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点降低法测得的凝固点对于“溶液”来说是“溶剂”(溶质不能析出)析出的温度点,这样就可以发现,溶液的浓度随着溶剂的析出是不断升高的。浓度增大,就会使测得的结果偏低。另外测量原理是基于稀溶液的基础上的。
凝固点是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不同晶体具有不同的凝固点。在一定压强下,任何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同一种晶体,凝固点与压强有关。凝固时体积膨胀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降低;凝固时体积缩小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在凝固过程中,液体转变为固体,同时放出热量。所以物质的温度高于熔点时将处于液态;低于熔点时,就处于固态。非晶体物质则无凝固点。
扩展资料:
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熔点随压强的变化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要升高。
对于像水这样的物质,与大多数物质不同,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体积要缩小 (金属铋、锑等也是如此) ,当压强增大时冰的熔点要降低。
如果液体中溶有少量其他物质,或称为杂质,即使数量很少,物质的熔点(凝固点,下同)也会有很大的变化。
例如水中溶有盐,熔点(固液两相共存并平衡的温度)就会明显下降,海水就是溶有盐的水,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这个原因。饱和食盐水的熔点可下降到约-2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凝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