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chenys1313
古诗中的哲学道理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诗这首诗主要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说明(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变化发展)的观点8、“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憙《观书有感》,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包含的哲理是(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诗,体现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1、“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哲理 诗词鉴赏一.【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
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
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
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
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
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
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
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
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
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
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
古诗与哲学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2、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矛盾具有特殊性:一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一是另具风貌的秋江晚景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是统一的。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5、梅雪争春不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分析矛盾时,既要看其共同点,又要看各自的特点
6、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联系的观点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矛盾的普遍性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0、古歌新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可因循守旧
古诗与哲学2008-08-31 20:0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陆 游
此诗揭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原理。学习书本知识固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唐) 李 贺
诗中嘲讽了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文章毫无用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那种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
(清) 梁启超
此诗说明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唐) 罗 隐
香州长径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唐) 陆龟蒙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唐) 自居易
这组诗包含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原理。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果只停留在现象上,认识就会流于肤浅和片面。前两首说明,吴王夫差穷奢极侈的本性注定其必然亡国,把吴亡归罪或归功于西施的认识,是片面肤浅、有失公允的。第三首说明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分,不辨真伪,就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
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唐) 于 贲
此诗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受实践制约的道理。
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是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蝉娟”。正因为它有耐人寻味的遐想我才喜欢它!
每每次读这首诗时,我都忘不了它的“照”“眠”“圆”“难”这几个字眼,都引起我深深的回忆。李白当年也不是举着酒杯,望着明月,思家思亲的痛苦也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当我读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把作者从对月亮的埋怨,责怪月亮故意捉弄人,实质是借月来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中秋佳节,明月是那么的圆,我望着明月。
把我的思念与祝福托付给明月带我传向远方的父母,如此之看,明月并不是没有优点,“何事常向别时圆”,叙述了为什么偏人们分离时圆呢?人们啊!你们只在痛苦,分离悲痛的心情下看到了明月圆,就对月亮埋怨,又根本只看到了明月的表面,“别时圆”也许是明月对下次团聚做预告呢?如果“别时圆”是人们分离时看到的景色,把分别的痛苦毫不会的算在了无辜的明月身上,让明月背负一个不雅的名称,如果离别时,明月是缺阴,那么人们岂不是说明月不近人情,我痛苦,“你”干嘛是缺一半,不就是在嘲笑我离别家人,孤身一人呢!
无论在么样的环镜下,人们都会责怪明月,明月不是很委屈!很无奈吗?离别并不是痛苦,离别也许是在预示着下次的团聚呢!把所有在心中的郁结抛开,把心胸开阔的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开启,用另一个方位去看待一件事物,必将有所启示。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水调歌头》,你们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是什么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选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意: 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
寓意: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哲学与诗歌
诗歌可用于表现哲学的内容。从表现意义的方式上,哲理诗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用于直接表达某种哲学思想。这种诗作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可以独立于诗歌形式而存在的,因此完全可以对其意义作明白、准确的逻辑解释。属于这种类型的哲理诗有卢克莱修的《物性伦》、蒲柏的《人伦》、布里吉斯的《美的圣约》等。
第二种是寓哲理于诗人独创的诗歌意境之中。这类诗歌的作者充分运用语言、节奏、联想等手段,构成一种独有的诗歌意境,表现某种深刻的价值、关系或富有意义的可能性;而这类哲理意义,倘若脱离了它所寄寓的诗歌意境,便无法存在。属于这类的诗作有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济慈的《希腊古瓮颂》、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等。
但是,即使某首诗的主题是一条明确的哲理,它也决不能完全等同于它所表达的哲理的说明。如果一首诗歌中表达意义的词语严格地只限于以抽象的性质说明一般的论题,那么这首诗就无异于一篇枯燥的说教论文,它可能使用的具体细节就只能作为比喻,而不是诗意的象征。如果一首诗歌既表达了明确的哲理,又同时是一首优美的诗歌,那主要是由于作者能出神入化地使用语言,以诗歌手法而不是以逻辑方式表现含蓄的灼见卓识,使得作为诗歌主题的明确哲理更显深刻,更加生动有力。例如,卢克莱修在《物性论》中,使用了“宇宙间烈焰熊熊的壁垒”以及将原子吸引聚合在一起的“爱的契合力量”等隽永的意象,就使枯燥的原子论学说得到了生动的表述。这些意象不仅是修饰性的,而且具有自身的文化含义:“宇宙”——对主宰宇宙的上帝的敬畏,“爱”——对爱神的甜蜜引述,“契合”——联想到古罗马的契约。
与上述两类哲理诗——明显的哲理诗与含蓄的哲理诗——之间的区别相对的是“知识表达的清晰度”与“诗歌表达的清晰度”之间的区别,亦即“哲理意义”与“诗歌意义”之间的区别。艾略特指出,尽管但丁《神曲》的哲理意义与托马斯·阿奎纳斯《神学概论》的哲理意义是一致的,但是人们阅读这两种作品所领会的意义却不尽相同,因为《神学概论》是用理性逻辑写的而《神曲》是用感性逻辑的写的。艾略特指出,但丁诗歌所表达的哲理意义与他所创造的意象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诗歌可以借助自身独特的诗意特征表达真理,因此也可以认为诗歌本身就具有哲理性。首先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一个著名的论断中宣称:“诗歌比历史更加具有哲理性,因为诗歌涉及的是普遍性的问题,而历史涉及的是特殊性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这一论断显然是针对柏拉图在《理想国》第10卷中对诗歌的否定所作出的反应。柏拉图认为外部世界是半真实的,它只是永恒的形式(或称“绝对意义”或“绝对理想”)所投射的影象,只是它的不完全的表现形式。他还认为各类文学艺术形式距离现实更加遥远,因为作者们是借助各种艺术手段(如语言、节奏、绘画、造型等)来表现他们随意选取的自然界的某些部分。因此,他们的作品只是“抄本的抄本”。与此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本身就具有发展一切事物的潜在可能性,并且一直在不同程度上把这些可能性转变为现实。他在《物理学》中指出:“艺术一方面是模仿自然,另一方面又是完善自然的不足之处”。艺术的这种“完善自然不足之处”的作用就说明了艺术本身具有哲理性。既然认为艺术的创造力是模仿性的,那么艺术的创造亦就反映了自然的创造。后来的理论家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作了以下阐述:诗歌所表述的普遍性哲理原则是表现自然的灵魂,而不是表现自然的躯壳,是表现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是创造的冲动而不是完成的结果。
总之,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反映了同时也发展了自然的创造活动。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观点的是德国诗人歌德(1746—1832)。歌德认为,有证据表明:自然有机物的成长与进化以及人的艺术创作活动都是有内在目的的。思想的作用不是把主观的法则强加于客观世界,而是“从客观事物中探索其规律”。可以看到:自然和艺术这两种创造过程具有一致性和类似性,两者都有“原型”。但是歌德的“原型”并不是一个轮廓清晰的具体事物,而是存在于某个事物之中、通过该事物体现的。因此,这种“原型”只能通过人们的耳、目、心智方能感知。思想的作用就是去发现我们现实经验中瞬间显现的、平时难以捕捉的具体事物。因此从本质上讲,诗歌具有某种揭示的功能,这不是因为诗歌直述普遍真理,而是因为诗歌通过捕捉瞬间显现的事物而揭示它所体现的普遍真理。
德国和英国的一些浪漫主义理论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诗歌在本质上具有哲理性的观点。德国的一些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如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弗雷德里希·施莱格尔、诺瓦利斯、谢林等)往往扩大诗歌的概念从而混淆了诗歌与哲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认为:既然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那么每个事物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其他事物、反映自然界的全貌;一般的感知只能见树不见林,而艺术的想象却能突破局限为我们展现真正的宇宙整体——一个万物永远处于运动、关联、交融、转变状态的宇宙。
诺瓦利斯与谢林则把大自然的融合和创造力描述为爱。诺瓦利斯把这种力量等同于“最高级的自然诗歌”;谢林则称之为“大自然的精神,一种只能通过象征与我们交谈的精神”。
稍后的两位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叔本华认为,使大自然发挥作用的不是爱,而是意志。自然界的意志,从无机物、植物、动物到人类,可区分为不同的等级;这种等级是由代表处于某种水平的意志作用的“理念”确定的。他把艺术(其中包括诗歌)定义为关于理念的某种知识,其“惟一的目的就在于传递知识”。因此,最高级的艺术和最高级的哲学是同一事物,因为两者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一种“无痛苦的状态”——即“我们可以暂时摆脱意志的苦苦追求”的状态。尼采(1844—1900)的学说把这种“意志”描述得更加强烈,称之为“权力意志”。但是,他把这一概念的内涵加以扩大,包括了如下种种不同的表现,例如:凶猛暴烈的雷雨,嫩芽初发的春枝,刚出子宫的婴儿,挺进嗜战的普鲁士军团,艺术家的创造敏感、圣徒的禁欲苦行等等。在艺术家身上,这种“权力意志”则表现为创造的狂热、对形式的追求以及对普遍性法则的幻想。尼采认为,从根本上说,哲学与诗歌是两位一体的。因为(代表哲学的)“智慧就像女人”,她只会青睐(代表诗歌的)“富有活力、倜傥风流的男子”。照亮通往真理之路的,不是雄辩的论述,而是诗歌洞察力的闪光。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一个常见的主题就是论证诗歌与哲学的同一性。雪莱曾宣称:诗人是“权力至高无上的哲学家”;诗歌“包罗万象,是一切知识的中心”。柯尔律治对这种说法增加了限定条件,他认为诗人是隐含意义上的哲学家,而不是显现意义上的哲学家。他和华兹华斯又都部分地借用了康德关于想象力的理论,作为诗歌具有含蓄的哲理性这一观点的依据。华兹华斯认为想象是“诗人藉以设想和形成个体形式的才能,而这些个体形式则体现出普遍的理念或抽象的概念。”柯尔律治进一步区分了第一性想象与第二性想象。第一性想象是“人类一切感觉的活力与本初性的动因”;第二性想象是第一性想象的结合与反映,它接受艺术目的的引导与支配。所用想象——无论是第一性(玄学的)与第二性(艺术的)——都是无限自我永不止息的创造活动在有限心智上的重复;因此,一位真正的诗人,在其哲理的洞察力与诗歌的创作之间,存在着坚实的连续性。
在过去几十年中,有一种反浪漫主义的潮流,倾向于否认诗歌与哲学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美国诗人麦克利什的名言“诗歌就是诗歌,它不应有意义”,表现了在哲学思想紊乱时期许多诗人的倾向。他们认为要把诗人作为创造者而不是预言者来评价。I·A·理查兹从语义学的角度,提供出诗歌与哲学无关的根据,强调指出诗歌的作用是表现感情与态度。
【题目】题西林壁(宋 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同样为此理的还有王安石的【题目】《登飞来峰》【诗词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 杨万里) 【诗词原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题目】卢梅坡,只知为宋人,其他不详,可见其知名度不大,可他的哲理诗《雪梅》,却被诗论界誉为宋人哲理诗的压卷之作【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几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题目】卢梅坡还有一首同题《雪梅》诗,也是出类拔萃的咏梅之作【诗词原文】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人生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 王安石《等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浅谈《南行集》中的江水意象与苏轼哲学思考发轫
苏轼赋予了传统的江水意象以哲学的意味。自然之动本身彰显着一种永恒不变,永恒不变便是“静”。以下是我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南行集》中的江水意象与苏轼哲学思考发轫之论文范文。
一、《南行集》与其中苏轼诗歌江水意象
苏轼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对“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哲学思考,他在《赤壁赋》中论述了他思考的结论。关于苏轼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在嘉祐四年(1059年)的苏轼诗歌中,便已初见端倪。这一年,苏洵、苏轼、苏辙第二次一同进京,此时苏轼二十四岁。此次进京路途分为舟行和陆行两个阶段。从四川眉州至江陵,沿长江顺流而下,一路舟行,父子三人汇集舟行诗文为《南行前集》,苏轼为其作序。从江陵开始,陆路北上进京,江陵至京师诗文汇集为《南行后集》。前后两集合称为《南行集》。从苏轼研究的角度来看,此次进京有两重意义。首先,这是苏轼步入仕途的开始。其次,这也是苏轼文学生涯的正式开端。关于前者,此处不再赘述;而后者,则是我们将要进行的论证所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在嘉祐四年进京之前,苏轼已经有文学创作活动这是必然的,如子由《怀渑池寄子瞻兄》自注云:“辙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可见三苏第一次进京时,即嘉祐元年(1056年),他们也有文学创作活动。但是从今天所存资料来看,《南行集》之前的苏轼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极少。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此前作品未能大量流传,从一定程度上证明其作品质量不能与日后相提并论;另一方面,从苏轼一生的文学活动也可以看出,此前的创作应算作苏轼的练笔阶段,甚至在《南行集》中我们仍然看得见这种艺术上的青涩感。另外,从现存的苏轼作品来看,此前创作也确实没有惊人之作。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南行集》确实有其幼稚之处。但是无疑《南行集》对于苏轼而言,又具有重要的意义。《南行集》是苏轼文学生涯正式的起点,同时,伴随着《南行集》的诞生,苏轼的创作活动真正进入个人的文学自觉时期。《南行集》的编撰标志着苏轼文学创作的觉醒。 这一方面表现在,《南行集》是苏轼参与的第一部有意编辑成册的诗文集。从《南行集》开始,苏轼开始有意保留下自己的创作。无论这一行为出于主动还是被动,这都说明,至少从形式上,他已经开始为自己的作品找到了文学上的认同感。他开始用文学的眼光来看待、审视自己的创作。其次,从《南行集》开始,苏轼大量的作品被保留下来,后世对苏轼青年时代文学活动的认识,绕不过去的就是《南行集》。《南行集》诞生之前,苏轼的生活范围以四川为主。嘉祐元年三苏第一次进京,一路陆行,路线与第二次进京完全不同。嘉祐四年沿长江顺流而下的这次旅行,让苏轼与孕育了一半华夏文明的长江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南行前集》中对江水的描写非常多。江水的流动、渺远与永恒带给了苏轼很多思考。在苏轼对江水的描写中,我们看到年轻的苏轼对“人生有限、宇宙无穷”这一哲学问题的模糊认识与思考。《南行集》是苏轼文学的开端,而这一文学开端又展示了苏轼对这一哲学问题的最初思考,所以说苏轼这一哲学思考在文学上的表现是以《南行集》为起点的。
二、“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哲学思考
《南行前集》是嘉祐四年,三苏进京沿长江顺流而下舟行部分诗文的汇集。《南行后集》是舟行结束以后,弃舟登陆,陆行至京师部分诗文的汇集。因此,《南行集》中与江水意象有更多联系的实际为《南行前集》。《南行前集》今存苏轼诗歌四十首,其中绝大部分都涉及到对江水的描写。旅途中描写自然风物是最正常不过的了。但是,苏轼笔下的江水意象,无论与同样在其路途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山意象相比,还是与同行的苏洵、苏辙笔下的江水意象相比,都带有明显的个人化印记。这种个性化最突出的表现之一,便是其中的哲学思考。此次舟行,三人尽览长江景致,而浩浩汤汤的长江水则给了苏轼无尽遐想的空间,在此期间,苏轼的创作中已然若隐若现地展示出了他对“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最初思考。
(一)水边的思想者
潺潺的长江水,让我们看到的是独立江边思考着的苏轼。从故乡眉州出发,至嘉州开始舟行,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有同题诗三首。今将三人作品迻录于此,对比观之:初发嘉州(苏洵) 家托舟航千里速,心期京国十年还。乌牛山下水如箭,忽失峨眉枕席间。初发嘉州(苏轼)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初发嘉州(苏辙) 放舟沫江滨,往意念荆楚。击鼓树两旗,势如远征戍。纷纷上船人,橹急不容语。余生虽江阳,未省至嘉树。巉巉九顶峰,可爱不可住。飞舟过山足,佛脚见江浒。舟人尽敛容,竞欲揖其拇。俄顷已不见,乌牛在中渚。移舟近山阴,壁峭上无路。云有古郭生,此地苦笺注。区区辨虫鱼,尔雅细分缕。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览物悲古人,嗟此空自苦。余今方南行,朝夕事鸣橹。至楚不复留,上马千里去。谁能居深山,永与禽兽伍。此事谁是非,行行重回顾。初发嘉州,开始长江之上的数月漂泊,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三人都或多或少有对江水的描写。苏洵绝句以江水之急,写舟行之速。虽仅短短数语,却是别有洞天。苏辙由江水颜色之黑,想到“云有古郭生,此地苦笺注”,忆往事,思来者。苏洵、苏辙诗作虽各有佳处,然从其诗歌言意关系来看,写眼下真实的所思、所想,大体上也都可算作是言已尽意了。
与父亲和弟弟的诗歌相比,苏轼的诗歌没有父亲的浑然天成,也没有弟弟的博古通今,却比他们二人更多了一重意境。纪昀评此诗说“气韵洒脱”。清晨出发,带着对未来无限的希望和热情,奔波良久,方生出思乡之意。随着江水东流,故乡已离自己越来越远。此刻的兴奋之情尚能够让自己暂忘这一丝乡愁,看着奔腾的江水,仍能引出一片诗情。只是,日落时分,独立江边等待相约会别的乡僧,恐怕久久望着潺潺江水之时,心中不能只是白日里那种顺流而下的畅快和为自己比友人先到一步的欣喜了。傅道彬先生说,中国文学中有一种“日暮情思”,落日让人联想到的不仅是“太阳的家园”,更是“精神的家园”。黄昏时刻是最容易引出绵绵情思的时候。久立水边,年轻的苏轼想到了什么,他没有告诉我们。灵动的江水给人以深邃的宁静和无尽的想象。日落时分独立水边的苏轼让我们看得到日后那个面对江水可以进行无尽思考和想象的诗人。诗人“久立”所思为何?所有的这些都在“水潺潺”三个字中烟消云散。《初发嘉州》是苏轼人生中与江水的第一个约定,正如末句的“久立水潺潺”所造之境一样,在苏轼以后的人生中,在渺远的时间和空间中,苏轼面对浩浩江水完成了那么多人生与哲学的思考。南行之时,那个在黄昏时刻面对江水“久立”的身影,让我们隐约看到一个一如写作《赤壁赋》时的、思考着人生的苏轼。
(二)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笔下的江水是大气的、渺远无穷的。《竹枝歌》有“苍梧山高湘水深”;《初发嘉州》有“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入峡》有“长江连楚蜀,万脉泻东南”;《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类为比,仍不使皓白洁素等字,次子由韵》有“江边晓起浩无际”;等等。江水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为苏轼开拓出一个新的境界。《牛口见月》有“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之句,壮阔的山川景物,为苏轼创造出新的空间概念,仿佛置身“大荒”之境;《舟中听大人弹琴》又有“弹琴江浦夜漏永,敛衽探听独激昂。江空月出人响绝,夜阑更请弹文王”,江浦夜弹的静谧,将时间拉长,这一时,这一刻,仿佛永远静止江面之上;前文所引《初发嘉州》有“久立水潺潺”之句,渺渺幽思如江水般缠绵不尽;《神女庙》中同样有“茫茫夜潭静,皎皎秋月弯。还应摇玉佩,来听水潺潺”,相似的意境,潺潺的水声,给苏轼以无尽的想象;《白帝庙》中有“荒城秋草满,古树野藤垂。浩荡荆江远,凄凉蜀客悲”之句,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而浩荡荆江却是源远流长。
滚滚长江给苏轼的始终都是一种浩荡无边的、模糊的意绪。历代都不乏描写江水的诗人,也不乏描写江水的佳作。苏轼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那么多面对江水的篇章都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同样的山川景物,同行的苏洵和苏辙便没有给人留下这么多想象的空间。苏轼的江水,是其个人化了的江水,不是矫揉造作,也不只是一时一地的感受。苏轼和江水之间有一种情感上的默契,所以他才写得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句子,苏轼后期,面对江水的这种阔大的胸襟和打破时空局限的思考在《南行集》中便已初见端倪。
(三)哀吾生之须臾
长江滚滚东去,而随之消逝的却是“千古风流人物”。与渺远无穷的江水相比,舟中行人,则不过宇宙之过客,沧海之一粟。面对浩浩江水,苏轼的心底时常涌出这样一种“过客”之悲。他在《仙都山鹿》中感慨“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留题仙都观》中更有“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草”的悲叹;《望夫台》亦是这种情绪的一次集中表达:山头孤石远亭亭,江转船回石似屏。可怜千古长如昨,船去船来自不停。浩浩长江赴沧海,纷纷过客似浮萍。谁能坐待山月出,照见寒影高伶俜。有情之人生苦于太短,化作无情之石像才得以与江水长存。而化作石像,得以永存之后,日日看到的却又是“可怜千古长如昨,船去船来自不停”,数千年如一日的味道便在此一句中了。这其中百转千回的矛盾心理正是苏轼对有限之人生和无穷之宇宙思考的困惑。
然而,在这种生命的困惑之中,苏轼的仁者情怀仍然更多地让他对人生生发出同情和赞美。绵延不断的水流,让苏轼想到昼夜不息的时间流。以时间流和水流的绵延不绝写出已化作石像的女子守望的永恒。以彼之动,写此之静。以自然万物之永恒的流动、生生不息来衬托人性、意志和情感的恒常不变。他以有限之生命比之无限之自然,道家“物化”的思想在这其中若隐若现。苏轼作品的大气,很大一方面便来源于此,这是一种形而上的超越,脱去言辞上的浮夸,纯然是一种精神上的居高临下。而以有限之生命比之无限之自然,这无疑是悲壮的。因此,苏轼对这一哲学问题的思考,总是带有一种悲壮美。《南行集》中苏轼诗歌与其后期诗歌相比,虽然算不上优秀,但是这种艺术个性已然初见端倪。《郭纶》一诗写英雄迟暮,“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落魄英雄郭纶与望夫台的石像,都给人以永恒的守望之感。因此,郭纶之人也无异于不朽的石像了。然而这种不朽中,又总有一种生命与自然相抗衡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无可奈何的悲凉。
三、苏轼哲学思考与江水意象的双向推动
诗人描绘了江山,江山塑造了诗人。嘉祐四年的`这次进京,让苏轼得以和长江产生如此密切的接触。苏轼毫不吝啬地用数十首诗文描绘了数月之间,旅途所见的山川风物与自己的所思所感,而长江一带壮阔的景物也给了苏轼不尽的灵感。一个人少年时代的经历对其一生的性格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的道理,一个文人的文学初创期对其一生的文风也该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很难说,苏轼早年若是没有这次长江之上的数月旅行,日后面对浩浩江水,是否也会产生那么多想象,是否也能为我们呈现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那样的千古佳作。长江的水遇不到苏轼,或多或少都要在中国文化史上减色几分;苏轼没有长江水所带给他的想象和灵气,也不会完全如我们今日所看到的苏轼。嘉祐四年的这次进京,让苏轼和江水之间,实现了一种双向的推进。
(一)苏轼人生的重要课题
《南行集》的创作本身便是“得于谈笑之间,而非勉强所为之文”,“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并非刻意为之。而在此途中,苏轼对江水这一意象的完整塑造更不是有意的。苏轼所赋予江水意象的所有内涵都在自然而然间完成,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嘉祐四年的苏轼在文学创作上仍然处于练笔和起步的阶段,《南行集》中的苏轼作品甚至都很难与这一时期的苏洵作品相比。但是这次旅途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苏轼对“人生有限、宇宙无穷”这一哲学问题的思考,而这一思考又主要表现在此时苏轼笔下的江水意象中。长江的自然风光与苏轼的个性品质,在这一时期极好地融合、交流、碰撞,就这样,一个哲学问题在年轻的诗人心中萌芽,最终成为他一生的重要课题。
人生有限,宇宙无穷,这一哲学的悖论困惑了苏轼几十年。古往今来不乏文人墨客感慨人生苦短,天地无穷,却鲜有人如苏轼一般,用毕生的思考来找到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答案,并去践行这种人生观。黄州是苏轼凤凰涅槃的地方,苏轼被贬黄州时期让他在诸多方面发生了蜕变。而这个困惑了他几十年的哲学问题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得以最终解决——苏轼用《赤壁赋》完美地回答了自己。《赤壁赋》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原因之一便是,它标志着苏轼的这一哲学思考有了质的改变。而这一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苏轼日后的处世态度。
(二)独特的美学特质
悲壮美的气质。“自然”在苏轼的诗歌中是伟大的,因为它永恒。人的生命亦是伟大的,因为人有情。苏轼在有限之生命与无限之自然的悖论中,构建起有情之人生与永恒之宇宙相反相成的双重美感。然而,以有限之生命比之无穷之自然,这注定是悲壮的。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往往为苏轼贴上乐观、旷达的标签,但实际上,每一个人物都是复杂的、多面的、发展变化的。苏轼早年对于“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考,始终带有一层掩盖不住的伤感。而这种伤感,随着苏轼对这一问题越来越深重的困惑而逐渐演变成悲壮,直到随着《赤壁赋》的完成,他才终于获得解脱,得以坦然、旷达地面对这一问题。水气氤氲的浪漫。如前所述,《南行前集》在三苏由眉山进京沿长江舟行时期创作而成,因此,江水是《南行前集》绕不开的话题。苏轼面对浩浩江水所生发出的无尽思考,让整个《南行集》带有了一种湿漉漉的水气,一种高远的意境和纷飞的浪漫。唐宋诗不是时代概念,而是两种美学范式。苏轼是宋诗的典范,而他这一浪漫的格调又让他突破宋诗、超越宋诗,而向唐诗靠拢。
形而上的超越。苏轼赋予了传统的江水意象以哲学的意味。自然之动本身彰显着一种永恒不变,永恒不变便是“静”。而心境之“静”的表象下涌动的又是人不同于自然的“情”。情如暗流在静的表象下流动。苏诗中含有很多哲学的思辨,或许这种思辨都是不自觉的,但却是不能否认的。而苏轼的思考中又有一种道家的超然物外之感,我们可以在苏轼的诗歌中找到仙风道骨的意味,被赋予了哲学意味的江水意象,在苏轼的诗歌中便具有了形而上的高度。施议对先生在《新宋四家词说》中对比苏轼和辛弃疾时说:“苏轼思考的问题是在哲学层面上,辛弃疾思考的问题是在利害得失上”,“苏轼思想超越古今。既能使之大,又能使之高,高到天上”,苏轼是“神仙中的人”。施议对先生是就苏轼的词来论述这一问题,同样的,这一观点也适用于苏轼的诗歌。精神上的居高临下。苏轼的大气,无需像李白、杜甫一样选取一个“制高点”,“站在空中俯瞰山河大地”,哪怕暮色遮住视线,只是静静地站在江边,他都能用永不停歇的思考,给人一个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大宇宙。苏轼站在地上,都可以给人以飞翔的感觉,苏轼作品正是具有这样一种精神上的居高临下之感,才让人难以望其项背。多方面、多角度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后期培训活动,包括音乐专业素质的培训、思想道德的培训、音乐教育中德育内容与德育方式方面的培训等等,由此使其深化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的认识,并掌握科学、有效的德育方法,由此顺利地实现高校音乐教育活动的德育效果。这是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活动顺利实现思想道德教化功能的又一项重要保障。
(三)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校音乐教师一方面要制定出系统而严格的考核措施,提升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选择一些既蕴含着积极正面的德育观念,又符合学生音乐审美特征与审美心理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展开具体的音乐教学活动,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音乐学习活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音乐教育中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熏陶与感染,最终逐渐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孔子曾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荀子也认为音乐可以“广教化,美风俗。”人们在很早便已意识到音乐艺术在道德教化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并由此进行相关的音乐创作、音乐传播与音乐教育活动。当前,我国教育部门应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针对高校学生现状,制定出系统的音乐教育课程标准,加强对高校音乐教学活动的指导,由此发挥其应有的德育价值。
著名哲理诗鉴赏《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同样为此理的还有王安石的【题目】《登飞来峰》【诗词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人生哲理诗句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 苏轼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编辑本段现代哲理诗泥土(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简析这首著名的哲理诗,曾经被多少青年人背诵,抄录在自己的案头作为座右铭。可是,历史往往会与一些人开不大不小的玩笑。这样一首曾经影响和激励过整整一代人的诗篇,在今天也会被某些时髦的人物嘲笑,认为这是一种陈腐了的过时观念。据说,只有肯定自己的个人价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 的确,对于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之类的观念,是会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的。犹如对正确的哲学命题人们也常常会作出歪曲的解释一样,对于诗,在感受和理解上的偏颇也难以避免。只要是正确地体会诗的原意,我想绝不是叫人们都去做庸碌之辈,而是勉励和提倡那种献身精神,是在宣扬把个人溶入集体事业的革命观念。 只有人民不朽,只有历史永恒,在不朽和永恒中,个人的作用只能是微乎其微的。“把自己当作泥土”的精神,正是使自己的生命价值获得不朽和永恒的一种追求,岂能对之作歪曲的理解呢?! 土(林希)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简析]此诗与鲁藜那首《泥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看出它受前者的启迪和影响,但绝非重版,而是写出了新意。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哲理,同一事物也可从不同角度发现其哲理蕴涵。林希笔下的泥土不仅注意到了它具有“土壤”价值的一面,而且还看到了当它“沉浮在空间里”时的轻浮的一面。一旦变成“尘埃”,它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人生的价值也是如此。当把生命与理想同一种伟大的集体事业相联系时,人生的价值才会显示出来;而一旦离群索居,孤芳自赏,陷入虚幻的空间,就会成为污染环境的“尘埃”。 无论为诗为人,不可不切记也! 下面是网络产波广泛的几首诗: 《决心》 人的一生有许多难以取舍, 困惑不已的琐事所纠缠着, 这时所需的就是断然的舍弃与明智的抉择, 唯一会限制我们的, 是我们自己的决心。 《理由》 逃避不一定躲的过, 面对不一定最难过, 孤单不一定不快乐, 得到不一定能长久, 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你可能因为某个理由而伤心难过, 但你却能找个理由让自己快乐。 《失去》 最凄凉最弄人的不是你知道, 失去所爱的那一刻, 而是你还在徘徊, 犹未知道已经失去。 《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自己冷默的心, 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炫耀》 不爱了,就别向他炫耀, 向他炫耀只是代表, 你还是在意他的想法, 你还是对他念念不忘, 他看到这种窘态, 只会深信你从来没有忘记过他。 《句号》 当爱情要完结时, 你不想画上句号也不行, 当你怀疑是否主动画上句号时, 那表示你根本就拾不得, 也没办法画上这个句号。 每一段情始终会有句号, 句号要来时, 你想挡都挡不住。 《习惯》 爱情一旦成为了习惯, 就会一辈子也摆脱不了的。 《放弃》 放弃一个很爱你的人, 并不痛苦。 放弃一个你很爱的人, 那才痛苦。 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 那是更痛苦。 《寂寞》 别因为寂寞而错爱, 别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后悔》 别等到错过后才去后悔, 别等到失去后才想挽回。 《清楚》 或许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 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 看的最真确最清楚。 《机会》 人一生有许多的机会, 只是看自己是否能把握住, 珍惜眼前所看到的, 满足目前所拥有的。 我们常常为了一个机会, 而错失了更多的机会。 《缘》 若是有缘, 时间空间都不是距离。 若是无缘, 终日相聚也无法会意。 凡事不必太在意, 更不需去强求, 就让一切随缘吧! 《思念》 思念总是有不得不收藏起来的时刻, 而生命里最舍不得, 藏得总是最深, 且不让人知道。 《淡忘》 一个人受到感情的伤害, 原本是可以慢慢淡忘的, 但如果心里一直念念不忘, 就会使其所受的伤害, 永远难以痊愈。 《你的》 该是你的迟早都会是你的, 若不是你的即使强留也留不住。 《面对》 不想面对他离开, 逃避不是一个好方法, 但却是唯一的办法。 《遗忘》 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会遗忘, 那将是很痛苦的事, 别再自寻烦恼, 快把痛苦的事给忘了吧! 《伟大的爱》 学会了与人分享爱, 还必须学会不要紧捉着所爱不放, 最伟大的爱就是做些对所爱的人, 最有利的事, 即使那会令你心疼。 《报复》 最好的报复不是毁掉对方, 更不是毁掉自己, 而是要过的比他幸福和快乐。 《忽略》 人往往都只在乎别人是关心你, 却常常忽略自己, 是否也有关心别人 坚定 但不固执 活泼 但不轻浮 勇敢 但不鲁莽 沉着 但不寡断 机警 但不多疑 豪放 但不粗鲁 单纯 但不幼稚 老实 但不愚蠢 忍让 但不软弱 谨慎 但不胆小 自信 但不自负 自尊 但不自高 自谦 但不自卑 自强 但不自大 自珍 但不自赏 自爱 但不自傲 自责 但不自辱 自知 但不自弃 自立 但不自私 自由 但不自纵编辑本段外国哲理诗哲理诗(philosophical poem):诗歌与哲学是近邻,诗歌往往含有一定的哲理,这样的诗歌可以被称为哲理诗。 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你》,诗歌全文表述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亲切和蔼。蕴含的哲理:面对挫折要正确、乐观的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光明的。 Если жизнь тебя обманет, Не печалься, не сердись! В день уныния смирись: День веселья, верь, настанет. Сердце в будущем живет; Настоящее уныло: Все мгновенно, все пройдет; Что пройдет, то будет мило. KOBVCS 假如生活欺你, 你不要悲伤,不要生气! 熬过这忧伤的一天: 请相信,欢乐之日即将来临。 心儿生活在未来; 现实却显得苍白: 一切皆短暂,都将过去; 而过去的一切都将可爱。 英国蒲柏的《人论》就是用双韵体写成的规模巨大的哲学论文,它从创世主、宇宙一直谈到人性、人类社会、道德和人的快乐,其中心思想是柏拉图的伟大的生存之链,宇宙万物在此链中各有位置,人处于天使与野兽之间,人只有安于这个位置,才能快乐。人应该坚信上帝,学着看远看全,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合理的: All nature is but art, unknown to thee; All chance, direction, which thou canst not see; All discord, harmony not understood; All partial evil, universal good: And, spite of pride, in erring reason’s spite, One truth is clear: whatever IS, is RIGHT. (Alexander Pope: An Essay on Man, To Henry St, John, lines 289~294)) 整个自然都是艺术,不过你不领悟;/ 一切偶然都是规定,只是你没有看清;/ 一切不协,是你不理解的和谐;/ 一切局部的祸,乃是全体的福。/ 高傲可鄙,只因它不近情理。/ 凡存在的都合理,乃是清楚的道理。(王佐良译) 布莱克常辨证地看待问题,从《一粒沙》中可看出,诗人认识到事物之间有联系,小东西里有大宇宙: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William Blake: A Grain of Sand) 从一粒沙看世界,/ 从一朵花看天堂,/ 把永恒纳进一个时辰,/ 把无限握在自己手心。(王佐良 译) 弗洛斯特的诗始于愉悦,终于睿智,具有新英格兰乡村风味的诗使他荣获“乡村哲学家”的称号。最为人们熟悉的《雪夜林边驻足》揭示了活着的人的责任,即人在结束自己的人生旅程之前,应该完成属于自己的事情(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未选之路》则把人人都经历过的各式各样的“选择”以具体的选择林中小路表达出来。心想没有被选的路“就留待以后的日子再走”(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但又怀疑,路一条条接下去,怎能回到起点选择当初没有选择的那条路(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最后诗人不得不感叹:在人生的岔路口,因选择的不同,所有的差别也就由此造成(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颇有人生哲理性。其他很多诗歌也富含哲理性,如《春潭》: These pools, though in forests, still reflect The total sky almost without defect, And like the flowers beside them, chill and shiver, Will like the flowers beside them soon be gone, And yet not out by any brook or river, But up by roots to bring dark foliage on. The trees that have it in their pent-up buds To darken nature and be summer woods— Let them think twice before they use their powers To blot out and drink up and sweep away These flowery waters and these watery flowers From snow that melted only yesterday. (Robert Frost: Spring Pools) 春潭虽掩隐在浓密的树林,/ 却依然能映出无暇的蓝天,/ 像潭边野花一样瑟瑟颤栗,/ 也会像野花一样很快枯干,/ 可潭水不是汇进溪流江河,/ 而将渗入根络换葱茏一片。// 把潭水汲入其新蕾的树木 / 夏日将郁郁葱葱莽莽芊芊,/ 但是在他们竭潭枯花之前,/ 不妨先让它们多思考两遍:/ 这如花的春水和似水的花 / 都是皑皑白雪消融在昨天。(曹明伦译) 这首诗里,树林中的水潭倒映着整个天空,旁边的花因寒冷而颤栗,潭水不是流入哪条溪流江河,而是渗入树根,换来一片葱茏树荫,它像旁边的花,不久即将枯干消逝。水潭枯了,花谢了,夏日树木却郁郁葱葱了,这都是昨日白雪融化的结果。这里的“雪——水潭——树根——树林”构成一个循环,相互对立的物体有着内在的统一律,一物的消失其实是变成了另一种形式存在下来了(水被汲进新蕾),这就是宇宙万物的生死循环。诗人从水潭的转换这种看似矛盾实则包含着一些哲理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发现的一种辨证的宇宙观。
95 浏览 5 回答
309 浏览 5 回答
93 浏览 8 回答
295 浏览 5 回答
184 浏览 5 回答
247 浏览 4 回答
186 浏览 6 回答
209 浏览 4 回答
109 浏览 6 回答
295 浏览 3 回答
86 浏览 5 回答
145 浏览 3 回答
163 浏览 3 回答
105 浏览 4 回答
285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