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前整个物流行业正在向着更加规范化、一体化的方向走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现代物流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企业营销环境的变化,仓储周转速度的加快,根据全面营销理论,营销应贯穿于“事情的各个方面”,而且要有广阔的、统一的视野,所以,营销物流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将越来越重要。为此,企业需要采取“营销物流配送中心”这种新型高效的物流活动方式,根据企业和客户的要求,在不同的地区内依照生产原料和市场容量,建立区域性营销物流配送中心进行原料采购、信息处理、分拣、配货等作业。
论文关键词:营销物流管理,配送中心,功能,定位
从管理方面来讲,营销是计划和执行关于商品、服务和创意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的一种过程[1]。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2]。物流过程中将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物品的产地到物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康柏斯提出,物流是“市场营销的另一半”。 面对现代物流和市场营销两个企业管理日益关注的领域,二者在交互式迅猛发展中为社会及企业带来了利益。不论是营销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实践发展需要,还是它们各自领域理论的不断创新,物流已成为企业营销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发展途径。既是营销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又是企业物流管理职能细分化的具体表现,亟需将二者置于企业管理集约化背景下,进行综合性的探讨与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领域进行交叉和边缘性研究,并衍生出一个新兴的营销和物流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即营销物流管理。
我们认为营销物流管理是营销主体以战略的高度对物流进行全面的资源整合基础上,既包括组织内在的,也包括组织以外的所有资源科学合理且有效的配置,目的以降低营销成本,节约物流费用,并始终贯穿于企业营销活动的全程,对物流各要素进行高效率和高效益地组织、计划、实施及控制的过程。
营销物流管理的内涵应包括:订单管理及处理、库存控制、需求预测、客户服务、文件票据流转管理、包装、退货处理、仓库配送中心管理、销售生产计划及采购、零部件服务支持等10个方面。尤其是强化企业营销管理活动中物流功能的作用,加快企业采购供应物流、生产制造物流及销售分销物流的一体化进程,真正实现企业物流的供应链条化。通过集中储存加工降低物流的库存和流通加工成本,在最近的需求供应点进行采购和销售,降低运输和配送成本,并借助于网络资源提供虚拟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 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
营销物流管理的精髓与核心就是站在企业营销战略的高度,统筹生产、营销、市场等资源,全面进行规划设计,以客户的订单为驱动力,带动企业营销和物流两个职能管理效率的发挥,并实现匀速运转。基于此,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就是为了促进产品销售业务进一步发展,使产销环节更为畅通,以达到企业营销战略目标,而设立的一个具有储存、加工、分拣、配送功能的货物集配中心,是一种多功能、集约化的物流节点。图1是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示意图。
图1 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示意图
1.备货功能。备货是营销物流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需要,为配送业务的顺利实施从事的组织商品货源的活动。备货工作包括采购订货、集货进货、合理配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活动。
2.储存功能。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储存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设备及保险储备结构及数量。暂存,即是分拣、配货之后,形成的发送货载的暂存,这个暂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
3.分拣功能。分拣是依据顾客的订货要求或营销部门的销售计划,迅速、准确地将商品从其储位或其他区域拣取出来,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集中,等待配装送货的作业过程。
4.集散功能。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凭借其特殊的地位和拥有的各种先进设备、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将分散在各个生产企业的产品集中在一起,通过分拣、配货等环节向多个用户进行发送。同时,也可以把各个用户所需要的多种货物有效地组合或配装在一起,形成经济、合理的批量,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商品流通。
5.加工功能。配送加工虽不是普遍的,但往往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它可以大大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配送加工有别于一般的流通加工,它一般取决于客户的要求。
6.信息处理。营销物流配送中心有相当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能有效地为整个流通过程的控制、决策和运转提供依据。无论在集货、储存、拣选、流通加工、配送等一系列环节的控制,还是在物流管理和费用、成本、结算方面,均可实现信息共享。
三、 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定位策略
企业在剖析自身物流资源基本状况的前提下,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在战略上必须明确其发展定位,针对企业实际,以及各地区的需求特征,做出整体的规划。在策略上,依据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资源状况、规模经济水平、技术条件、管理水平、功能及服务网络等方面的不同优势,进行客观科学的业态定位。可根据自身的物流服务对象、服务功能、货物和产品类别、物流职能及配送能力的大小等特点进行差异化定位 [3]。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定位策略具体有如下五种:
1.层次定位。在整个营销物流系统中,流通中心定位于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汇集地,具有非常完善的功能。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定位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设施,其涵盖面较流通中心为低,属于第二个层次的中心;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如果具有商流职能,则属于流通中心的一种类型,如果只有物流职能则属于物流的一个类型。[4]
2.横向定位。从横向来看,和营销物流配送中心作用大体相当的物流设施有仓库、货栈、货运站等等。这些设施都可以处于末端物流的位置,实现资源的最终配置。不同的是,营销物流配送中心是实行配送的专门设施,而其他设施可以实行取货、一般送货,而不是按照配送要求有完善组织和设备的专业化流通设施。
3.纵向定位。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在物流系统中纵向的位置应该是:如果将物流过程按纵向顺序划分为物流准备过程、首端物流过程、干线物流过程、末端物流过程,营销物流配送中心是出处于末端物流过程的起点。它所处的位置是直接面向用户的位置,因此,它不仅承担直接对用户服务的功能,而且根据用户的要求,起着指导全物流过程的作用。
4.系统定位。在整个营销物流系统中,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在系统中的位置,是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水平。尤其是现代物流出现了利用集装方式在很多领域中实现了“门到门”的物流,对可以利用集装方式提高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物流对象做了很大的分流。在包含着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营销物流系统中,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对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并且处于核心的位置。
5.功能定位。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是通过配货和送货完成资源的最终配置。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围绕配货和送货而确定的,例如有关的信息活动、交易活动、结算活动等等虽然也是营销物流配送中心不可缺的功能,但是它们必然服务和服从于配货和送货着两项主要的功能。四、 结论
营销物流配送中心连接产、供、销,是一个专门服务机构,全部包揽销售过程中的配货、送货任务,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采购和供应任务,将用户和企业自身所需要的产品尽快送达,以加快产销运转和资金回笼。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结合共同化配送和社会化配送,必将大大提高企业产品到达销售终端的速度,再通过其高度组织化的企业管理,用现代化科技来装备,高效、统一、协调、规范地开展经营,可以发挥应有的规模效益和经营优势。总之,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对企业起到以下三点作用:
1)企业将产品及时送到客户手中,提高企业信誉。
2)销售人员专心搞销售,不必再为产品配送而操心。
3)生产人员专心搞生产,不必再为原料供应而担心。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著. 营销管理(第12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6页.
[2]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物流术语GBT18354-2006[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年第1版.
[3] 王斌义著. 现代物流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45-246页.
[4] 李学工. 论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的市场定位及其业态类型[J]. 财贸研究,2003年4月.
[摘要]连锁经营是当今现代化大流通最具代表性的商业经营模式,已成为现代商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也是现代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本文在零售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现状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几种主要的配送方式,结合他们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应当前我国零售连锁超市配送的可行性对策。
论文关键词:物流配送,对策
一、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现状
1、自建配送中心偏多,自营配送模式占主导
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认为,只有在一个配送中心能够支持100~120家分店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它的规模效益,但我国零售连锁超市不论大小都青睐于自建配送中心自营配送。据相关资料,到2007年底,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已近2500家,其中自建的就达1500多家。很多超市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原来就小,没有充分的资金来建设和运作配送中心,从而导致许多配送中心根本不能达到超市配送的需求。不仅导致配送效率低,统一配送率不高,还浪费了许多的物流资源。
2、商品种类多,配送要求高,配送效果不尽人意
零售业连锁超市销售的商品的品种繁多,涉及食品、日用品、家居装饰等,决定了对配送的要求高。如对于冷冻食品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要有严格的卫生和保温措施——食品冷链物流。据统计,上海的超市的冷链商品占销售额的20%以上。由于供应商的实力和地区不同,导致供应商所能提供的配送服务有所不同,很多服务都不能达到超市的需求。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水平参差不齐,物流配送的整体水平偏低。所以,超市也难以选择到比较适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导致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超市很少,物流配送的标准也不高。总之,不论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还是第三方物流模式,因企业实力与配送服务水平偏低,致使配送效果大多不尽人意。
3、统一配送率低,运作难度高,传统物流资源难以适应
零售业连锁超市的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间要求相对也比较严格。物流零售企业的销售量受随机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如促销)影响较大,造成门店的配送量波动大。对于仓储空间等资源有限的门店,一般要依靠提高配送频率来满足需求,有些小型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而且配送过程有时间窗限制,如限定某个时段到货。同时,目前零售业连锁超市,统一配送率低,缺乏高效率的物流配送,导致物流成本高,商品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百分之十几甚至更高。运作难度的增大,使传统的以单一运输和仓储为主业的物流企业难以适应。
二、目前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当前连锁超市的配送模式主要有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
1、自营配送模式
实力较强的连锁超市自建配送中心,主要是为本企业的连锁分店进行配货,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货物,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这种做法也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和战略发展需要。连锁企业都各有自己的经营特色,自建配送中心有利于协调与连锁店铺之间的关系,保证这种经营特色不受破坏和改变。
如果各家零售连锁超市都各自建立配送中心,会造成大量配送中心资源的浪费和人员的闲置,使得配送中心的费用和物流运营成本偏高。只有分店规模扩大使配送中心正常运转所取得的数量折扣和加速资金周转的效益,足以抵偿配送中心建设和设备所花费的成本,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2、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是指连锁超市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进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我国连锁超市企业还普遍存在现有物流配送系统不能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情况。连锁超市应在利用自己的物流资源积极建设物流配送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学会利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业者提供的物流服务加以弥补。
3、供应商配送模式
简单的说,供应商配送模式就是由生产企业直接将超市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各个连锁门店甚至到货架的物流活动。通常中小超市公司由厂方直送商品的比例较高,而大型连锁超市公司趋向于通过自己的配送中心对门店实施配送,据估计,厂方直送商品只占总量的15%~20%。该配送方式对供应商而言增加了成本,但对于由供应商到零售超市的供应链整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是指由多家连锁超市企业联合起来,为实现整体的物流配送合理化,在互惠互利原则指导下,共同出资建设配送中心,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共同使用配送车辆的配送模式,尤其是一些经营规模较小或门店数量较少的连锁超市常采用这一模式。但这一配送模式不太适合于中小型连锁超市。只有当连锁超市有较强的驾驭供应商的能力时,这种共同配送中心的建立才有可能。此外,连锁超市企业需建立一套完善的与供应商以及各连锁分店及时沟通和传递信息的系统,需要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适合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配送对策探讨
1、实力雄厚的连锁超市
实力雄厚的连锁超市可适度扩大自建配送中心的规模,主要为本企业的连锁分店进行配货,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货物,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这种做法也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和战略发展需要,提高其现代化水平。
2、中小型连锁超市
中小型连锁超市,通过组建横向物流联盟构建他们的物流配送体系。连锁企业与专业物流服务提供方的长期合作会形成一种战略性的纵向物流联盟关系,而解决目前连锁超市的配送问题,除了纵向联盟,另一个关键就是要组建连锁超市企业间横向物流联盟,可以使连锁超市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降低风险和运营成本,实现物流合理化。
3、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
从战略层面上,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使连锁零售企业减少固定资产投资,规避经营风险,集中于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第三方物流借助自身优势,降低物流复杂性,提高对顾客的响应能力,有效解决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时间和空间管理上的难题;再者,第三方物流能够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企业弹性;同时,选择第三方物流可以大大减少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交易成本。
四、结束语
在连锁企业飞速发展的市场背景下,合理的配送模式是提高商品流通效率促进合作伙伴之间的资源整合及优化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国连锁企业的配送模式以自建配送中心自营配送为主,而且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供应商的配送能力参差不齐,从而导致了我国连锁企业整体的配送效率低、配送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正是基于为连锁企业解决这些配送问题的想法,对连锁企业典型的配送模式进行分析,从而为连锁零售企业经营者寻找适合自身的配送模式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现代物流联合运输区域协调管理及网络构建研究——以广西西江水铁联运为例丁伟中南大学2012-05-01
城市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曹翠珍山西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摘 要】城市物流是城市的经济命脉,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又直接决定着城市物流业的发展,现代化的城市物流配送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全面、健康、快速发展。城市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已成为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城市物流发展的瓶颈,而且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经济的发展。城市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应从城市整体观念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本文针对我国城市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城市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得出目前我国城市物流配送模式的主要趋势是协同配送,中小企业应选择外包配送模式,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可以选择自营或综合配送模式。【关键词】:城市,物流配送, 配送模式城市物流是城市的经济命脉,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又直接决定着城市物流业的发展。现代化的城市物流配送有利于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的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吸引外资,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网络化的大区域市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城市物流配送存在一定差距,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围绕我国城市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城市物流配送的模式进行研究,旨在提升城市物流配送的现代化水平,以期促进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业的发展。一、城市物流配送及其作用城市物流配送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信息技术,现代化的物流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城市区域内客户的需要,严格守信地按照客户订货的要求,通过备货、存储、分拣、包装、信息处理和增值服务等作业,将商品、信息、服务交给用户。城市物流配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物流配送有利于城市物流实现合理化。配送不仅能够把流通推上专业化、社会化道路,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流通分割和封锁的格局,以集中社会劳动的方式来调整库存结构,改变分散和分割的流通格局,在此基础上形成规模经济。2、城市物流配送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通过集中仓储与配送可以实现企业组织的低库存和零库存的设想,提高社会物流经济效益。可以解脱出大量的储备资金用来开发企业的新业务,改善企业财务状况。3、城市物流配送有利于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城市物流配送贯穿着技术(包括管理技术)的更新和设施、设备的改造,而且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支撑;同时,城市物流配送的完善和不断发展又为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良机。4、城市物流配送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物流配送可以使不同的流通组织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多功能的、一体化的物流运作模式。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更能发挥流通组织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因此,通过实行配送,可以减少社会范围内的迂回运输、交叉运输、重复运输等现象,有助于缓解城市道路交通矛盾,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减少运输费用。二、 当前我国城市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一)配送管理方面1、管理体制分散、管理条块分割、管理层次较多,本位主义严重、管理规章政出多门,严重制约了物流配送的社会化发展。2、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管理法规不健全,发展物流配送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 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许多重要基础设施仍然处于垄断经营状态,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3、物流业虽然整体上存量资产较大,但是资产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竞争力弱、发展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物流配送市场化程度低,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时效性。4、专业的物流配送管理和技术人才短缺。目前物流配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意识不足,缺少市场开拓的主动性。能够对物流配送进行高效、科学管理,并通晓现代物流配送运作和物流配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高层次人才更为少见,这一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物流配送的进一步发展。(二)基础设施方面1、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与物流配送的需要不相适应,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我国物流配送设施,除少部分是引进,更新和修建的以外,绝大部分设施如仓库、装卸机械等都是50年代或60年代建设的,陈旧落后。而发达国家,已实现物流配送机械化、自动化和电子化。2、技术装备落后。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发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3、物流系统标准化程度低。要使物流配送业务做到高效,一方面要使运输工具标准化,包括集装箱、托盘、货车、货架等;另一方面是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即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要用同一标准,各方面的信息系统能够对接,交换数据,共享信息。(三)配送规模方面近年来,在全国各个城市,大卖场、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等新兴业态层出不穷,特别是以连锁制形式开设的专业店和专卖店,在商业街、商业中心地区,以及在大型商业设施和百货店中发展很快。从世界各国连锁经营成功经验来看,实行商品供货的统一配送是连锁经营的精髓所在。但是,目前我国城市连锁商业的物流配送规模还存在许多问题:1、 大多数连锁企业都青睐于自建配送中心。自建配送中心需要很多的条件,最重要的是资金、规模和专业化程度。有资料统计,在北京一个大型的超市公司要建立一个配送中心,包括土地、仓库、运输设备、物流机械和计算机设备等费用的开支将近一亿元人民币。如果各家超市公司都各自建立配送中心必然会造成物流资源配置上的严重浪费。2、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不高。我国目前连锁企业配送规模普遍较小,国外统一配送率一般为80%以上,而我国只有60%左右,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对于鲜活易腐商品、冷冻商品,分店不愿意统一配送,多数采用直接送货上门的办法。绝大多数配送中心没有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60%的人员、设施处于闲置状态,配送成本偏高。三、 城市物流配送模式选择(一)物流配送模式1、自营配送模式。某些大型生产企业和连锁经营企业创建自营配送中心完全是为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配送服务。选择自营配送模式有两个基础:其一是规模基础,即企业自身物流具有一定量的规模,完全可以满足配送中心建设发展需要;其二是价值基础,即企业自营配送,是将配送创造的价值提升到了企业的战略高度予以确定和发展的。2、协同配送模式。协同配送是指在城市里,为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合作下,由一个卡车运输业者,使用一个运输系统进行的配送。协同配送也就是把过去按不同货主、不同商品分别进行的配送,改为不区分货主和商品集中运货的“货物及配送的集约化”。3、外包配送模式。外包配送模式也就是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模式,通过为一定市场范围的企业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而获取盈利和自我发展的物流配送组织形式。4、综合配送模式。综合配送模式是指企业以供应链管理为指导思想,全面系统地优化和整合企业内外部物流资源、物流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对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环节实现全方位综合配送,充分提高产品在制造、流通过程的时空效应,并为此而形成的高效运行的物流配送模式。(二) 应用SWOT分析法选择配送模式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应用SWOT分析法在选择配送模式时,主要考虑如下因素:一是潜在的内部优势S(Strengths),比如企业在物流人才、物流配送成本、物流配送技术、物流设备、物流配送策略和客户形象等方面优势所在。二是潜在的内部劣势W(Weaknesses),比如没有明确的物流政策、过时的物流设备,缺乏物流统一的管理或较专业的物流人才、物流配送成本明显高于主要竞争者等。三是潜在的外部机会O(Opportunities),比如宏观经济政策对物流配送业的鼓励和扶持、物流配送需求量的增长空间、国内外物流理论的发展、物流配送专业人才的不断涌现等。四是潜在的外部威胁T(Opportunities),比如成本较低的国外物流服务商的介入、主要竞争对手物流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整个市场不景气、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供求矛盾等。应用SWOT分析法选择配送模式的具体方法是:依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找出对本企业配送活动及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内部及外部因素,并根据所确定的标准,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价,从中判定出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用SWOT矩阵选择配送模式,如图1所示。(三)我国城市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思路针对我国城市物流配送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据如上的SWOT分析,我国城市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基本思路是:1、协同配送是我国城市配送的主要趋势目前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中无论是大卖场、超市、便利店,还是专卖店、百货商店,如果已经建有自己的配送中心,面临巨大的外部机会,却受到内部劣势的限制没有明显的规模效益,属于第Ⅱ类(W+O)企业,就应该走战略联盟之路,选择协同配送的模式。如北京的西客隆、华普,太原的美特好、唐久便利等。(1)选择协同配送的主要原因首先,目前我国多数连锁企业只有几家分店,规模过小,致使低价的统一进货不能保证,企业的规模效益不能发挥,使得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考虑到配送收入与配送成本因素,配送中心业应具有相应的配送经济规模。发达国家连锁经验证明,一个连锁企业一般只有发展到14家店铺以上才能开始盈利。其次,我国的大多数连锁企业都有自己的车辆、仓库,而自有车辆实载率仅为25%。平均一个配送中心负责配送20个店铺左右,平均每辆车承担了2-3个店铺的送货,而日本的连锁店一个配送中心负责配送70个店铺只需4-5辆车。因而很难恰当地配备各种设施,普遍存在设施不足或过大过多,闲置浪费的现象。再次,大量运输车辆及装卸设备集中在配送中心——城市商业区,在行驶过程中交错往返,导致交通拥挤,道路堵塞,造成了城市严重的交通问题;对为数众多的自设配送中心的中、小型企业来说,经营管理费用过高,导致成本上升,效益下降,企业不堪重负。(2)开展城市协同配送的建议第一,便利店、超市、专业连锁店都可以采用集中式协同物流配送。集中协同物流配送可以推进补货作业的系统化;配送中心将各类商品按货架分拣归类装箱,并把这些货物的有关数据事前通知店方,店方在接收货物时,只要按事前发来的清单验收即可。第二,不同行业批发商结成联合体,实行共同配送。例如,日本的三友食品公司与10家专业批发商合作,共同建立起向饮食连锁店供货的配送中心,充分发挥与零售商合作的潜力,不仅提供单纯的物流配送服务,而且利用POS数据系统来提供销售预测及菜单提案等,增强综合服务能力。第三,饮食连锁经营需要集中式配送物流的支持,并且其物流配送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饮食店与超市等相比,经营商品种类的绝对量小。但是,如果从饮食连锁经营的规模角度来考虑,供应不足和如何保持零库存是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采用以集中协同配送为服务方式的供应系统,那么所带来的利益是非常大的。2、外包配送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最佳选择目前,我国在城市物流配送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属于第Ⅲ类型(W+T)企业,即: 内部存在劣势,外部面临强大威胁。这样的企业就应该减少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选择物流配送外包的模式,集中各种资源,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因为盲目的建立配送中心,很可能造成人、财、物等方面的浪费。配送中心与店铺面积有一个相适应的比例关系,从世界连锁业发展的实践来看,一个便利连锁公司,在拥有20个店,总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时,就可考虑建配送中心;一个超市连锁公司,在拥有10个店,总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时,就有建立配送中心的必要。所以当企业发展还没有达到理想规模数时,选择物流配送外包模式是最佳的战略决策。3、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选择自营或综合配送(1) 第Ⅰ类型(S+O)企业选择自营配送。虽然我国的物流配送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也涌现出一些实力相对雄厚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很好的内部优势以及众多的外部机会,对物流配送越来越重视。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2001年,国内连锁百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面积平均达到9693平方米。 不少企业还引进了先进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电子标签和自动分拣系统等物流配送设备。如:联华、华联、农工商、华润等大型连锁超市公司,均建立了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和现代化的配送中心。(2)第IV类型(S+T)企业选择综合物流配送。从位于世界500强之首的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的成功和百年零售大厦凯马特的破产,我们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理念下的综合物流配送体系是企业构筑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即使是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也应该下苦功整合整个产业链上的物流配送体系,踏踏实实地构筑自身的优势。在流通领域物流配送过程中,供应商、配送中心和零售商三者之间的协调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库存问题。因为,传统的流通环节中的零售商、批发商、供应商都有各自的库存,各个供应链环节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由于各自的库存控制策略不同,不可避免地产生需求的扭曲,导致供应商无法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活动都是同步进行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使供应链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测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牛鞭效应”。参考文献1. 王梦奎,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J],《管理世界》,2004. 42. 刘伟华等, 论城市物流配送发展的新趋势[J] 第22卷第3 期《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 .9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3—2004)[M],中国物资出版社4. 唐德才, 我国物流配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物流》,. 范李平, 共同配送 现代物流的新方向[J],《商品储运与保养》,. 杨红武, 我国零售全业物流配送模式[J],《中国物流与采购》,(下)7. 郑欣, 共同配送——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有效途径[J],《商品储运与保养》. 廖洁君 陈燕, 城市物流中多目标配送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贾争现等,《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1/48【题 名】基于multi-Agent的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作 者】李爽【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7Z).-189-1892/48【题 名】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及其选择【作 者】贾兴洪【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7Z).-141-1423/48【题 名】城市连锁起市配送中心的发展及其规划【作 者】李翠芝【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7S).-124-1254/48【题 名】连锁商业配送中心规划决策分析【作 者】张毅[1,2] 李金辉[1] 邢占文[2]【刊 名】江苏商论.2007(4).-16-175/48【题 名】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控制新方法【作 者】顾淑红【刊 名】商业时代.2007(10).-17-186/48【题 名】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策略研究【作 者】杨国军 钟立群【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5S).-48-487/48【题 名】浅议物流配送在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中的应用【作 者】赵兴艳【刊 名】中国市场.2007(2).-22-228/48【题 名】论新时期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作 者】王颖【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12Z).-161-1629/48【题 名】我国零售连锁业中协作型直通配送研究【作 者】但斌 孙家文【刊 名】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2).-14-1710/48【题 名】连锁门店选址与配送中心选择联合决策的f-MIGP模型【作 者】关志民 陈兆春【刊 名】控制与决策.2006,21(12).-1397-1401,140611/48【题 名】我国快餐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思路【作 者】刘致良【刊 名】特区经济.2006(10).-226-22712/48【题 名】问题与对策:我国连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作 者】李曙明【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7X).-92-9313/48【题 名】汽修连锁企业配送与相关财务会计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作 者】张岚【刊 名】财会研究(甘肃).2006(10).-38-3914/48【题 名】用SuperMap Object开发基于GIS的连锁店配送信息系统【作 者】尹涛【刊 名】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7).-3189-319215/48【题 名】中式正餐连锁配送与其他业态业种连锁配送的比较【作 者】付岗 廖洪柳 王常红【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06X).-251-25116/48【题 名】连锁百货业:配送方式亟待改变【作 者】王彦嫣【刊 名】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9).-44-4517/48【题 名】考虑反向物流的连锁经营配送路径的优化设计【作 者】江玮璠 何建民【刊 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5).-609-61218/48【题 名】基于网格计算的商业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处理【作 者】伍汝祺【刊 名】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5).-32-3519/48【题 名】Voronoi分割模式下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 者】严洁云 石松 肖桂荣【刊 名】计算机应用.2006,26(5).-1202-120420/48【题 名】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策略分析【作 者】陈刚【刊 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4).-143-14521/48【题 名】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作 者】王杨【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5(12S).-156-15722/48【题 名】基于电子商务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体系框架探讨【作 者】彭鸿广【刊 名】商业研究.2005(20).-203-20623/48【题 名】基于GIS的连锁企业商品配送服务【作 者】王远飞[1] 朱海燕[1] 叶雷[2]【刊 名】测绘科学.2005,30(5).-62-6424/48【题 名】2005年中国邮政在农村建7万处农资连锁配送点【作 者】无【刊 名】农药.2005,44(6).-253-25325/48【题 名】连锁经营商品配送发展研究——以成都市为例【作 者】向宏志【刊 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2).-161-16326/48【题 名】7—11连锁便利店物流配送体系研究【作 者】许利华【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2).-84-8527/48【题 名】讯宝科技部署WLAN企业移动解决方案——苏果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实现高效物流管理【作 者】无【刊 名】计算机与网络.2005(1).-50-5028/48【题 名】连锁经营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作 者】张玉刚【刊 名】商业研究.2004(5).-168-17029/48【题 名】连锁超市配送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与实现【作 者】欧广宇 曹渠江【刊 名】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26(3).-271-27430/48【题 名】试析我国连锁企业配送中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 者】欧阳泉【刊 名】价格月刊.2004(5).-35-3631/48【题 名】配送中心建设及服务创新——我国连锁企业经营战略【作 者】雷雯霏 王明明【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3(12).-42-4332/48【题 名】突破瓶颈全面推进——双汇集团实施商业连锁配送系统体验【作 者】郭红【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3(8).-10-1133/48【题 名】连锁书店配送系统的合理规划问题【作 者】吴赟【刊 名】出版发行研究.2003(4).-36-3834/48【题 名】论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的构建【作 者】陆淳鸿【刊 名】商业研究.2003(5).-153-15435/48【题 名】连锁经营企业配送中心建设关键问题的探讨【作 者】霍红[1] 霍岩[2]【刊 名】商业研究.2003(4).-56-5836/48【题 名】华夏陶瓷博览城南国连锁配送中心成立【作 者】无【刊 名】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4).-12-1237/48【题 名】我国连锁商业配送中心的沿革与发展【作 者】王焰【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3(3).-19-2138/48【题 名】连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问题及其对策【作 者】刘培松【刊 名】经济管理.2003(11).-76-7839/48【题 名】建好配送中心拓展连锁经营【作 者】邱坚【刊 名】江苏商论.2003(2).-14-1540/48【题 名】国内外连锁业配送中心的比较分析【作 者】徐杰 汝宜红【刊 名】交通企业管理.2002(9).-28-2941/48【题 名】论物流配送是连锁经营成功的关键环节【作 者】梁红岩【刊 名】生产力研究.2002(4).-50-5242/48【题 名】突破连锁配送瓶颈【作 者】王焰【刊 名】商业时代.2002(07A).-5-643/48【题 名】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作 者】韩晓莉【刊 名】商业研究.2002(6).-141-14344/48【题 名】全国经贸工作会议确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是今年重中之重【作 者】无【刊 名】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6).-8-945/48【题 名】连锁经营的商品配送模式分析【作 者】王文莲【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2(3).-18-2046/48【题 名】超级专业店的连锁经营与配送中心的配置决策【作 者】龚树忠[1] 张闯[2]【刊 名】财经问题研究.2002(4).-69-7147/48【题 名】管好物流配送发展连锁经营【作 者】李志峰【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1(7).-21-2248/48【题 名】配送是图书连锁经营的基础—关于上海图书配送跨越发展的启示【作 者】蔡国诚【刊 名】出版广角.2001(12).-53-54
关键词:城市物流;配送;规划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093-02 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是以城市道路网为载体,以主要物资的生产地、集散地为依托,通过构建具有合理规模、优良服务、先进技术的...
320 浏览 3 回答
86 浏览 3 回答
218 浏览 2 回答
183 浏览 4 回答
233 浏览 3 回答
161 浏览 2 回答
291 浏览 2 回答
321 浏览 3 回答
180 浏览 4 回答
261 浏览 4 回答
186 浏览 4 回答
245 浏览 4 回答
256 浏览 3 回答
277 浏览 4 回答
114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