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熟知的洛阳铲,相传是中国河南洛阳附近村民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并为后人逐渐改进。
洛阳铲因为产自洛阳,同时也广泛被盗墓者应用在洛阳而得名。
▲洛阳铲,可进行连接延长作业杆
在李鸭子发明洛阳铲之前,中国古代便有这种盗墓工具的雏形的――铁锥。
明代王士性所著的《广志绎》中,记述了洛阳的古墓和被盗掘的情况。最为重要的是提到了一种盗墓工具叫“铁锥”。
▲铁锥示意图
“洛阳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辘轳汲绠有长十丈者。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以铁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则发。
周、秦、汉王侯将相多葬北邙,然古者冢墓大隧道至长里余者,明器多用金、银、铜、铁,今三吴所尚古董皆出于洛阳。然大冢禁于有司,不得发,发者其差小者耳。”
――《广志绎》卷三《江北四省》
通过这段文字,直接也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洛阳盗墓猖獗,还有为什么需要专业的盗墓工具?
洛阳盗墓猖獗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周、秦、汉王侯将相多葬北邙”墓葬群极多。二是“今三吴所尚古董皆出于洛阳。”有市场,才会刺激盗墓者去盗墓。
需要专业盗墓工具的原因,文中也解释的很明白了“洛阳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辘轳汲绠有长十丈者。”
现代解释就是地下水位深,从地表下挖13―16米都不会打出地下水(明时一丈等于现在的米),墓葬埋地深,就逼迫盗墓者,需要一种工具能够快速检测出地下是否有墓葬,不然凭借笨方法,随便向下挖掘十几米,工程量很大不说,还极为耗时。
洛阳东汉陵区古墓分布图
红点为已经发掘的古墓,类似这样的陵区洛阳很有好几个,可见墓葬之多!!!
明朝时,盗墓者以铁锥刺土,靠嗅觉分辨出地下是否有墓葬(主要是看是否有金属制品,也就是陪葬品)。
具体如何靠铁锥刺土后,靠嗅觉辨别地下是否有墓葬,书中并没有记载,但是大体上利用的还是墓葬与周围环境时间上是有差距的,这一事实,既而倒查一些蛛丝马迹的。
铁锥与现在的洛阳铲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提土与取土的功能,仅仅能刺土,功能单一不说,判断地下是否有墓葬的准确度上也不是很高。
经李鸭子发明的洛阳铲,便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如图所示,洛阳铲前端的铲面,能够在地下提、取土壤样本。从而准确判断出地下是否有墓葬。
洛阳铲不同的缠铲面设计,保证了入土时可以提土,取土。
1928年(民国十七年),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长、考古学家卫聚贤赴洛阳考察。他在《中国考古学史》(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中就洛阳铲的工作原理写道:
用铁铲曲为多半圆洞形,置长木柄,在地上隔五尺凿一洞,因持铲凿地,土攒入铲中,用手将土取出,看土为活土死土。
所谓死土,即天然的地层,活土是地层混乱,地层混乱由于曾掘地埋人,将土翻过所致。遇见活土,凿能容身的大洞而下,十九必得古物。
单单靠一柄功能性极强的工具,仿佛并不能坐实洛阳铲的名头。
事实也的确如此,洛阳铲之所以能够声名鹊起,还有源于那个群挖群盗的时代因素在里面。
考古人员在使用洛阳铲
以下为源引自《中国文物报》,原标题为《洛阳铲就这样从盗墓工具变成了考古利器》文章截取部分,用以解释那个群挖群盗的时代,还有洛阳铲现在在考古学中的作用及贡献:
洛阳近代大规模古墓盗掘活动的渐渐兴起,触发事件是陇海铁路的修建。
1904年10月和1913年5月,陇海铁洛阳至开封段、洛阳至观音堂段分别开工建设。
铁路通过古墓集中的邙山南麓时,筑路时无意间挖掘一批古墓(洛阳古墓基数太多,筑路时只是按照图纸选线进行路基作业时,便能挖出古墓,可见洛阳墓葬之多!),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外籍铁路职员竞相收购并私自偷运出境牟取暴利。
原本只在国内有市场的古物交易,一下子被带进了国际市场,优厚利润极大地刺激了盗墓活动。
民国初年开始,洛阳乡民对于地下古物由偶然的发现,逐渐转为多方的搜寻与盗掘,以民国十年至民国十七八年军阀混战时期和日伪时期最甚,盗掘活动遍及洛阳全境。
乡民们依靠枪支,从夜间盗掘变为白昼公开挖掘。民国十六年驻洛军阀韩复榘还成立古玩特税局,使古董经营合法化。
盗墓自民国初年兴起到洛阳解放终结,40年内从未停止。数万古墓惨遭破坏,数十万件文物流失海外。
进入本世纪,洛阳铲的勘探技术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2003年开始的“洛阳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探”项目中就大量应用了考古勘探技术。洛阳邙山陵墓群是全国著名的大遗址,面积达560余平方公里,涉及古墓众多。
利用洛阳铲高效便捷、经济适用、科学准确的特点,对洛阳铲的勘探技术加以提升,采用了对古墓冢、古遗址进行精细钻探的方法来代替考古发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既减少了考古发掘的量,尽力保护了地下的遗址,同时也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厘清了许多帝陵的墓葬形制和陵园遗址的布局结构。
截至目前,已经调查勘探了包括帝陵和陪葬墓在内的古墓冢200余座,勘探遗址面积达5平方公里。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穿透深达30米的墓葬,可谓是下及黄泉探究古代之秘密。一些著名的墓葬和遗址,如曹休墓、朱仓东汉帝陵陵园遗址都是通过洛阳铲钻探发现的。
同一时期国内的许多大遗址,也都在大规模地使用洛阳铲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例如陕西西安西汉陵墓、唐代陵墓、江苏扬州的隋唐城遗址、内蒙古自治区的辽上京遗址,在上述方面都取得丰硕成果。
洛阳铲这项传统而又神秘的勘探工具,在新时期考古工作中正在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为豆浆的奶爸守则今日头条的作品|原标题:洛阳铲与洛阳的关系及在现代考古学中的作用|图片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辑:向日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
推荐阅读
博物馆工作严重错位!你怎么看?
博物馆的26个关键词
9月,博物馆精品展览
惊艳世界的中国古建之美
我连考古这苦都能吃,还有什么行业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