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试论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键词:
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关联
摘要:
在当今社会,大学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人才教育和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发挥好大学的教育功能成为大学人所思考和实践的主题。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作为大学建设中两个重要的方面,承担着重任,要发挥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功能,产生深刻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要了解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清楚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找到将两者充分结合起来的对策。
一、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
(一)大学精神
什么是大学精神?很多学者对大学精神进行过研究,也给出了相应的答案,例如唐耀华认为“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稳定的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胡显章认为“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支柱和灵魂。它影响着每个大学认得成长过程和人生轨迹,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发展与影响力”,学者们从具体内涵和价值等多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大学精神的含义。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积累并得以延续的精神文明成果,是一种能有效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改善人们行为方式等的巨大精神力量。对于任何一所大学来讲,大学精神占据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所在,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实事求是、注重人文、尊重自由和鼓励创新等。
(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美国著名学者华勒在20世纪三十年代所写的《教育社会学》中提出了“学校文化”一词,这是最早作为校园文化的相关概念的提出。我国明确提出“校园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上海交大举行的第12届学代会和同年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召开的“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上提出了“校园文化”的概念。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的对校园文化的探究,有从广义狭义的角度研究,如陈志军、浦解明、左益等认为“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创造的精神财富及承载这些财富的载体、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狭义的校园文化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也有从组成部分角度分析,有学者认为可以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来看待校园文化,也有学者将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列,从结构上分析校园文化,如武建国《校园文化对高师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作用》等;也有从校园文化的功能分析、特定校园文化的研究对象分析等角度研究。笔者认为既要从广义狭义上理解校园文化,也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才能更好地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的辩证关系
大学精神同校园文化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建设校园文化离不开大学精神的渗透,同样,大学精神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承载。因此,要建设好校园文化,更好地发挥大学精神的影响力,必须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两者之间的联系
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之间的联系,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另一方面是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1.相同点
首先,大学精神还是校园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精神文明,都是校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校园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两者的所起的作用类似,例如凝聚作用、教育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等,两者功能与作用的相似,使得两者通常会联合起来发挥影响,作用也更加明显。最后,两者造成的影响范围和实效也存在共同之处,两者都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学校建设、人才培养和成长等存在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两者对学生踏入社会后的表现也会反映出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印迹。
2.内在关联
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内在关系,也正是由于这些关联,使得两者无论是在自我发展方面还是影响作用方面都显得密不可分。
首先,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所在。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校园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精神力量。“校园文化是在校园文化,特别是在校园传统精神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校园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发展而形成的,是校园精神文化体系中高度成熟并被大学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是学校具有特殊意义的具体化了的优秀文化教育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获得一定发展后形成的,是校园文化内涵中深层次的部分,体现了大学主体的价值观,同时,大学精神又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指导,使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不与流于表面化、缺乏系统性、行事杂乱无章等挂钩,保证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其次,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校园文化对大学精神而言,起着发挥平台的作用,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塑造离不开校园文化这个平台,“没有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就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主义,在实践中缺乏生更发芽的土壤。可以说,没有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了校园文化这个源头,大学精神才有了基础,有了校园文化作为根本,大学精神才有了依托。校园文化处处显现大学精神的印迹,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精神内涵的直接体现,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大学精神;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精神的承载,是大学精神功能发挥的基础;校园活动文化是大学精神的传播的有效手段,能够快速直接地发挥大学精神的影响,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制度保证,通过管理和纪律的约束提高大学精神影响的深刻性。
两者的关联并不是简单相互包含,只有当两者结合起来时才能将其功能和作用最大化。大学人如果没有在学校中受过两者的熏陶,踏入社会后受到的影响便无从谈起。
(二)两者之间的区别
尽管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之间存在着共同之处,但两者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仍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第一,两者的范畴存在明显差异。从两者包含的范畴角度,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更趋近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校园文化不仅仅包含精神方面,同时也囊括了物质、活动、制度、环境等,大学精神则是仅属于精神范畴,校园文化“构成学校的‘软实力’与‘硬实力’”,大学精神“只构成‘软实力’”。
第二,两者的地位有所不同。大学精神更加直指深层次的精神含义,大学文化各个要素虽然相互之间都存在联系、相互影响,但其内容纷繁复杂,梳理起来需要花费很大的经历,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之一。
第三,两者不一定会同时存在。大学精神是从校园文化中凝练升华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拥有校园精神。也就是说,存在大学精神的校园肯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但有校园文化的大学却不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大学精神。
三、深化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相互促进的对策
大学要获得好的发展,必须要兼备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两者缺一不可。在两者兼具的情况下,怎样协调好两者,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充分结合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那么关键就在如何结合与渗透。
(一)以大学精神为指引突显校园文化的特色
每一所学校都有校园文化。诚然,各个高校的校园文化存在相同之处,但在历史文化、区域特点、发展传承等因素的作用下,校园文化都不尽相同。保持校园文化的独特性,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之一,校园文化要别具一格,就离不开大学精神。以大学精神为指导,贯穿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围绕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来建设校园文化,才能更好地把师生员工的力量与智慧集中起来,引导他们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与价值观念,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文化标志,是校园文化中深层次的'精神范畴,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大学精神直接且深刻地影响着校园文化的特色。大学精神对于不同的学校而言是不同的,是具有特定校园特色的文化,以大学精神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进行规划建设,突出重点,形成属于大学自己的风格和特质,突显校园文化的特色。
(二)以大学精神为助力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与校园主体联系紧密,只要置身于校园之中,就能够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或者是直接接受教育,或者是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大学精神既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又是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表现在它的具体形式上,例如校园基础设施、校园标志性建筑和景观、校园活动等。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的发挥,如果没有大学精神作为助力,校园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就会显得空洞,苍白无力,甚至无法将意图表达清楚和产生混乱。大学精神是在大学文化长期发展中凝练形成的,以大学精神作为选择标准之一,选择积极向上的内容,采取深刻生动的形式,将校园文化表现得更加传神,即使像校园物质文化也能充分发挥其吸引力,产生教育效果。
(三)以校园文化为后盾发展大学精神的新内容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基地,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紧密相连,不能够简单割裂开。大学精神是从校园文化中凝练出来的。新时期,大学人“要对校园文化进行‘萃取’,把其中有益的、经得起考验的、反映时代精神的部分提炼、升华为大学精神的新内容”。这样不断发展不断充实的大学精神才能时时刻刻成为被众多人所接受的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隐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根本,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将隐含在校园文化深层中的大学精神挖掘出来,并结合新时期新情况,解读大学精神,赋予大学精神于时代性,但这并不是要将其脱离校园,无论在什么时候,对大学精神的解读和传播都离不开校园文化这个基础,大学精神只有立足校园文化,才不会脱离校园。大学精神被接受,所依靠的也正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阳光雨露,是大学精神这株绿色植物无法缺少的环境和条件。也就是说对大学精神而言,尤其是大学精神发挥作用时,需要校园文化这个强大的后盾支撑,才能影响到整个大学校园,影响到校园内最广泛的人群。
注释:
[1]:唐耀华.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及其建设思路[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1).
[2]:吕其庆,李乐.大学精神,守望在民族航行的船头—专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胡显章教授[J]政工研究动态,2008,(1).
[3]:陈志军,浦解明,左益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4]: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种类
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专题型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合型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