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变革最激烈的时期之一,它终结了封建社会,中国走上大一统帝国,带来了周秦之变。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 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是前所未有的、摧枯拉朽式的大变革,历时长、涉及面广,实际上转型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才算真正完成。 一、军事上战争逻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诸侯国之间的互相征伐使得奴隶社会的封建割据走上了末日之路。末日之路的由来,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变化,就是战争逻辑变了。春秋之前的的战争,其实不是以砍死人为目的的,战争的礼仪性大于实用性。但到了春秋中后期,战争变成以砍死人为目的了。也正是由于这个战争逻辑的变化,才把中国引向了大一统。 为什么战争逻辑会变化呢? 原因在于,春秋末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技术发展,它带来了新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打破了过去的社会均衡,封建社会当中的贵族秩序崩塌了。贵族们是征服者,觉得要把自己跟平民区分开,才能显出自己的高大上,所以他们都有特别强烈的等级、秩序意识。这种意识也延续到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他们认为战争是个很高贵的事情,《左传》里有句话,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就是说只有祭祀和战争,才是国家的大事。这么高贵的事情,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参加,平民没资格。 第二,贵族打仗,比的是谁更符合“礼”的标准,这里所谓的“礼”是“礼仪”的“礼”,但它绝不仅仅是礼仪,而是代表着一整套秩序,能够给所有人都规定出上下尊卑的恰当位置。 换句话说,贵族们打仗是有规矩的,规矩就是按照“礼”来打,而战争的目的就是恢复“礼”的秩序;如果不依照“礼”来打,赢了也没面子,因为你更加破坏了秩序,正如春秋后期的宋襄公。 从春秋后期的楚国开始,开始了不按套路打,这种事情是有传染力的,各国都怕吃亏,底线也越降越低,战争的实用性开始超越于礼仪性之上。 二、经济、社会出现了重要的技术变迁 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技术变迁,让诸侯力量的扩大有了可能。正是因为这两次技术变革,打破了君主和封臣之间的力量均衡。 第一个技术变迁,是铁器和牛耕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铁器与牛耕的出现,提升了平民的劳动效率。过去,他们的耕种效率很低,只能在贵族控制的公田、又叫井田上种地,没有能力再去开垦自己的私田了;但是,铁器和牛耕让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了,平民有余力去开垦自己的私田,甚至索性就从贵族控制的井田上跑路了。此时君主、贵族、平民三者之间的一种复杂博弈关系就出现了。对贵族来说,平民逃离井田,会削弱自己的力量,所以要控制他们;而对君主来说,只要能帮助自己削弱贵族封臣,那就是值得拉拢的盟友。 于是君主与平民之间就逐渐形成一种结盟关系,君主向耕种私田的平民提供保护,平民向君主交税。平民从井田上越跑越多,贵族所控制的井田制就逐渐瓦解了,贵族的力量也逐渐削弱了。君主开始获得相对于贵族的优势。 第二个技术变迁,是竹简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技术。文化的载体是文字,在周朝前期,文字是祭祀专用的,通过铸鼎的方式向外分发,除了大贵族们,没几个人有机会接触到文字,有文化的人就只能是大贵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开始被刻在一片片竹简上,这可比铜鼎要轻巧得多,不仅仅是便于携带,复制的成本也极大降低,知识传播的成本急剧下降,一般的贵族子弟、甚至运气好的普通百姓,都有机会学习文字获得知识了。 三、政治制度的重要变革 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使得国富民强,各国开始脱离大贵族的控制,发展出官僚制度的雏形。 由于多年的人口膨胀,这个时候出现了很多有文化、却无法获得一块封地的贵族子弟,他们就变成游士,到处寻找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的机会。 君主们早就想养一群可控的自己人了。什么样的人最好用呢? 第一,他们要在本国没有根基,没资本对抗君主; 第二,他们的地位尊荣都取决于君主的赏赐,就有动力与君主相配合。从别国跑来的游士完全符合这两点要求。君主与游士一拍即合,游士成为依附于君主的私人人事班底。这个人事班底,后来就发展为官僚制。 官僚和贵族的区别在于,本质上来说,官僚没有独立性,他们是职业经理人,其地位取决于君主的意志;贵族有独立性,他们是准合伙人,君主有大事必须和他们商量着来。 游士的出现,终于让君主们可以全方位碾压贵族封臣,诸侯国也就从君主与贵族共治的结构,转向君主说了算的官僚制结构。 这个过程在历史上被叫作什么呢?变法! 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等,就是这样展开的。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士,成了各诸侯国的新贵,他们压制住所在国的大贵族,把君主的意志贯彻下去。随着各种变法的展开,中国历史就进入到了战国时代。 对君主来说,这回有办法把平民也动员起来了。你们虽然不是贵族血统,但你们可以立军功。只要你有办法从战场上拎回更多的人头,你也有机会上升到比贵族还高的地位。 这种激励可不得了,战争的规模和频次急剧上升,大规模的灭国之战很容易就爆发了。灭国之战都到什么量级呢?比如很多人推崇的战神白起,一场战役就会坑杀赵国的40万降兵,这都在变法之后成为可能。 随着各国陆续变法,各诸侯国内部的旧贵族阶层被一扫而空。变法之后,君主能决定军功的标准,也就能决定官僚新贵们的地位高低,君主对国家的控制力就变得更强,再没有能够约束君主的力量,分封割据的封建社会也就逐渐走上了终结之日。 四、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到了春秋后期,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数百年来早已习惯成自然的秩序崩溃了。 这下很糟糕,人们突然发现赖以理解世界的坐标系没有了,世界的意义丧失了。这种时候,就是思想大爆发的时候。 人们开始苦苦思索,寻找意义。那些已被实践了千百年的一系列“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就变成人们思考的基本出发点了。 不同的思考,催生了后来说的诸子百家,也就是很多个思想流派。 各种学说根本上来说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传统。在这个问题上大致可以分出三种态度,就是主张回归传统、主张抛弃传统、以及完全不在乎,分别就对应着最重要的三个流派:儒家、法家和道家,其他的诸子百家,都可以视作这三家的某种变形。 儒家:克己复礼 孔子认为复古的路径是“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的各种冲动,依照传统留下来的“礼”的要求来做事。这样就能达到儒家的最高理想,“仁”,就是“仁义”的“仁”。 在春秋时代以前,人们依照“礼”来做事,只不过是对于传统的盲目跟从,随大流就行,用不着什么勇气。 但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依照“礼”来做事,就会显得迂腐,因为大流已经变了,遵从“礼”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这时如果仍然坚持这么做,唯一的理由就是,“这样做是对的”,跟有没有好处没关系。 这种主动抉择是充满着担当的,很需要勇气。所以,儒家当中逐渐浮现出对于道德勇气的赞美。 孟子有一句话,叫做“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说,只要认准了是正确的路,哪怕千万人阻拦,我也毫无畏惧地走上去,知其不可而为之。 法家:君主意志 在法家看来,儒家的理念也太迂腐了,既然明知其不可,还要为之,有什么用呢? 时代已经完全变了,你还非得依照过去的传统,不去理解现实的变化,只能是一群书呆子,不可能成事儿,而只会把天下带入危险的境地。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就出自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著作中。他说,想要用古代的政治逻辑,来治理当代的民众,基本上就是守株待兔的愚蠢办法。 索性就用“法”来取代“礼”,开创一套新的制度。为了能够推行“法”,君主就必须懂得如何应用诡诈之术来控制人,懂得如何利用甚至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局势。 这就是法家三宝,“法术势”,就是法令、权术、局势。儒家强调恢复“礼”,“礼”来自传统,贵族是“礼”的载体;法家强调创建“法”,“法”出自君主意志,官僚是法的执行者。 君主、贵族、官僚的博弈关系,各诸侯国的君主们肯定不会愿意接受儒家,而更愿意接受法家。所以孔子孟子都曾周游列国,都没得到过重用,反倒是法家的人占据各种高位。 有趣的是,法家的鼓吹者往往在本国是不受欢迎的,无论是商鞅还是李斯,都是在别国建功立业。原因在于,君主需要官僚在本国没有根基,才能听使唤;倘若是出身本国的法家,他总会有各种根基,这种人又太懂得法术势,很容易成为君主忌惮的对象。 脱离了家乡的游士,如漂泊浮萍,孤身一人,荣辱富贵都依赖于君主,君主最喜欢了。所以,法家只能在别国成事。 道家:无为而治 无论儒家法家是怎么思考的,在出于荆楚之地的道家看来,都会觉得,中原的人也太看不开了。道家认为,当今之计,是放下非得要搞点事情的想法。 顺其自然,让世界、让百姓自由自主地活动,事情自然就好了,这就叫“无为而治”。 周秦之变对中国的思想史还带来了自然延伸,就是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从秦皇到汉武,帝国的官方思想经历了从法家到道家再到儒家的转换过程。百家争鸣的思想自由,很依赖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彼此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终结点是天下的大一统。一旦一统,百家争鸣马上就会受到抑制。 周秦之变的过程中,中国的官方思想经历了从法家到道家再到儒家的转型过程,最终汉朝把所有新的要素都给综合起来,让中国从制度和思想两个方面获得稳定,中国走上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