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铠甲发展:中国古代铠甲介绍中国古代铠甲,由于材料、保存上的问题,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的很少西周铠甲,大部分只能根据史籍和出土的零碎来推测研究。中国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点,连接铠甲的麻绳或皮条就会腐烂,造成保存不易。而欧洲铠甲除了本身材料特点易于保存外,还因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传下来的也不少,再加上现在盔甲成为高档装饰品,更加深了现代西方人对盔甲的兴趣。 锁子甲在中国古代又称“环锁铠”。一般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由西域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先帝赐臣铠表》。《晋书.吕光载记》描述此类铠甲“铠如环锁,射不可入。”唐代极为盛行,并将此甲列为13种甲制之一,明代和清代还仍有沿用。金甲古代所谓“金甲”东西方都有,是贵族为了显耀身份在铠甲上镀金而已。至于金丝甲,与其防护原理相似的应该是锁子甲,属于柔性铠甲,优点是透气性好,绝对重量小,缺点是防护能力差,不能抵挡大力的打击和刺击。 我国古代的盔甲并不轻。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 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根据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29KG,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亲自赐命,战国铠甲规定步兵铠甲以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KG;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KG;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KG。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绍兴十年前后,是宋朝军队最强大的时期。名将岳飞、韩世忠等,率领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装备的重步兵,以密集阵容屡屡击败女真族金朝骑兵。包括兵器在内,当时宋军重步兵的负荷高达40-50KG,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受到影响,如绍兴十一年(1141)的祏皋战役,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身被重甲,加上过于长大的兵器,负荷过重,因为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朝骑兵。 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古代战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甲片的编缀方法,横向均左片压右片,纵向均为下排压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编缀起来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和“铁甲”。练甲时间较早,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铁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它的前身为青铜甲,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兽面壮胸甲。战国时期的铁甲通常以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片,经过穿组联缀而成。商代铠甲商代的铠甲多为皮甲和布甲,覆盖身体商代武士的重要部位,就防御力来说是比较差的。衣、裳、舄是根据广汉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铜像和石边璋线刻人像复原,胄采用江西薪干县商墓出土。秦代铠甲秦将军铠甲:这种铠甲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衣前长97厘米,后长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秦代兵士铠甲:这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秦将军铠甲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皆为64厘米,其下摆一般多呈圆形,周围不另施边缘。秦骑兵铠甲:秦朝时,骑兵所占比例很少(1:100)常常担任突击、迂回、断粮、追击等任务,疾呼不传甲,同时为加强主力部队的的机动性,也改良了战车 ,减轻了其重量 将车骑编组在一起,使“轻车锐骑”配合战斗。骑兵部队从属于作为全军主力的战车部队,保护战车部队的侧翼。汉甲(在防护装具方面,使用了铁甲片编缀成的铠甲和兜鍪,以及铁盾。皮制甲胄仍在使用,但已退居辅助地位)汉骑兵甲:汉初的骑兵已经自成方阵,具有独立的战斗力,但在着装方面与步兵区别不大,大多还是足踏麻鞋(没有马靴),也未有马鞍(只有厚垫)和马镫,只有一部分骑兵披甲(占8%)。汉步兵 将军甲:西汉时期的铁铠经历了由粗至精的发展过程,从用较大的长条形的甲片(又称甲札)编的札甲,逐渐发展为用较小的甲片编的鱼鳞甲;由仅保护胸、背的形式,发展到加有保护肩臂的“披膊”及保护腰胯的“垂缘”。随着钢铁加工技术的提高,铠甲的精坚程度日益提高,类型也日益繁多,其防护身躯的部位逐渐加大,功能日益完备。三国时期铠甲骑兵 将军铠甲:三国后期流行的护身铠甲,是一种叫「筩袖铠」的铠甲。「筩袖铠」,顾名思义,它是「桶状」而「带袖」,像是一袭现代的短袖套衫,由一片片的钢片编成,因为带着短袖,可以连带保护士兵的上臂与腋下。在汉代刘胜墓(注一)中有出土了一套类似的铠甲,不过汉代的铠甲胸前开襟,可以左右打开,穿戴方式就像西式衬衫。而三国的「筩袖铠」为了增加防护力,胸前不开襟,所以穿得时候要像现代穿T恤一样从头套入。 「筩袖铠」的材料也特别讲究,可能是将薄钢片反复折迭锻打做出的坚轫「百炼钢」钢片,这个技术到今日仍在使用。所以说,当时的百炼钢技术应该大幅增加了铠甲的防护力。此外,骑兵专用的筩袖铠还附有「腿裙」,可以保护骑兵的腿部。 除了「筩袖铠」外,三国初期也开始出现其它型制的铠甲,以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为例,文中就提到了「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马铠」等五种。因为这五种铠甲主要流行于南北朝,部份还一直流行至唐朝,所以学者推测,三国时代可能已出现了上述新的铠甲,只是制作费时又花钱,只有王公贵族才穿戴得起,直到南北朝时才逐渐普遍流行于军队中。或许,便于在战马上厮杀的「两当铠」已经让三国末期的骑兵小规模穿戴了。步兵甲:蜀国西南边陲兀突骨拥有一支英勇善战的藤甲步兵,所装备的藤甲刀枪不入。南北朝时期骑兵的铠甲:南北朝前期以两当铠为主,后期以明光铠为主;战马的防护是完备的“具装铠”,由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和寄生构成。人铠和马具装都以铁质为主,皮质为辅,并配套使用,人用铁铠,马亦披铁具装,或都用皮甲,色彩也是相同的。同“甲骑具装”——重装骑兵的大量使用相适应,进攻性兵器也有些变化。魏晋北朝时期的铠甲主要有筩袖铠、两裆铠和明光铠。“明光铠”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左面陶俑是戴兜鍪、穿明光铠的武将;右面是明光铠穿戴展示。步兵的铠甲:南北朝时期的步兵不如甲骑具装受重视,从有关图象材料看,常是轻装而缺少铠甲唐甲唐代步兵甲:唐代胄甲,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除铁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铠甲中比铠甲秦代弓箭手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用的装束。唐代骑兵 将军甲: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可见,锁子与山文是并列的两种铠甲。鱼鳞甲、罗圈甲、山文甲,这些甲都属于一种范畴,它们不是全身甲。但是,它们的某些防护能力是不同的,象山文甲,它的“倒丫”甲片中间凸两边凹,由多片甲片相互扣合成整片甲,这样甲表面形成无数的凹凸面,非常利于防箭。宋明两朝多装备此甲,甚至影响了民画艺术,民画中的武士都披此甲。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重量更加轻,但是防御力却大大的提升。而且造型相当美观。五代十国铠甲五代时期在服饰方面基本沿袭唐末制度,明光甲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铠甲重又全南北朝明光铠用甲片编制,形制上变成两件套装。披膊与护肩联成一件;胸背甲与护腿连成另一件,以两根肩带前后系接,套于披膊护肩之上。另外五代继续使用皮甲,用大块皮革制成,并佩兜鍪及护项。图为五代时期穿铠甲及戎服的武士复原图。宋武士铠甲-步人甲(最重铠甲)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总体根据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29KG,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KG;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KG;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KG。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绍兴十年前后,是宋朝军队最强大的时期。名将岳飞、韩世忠等,率领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装备的重步兵,以密集阵容屡屡击败金朝骑兵。包括兵器在内,当时宋军重步兵的负荷高达40-50KG,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受到影响,如绍兴十一年(1141)的?皋战役,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身被重甲,加上过于长大的兵器,负荷过重,因而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朝骑兵。辽武士铠甲据《辽史》记载,辽在契丹国时,军队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样式,以宋为主。铠甲的上部结构与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显比宋代的短,前后两块方形的鹘尾甲覆盖于腿裙之上,则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点。铠甲护腹好象都用皮带吊挂在腹前,然后用腰带固定,这一点与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圆护,是辽代特有的。辽代除用铁甲外也使用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装分为公服和常服两种,样式没有明显不同,都是盘领、窄袖长袍,与一般男子服饰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紧身一些。这两种都可作戎服。金武士铠甲早期的铠甲只有半身,下面是护膝;中期前后,铠甲很快完备起来,铠甲隋甲都有长而宽大的腿裙,其防护面积已与宋朝的相差无几,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响。金代戎服袍为盘领、窄袖,衣长至脚面;戎服袍还可以罩袍穿在铠甲外面。西夏武士铠甲武士所穿铠甲为全身披挂,盔、披膊与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两裆甲,长及膝上,还是以短甲为主说明铠甲的制造毕竟比中原地区落后一些。西夏的官服为也可作戎服,如辽代的契丹服一样,两者无明显差别。由于西夏社会的封建程度不是很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平等,以此在服饰上的等级观念不那么强。元武士铠甲元代铠甲有柳叶甲、有铁罗圈甲等。铁罗圈甲内层用牛皮制成同五代十国,外层为铁网甲,甲片相连如鱼鳞,箭不能穿透,制作极为精巧。另外还有皮甲、布面甲等。戎服只有一种本民族的服饰,即质孙服,样式为紧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领和方领、长和短两种,长的至膝下,短的仅及膝。还有一种辫线袄与质孙服完全相同,只是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 ,或称“腰线袄子”。这种服装也是元代的蒙古戎服,军队的将校和宫廷的侍卫、武士都可服用。明代胄甲明将军 骑兵甲: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服饰外形:明代胄甲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 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步兵甲:兵士穿锁子甲也称作链甲(chain armor,chain mail) ,是一种在铁器冷兵器时代出现的铠甲,是皮甲问世以来的一次重大革新。 十字军东征时,骑士们几乎全部披挂锁子甲。其重量大约13公斤。 用细小的铁环相套,形成一件连头套的长衣,罩在贴身的衣物外面。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担,可以有效的防护刀剑枪矛等利器,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担,可以有效的防护挥砍类利器的攻击,主要的作用还有对弓弩的防御,但威尔士长弓和中国连弩等强悍的弓弩还是可以侵彻贯穿锁子甲。最大缺点是柔软,锋利的剑猛地刺过来,就很难抵挡,如果是流星锤、狼牙棒这些重型武器大力砸下来,锁子甲就失效了。制作相当复杂繁琐,造价高昂。一般来讲,铁环越细小防护性能越好,每个铁环都要焊接相连,工作量可想而知。 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本图为明代武士复原图。图中后排左面穿红铠甲的人物,是根据敦煌市,山西省博物馆收藏、十三陵石刻与出土、山西浑源栗疏美墓石刻复原。前排左穿绒服的人物是根据《王琼事迹图》、《义列传》插图、湖北武当山金顶殿铜像、山西平遥镇国寺壁画等形象复原。前排右面人物穿的为明崇祯年间的盔甲。清代铠甲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辽武士铠甲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此图为清代黄缎铜钉铜叶甲,但没有护心镜。清朝时,大量使用的铠甲是绵甲,是在坚厚的绵或绢的布料上镶嵌有铁片,并用铜钉固定的一钟铠甲。看上去,就像一件绵大衣一样。绵甲具有一定的防寒性,适合中国北方步骑兵使用,厚实的布料中密嵌着铁甲叶,对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护能力。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使用的武器主要是青铜兵器。据《战国军事史》记载,铁制兵器出现很早,商代时期,就已经将陨石中的铁加工后与青铜铸接在一起制造兵器。到战国时期,铁制兵器生产技术有很大提高,但青铜兵器的制造技术更为成熟。所以战国时期铁制兵器的使用并不普遍,多数士兵仍然使用青铜兵器,珍贵的铁制兵器属于贵族所有。武器的种类,战国时主要有戈、矛、戟、剑、弓、弩等武器,甲胄多位皮制,盾牌为皮制、木制。器分杀伤性和防护性。 杀伤性武器,春秋战国,主要是戈、矛、剑、戟、弓矢,还有殳、铍和弩。 防护性武器,主要是甲胄和盾。 武器有长短,剑是短兵,戈、矛、戟、殳是长兵。长兵本身,也有长短。短者,只有一米来长,不足身高;长者,为身高的一倍半,甚至两三倍,特别是车兵所用,长度必须超过马头,才能发挥实效。但长兵,很少超过身高的三倍。超过三倍就不好用了。这是近战的武器。 弓矢和弩是远程的武器。 下面做点介绍: (一)近战的杀伤性武器。 (1)剑。早期是匕首式短剑,来源是北方的草原地区,既是吃肉的餐具,也是护身的武器。剑和刀是一类,区别只在单刃和双刃。古人所谓“轻吕”、“径路”,就是这类刀剑。春秋末年,开始流行长剑。长剑,特别是质地精良的宝剑,反而出于南方,主要是吴、越和楚。长剑出,短剑也不废。长剑便于战斗,短剑利于护身,还可以搞恐怖刺杀,都是便于贴身使用的武器,故战国秦汉,武士往往身佩刀剑。 (2)戈。戈是勾兵,类似农器中的长镰。戈头,商代的戈是一字形,前有锋,下有刃(叫援),后有柄(叫内),类似短刀。周代的戈是丁字形,为了便于绑缚和固定,还增加了下垂的部分(叫胡)。 (3)矛。矛是刺兵,短矛叫,长矛叫锬,丈八长矛叫矟,即曹操横槊赋诗的槊。矛头,样子变化很多,和矢镞有类似性,可以比较研究。矛柄(叫柲)和戈柄(也叫柲)不同,戈是弧线打击,和斧柄一样,只有做成扁的,才利于控制锋刃打击的方向,矛只用于刺,柄是圆的,才方便。 (4)戟。戟是戈、矛合一的器物。戈、矛可以分铸,也可以合铸,还有把多个戈头装在一个柄上的例子。戟矛叫刺。战国晚期,戟的戈部,援、内左右上扬,都有刃,叫鸡鸣戟。戈、戟是和车战匹配,很有中国特色,但车战式微,随之衰亡,《武经总要前集》没有这类武器。 (5)殳。音shū,属于棒类,后世叫棒(《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它分三种,一种有锤状的铜箍和上出的矛刺;一种也有这两样,但锤状铜箍上还有旁出的刺,类似宋代的狼牙棒;还有一种完全不同,只有管状的铜头,无锋,曾侯乙墓的遣册叫“晋殳”。 (6)铍。音pī,是把短剑装在长柄上,类似现代的刺刀,后世叫枪(《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铍流行于战国时期,南北方都有,尤以赵、秦发现最多。这些发现,赵铍无镡,秦铍有之,古人把有镡的铍叫铩。 (二)远程的杀伤性武器。 (1)弓矢。古人叫长兵,是可以远距离杀伤的武器。弓矢最古老,旧石器时代就有。木石是最古老的武器,弓矢就是木石并用(当然,更原始的矢是木矢)。盛矢的器具叫箙,盛弓的器具叫韬。 (2)弩,是一种奇妙的发明,学者认为,可能是受捕兽器启发。我国,公元前4世纪,弩已流行。这种武器的起源地,可能在亚洲,特别是长江以南。欧洲使用弩,年代比较晚,学者怀疑,是从亚洲传入,早期线索,不太清楚,明确可考的,是10—11世纪的弩。这种晚期的弩,可能是从阿拉伯传入。弩和弓不同,它有弩臂置矢,弩机控弦,望山瞄准。过去,武举应试,要考张弓的臂力。但强弩,手拉脚踹肚子顶(即所谓蹶张),人力难以拉开,还使用带绞车的弩床。弩床,可以用一个弩机控制多个弩弓,叫连弩。连弩,射程远,准度高,对付北方民族的马队冲击,特别有效。现代的枪,就是弩的后裔,准星等于望山,扳机等于钩牙。火器出现,骑兵衰落,正是这种反制武器的延续。 (3)镞。镞即箭头,石器时代,所谓细石器,很多就是石镞。青铜时代用铜镞。后来,还有铁镞。镞多种多样,带骹的,带的,有翼的,无翼的,双刃的,三棱、四棱的,方的圆的,厚的薄的,各有各的用途。演习用的箭,前面是钝头,宋代叫扑头箭。 (三)防护性武器。 (1)甲。古代各国,都有自己的甲胄,大同小异。希腊、罗马的步兵,分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重装步兵,上身穿前后两片的铜甲:胸甲和背甲,好像乌龟壳,小腿上有胫甲,比较笨重;轻装步兵的甲,是用铜片缀合,比较轻便。这是最基本的两种。罗马人还使用锁子甲,一般认为,这种甲是来源于凯尔特人,但更早的来源是斯基泰人。它比第二种甲更轻,更适体。中世纪早期,欧洲流行锁子甲,这是带蛮风的甲,特点就是轻便。14—15世纪,情况转回去,骑士又改穿笨重的盔甲,各种铁制的盔甲(黑盔甲、白盔甲),把全身上下,每个部位都遮起来。我国也有这三类甲。第一类,叫两当铠,最早的样品是西周时期的。第二类,学者叫札甲(用甲札编缀,故名),发现最多。战国秦汉,出土发现,主要是曾、楚二国的皮甲(即革甲)。革是古代护具的主要材料,人用,马用,车也用。汉代的金缕玉衣,古人叫玉匣或玉柙,其实就是玉甲。铁甲,也叫玄甲,类似西方的黑盔甲。锁子甲,传入甚早,三国叫环锁甲,估计是从西方传入;唐代叫锁子甲,是从粟特进贡。另外,还有木甲、布甲和纸甲(南方,铁甲容易长锈,所以用这类甲)。古人把多层的布或纸缝在一起,或压塑成形,道理略同防弹衣。防弹衣,不是硬碰硬,而是以柔克刚,最高明。由于手制火器(枪)的出现,17世纪后,甲胄在欧洲被淘汰,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明钢盔(helmet),第二次世界大战发明防弹背心(bulletproof vest),还是盔甲(armor)的遗产。 (2)胄。即后世的头盔,有铜胄、革胄和铁胄。革胄和铁胄,出土发现的胄,有些也用甲札缀联。胄,也叫兜鍪。学者认为,兜鍪是突厥系统的外来语。 (3)盾。小者只能护臂,大者可以蔽身。长可蔽身的大盾,古人叫橹。这种橹和楼车、巢车类的橹(详下讲)不同,古人叫蔽橹(《六韬·龙韬·农器》)。攻城,冒矢石而上,小盾好。列阵对打,大盾好。盾,楚墓发现较多,如包山2号墓所出,分两种,一种是木盾,高92厘米左右,似宋代的步兵旁牌,但还不够大;一种是革盾,高度只有前者的一半。长可蔽身的大盾,没发现,但亚述宫殿的壁画上有。盾,汉代也叫彭排(《释名·释兵》),汉镜常把“四方”写成“四彭”或“四旁”,《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八》胡三省注已经指出,彭排就是宋代的旁排。宋代,盾分两种,一种长可蔽身,立在地上,叫步兵旁牌;一种施于臂上,叫骑兵旁牌(《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廿三页)。旁牌和旁排一回事。今人把盾叫盾牌,是合并盾、牌为一词。盾牌,现已退出历史舞台,但防暴警察还用它,用防弹玻璃制成,躲在后面,可以看见前面。 (四)其他。还有很多,这里不能一一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武器,还有一些是仪卫所用,和实用武器不同。西方的权力象征物是权杖(mace),我国是钺。钺是大斧,本来是刑具(用于斩首或腰斩),而不是兵器,古代兵刑合一,往往用钺象征征伐的权力,我们不要把它当成李逵玩的板斧。 《孙子》没有谈到剑,也未涉及戈、殳和铍。 ——————————————————————————————————————————望采纳!!!!!!!!!
链甲,就是你看西方的那种好象用铁线编织的,跟毛线衣一样,只不过不是毛线,反正不是片。对,前几天看纳尼亚传奇,里面有些人就穿的那个。鳞甲,就是典型的中国的那种跟鱼鳞一样,一小片一小片,一片盖一片。锁甲,就是一小片一小片,比鳞甲厚,你也可以叫一小砣一小砣,他们不是一片盖一片,而是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连接各片的线,你家里有“麻将席”么,就跟那种凉席一样锻甲,就是一大片一大片,你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里那些不入流的角色穿的就是这种,(其实这个分类和其它的不是一个范畴,锻是指制造工艺,不是指样式)。板甲,就是一整片一整片,就是西方重盔武士拿个长东西决斗的时穿的那种环甲,就是一层层罩下来的那种,有层次感,一层是一围圈,你看西方动画片,经常有个摆着的空甲,没有人,就个光甲,但是能象个人一样立在那里,当猫和老鼠从那跑过去时,他突然活了,吓死个人,那个就是环甲了。
材料不同,制造方法不同
邓尼茨 邓尼茨1891年出生于一个普鲁土的名门望族。他之所以想参加海军;主要是因为他愿意接受唯有海军才能提供的技术教育。他在19岁时加入德意志帝国海军,4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是轻型巡洋舰"布雷斯劳"号上的一名尉官。这就使他参加了战争初期的一个海军"插曲"。当时,"哥本"号和"布雷斯劳"号两艘德舰逃过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围捕,到达了君士坦丁堡,然后名义上出售给土耳其。这是一段非常不光彩的"表演",年轻的邓尼茨由此认识到德国海军并非无敌于天下,英国海军在战术和技巧上都远比它占优势。 此后两年,虽然这两艘军舰在名义上是属于土耳其,但邓尼茨仍留在"布雷斯劳"号上服务,偶尔也参加在黑海中的突击行动。由于害怕苏联黑海舰队的追击,所以不敢离开土耳其海峡太远,这也使邓尼茨学到了一些特殊的海战经验。 1916年,他返回德国并转入潜艇部队。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潜艇,也是他一生事业的真正起点。经过初步训练,他被派到U39号上任守望官,1918年又升任UB68号的艇长。这是一艘在地中海内活动的潜艇,以奥地利在亚德里亚海上的波拉港为基地。他在那里与施泰因鲍尔相识,后者是第一次大战中德国最富冒险精神的潜艇指挥官之一。邓尼茨可能是从他手中学到了夜间水面攻击的理论,即利用黑暗的掩护,以求溜过敌方驱逐舰的警戒线发动攻击。他们两人约定在同盟国的一条护航线上会合,以验证他们的理论,结果施泰因鲍尔未能到达指定的会合点,邓尼茨只好单独去试验这一新理论。幸运的是一支英国的护航船队恰好到达附近海域。邓尼茨毫不困难地通过驱逐舰的屏障,悄悄地溜到了商船附近。他用鱼雷击沉了一艘商船,但此后在潜航时,潜艇失去了控制,不得不炸毁主压载水槽,以使其不至于因潜入太深而被水压所催毁。UB68号遂在英国船队中浮出海面。邓尼茨只好下令弃船。他被一艘英国驱逐舰救起,此后10个月,都在约克夏的战俘营中度过。 毫无疑问,邓尼茨从此打定主意,要发展一种新战术来击败这种传统的护航原则。邓尼茨虽然不是一位海军历史学家,对于护航原则的光荣历史也未作过研究,但凭他自身的经验,他发现自从英国人在1917年采取护航的办法之后,德国潜艇开始功败垂成。传统的潜艇攻击天在白天用潜航的潜艇来执行,这对船队中被护航的商船已经不能造成任何影响。直到16年后,邓尼茨才有机会试验有关潜艇战术的新理论。1919年,他从英国战俘营返回德国,再度进入德国共和国海军。由于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那实际上是一支没有潜艇的海军。不过魏玛共和国政府还是秘密地在外国订造潜艇,这就使邓尼茨与潜艇的发展不至于完全脱节。实际上,他在海军中的服务还是以在驱逐舰和巡洋舰上为主,到1934、1935年,他已升到上校,负责指挥巡洋“"艾姆登号"。 希特勒在1933年夺得了政权之后,德国海军重整旗鼓的前途也开始日益光明。希特勒和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会晤,表示在其未来的建军计划中,海军在公平的分配中一定占优先地位,这样他就赢得了雷德尔和全体海军人员的拥护。在雄心勃勃的"乙计划"中,预定在1944年,德国将拥有一支强大而稳定的海军舰队,到1948年,其实力足以向英国海军挑战。虽然雷德尔对希特勒的效忠是毫无疑问的,但对纳粹党当则是另一种态度。雷德尔本人不曾入党,并且严格命令一切海军人员都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他讨厌且不信任戈林,对纳粹党的其他领袖的态度也是既冷淡又谨慎。。 邓尼茨则恰好相反。虽然受到雷德尔的禁止,他不能正式加入纳粹党,但他对纳粹主义具有强烈的信仰.而对希特勒更是狂热地拥护。最初他还太年轻,资历浅,缺少表现的机会。但自从战争爆发以后,随着地位日益提高,他开始培养与党内领袖之间的友谊,甚至对戈林也曲意奉承。尽管戈林有强烈的反海军情绪,但邓尼茨知道他是希特勒亲信中权力最大的一位。1943年初,邓尼茨接替雷德尔出任海军总司令,他立即解除了海军人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的禁令。雷德尔曾戏称他"希特勒青年邓尼茨"。 自从当权之日起,希特勒的目的就是要支配欧洲。他的基本计划是先解决欧洲大陆问题,然后再占领不列颠帝国。基于这种思想,希特勒先开始和英国展开有关海军协定的谈判。在谈判所提出的建议中把德国海军的吨位数定为英国海军的35%,而潜艇则可达到45%。这个数字在某种环境下还可以增到100%。他们认为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对于这种程度的海上优势应会感到满意,也就可能不再干涉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冒险。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遂在伦敦签字。 事实上,在《英德海军协定》签字以前,德国即早已开始建造潜艇,甚至在协议书的墨迹未干之时,第一支作战部队就已经产生。其指挥官即为邓尼茨上校,以后他又被任命为海军总部中的"首席潜艇官",负责一切有关潜艇发展、政策、训练等项事宜。这使他有机会发展他的理论,并通过演习把这些理论付诸试验。 邓尼茨的潜艇思想以两项原则为基础。第一,潜艇的攻击目标就是商船。对他来说,这就包括了潜艇战的一切行动和其目的。击沉一艘敌方的军舰不过是一种额外的收获而已。对商船的攻击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更不必考虑平民生命的损失。根据《海牙公约》,在攻击商船时应先停船检查,而在击沉之前应对所有的乘员提供安全保障。邓尼茨不仅不理会这种规定,而且还花了许多时间去寻找《公约》的漏洞,以便使潜艇可以合法地在无警告情况下击沉商船.他狡辩说一艘商船在战时发出求救的信号就意味?quot;正在受到潜艇的攻击".这就构成海军的一种情报来源。根据这种理由,它也就不应受《海牙公约》的保护。 他的第二项原则认为潜艇根本上只是一种能潜航的水面船只,应像一艘水面军舰一样投入战斗,就对商船的攻击而言,这是一种超前的观念,完全改变了当时流行的看法,即认为潜艇在白天应潜伏在水中,当目标进入其射程以内时才在水下用鱼雷加以攻击。邓尼茨认为夜间的水面攻击最为有利。因为潜艇的指挥塔体型很小,在夜间几乎看不见,而潜艇的水面航速又几乎超过商船。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也就使潜艇可以到达最有利的火力发射位置。 他毫不浪费时间。立即在波罗的海中设计演习以求验证他的理论是否正确。在训练人员时,邓尼茨非常注意细节。他要求全体官兵对德国潜艇的设计充满信心,同时也要掌握在一切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操作能力。他用德国舰队来扮演敌方的护航兵力,试验其潜艇的夜间攻击技术。结果它们很轻松地穿过一道驱逐舰的屏障,一到达距目标600码以内的位置而未被发现。这就证明他所走的路线不错。 夜间水面攻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狼群"战术。他设想在对方船队的可能航线上横向展开一队潜艇,假使有一艘潜艇发现了踪迹,就立即跟着它走,同时通知其他的潜艇集合在一起。并驶往前方等候。以便在次夜发动攻击。 这种战术行动会产生许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是最有效的指挥命令是发自海上的指挥潜艇呢?还是发自岸的司令部呢?一郎尼茨曾试验过这两种方法,最后发现在装备有精密通信网的岸上司令部中,他可以作较好的控制。不过他又迅速认识到这种控制体系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大量的讯号从海上潜艇中发出,将使敌方的方向寻觅系统易于发现我方潜艇的位置。他准备进行这种冒险,因为他认为从岸上进行有效的控制有较大的优势,同时他也相信英国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高频率定向系统。 在以后3年内,即1936年到1939年,邓尼茨根据他的理论建立起德国潜艇兵种。除了经常演习以求将"狼群"战术发展到最高效率以外,他还集中精力为这一目标设计了一种性能最佳的潜艇。对于这样的战争,其理想的潜艇是舰体要尽可能小,因为愈小则愈不易为敌人所发现;而从燃料储量来说,则希望它具有最大的续航力。因为任何与英国人之间的战争,都使德国潜艇必须到达离基地很远的地方去作战。邓尼茨的工程专家发现,只要把排水量500吨的标准潜艇再增加17吨以加装油槽,即可以使其航程由6200海里增加到8850海里。这就是以后大量生产的VⅡC型。为了适应航程较远的战斗,他们还设计了740吨的潜艇,其航程为13450海里,这就是ⅠⅩ型,它与VⅡC型的生产比例为1比3。最后,为了真正的远程作战,例如在非洲的南部海域和印度洋的战斗,又设计了一种大型水底油轮,可以在海上为作战用的潜艇加油。这就是ⅩⅠⅤ型潜艇,其水面排水量为1688吨.那些潜艇艇长们称?quot;奶牛"。不过直到1940年底和1941年初,这种潜艇才开始按一定数量生产。 在这4年中,邓尼茨对于德国潜艇兵种的发展,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都是总负其责,他专心一意地投入潜艇部的建设,亲自选拔和训练人员,并把他自己的新战术思想灌输到他们的头脑中,使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虽然他并非十个和善可亲的人,但他尽可能与他的艇长们保持接触。每当一艘潜艇出海演习回来,他总是在码头上欢迎官兵。所以全体官兵都把他当作父亲看待。 在这几年中他在两方面最幸运。一是他在整个4年之内都能安于其位。德国海军不像其他大多数国家的海军,不是在任职两年半左右就实行调职。这有两种好处,一方面使他有充裕的时间来发展和改善其战术思想,另一方面也使他的部下有一种安全感,知道这种指挥体系不会有所改变,他们不必害怕到时又要去适σ晃恍铝煨涞乃枷搿6�前亓值暮>�懿慷缘四岽牧硌劭创��唤龀腥纤�俏ㄒ坏那蓖ё�遥��叶杂谒�岢龅囊�笠惨宦膳�肌5笔彼�故且晃患侗鹣嗟钡偷木�伲��以说氖撬�亩ネ飞纤竞>�芩玖罾椎露�运�湃斡屑樱�谇蓖д搅煊蛑械囊磺形侍馐侨菪硭�笕ǘ览俊? 邓尼茨不仅对潜艇部队的建设专心致志,而且他对假想敌是谁也有坚定不移的看法。在1935年到1939年间的德国,也许只有他一个人如此坚信英国是未来战争中的主要敌人,他的一切训练和准备都指向这个唯一的目标。他甚至要求一切演习都应到大西洋中去进行,而不应限于波罗的海或北海范围内。雷德尔深信希特勒的诺言,即保证在1945年以前不与英国开战,所以他一点都不紧张,而是相应地去建造一支安定的大舰队。尽管邓尼茨对他的元首忠心耿耿,但在这一点上却保持着与希特勒不同的看法。他那时还是人微言轻,也就不敢随便表露自己的意见。 1939年4月26日,德国片面废除《英德海军协定》。德国占领捷克之后,英国就为波兰的安全提供了保证.两国的关系从此开始紧张,而这次废约行动堪称火上浇油。这不仅暗示战祸可能一触即发,而且也使英国人认清德国海军正在以最快速度重振旗鼓。依照雷德尔的Z计划,预计到1948年德国才能有233艘潜艇。但废约之后,邓尼茨认为德国决不能等到1948年去完成其舰队的建造计划。所以他力主德国的造船工业应立即停止其他一切船只的建造,而集中全力来生产潜艇。而最终雷德尔也只是决定把战舰和潜艇同列为第一优先而已。无论如何,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德国的工业在战争开始时未能交出邓尼茨所希望的那么多潜艇。 当英国在1939年9月3日对德国宣战时,邓尼茨手中的潜艇总共不过57艘,而其中只有46艘已完成战备,其中又只有22艘VⅡ型可以适应大西洋中的海战。依照惯例,一支潜艇部队通常是1/3在作战地区中巡逻,l/3在来往的途中行进,l/3在基地整顿和休息,所以邓尼茨在大西洋中能用的作战兵力不会超过7艘潜艇。这对于有效的"狼群"战术而言,显然是太少了。直到1940年10月,邓尼茨才有足够的潜艇来使"狠群"理论发挥真正的效力。结果实在惊人,在那一个月内,德国潜艇一共击沉了63艘商船,总吨位数达到35万吨之多。 "狼群"攻击的组织工作相当复杂,必须由邓尼茨在岸上的司令部作严密的控制。邓尼茨很容易地了解到对方的护航船队何时离开加拿大前往英国。以及所包括的船只数量。正常的情报部门就可以给他这种资料。个别潜艇散布在一条与敌方的预计航线成直角的直线上,根据能见度的差异,彼此间隔25海里到30海里,等待发现敌船。当其中一艘潜艇发现敌船之后,就立即用高频率的潜艇无线电波向邓尼茨报告,同时继续监视敌人的船队。它此时浮出海面但与敌船保持最大的能见距离,这样就不易被对方发觉。在监视的同时,这艘潜艇也就继续向邓尼茨报告敌方船队在航向或速度上的改变,以及天气情况和其他有关资料。 当潜艇司令部收到发现敌情的报告之后,就立即用同样的高频率电波通知参加"狼群"行动的其它潜艇,命令它们向那一艘潜艇靠拢。甚至连它们应该怎样走都由司令部决定。当它们即将接近敌方船队时,原先的那艘潜艇就会用中波无线电来和它们取得联系。 所有潜艇都奉有严格的命令,必须等待全部舰只到达后才开始攻击。它们驶往前方的某一位置,那是预计敌方船队在天黑之后能到达的地点,这样它们就可以在一整夜发动攻击。攻击的方法是依赖它们几乎完全不被敌人发现的特性,通过护航舰只的屏障线,一直溜到商船的中间,直到射程大约600码时才发射鱼雷。在这样的距离内几乎百发百中。当天快要亮时,潜艇立即开始停止攻击,以最高速度在水面上沿着船队的同一航向向前行驶,依赖其高速度进入下一个有利位置,等到夜幕再度垂下时再作第二次攻击,这样一夜复一夜,直到所有的潜艇把鱼雷都用完为止。 在整个作战过程中,邓尼茨都对部队保持着严密的控制,从他的司令部中发出一连串的无线电报,指挥每一艘潜艇在每一分钟的行动,只在夜间攻击时例外。在夜间,各位舰长要用自己的技巧和主动性去达到适当的射程并尽可能击沉大量的商船。但何时开始攻击和何时停止则都由司令部决定。对于这种形式的攻击,英国人基本上毫无防御能力。在最初阶段,大西洋之战是完全靠肉眼来打的,决定胜负的问题就是要看谁先发现对方。潜艇显然占了优势。当时虽已有雷达,但受到巡逻飞机航程的限制,即最远只可以到达距机场200海里的地区而护航舰只则还没有装雷达。 邓尼茨曾凭着高度的技巧和坚定的决心来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情况。部队执行命令时事无巨细都根据他的指示和决定来办。当然他也有失算的地方,譬如说有些鱼雷设计不佳,有向深水处潜入而从目标船底下通过的情况发生。邓尼茨不仅立即加以矫正,而且还把负责人送交军事法庭审判。 另一方面他也有特别好的运气。最重要的是英国海军的密码几乎全被德国海军情报机构译出。所以,邓尼茨对敌情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此,他指挥的潜艇也就能击中敌人而不被敌人击中。 除了全面指导德国潜艇对英国海上运输的主力进行攻击以外,邓尼茨还能有余暇来计划和指导某些特殊行动。最使人难忘的是U47在1939年10月13日夜间深入斯卡巴夫罗,击沉了英国航空母舰"皇家橡树"号。这次成功使邓尼茨升任少将,并使他能与希特勒直接接触。他乘机向希特勒灌输他的思想;只有凭借潜艇作战才能击败英国。 1942年11月,英国的霍顿爵士接替诺贝尔,负责指导反潜战。在诺贝尔负责期间,由于缺乏护航舰只,所有的新舰都是立即投入战斗以至于人员都不曾接受适当的训练,等到雷顿接手时,由于造船工业的加速发展,专供反潜作战的舰只开始逐渐增多,于是他可以把它们组成护航群,加以适当的训练,以迎接大西洋中的新战斗。 霍顿也象邓尼茨一样,深知士气在大西洋之战中的极端重要性。所以他也象邓尼茨一样要求其司令部具有高度的指挥能力和奉献精神。这样才能使所有护航舰只的舰长和飞机机长对一切战斗都充满信心。正象邓尼茨站在码头上欢迎潜艇返航一样,霍顿亲自乘坐小型护航船只和巡逻飞机在海上监督作战。他们二人在第一次大战时都是潜艇艇长,现在又开始斗智,而邓尼茨早已感觉大事不妙。 1942年2月,德国潜艇的损失开始剧增,这已经给了邓尼茨一次警告。损失的原因在于英国的水面和空中护航兵力都已装备1.5公尺的雷达。当德国潜艇在夜间攻击商船时,它们也会受到全速赶来的敌方护航军舰的奇袭。邓尼茨和他的技术专家很快就弄清了其原因在于一种新的雷达装置,它比老式雷达射程更远,也更精确,但直到8月间他们才找到对策,那就最所谓FuMB,这是一种雷达射线接收器,能够迅速告诉潜艇它已被雷达盯住,于是潜艇常能迅速潜入水中来逃避敌方攻击。但是对邓尼茨来说,敌军设下的网已经在收紧之中。1943年2月,联军又在大西洋中首次使用10公分的雷达。德国的FuMB不能接收这种新型雷达的信号,潜艇因此会突然受到袭击。也许是受到这种失败心理的影响,邓尼茨此时又犯了一个最大的战术错误。他命令所有潜艇在通过比斯开湾时,一律浮出水面并用高射炮和敌机对攻。这个倒霉的命令造成了重大损失。在2月间损失潜艇19艘,3月15艘,而5月更多达37艘,损失如此惨重,其原因不仅在于新雷达,还在于威力较强的英军深水炸弹。 1942年5月,希特勒要求邓尼茨出席讨论全面战争情况的定期元首会议,以使他亲自报告潜艇战的进展。邓尼茨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在雷德尔比较现实地作出评论之后,他就大谈其对于最后胜利的信心,这立即赢得了希特勒的赞许。所以当1943年1月雷德尔辞职时,邓尼茨就越过了其他资历较深的海军将领而接任海军总司令。 雷德尔之所以辞职,是因为希特勒在戈林的唆使下下令把所有大型军舰都报废,舰炮改为岸上炮,人员则用来扩充潜艇部队或补充陆军。雷德尔遂愤而辞职。邓尼茨最初同意希特勒的命令,但几星期之后,他弄清了海战的全盘情况,又要求希特勒收回成命。 就潜艇战的指挥而言,邓尼茨的确成就卓越,但他似乎不能胜任海军总司令的职务。他对于地中海战役的处理,尤其是在非洲的撤退和联军进攻西西里岛时,就显得不太高明。他本人在当时确信问题的关键在于陆军的补给,他坚决主张使用所有德国和意大利的军舰,从巡洋舰到潜艇,来运送补给而不参加战斗。这一错误导致轴心国部队在突尼斯大批投降,联军在西西里岛顺利登陆。 同盟国的空中兵力在大西洋地区迅速增加,尤其是在使用护航母舰之后,大西洋中部海域的漏洞也被填补了。这就使潜艇的水面攻击战术不再有用武之地。1943年5月之后,所有德国潜艇都撤出北大西洋。到此时,邓尼茨似乎已经知道海上的战争是输定了,两年多以来,他一直都在用新型潜艇的神话来欺希特勒,甚至也可以说他最自欺欺人。这些神话不久被揭穿了。首先是所谓?quot;史诺克"通气管,它可以容许潜艇在潜航时仍能使用柴油巡航体系。瓦尔特潜艇是第二种发明,它使用双氧水作为涡轮机的动力来源,但由于技术困难太多,几乎直到战争结束时才发明出来,已经不能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当海战地点已经接近德国本土时,邓尼茨又赶造了大批小型潜艇以求扭转劣势,结果是不仅损失惨重,而且也毫无成效。 当联军迫近柏林时,所有的纳粹要人中,只有邓尼茨和戈倍尔还真正效忠于希特勒。 1945年4月26日,戈林企图接管政权,希特勒大怒,命令立即将他拘捕正法。希姆莱也私自想和同盟国接触。所以希特勒在自杀前,留下遗言任命邓尼茨继任德国元首。 邓尼茨于5月1日就职,起先他还希望和西方同盟国达成单方面的停战,他以为西方国家将会利用他来对抗苏联并控制战后的德国。这种梦想只维持了3个星期就破灭了,5月22日他被捕,和其余的德国领袖们一同在纽伦堡接受战犯审判,并被判处了10年徒刑。他在1956年刑满出狱,后来在德国过着休闲的生活。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潜艇战的指挥官,邓尼茨毫无疑问是卓有成就的,但在充任海军总司令时,他却完全失败了。他缺乏对战略问题的了解和长远眼光。但是即使当时德国能有强大的海军,他也还是照样不可能有杰出的表现。
鳞甲是全球出现最早的联体盔甲。 其早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就已出现,一个个铜铁鳞片的镶嵌,特点是技术简单——相对中世纪链甲的镶嵌和板甲的锻造。优势: 1。制作工艺简单。 2。装备通用性好(关你多不同的铁片,尽管往上搭) 缺点如下: 1。联体制作时间长。你慢慢镶啊,我只在板甲熔炼时花点时间就可以用钩子、活门搭在一起。 2。防御强度低,缝隙大,易被突破——很多人说鳞甲防御效力好,我一直持否定意见。请大家看看图中罗马和蒙古两个不同时期、质量大大改进的鳞甲产品:它们的共同点是——鳞片之间都有明显的缝隙。即使合得很密,依然有显而易见突破口,而面对我重骑兵的长矛直刺,矛头即使刺中甲——光滑的铁片容易让让矛尖瞬间滑过——刺入身躯。 如果选择用甲片层层相叠、!加多层数来解决问题——那累加的重量就全身板甲还大——您会累死在弯弓搭箭上。 3。很难维护——无数鳞片即使通过精密的工艺相互串连、镶嵌于布、棉上,如果小角度遭受较大的打击——比如我条顿骑士的重剑尖刃小角度滑过你的骑射手鳞甲,就容易被划!烂。 4。重量大——在宋朝时期,公元11世纪左右,宋朝的中装步兵的鳞甲重量远>圣殿骑士的链甲——但前者的防御效力真的好么,值得商榷(见前面的观点)——但显然重量大了很多。蒙古、中原的鳞甲装备往往镶嵌于厚布重棉上,布棉可以保护免受划伤和寒冷,但很重,特别是当雨水淋失后——重量暴增,这也是岳家军屡战屡胜但终究没有消灭威胁的原因——他的中装步兵太重了,当鳞片棉球们用长矛方阵打垮骑兵冲锋时,他们没有足够的速度追赶来敌。链甲优势: 1。联体制作技术含量不高,联体时间<鳞甲。 2。铁链呈DNA双螺旋结构环环相扣(牛皮,形象说法)——密度高,抗砍、劈等刃击能力强 3。比易脱落的链甲易于维护 4。覆盖性强,防御范围大——柔韧。 5。隐蔽性强,消声性能好——因为不是鳞甲的铁片相扣,本身金属光泽就弱了很多;鳞甲行动时鳞片相互撞击声音是装甲中最大的(参见《勇敢的心》英格兰士兵片断),而链甲行动时声音很小(参见《天国王朝》南主角行动片断) 6。双层结构。细心的朋友会发现骑士链甲一般是双层相连的。双层质密的链甲提供更好的防护。(见《天国王朝》)劣势: 1。昂贵。虽然制作工艺不高,但很麻烦——人工成本大。 2。抗刺击、弓箭能力弱——与缝隙多的鳞甲一样 总结(同一时期,双层链甲对比蒙古鳞甲)防御效力: 抗穿刺性: 链甲 约等于 鳞甲 抗砍击性: 链甲 约等于 鳞甲 全身保护: 链甲 > 鳞甲 总结: 链甲 优于 鳞甲敏捷性: 重量: 链甲 < 鳞甲 反光性: 链甲 < 鳞甲 总结: 链甲 优于 鳞甲成本: 链甲 劣于 鳞甲完全总结: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二选一 偶会稀饭链甲。 注:请各位严肃区分链甲与锁子甲。这是2个不同概念。——通俗来说,锁子甲比链甲密度低很多很多人认为欧洲中世纪出现的整体式板甲是铠甲发展的顶峰,其防护力最好,而且认为中世纪西方用钢做弩也是弓弩射击兵器的发展顶峰, 事实上这是两个完全错误的认识。 如果想比较板甲和鳞甲的防护力,只要分析一下它们受打击后能量的去向就可以了: 1.受到箭击之后,箭的能量去向是: 击中前箭能量=穿透后箭能量+甲动能+甲撕裂变形的能量 如果我们在制作材料一样的情况下比较,受到同样的箭的打击受力面积也相同,那么甲撕裂变形的能量可以看作相同,因此穿透后箭能量也就是人体所承受的能量就取决于甲动能的大小。 根据机械能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 m为箭质量,v为箭打击前速度,为一定的数值。 M为铠甲质量,E为刺入势能。V为铠甲移动的速度。 由于板甲面积大,质量大,于是受到打击后的速度V就小,而动能和M成正比,而和V的平方成正比,这样质量大的板甲相对来说动能就小多了。 如假设板甲的质量是鳞甲的10倍,那么代入上面的方程,根据动量守恒,碰撞后它获得的速度是后者的1/10,速度的平方,就是1/100,尽管它 的质量大10倍,但算下来动能仅为鳞甲的1/10。 举个例子,假设鳞甲面积是板甲的1/10 假设穿透同样材料的甲需要的能量是50焦耳, 箭的能量是70焦耳,打中甲后,鳞甲的动能是30焦耳(这个30焦耳就是向人体压迫的能量,但它的作用面积比箭头大多了,不对人体构成伤害)这样剩余的能量仅有40焦耳,达不到使甲穿透的能量。而板甲的动能仅3焦耳,这样还剩67焦耳,板甲绝对要打穿了。 显然板甲分散的动能比鳞甲低的多,剩余了更多的能量用于穿透,因此板甲更容易被箭穿透。“南北战争时期的钢制胸甲,二战时期用赫德费尔特钢制成的防弹夹克,都是整体式钢质防弹衣,是早期防弹衣的代表.”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研究军需防护装备的专家周国泰和他的同事们研制成功"护神"系列防弹背心,是国产防弹衣的代表."护神"防弹衣以特种钢为防弹材料,采用"鳞片"结构,使硬体得到"软化",具备了其他硬体防弹衣无法比拟的特性” (《防弹衣的性能与发展趋势》《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2卷第4期) 事实上现代防弹衣也是早就抛弃了分散动能弱的板甲式设计,多数采用鳞甲模式,少数使用整体式硬甲的也是比较低档的产品,或者使用特殊材料是整体式硬甲甲板的质量在2KG以内,比当年的中世纪板甲轻了10倍,分散动能的能力也是强了10倍。 2.至于甲片分散的动能的最后去向,这个动能就被甲衣的垫层吸收,虽然鳞甲获得了远比板甲高的多的动能,对人体产生压力,但由于鳞甲的面积是箭头面积的成百上千倍,这样造成的压强很小,对人体不产生伤害。 鳞甲也有多种,如有用牛筋绳连接的,也有镶在皮革上的,它们有足够的上下活动空间,当一个鳞甲活动时通过绳带动其他甲片活动,这样就会将动能传递到更大的范围。 而如图的板甲,前后两块接触,而且紧贴,显然运动空间小多了,对于分散动能更加不利。 3.至于板甲的弧型设计, 像二战后苏制T-55坦克的半球蛋型炮塔也是弧型,对一般枪弹确实有打滑的作用,但长杆型脱壳尾翼穿甲弹出现之后,这种坦克很快过时了,现在俄国和中国都已经陆续抛弃了这种半球蛋型炮塔设计,显然这种弧型设计对长杆带尾翼的打击物的分散效果并不有效,而箭就是典型的长杆尾翼型设计。而且从上图可见,这种板甲的弧度并不大,平坦的地方不小,甚至有凹痕,可见对箭的稳定性不会有多大影响。 4.还有制作材料。 制作铠甲的材料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太硬的话太脆,而甲必须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受到打击后能适当变形抵消一部分能量。如要说硬,陶瓷和生铁够硬了吧,但可没有人用它们做甲。 钢铁要经过淬火后才有足够的硬度,但淬火后铁也会变脆,对做甲不利。 最好的办法就是冷锻,冷锻即可以大幅度提高铁的硬度,又能够保持良好的韧性。 西汉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就有出土的炒钢冷锻甲,此外当然就是《梦溪笔谈》上记载的宋代的瘊子甲了,50步强弩都射不穿。 5.欧洲板甲的出现,与当时骑士阶级的作秀作风分不开,而且当时骑士用兵器多数是重剑巨矛等,对于这类打击面积大的兵器,面积大的板甲的分散能量效果就好多了。 当时欧洲的射击兵器都很落后,如十字弓用钢来做,事实上钢是最差的做弓蓄能材料,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ncient Archer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ling Antiquity 71271) 124{134 (1997) 在这篇论文给出了不同材料的蓄能情况: steel 1300 kgf cm/kg sinew 动物腱 25000 kgf cm/kg horn 动物角质 15000 kgf cm/kg yew 紫杉 11000 kgf cm/kg maple 枫木 7000 kgf cm/kg glassfibre 玻璃钢 43000 kgf cm/kg 可见钢是最差的, 钢臂的蓄能仅为复合弓材料的1/15. 而且钢的变形能力相对差,欧洲的钢弩尺寸都很小,弓臂很少超过80厘米的,所以限制了弦的初速度,开弓距离也很短,有的仅十几厘米,做功距离短释放的能量更小。 钢弩弓身的质量很大,如一个弓臂80厘米的十字弓已经是非常大的型号了,比一般实战的十字弓还大的多,弓臂重近4公斤,然而它的蓄能极限仅相当于的复合弓,而且做弓距离可小多了,三十多厘米而已。 弓或弩释放的能量转化的方向是箭能量+弦能量+弓臂能量,弓臂越重越不利,而如此重的十字弓臂消耗的能量占了很大一部分,而且弓臂太重,弓臂的运动速度就小多了,因此弦速度也被大大限制,箭的初速度就更小。 出土的秦弩弩臂长75厘米,弓身长达125厘米,无论是箭导轨长度、做功距离还是蓄能能力,远比十字弓强的多。 小尺寸大拉力的弩当然无法用坐姿蹶张法开弩,因为腿根本伸不开,无法用到最大蹬力,用绞盘开确实是明智的选择。 根据当时人的身高推算,这个实战的弩弓身不过50厘米,弩臂倒是很长,达1米以上,可是大部分当作手持的托,弩机在一半的位置上,做箭导轨的不过是弩臂一半的长度,肯定精度不好,而且拉开距离更短,看来不超过20厘米,这样的弩威力是比较弱的。 还是在那篇论文里给出了不同弓的蓄能情况: “长弓 9000 kgf cm/kg (882 J/Kg) ***弓 20000 kgf cm/kg (1960 J/Kg) 土耳其弓 20000 kgf cm/kg (1960 J/Kg) 现代弓 30000 kgf cm/kg (2940 J/Kg)” 上面也看出,长弓紫衫木的蓄能还不到复合材料的一半,其威力和效率是远不能和复合弓比的。在这篇论文里:On the Mechanics of some Replica of the Society of Archer-Antiquaries 36:14-18 (1993) 提到660g重的长弓,拉力能达到36公斤, 而满清武举用的中等弓,重量650g,拉力达50多公斤,效率和威力比长弓强的多。(《清代满 族弓箭的制作及管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03期 ) 而明朝的弓效率比清弓还高,明弓比清弓短,而材料相似,而大家都知道物体越短的话越不容易弯,因此拉力更大,复合弓弹性好能提供足够的变形空间,明弓的长度和土耳其弓差不多,拉弓距离也就是也在70厘米以上,而比后者还要稍轻一点,因为明复合弓的弓胎用竹,竹材料比木材料更轻一些,而强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一般的竹木材料,制弓时,要经过油漆浸渍->干燥->油漆->干燥等复杂的工序,油漆干燥时,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被氧攻击而打开,互相间形成醚键而交联。木、竹纤维的主要官能团羟基也可以攻击双键,在干燥条件脱水而与油漆互相交联。这样形成的复合材料,和纯木、竹全然不同。还有其他的如角、筋、胶等材料的参与,远比单一材料要强劲的多。 《天工开物》中记载,“上力挽一百二十斤”,“上力挽强者,角与竹片削就时,约重七两,筋与胶、漆与缠约丝绳,约重八钱。”,明朝的一斤为16两,相当于现在的590克。这样一个加上弦总重不过300多克的复合弓,拉力达到70公斤,效率和威力更是长弓不可比。 就是这两种威力不过而而的长弓和十字弩,在整体式板甲面前可是风光了数百年,把整体式板甲逼到重的变态的程度。
195 浏览 6 回答
95 浏览 5 回答
108 浏览 4 回答
233 浏览 2 回答
114 浏览 3 回答
328 浏览 4 回答
115 浏览 4 回答
121 浏览 3 回答
234 浏览 3 回答
286 浏览 2 回答
90 浏览 2 回答
148 浏览 4 回答
157 浏览 3 回答
93 浏览 5 回答
341 浏览 8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