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关于叶天士是一个高尚的人,因为他一生痴迷的是医术,钻研的是医道,并发扬广大,他开创立中医关于瘟疫治疗的一个流派,并由他的弟子整理出了传至后世的文献资料,果真善莫大焉。我为你整理了医痴叶天士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看完《医痴叶天士》后,我在网上搜了搜叶桂的平生事迹,“医病治世,不贪荣华”是对他最准确的评价,他的医痴精神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前些年,我还经常看到医生拿药品回扣的事,心里不禁为这些行为搞到羞耻。在电影中,叶天士在路遇乞丐时,主动为乞丐、乞丐的母亲和孩子诊治,他既坚持原则收取诊金,又施舍多出诊金几倍的银子,让乞丐为母抓药。在现在,即便我们没有能力去向病人伸出援手,但我们也不能因职务之便去赚取多余的钱财。叶天师在知道乞丐无钱付医药费时说了一句话“我行医天下从不多取一分,也不少取一文”,他说给乞丐打了两折加上一个折上折只取走了乞丐能付的五文钱,又让乞丐向他乞讨,施舍乞丐银钱时又说这钱与医道无关,我就觉得叶桂是很可爱的一个医痴,肚子饿着也要去给乞丐一家看病。在知府被叶桂用响豆之法治好了以后,知府却以为叶桂耍他将他抓了起来,直到皇上病重太医无法治请叶桂治病时,叶桂为了医治在狱中的犯人拒不出狱,在妻子的劝说下出来。也可以看出叶桂不畏权贵,把生命放在第一位,不因别人身份高贵而对别人卑躬屈膝。
“学生行医三十余载,深知医道通于天道,医者有割股之心,而不可有丝毫一己之念,这医术乃济世之术,医者关乎千万人之性命,人命关天,若把医术当成求名求利之术,则无异于盗匪,学生深知医术不可和钱财扯在一起,只有无私无我,医术方可圆润如意,医道方可为正道”这段话是叶桂治好皇上病后,皇上要赏赐他时说的。叶桂他救乞丐、救皇上、救盗匪,他救人不分贵贱、不分好坏,只讲“医道”。叶天士他“痴”,却又不傻:在给乞丐治疗病后,他回到家里后,拿自己的身体来试验探究如何可以“更好的为穷人省下买药的钱财”;再给皇上治疟疾时,他苦思一夜,反复揣摩,终于得到正确的方法;在江阴治疗霍乱的时候,前一周由于没有找对方法治疗,最后终于找对了,他就让章楠几号医案,还说“让后人知道我们是如何失败的”,这也许只是一个小的`方面,但是他的治学真的让我们不可不重视。
叶桂临终前告诫他的儿子们:"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这是一个对自己的言行极端负责的仁者之言。他是一个节操高尚的人,一生痴迷在医术上,钻研医学之道。他开创了中医治疗瘟疫的一个传说。我们应该时刻以叶天士为榜样,不论是做人做事,行医救人都是我们所追求的。中医之道,在于人心。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人,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
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之古训。
今值元旦,巧遇电影《医痴叶天士》播放,其内容塑造了乾隆年间大江南北温病流行之往事。
其言“医痴”,实属“医魂”之意也。
叶桂精心研究温病,勇于实践,其创新精神、卓著疗效,倍受世人瞩目与称道。
若论温病学,纵观其崛起,发展与成熟,颇为迅速,而其生命力亦极其强大。
温病之论,上溯《内经》和《伤寒论》,下迄明清专著,如《瘟疫论》、《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目不暇接。
温病之治,“流脑”、“钩端螺旋体病”、“流腮”、“麻疹”、“白喉”、“肠伤寒”、“疟疾”和“痢疾”等,中医皆有丰富而成熟之经验。
解放之初,著名老中医蒲辅周辨治石家庄之“乙脑”,近年“非典”、“流感”之防治,亦足见其疗效。
为此,中医之史,也是与急性热病斗争之史!
愚年少之时,曾见家父以滚水浸渍生大黄,疗“流行性出血热”于危急之时,确有截断扭转之效。
家父虽作古多载,而其力挽狂澜、救死扶伤之身影,迄今尚记忆犹新!
在影片《医痴叶天士》中,记述了一代名医的医者仁心。其中有两个故事,一个是叶天士给乞丐看病坚持收诊费,却打了二折又折上折。最后,让他行乞,再给了他买药钱。另一个是,叶天士给皇上看病,当皇上打算赏赐他是时候,他也坚持只收诊费拒收奖赏。
在上述两个故事中,我们都能看见叶天士作为医者的原则:只收取也必定要收取自己应得的酬劳。我们常说医者仁心,但医者不是“圣母”,没有人有义务去无条件的帮助一个陌生人。献爱心是情分但不是本分,医生同样需要维持生计,也同样有支撑家庭的责任。抚养儿女,赡养老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为人之道,生而为人的医者同样需要,这时候医生就是一份谋生的职业。愚以为,只有能够维持生计,照顾好自己与家人的医者,才能有精力去坚持心中的医道。回到现实,由费用引起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在大医院里专家门诊的挂号费就要上百。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无人生来便是医者,而医者也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栽培,他们还有自己要维系的生活。
此外,叶天士更令人敬佩的地方在于:有人道的医道之下还有仁心——有对病人的体谅。他让乞丐向他行乞,再给药钱,后来又以自身试针,为乞丐想省钱的好法子。叶天士有硬的一面也有软的一面,坚持自己的原则是硬,愿意为他人着想并付诸于行动是软。他的仁心就像一颗夹心糖,吃进嘴里甜滋滋,硬邦邦的,久抿后,中间的果酱爆开,别有一番滋味。那颗仁心啊,无愧于家人,无愧于天地,是有责任的仁心!
所以在我心中,那种爱心泛滥,不顾自身一味施舍他人的人没有真正的医者之道,他们只有一座漂亮的泡沫城堡,轻触便会消失;那种心里只有钱财,利益至上的人更不具备医者之道,空有技术没有仁心。叶天士之道才是真正的医者之道:人道+仁心。
好久没有看中国古代的电影,也好久没有看如此纯粹的电影。
一直都对中医有莫名奇妙的好感,一直都觉得学医的人都怀着一颗悬壶济世的心,在网上偶然间发现了这部影片,没有任何执念的从头到尾,最后唯一想给它的评价是纯粹,干净。
面对乞丐都要收自己作为一个医生的诊金,回头来却又主动以另外一个身份给予比诊金更多的钱给乞丐去抓药治病;面对官员和强盗两种不同的身份,可以用同样平等眼观去看待他们;治好天子的疾病,面对天子赏赐,也可以当面拒绝,只收自己的诊金······
也许,在别人眼中,又该说他傻了吧,不求荣华富贵,放弃唾手可得的权势,只在山野间过闲云野鹤的生活治病救人,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繁华尘世,纷纷扰扰,所有的人都在过着繁忙的生活,满足自己各种欲望,不停地追求着更好的物质生活,可是又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那般痴傻,只顾着自己对医学的那份痴念,只顾自己心中对治病救人的期许,安于清贫?
也许,很多人都缺少属于心中的那份痴念,忘记自我,只求做得更好。
所需的,不过是一点痴念而已,但愿你可以早日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痴念,然后为了它,干净的,纯粹的,去努力。
回想两年前古代哲学课上老师给大家放《医痴叶天士》的电影,那时中医基础还十分薄弱懵懂,今日再次回顾此片,深深享受其中,行云流水的畅快,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的舒心。
自从本学期开始学习温病学和医案学,叶天士的大名真是如雷贯耳,温病学的祖师爷,医案老师亦是反复提及《临证指南医案》对中医临床的重要作用。
之前尚且对叶先生没有感觉,然而,观影之后,叶天士这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形象实在令人难以释怀,身为医者,我们并不需要神化,也不需要轰轰烈烈,只需真真实实的纪实就好了,因为医者仁心只需要通过平常的待人处事即可表现地淋漓尽致,叶天士走在路边给乞丐治病,被劫到山上给土匪好汉治病,被关进牢里给牢里的狱友们治病,完全不顾身在何地,我已无我,给苏州知府治病,传到行宫给皇上治疟疾发热,我没有看出他对不同患者有什么不同,对天下的患者一视同仁,竭尽本分之事,坦荡利落,又风趣幽默,看叶先生的举动我总忍俊不禁,痴而不傻,狂而不妄,为什么看叶先生感觉这么舒心,因为这正是大医精诚最好的体现,医术固然可以治病救人,但若没有医德便不能成为医者,而叶先生正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被他的医德所感染、所感同身受,我身边要是有人这么对我,我也一定崇敬佩服。
说他医痴,但正是这种对医学及苍生的痴狂成就了他,他若不痴,便不会身外无物,便不会心不旁骛,便不会我已无我,抛功名利禄于九霄云外。拒绝皇上恩赐时叶天士谢罪道:“学生行医三十余载,深知医道通于天道,医者有割股之心,而不可有丝毫一己之念,这医术,乃济世之术,医者关乎千万人之性命,人命关天,若把医术当成求名求利之术,则无异于盗匪,学生深知医术万不可和钱财扯在一起,只有无私无我,医术方可圆融如意,医道方可为正道。”看到这我才领悟,原来叶天士行医救命从不收赠礼只收诊金,是小,不把医术当成求名求利之术,不借行医之名去行盗匪之实,才是大。叶先生若想顶戴花翎自是容易,之前先皇上传其进入太医院,叶天士要去民间服务于万千苍生,他便抗旨不遵,先皇也没有怪罪,并有所旨意:叶天士是大清朝的一个宝,要细心关照,这让我想起刘果老师讲的例子,别的医生都忙着做实验发论文升职称,但有一个医生不管这些,只顾着潜心提高临床疗效,患者量和口碑自是远远高于那些高职称的同龄人。
近日有所想法,今后要多看一些医学题材的纪录片和电影,真是有趣又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