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取材于汉代流传下来的“东海孝妇”民间故事。窦娥因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丈夫早死,婆媳相依为命。流氓张驴儿闯入这个家庭,胁迫窦娥婆媳嫁给他们父子为妻,遭到窦娥严辞拒绝。张驴儿欲毒死蔡婆,结果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便嫁祸给窦娥。昏聩的桃杌太守严刑逼供,将窦娥屈打成招,并被处死。违法的人并未得到制裁,守法的人却被“法纪”送了性命。戏剧的锋芒直指酷虐的封建统治。当窦娥幻想破灭,她愤怒地呼喊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窦娥的责天问地,也是关汉卿的呼喊,代表着不屈从于现实命运的浩然正气。元杂剧多充溢着一种郁闷、愤懑的情绪,这是在异族统治下的元代作家目睹种种黑暗现象后的自然流露。但关汉卿在《窦娥冤》中表达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否定与诅咒般的诘难,具有无可辨驳的深刻性。 更多的资料参考这里!
1、如果你老师是正常的成熟的知识分子的话,不会同意你的观点的,成熟的人都知道种族灭绝是反要类罪;当年日本也没打算杀光中国人,也只是变中国为傀儡国,更不用说今天21世纪,时代的道德观要求的更高了;2、两国的关系都是时好时坏的,80年代的时候中日好的恨不能穿一条裤子,满街都是日本货,日本影视作品;英法百年战争,法德百年仇敌,美国从英国独立,二战时日美是仇敌,中美是盟友,现在你看看;3、老百姓过好自己的日子,学生读自己的书,别被政治家忽悠。虽然偶也理解,朝鲜还想解放全世界呢,我爹妈那辈子的人,也想解放全世界,现在就象着多挣点钱,换好房子。4、人不能生活在对别人的仇恨中,要为自己而活。我是用成年男人之间的口吻来谈的,希望你能接受。
1.爱国(1)引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今往来历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为捍卫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鞠躬尽瘁,舍生忘死。爱国志士永垂青史,受人景仰,卖国奸贼遗臭万年,遭尽世人唾骂。历史公正的裁决,早已昭昭在世!(2)事实论据文天祥宁死不屈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陈天华遥寄血书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杨靖宇献身抗日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科学家献身祖国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安徒生跟老友断交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堡原来是要好的老朋友。1848年普鲁士侵入丹麦的国境,这种侵略行为引起安徒生的极大愤怒。四年后,他到德国去旅行。许多德国朋友涌到车站去迎接他。一位朋友说:“奥古斯登堡公爵夫妇在家里等您,希望您去和他们会见。”“我不愿去见他们,奥古斯登堡参加了四年前普鲁士侵丹麦的战争,我怎么能去看这家人呢?”安徒生愤怒地说着。从此,两位老朋友断交了。“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萧邦,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后来他决定出国深造。在朋友举行的送别晚会上,朋友们赠送给他一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瓶。这只银瓶一直伴随着他19年。1849年秋天,萧邦病重垂危。临终前,他嘱咐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不会允许将我的遗体运回华沙,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3)理论论据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国既不国,家何能存?《革命烈士诗抄.杨靖宇诗》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赠台湾旧友》爱国如命,见义勇为。蔡锷《致柏文蔚电》爱国,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茅盾《给青年作家的公开信》爆裂同拚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秋瑾《吊吴烈士樾》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秋瑾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冯玉祥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陶行知《不投降歌》临患不忘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匈奴不灭,无以家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宋.陆游《登慧照寺小阁》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指南录.扬子江》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史.卢产伦传》一身救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怎样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唐.韦应物《寄畅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革命烈士诗抄.熊亨瀚诗》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候。唐.岑参《送人赴西安》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杂诗六首》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宋.李清照《上枢密韩公、兵部尚书胡公》我重视祖国的利益,甚于自己的生命和我所珍爱的儿女。 [英] 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爱。 [英] 拜论《福斯卡里父子》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匈牙利] 裴多菲《我是匈牙利人》我的祖国,我为你歌唱,为这片自由可爱的土地歌唱。 [美] 史密斯《美国》在你把爱国之心从人类中间驱除之前,不会有一个太平的世界。 [英] 萧伯纳《.奥弗菜厄蒂》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鲁迅《论辩的魂灵》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爱厂如家》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 [古希腊] 荷马《伊利昂记》当他爱他的国家的时候,他的国家也尊重他。 [英] 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我无论做什么,始终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俄] 巴甫洛夫《1935年工作的展望》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 [匈牙利] 裴多菲《我是匈亚利人》国之不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于1594~1595年间,属于他创作的第一阶段。在这以前,他已写过4部历史剧,4部喜剧和1部悲剧。他在历史剧中,批判封建统治集团的野蛮和残暴,在喜剧中歌颂爱情和友谊的胜利,而在这部悲剧中,他几乎将以上两种主题结合在一起。蒙太古之子罗密欧和凯普莱特之女朱丽叶一见倾心,但是这一对情人却因两大家族的世仇宿恨而丧生,他们的悲剧终于赢得了两家的和解,显示了爱情的最后胜利。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纯属虚构,意大利人班德尔(Bandell)最早写成小说。1562年英国人布罗克(Arthur Broke)将这故事写成长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史》,1567年潘特(William Painter)又将这一故事收入他的小说集《快乐之宫》中。莎士比亚这部悲剧取材于布罗克的长诗,但是无论情节和性格都有新的创造。这部悲剧在1597年以前就已轰动伦敦舞台,其后成为最受观众和读者所欢迎的莎士比亚剧作之一,许多音乐和绘画都以此为题材。 在长诗和小说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历时将近一年。罗密欧向朱丽叶求爱几周以后,两人方才秘密结婚;罗密欧婚后到杀死提伯尔特,其间经过三四个月;他的流亡,将近半年之久。而莎士比亚却将剧情的发展,压缩在几天之内据丹尼尔(Daniel)分析,自第一幕至第二幕第二场为第一日,星期日;自第二幕第三场至第三幕第四场为第二日,星期一;自第三幕第五场至第四幕第四场为第三日,星期二;第四幕第五场为第四日,星期三;第五幕为第五日,星期四;第五幕第三场结尾为第六日,星期五。,以便显示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热情来得异常迅猛,然而在仇恨和狂暴的封建势力摧残下,就立刻被毁灭。朱丽叶的年龄,在布罗克的长诗中是16岁,在潘特的小说中是18岁,而莎士比亚为了表现这位少女的天真和钟情,就改为14岁。 第一幕第一场是在维洛那的广场上。这一场戏可分三段:第一段自开场至亲王下场;第二段自亲王下场至蒙太古夫妇下场;第三段自罗密欧上场至结尾。罗密欧与朱丽叶为本剧主角,也为观众的兴趣中心。本剧第一场的用意,就在介绍罗密欧这个人物。然而莎士比亚不先写情人的恋爱,而写两家的仇恨,无非是要造成悲剧的气氛。他先用两家仆人的争吵,引出班伏里奥与提伯尔特两人来。班伏里奥系罗密欧之友,温和驯良,设法制止他们的争吵。而凯普莱特夫人之内侄提伯尔特,真是暴躁如雷,他一上场,斗争就更激烈。这两个陪衬人物的性格,也在语言和动作中表现出来。械斗发生之后,市民围观,于是又引得两家主人以及亲王上场。亲王最后重申严重警告,违者处死,这就是日后罗密欧流亡曼多亚的张本。一对情人尚未出场,早已愁云密布,危机四伏,提伯尔特那副神气、亲王那种警告,仿佛就是不祥预兆。 剧中主角出场,不宜过于简便,否则便无力量,不足引人注目。莎士比亚分明要使罗密欧出场,却先叫观众听说他,然后再看见他。我们现在且看莎士比亚在第二段中,如何为罗密欧的上场作好准备。第一,我们先从蒙太古夫人嘴里听到“罗密欧”的名字;在一场械斗之后,母亲关心儿子,当然会引起观众的注意。第二,罗密欧在剧中是个情人,所以班伏里奥与蒙太古的谈话,说他整天闷闷不乐,不知有多少心事,活现出一个情人的神态。 第三段中,罗密欧第一次与观众相见,莎士比亚便正面表现他的失恋痛苦。罗密欧满腔热情,无所寄托,苦痛烦恼,难以排遣。他说,他曾失去罗瑟琳的欢心,因此苦恼。这时他只是渴慕爱情,而还没有得到爱情。莎士比亚利用这种心境,以表现罗密欧确是热情青年,一旦遇见真爱,定然不顾一切追求到底。因为只有一往情深的人,才能演出爱情悲剧。这一段结尾,班伏里奥劝他转移目标,借其他美人以治心病,正为下文他爱朱丽叶安一伏线。 第二场,维洛那街道。这一场,也可分三段。第一段写青年贵族帕里斯向凯普莱特家求婚。第二段,当晚凯普莱特家将有宴会,仆人出外送请柬,适与班伏里奥及罗密欧相遇。第三段,班伏里奥怂恿罗密欧参加凯普莱特家的宴会。罗密欧既已出现,接着似应描写朱丽叶的上场,但莎士比亚却旁敲侧击,为她留出地步。任何悲剧都有不可克服的障碍,这里有两重障碍:一是两家世仇,二是帕里斯前来求婚,而凯普莱特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他。这两种障碍的根源,都是封建意识。先写求婚一节,含有两种用意:一是引起观众对朱丽叶的注意,二是当以后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时,观众就为他们担心,唯恐好事多磨,有情人难成眷属。这一段中最高妙之处,在于为第五场罗密欧到凯普莱特家去作好铺垫。在以前的长诗和小说中,只写情节,没有交代罗密欧到仇人家里去的心理过程,这就显得粗浅。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仿佛出于天然,不期而遇,一往情深,多少带有冲动性和偶然性。但是他怎么会到凯普莱特家去,因而遇见朱丽叶,这一行动的根据必须交代明白,否则就不近情理。我们看到莎士比亚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凯普莱特要举行宴会,便派仆人按照名单去请客人,而那仆人却不识字,在街道上遇见罗密欧和班伏里奥就向他们请教。因此,他们两人才知道凯普莱特要请客,而罗密欧的意中人罗瑟琳也在被邀之列。第二,班伏里奥早就劝告罗密欧转移目标以减轻失恋的痛苦,就怂恿他到宴会上去物色新的情人,而罗密欧还迷恋着罗瑟琳,为了“要看看我自己的爱人怎样大放光彩”,就决定前往。这样处理,使人觉得颇为可信。 第三场,凯普莱特家中一室。这里描写朱丽叶出场,然而命运已先为她安下圈套。凯普莱特夫人郑重提出帕里斯的求婚,征求朱丽叶同意。朱丽叶只是一个14岁的年轻姑娘,没有经过恋爱,更没有想到婚姻大事;唯其如此,等到爱神的箭一旦射中她时,她会以全身心沉浸在爱情之中。在这一场中,奶妈这个人物颇可注意。奶妈在此剧中,关系相当重要,她是朱丽叶的心腹,又是一对情人的引线。她是一个典型人物,具有一切女仆以及奶妈的特性。她忠诚而又愚笨,她唠叨而又自负,她自私而又好心肠,她粗俗而又摆架子,她爱朱丽叶而又不懂得她的心思,她真心诚意希望朱丽叶有个好丈夫,不管他是罗密欧或帕里斯。在这一场中,莎士比亚还通过这个人物,以滑稽的成分来调剂悲惨的气氛。本剧中的两大障碍既已表现出来,观众听到她的唠唠叨叨,不禁觉得好笑,胸中郁闷得以稍解。 第四场,维洛那街道。罗密欧、班伏里奥以及几个公子哥儿持火把带面具预备参加凯普莱特家的假面跳舞会。罗密欧心有所思,并不十分愿意参加,幸亏他的一位朋友茂丘西奥在旁鼓舞,方才进去。茂丘西奥这个人物,在剧情发展中相当重要。因他死于提伯尔特之手,罗密欧为他复仇,杀死提伯尔特,于是被逐而酿成悲剧。他的性格,恰与班伏里奥相反,他有活泼的生趣,敏捷的机智,深刻的幽默,丰富的想象。他的脑筋灵活,言谈俏皮,他想到就说,说到就做。在这时候,他恰好是罗密欧的对照,正足以鼓舞这位失恋情人对人生的兴趣。在这一场中,幽默成分很重,但是罗密欧最后一段话:“我仿佛觉得有一种不可知的命运,将要从我们今天晚上的狂欢,开始它的恐怖的统治,我这可憎恨的生命,将要遭遇残酷的夭折而告一结束。可是让支配我的前途的上帝指导我的行动吧!前进,快活的朋友们!”却是一种凶兆。 以上四场,都是第五场的准备;莎士比亚在这一对情人相会之前,先让我们看清整个局势,感到悲剧气氛。这四场戏不仅是补叙,是引子,而且是动作,是戏剧,所以决不可少。当年歌德在魏玛演出《罗密欧与朱丽叶》时竟从第五场开始,而将以上四场删去,真是令人不解。英国批评家布洛克在其《莎士比亚十剧论》中曾经批评歌德:“既不了解莎士比亚,亦不知戏剧艺术为何物。”第五场,凯普莱特家中厅堂。这一场是第一幕的结尾,而就全剧的动作来说,却以此为开始。它是纠葛的起端,两种相反势力,最初发生接触,此后渐趋剧烈。这一场,亦可分为五段。第一段,描写凯普莱特家仆人的忙碌情况,造成宴会的热闹气氛。第二段,描写凯普莱特招待来宾,以及罗密欧已经到场,初次看见朱丽叶,惊喜欲狂。第三段,描写提伯尔特识破罗密欧,欲加报复,却被凯普莱特喝止。第四段,罗密欧与朱丽叶跳舞,两人一见倾心;罗密欧事后才知她是朱丽叶。第五段,众宾客散去,朱丽叶叫奶妈去打听,原来他就是罗密欧。 一对情人相爱之后,方知两家原是仇敌,这岂非是命运故意捉弄?莎士比亚先写这对情人之相爱而后写这对情人之相识,用意至为深刻。然而两家虽有世仇,倘若无人在旁兴风作浪,未始不可因两家儿女的爱情,得以和解,从而缔结良缘。莎士比亚在情人相爱之前,先写提伯尔特;可见仇恨早已严阵以待,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相爱,真是自投罗网。在此剧中,一方代表爱,一方代表恨。爱和恨这两种对立的情绪,在这一场中互相接触,从此以后各自发展。提伯尔特一时性起,恨不得一刀杀死罗密欧;无奈却被姑父喝住,心中格外不平,火上加油。他气愤愤下场之后,必然不肯罢休,非要报复不可。 第二幕共六场,戏剧动作逐步推进,纠葛渐趋严重。第一场,凯普莱特花园墙外小巷。罗密欧跳进园中,其友班伏里奥与茂丘西奥后至,喊他不应。这一场,主要目的无非为第二场作交代,说明罗密欧何以能在花园中出现。而莎士比亚就借茂丘西奥的嘴来说一套俏皮话。同时,借以表示他们两人还不知道罗密欧已经爱上朱丽叶。他们如果知道,就会设法劝阻或者奔走疏通,一对情人的不幸结局或可幸免。 第二场,凯普莱特家的花园,这就是最著名的“阳台景”。这一场是诗,是音乐。后世浪漫派剧作家都爱借用这种情景,例如雨果的《欧那尼》以及罗斯当(Rostand)的《西哈诺》(Cyrano)。 阳台景包含三个层次:一是罗密欧和朱丽叶未交谈时的各自的独白,二是两人交谈,三是从奶妈呼唤到罗密欧离去。这一对恋人的情感有发展过程,而语言风格也有相应变化。 罗密欧在月夜“借着爱的轻翼飞进园墙”,站在朱丽叶的阳台下,仰望着意中人。这一场戏表现一对恋人的相思、说爱、盟誓和定情。他们这样相会,像朱丽叶所说,“太仓促,太轻率,太出人意外”,带有传奇色彩。他首先暗自赞美她的容貌。这时他还没有和她会面交谈,在激动中尚能保持冷静,所以他的二十五行长段诗句,从容地而又欣喜地表现他对她的歌颂和爱慕,词句华丽,意象鲜明。莎士比亚在本剧中,以光明和黑暗来象征爱情和仇恨。当罗密欧在舞会上初次看见朱丽叶时,就说:“啊,火炬远不及她的明亮……她是天上明珠降落人间。”(第一幕第五场)现在他看到她在阳台上窗户口出现,又说:“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什么光?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他不仅以日月星辰来比喻朱丽叶的光华艳丽,而且他的想象深远而真切。他赞美她的双眼是“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而更进一步形容她的面貌,“她脸上的光耀会掩盖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他看到她手托香腮,他说:“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好让我来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这就写出了一个青年的恋爱心理。 朱丽叶最初还没有发现罗密欧在阳台下,她独自吐露心声,语言朴素无华,情意深切真挚。她真爱罗密欧,丝毫不受世仇影响,姓名毫无意义,她爱的是他本人。她说:“我们叫做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罗密欧要是换了别的名字,他的可爱的完美也决不会有丝毫改变。”她这样吐露她的内心秘密,不仅非常自然,而且比起当面诉说爱情更加坦率。因为她只有个女孩子,多少有些羞涩。 当朱丽叶发现罗密欧时,她问他怎样来到园中,劝他谨防她家人的暴行,向他表示她的爱情,以及要他起誓证明他的真心。他在答话中,显示了他将她的爱情比自己的生命看得更重的思想。他冒险跳进园中这一行动,就是爱情的明证,似乎不必要再多说,所以在交谈中,她的话反而比他多。莎士比亚运用语言,总是联系人物性格和特定情境。一对情人初次交谈,内心激动,出言吐语,不加雕琢,风格简练自然。 阳台景虽然富于抒情性,但不只是一首诗,而是一场戏。就一对恋人的情感来说,最终,就是结婚。再就当时情境来说,已是深夜,奶妈三次呼唤朱丽叶。她两次去而复返,并且喊回已经告别的罗密欧。她决定第二天上午九点钟派人去找他商定结婚大事。这时他们更加激动,情感急切,动作性多于抒情性,所以语言比较平易。但是莎士比亚毕竟是伟大的剧诗人,有时还用生动的比喻来显示恋人的真挚的感情。当朱丽叶唤回罗密欧之后,看到天将黎明,催促他快走的时候,内心非常矛盾,就说:“我就好比一个淘气的女孩子,像放松一个囚犯似的让她心爱的鸟儿暂时跳出她的掌心,又用一根丝线将它拉了回来,爱的私心使她不愿意给它自由。”第三场,劳伦斯神父的寺院。罗密欧当晚和朱丽叶分别后,清晨就求神父给他们证婚。神父在此剧中,关系亦极重大。他是一位超然物外的隐士,冷眼旁观的哲人,然而富于同情心,具有正义感。他的冷静正和罗密欧的兴奋,成一对照。他虽说俏皮话似乎在责备罗密欧,其实正足以表示他对罗密欧的关怀;而罗密欧对于罗瑟琳与朱丽叶的假爱与真爱,也在这里表现出来。 莎士比亚描写神父上场,用意至为深刻。他手持一筐草药,口发高论,穷万物之奥妙,通天地之究竟,不仅为下文他给朱丽叶的灵药作一张本,并且,使人相信他确有超度众生的神仙手段。若不如此,观众何以相信他的灵药可以奏效? 神父答应为这对情人证婚,并希望两家借此可以化仇为亲。这是他的一番菩萨心肠,说明他的动机,并使观众发生一种意外希望。然而神父最末一句话,亦殊耐人寻味:“凡事三思而行;跑得太快是会滑倒的。”这是警告,也是预言。 第四场,维洛那街道。第一段,班伏里奥与茂丘西奥谈及提伯尔特写信向蒙太古家挑衅,以及茂丘西奥对于提伯尔特的观感。爱与恨在这里都有发展:一对情人行将结婚;提伯尔特又来挑衅,准备殴斗。茂丘西奥对于提伯尔特的憎恶,成为下文斗剑的伏笔。第二段,他们遇见罗密欧;这一段与第一幕第一场第三段,恰成对照。这时罗密欧正在恋爱,所以他的聪明才智,可以压倒茂丘西奥。爱情竟将毫无生气的罗密欧变得异常欢快,有说有笑。莎士比亚每次写到茂丘西奥时,总是让他耍字面,说俏皮话和双关语,伊丽莎白时代的观众,都很喜欢这种风格。班伏里奥与茂丘西奥仍然不知罗密欧爱朱丽叶。第三段,奶妈上,被茂丘西奥开了一顿玩笑。这两人都带有一些喜剧性格,观众看到这一段,必然觉得好笑。悲剧中的滑稽穿插,具有调剂作用,这是莎士比亚剧作的特色之一。第四段,罗密欧托奶妈转告朱丽叶,下午在劳伦斯神父处相会,并带软梯去。这一段戏承先启后,上下关联。 第五场,凯普莱特家的花园。朱丽叶等候奶妈,后来奶妈来报告罗密欧的消息。莎士比亚随处顾到观众的兴趣,故随处都有“戏”。一个消息,本来三言两语可了,但是奶妈故意不说,急得朱丽叶跳脚拍手,关子一直卖到底。然而卖关子也是合乎人物性格的,奶妈本是一个滑稽角色,所以在这里造成笑料,也很自然。 第六场,劳伦斯神父的寺院。神父给这对情人举行婚礼。但是在这欢乐的场合,神父却预示出不幸的命运:“这种狂暴的快乐将会产生狂暴的结局,正像火和火药的亲吻,就在最得意的一刹那烟消云散。” 情人的恋爱在第二幕中已突飞猛进,而两家的仇恨便在第三幕中日益加深。在戏剧中,两种相反力量发生冲突而达到最尖锐激烈的状态时,便是顶点或高潮。本剧顶点,是在第三幕第一场。 第一场,维洛那广场。这一场一共可分六段。第一段,是关于班伏里奥和茂丘西奥的过场戏,为下文殴斗作准备。第二段,提伯尔特等人上场,出言不逊。茂丘西奥不服,引起冲突。第三段,罗密欧不期而至,他因为爱朱丽叶,所以打算息事宁人,甘心忍受提伯尔特的侮辱。第四段,茂丘西奥在旁大为不平,愤然向提伯尔特挑衅,两人于是斗剑。罗密欧上前干涉,茂丘西奥冷不防被提伯尔特击中要害身死。这时罗密欧非常悲愤,已不能忍。第五段,提伯尔特上场,罗密欧为友复仇,杀死对方。第六段,市民围观,两家父母出现,亲王最后判决,下令驱逐罗密欧出境。 这一场是全剧的顶点或高潮,剧情由此发生突变。在这以前,两家世仇虽与两人恋爱如水火不相容,但还没有当面发生冲突,而在这一场中,却展开激烈斗争。在这以后,一对情人趋向不幸结局。在戏剧动作的发展过程中,罗密欧杀死提伯尔特是一重大关键。罗密欧与朱丽叶自相爱至结婚后,虽因世仇而不能得到双方家长同意,但是倘使不因杀人而被放逐,罗密欧不会在短期内遭受厄运。罗密欧不同于提伯尔特,并非一个好斗的人,自从热恋朱丽叶后,他对凯普莱特一家只有爱而无恨,按理不可能去杀死提伯尔特。杀人既是推进戏剧动作走向顶点的关键情节,那么应该怎样从罗密欧的性格出发,表现他思想和情感的变化过程?在长诗和小说中,并无茂丘西奥这个人物,而只写罗密欧与提伯尔特的殴斗。莎士比亚创造茂丘西奥这个人物,在这一场中有三层含意。第一,衬托罗密欧对仇家的忍让态度。提伯尔特前来寻衅,罗密欧委曲求全,茂丘西奥为维护友人的荣誉,就和对方决斗。罗密欧的忍让表示爱情的力量,茂丘西奥的应战表示侠义的心肠。第二,说明罗密欧杀人的正义性和必然性。罗密欧先是忍让,继而劝阻提伯尔特和茂丘西奥的决斗,等到茂丘西奥不幸被杀,他为友复仇,这才杀死仇人。这里表现罗密欧尊重友谊,富于英豪之气。这样来写罗密欧由忍让到进攻的心理过程,自然而真实。第三,诅咒封建世仇的罪恶。茂丘西奥并非两大家族的人,而在他们的仇恨中丧失了年轻的生命。他痛苦地控诉道:“我受伤了。你们这两家倒霉的人家!”在他临死的时候,又接连说了两遍。我们感到他忍受着流血的伤口的剧痛,费力地吐露出对于这种残酷和野蛮的封建世仇的怨忿和诅咒。他是罗密欧的替身,他的死亡预示着罗密欧的毁灭。 顶点或高潮是剧情发展的关键,剧作家必须从人物的性格出发,有步骤地和有进展地推动戏剧冲突到最尖锐的境地。莎士比亚关于这一顶点的处理,显然独具匠心;而第一场中六段戏的结构,又极严密完整。 罗密欧被驱逐的消息如何让朱丽叶知道,这在第二场中便见分晓。报告消息,必须具有动作,必须有戏,方能吸引观众;换句话说,剧作家不仅要将情节告诉观众,而且必须表现这段情节所给予剧中人的刺激及其反应,并使观众目击甚至体验这种反应,因此发生兴趣,感到紧张。我们且看莎士比亚如何使这段情节变成一段极饶兴趣而很紧张的戏。 第二场,维洛那,凯普莱特家的花园。这一场可分三段,一是朱丽叶独白,等候罗密欧到来;二是奶妈报信;三是朱丽叶听到消息后的情感反应及其内心矛盾。莎士比亚分明要让朱丽叶知道噩耗,却先写她满怀热望,静候情人。等到下文消息传来,她所受的打击自然更大。再者,观众明知朱丽叶将遭不幸,而她自己却还蒙在鼓里,这种“反笔”,或“戏剧嘲弄”,自然更使观众感到兴趣。报告消息的人,若不是奶妈,假定是朱丽叶的母亲,单刀直入,一语道破,则第二段戏便不会如此紧张。报信的人恰好是奶妈,说话夹缠不清,使朱丽叶如入五里雾中,茫然若失。朱丽叶先骂罗密欧杀死提伯尔特,纯系理智作用;其后由于对他的热爱,便转过来袒护他。奶妈最后谈及她可以在神父处找到罗密欧,于是引出第三场来。 第三场,劳伦斯神父的寺院。神父告诉罗密欧,他将被驱逐出境,罗密欧非常痛苦,准备拔剑自杀;其后奶妈到来,约他当晚去会朱丽叶,神父也在旁相助,罗密欧乃决定前往。就恋爱来说,第三场和第五场相连。而第四场,却是一对情人所遭遇的一种障碍。第四场,凯普莱特家中一室。帕里斯前来求婚,凯普莱特夫人起先还在推诿,而凯普莱特忽然决定三日后(星期四)遣嫁朱丽叶。在一对情人幽会之前,先写这一场面,无非是加重他们的障碍,使得他们无法逃避厄运。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婚姻纠葛,罗密欧即被驱逐,神父从中转圜,有情人或者可以团圆。自顶点之后,恋爱与障碍都有发展,但是障碍显然逐渐强大,已有压倒恋爱之势。 第五场,朱丽叶的卧室。天将破晓,情人分别。母亲来报喜讯,朱丽叶不愿出嫁。父亲上来大发雷霆,痛骂朱丽叶。奶妈苦劝,朱丽叶决定一面假装回心转意,一面前去求教神父。 莎士比亚在第一段中描写一对情人婚后离别,用意极为深刻。首先,恋爱婚姻本来是自然的要求。英国西蒙斯有一段话,说得很有见地。他在《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研究》中说:“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热情,以及朱丽叶对罗密欧的热情,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并非幻想,亦非梦境,更非脑子里空想出来的相思病,而是自然的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一段戏正和阳台景相对照,莎士比亚刻意描绘这一对新婚夫妇在分别时的依恋的深情和不祥的预感。这时天将黎明,云雀正在报晓。朱丽叶留住正要动身的罗密欧,说那是夜莺在歌唱。他表示甘冒生命危险而和她作伴,于是她反而催他快走。他将流亡出去,不知何时才能相会。当他从她的卧室窗口跳下去时,她痛心地说:“我有一颗预感不祥的灵魂;你现在站在下面,我仿佛望见你像坟墓底下的一具尸骸。”而他也有同感,他说:“在我的眼中你也是这样。”新婚一别,竟成永诀,这种情境,实在令人哀伤。 奶妈劝朱丽叶改嫁帕里斯一节,显出这个人物的性格。奶妈是个世俗女人,并不懂得爱情,在她看来,男大当娶,女大当嫁,乃是自然现象。她并没有受到帕里斯的贿赂,而是因为罗密欧已被驱逐出境,所以劝小姐嫁给帕里斯。她当然不是朱丽叶的知心,所以朱丽叶只好从此瞒着她,独自去求教神父,服食灵药。 到第三幕为止,悲惨的局势已经迫在眉睫,罗密欧逃往曼多亚,朱丽叶非立即出嫁不可,一对情人要想终成眷属,实已无大希望。然而是否尚有其他妙法可以避免不幸结局?第四幕就可以给我们解答。 在古典剧中,从高潮到结局之间常有一个所谓解决的阶段,表示戏剧动作的暂时的转折。例如在悲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早已像黑云一样布满天空,但是忽然现出一线光明,使人怀有希望,然而这不过是回光返照,终究难逃毁灭的命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第四幕,便是如此。第四幕共五场。第一场,劳伦斯神父的寺院。帕里斯来请神父证婚,朱丽叶恰巧来到这里;“未婚夫妻”见面时,朱丽叶暗示拒婚的决心。朱丽叶苦求神父设法,神父给她可以死去四十二小时的药汁,借以逃避结婚。药汁可以使人假死,这似乎很神奇,但是出于这样一个神父之手,还能令人相信。而本剧是传奇悲剧,并不排斥意外情节。所以明眼的神父便说:“必须用一种非常的手段,方才能够抵御这一种非常的变故。……你也一定愿意采取一种和死差不多的办法,来避免这种耻辱。”第二场,凯普莱特家中厅堂。凯普莱特夫妇忙着准备婚事,而与朱丽叶拒婚的决心,恰成对照。第三场,朱丽叶在寝室中,经过一番心理矛盾,直至精神恍惚时,就喝了药。第四场,凯普莱特家中厅堂。凯普莱特一家人忙碌欢欣,又与第三场成对照。死尸摆在房里,而家人忙着喜事,令人看着,啼笑皆非。以上四场,两边分写,到第五场中,合在一起。第五场,朱丽叶的卧室。先是奶妈,继而父母,终而新郎发现新娘已死,神父在旁劝解,真是一种讽刺。结尾彼得与乐师一段,无非借以打破紧张的空气而已。 到第四幕末,神父的计划初步成功;至于第二步,派人送信给罗密欧,要他往古坟中迎接朱丽叶,是否成功,要看第五幕。 第五幕共三场,一二两场趋向不幸结局,而最末一场造成悲剧。第一场,罗密欧在曼多亚城一条街上,遇见仆人鲍尔萨泽,听说朱丽叶已死,便买毒药,赶回维洛那,准备陪伴爱妻长眠。第二场,劳伦斯神父的寺院,约翰神父报告劳伦斯,因为他先去探望传染病人,而被禁闭不得出门,所以未能将劳伦斯的信送给罗密欧,劳伦斯赶到墓地等候朱丽叶苏醒。第三场,墓地。帕里斯带一仆人来向朱丽叶献花,罗密欧带仆人赶到,帕里斯上前与罗密欧决斗,被杀。罗密欧抱吻朱丽叶尸体,饮毒药自尽。劳伦斯神父赶到已经太晚,朱丽叶醒来,见罗密欧已死,拔剑自杀。亲王及凯普莱特、蒙太古两家一齐来到,劳伦斯说明真相,两家至此觉悟,消除旧恨,言归于好。 从戏剧动作的解决和结局两个阶段来看,劳伦斯神父的计划是否成功,仿佛是个关键。这里有两个步骤,一是他托约翰神父给罗密欧的信能够及时送到,二是他自己能在罗密欧之前赶到朱丽叶身边。如果这些步骤能够实现,悲剧似乎可以避免。关于约翰神父因为走进染瘟疫的人家,被隔离而无法送信,这也并非纯属偶然。1594~1595年间,正当莎士比亚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期间,伦敦发生黑死病的大瘟疫,形势非常严重。英国著名小说家笛福(1660—1731)曾作历史小说《瘟疫年杂志》(1722),描写当时情形,谈到伦敦当局
英美文学经典作品是英语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水平离不开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的训练。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美文学 毕业 论文优秀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英美文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篇1 试析英美文学中的 文化 问题 摘要:语言与文学作品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习俗、信仰和普遍价值取向,在学习英美文学的过程中,也必然会接触到作品中所含有的各种文化知识,学校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以及在英美文学阅读中的理解能力,高等学校对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视对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化问题历史文化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英美文学逐渐成为高等院校非常重视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校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以及在英美文学阅读中的理解能力,高等学校对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视对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产生了一些文化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对英美文学缺乏深层含义的了解而逐渐丧失英美文学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英美文学的过程中要将语言学知识掌握扎实,广泛了解英美文化知识,从而不断增强英美文学课程开设的积极意义。 一、文化因素在英美文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跨文化能力逐渐成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美文学的教学中也逐渐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语言与文学作品又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习俗、信仰和普遍价值取向,我们在学习英美文学的过程中,也必然会接触到作品中所含有的各种文化知识,在英美文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学习者的个人情感因素非常重要,而其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中,我国的大部分高校文学教师都过分注重对文本阅读的重视和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研究,忽视了指导学生对英美文学创作背景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基本的文化理解能力,对于英美文学中的文化因素不能做到深入的了解,对所阅读的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缺乏认知能力,使得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只能浮于表面,无法准确揭示文学作品当中的深层文化意义。 任何一门文学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学习着具备较强的文化思想,并且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而要想不断提高自身在学习文学作品当中的理解能力,就需要学习者首先对这门文学所产生的背景文化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一个优秀的文学学习者在文化 经验 、认知能力、语言学知识等各个方面都应当有较强的造诣,在英美文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学习者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仅仅掌握语言文化知识也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将英美文学的内容了解透彻。 我们还应当不断加强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认识,只有借助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帮助,学习者才能真正深入了解英美文学中的文化内涵,对于英美文学中所展现出的生活方式、宗教习俗、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历史发展状况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真正理解作品中所具有的思想感情,这种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坚持不懈,文学教师也应当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 学习 方法 ,养成科学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二、英美文学学习中所出现的文化问题 1、英美文学学习中的社会文化问题。 任何一种语言实际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也能够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语言是文学作品组成的重要元素,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语言文化是不同的,这就使得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例如,我们现在常常说“艳照门”、“捐款门”中的这个“门”字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丑闻”的意思,那么“门”字的这层意思是如何而来的呢,这就要联系到一定的社会背景,自此以后,人们在遇到一些社会丑闻问题时便常常联想起这一事件,“门”字也就逐渐由了另一层的文化意义,由此看来,了解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于学生理解英美文学的深层含义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英美文学学习中的地区文化问题。 我们所说的地区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在特定的地区环境中所逐渐产生的带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文化,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的过程中如果对这些地区文化不了解,就有可能造成文学时的障碍,例如,在学习诗人雪莱的《西风颂》的时候,如果学生对于英国的气候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就有可能理解不了作者为什么会把“西风”写成一种像打着春天脚步的风的形象,因为在我国,一提到西风,大家一般会联想到“西风凛冽”这个词,在文学作品中,西风不仅代表气候的不适宜,也常常在作品中衬托一种压抑、苦闷的心情,而在地处高纬度的英国,西风具有非常温暖舒适的特点,这种地区间的文化差异,也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作品时的困惑。 3、英美文学学习中的历史文化问题。 历史文化因素在任何一种文学作品中都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映,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如果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对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不了解,在理解作品含义时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文化障碍问题,我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与西方历史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对这种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差异性不能做到准确的把握,就极容易产生一些阅读障碍。 4、英美文学学习中的宗教文化问题。 世界上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涉及到伊斯兰教、__、佛教等宗教文化因素,各个国家和地区所信仰的宗教文化也是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分布不同,使得各国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相应地受到了一些影响,并且不同国家在宗教方面的信仰能够体现这一地区的一定的文化禁忌,如果对这种文化禁忌不够了解,就很有可能造成文学作品理解中出现障碍,像我们国家,信仰较多的宗教就是佛教、道教和儒教,这些宗教对文学创作者的思想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也极大的影响了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而对于英美文学作品,它们的内在涵义自然也会受到所在地区宗教文化的影响,欧洲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__我国的宗教文化信仰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常常会使得中国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时存在很大的理解困难。 例如,“an after life”根据__的宗教文化就是指人死之后的时光,而如果不了解西方的宗教文化,学生是不可能将这个词语联系到“死后”的,再如,一个犹太人穿着黑袍在路上走,如果有其他的犹太人让他脱下黑袍,就说明这个人是背弃了自己的犹太信仰而被大家多唾弃的,因为黑袍在犹太心目中就是犹太教的象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对宗教信仰差异性的认识对于理解英美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 针对我国英美文学 教育 中的文化问题,文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全面掌握文学作品创作中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背景材料进行准确的阐释,引导学生加强对英美文学中的文化问题的重视,增强学生吸收英美文学作品文化知识的敏感度,使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的过程中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付美艳.英美文学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J] [2] 罗绮伦.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加强文学文本的学习[J] [3] 张辉.建构主义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索[J] [4] 范晓红.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J] [5] 刘可,王永蘅.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思考[J]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篇2 论英美文学中的《圣经》现象 摘 要:英美文学深受《圣经》影响,没有一部《圣经》,英美文学史就要改写。英美文学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英美文学中的《圣经》现象:一是《圣经》的观念和精神深刻地影响着英美文学;二是《圣经》乃英美文学创作素材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英美文学 《圣经》 观念和精神 素材 作为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英美文学有两大传统根基: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与《圣经》。如果离开了这两大根基,英美文学就无从谈起。自中世纪以来,《圣经》有“唯一的书”和“书中之书”的称号,作为英美社会流传最广,影响最深,发行量最大,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圣经》的观念和精神已经深深地渗透到英美人的意识之中。英美几乎所有重要的诗人、作家都与《圣经》中的思想和意象紧密相关。这使得客观、中肯地探寻《圣经》对英美作家作品的各种影响,对于全面、准确地把握英美文学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英美文学中体现《圣经》观念和精神 《圣经》自始至终鲜明地贯穿着仁慈、宽恕和博爱的基督精神,《圣经》中关于仁慈、宽恕和博爱的箴言和训诫比比皆是。这些箴言和训诫告诉世人,有了爱,一切过错和仇恨皆可化解,爱是把一切真,善,美和谐地联系一起的纽带。《加拉太书》(Galatians)云:“要通过爱心彼此服侍,因为全部的法律合成一句话,那就是爱人如己。”(For all the law is fulfilled in one word, even in this: ‘You shall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Chapter 5,Galatians,New Testament)许多英美作家深受这一精神的影响,其作品中更是无时不刻不透露和表达着这一中心思想。 在莎士比亚的许多作品,博爱是其主题思想。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它被世人誉为一曲永世不衰的“爱”与“美”的颂歌。通过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大家族的世仇纷争与两家儿女之间的生死恋,反映出原本美好的爱被邪恶的仇恨激起的械斗所破坏,而该剧的结局中却吐露出“和谐”的光芒,表达了向前看的积极乐观朝气昂扬的精神。 这里体现出了强烈的基督精神,即用“爱”去化解一切罪恶。而剧中的男女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从这个意义上说,恰是一对年轻的殉道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爱”化解了两大家族之间的刻骨仇恨。 再如: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他也是一位虔诚的__徒。他一生的追求和所有著作,都与基督__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在代表作《复活》这部小说中宣扬宽恕和博爱,勿以暴力抗恶,提倡人性自我完善。 托尔斯泰认为男女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公爵和妓女玛丝洛娃精神上的“复活”,正是__精神的“复活”和人性的复归。聂赫留朵夫公公爵作为一个陪审官,当他在法庭上发现被告妓女玛丝洛娃正是年轻时代被他诱奸过的少女卡秋莎时,他良心发现了,并开始了一系列的忏悔赎罪活动,最后得到玛丝洛娃的宽恕,感受到爱与善的力量。这表明了《复活》这部长篇小说所宣扬的正是《圣经》所倡导的博爱精神。 英美文学中,贯穿《圣经》仁慈、宽恕和博爱__精神的作品比比皆是,英美文学对《圣经》观念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人性原罪、上帝审判、神性救赎、道德完善、神圣之爱……要更全面地理解英美文学的艺术魅力,必须要对英美文学中的《圣经》的观念有深刻的认识。 二、英美文学以《圣经》为创作素材 “《圣经》虽不是文学书,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圣经》的意义对于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新启示”。圣经是文学作品永恒的母题,也是英美作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由于《圣经》在英美享有广泛的读者,可以说,《圣经》中的 故事 和人物在英美国家是家喻户晓,作家引用或化用《圣经》 典故 叙事说理,更易为读者所接受,还可以丰富作品的涵义,深化主题。因此,英美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引或化用《圣经》典故。 1.直接引用。 最易辨认的是作家直接引用《圣经》的词句或人名作为自己作品的标题或人物名称,以便引起作品与《圣经》相对应的联系;或者直接引用《圣经》故事,作为创作素材。如:怀特的《乘马车的人》小说题目即:出自《圣经•旧约》的《以西结书》,暗示了小说精神折磨和赎罪的主题;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乐》等标题取自《旧约•传道书》第一章;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名著《押沙龙,押沙龙!》,从书名到故事情节都借用《圣经》中大卫王与逆子押沙龙的故事;戈尔丁的《塔顶》中的主人公牧师约塞林综合了亚当、该隐和撒当等三个圣经人物。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其题目便是摘引《旧约全书•传道书》第一章第五节中的一句话。这表明二十世纪英美文学和《圣经》文本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对应关系,在作品主题、人物等方面具有同一结构。 在二十世纪英美文学的重要作家中,自称“英国国教式的天主教徒”的T•S•艾略特较早提倡用“神话手法”来创作。而他的神话主要来源于《圣经》。艾略特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成功的运用了“死亡与再生” 、“寻找圣杯”、“火与水”、“赎罪与救难”等《圣经》典故,挖掘现代人的内心世界,将古代与现代连接起来,使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并且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象征意义,使其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2.采用特殊手法化用。 有些英美作家并不直接引用《圣经》的典故,没有走完全蹈袭的道路,而是根据自己思想的表达,对《圣经》典故原型进行变形处理。英国文学史上有着最古老的作品之一美誉的长诗《贝奥武夫》中就已谈到上帝,并说妖怪格兰代尔是该隐的后裔。该隐是《旧约全书•创世记》中的人物。他是上帝造出的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的儿子。他出于嫉妒把弟弟亚伯诱杀了,因而成为世间第一个罪人。虽然《贝奥武夫》对《创世纪》的故事进行了变形处理,但说嗜血成性的格兰代尔是该隐的胄裔是合乎《圣经》精神的。 拜伦的神秘剧《该隐》,主题也是《圣经》故事。不过同情革命的拜伦在《圣经》故事的运用方面采用了偷梁换柱的手法。按照《圣经》的传统说法,该隐出于嫉妒,杀死弟弟亚伯,因而上帝罚他到处流浪,成了丧家之犬。然而在拜伦的笔下,该隐的形象却迥然不同。该隐对上帝的善表示怀疑,对父母和弟弟卑躬屈膝地趋奉上帝的态度和做法非常鄙夷。拜伦把魔鬼撒旦作为不畏强暴、渴求自由的化身,并加以着意刻画,让他开导和激励该隐去反抗贪得无厌、暴戾恣睢的上帝。 英美作家化用《圣经》典故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比喻、隐喻或象征等手法,作家把《圣经》故事的寓意融汇到作品的情节或人物的性格里,使这些故事发挥有力的陪衬和烘托作用。 不了解《圣经》故事背景的人,在理解这类文学作品时,便难免流于表面和肤浅。《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里,女扮男装的鲍西娅在法庭上以律师的身份出现,佯装驳斥巴萨尼奥提出变通法律的要求,让残忍的夏洛克在一片敌视的气氛中感到欣慰异常。 他情不自禁地欢呼道:“一个但尼尔来做法官了!真的是但尼尔再世!聪明的青年法官啊,我真佩服你!”这里莎士比亚就化用了一个《圣经》典故,《旧约全书•但尼尔记》说,但尼尔才智过人,判案如神。在法庭上孤立无援的夏洛克,在绝望中突然听到同情的声音,欣喜中称年轻的律师为但尼尔是很自然的。如果不理解莎士比亚的化用《圣经》的手法,对这一幕戏就很难理解通透。 总结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它更是一种思维、情感方式,它的观念和精神深远地影响了英美人对历史社会、人类命运、个体生命等问题的看法,使罪与罚、道德与上帝、生命与永恒、仁慈、自由、博爱、平等、良心……成为了英美文学创作最基本的思想内容。浮在海洋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尖端只是整个冰山的一小部分而已。恰似《圣经》之于英美文学,就是冰山的基础同山巅的关系,英美文学作品中有时一行诗,一句话,甚至一个语词,后面都有丰富的《圣经》故事做支撑。 参考文献: [1]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Ronald Gotlesmanet. al (ed.), New York, 1979. [2] The Student Bibl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Grand Rapid, Michigan, 1996. [3]Boss Murfin & Supryia M. ray(ed.)The Bedford Gl-ossary of Critical and Literary Terns. Bedford Books, New York, 1998. [4]钱 青等:《美国文学名著精选》,商务印书馆,1994。 [5]朱维之:《__文化》,上海书店,1992。 [6]郭海博、李 山:《圣经语典与妙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7]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8]艾略特:《__与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9]王佐良、何其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0]张中载:《当代英国文学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开折,通过监斩官和其他人的行为,描写了一副阴森肃杀的刑场气氛。窦娥便在这种气氛下以犯人的身份上场了。一上场,窦娥便唱了两只曲子:[端正好]、[滚绣球]窦娥首先把自己的冤枉呈现出来,说明自己无辜被判死刑,冤屈惊天动地,临死之前,把控诉的对象指向了天和地。窦娥控诉天地一场戏,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好文章,千古流传。我们来看一看这段唱词:“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一句是说现实世界有它固有的统治秩序,人们的命运掌握在天地的秩序之中。下一句,一个“天地也!”一声感叹,蕴涵着窦娥无限的感情。有愤激,有委屈,有埋怨,有抗争,有指责,有期待。下一句“只合”“可怎生”两个表强烈反问语气的词,表达了窦娥对天地强烈的质问。作为主宰万物、维持现实世界秩序的最高统治者——天地,本应该使社会清明,公正无私,却是非不分,曲直不明。“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用非常肯定的语气直接指明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坏人得志,好人受欺。这种现实世界的不公平和天地间应该存在的公理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禁使人对主宰万物的天地产生怀疑。“天地也!作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这一句是对前几句的总括性结论,指明了天地并不象人们期望或相信的那样维持现实的公平合理,相反,却和社会上的邪恶残暴的坏人一样,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残害善良弱小的平民百姓。这句指责,推翻了天地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对人们现实和精神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天地——作了深刻的批判。紧接下来,悲愤之气达到极点,便是对天地的直接而强有力的指责和痛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不仅是要推翻天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更进一步要推翻天地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这种对天地的大胆的指责批判在古代以天为上的社会里是不多见的,中国古代人民因为以农业为生,特别重视“天”。现实世界的最高统治者皇帝被认为是承接天的命令,代替天来行使统治权。因此被称为“天子”。窦娥的这一段唱词,把自己受冤屈的原因直接归结到了天的身上,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所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既是对整个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否定,也是对传统的封建专制思想的否定。具有很强的民主主义精神。这种思想也是关汉卿借窦娥之口抒一己之愤。最后一句“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是愤怒的控诉达到极点之后的转折,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悲愤而又无奈的叹息。 这段话之所以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它用精辟而非常概括的语言表达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不平等的强烈愤慨。表达了普通老百姓要求维持社会公平,惩恶扬善的愿望。在句式上,几乎全用口语,既贴近老百姓的语言,又自然流畅,气势充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千百年来盛传不衰。 在去刑场的途中,窦娥向刽子手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要求从后街走,原因是怕婆婆看见伤心难过,这个小小的细节显示了窦娥的善良细心。在蔡婆婆将张驴儿父子领回家中,劝说窦娥答应张驴儿父子招亲的要求时,窦娥宁死不从,而且批评了蔡婆婆的软弱和苟且行径。窦娥被张驴儿陷害,又被贪官桃杌不分青红皂白问成死罪,经受残酷拷打,拒不承认,当贪官要拷打蔡婆婆时,窦娥顾念到婆婆年迈,经不起酷刑,就含冤承认了贪官要她承认的药死公公的罪行(这在重视纲常伦理的封建社会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在将要赴刑场处斩的路上,窦娥还牵挂着婆婆,怕她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难过,经不起打击。这个细节虽小,却充分反映了窦娥的善良、孝顺。也是对造成冤案的贪官桃杌的强烈讽刺,象这样一个在临死都记挂着婆婆的孝顺媳妇,怎么可能犯下药死公公的大罪呢?而贪官桃杌却是非不明,连这样一个简单的案子都审不明白,糊里糊涂就用酷刑把善良的百姓判成死罪,如此草菅人命的狗官在后文中竟然得到升迁,可见社会是多么黑暗无道。 刑场哭别一场戏,是表现窦娥的性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也是本剧悲剧因素组成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刑场上,窦娥再次重申了事实真相和自己的冤情。最后,窦娥向蔡婆婆提出了请求,希望婆婆能在自己死后看在婆媳情分上祭奠一下自己的坟墓。这段哭诉,哀哀怨怨,与前面的愤怒控诉形成鲜明的对比,是窦娥性格的另一方面的体现。也是窦娥在现实中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性格的写照。它说明窦娥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一个勤劳善良,命运孤苦,没有过多要求的普通劳动妇女。她忍受了命运最艰难困苦的打击,从小失去母亲,七岁时又与相依为命的父亲分离,作了蔡婆婆家的童养媳。结婚两年后丈夫又去世。在这种种的命运打击面前,窦娥都忍受了,她只希望能够和婆婆相依为命,过安安稳稳的日子。但现实是如此黑暗,即使这样对生活最起码的要求也难以得到满足,最后落得个无辜受刑的结局。窦娥的请求,体现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也增强了人们对窦娥的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愤怒。最后,窦娥劝解婆婆,说自己是“没时没运”才落得“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只是窦娥安慰婆婆的话,并不是说窦娥自己没有怨恨了。因为她的冤屈完全是人为造成的,是因为社会的黑暗,官吏的腐败,邪恶势力的横行。窦娥也从自己身上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临刑时提出了三桩誓愿。 关汉卿从“东海孝妇”的传说中得到启示,由之生发开来,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概括丰富的现实社会内容,大胆而精巧地构思出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递升,创造出浓厚的悲剧气氛。 窦娥是无辜的,是冤大屈深的,她不甘心屈从于现实的压迫,她坚信自己的死定会“感天动地”,在人间以奇迹的方式显示出来。第一桩,“血飞白练”,通过这种方式,窦娥向世人显示她的清白无辜。在唱词中,窦娥提到两个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表明她死得和苌弘一样冤屈,和望帝一样凄惨。第二桩,“六月飞雪”,如果说第一桩是通过她自身的奇迹来表明她的冤屈,第二桩则是通过违反常规的自然现象来证明社会的不公平,社会上人为制造的黑暗。“飞霜六月因邹衍”的冤狱故事,更表明了窦娥所遭受的是人间冤狱。第三桩,亢旱三年。引用“东海孝妇”的故事,矛头更直接地对准昏聩的官府,“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窦娥希望通过第三桩誓愿,直接惩诫残暴昏聩的官府,也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冤屈能够象“东海孝妇”一样,得到昭雪。三桩誓愿,从时间的延续上,一桩比一桩更久长;从空间范围上,一桩比一桩更扩大。三桩誓愿依次递进的过程,也是窦娥反抗精神依次上升的过程,是她斗争的矛头更加明确的过程。行刑尚未开始,第二桩誓愿就已显示出预兆,更说明了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社会的黑暗已引起上天的震怒。三桩誓愿的实现是窦娥反抗的最终结果,也是悲剧高潮的结束。窦娥死去了,但给人间留下了一个勤劳善良、坚强不屈、富于反抗精神的感人形象。也给人间留下了一曲对黑暗社会以死抗争的回肠荡气的悲壮歌曲。
145 浏览 4 回答
92 浏览 5 回答
149 浏览 4 回答
143 浏览 5 回答
302 浏览 4 回答
237 浏览 6 回答
288 浏览 2 回答
88 浏览 4 回答
311 浏览 7 回答
147 浏览 6 回答
274 浏览 3 回答
311 浏览 5 回答
144 浏览 5 回答
238 浏览 3 回答
310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