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课笔记如何做,算是我们新传考研人最关切的话题了。我们也会在心里疑问,笔记真有那么重要吗?其实,我们一定要客观的来看待做笔记这个问题,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做笔记,很多人都喜欢看书,通过反复的阅读来加深理解和记忆。所以最终要看自己习惯于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那我自己觉得复习时应坚持“课本>笔记”这个原则,其实这本身就是个个人看书习惯问题。有的人喜欢看笔记,而有的人喜欢看书。我呢,两个都看,但侧重书本。 明明是说笔记,可我却说到看书上去了,事实上笔记就应该是书中重点的归纳,我们的笔记就像是一本类似数学的重难点习题集。要记下来反复的看,而不是我记完了,就束之高阁了。我们在记笔记之前应该要最起码两遍的书,然后才开始展开做笔记。对书籍大致了解后笔记才能做的更完善。那么专业课书籍我个人觉得5遍就够了,毕竟我们的准备时间有限。那看书的过程也该是做笔记的过程。很多人建议一定要做大纲式的笔记,我也很赞同,也做过,确实很有效。可现在已经是暑期了,我们没有时间每本书都做大纲式笔记,所以我们要拣出重点书目重点章节来做大纲式笔记。做笔记不是抄书,要边记边思考。思考什么?如果考试考的这个我现在记笔记的这部分了,我该如何回答?该组织哪些内容?这都是我们做笔记时该思考的。之前在传媒人论坛里山风学姐分享了笔记。我其实也有在山风学姐基础上扩充的笔记,过段时间会分享出来。总的来说笔记应该是包括课本重难点的整合、理论的完整叙述、名解的相对完整回答、热点期刊的重点把握。 笔记不应该是抄书,事实上笔记就应该是自己的理解归纳和针对某个知识点的完整论述。比如针对二级传播理论、书上有可能给出了简单的概念,还有一些背景的介绍,我们的笔记就该是内容整合,是一个完整的回答,背景是什么?谁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表出来的,理论内容是什么?对后续有什么影响?名人针对这个理论有什么见解和观点。其实笔记就是归纳,可以按照5w模式来做,剔除了书中啰嗦的部分,是精简版且逻辑性强的书本。 笔记其实也可以不需要按照书中的框架走,方便把握呢就按照章节的内容来小布局的整理,比如在传播效果这个大类里,我可以在这个大类的统筹下,小类的内容按照理论提出的先后时间贯穿、或者按照重要程度不同来自己做笔记。我记得通论和引论都论述过传播效果,一般情况下我都是参照通论内容进行整理的。很杂但是很全。 另外针对上大专硕的笔记做法来说,上大专硕规定的几本书有很多理论表述都是一样的意思、比如传播者、受传者、枪弹论等表述不同,这时笔记的内容就该是总结和归纳。就这几个概念新闻学引论和传播学概论还有理论新闻学导论都有叙述,当时我的做法是记通论和引论结合,导论最次。新编电视新闻学就按照大纲描述的做笔记就行。这部分内容相较死板,可做笔记也可不做。多是记忆性东西。记笔记完全就是背着方便而已。还有就是去年新规定的媒介融合概论,大纲上面也是全部把书的目录给放上去了而已,要捡重点的做笔记。这部分可按照书的框架来精简重点的做笔记。另外虽然专硕没有规定要看学硕的书目,但是专硕的同学会发现好多真题都是书本里没有的,可以根据真题来整理笔记,多是对真题的回答,也就是准备自己对真题的回答该包括哪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