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但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在输液器管路壁、管路内、滴斗内以及静脉输液针导管内经常会出现微量气泡,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给医患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还会引发医患冲突,对医院的管理带来消极影响。产生微量气泡的原因除了与输液中的药物特性,药液配伍有关外,还与输液器的质量与结构,大输液存放、配制、输液环境的温度及护士的输液操作方法等因素有关。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 分析来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输液管内出现气泡的原因,积极采取了相应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输液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原因 输液前药液温度低于室温 水在低温时比在高温时能溶解更多的气体,输液过程是一个药液不断升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气体会不断析出,合并,从而生成气泡,而且所升的温差越大,输液时间越长,气泡越明显[1]。经科学实验测定,1000ml水在不同温度中溶解空气体积见下表[2]: 由表可知:温度每上升50C,每1000 ml液体中,空气溶解量相差2 ml之多。输液过程中,随着溶液温度升高,会不断析出空气,只要有很少的溶气水(含隐气泡)进入滴壶下输液管,因输液管接触室温的表面积较大,升温也较快,就足够产生几十至几百个小气泡了。因此,药液温度与输液室室温的温差大是输液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 冬季输液所用药物在一般在5°C--10°0C下运输、储存,在药房时的药温提升在15°C--20°C,而输液室的温度一般是20°C—25°C;液体从领取到输液存在温差;门诊患者输液两次以上液体药物自带,在冬春季节,液体暴露在冷空气中温度更低。因此,输液过程是一个药液不断升温的过程,在升温过程中,药液始终处于气体过饱和溶液状态,会不断缓慢析出、合并生成微小气泡 [3]。 药物特性 某些药液本身的药性是产生气泡的另一重要原因。有些药液有挥发性,如硝酸酯类;有的药液有粘性,如葡萄糖;参类还含有皂甙类成分,具有很强的起泡沫性。而中药制剂中起增加溶解度作用的表面活性剂与肥皂有同样起泡沫性质。心脑血管药液的胶性与粘性对气泡的上升与消失起阻碍作用,中药制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使气泡的游离、合并析出减缓放慢,从而在溶液中容易产生大量并且持久的“隐气泡”,使原本能在药瓶和输液器茂菲氏滴管中释放的气泡下行到下软管后才得以显现。 其他因素 护士的输液操作手法与药物配制也会造成大量气泡产生。配制心脑血管药及中药制剂时,将药液直接从正置的输液瓶瓶口注入易产生泡沫;输液排气时,液体流速太快,将茂菲氏滴管内空气冲入药液内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泡来不及浮到液面上而进入下方软管。同时输液量大、输液时间越长,“隐气泡”的析出就越多。 2. 气泡输入静脉对人体的影响 静脉中如输入了微量气泡,可随静脉血流进入右心,进入肺动脉,最终到达肺毛细血管,由于气泡中分压大于肺泡内分压,可逐步经肺泡扩散呼出而消去;一部分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对人体不会产生太大的不良影响[4],如果输入的气泡量过多,严重的会导致患者猝死。 3. 预防措施 在配药时,将药液从倒置瓶口下方的液体中注入, 抽吸药液动作要轻慢,配药后将液体静置2--5min,使混合于液体中的空气静置后逸出,消散于液体容器中,倒置排气时,由于气体比重小于液体,气泡游离于液体上方,可减少输液过程中气泡的产生。 为避免液体温差过大产生气体,输液室在冬春季节应准备一定数量的液体,使液体温度与输液室温度基本保持一致,对输液患者的低温液体及时予以调换。输液过程中液体不易加温,以免随着温度升高不断析出气泡,同时加温也可能影响药效。 排气时,应尽量避免挤压茂菲氏滴管,将茂菲氏滴管倒置,使药液面达茂菲氏滴管1/2--2/3时,倒转滴管,同时放慢液体流速,使进入滴管液面内的小气泡有一上浮过程,避免带气溶液进入下方软管产生气泡。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输液情况,如果发现导输液管内有气体析出,应及时弹击输液器软管中的“微气泡”,避免聚合形成中大气泡,随时处理输液管、过滤器、头皮针软管内气泡。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同时输液器的质量也十分关键。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我们发现因此,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输液方法,了解产生气泡的各种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气泡的产生,同时输液过程中多巡视,及时处置输液管内贴壁微小气泡。参考文献[1]何雪英.输液管内气泡排出法的改进.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0(3):62.[2]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新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38(9):719.[3] 闫红丽,张昀杰,张金立等.静脉输液过程中气泡析出高峰时间探索与护理干预.山东医药,201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