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1)含义:依据问卷,针对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收集资料,并通过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的调查方法。其形式是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其用途是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状态特征。(2)类型: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3)结构:标题、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编码等部分。(4)设计原则:问卷要有信度与效度考虑研究的目的和类型以回答者视角为主保证操作可行性(5)评价优点:有利于获得真实信息;收集丰富的资料;有利于数据的分析整理;在同一时间段内访问众多对象可以节省不少资源。缺点:问卷调查要求调查员有较好素质,这在大规模研究中较难达到;问卷调查要求被研究者有一定文化,对地域和职业往往有要求;某些类型的问卷调查中调查员无法当面指导和记录,填答质量可能难以保证。实验研究(1)含义及要素实验研究是基于因果关系的基本逻辑,把研究问题置于特定场景中,通过严格的控制和策划,使得所研究量变及其关系得以体现。※ 三对要素A 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就是实验刺激,因变量是受试者的反应。实验目的就是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B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是对其施加影响的小组,控制组是不施加影响的小组C前测和后测前测是在实验前分别测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因变量状况;后测是在试验后再测两组的因变量状况。实验组变化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视为实验刺激的效果。(2)常用类型A 标准实验设计① 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就是首先把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测量两组某指标的水平,再对实验组进行某种干预,此后对两组再测。实验组该指标的变化与控制组该指标的前后变化之间的差异就视为干预效果② 单后测控制组设计。单后测控制组设计认为,随机分配过程已消除了实验组和控制组最初的重要差异,从而后测组所得的两组间差异反映了自变量影响。③ 所罗门四组设计。所罗门四组设计整合了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和单后测控制组设计。用随机方式把对象分为四组,控制组和实验组各两组。对一个控制组和一个实验组进行前测和后测,另一个实验组和另一个控制组仅进行后测。如果前测确实引起某些后果,这些结果就可能通过两个实验组结果的比较和两个控制组结果的比较而得。B 实验设计① 非对等控制组设计。非对等控制组设计就是发现一个实验组表面相似的既存控制组,依托实验研究的技术进行分析②简单时间序列设计。简单的时间序列设计不要有控制组或对照组。首先,在多个时间点对因变量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干预,再在多个时间点测量自变量的数值。如果干预前的自变量水平稳定,干预后的因变量水平变化且变化程度持续提高,就认为干预达到了一定的效果。③多组实践序列分析。多组时间序列分析就是将形成非对等控制组设计与时间序列分析结合,研究者在干预前后同时对实验组与非对等控制组的某些变量进行若干次测量,对两组因变量的前后测结果进行比较就可发现干预效果。访谈法(1)深度访谈深度访问就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反复的面对面交谈,借研究对象视角把握其用自己语言表达的生活经历和状况。深度访问通过研究者在访问过程中与被访问者的互动,由浅入深,把握研究对象面临问题的状况及后果,原因机制,核心原因,可变原因和可控原因,可较深入的搜寻对象的特定经历和动机的主观资料,体现个别化原则。深度访问可在个案社会工作中运用,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把握服务对象的经历及背后的原因;也可以在小组社会工作中,深入剖析组员的“人在情况中”状况,协助大家舒缓和解决问题。(2) 焦点小组※ 焦点小组是将许多的对象放在一起同时进行的集体访问。※ 焦点小组的访问不仅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的互动过程,而且是被访问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焦点小组的规模不容太大,事先应告知主题、要求、时间、地点等,主持人采用语言技巧,发挥抛砖引玉,穿针引线的作用,激励成员自由发言,积极表达意见,“不批评是其重要原则”。※ 焦点小组注重发挥团体动力,通过多层互动提升有利于小组社会工作的总体质量,更好达到服务目标。(3)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单个对象(如家庭、团体、机构、社区)的某项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的整体的和深入的研究,它偏重于探讨当前的事件,强调对事件的真相,原因等方面作深入,周详,历史的考察,了解其详细状况,发展过程及与社会环境的联系,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法,寻找原因、提出策略、建构理论、协助发展和提高绩效是其目标。(4)拓展个案法拓展个案法以反思性科学为方法论基础,采用参与观念法,以双方的互为主体性为场景假设,从而,从“特殊”到“一般”,从“微观”移到“宏观”,并将“现在”和“过去”连接起来以预测“未来”,实现理论重构。
17:05:40问卷调查(1)含义:依据问卷,针对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收集资料,并通过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的调查方法。其形式是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其用途是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状态特征。(2)类型: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3)结构:标题、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编码等部分。(4)设计原则:问卷要有信度与效度考虑研究的目的和类型以回答者视角为主保证操作可行性(5)评价优点:有利于获得真实信息;收集丰富的资料;有利于数据的分析整理;在同一时间段内访问众多对象可以节省不少资源。缺点:问卷调查要求调查员有较好素质,这在大规模研究中较难达到;问卷调查要求被研究者有一定文化,对地域和职业往往有要求;某些类型的问卷调查中调查员无法当面指导和记录,填答质量可能难以保证。实验研究(1)含义及要素实验研究是基于因果关系的基本逻辑,把研究问题置于特定场景中,通过严格的控制和策划,使得所研究量变及其关系得以体现。※ 三对要素A 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就是实验刺激,因变量是受试者的反应。实验目的就是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B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是对其施加影响的小组,控制组是不施加影响的小组C前测和后测前测是在实验前分别测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因变量状况;后测是在试验后再测两组的因变量状况。实验组变化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视为实验刺激的效果。(2)常用类型A 标准实验设计① 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就是首先把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测量两组某指标的水平,再对实验组进行某种干预,此后对两组再测。实验组该指标的变化与控制组该指标的前后变化之间的差异就视为干预效果② 单后测控制组设计。单后测控制组设计认为,随机分配过程已消除了实验组和控制组最初的重要差异,从而后测组所得的两组间差异反映了自变量影响。③ 所罗门四组设计。所罗门四组设计整合了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和单后测控制组设计。用随机方式把对象分为四组,控制组和实验组各两组。对一个控制组和一个实验组进行前测和后测,另一个实验组和另一个控制组仅进行后测。如果前测确实引起某些后果,这些结果就可能通过两个实验组结果的比较和两个控制组结果的比较而得。B 实验设计① 非对等控制组设计。非对等控制组设计就是发现一个实验组表面相似的既存控制组,依托实验研究的技术进行分析②简单时间序列设计。简单的时间序列设计不要有控制组或对照组。首先,在多个时间点对因变量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干预,再在多个时间点测量自变量的数值。如果干预前的自变量水平稳定,干预后的因变量水平变化且变化程度持续提高,就认为干预达到了一定的效果。③多组实践序列分析。多组时间序列分析就是将形成非对等控制组设计与时间序列分析结合,研究者在干预前后同时对实验组与非对等控制组的某些变量进行若干次测量,对两组因变量的前后测结果进行比较就可发现干预效果。访谈法(1)深度访谈深度访问就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反复的面对面交谈,借研究对象视角把握其用自己语言表达的生活经历和状况。深度访问通过研究者在访问过程中与被访问者的互动,由浅入深,把握研究对象面临问题的状况及后果,原因机制,核心原因,可变原因和可控原因,可较深入的搜寻对象的特定经历和动机的主观资料,体现个别化原则。深度访问可在个案社会工作中运用,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把握服务对象的经历及背后的原因;也可以在小组社会工作中,深入剖析组员的“人在情况中”状况,协助大家舒缓和解决问题。(2) 焦点小组※ 焦点小组是将许多的对象放在一起同时进行的集体访问。※ 焦点小组的访问不仅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的互动过程,而且是被访问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焦点小组的规模不容太大,事先应告知主题、要求、时间、地点等,主持人采用语言技巧,发挥抛砖引玉,穿针引线的作用,激励成员自由发言,积极表达意见,“不批评是其重要原则”。※ 焦点小组注重发挥团体动力,通过多层互动提升有利于小组社会工作的总体质量,更好达到服务目标。(3)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单个对象(如家庭、团体、机构、社区)的某项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的整体的和深入的研究,它偏重于探讨当前的事件,强调对事件的真相,原因等方面作深入,周详,历史的考察,了解其详细状况,发展过程及与社会环境的联系,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法,寻找原因、提出策略、建构理论、协助发展和提高绩效是其目标。(4)拓展个案法拓展个案法以反思性科学为方法论基础,采用参与观念法,以双方的互为主体性为场景假设,从而,从“特殊”到“一般”,从“微观”移到“宏观”,并将“现在”和“过去”连接起来以预测“未来”,实现理论重构。17: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