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并不是水刊。
PLOS ONE在最近几年的操作,逐渐让期刊回归了本源,人们讨论的不再是它的发文量和奇葩,而是实打实的严格同行评议和出版创新。
1、控制发文量
PLOS ONE近几年也收紧了期刊发文量的口子,PLOS ONE的主编Joerg Heber 认为,期刊规模萎缩受到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作者的论文提交数下降;另一方面,期刊接受率也越来越低。从SCI数据库找到近几年PLOS ONE中国文章,发现总占比一直低于20%。2014年最大(),2015年跌到了,到了2019年更是只有,远低于美国。自2017年开始,它的老对手Scientific Reports的发文量就超过了PLOS ONE。
2、投稿严格2014年,PLOS对旗下所有期刊都制定了实验数据强制可用的政策,要求作者“使其论文中描述发现的所有数据完全公开,没有限制,除了少数例外”。所有PLOS手稿必须包含数据公开性声明,还强烈建议作者在出版前将数据提供给公共数据库。PLOS ONE这点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一方面,作者不敢伪造数据,另一方面,其它作者如果对某一篇文章感兴趣,可以直接下载数据,继续做下去。PLOS ONE对伦理审核的要求极高,不仅涉及人体和动物实验的伦理声明,对非商业化的细胞系、潜在的生物安全和现场调查等都有自己严格的标准。3、大规模更正和撤稿2014年,PLOS ONE,一年间发表论文更错说明1240篇(之前该刊没有更错说明)。这或许说明该期刊对论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2018年,PLOS ONE的撤稿数达到了53篇,占全年所有期刊撤稿的3%。审查这些文章需要PLOS投入资源,去年,他们新聘用了三名人员来专门处理这些问题。论文的价值需要一点时间检验。稿件质量有些不齐,不能用IF来简单衡量文章质量。PLOS ONE对投稿要求比较严格,peer review比较专业,在出版模式上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因此还是值得信赖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