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欧洲来讲,漫长的中世纪不仅意味着宗教裁判所、十字军、哥特式建筑或是经院哲学,在长达一千多年的中世纪里,欧洲大陆上的各个民族经过不断的分化和融合,迁徙和战争,最终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上定居下来,成立了自己的国家,并且形成了独特的基督教文明,而这种文明已经成为主导世界的主要文明之一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文化的两个重要的形成期,其成就不容忽视。对于音乐史来说,这两个时期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西方音乐的很多基本的特征与观念,都是在这两个时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纵观复调、和声、记谱法等诸多方面莫不如此,今天的西方音乐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音乐中继承了大量财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的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国内音乐界对这两个时期的音乐的研究和介绍都是非常薄弱的,特别是中世纪的音乐,甚至可以说基本上处于空白。因此,在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研究中,加强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这两个时期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在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国内外音乐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这项研究工作也有了更大的可行性。它的进行将会大大改善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和教学的落后现状,促使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认识水平得到一种整体的提升。骑士精神是西方上流社会的文化精神,其制度产生于中世纪欧洲的上层社会,骑士本身就是一些中、小、封建主,骑士身份的获得,是一名武士进入上层社会的标志,但这一般是世袭的。作为一种贵族封号,它必须经过长期的服役,并通过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如果出生于贵族家庭的子弟想成为骑士,他必须7、8岁后即按照自己出生的等级依次到高一级的封建主及其夫人身边当侍童,14岁后为随从,即见习骑士,接受专门武士骑士训练,21岁时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隆重的,仪式,宣誓及其他宗教礼仪后,才正式取得骑士封号。从这样一种制度产生的文化,显然是一种封闭的,贵族文化,其文化精神也是一种贵族文化精神。骑士制度中有骑士不得与平民交手的规则,可见其气质。它看重身份,注意修养,恪守诺言,尊重法规,是一种是社会有序化的文化精神
南意大利的诺曼征服---------最后的维京征服浪潮11世纪是西欧封建社会由上升而趋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诸多社会矛盾凸现,各种民族或政治力量竞相登台,交互影响。前此曾泛滥于大半个欧洲沿海的维金运动虽呈退潮之势,但这些北欧海盗后裔们移居法国诺曼第后依然热情不减,活力充溢,此刻终于再度冲动,北跨海峡,入主英伦,出演了著名的“诺曼征服”的雄壮活剧。与此同时,又南徙意大利,以军事和外交手段,步步为营,兼并蚕食,展开了另一场旷日持久的征服运动,辗转缔造了一个辉煌强盛的西西里王国。就时间顺序和内容性质而言,诺曼人在南意的活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11世纪上半叶初涉南意,立稳足跟;二、11世纪下半叶至12世纪初吞并南意诸领地,进征西西里,争霸地中海;三、12世纪创建诺曼西西里王国,征服运动达至全盛期。位于法国西北海岸的诺曼第公国,是10世纪初始建于西欧大陆的第一块稳固的北欧人拓殖地。此后一个多世纪来,诺曼第不仅又陆续吸纳了许多新来的同族移民,而且也在法国当地经济文化氛围的濡染下,迅速迈入封建化历程。随着相对和平环境下的人口增殖过速,这块偏居一隅的领地显得愈益狭小,不断有人开始向外迁移,以另谋生计。这些流徙于外的人中,不乏破产潦倒者,为了逃避诺曼第公爵的法律约束,也有“被日渐增多的兄弟排挤的无地子弟”。[诺曼第存在诸子均分制的继承传统,受此影响,各子所能分得的土地太少,乃至于一无所有。当时从诺曼第外迁人口的数字,未有准确记载,但估计当不在少数。一般认为,11世纪是西欧从中世纪早期的破坏状态中得到恢复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和人口都有相当的增长。亨利?皮雷纳甚至把高出生率称作“11世纪的特点之一”,“在这个时期,家庭中人丁兴旺的现象似在贵族中和在农民中一样地普遍。年轻的小伙子到处皆是,他们感到自己的乡土上人满为患,渴望到远方去碰碰运气”。显然,这就从本土社会游离出来了一股焦躁不安的力量。起初,同MSL交战的西班牙,曾吸引过像罗杰?德托埃斯尼这样的诺曼人骑士前往,但结果并不持久。倒是随后兴起的向意大利方向的冒险,给诺曼人带来了成功与希望。这不仅是因为意大利地处地中海的交通要冲,素来是基督徒去近东朝觐的必经途程之一,而且本身也有不少宗教圣迹,颇具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意大利气候温和,物阜民丰,其丰沛的文物财富历来受到形形色色外族的觊觎,并成为列强的逐鹿之所。南部意大利当时政局动荡,诸种势力交错击撞,乱象纷呈。罗马教廷以教皇国版图为依托,四出伸手,干预各地世俗事务。拜占廷帝国自查士丁尼时代以来一直在此占有若干块领地,诸如阿普利亚、卡拉布里亚等,派驻总督、军队监管。先后以北非阿格拉布和法蒂玛王朝为后盾的阿拉伯埃米尔们,则仍盘踞着富庶的西西里岛大部分。此外,野心勃勃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皇帝和伦巴第的大小王公贵宵,也都纷纷插足其中。他们彼此攻伐,战端频起。这种紊乱之局已实际上瓦解了意大利的任何对外防范能力,给外部势力的介人以可趁之机。诺曼人最初是以朝觐者的身份进人南意的,其巡礼活动包括参拜阿普利亚地区加尔加诺山的大天使圣迈克尔圣迹。据说,1016年,一批40名诺曼人从圣地返回途中,曾帮助击退了一支进攻萨莱诺城的阿拉伯舰队。萨莱诺的伦巴第王公盖伊马尔四世对他们予以挽留,援为己用,并许诺付给薪饷。他还要求派一些诺曼骑士赴其宫廷服役。自此,诺曼人开始同意大利发生了联系。①另一则报道提到,由首领德朗若率领的一支诺曼人队伍约二百人,在南意加尔加诺山被一位名叫梅莱斯的巴里城市民说动,加人其反抗拜占廷统治的运动。诺曼人于那不勒斯登陆,初战告捷,旋即在坎尼之战(1018年)中为兵力和武器装备均居优势的拜占廷军队所败。1019年,梅莱斯被迫投奔德意志,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二世求助,不久殁于德皇宫廷。而那些曾跟随梅莱斯的诺曼人,则因未获合法的居留地,不得不流落于南意的山岭溪谷间,或打家劫舍,或替人充当雇佣兵来维持生计。诺曼人雇佣兵队伍,渐成南意一股不可小觑的特殊势力。他们表面上仰人鼻息,受制于人,替雇主效命征战,实际上却颇具回旋余地,拥有相当的自由度。优良的军事素质和昂扬的士气,往往助其克敌制胜。而南意的各种原有势力,从卡普亚、本尼凡托到萨莱诺和那不勒斯的公侯们,出于自身利害计,往往也在其相互争斗中竞相召请和利用诺曼人雇佣兵,以至这块政治祛码价值骤升,愈发显得举足轻重了。诺曼人深谙此中之道,乐得左右逢源,纵横捭阖,钻营周旋于各方之间,竭力抬高其政治要价,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取好处。南意的权力天平也就随之摇摆不定。1021~1022年,诺曼人一度加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二世远征意大利的队伍,但所获不丰。他们像其祖辈当年在法国一样,很快便不满足于仅以金钱和战利品之得作为服役打仗的报酬,而希冀于获取永久性的居留地,建立一个新诺曼第。不久,那不勒斯公爵塞尔吉乌斯因政争中被逐,得诺曼人相助而复政,遂在1029年回赠一块土地,以表谢忱。诺曼人在此建起阿韦尔萨城。这座小城位于那不勒斯和卡普亚之间,起初仅作防御敌对的卡普亚公爵潘杜尔夫四世的一座堡垒,结果却成为诺曼人在南意土地上设置的第一块稳固的定居地。这块以雷努尔夫伯爵为首脑的领地,在法律上曾被视作康拉德二世的一块封土,与神圣罗马帝国维系着名义上的臣属关系。此后,阿韦尔萨犹如磁石般吸引了一批批诺曼人,从法国络绎涌来。“贫者为摆脱生活困境的愿望所驱使,富者受到希望的激励……阿韦尔萨不受约束的生活准则给那些地方上的亡命徒,给每一个力图躲避上司不公正或公正惩罚的逃亡者提供庇护和鼓舞。”未几,这些外来移民便迅速地在生活方式乃至文化观念上融人了当地社会。经营南意的诺曼人中,最负盛名而又最具影响力的当推奥特维尔家族诸兄弟:诺曼第科唐坦骑士奥特维尔的坦克雷德有12个儿子,其中3个儿子即长子威廉和德罗戈、翁弗莱,于1036年率领部众首抵南意②。他们最初效命于萨莱诺公爵瓜伊马罗四世,助其拓疆略地,势力逐渐兴起。自9世纪下半叶西西里岛被阿拉伯人征服以来,拜占廷帝国就一直期盼有朝一日在该岛匡复失土。1038年,拜占廷驻南意的行省总督(Cata-Pan)马尼埃克斯再度组织对西西里的远征。诺曼人受马尼埃克斯召请,投效于他的靡下,战斗中一再显露其过人的勇气和能征惯战的军事素质。他们的先头部队首先在西西里登陆,一举夺占重镇墨西拿。1040年在锡腊库扎交战中,奥特维尔家族的长兄铁臂威廉将该城埃米尔刺翻于马下。拜占廷依靠诺曼人的援助,连克13城,一度重新控制了西西里大部。旋因分配战利品引起的争执,致使诺曼人愤而离去。奥特维尔家族兄弟返回意大利大陆后,与阿韦尔萨的诺曼人结成联盟,侵扰各地,以报复拜占廷人的背信弃义行为。1042年坎尼之战,他们大败拜占廷军,瓜分所掠之地,随后推举其首领铁臂威廉为阿普利亚伯爵,仍奉萨莱诺公爵瓜伊马罗四世为宗主,以梅尔菲为统治中心。阿韦尔萨的雷努尔夫则分得西博托和加尔加诺山两地。早期活跃于南意的诺曼人军队,数量有限。吉本说他们上阵时不超过700骑兵、500步兵,却被人夸大为6万之众。可是,其活动能量却颇惊人。他们从已经控制的阿韦尔萨和梅尔菲两据点频频出击,态意扩张。奥特维尔家族统治的梅尔菲政权,在组织结构上,差不多像是个“自行组建的贵族共和国”。它的最高统治层系由12名经民众推选的伯爵组成,他们的年龄、出身和功业是人们选择的依据。他们各自有特定的领地,所出贡赋分别拨归其用。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中心还建有城堡,充任其附庸们的领主。12名伯爵在梅尔菲都拥有单独的住房,在那里共同组成二个类似贵族会议性质的军事立法机构(senate),共理国政。这个立法机构的首席贵族、主管长官和将军,就是拥有阿普利亚伯爵头衔的铁臂威廉。1046年威廉死后,其二弟德罗戈继任阿普利亚伯爵。同阿韦尔萨的同胞们一样,他也接受了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册封,以便给自己披上一件带有保护色的外衣。自此诺曼人在充斥贪婪和阴谋的南意政争里愈陷愈深,“他们既不爱人,也不信任人;既不受人信任,也不被人爱。对王公们的蔑视中搀杂有恐惧情绪,而对本地人的恐惧中又混合着仇视与怨恨。”拜占廷人曾试图说服诺曼人让出在南意的占领地,并以金钱诱使其充当皇室雇佣兵去与波斯作战,但徒劳无功。1051年,亲拜占廷势力刺杀了德罗戈,三弟翁弗莱继立为阿普利亚伯爵。诺曼人一仍其旧,杀伐掳掠,横行南意各地,他们与日俱增的影响,愈益引起了各方的忧虑和戒备。罗马教皇利奥九世筹划应对之策,欲图联合德皇亨利三世和拜占廷皇帝君士坦丁九世,协力将诺曼人逐出南意,未果。利奥九世只得单枪匹马自领一支临时拼凑的军队去迎敌。1053年6月18日,教皇兵败奇维塔泰,沦为诺曼人囚虏,不意却出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诺曼胜利者忽然全体跪倒在他们的俘虏面前,乞求教皇的赐福,并恭敬地释放了他,还“同意将阿普利亚作为教廷的领地”。随后翁弗莱礼送教皇返罗马。教皇接受诺曼人的和解之举,转而捐弃前嫌,化敌为友,以上帝代理人的名义认可了诺曼人的征服活动及其所获成果。在双方相互承认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近乎结盟的特殊关系。这显然为利害所系,较之中古初期法兰克王室与教廷的关系,不无异曲同工之妙。诺曼人虽虔信基督教,怀有浓烈的宗教热情,但更深悉,要在诸强林立的意大利立稳脚跟,一展宏图,赢取教会的好感和允准,倚恃教皇在道义上和政治上的支持是极为必要的。而另一方面,教皇也同样看重世俗武力的强大作用,欲借诺曼人的刀剑去剪除宿敌,以遂称霸之愿。拜占廷从8世纪起一直将南意广大地区置于其东正教牧首的管辖范围之内。天主教罗马教廷为扩张其势力,谋求全基督教世界最高主宰的地位,与拜占廷之间就教区管辖权问题屡生嫌隙。诺曼人介入南意,并对拜占廷辖区大刀阔斧地侵袭蚕食,恰恰扰乱了既定政治秩序,客观上替教皇排挤敌手、夺取南意教区两统治权廓清了道路,这无疑成为加速1054年罗马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牧首正式决裂的催化剂。从当年以朝圣者和雇佣兵身份初涉南意,到11世纪中叶崭露头角,占地称侯,并赢得教皇青睐,不过短短三四十年,诺曼人已然大体奠立了自己在南意的政治根基。①另说诺曼人初到南意约始于1015年:参阅赫·赫德·德·普·韦利编:《意大闹简史):。罗念生.朱海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上册,第77页。②亦说约1035年抵意。参阅《简明大百科全书)编辑部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8卷。“翁弗莱.条。二11世纪下半叶至12世纪初,是诺曼人在整个南意及周邻地区大举扩展的重要时期。其间,诺曼人首领罗伯特?圭斯卡德及其弟罗杰一世起了十分显著的历史作用。罗伯特?圭斯卡德是奥特维尔的坦克雷德的第六子。他不仅是勇武俊逸的一介骑士,而且是个精于欺诈蒙谋略的政治老手。“圭斯卡德”为其绰号,意即“狡猾者”。然而,罗伯特。圭斯卡德的早年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在1047年左右离开诺曼第到意大利,初时仅随身带有5名骑士、30名步兵。在加入南意权力财富再分配的角逐中,作为后来者,他遭到兄长的妒忌和排斥,一度落魄乡野,居无定所,以窃牛劫夺、敲诈勒索为业:直至1053年他参与指挥打败教皇的奇维塔泰之役,非凡的领导才干方得显露。1057年,兄翁弗莱死,罗伯特逐其二子,被国人选立为阿普利亚伯爵和将军。1059年,他同教皇尼古拉斯二世在梅尔菲达成政教协议,在向异教徒开战的名义下,提出了远征西西里、使西西里重归基督教势力范围的计划。尼古拉斯二世乃正式授封罗伯特以“阿普利亚和卡拉布里亚公爵”头街,并预先许之以西西里。此举标志着“罗马教廷和诺曼人之间正式同盟关系的缔结,”从此诺曼人在南意的统治正式合法化,同时也意味着教廷对南意最高宗主权的确立。1060年,诺曼人攻陷勒佐,完成了对位于意大利半岛靴尖部分的全部卡拉布里亚的占领,从而获得进攻西西里的最优越的跳板。翌年,诺曼人渡海攻占墨西拿,拉开了旷日持久的西西里征服战的帷幕。他们首先利用岛上阿拉伯埃米尔们的彼此不和,同巴勒莫埃米尔伊本?阿特-西姆纳结盟,使其中立,为夺获墨西拿这第一个进兵据点赢得了机会。从军事上说,此战是两栖登陆作战的一个范例。诺曼人原本擅于骑马陆战,为在登陆后能迅速发挥其战技所长,他们甚至在横渡海峡时使用了专门载运战马的特殊船只。诺曼人征服西西里的直接指挥者是罗伯特?圭斯卡德之弟罗杰一世,奥特维尔家族十二兄弟中的最年幼者。他于1057年来意大利,旋即参加了攻取卡拉布里亚的战斗。1064年,诺曼人欲乘巴勒莫埃米尔新丧之机,夺取该城,未果。1068年,罗杰一世击败北非齐里王朝派来增援西西里阿拉伯人的军队,占领该岛北部和东部。1072年攻陷巴勒莫,罗杰一世始称西西里伯爵。此后,他又迭克特拉帕尼(1077年)、陶尔米纳(1079年)、锡腊库扎(1085年)、恩纳(1087年)、布特拉(1088年)、阿格里真托(1089年)等地。1091年,诺曼人攻陷诺托,最终完成了对西西里全岛的征服。耐人寻味的是,以罗伯特?圭斯卡德和罗杰一世的指挥才能及诺曼军队的战斗精神与军事技能,征服西西里这个不大的岛屿何以竟耗费了30年之久?首先,诺曼人兵力不足。奥特维尔家族本身并没有一支庞大的常备军队可供支配,而主要靠非官方的武装志愿人员,缺乏稳定性。据说,罗杰一世手下服役的骑士不过百名,也有学者认为罗杰的重甲骑兵为几百名,即使加上辅佐人员,亦相当有限。按吉本的说法,罗杰一世初次登上西西里敌岸时仅带了60名士兵。在塞拉米奥平原交战时,他只有136名骑兵。围攻特拉尼城堡时,人稍多,也不过300人。且不论所述有否溢美的成分,但其军队人少,大致是可信的,很多仗往往以寡敌众,以少胜多。所以,在短时期内,尤其在前期力量对比不利时,诺曼人难以组织起持续的大规模攻势,恐怕也是事实。其次,罗伯特不时受到来自诺曼人内部各种派系的牵制及难题的困扰,包括贵族会议对他权威的挑战,对行动计划的阻挠。翁弗莱之子的复仇密谋,罗伯特的无情镇压和处置,都不免消耗和分散了诺曼人的精力和兵力。此外,诺曼人还须应付大陆上的其他敌人。与拜占廷、伦巴第人残余势力作战,卷入教皇、德皇间的各种纷争,罗伯特对巴尔干的劳师远征,如此等等。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制约,原本不足的兵力更显捉襟见肘。所以,对西西里的征服,用伦西曼的话说,也就成了诺曼人的“一项进展缓慢的事业”。尽管如此,它终究结束了阿拉伯人在西西里长达200年的统治。如果说,当初诺曼人曾在西西里替拜占廷当雇佣兵效过力,为人作嫁衣裳,那末此刻倒实实在在是在给自己打天下了。与此同时,诺曼人在南意大陆的扩张势头也在逐步推进。1068年占领东海岸的奥特朗托。1071年,进一步拔除了拜占廷帝国在意大利半岛的最后一个据点巴里,将希腊人势力完全排除了出去。1076年末,又赶走伦巴第公爵吉苏尔夫二世,夺占了萨莱诺。嗣后,罗伯特?圭斯卡德终于攫取了由雷努尔夫家族统治的另一块诺曼人领地阿韦尔萨,把整个南部意大利归并于他所代表的奥特维尔家族的旗帜下。值得一提的是罗伯特与幼弟罗杰一世的关系。其间固然以携手合作时居多,却也基于各自利益划分而时起争端。他们曾因卡拉布里亚的分赃不匀,一度刀兵相向,终以罗伯特被俘、昆仲达成和解而了结。其后,在领地的具体划分上则主要依据“谁征服归谁”的传统原则行事。西西里岛除少数地方外,基本上均为罗杰一世所独占,罗伯特则难以插手,而主要专注于经营大陆事务。奥特维尔家族两个支系日后的势力格局遂由此确立。罗伯特同南意各种势力的交往,包括与亟须倚重其精神威权的罗马教廷的关系,无不以维护和扩展自身的利益为转移,极具功利性。双方既互为依存,相互利用,又不乏彼此间的冲撞和摩擦,或也关涉到历任教皇的政策、风格乃至个性之别。从总体上说,罗伯特?圭斯卡德时代诺曼人同教廷的关系,堪称是恩怨迭加、悲喜交集。1073年登位的教皇格雷戈里七世曾力倡教会改革,以扩展教权为己任,以与德皇亨利四世发生激烈的政教之争而闻名于史。初始他也曾不满于诺曼人骚扰南意教会领地的行径.数度以开除教籍相惩戒,但后来为集中力量对付德皇亨利四世及其扶立的敌对教皇克莱门三世,乃一反常态,于1080年6月通过《塞普拉诺条约》,同罗伯特?圭斯卡德言和。次年,罗伯特发动对拜占廷的战争,格雷戈里七世则迎合其舆论上的需要,宣布对拜占廷皇帝处以绝罚。罗伯特投桃报李,登船出征巴尔干之际尚不忘安排人员“在必要时协助格雷戈里对付亨利四世”。1084年亨利四世进兵罗马,教皇格雷戈里七世被围困在圣安杰洛城堡。罗伯特应教皇吁请,亲自统兵由巴尔干急返罗马救驾,经激战,赶走德皇军队,救出格雷戈里七世。诺曼人在罗马城内的悠意焚掠.也使教皇尽失人心,难以继续留驻。格雷戈里最后只得追随诺曼人南走,客死异地。罗伯特?圭斯卡德倚恃与教廷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了诺曼人在意大利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也因此而更深地陷人同神圣罗马帝国和拜占廷帝国争霸的泥淖,并伺机从南意向地中海周边各地进行扩张,从而给这一区域的国际关系造成相当的扰动。1085年,罗伯特?圭斯卡德死于再度出征巴尔干的戎马途中。一度协助其执掌军队指挥权的儿子博希蒙德只得到巴里的一个封邑存身,而阿普利亚和卡拉布里亚公爵的权位却被他的软弱无能的异母弟罗杰?布尔萨所继承。西欧十字军运动初兴,1096年,博希蒙德便怀着去东方夺取更大荣耀、权力和财富的热望,立即振臂响应,踏上了漫漫征途。1099年,他终以赫赫战功在近东攫得一方地盘,做了安条克公国的首脑。正当博希蒙德忙于向海外用兵之际,其叔罗杰一世却在西西里大胆进击,巩固与扩展着自己的权势。1098年,他被教皇授以教廷使节之衔,遂得以教皇代表的身份号令西西里全部教会。迄1101年死时,罗杰一世在西西里留给后嗣的已是一份颇具规模的政治基业了。进人12世纪以后,诺曼人在地中海世界的事业,没有在博希蒙德弟、侄掌管的阿普利亚和卡拉布里亚,更没有在他直接控制的安条克公国发扬光大,而是在西西里一系,特别在罗杰一世之子罗杰二世统治时期,随着繁荣强大的西西里王国的创建而达到了鼎盛。1105年,罗杰二世继任西西里伯爵,年仅十岁,母后萨伏纳的阿德莱德摄政。1112年,罗杰二世年届十七,乃亲自问政。同他那些崇尚武功的前辈相比,他似乎更富于耐心,更注重以政治方式达到自己的目标。1127年,罗杰二世趁堂兄、罗伯特?圭斯卡德之孙威廉死后无嗣,顺势合并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阿普利亚和卡拉布里亚,并逼迫当时的教皇霍诺留二世对这一既成事实予以首肯,封他为公爵。这样,罗杰二世首次将诺曼人在南意的三块领地西西里、阿普利亚和卡拉布里亚统一了起来,并在1130年正式创立西西里王国诺曼王朝(1130一1194),奠都巴勒莫。罗杰二世选择此时称王,一则在于他确已实际掌控了足够数量的领地,羽翼渐丰;二来也恰逢当时罗马教廷有内部纷争可资利用,能减少政治上的阻力。1139年,罗杰二世进兵南意,占领那不勒斯,旋于加卢西奥一举击溃教皇军,迫使被俘的英诺森二世承认他的西西里王位。底定南意,是罗杰二世对教廷的一大胜利。罗杰二世治下的西西里王国,行政管理严密有效,经济文化繁盛昌明,外交富于活力,堪称为当时地中海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1154年罗杰二世辞世之后,他的子孙威廉一世、威廉二世相继践柞,两人行事风格迥异,或硬朗,或宽和,但都颇见作为。从创建王国的罗杰二世,到威廉一世、威廉二世祖孙三代的统治,为诺曼人在南意征服、立国后所达到的极盛时期,有“西西里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之称。然而高潮后的余波遗绪,却未持续多久。西西里的优越位置和源源不绝的财富,激起列强的贪欲。一场使人眼花缭乱的王室联姻和继承外交,很快使这个诺曼人南意王国易帜变色,改朝换代了。1186年,神圣罗马皇帝红胡子腓特烈成功地使其长子、未来的德皇亨利六世与诺曼西西里王位法定继承人、罗杰二世的遗腹女康斯坦丝公主结为连理。1189年威廉二世一死,亨利六世和康斯坦丝便立即提出西西里王位要求。只因国人厌恶由一位德意志君主来掌权而力加反对,王国权杖才暂时交于威廉一世之侄、莱切伯爵坦克雷德之手。但坦克雷德的统治并不稳固,矛盾重重,1194年碎死后,亨利六世随之挥兵南下,长驱直入,轻而易举地拿下巴勒莫,将西西里王冠戴上了自己的头顶。名噪一时的西西里诺曼王朝至此终告落幕,王国改弦更张,换上标有德意志霍亨斯陶芬王朝徽记的旗号,西西里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诺曼人从初涉南意时起苦心经营百余年而赢取的这份煌煌基业,不意竟在一场典型的欧洲王室封建联姻的老式政治游戏中倏尔弃失。或出于偶然,却也似乎蕴藉着某种必然性的意味。诺曼西西里的意义,自然不仅止于是一个王室联姻政治的牺牲品、王朝兴衰长河里泛起的一圈稍纵即逝的泡沫,而在于这个诺曼人国家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时代,促进过当时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书写了地中海史册中不可抹杀的篇章,惟其如此,才显示着她独有的研究价值。
一、佛经文学的起源 佛经文学源自於佛经,自印度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以来,佛教便在中土开花结果。佛陀住世时,为让弟子明了深刻的佛理,多采用「应病与药」、「应机说法」的方式来讲说佛法。他所运用方法主要就是形象化的譬喻,如<<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中佛曰: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佛法。后来,佛陀所采用的通俗的弘化方式被弟子所继承,并在结集佛典时体现出很高的文学水准。当佛教传入文学高度发达的中国,这一传统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佛经在被译成中文的过程中,译经师们运用了音译、意译和直译等多种方式,同时采用多种文学手法加以润色,使译成中文后的佛经尽可能保持印度佛经的原貌。 在我们所见的佛经中,有许多经典都部分地使用了各种文学手法。如<<维摩诘经>>维摩诘居士示疾说法人关於神通的描写: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文殊师利即入其室,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 这一段经文描述了当文殊师利前往问疾时,维摩诘示现神把自己住所变成一丈见方的空屋子,里面除了床之外无有一物,显示了诸法性空之理。 在<<法句经>>中,也存有大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经文,如: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觉能舍三恶,以药消众毒。健夫度生死,如蛇脱故皮。 这里的经文运用了我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十分生动而深刻地说明了人生当接受正法,改恶从善的道理,实际上这也是一首含义深刻的哲理诗。 有的佛经还可以完全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这类经典中最有名的是<<佛本生经>>。 <<佛本生经>>是记载佛陀在此娑婆世界中所做功德的故事集。它是在印度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诗歌、格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该故事集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赞扬了佛陀前世自利利他,济度众生的动人事�,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佛本生经>>中的每则故事大体分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佛陀现世的情况。另一部分是他过去世的行事,表现为他为鹿、猴、兔、鸽或示现为国王、贵族、商人、穷人来渡脱众生之苦。最后一部分是关联语,由现世佛陀出面说明过去世的事情与现世的关联,指出行善者是佛陀自己,做恶者为加害或反对佛陀的人,从而教化众弟子。<<佛本生经>>人的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动人,是不可多得的文学佳作。 另一部佛经文学作品是<<百喻经>>。我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先生对其十分推崇,并曾自己出资印赠该经。<<百喻经>>是一百则寓言故事的汇集,每则故事都是通过情节完整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如其中有一篇<<踏长者口喻>>云: 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踏却。 有一愚者,不及得踏,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踏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踏。」 於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踏长者口,破唇折齿。 长者语愚人言:「汝何故踏我唇口?」 愚人答言:「若长者唾出落地,左右谄者已得踏净。我虽欲踏,每常不及。以此之故,唾欲出口,举脚先踏,望得汝意。 凡物须时。时未及到,强设功力,返得苦恼,以是之故,世人当知「时」与「非时」。 这是个讲述了一位富翁的佣人想讨好他,却适得其反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时机,时机未到,勉强追求,反而会带来苦恼。让世人知道甚麼时候做甚麼事才是合乎时宜的,不合时宜或因缘未到就不能勉强而为。 佛教文学作品引入中国,是中国佛教文学的开端,佛经作品中的多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给后来佛教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僧人文学的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兴盛,得益於历代高僧的弘扬。在夕法方式上,他们不只拘限於口头的宣讲,而且还以诗歌的形式来传播。其中很多僧人还成名垂青史的诗僧。僧人作品中不仅有诗歌、偈颂,还有俗讲和变文。 僧人诗的兴起是在东晋以后开始的,东晋时期的支遁(314—366)是我国最早的诗僧,他的作品今仅存「八关斋诗」三首。 契此和尚(?— 916)的<<播秧诗>>是至今被我们所称颂的僧诗名篇。 诗曰: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禅门中的行、住、坐、卧、担水、砍柴……皆是禅,这首诗就是根据插秧的经验所表达的禅悟,作者在诗中并不仅仅是强调「退一步海阔天空」之类的处世哲学,而主要是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低就是高,退就是进。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使心灵和行为达到更高的境界。 除了写作诗歌,有的僧人还写有偈颂,以表达证悟的境界。宋代佛印禅师的<<磨砖作境不为难>>就是这样的偈颂。 偈云: 磨砖作镜不为难,忽地生光照大千。 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这首偈颂是为怀让禅师开导马祖之事而作的,前两句是说禅悟之后,碓能达到一个神奇的境界,心地光明,上下洞彻,磨砖作镜也不是难事,关键在於能悟。后两句是说那些只知坐禅求悟的人,亦如鞭牛而行,并未理解到向外驰求之不可,也就只能一味著相地在「磨砖作镜」了。 玄觉大师的<<永嘉大师证道歌>>,以歌谣的形式描述了对修行的见解和证道的感悟。这首长篇歌谣被历代禅者奉为禅修的宝典。现节选片断如下: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给逢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我师得见燃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 ……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 历代以偈颂、歌谣形式阐释禅悟的僧人还有很多。例如:良价禅师的<<开悟偈>>,龙山禅师的<<示法偈>>,自在禅师的<<三个不归颂>>以及希迁禅师的<<草庵歌>>等等。 僧人佛教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是唐代的俗讲和变文的出现。 俗讲是利用多种艺术手法为俗众宣 讲经文、教义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其最初是由六朝以来佛家的「转读」与「唱导」演变而来。俗讲的讲者尽为高僧,即所谓俗讲僧。他们有主�经的部讲,主讲解的法师,主吟偈赞的梵呗等。俗讲有一定仪轨,维那鸣钟集众;法师、都讲上堂升座,作梵念佛;说押座,开题,说庄严、忏悔、受三归、请五戒、称佛名等。正式讲经,先由都讲咏原文若干,法师即就经文敷陈讲解,继以唱辞。一段完了,例以套语催经;於是都讲再咏经若干,次由法师解说。如此反复,直至讲毕,以解座文结束。俗讲的底本,就是讲经文。俗讲的经文,都是散韵结合,说唱兼行。说为浅近文言或口语;唱为七言、六言或五言。其上往往有平、断、侧、吟之类的辞语,标示声腔唱法。 俗讲,又称讲经文,取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均为佛教的无常、无我、苦空、 业惑、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修持戒定慧,以求涅盘解脱等等教义。其中一些作品,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叙事、描绘、抒情等手法,广譬博喻,纵横骋说,把深奥的教义转化为生活展示,往往突破宗教藩篱,映照出现实世界,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新奇别致的内容,张弛起伏的情节,通俗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如<<妙法莲华经讲经文>>旨在说明供养人间师僧,即是敬奉佛菩萨。故事用一位国王毅然抛弃人世的荣华宝贵,屡遭种种磨难仍甘於为仙人的供给走使,执著追求大乘真理的故事来表现。情节波澜起伏,故事娓娓动听。又如<<维摩诘讲经文>>,规模宏伟,想像丰富,甚有文学色彩。其中对於魔女的描写,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辞藻华丽,带有骈文的节奏声韵之美。 变文是唐代民间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后来为佛教俗讲所借用。变文之「变」,当是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但当「变文」成了一个专称之后,便不限定敷衍佛经故事,而是用时人所喜闻乐见的诗文结合的新人体重新加以敷演,使之通俗易解,所以变文是说唱俗文学,是供艺人演唱用的底本。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变文大多保存在敦煌说唱类作品中。如<<破魔变文>>、<<降魔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八相变>>等,变文的特点,一是说唱相间,散韵结合演述故事。说为表白宣讲,多用俗语或浅近骈体文;唱为行腔咏歌,多为押偈句韵的七言诗。这种体制虽与讲经文相似,但变文一般不引原经文,唱词末句也无催经套语,不标「平」、「断」、「侧」。二是说白与吟唱转换时,每有惯用的过阶语作提示,如「……处若为陈说」、「……时有何言语」之类。如《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狱卒行至第七隔中,挑青幡,打铁鼓:「第七隔中有青提夫人否?」其时青提第七隔中,身上二十九道长钉,鼎在铁床上不敢应。……狱主闻语,扶起青提夫人,母瘦却二十九道长钉铁锁腰生杖转绕,驱出门外。母子想见处: 生杖鱼鳞似雪集,千年之罪未可知。 七孔之中流血汁,猛火从娘口中出。 蒺藜步从空中入,由如五百乘破车声。 腰肾岂能於馆舍,狱卒擎叉左右遮。 …… 阿娘昔日极芬荣,出入罗帷锦帐行。 那堪受此泥犁苦,变化千年恶鬼行。 口里千回拔出舌,胸前百过铁犁耕。 骨节筋皮随处断,不劳刀剑自凋零。 …… 儿与娘娘今日别,定知相见在何年? 那堪闻此波吒苦,其心楚痛镇悬悬。 地狱不容相代替,惟知号叫大称冤。 隔是不能相救济,儿急随娘娘身死狱门前。 这段变文将散文和韵文组合得十分和谐,在散韵转换处以「母子相见处」作为过阶提示语。从而把目连救母的故事讲述得可谓感天动地。三是变文演出,或辅以图画。这从《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的标目可知。《降魔变文》正面为图六幅,背面抄与画图内容回应的唱辞六段,是变文配有图画的证明。 变文的取材,大体有三类:一是演说佛教故事的宗教性变文,如《降魔变文》、《破魔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等。这类变文通过佛经的故事说说唱唱,宣传佛家的基本教义。但它与讲经文不同。它们不直接援引经文,常选佛经故事中最有趣味的部分,铺陈敷衍,渲染发挥,较少受佛经的拘束。二是讲史性变文,如《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等。它们大多以一个历史人物为主,撷取轶事趣闻,吸收民间传说加以渲染。第三类是民间传说题材的变文,如《舜子至孝变文》、《刘家太子变文》等。 佛教的兴盛,促进了唐代僧人弘法方式的变革。俗讲和变文就是这种变革的结果。俗讲和变文的产生,使佛教深奥的义理变为通俗浅近,从而为更多的人接受佛教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僧人独创的这两类特殊的文体形式,也大大扩大了唐代文学的体裁,为唐代文学的繁荣注入了生机。 僧人佛教文学是继佛经文学之后兴起的另一类文学形式。历代僧人在诗歌、偈颂和歌谣中,不仅表达对经典教义的理解和修证的体验,而且还抒怀言志,关心民生疾苦。俗讲和变文的出现,使深奥的佛教教义变得通俗,对佛教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僧人文学补充了中国文学表现内容和体裁的不足,是僧人对中国文学做出的杰出贡献。三、文人佛教文学的兴盛 中国古代文人一向有与僧人交往的传统。文人与僧人交往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官运亨通时把佛教作为加官晋爵的精神慰藉的;有自幼受家庭影响而笃信佛教的;还有的是在官场失意,心情沮丧时寻求解脱而接触佛教的,如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文人在接触佛教之后,很多人成为虔诚的居士。由於中国古代文人一向有吟诗作对的传统,所以他们在诗文创作中自然会写下大量与佛教有关的诗文,以此抒情言志,表达坚定的信仰。 文人佛教文学作品是在东晋以后出现的。从那时起一直到近代,凡是在文学上做出巨大贡献,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家,都不同程度受到佛教影响。其中如谢灵运、沈约、杜甫、白居易、柳宗元、苏轼、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等,都是代表一代思想和学术水准的杰出人物,他们都写下了大量佛教文学作品,他们中有的还吸收了佛经文学和僧人文学的优点,创作了许多哲理深遂,意境优美的诗文,推动了佛教文学的大发展。 在佛教文学史上出现最早的诗人是谢灵运(385—433),他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创作大量山水诗的诗人。他一生好佛,曾撰有《佛影铭序》,并参与修订《涅盘经》,他的诗受佛理影响很深。谢灵运曾作有《无量寿佛颂》: 法藏长王宫,怀道出国城。愿言四十八,弘誓度群生。 净土一何妙,来者皆清英。颓年欲安寄,乘化好晨征。 这首诗叙述了佛陀前世为法藏比丘时,发大四十八大愿,拯救苦海众生。热情颂扬了佛陀的悲智切愿。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杜甫(712—770),不仅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杰出诗人,而且对佛教情有独钟。他一生写了许多禅诗,表达自己人生的苦闷和向佛的决心。他的《谒真谛寺禅师》就是写的他对佛陀的景仰。诗云: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妄,观身向酒慵。 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杜甫曾多次称「诗是吾家事」,并说「语不惊人誓不休」。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却把「诗歌」称为「妄事」,可以看出,由於来到佛寺,接近禅僧,他的思想产生明显变化,这是他饱经沧桑之后的感悟。他的渴望皈依佛教的感情是真实的,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心灵需要得到休息。 宋代文学家苏轼与僧人往来最为密切,历史上也流传有许多关於这方面的佳话。苏轼还创作了大量富含人生哲理的诗词,如他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知否?路人长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苏轼奉和子由(苏辙)的诗歌而作。嘉裕元年苏轼和子由一起赴京应试经过渑池一寺院,与老僧奉闲和尚言谈甚欢,苏辙作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题於旧墙壁上。几年后,苏轼故地重游,老僧已死,墙上诗句已不见踪影,诗人由此感叹人生聚散无常,就像鸿雁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样,雪乾之后便甚麼也没有了。 宋代严羽(1197—1241)的诗歌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曾写有文学理论专著《沧浪诗话》。在《沧浪诗话.诗辨中》,他把对诗的领悟比作禅师参禅,真实而贴切地道出了禅与诗的密切关系。此外,他还写有一首《访益上人兰若》: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这首诗写诗人独去寻寺访僧,那泛著寒光的沙滩,随著脚步而形成的雪径,茫茫的松林,重叠的群峰,构出一幅清峭的画面。山僧喜客至,故有指点林阁之事,诗人喜寺院幽静,故有吟诗相酬之事。末写云外钟声,袅袅不绝,与这幅画面既相和谐,又使得个中情事有余不尽。 以上例举了几则文人诗歌作品,从中我们可窥一斑而见全貌。事实上,文人佛教文学作品的体裁多种多样,不仅有诗词和散文,而且有戏剧和小说,正是这些体裁多样,内容各异的作品,推动了佛教文学的繁荣和兴盛。 从佛教文学兴起、发展和兴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文学是中国佛教文学的源头,僧人文学使佛教文学得以创新和发展,文人佛教文学作品的大批涌现,对佛教文学的兴盛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佛教文学不仅是宣誓佛理教义的有力工具,而且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问题是LZ你们老师给你们的作业吧到这里来问那以后你出到社会是不是有问题就来这里 ? 或者随时拿台电脑在身边
1、教育与文化的关系2、教育与人的解放3、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4、教学中的师生交往5、教师的教学语言6、论教学的主体性7、创造教育的历史8、启发式教学的历史考察9、孔子的教育思想10、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启示11、论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12、校本课程研究1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14、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问题研究15、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题目)
一、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一)游戏说游戏说由十八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艺术史家曾把这种学说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席勒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为什么会游戏呢?精力过剩。游戏就是过剩精力的发泄。当人摆脱了实用的功利目的,才能产生自由的游戏,正是这种无功利的、无目的的自由游戏,推动了艺术的发生。喜悦的无规则的跳跃逐渐成为舞蹈,发之于情的声音逐渐成为歌曲。斯宾塞近一步发挥了席勒的理论。他认为,游戏与审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两者都不能直接有助于维持生命,都于功利无关。游戏虽然没有实际的功利价值,游戏对个人和整个民族都具有生物学上的价值。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一书中对游戏说做了激烈的批评。他认为劳动先于游戏,先于艺术。先有劳动,然后才有游戏,才有艺术。(二)巫术说艺术起源于巫术,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他说:“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象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另一位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他的名著《金枝》中则把这种关系归纳为俩类:“基于相似律的法术叫做“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基于接触律或触染律的法术叫做‘接触巫术’。”原始人想使某人死掉,便收集他身上的指甲、头发、眉毛、唾液,用蜂蜡粘成人像,连续七夜在灯焰上烤化。通过接触仇人的指甲等物可称之为“接触巫术”,模仿人像可称为“模拟巫术”。(三)劳动说沃拉斯切克、毕歇尔、希尔恩都强调音乐、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因而劳动是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力。普列汉诺夫赞成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他说:“原始人在劳动时总是伴着唱歌。音调和歌词完全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节奏。歌的节奏恰恰再现着工作的节奏,――音乐起源于劳动。”又说:“原始社会的生产者所服从的拍子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为什么在他的生产性运动中恰好遵照着这种而非另一种节奏呢?这决定于一定生产的技术。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种劳动都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劳动的节奏。”二 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一)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首先,劳动使猿爪变为人手,猿脑变为人脑,这是从猿到人转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其次,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劳动与语言又进一步推动了意识的产生,“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再次,劳动推动了工具的制造。当劳动促进了人手、人脑、语言、意识产生之后,经过了几千万年的量的积累,终于产生了自然界进化过程中最有意义的飞跃:第一把石刀产生了,人成为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工具的产生是猿转变为人的标志。恩格斯说:“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又说:“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是劳动。”在工具和人类社会产生之前的劳动是“萌芽状态的劳动”。随着工具的产生,转变为“真正的劳动”人的产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只有人的灵巧的双手才产生了绘画和雕塑,人的歌喉产生动听的歌曲,人的肢体产生优美的舞姿。(二)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劳动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使用工具、征服自然以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活动。第一种结果是劳动的结果与原来的预想不一致,导致了图腾和巫术的产生。第二种结果:劳动的结果与原来预想的一致,导致人的征服欲、创造欲的发生。(三)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审美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当人类制成摆脱动物界的第一把石刀时,是否成为第一个审美对象呢?不。那第一把石刀仅仅是为了实用,而不是为了审美。实用的观点先于审美的观点。审美的发生过程大约经历三个阶段:仅仅具有实用性而没有审美性――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审美性――仅仅具有审美性。美感发生过程中最大的一次历史飞跃就是人们终于摆脱了对象的实用价值和功利内容,仅仅把对象的形式视为审美对象。艺术,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创造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思想感情的精神产品。所以,人是艺术发生的前提,审美性、情感性是艺术发生的必要条件,当前提和条件具备之后,艺术的发生就是必然的了。(四)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生产劳动不仅创造了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而且成为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建筑艺术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建筑。建筑到建筑艺术的飞跃是美与情感在建筑物上的凝固。建筑。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重大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会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喜悦。于是,在实用的基础上美化它,使建筑迈入了艺术的殿堂。人类最古老的艺术种类就是这样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了。造型艺术原始造型艺术的主要特点是:第一,题材是动物而不是植物,由原始的狩猎生活所决定。第二,高度的写实性。决定于原始的狩猎生活。有对客观对象的敏锐的、正确的观察能力;有应用感觉器官与运动器官的创作能力。装潢艺术原始装潢艺术根源于原始生产实践活动。第一类是对人类或动物形态的模拟。第二类是几何形图形。第三类是刻在武器上的图形。那是部落的标志,源于狩猎生活。舞蹈原始舞蹈是原始的审美情感直率、有力的表现。分为模仿式与操练式两种。根源于生产劳动实践。音乐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音乐最突出的特征不是旋律,而是节奏。大多为舞蹈做伴奏,舞蹈有鲜明的节奏;最初的乐器是打击乐器,在石片上磨制一孔,悬挂敲击出简单的节奏。因为节奏是原始音乐的突出特点,无法表达复杂的思想,因而,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形式就成为必然。诗歌原始人在集体劳动中,为了协同动作,提高效率,交流情感,鼓舞情绪,产生了最初的诗歌。原始人劳动过程中的需要,是原始艺术产生的直接动因。三 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一)艺术发生的上限――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三百万年前,人类制造的第一把石刀就是第一件艺术品。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第二阶段:即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叫“准艺术”、“史前艺术”。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二)“准艺术”的发生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四万年至三万年以前。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三)“准艺术”的繁荣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过度性与发展性。大约在七千年――五千年之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由游牧渐趋稳定。需要储存和加工粮食的各种器皿,于是,一种新的器皿――陶器应运而生。陶器的纹样装饰丰富多彩,约有四类:一类是植物纹样。二类是几何纹样。三类是动物纹样。四类是人面形纹饰。(四)“准艺术”的衰落与艺术的发生约四、五千年前,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石器工具衰落了,金属工具的使用,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1、阶级产生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使社会有了剩余产品。2、掠夺战争产生了,剩余产品和私有观念产生掠夺战争。3、宗教发生了,原始社会的巫术观念是宗教的萌芽。第二节 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一)艺术发展的模式论对艺术发展模式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认为“草创――繁荣――衰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第二,认为“否定之否定”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第三,认为“两极之间的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二)艺术发展的动力论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是人性论的观点。人性论是随文艺复兴而产生的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艺术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人的本性。二、艺术发展的他律性艺术发展的他律性主要有以下几条:(一)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第一,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第二,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第三,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第四,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历史发展不同时代做纵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次,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国家做横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再次,对艺术内部不同艺术种类做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二)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政治即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衰败。(三)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宗教与艺术像携手并进的孪生兄弟。在原始社会,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是混沌未分的混合体。在东方和西方的历史上,都曾有一个宗教艺术的时代。在中国,从魏晋南北朝到,在敦煌、龙门、云冈等石窟中曾创造了佛教艺术的辉煌。在欧洲,整个中世纪,建筑、雕刻、绘画及书籍插图等构成了基督教艺术的精华。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的就是宗教。宗教对艺术起影响作用;1、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宗教对艺术否定。(1)宗教是对社会生活的歪曲的反映;而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的反映。(2)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而艺术要求对现实世界和世俗感情的形象表现。(3)宗教的对象是神;艺术的对象是全面的社会生活。(4)宗教是麻醉人们的心灵的;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5)宗教相信自己的对象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真实存在;而艺术却不相信自己创造的对象的真实存在。2、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1) 宗教与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尽管上帝、圣母、天使的形象是虚幻的,但它是对社会生活的抽象。(2)艺术与宗教都蕴含了情感与幻象的成分。(3)艺术与宗教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4) 艺术与宗教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愉悦与希望。3、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1)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2)宗教为艺术提供题材。欧洲许多以宗教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名垂史册。如:乔托的《玛丽亚诞生》、《逃亡埃及》,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等等。(3)宗教往往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宗教对艺术来说,既有阻碍、否定的一面,又有促进、肯定的一面。(四)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第一, 认为道德与艺术是对立的,道德与艺术无关。第二, 道德与艺术是完全同一的,一切艺术都是道德教育的手段。上述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它们既有本质区别,又相互影响。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丑恶的道德准则会阻碍艺术的健康发展。(五)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1)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2)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首先,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产生其次,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选择与改变最后,哲学思想的矛盾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矛盾三 艺术发展的自律性(一)历史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第二 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第三 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二)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原因第一 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连续性所决定的第二 是由艺术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第三 是由艺术表现生活的任务决定的(三)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继承遗产的批判原则,反对“肯定一切”(表现为复古主义)与“否定一切”(表现为虚无主义)。(四)艺术继承的条件和类型艺术继承的条件决定了艺术遗产继承的类型。类型有两种:1、同一艺术风格渐进延续中的继承2、不同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五)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1、革新是艺术的任务所决定的2、革新是艺术的本性所决定的3、革新是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4、革新是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独特性所决定的(六)艺术发展过程中革新的表现1、从艺术作品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的革新与艺术作品形式的革新2、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3、从革新的程度来说,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七)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1、革新是继承的目的2、继承是革新的基础第三节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一、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一)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二)艺术民族性的根源(三)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由于多民族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必然造成民族精神的差别性,而民族精神的差别性必然造成民族艺术的多元性。二、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与融合(一)各民族艺术相互交流的必然性(二)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表现1、民族艺术思想内容上相互影响2、 民族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三)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条件1、民族的社会生活的类似性2、民族交往的可能性(四)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过程:第一步,把外来艺术原封不动地“拿来”第二步,鉴别外来艺术的精华与糟粕,吸取精华,抛弃糟粕第三步,把外来艺术与本民族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是艺术发展的一条规律三、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一)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是东方艺术在世界舞台上融合交汇的伟大时代,也是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的伟大时代。(二)世界艺术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是民族艺术的一种。特征是:1、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2、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3、世界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三)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联系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差别在于: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地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四)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该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社会主义艺术必须坚持民族形式。2、坚持社会主义艺术的开放性。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艺术并与本民族的艺术传统结合起来,洋为中用,创造出新的更高级的社会主义艺术,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艺术的社会本质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共性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2、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性:政治、法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制约、所决定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前进服务。这是“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真实含义。(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作为更高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意识形态的艺术,同经济基础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要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是直接的、密切的。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2、艺术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五)艺术与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关系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1、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艺术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是相互影响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宗教成为支配的社会意识形态时,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艺术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观念,给宗教以影响。最终决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是经济基础,它们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2、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二、艺术与社会生活(一)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二)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三、艺术与社会生产(一)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也有着生产的一般性质;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着一般生产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知觉性、工艺过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可表述性,等等;产品即艺术作品,也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的二重性。但艺术生产的本质是精神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三)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和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一、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一)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二)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1、艺术与宗教的区别宗教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或反映社会生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佛”、“菩萨”、“上帝”、“真主”等虚幻的观念,颠倒实际的。艺术的方式是真实地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真实性是艺术的生命。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一定的真实性。作为宗教对象的神,显示的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们在对它顶礼膜拜时,只能感到一股压迫自己的巨大力量;而艺术形象显示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们在欣赏艺术美的时候,也认识到自身的本质力量,从而得到审美的享受。2、艺术与哲学的区别哲学在本质上是寻求真理的,在追求真理或真实性上,与宗教完全不同,而与艺术相同或相似。但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哲学与艺术迥异。哲学是抽象的,艺术的形象是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哲学主要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而艺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的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不同,最基本的一点是具体可感的形象性。(一)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二)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三)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按照他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创造出来的,既有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根源,又有主观的意识作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三、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是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一)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艺术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实际,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这是一般再现形或再现性艺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二)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 表现性艺术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是中外艺术史上的另一主要倾向。艺术的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融合、统一的方面:A、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或再现的真实。B、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或表现的真实。(三)高度真实的艺术形象与艺术典型第三节 艺术的审美本质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一、艺术与美的关系(一)艺术反映现实美(二)艺术创造艺术美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美,而且可以创造艺术美,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三)艺术是审美对象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美的反映,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又是生产艺术作品、创造艺术美的;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就成为一件物态化了的社会文化财富,成为欣赏者即观众的审美对象。二、艺术的审美本质(一)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关系: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把握它的其他美学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等。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美学关系。(二)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在审美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美感。(三)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表现形式。艺术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现实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但它并不就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不就是现实中的美;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反映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并且用物质手段将他的审美观念传达出来,表现出来。艺术在本质上说,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或审美观念的一种表现形态。三、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一)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1、实践性与主体性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3、形象性4、形式美与形式感5、创造性6、情感性(二)艺术的情感特征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美感中,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美的感受与感动之情,则不成其为美感。第二章 艺术门类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艺术门类的多样性、各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情况,理解并掌握艺术门类的最科学划分方法(a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杂技;b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园林、盆景、化妆、摄影、书法、篆刻、现代设计;c语言艺术:诗歌、小说、散文、曲艺文学、戏曲文学、广播文学、电影文学、电视文学;d 综合艺术:曲艺、戏曲、电影、电视、网络艺术)充分理解各主要艺术门类的根本特征以及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
管窥宗教对美国民族的影响 美国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美国文明经久不衰,令世人刮目相看。中国人相信科学是物质生产力的基础,却难以相信宗教是美国文明的精神依托,本文试从宗教对美国民族形成所起的影响 ,从而使读者对美国文明有进一步的体悟。从很早起,宗教就给不同信仰的,来自世界不同地方、国家、民族的人提供力量与慰藉,并且在他们成为美国人的过程中,宗教的皈依是重要一环。 首先是印第安人的皈依问题。一直以来,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就有各自独特的传说和宗教仪式,但早期殖民者把这些都斥为迷信,认为这些古老的传统是有害的。欧洲殖民者到美洲的时候,就一直试图利用宗教改变他们的信仰。美国共产党主席福斯在描绘宗教在美洲殖民地上的作用时指出“教会(在其所有的派别里)在征服和剥削殖民地的美洲时……起到了特殊的作用”[1]于是欧洲殖民者开始了血腥的屠杀,紧接在血腥屠杀背后的是狂热的传教,主张确立政教分离的麦迪逊和杰弗逊任期都曾同意政府拨款给传教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在此过程中,安德鲁.怀特神父学习了当地部落的语言,并编写了一部字典和一本语法书,他的活动成功地使当地一位酋长接受了白人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新英格兰在17世纪建立了众多的文化改造据点,称为“祈祷城”,到1674年时在马萨诸洲的“祈祷城”已达14座,土著居民1100人,其中有45人受洗,64-74人领了圣餐。[3]另外,一些人数较少的友好部落成员,被殖民地当局安置在白人家庭,以便使他们学习“文明”的生活方式。还有一些脱离部落的人生活在白人中间,有的住在白人家里。印第安人对于“文明”生活反应不一,有的对基督教产生了兴趣,对传教士提出一些奇异的问题:“一个好人可不可以有时犯点罪过?”“如果一个人犯写一桩罪过,那上帝回怎么说?”[4]有的则进行抵制,约翰温斯罗普在1638年的日志中记载,和白人一起生活的印第安人受到一个称做“Hobbamock”的鬼怪的恐吓,这个鬼怪以不同的面目出现,要求他们抛弃英国人,不要参加他们的集会,不要学会识字读书。[5]还有的印第安人则采取调和立场,试图将基督教和本民族的传统信仰结合起来,并不赞同为信奉基督教而改变生活方式,如在马撒葡萄园的印第安人中,许多人改新了基督教,使基督教成为印第安人自己的宗教,牧师和教堂执事都有印第安人担任,信仰者仍旧居住在原来的棚屋中。 但总的来说,取得的成就并不大。1887年,美国国会颁布道威斯法(土地总分配法),吧从根本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印第安的文化也随之毁灭,再也不能成为白人的威胁。如何皈依印第安人的问题也就这样解决了。[6]目前印第安人的传统宗教已基本消失。 白人基督徒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对黑人的皈依。非洲人是“用锁链栓来的非自愿移民”[7]从事最艰巨的、白人不愿承担的劳动,南北战争前一直是南方经济的基础。所以,18世纪时,美国白人就十分重视对黑人的皈依。但是,事物总是分两面的:宗教可能使黑人顺从地做奴隶,但也可能使黑人受到启发而掀起叛乱。虽然奴隶叛乱十分罕见,但1800年8月30日,一个叫布里埃尔黑人领导的1000名奴隶的起义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内战前,白人对黑人的宗教皈依还是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美国研究黑人问题著名的新史学家阿泼推克在描述传教士时说:“想奴隶郑重宣称上帝命令他们居于卑下的地位,告诉他们说:假若他么不完成他们所被指定的工作的话,他们将永远在地狱里受苦,特别警告他们说,如果他们执拗、无礼、顽固或愤怒的话,上帝会发怒的。如果主人蛮横、卑鄙或发脾气的话,他们也不应该改变自己的态度,那是上帝所关心的事,而不是他们(指奴隶主——引者)的意思,而不是他们应该把主人的惩罚委托于他(指上帝——引者)。”[8]内战以后,有人认为南方重建不仅包括经济上的重建,还包括道德和精神上的重建,从而使皈依黑人的行动加快。但是,从19世纪90年代起,多数南方州开始剥夺黑人的公民权,这种行为又得到教会的支持。再“种族隔离但平等”的原则下,黑人只能有自己的教会,对于基督新教白人社会来说,如何皈依黑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小马丁 路德 金是主张与白人社会融合的黑人宗教首领,主张爱和非暴力,寻求黑人和白人的平等权利。本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黑人人权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由于多数美国黑人基本接受了基督宗教,应该说皈依黑人的问题得到了较为满意的解决。 美国人口中的印第安人和黑人毕竟是少数,美国的主体是白人。应该说,白人的信仰是美国民族文化取向的关键。自殖民地时始,美国曾长期是基督教新教一统天下。在独立宣言时,美国人80%是新教徒,天主教仅占8%,犹太教占。新教不仅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新教成员还代表着有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精英,代表了多数工商业、企业和管理者,他们中构成最重要的政治核心任务,在1931年美国名人录所收的16000名人中,有10500为新教徒,天主教徒只有750人。[9]但是南北战争以后,欧洲天主教和犹太教向美国移民人数增加,严重威胁到新教的地位,许多人认为,移民本身就是罗马天主教的阴谋,企图颠覆美国的自由主义制度,为了保护自己特有的文化,加上宗教信仰的分歧,掀起了排外注意的斗争,他们提出不许天主教徒在大都市、州或国民政府中担任公职,不许他们在公立学校任教,限制天主教移民,新教徒与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关系极为紧张。1915年,白人复活“三K党”也主要是反对天主教和犹太教为目的的。这样,美国历史上的排外主义被赋以了新的内容,出现了更为激烈的排外场面。[10]法国学者安德烈西耶格里埃德(Andre siegfried)认为“战后美国的基本特征是美国本土民族对外来种族进入美国问题持的一种紧张心态”而这个本土民族是指“本质上是新教徒”。[11] 在1928年10月总统选举前夕,《基督教世纪》杂志上一篇文章认为,基督新教反对一个天主教徒作为美国总统不是因为基督新教想限制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因为他们是坚定的基督教徒,不是因为他们不欣赏天主教与美国制度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长期以来,天主教势力及其影响在美国不断扩大,已经威胁到美国业已存在的制度,如果白宫出现以为天主教总统,罗马天主教体制将在美国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明显增加,因而人们再次面临“美国还是不是基督教新教徒和盎格鲁-萨克逊美国”的问题。当时,只有基督徒新教才感受美国是自己的家,而其他所有的人都是外国人。 在20世纪之前,几乎没有人想去改变外来移民的宗教信仰,因为外来移民的宗教信仰是多种多样的,改变信仰是常见的。但是,1933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T艾贝尔却提出,长老宗,浸礼宗和遁道宗3派应联合起来尽最大努力去改变天主教的宗教信仰,其目的是“推动美国化进程,改变天主教徒孤立于美国社会之外的问题,并把他们带进新教教会。”这样一来,美国化就变成基督教化了。艾贝尔认为,“美国政府的理念和原则以及美国社会生活都是来自于基督新教并有基督新教支撑的。”[12]所以,排除外来宗教或皈依外来移民的宗教信仰就在情理之中了。 众所周知,美国曾掀起一股“黄祸论”(Yellow peril)的思潮。所谓“黄祸论”就是美国担心亚洲移民给欧洲带来危险的思潮。臭名昭著的1822年排华法案在美国历史上破天荒地把一个民族从合法移民的名单上除掉。在国会讨论上,意味来自缅因州的议员说,美国是“上帝赋予的伟大人民的家,一个说英语,拥有伟大理想的、信仰基督教的白人种族”。[13]还有一些美国人甚至公开称华人移民为“低下族”(degraded race)、“野蛮人”、“害人精”、“不可教养者”等等。他们认为,华人损害了基督教义。美国许多大城市组织了反华人俱乐部,旨在驱逐华人出境。三K党一类,组织了大规模反华人,示威、殴打、迫害、虐待华人。[14] 1924年又通过了新的反对日本的移民法。由于日本在移民过程,把自己的神道教和佛教带到了美国,但似乎并没有给美国主流宗教带来威胁。据统计,1936年在西雅图的6000名日裔美国人中,信仰佛教等东方宗教的仅980人,而信仰基督教的却有1200。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宗教的排外主义思潮曾十分强烈,对民族整合,限制外来移民的政府行为起过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移民的持续增长,美国宗教多元化已经成为事实,美国的许多教会领导也认识到,任何一个单独的教派都难以完成熔炉中如此中立要的任务,更需要联合起来。1908年,有30个教派代表1800万教徒建立了“美国基督教联合委员会”(Federal Council of Christ in America)。从此,美国的新教徒、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大家团结在星条旗下,共同完成上帝的使命。 主要参考书目: 《美国独立战争简史》 刘祚昌 华东人民出版社 1954年 《美国社会史话》 原著主编卡罗尔 卡尔金斯 王岱等译 人民出版社 1984年 《美国文明》 钱满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 《多元文化的现代美国》 陈致远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美国通史:美国的奠基时代 1585-1775》 李剑鸣 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美国通史: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 1775-1860》 张友伦 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美国通史简编》 黄绍湘 人民出版社 1983年
分析阅读技能,听力等都可以
290 浏览 6 回答
312 浏览 3 回答
267 浏览 4 回答
290 浏览 4 回答
108 浏览 3 回答
121 浏览 8 回答
203 浏览 4 回答
241 浏览 8 回答
196 浏览 4 回答
234 浏览 3 回答
110 浏览 3 回答
161 浏览 5 回答
266 浏览 3 回答
195 浏览 7 回答
229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