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关于从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谈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选择
论文 摘要 :是一种直接面向和促进就业的教育,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要服务和服从于地方发展的特点。相对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明显滞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在必行,那么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结构又应如何选择呢?本文将运用现代,对这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论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改革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选择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呈现了发展的日新月异,作为与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职业教育, 其课程设置应该和经济的发展同步。 但实际上,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却存在着缺陷与不足,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无法形成一种动态的融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已是一种必然,而其间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优化课程结构,于是就存在一个课程结构选择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科目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各科目的学分与学时比重的分配。课程的设置合理与否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反思一下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必须进行改革。 (一)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缺陷与不足的表现 1、设置课程盲目,没有形成教学活动有机的整体 无论哪一种课程设置模式,都受到本校办学形式的制约。现在的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忽略教学活动是有机的整体,往往随意更改或设置课程。 2、课程之间不衔接,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组织形式也在急剧变革,学科与行业之间的界限被逐渐打破,社会需要宽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论证,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不能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没有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甚至相互脱节, 不利于为学生今后工作奠定一个较为宽厚的基础 。 3、课程设置定位不当,与人才需求标准不符 课程设置在目标取向上,没有把现实和未来对人才需求标准结合起来考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没有以“必需”为纲,以“够用”为度,以实际“应用”为重点。 4、课程设置轻素质教育,急功近利 在课程设置与实施时,为了暂时需要,增减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甚至没有把理论和溶化在各种教学内容和过程内,急功近利,不利于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二)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的方向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应立足本校,着眼于本地经济的实际需要,贴近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经济生活服务,这样才有可能为发展着的生产力提供资源。 1、立足本校,培养复合型人才 课程设置是由学校实施的,学校是课程设置的实践者。职业学校应从“学科本位”教育质量观过渡到“社会本位”教育质量观的情况下,开始引入“人才本位”教育质量观,根据本区域、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允许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自主选择学习,积极开设“辅修专业”、“第二专业”或“双专业”以及系列实用课程等, 以灵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 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未来岗位的能力的要求。 2、依托本地经济发展, 培养应用型人才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区的资源和主导产业也不尽相同,而且各地区的经济由于诸多原因,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 更主要的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这就要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改革, 必须建立在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基础之上, 使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既具有国家规定的统一性, 又具有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灵活性, 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3、适应经济发展趋势, 培养先进型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不断出现。职业课程体系中过时的、陈旧的, 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不能按社会需求剔除、 摒 弃, 融入新的科技因素,优化课程来培养人才,必然造就一批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无用人才,所以,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更新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更新教育观念,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灵活的学习制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学会掌握并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体现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选择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必会引起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变化, 从而就存在一个课程结构选择的问题。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结构选择的探讨应从其特性入手,在课程理念的下进行课程开发,从而构建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一)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特性 1、讲求课程相对的独立性 职业教育是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和规范通过教育让学生掌握,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毕业后到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直接谋取利益的工作。现行的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来构建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讲求课程的相对独立。 2、课程存在显著的跳跃性 以满足“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由若干个符合大岗位群的课程模块组成,职业岗位的要求不一样,要求其课程也是不系统的, 要突出实用性, 打破学科课程体系条块分割的界限, 把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内容等融合到课程建设中去,跳跃性的课程结构是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最显著的特色。 3、课程重视实践性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必然决定职业教育要重视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课程包括动手操作的实验、模拟试验、、设计、实训等。职业教育也强调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但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的理论性,到底传递什么类型的理论知识,传递多少理论知识,什么时机传授为宜,还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也就是适当兼顾一些学科理论知识,是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发展作铺垫,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二)的课程结构选择的理念 课程理念是指人们对于课程开发、实施、评价、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或观点。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确立了“做人与做事双维度、与职业双向度”的基本理念。 1、做人与做事双维度 职业教育通过课程活动,使教育者自觉地把学生素质提高与能力培养、知识学习的过程融为一体,要让学生树立高尚的精神境界,学会做人,也就是促使学生自主地形成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优秀品质的人,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人,能融入社会、具备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基本素质并成为合格的社会人;要让学生学会做事,也就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娴熟的职业专门技能,形成独特的智能结构 ,具备职业岗位任职需要的`就业能力、具备职业岗位任职需要的就业能力和个人发展要求的就业竞争能力并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2、社会与职业双向度 职业教育应十分重视受教育者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训练,它包括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和判断能力、承受能力、创造性和适应能力、独立性与参与能力、反省能力、思维能力及责任感、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即“通用能力”。通用能力在众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中都受到重视,主要在于它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生存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应责无旁贷地在学生职业生涯开始以前,有意识、有目标地训练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通用能力”,做到社会与职业双向度。 (三)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结构选择的现实因素 1、学生的基础 近几年来,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及高中扩招,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下降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普遍文化基础课差,学习习惯差,在阶段班集体中是经常受批评的群体。 2、学生学习的时间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职业学校普遍实行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传统学制,学习期限的长短、教学计划的安排基本上由上级教育部门统一制定。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时间大多为二到三年,在这二到三年时间内既要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又要发展职业实践能力, 所以相对而言学习时间比较短。 3、职业教育的功能 职业教育的功能就是为职业教育活动提供服务,最终目标就在于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和更健康地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4、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走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和劳动力市场化步伐加快,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也在不断地向多元化发展。从近几年的毕业生出口看,对口升学、本地就业、外出就业、创业等并存,就业和自谋职业并存。同时,各行业专业就业需求也存在不平衡,非专业对口就业和创业逐年增多,这与现行的教学机制产生了无法回避的矛盾,而且呈加剧趋势;另一方面,非对口就业增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声誉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外, 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品位、充实个人知识的需要等也是选择课程结构应考虑的因素。 (四)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的开发 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是指构建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课程方案的整个过程。无论课程开发过程、还是最后采用的模式,都必须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服务,为学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打造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和品牌服务。 1、课程开发过程 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要经过课程分析、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三个阶段。其中,课程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客观基础;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课程观,确定课程的目标、内涵、结构等总体构想和具体课程标准的过程;课程编制是遵循认知规律和循序渐进原则,对形成的课程方案以一定的模板进行选择和组织的过程。经过课程编制,最终开发出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形成的培养方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的变化、科技进步、市场需求、教育学与学以及教育技术学发展、教育政策导向等进行调整。 2、职业教育课程结构选择的模式 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课程理念的下,对课程开发活动和课程本身的原则规定、具体的课程开发活动及其成果。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教育,培养不同的专业人才,应采用不同的课程模式。农业经济或工场手经济时代采用“知识本位”的课程模式,人们看重的是经验和知识的价值;工业经济时代采用“能力本位”的模式, 以提高效率;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需要学习借鉴国外职教的课程模式,突破更适合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学科本位”模式和拘泥于专门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能力本位”模式的束缚, 坚持“职业知识是基础,职业能力是关键,素质与人格是根本”的课程观,承担起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的增长是快速的、无限的,而职业教育的学习时间、学习周期是有限的,每个人的学习兴趣、能力又是多样化的,所以,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形式下课程应采用“以就业为导向,基于职业能力,面向岗位群集”的课程模式,即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以胜任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职业岗位群,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横向有机联系、纵向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的选择是课程设置改革后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关系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研究与实践,惟有如此,才能使职业学校的课程成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柔性接口,使适用社会的职业人才的学校培养与企业使用之间真正实现“提前培养,同步使用”。
大学文科是针对大学文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对大学文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科目。下面我给大家分享文科学术论文范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文科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
摘要:《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重点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这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是教育系统完善自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受教育者自身希望获得“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的需要。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建立,需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培养目标从“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一转变的现实需要,并且主动在办学实践中尝试探索,但从理论角度,却鲜有系统、直面的论证。
建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关键在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的课程集合,是各门课程分工和配合形成的组织结构,包括各门课程的内容量、课时安排和课程顺序。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困惑,难以体现出教育层次和类型的特点。从教育实践来看,职业教育本身既有层次之分,也有类型之分。层次可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中等教育后面向职业的高等教育,应包括目前的专科层次、往上的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根据高考科目的划分,粗线条地将高等职业教育从类型上分为文科高职、工科高职和艺术类高职,以方便归纳共同点,对比不同特点,进行有区别的分类指导、分类评价。文章以文科高职课程体系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思考构建文科高职课程体系,以点带面,进而探讨文科高等职业教育在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方面的应有之义。
文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文科高职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理论课时量、评价标准等方面,皆存在着亟需解决的问题。
1.课程内容“压缩饼干”现象,折射出目标定位不清的问题
目前,文科高职课程内容,多采取的是本科“压缩饼干”方式,照搬学术型本科教育相关专业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只是由于学制的限制对每门课程进行内容删减。这种课程内容,目标定位不清,模糊了文科高职课程的特色,内容不完全,每门课程知识量少,信息量小,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内容定位不清,造成以就业为目的的学生,学习的内容肤浅,综合素质难以达到社会岗位需求,就业竞争力不强。而以升学为目的的学生,提升教育层次后,课程内容整体都学过,不断“炒冷饭”,浪费教育资源,难以提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2.一味强调“够用为度”的后果,忽视了专业类型的需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如何理解高职教育的理论“够用为度”,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忽视高职教育不同类型的特点和需要,不与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性,是无法正确限定何为“够用”,多少为“度”。文科高职对于理论知识够用的“度”,显然不同于其他类型高职,课程结构分配方面应该符合自身类型需要,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3.围绕评估“指挥棒”的单一标准,导致了专业建设同质化严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如同一个隐形的“指挥棒”,规范高职院校办学之余,也使得各种类型高职教育发展趋同,形成“千校一面”的发展模式。高职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是以占据主导话语权的工科高职教育规律为标准,忽视文科高职对于技能培养、素质养成方面的特殊要求。盲目围绕评估“指挥棒”转,生搬硬套工科高职课程模式,文科高职课程评价遭遇尴尬,造成目标制定不符合培养特点,课程体系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化设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同时也不利于受教育者自身全面发展。
文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文科高职课程体系构建,要超越实然状态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应然层面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本
不同类型的高职教育,其办学宗旨不同,服务的社会需求不同,课程目标的选择自然具有差异,各有侧重点。当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有够用的知识基础或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呈现综合化趋势,更加看重人才的综合素质。美国社区学院倡导AOI(academic and occupational integration)理念,探索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融合,就是顺应这一趋势的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又要有相当的理论水平。文科高职教育,课程目标不同于占据话语权的工科高职,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并非定位于“能力本位”,而是“素质本位”,课程设置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养成,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当代社会文化底蕴的完整人。
2.课程必须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职业方向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课程体系需要对接某类职业岗位,让学生获得胜任社会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的生存之道,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够做”。文科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职业技能,既包括部分需要反复练习以动手为主的经验型技能,也包括部分需要高认知参与以理解运用为主的抽象型技能,因此课程培养的一技之长,没有必要机械化定义。文科高职课程注重与工作任务直接相关的能力标准的学习,更强调培养具有广泛迁移性的核心能力,注重具体岗位以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3.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理解社会的能力
文科高职教育主要服务于第三产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应用型人才、从事基层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和社会公共服务工作的服务人员,人才标准为复合型高素质应用人才。文科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其面对的工作对象大多数是具体的人和由人组成的社会,课程目标包括“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课程体系必须能够培养学生了解社会、理解社会的能力,使学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具有良好的与人相处、交往的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加强“社会人”的素质。 文科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文科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在战略层面、结构层面、内容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层面,提出建设性的措施。
1.文科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战略层面——完善体系,明晰层次
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培训,其重点更多在于“养成”和“发展”,因此课程内容需要保持完整,每门课程保证足够的知识量,反对课程内容采用本科“压缩饼干”的方式。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层次是比较清晰的,如会计有初级、中级、高级之分,每门课程内容是完整、足量的,不同层次的课程可以在实践方面给不同层次的教育提供基础。
文科高职课程内容,应考虑到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扩展度,按照层次开展。目前的文科高职教育,应该在三年中完成高职人才的培养,每门课程质量符合高等教育课程标准,满足进入职业岗位的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于升入高一层次的本科教育的学生,课程体系增加的是扩展课,课程内容是理论知识的延伸,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获得的是发展的能力、扩展就业范围的能力。
2.文科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结构层面——形成“宽基础、活模块”
文科类知识的结构呈现出非线性、弥散特点,知识体系比较“杂”,知识结构如同“W”或“M”型。文科高职教育要求学生拥有较深厚的人文底蕴,课程结构弹性相对大,学生学习的范围广,理论基础扎实宽厚。因此,文科高职课程结构的“宽基础”,应着眼于多方面复合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对通用知识的要求和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活模块”是指为适应职业岗位群所设计的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以专项职业技能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设置课程结构、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技能的培养。
文科高职课程结构的“宽基础、活模块”,可以由“综合素质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能力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四部分组成。其中,综合素质课程主要针对学生职业生涯所需的综合素质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通用素质,下设思想政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身心发展类课程以及职业指导类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主要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提供所学专业的相关理论。职业能力课程对应的是职业领域的核心技能,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职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职业素养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素质教育模块和职业技能模块,其中素质教育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内容,职业技能模块包括通用职业能力类课程、专项技能类课程、职业资格类课程和技能提高类课程。
3.文科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课层面——结合专业,强调“人文”
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能力要求,课程侧重点也有所差异。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个人思维能力、决策能力更加重要,而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具体操作的技能更为重要。文科高职教育的核心知识多包含在通识知识中,课程内容方面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融合度很高,核心技能主要来自于综合素质,通识能力会直接提高职业技能。因此,文科高职课程体系中对于理论课“够用为度”的理解,要结合专业特点界定“度”,并且强调“人文”。
“够用”的着眼点不能仅仅盯着当前的岗位群需求,而要将目光放长远,根据专业发展的趋势和行业发展的前景,科学分析、预测学生应学习的理论知识类型和数量,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发展留有较宽的选择空间。同时,“够用”并不意味着理论知识盲目压缩、变浅,不能片面地把“够用”认为是对知识的一知半解,而应考虑到文科类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突出“人文”特点,加强理论知识的复合性和综合化,扎实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拓宽培养人文素养的通识知识,构成学生提升学历层次的基础。因此,正确理解理论知识“够用为度”是文科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科高职理论课程一方面应加强对专业特点进行剖析,建设与专业就业岗位群联系紧密的专业基础课,使理论课程的学习既具有职业岗位特点,又能满足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广泛设置的选修课、讲座等,采取集中、分散、浓缩、强化等不同课程形式,加强通识课程的渗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4.文科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课层面——突出“综合素质”,合理设计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一定量的实践课程,但文科高职与其他类型高职的实践课程有一定差别,一方面要体现出职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普遍特点,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要突出文科高职特色,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文科高职实践课程可以按照“通用职业能力养成——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职业环境下的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职业能力形成内在要求进行设计,通过课内实训、课外实训和专项实训的途径,建立起实践课程模式。通用职业能力实践课程,主要是社会性能力训练,旨在训练对于文科高职学生来讲比较通用的职业技能,如语言表达与沟通、礼仪、文书写作、文字录入、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团队合作等,可以通过一些专项实训课程进行。岗位核心能力实践课程,重点是单项技能的实训,可以通过校内模拟或仿真实训,或校外社会大课堂进行社会服务来进行。综合职业能力通过顶岗实习的课程安排,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与实践。
文科高职实践课程的设计不同于工科,一些专业难以做到完全顶岗实习,如国际贸易、会计等专业,因为涉及到商业秘密,企业不可能让实习生全面触及,与其勉为其难地顶岗实习,不如采用“走岗”的方式进行。此外,一些原生态的工作过程并不必然凸显文科专业的教育功能,简单将学生置于真实岗位中,反而会让学生对理论基础和技能经验缺乏比较和反思,从而限制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生成和发展空间。因此,对于文科高职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项目教学等,注重实践过程的反思,增强实践的认知性质,强调高路径学习,让学生从实践课程中提高举一反三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兰巧.文科高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组织实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1).
[2] 朱依萍.谈“够用为度”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1).
[3] 周文根,何杨勇.论构建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体系[J].职教论坛,2008,(2).
(作者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梁绿琦系该学院院长)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文科学术论文范文
适应性职业教育的这种适应性表现在:职业教育一是职业教育制度的适应。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它包括办学方向、办学层次、教学内容、职业培训机构及对职业教育管理等都要始终处于主动适应的位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二是职业教育对象的适应。受教育者不应只是具有过于狭隘的职业性质或局限于一种技能的掌握,因为瞬息万变是我们时代的特征。所以,未来职教的主要目的必须使青年有很强的适应性。三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适应。为适应市场需要,职业教育要由传统意义上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封闭的办学模式转向以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及学校等多元化的混合模式。针对上述说法,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也有适应性。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这种适应性仍然是职业的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的准备教育(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范畴的适应性。中介性职业教育中介性就是指职业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教育和职业之间的特殊位置。就是说,职业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是"普通性"或者是"特殊对象性"的,而是直接对应于社会需要和个人生存的,是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促进社会发展需要的个性素质的提高,是使人的个性更适应社会直接需要的发展、提高和更新的中介加工,是其间最基本的桥梁。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担负着将"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的中介职责,但社会人的一个重要标识就是职业化。个体性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只能是现实中的"个体存在",从事职业教育的主体、接受职业教育的主体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能力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形式、水平等。也只有立足于现实生活的人,才能客观地分析职业教育的外在现象和内在规律。无论是理想的职业教育还是现实的职业教育,如果离开它的基本的逻辑起点,即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不科学的。历史性职业教育是历史性与超越性的矛盾统一体。历史性是职业教育的内在环节,职业教育总要受到一定历史前提的牵引与制约,职业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存在和发展。职业教育从来就是受到限制的职业教育,承认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就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有限性"与"非至上性",但这决非说职业教育因此失去了超越性,恰恰相反,正是职业教育历史性及其导致的有限性和非至上性,为人们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真正的自由和可能,可以说,职业教育的历史性为它的无限开放性提供了真实的可能,职业教育就是不断在有限性中超越有限性并不断敞开自我超越的空间的过程中发展的。这种有限性与无限性、非至上性与至上性、历史性与超越性的否定性统一,正好构成了职业教育的辩证法。它表明:首先,职业教育的历史性意味着职业教育不是绝对自由意志的产物,不能脱离于现实社会。如果否认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就等于把职业教育提升到"上帝"、"救世主"的地位,结果只能是职业教育的遮蔽和抽象。其次,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历史性,社会的发展水平和阶段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程度。再次,职业教育的历史性、有限性并不意味人的宿命与无为,相反,承认职业教育的这一现实规定性正是人不断超越、创造新职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超越性"同样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定之一,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就是"要决定我们将会成为什么,就是着眼于明天"。最后,正是职业教育的这种历史性与超越性之间的否定性统一,才构成了职业教育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现实性指向现在,理想性则指向将来。现实性与理想性互为依存,互为目的,互为环节,互为递进。现实以理想为动力和发展目标,若无理想,职业教育将是一潭死水;而理想须以现实为基础和前提,理想的职业教育需要通过人立足现实的创造性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现实性"品格。实用性职业教育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其理性又可分为实用理性和诗意理性两种。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注重教育方法、技术和经验,注重职业教育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关注学生个体的现实存在,立足和回归现实生活。职业教育的诗意理性则强调以"以人为本"、"终极关怀"等。具体来讲,就是注重人的"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人的个性是否得到充分张扬,人的主体人格是否得到自由发展等,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理念。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不是仅仅为了生存、牟利而不择手段,人类的实用理性是千百年来人类生存博弈的结果,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是职业教育发展博弈的历史选择;职业教育的诗意理性也不是纯粹的"海市蜃楼",它是一种超功利的理想价值追求,而且对实用理性有着引领和制约作用。总之,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与诗意理性相异互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76 浏览 2 回答
226 浏览 3 回答
319 浏览 2 回答
189 浏览 3 回答
95 浏览 3 回答
291 浏览 3 回答
99 浏览 3 回答
148 浏览 2 回答
169 浏览 4 回答
146 浏览 4 回答
121 浏览 3 回答
106 浏览 7 回答
334 浏览 3 回答
207 浏览 4 回答
141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