴的扭转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刚度设计 第一节 圆轴扭转时的切应力分析 第二节 圆轴扭转强度设计 第三节 圆轴扭转变形与相对扭转角 第四节 扭转时圆轴的剐度设计 习题 本章小结及扩展练习(见随书光盘) 第十章 梁的强度 第一节 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 第三篇 运动力学 附录 参考文献 [3]编辑本段《工程力学》资料 《工程力学》 武昭晖 张淑娟 葛序风 主编 16开 2008年8月出版 定价:元 ISBN 978-7-301-13653-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3篇12章,第1篇为静力学部分,第2篇为材料力学部分,第3篇为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 本书文字简明,内容精练,简化理论推导,注重理论应用。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60~70学时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目录 第1篇 静力学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物体的 受力分析 第2章 平面力系 第3章 空间力系 第2篇 材料力学 第4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第5章 剪切与挤压 第6章 圆轴扭转 第7章 平面弯曲 第8 章 强度理论与组合 变形时的强度计算 第3篇 运动学和动力学 第9章 点的运动 第10章 刚体的运动 第11章 动能定理 第12章 动静法编辑本段相关院校 很多理工科学校都开设工程力学这个专业。 研究生专业排名前十的学校分别是(排名依据中国研究生院分专业排名): 1、大连理工大学 2、上海交通大学 3、同济大学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哈尔滨工业大学 6、清华大学 7、北京理工大学 8、浙江大学 9、西安交通大学 10、重庆大学
建议楼主根据以下书名,上百度找找`《孔墨的思想》 杨荣国著 三联书店 《古代儒家哲学批判》 赵纪彬著 中华书局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经学通论》 皮锡瑞著 中华书局 《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 杜国庠著 三联书店 《〈论语〉疏证》 杨树达著 科学出版社 《孔子的教育思想》 陈景磐著 湖北人民 出版社 《孔子的学术思想》 王荫铎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论语〉》新探 赵纪彬著 人民出版社 《孔子、孟子、荀子论乐》(古代音乐论著译注小丛书) 吉联抗译注 人民音乐出版社 《孔子的哲学思想》 严北溟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历代大同思想》 侯外庐主编 科学出版社 《孔子讨论文集》(第一集) 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 山东人民出版社 《孔子哲学讨论集》 《哲学研究》编辑部 中华书局 《孔子教育思想初探》 许梦瀛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孔子思想体系》 蔡尚思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孔子学术思想新探》 王荫铎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春秋哲学史论集》 关锋、林聿时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孔子研究》 钟肇鹏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孔子评传》 匡亚明著 齐鲁书社 《论孔丘》 冯友兰著 人民出版社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集》 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 《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国哲学小史》 方克立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儒家辩证法研究》 庞朴著 中华书局 《孔子的法律思想》(《中国法律思想史》) 杨景凡、俞荣根著 群众出版社 《孔丘》 骆承烈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论语〉新解》 钱穆著 巴蜀书社 《评孔纪年》 韩达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孔子政治思想的精华》 杜任之、高树帜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玄儒评林》 张岱年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孔子》 李启谦、徐志祥著 中华书局 《孔子法律思想研究》(论文集) 乔伟、杨鹤皋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 《孔门弟子研究》 李启谦著 齐鲁书社 《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杨焕英编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孔子思想研究论集》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编 齐鲁书社 《孔子研究论文集》 中华孔子研究所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大教育家孔子》 吕涛编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先秦两汉儒家教育》(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 俞启定著 齐鲁书社 《儒家思想研究》 吴乃恭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语〉》新译述评 王滋源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 张文勋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孔子及其教育思想》 刘锡辰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论语〉》浅解(中国古代文化要览小丛书) 钱逊著 北京古籍出版社 《现代新儒学概论》 郑家栋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世界文化丛书) 王家骅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评新儒学》 罗义俊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孔孟荀比较研究》 赵宗正、谢祥皓、高晨阳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罗佐才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一) 方克立、李锦全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儒学辞典》 赵吉惠、郭厚安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儒家与现代中国》 韦政通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 [法]卡尔.雅斯贝尔斯著 李瑜青、胡学东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 《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 [韩国]金日坤著 邢东田、黄汉卿、史少锋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儒学思想史》 张岂之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儒家管理思想》 刘云柏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孔子--周秦汉晋文献集》 姜义华、张荣华、吴根梁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儒学史》 赵吉惠、高厚安、赵馥洁、潘策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孔子新传》 金景芳、吕绍刚、吕文郁著 湖南出版社 《先秦儒学》 钱逊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 朱义禄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美]杜维明著 曹幼华、单丁译 周文彰等校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史》 李书有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 《孔孟仁学之研究》 周伯达著 基隆著作印行 《孔子学说》 陈大齐撰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研究集》 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 台北中华书局 《孔子学说与现代文学》 张其昀著 中华书刊仪器社 《孔子学说论集》 陈大齐著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与人格世界》 唐君毅著 香港人文出版社 《中华儒学通典》 吴枫、宋一夫主编 南海出版公司 《〈论语〉》新解 钱穆撰 香港新亚研究所 《原儒》 熊十力著 台北史地教育出版社 《孔子学说与中华文化》 教育部教育司 台北教育部社教司 《〈论语〉》新诠 方骥龄著 台湾环球书局 《〈论语〉》要略 钱穆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孔孟学说底真相和辩正》 任卓宣著 帕《四书道贯》 陈立夫 台湾世界书局 米尔书店印行 《孔子与柏拉图伦理教育思想之比较》 陈树坤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孔子哲学思想源流》 唐华著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的道德哲学》 叶经柱著 台湾正中书局 《儒家人本思想》 杨文鹤著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读经示要》 熊十力著 台北广文书局 《其命维新--孔子学说与现代思想》 严庆祥著 董氏基金会 《孔子精神建设论》 谭宇权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孔子传略》 黎东方著 华欣文化事业中心 《新儒家的精神方向》 蔡仁厚著 台湾学生书局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之研究》 施湘兴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论儒学思想史》(上) 张君励著 台北张君励先生讲学基金会
双峰二中创建八十年,培养人才三万余人。在教育、科技、军政、工农、艺术各界出现了众多有成就的人物。据1996年建校七十周年时的不完全统计:教育战线大学的正副教授、中学的特级教师,科技战线高级工程师以上,军政界地师级以上,工农战线的企业家、养殖家以及艺术、技能方面有突出成就或有著作问世者,总数在五百人以上。以下仅为部分之简单介绍。 (转自《双峰二中七十周年校庆纪念册》) 欧阳崇一 又名欧阳祜,青树坪人,起陆高小一班毕业。湖南和平解放前夕,任国min党第一兵团司令部第四处上校处长,主管后勤业务。积极趋向弃暗投明,抗拒执行白崇禧对长沙的破坏命令,促使司令员陈明仁和平起义。和平解放后,任兵团军需处长、省政府参事、省政协委员等职。他对母校感情甚深,曾来信说:“我1949年能走向光明,是与母校的教育分不开的,堪可告慰。” 匡燕鸣 双峰人,起陆高小四班毕业。1960年及1979年两次回校任党支书、校长。工作刻苦实干,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恢复学校元气,备著辛劳。荣膺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称号。后调任双峰一中党支书、校长。 戴鸿仪 青树坪人,起陆高小十一班毕业。四十年代曾回起陆初中任教,是有名数理老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教授,其与人合作发明的“矿用强力运输带横向断裂预报装置”获国家专利。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欧阳谦叔 又名欧阳熙,青树坪人,起陆高小十六班毕业。曾任湖北歌剧团编剧、作曲。是著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主要作曲者。国家一级作曲家。其论文《歌剧探索三十年》曾发表于北京《音乐理论》杂志及《中国歌剧艺术文集》。1990年,他与爱人一同回到母校与师生们联欢,后又为母校校歌作曲。 欧阳骅 青树坪人,起陆初中十二班毕业。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硕士和博士论文评审委员。编写了《中国航空百科词典》、《中国医学检验全书》及论文40余篇。所发明“管式液冷防暑降温背心”获国家专利。对母校怀有深厚感情,为庆祝母校七十周年校庆与爱人曾月英捐出多年积蓄设希望奖,要求奖励家庭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学生,以报答国家和母校对他们的培育之恩。 王文介 双峰县花门镇人,起陆初中十三班毕业。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员、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中国工作组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获得过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海洋局科技成果三等奖。主持和参与专门著作16本。有论文和译文60余篇在国内有关学报刊物发表。 曾月英(女) 青树坪人,起陆初中十五班毕业。1956年考入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毕业后,分配空军专机师任飞行员,担任过中央首长专机机长。1987年被授予空军上校,一级飞行员。其机组获“英雄机组”称号,个人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三十年飞行近五千个小时,行程达200万公里,飞过四十多次专机,参加过常年的战备值班,执行过临时的抢险救灾,均安全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王影 原名李醒辰,永丰镇人,二中初五班毕业。196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林业部湖南农林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作,并任该院副总工程师。他主持、设计的工程,多次获部、省奖励及先进称号。由于他的突出贡献,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系民盟湖南省委副主委,第六届省政协委员,省八届人大常委。 李希特 双峰人,二中初十五班毕业。现为县文化局干部,中国剪纸学会会员、农工民主党县委常委、政协双峰常委。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他“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有作品百余幅在报刊发表,并多次在展出中获奖。其《凤朝阳》《凤凰戏牡丹》经选送日本、瑞典展出。其三分钟人像剪影,以快、准、美受到中外好评,誉为“湘中一绝”。 欧阳梦轲 青树坪人,二中初二十一班毕业。1985年临池学书,兼学装裱。1988年获全省农民书法大奖赛三等奖,1990年获全省国土杯书法大赛二等奖,1993年获国际和平杯书法赛三等奖。其作品编入《中国国际艺术大观》。《人民日报》及《人事与人才》报道了其自学成才的事迹。 王振华 青树坪人,二中高一、二班毕业。乘改革开放东风,在农村发展养殖事业。全国养猪协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动物人参系列产品开发公司总经理。荣获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科技致富能手、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谢和平 双峰县甘棠镇人,二中高三十一班毕业。现任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成员。他在岩石损伤力学和分形几何结合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从而推动岩石力学的发展,他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92年被评为中国青年科学家。被聘至美、英、波兰、德国各大学讲学。共发表论文40余篇,英文著作3部,中文著作2部。
在科学发展史上,虽然没有真刀真枪的两军对垒,但确有人为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布鲁诺(1548—1600)就是一个舍身成仁的天文学家。布鲁诺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贫苦家庭,15岁进修道院,在那里他读了很多书。24岁成为牧师,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逐渐对宗教产生怀疑。他大胆地批判《圣经》,因而冒犯了罗马教廷,只好逃出意大利,到法国、英国等地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批判托勒密的地心说。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在太阳以外,还有无数个类似的恒星系统。太阳不过是一个恒星系统的中心,而不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布鲁诺发展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把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由于布鲁诺广泛宣传他的先进哲学思想,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仇恨。1592年,罗马教廷采用欺手段,把他回意大利,并立即逮捕。刽子手们使尽了种种威胁利诱手段,想让布鲁诺屈服,但他坚贞不屈地说:“我半步也不退让”。经过八年的折磨,他被处以火刑。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布鲁诺面对行刑的刽子手,庄严宣布:“你们对我宣读判词,比我听到判词还要恐惧!”布鲁诺被处死了,他的科学精神永存!1889年,人们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竖立起他的铜像,永远纪念这位为科学献身的勇士。哥白尼 日心说 烧死布鲁诺 天文学 烧死利赫曼 电学 雷电击死邓稼先 核物理 过量核辐射彭佳木 探索罗布泊 失踪诺贝尔 炸药 炸死鲍尔·海斯德是美国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学家。他小时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被毒蛇咬死,就决心研究出一种抗蛇毒药。他想到,人患了天花,会产生免疫力,而让毒蛇咬后能不能也产生免疫力呢?体内产生的抗毒物质能不能用来抵抗蛇毒呢?他设想到这也是有可能的。因此,从15岁起,他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体,并逐渐加大剂量与毒性。这种试验是极其危险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场。各种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种新的蛇毒,原来的抗毒物质不能胜任,又要经受一种新的抗毒物质折磨。他身上先后注射过28种蛇毒。经过危险与痛苦的试验,终于有了收获。由于自身产生了抗毒性,眼镜王蛇、印度蓝蛇、澳洲虎蛇都咬过他,但每次他都从死神身边逃了回来。蓝蛇的毒性极大,海斯德是世界上唯一被蓝蛇咬过而活着的人。他一共被毒蛇咬过130次,每次都安然无恙。海斯德对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质进行分析,试制了一些抗蛇毒的药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伤的人献身科学 造福人类——记中国留美科学家郭申元“他是一个总在琢磨新点子的科学家,一个十分称职的丈夫。”他的妻子欣欣说。“他从小热爱生命科学,16岁就发表研究论文,从上海中学保送进入复旦大学。在复旦学习的一年半里,他翻译发表了20余篇论文,编译一本介绍生命科学和医学进展最新成果的专著。”他的年迈的父母回忆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查尔斯·理查森认为,他的研究为生命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艾威斯评价道:“他在我们这里的教授和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是我的实验室中最好的博士生。”这就是郭申元,一位来自中国上海的学子。在美国辛勤奋斗10载,对生物化学科学研究前沿———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复制过程中解旋酶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就在他满怀信心向科学高峰迈进之际,凶恶的肝癌病魔无情地夺走了他年仅29岁的生命。郭申元199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生物化学专业。从大学本科一直读到博士,研究方向是遗传物质DNA主要构成物质的合成和复制。1998年3月,他获得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生化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蛋白质结构以及dAK与dGK组合差异及其结构》受到了美国许多分子生物学专家的高度评价。随后,郭申元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享有盛名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理查森是他的合作教授。在哈佛,郭申元一头扎进了自己的研究课题DNA解旋酶的作用机制。DNA解旋酶是国际生化界极为关注、众所求解的领域,是DNA复制、重组和修复等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通过夜以继日的研究和实验,郭申元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他鉴定出起解旋酶功能的蛋白质部分,为解旋酶晶体的制备成功以及三维结构的测定奠定了基础;他对解旋酶和引发酶这两种重要复制酶的功能区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的连接位点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这是世界上首次揭示此类解旋酶的结构,为开发新一类治癌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向。郭申元4年内在国际顶尖的科学杂志《细胞》、《国际生物化学学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5篇论文,第六篇也即将问世。他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令同行佩服不已。郭申元在美留学期间,把全部精力献给了基础科学研究,对自己心爱的事业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他获得了“全美优秀生”的称号。1996年成为只有美国主要大学优秀大学生和研究生参加的荣誉学术团体PhiKappaPhi的终身会员。他本科毕业时,曾有美国公司向他提供薪水不错的工作,但他还是选择了继续深造。理由很简单:“我来美国不是为赚钱,而是为了学本领。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郭申元每天都是“两点一线”:从住处到实验室,实验室到住处。午饭、晚饭都是在实验室解决。干到深夜两三时根本不算什么新鲜事。今年初,郭申元经历了肝脏被切除80%的大手术之后,稍待体力和脑力恢复,就让妻子帮他整理资料、修改论文。随后不久,他再度踏进了实验室大门,开始新的科研设计。他的身体本来恢复很好,一家人十分高兴。可是,2月下旬,病魔再度“造访”,郭申元又不得不住进了医院。郭申元自己是研究征服癌魔的专家,深知癌症的厉害,但他以极大的毅力面对癌魔。住院期间,他乐观、豁达,极力安慰自己的妻子、老父、老母,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周在病床上还与同事讨论科研的进展。哈佛有位教授称赞道,郭博士的行为“保持了一位科学家的尊严”。他在病床上对妈妈说:“这10年来,我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当好一名生命科学家努力奋发,刻苦读书和研究。我没有浪费过1分钟,我很开心,活得实实在在……”郭申元在美国学习生活了10年,一直忙于搞科研,根本抽不出时间回上海一趟。在生命弥留之际,他最后的心愿是:“我想看看祖国的巨大变化,看看故乡的亲人。我死也要死在中国。”今年3月23日,在多方热心人帮助之下,郭申元在妻子和妈妈护送下回到了阔别10年的故乡。5天之后,他带着一片眷恋离开了人世。郭申元博士英年早逝令人们惋惜不已。驻美中国工作人员以及华侨、华人、留美学人纷纷表示沉痛哀悼。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徐敦潢说:“郭申元博士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是数以万计在美留学人员的杰出代表。”波士顿地区中文报纸《波士顿纪事报》发表了题为《为人类做贡献,为科学献青春》的近4万字的长篇通讯,纪念郭申元博士。哥伦布航海家、探险家克里斯多佛·哥伦布在西班牙巴利阿多利德永远地合上了眼睛,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航海家画上了人生的句号。但是,哥伦布开启的航程却才刚刚开始:两个大陆,甚至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因他改变彭加木关于罗布泊有好多神秘的传说,罗布泊,三个字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神秘,而不是单单的地域名称。有一段文字对她的描绘非常贴切:“罗布泊其实是汇入多水湖之意,为内陆最大的移动咸水湖。大自然曾造就了5400平方公里湖面的罗布泊,在最近的百年间,湖水已干涸见底,如今,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片荒芜的景象:湖泊干涸、河水断流、古堡沧桑,生命仿佛在这里嘎然停止。1980年5月,彭加木第四次率队考察罗布泊地区,历尽艰辛,首次成功穿越罗布泊干涸湖底。当考察队面临着缺水、缺油的严重困难。6月17日上午10时30分,彭加木亲自去寻找水源,留下一张写着“我往东去找水”的字条,就再也没有回来。经过当地政府和驻军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寻找,但始终没有发现彭加木的遗体。26年来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但是也一直没有找到他的遗体。希望能尽快找到他的遗体,给我们的科学家一个隆重的葬礼,也给他的家人一个心灵的安慰。我们的国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敢于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才有了如今发达的科学技术。彭加木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野口英世野口英世先生在非洲研究黄热病时,由于传染上病毒,于1928年5 月21日去世。同年6月15日,其遗体运回美国纽约市北郊的一处墓地埋葬。野口英世先生的碑文上写着:“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他为人类而生,为人类而死”。利赫曼和雷电郭申元生前的良师益友、哈佛大学医学院吴柏林教授动情地对记者说:“申元是一个爱因斯坦、陈景润式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是许多中国留学生、学者在美艰苦奋斗的一个缩影。申元用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写出了让人敬佩、让人流泪的篇章。他走了,但他的精神不死!”
袁隆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毕升活字印刷的故事 早先印书,都是把书刻在整块整块的木板上印。听说师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印刷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倍,师弟们纷纷向师兄取经。 毕升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发明介绍给师弟们。 他先将细腻的胶泥制成小型方块,一个个刻上凸面反手字,用火烧硬,按照韵母分别放在木格子里。然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粘合剂(松香、蜡和纸灰),按照字句段落将一个个字印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围上铁框,用火加热。待粘合剂稍微冷却时,用平板把版面压平,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印了。印完后,把印版用火一烘,粘合剂熔化,拆下一个个活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 师弟们禁不住啧啧赞叹。一位小师弟说:“《大藏经》5000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师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师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的?” “是我的两个儿子教我的!”毕升说。 “你儿子?怎么可能呢?他们只会‘过家家’。” “你说对了!就靠这‘过家家’。”毕升笑着说,“去年清明前,我带着妻儿回乡祭祖。有一天,两个儿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当时我就想,我何不也来玩过家家:用泥刻成单字印章,不就可以随意排列,排成文章吗?哈哈!这不是儿子教我的吗?” 师兄弟们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 “但是这过家家,谁家孩子都玩过,师兄们都看过,为什么偏偏只有你发明了活字印刷呢?”还是那位小师弟问道。 好一会,师傅开了口:“在你们师兄弟中,毕升最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哦——!”师兄弟们茅塞顿开。 钱学森回国前的故事 1949年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升起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所以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他这一曲折的斗争过程,表现了钱学森那时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是非常感人的。 1950年 9 月中旬,钱学森辞去了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务,办理了回国手续。他买好了从加拿大飞往香港的飞机票,把行李也交给了搬运公司装运。 然而,就在他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忽然收到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的通知——不准回国!移民局威胁道,如果私自离境,抓住了就要罚款,甚至要坐牢! 又过了几天, 钱学森 被抓进了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参加过主张以武力推翻美国政府的政党”。 钱学森交给搬运公司的行李遭到美国海关及联邦调查局的检查,据说从中“查出”电报密码、武器图纸之类。移民及归化局要“审讯”钱学森,说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员。”后来又说钱学森在美国念书时认识的几个美国同学之中,有几个是美国共产党员。移民及归化局扬言钱学森“违反美国移民法”,要把钱学森“驱逐出境”。这话说出口没多久,又连忙改口。因为要把钱学森“驱逐出境”,这正是钱学森求之不得的! 在看守所,钱学森像罪犯似的,被监禁着。钱学森曾回忆道:“我被拘禁的15天内,体重就下降了30磅。在拘留所里,每天晚上,特务要隔一小时就进来把你喊醒一次,使你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于极度紧张的状态。” 移民及归化局迫害钱学森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公愤。不少美国友好人士出面营救钱学森,为他找辩护律师。他们募集了 15000 元美金作为保金,才算把钱学森从看守所里保释出来。 1955年 6 月,钱学森写信给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同志,请求党和政府帮助他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周总理得知后非常重视此事,并指示有关人员在适当时机办理此事。经过努力,1955年10月18日,钱学森一家人终于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不久,他便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 竺可桢:毛泽东让他管天 毛泽东读了 竺可桢 的文章后很高兴,邀他到中南海面谈,幽默地说:“我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竺可桢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确立了以“科学救国”的志向。留学回国后,他看到中国没有自己的气象站,气象预报和资料竟由各列强控制,便著文疾呼:“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在抗战爆发前的十余年间,他靠着水滴石穿的韧劲,不辞辛劳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 100 多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此间,国内新军阀混战不息,南京政府和各省当局没有多少心思用于建设,竺可桢却在兵荒马乱中奔走。建立气象站的艰难确非和平时期的人们所能想象。在此过程中,他又同帝国主义者的控制图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竺可帧坚持全国所有气象电报都由中央气象台集中广播,并改原先用英国殖民者规定的英制记录为国际通用标准。1937年,竺可帧去香港出席远东气象会议,港督安排晚宴时竟然把中国代表排在末尾。竺可帧认为这是故意损害中国国格,绝不能容忍,便与另外两名中国代表一起愤然离席以示抗议。 全国解放后,竺可桢以很大精力关注中国的农业生产,想方设法利用气象学知识增加粮食产量。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竺可桢回答:“天有不测风云,不大好管呢!”毛泽东幽默地说:“我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连续38年一天未断,共计 800 多万字。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 在科学研究中,竺可帧一丝不苟,喜欢事事躬亲。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几次迁移。虽条件极其艰苦,每到一地竺可帧总不忘收集资料,开展科研。学生们都知道,竺校长随身总带着四件宝:照相机、高度表、气温表和罗盘。他71岁时,还参加了南水北调考察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阿坝高原,下到险峻的雅砻江峡谷。他严谨的学风,深受广大学者推崇。 竺可桢自幼秉性温和,做事勤勤恳恳,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韧劲。他年轻时即掌握了英、法、德三种外语。解放后,年过六十的竺可桢根据工作需要又开始学习俄语,一直坚持到70岁,终于能阅读俄文资料。 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开始,竺可桢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又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其间竟然一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笔不苟,共计800 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竺可桢身为知名科学家,却一生过着俭朴生活。在抗战最艰去的岁月里,身为大学校长兼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的竺可桢有一年的年夜饭吃的竟是霉米,却把所长应得的几千元的救济费平分给其他同事。1974年初,病危中的竺可桢决定:把以女儿竺薪名义存的一笔钱作为党费交给组织。原来从1966年起竺可桢便以女儿名义把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一存进银行,七年存款已达万元。这笔巨额党费,表现出这位气象学大师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178 浏览 3 回答
287 浏览 5 回答
143 浏览 4 回答
140 浏览 4 回答
186 浏览 6 回答
90 浏览 4 回答
124 浏览 8 回答
323 浏览 5 回答
359 浏览 4 回答
257 浏览 3 回答
217 浏览 6 回答
151 浏览 6 回答
201 浏览 3 回答
117 浏览 4 回答
345 浏览 1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