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务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论文摘要]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对具有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从行业先导和工学结合这两个方面,分析如何培养集技能与专业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涉外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 [论文关键词] 商务 行业先导 结合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备从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适应开放的外向型企业开展商务活动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通过对语言基础课、语言技能课的学习,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通过商务知识、商务技能课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和技能,能听懂外商一般的商务洽谈,能使用英语和外商进行一般的业务洽谈和交流,能读懂外商的信函业务单证和文件等,能用英文书写一般的商务文书。具体来说定位于业务员、外销员、跟单员等具备从事国际商务业务工作上岗资格和能力的专业人员。 二、行业先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纷纷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办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协作完成教学计划,校企共创考核方式等方面正在做着尝试,有了初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基础。在教改和实践创新基础上,我们滨州职业学院进行了大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采用了“语言能力+商务和操作能力+行业知识技能”构成的商务英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本培养模式以高职高专政策和为导向,以高职高专教改和教学实践为基础,深入探讨和实践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这种行业先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行业先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思路,在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语言能力+商务管理知识+商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加上行业知识技能和特色,创建以“语言能力+商务管理和操作能力+行业知识技能”为核心的崭新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以就业为主导、以行业知识技能为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行业人才培养新路。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应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形成以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专业发展实际为依据,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以校外实训基地为重要补充,校内校外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工学结合平台,有力地促进人才的培养,形成与行业一线单位合作的有效机制。 1.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首先,可以在实训室安装国际贸易实务平台,引导学生进行逼真的商务活动模拟训练。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家自己创办的模拟公司,独立在网上虚拟从事国际货物买卖交易。学生在主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养成敏锐的意识、良好的商业交往能力以及快速应变、理性分析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模拟实习中主要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有目的地不断创设仿真商务场景,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和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深度运用。 其次,还可以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让学生多接触外贸企业中真实的献如一些单证、说明书、手册、专利、、广告等。对于一些常见应用文体如通知、商业函件、个人、合同等,要求学生能做到填得出,写得好。 最后,成立专业教学委员会,为加强专业教学和,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界的管理人员、专家和行业协会的代表担任委员,成立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和考察,商讨专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审定专业教学计划,协调管生实训,指导学生就业。 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首先,校外实训可以是到基地参观、请基地人员现场教学等。校外实训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和岗位认知实习,如有能力还可担任兼职业务员,指定老师加强指导,组织优秀学生参与实践,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其次,注重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可使学生“零距离”接触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产业的结合,与的融合,保证其科学先进性,使学生和受训者参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的实际运作,通过实践使受训者更深刻地了解并准确把握岗位技能、要求、社会、环境和企业运作管理模式等。校外实践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要充分挖掘资源,与企业加强联系,只有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模式,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结束语 对于商务英语这个较新的专业,要紧紧围绕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采用行业先导、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握实践性和实用性的专业特色,坚持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知识、商务操作技能并重的原则,就一定能够将商务英语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培养出有特色、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林:创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2]王金洛:“工学结合”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东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杨筱玲:高职商务,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J].《市场现代化》,2007,(6) [4]彭述初: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5]陈梅: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3)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探析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国家、地区之间联系紧密化态势不断增强,商务英语在经济组织交往活动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利用商务英语实现经济组织交往的无缝对接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立足商务英语翻译现状,以企业文化理论为分析背景,以企业文化适应性特征为切入点,探讨了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适应性问题,以期为商务英语翻译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商务英语 翻译 文化适应性 商务英语翻译问题概述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间、地区间经济交往的实质是国家文化、地区文化的互动、交流与接触。在不同文化的交互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弱化和消除文化障碍,实现文化沟通和交流。英语作为国家间、地区间经济交往和商务往来的有效工具,具有存在形式的多样性与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等特点,这些特征不仅反映着国家、地区间文化的差异性,也影响着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必须注重国外企业与本国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文化环境是一个不同区域、行业、特征和性质的文化交织影响、能动渗透的有机能动场,尤其是其中的文化传统有着较强的波及力和辐射力,会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造成影响效应,商务英语翻译也不例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产物,是社会文化在企业组织管理实践中的折射,也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和未来经营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中,又流溢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上,既是企业组织的基因和灵魂,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和重要保障;既是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批判性和继承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的有机结合。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应关注和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重视商务英语翻译的外部环境 密切关注国外企业文化的最新成果,充分考虑商务英语翻译的外部环境。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内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渗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学习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企业文化逐渐成为培育和创新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但实事求是地分析,对如何借鉴、学习、吸收和内化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适应性、可移植性等关键问题,并没有从理论上、学术上加以明确描述和科学阐明。目前,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对待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局限和满足于介绍和翻译,而忽视根据本土社会特殊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进行商务英语翻译,以及对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吸收、修正和创造性地应用。 忽视文化盘点,即忽视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制约性,不注重原产地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分析,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未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其来龙去脉,缺乏对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深层次的文化学透视。 缺乏对我国本土文化独特性的准确认识,未经系统科学地分析就直接从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中演绎出各种关于商务英语翻译的手段、设想、方式与模式,企图在较短的时期内来完成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实践证明,单纯考虑国外企业文化,不会产生与国内企业商务交往活动的英语翻译理论及实践操作方式,也不会促进国内企业商务活动的持续、深入和有效地开展,反而给企业商务交往与活动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障碍,造成企业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的巨大破坏。 把握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 事实上,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往往被忽视的环节就是文化的适应性。当然,文化适应性的观点决不是否认不同商务英语翻译的相互借鉴和学习,但国外先进企业文化不能原封不动地渗透到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必须注意文化适应性问题。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东西方管理文化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彼此各有优势,很难找到一条客观、有效的商务英语翻译标准。对于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究其本质是由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所致。因此,在我国企业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化适应性问题,注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反映国外企业文化特性,才能更好的造就企业商务英语翻译在企业商务创新实践中实现实质性转变和历史性飞跃。本文认为,商务英语翻译的首要前提应该是注重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有效体现国内外企业商务活动交往之间的文化适应性。 全面构建商务英语翻译的内部环境 文化适应性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要素,说明商务英语翻译要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相一致。商务英语翻译是体现企业亚文化的一种手段,是社会宏观的大文化在企业中的投射,因而商务英语翻译必须体现出社会的宏观大文化。所以,中国企业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基础就应该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本原文化,是在与各种文化、思想、观念不断碰撞、借鉴和融合的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表征。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可道,非常道”的真理追求意识,“无为而治”的管理意识和“有生于无”的创造观以及孙子的“五事七计”以道为首的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培育和建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的重要基石。 长期以来,我国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缺乏中国特色,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借鉴和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中。实践表明,只有建立扎根于现实土壤、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才能使企业发展具备永续的原动力和发展的持久力。例如,海尔的“In Good Faith Forever”,集中反映了德、信、人尊、人与人之间亲和的传统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延续,也正是由于海尔把传统文化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体系,从体系到高度,从高度到延伸,将诸多竞争对手远远抛于身后。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应置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去深入探讨。研究商务英语翻译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商务英语翻译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体系和模式,加强商务英语翻译理论应用、测量、评估、诊断和追踪的实证性研究,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管理模式,推动经济组织交往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赵雪涛,王明辉.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关联[J].商场现代化,2008(24) 2.杨恕华.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7) 3.刘洁.谈商业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对接现象[J].商业时代,2008(36)
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探析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国家、地区之间联系紧密化态势不断增强,商务英语在经济组织交往活动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利用商务英语实现经济组织交往的无缝对接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立足商务英语翻译现状,以企业文化理论为分析背景,以企业文化适应性特征为切入点,探讨了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适应性问题,以期为商务英语翻译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商务英语 翻译 文化适应性 商务英语翻译问题概述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间、地区间经济交往的实质是国家文化、地区文化的互动、交流与接触。在不同文化的交互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弱化和消除文化障碍,实现文化沟通和交流。英语作为国家间、地区间经济交往和商务往来的有效工具,具有存在形式的多样性与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等特点,这些特征不仅反映着国家、地区间文化的差异性,也影响着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必须注重国外企业与本国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文化环境是一个不同区域、行业、特征和性质的文化交织影响、能动渗透的有机能动场,尤其是其中的文化传统有着较强的波及力和辐射力,会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造成影响效应,商务英语翻译也不例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产物,是社会文化在企业组织管理实践中的折射,也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和未来经营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中,又流溢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上,既是企业组织的基因和灵魂,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和重要保障;既是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批判性和继承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的有机结合。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应关注和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重视商务英语翻译的外部环境 密切关注国外企业文化的最新成果,充分考虑商务英语翻译的外部环境。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内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渗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学习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企业文化逐渐成为培育和创新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但实事求是地分析,对如何借鉴、学习、吸收和内化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适应性、可移植性等关键问题,并没有从理论上、学术上加以明确描述和科学阐明。目前,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对待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局限和满足于介绍和翻译,而忽视根据本土社会特殊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进行商务英语翻译,以及对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吸收、修正和创造性地应用。 忽视文化盘点,即忽视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制约性,不注重原产地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分析,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未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其来龙去脉,缺乏对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深层次的文化学透视。 缺乏对我国本土文化独特性的准确认识,未经系统科学地分析就直接从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中演绎出各种关于商务英语翻译的手段、设想、方式与模式,企图在较短的时期内来完成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实践证明,单纯考虑国外企业文化,不会产生与国内企业商务交往活动的英语翻译理论及实践操作方式,也不会促进国内企业商务活动的持续、深入和有效地开展,反而给企业商务交往与活动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障碍,造成企业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的巨大破坏。把握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 事实上,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往往被忽视的环节就是文化的适应性。当然,文化适应性的观点决不是否认不同商务英语翻译的相互借鉴和学习,但国外先进企业文化不能原封不动地渗透到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必须注意文化适应性问题。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东西方管理文化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彼此各有优势,很难找到一条客观、有效的商务英语翻译标准。对于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究其本质是由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所致。因此,在我国企业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化适应性问题,注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反映国外企业文化特性,才能更好的造就企业商务英语翻译在企业商务创新实践中实现实质性转变和历史性飞跃。本文认为,商务英语翻译的首要前提应该是注重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有效体现国内外企业商务活动交往之间的文化适应性。 全面构建商务英语翻译的内部环境 文化适应性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要素,说明商务英语翻译要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相一致。商务英语翻译是体现企业亚文化的一种手段,是社会宏观的大文化在企业中的投射,因而商务英语翻译必须体现出社会的宏观大文化。所以,中国企业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基础就应该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本原文化,是在与各种文化、思想、观念不断碰撞、借鉴和融合的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表征。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可道,非常道”的真理追求意识,“无为而治”的管理意识和“有生于无”的创造观以及孙子的“五事七计”以道为首的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培育和建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的重要基石。 长期以来,我国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缺乏中国特色,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借鉴和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中。实践表明,只有建立扎根于现实土壤、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才能使企业发展具备永续的原动力和发展的持久力。例如,海尔的“In Good Faith Forever”,集中反映了德、信、人尊、人与人之间亲和的传统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延续,也正是由于海尔把传统文化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体系,从体系到高度,从高度到延伸,将诸多竞争对手远远抛于身后。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应置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去深入探讨。研究商务英语翻译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商务英语翻译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体系和模式,加强商务英语翻译理论应用、测量、评估、诊断和追踪的实证性研究,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管理模式,推动经济组织交往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赵雪涛,王明辉.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关联[J].商场现代化,2008(24) 2.杨恕华.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7) 3.刘洁.谈商业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对接现象[J].商业时代,2008(36)
商务英语高级写作
商务英语是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下面是我整理的商务英语写作范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Sample answer: (235words)
Reassessment of job satisfaction: SuePearson(PR Dept.)
Introduction
This report sets out to use Workset colours toassess the accuracy of my job description as PRofficer and to suggest a number of changes.
Findings
It is clear that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way the company views the job and the reality as I perceive it. Firstly, a number of areas whichdemand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my time are not mentioned in the official job brief. Thesegment on the pie chart which provides most cause for concern is the pink sector; this relatesto my attendance at a number of meetings which I can contribute little. Another significantarea is the grey segment; this refers to the unscheduled time I spend sorting out computerproblems. I feel these activities are hampering my core work.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piecharts, the time I spend actively working to meet the goals agreed with my line manager is lessthan envisaged.
Conclusions
The above discrepancies clearly indicate that my current job brief is inaccurate.
Recommendations
I would recommend that my official job brief should be updated using the Workset would also be valuable to consider the proportion of non-core colours in the pie chart andto investigate whether work in these areas could be carried out by someone else more suitedto these tasks.
Dear Mr Jacobs
I am writing to apply to the position of SalesAdviser for the North East Region which wasadvertised in Herald International yesterday.
Although I am currently working in the MarketingDepartment of a large multinational, I wouldappreciate to work for a rapidly expanding youngcompany such as yours.
As you can see from my enclosed CV, I obtainedan honours degree in Sales and Marketing from Nottingham University in 1994. I thoroughlyenjoyed the six months I spent in working in Boots plc as pert of the course. During this time Igained in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sales. After leaving university I initially spent timeworking for a small local firm before finding my current job and I feel that I am more suited tothe dynamics and varied demands of a smaller firm.
Not only has my experience familiarised me with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industry todaybut, having been brought up in the north east, I know the region, its problems and itsundoubted potential. As a result, I feel that I would be able to relate to your customers onboth a professional and a personal level.
I am available for interview from 15 September and would be pleased to discuss my CV inmore detail then,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Yours sincerely
A motivation survey
How to improve efficiency
Recently,our company has been focusing on how to improve did a research on trying to put the relevant problems into spotlight.
Firstly, the staffing levels is too heavy to make responsibilities and duties clear to example,there are two sales directors under the chief account of the ambiguity existing in the segregation of duties,these two directors often give contradicted task couldn’t be executed rightly and recommendation is to simplify the personnel ,by cutting off the unnecessary personnel ,adding creativity.
Secondly,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uperior and subordinate is sophisticated and manager couldn’t get feedback timely when the workers at the production line encounter advise to set a straight line communication channel.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as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setting up a new department focusing on foreign trade is new department could born from the sales department,which could be a good choice for the staff who cut down from sales we also need to recruit a batch of new employees who are gathering English ,contract,and technical ability on himself into it.
In conclusion,it is impossible to improve efficiency simply by simplifying process and need to undergo a big ache all over the company,which means certain people ‘s vested interest. We have to conquer the obstruction if we want to get it.
278 浏览 3 回答
226 浏览 3 回答
94 浏览 5 回答
124 浏览 6 回答
221 浏览 4 回答
143 浏览 3 回答
96 浏览 3 回答
266 浏览 6 回答
153 浏览 3 回答
330 浏览 6 回答
117 浏览 3 回答
329 浏览 7 回答
99 浏览 4 回答
252 浏览 3 回答
122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