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概述
本项目为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项目,属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范围。
项目研究内容是以第四纪地质学的湖相沉积分析来解决湖泊演化、环境变化和青藏高原隆升问题,通过第四纪地质、地貌、湖泊、冰川等的野外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以及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与微体古生物学分析,提出第四纪晚期以来区域环境演化的基本规律、湖相沉积的研究方法和环境预测与评价的新思路。
综合应用区域地质构造背景、野外实测地层剖面、湖岸堤和湖岸阶地的水准仪测量方法,将第四纪地质调查与沉积建造、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相结合,是本项目的特点;确立和厘定了纳木错沿岸6级湖岸阶地和高位湖相沉积、藏北高原晚更新世古大湖,纳木错群湖相地层、古大湖泊演化时序与阶段划分、湖滩岩、湖面变化与环境演化、念青唐古拉山冰期划分、其他第四纪地质和经济地质,是本项目的10个重要进展。
对藏北高原古大湖演化、古河流、古砾石层和经济地质等,及其环境生态效应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与探讨,首次建立藏北高原古大湖演化的时间序列和藏北高原内流区晚更新世—全新世湖相地层剖面,并将这套湖相地层命名为纳木错群。在野外地质调查中找到了确凿的证据,确认青藏高原腹地晚更新世曾存在直径达数百千米、面积达10万km2以上呈网络状分布的古大湖,并探讨了古大湖发育、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演化的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项目调查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极大关注。2004年1月出版了专著《西藏纳木错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该书得到世界公认的第四纪学术泰斗、2002年“泰勒奖”、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先生的大力支持和鼓励。著名第四纪地质学家施雅风院士在进一步确认“青藏高原及邻区高温大降水事件”(湖泊科学,2002年14卷1期)、提出“中国第四纪冰期划分改进建议”(冰川冻土,2002年24 卷6 期)、建立“MIS 3 晚期阶段”气候模型(第四纪地质研究,2003年23 卷1 期)时,引证了本项目的相关成果。“藏北高原古大湖发现”被列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科研2001年度的重大成果”之一:“在纳木错发现高出现代湖面 的巨型古高原湖,为研究青藏高原地质演化史及资源环境评价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寿嘉华,中国地质调查,2002,1 期)。与之有关的论文(20 篇)在SCI期刊(1 篇)、国内核心期刊(17 篇)、国内一般期刊(2 篇)上发表,并进行过多次学术交流和成果汇报,其成果被多次引用。该项目成果获国土资源部2005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该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第四纪湖相沉积工作的进展,对青藏高原晚新生代古大湖的确立和调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在青藏高原已验收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部分涉及青藏高原湖泊区的图幅,大都采纳了本项研究成果,对古湖泊演化及其湖相地层进行了划分。同时,还为纳木错国家地质公园的申请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因此,该研究成果对深入研究我国内陆地区,特别是与湖泊相关的湖相沉积、地质地貌和环境气候变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该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西藏纳木错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实际资料,对全面开展青藏高原第四纪地质调查与研究能提供成熟的经验和可靠的实际依据,对开展1∶25万及1∶5万等填图中的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研究的技术方法,具有指导性意义和借鉴作用,同时也能给青藏高原环境变迁与全球变化的研究和未来地质环境演变趋势的预测与评价,提供基础性和战略性新成果、新认识和新思路,将为广阔的青藏高原全面开展第四纪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大大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物力,从而将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西藏纳木错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调查研究》专著以翔实的第四纪地质、地貌、冰川资料为依据,综合应用区域地质构造背景、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实测地层剖面、湖岸堤和湖岸阶地的水准仪测量、地貌学、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与微体古生物学分析等方法,将第四纪地质调查与沉积建造、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相结合,对藏北高原腹地纳木错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湖相沉积、湖泊演化、冰期划分、藏北高原古大湖变迁、古地貌、古河流、古砾石层和经济地质等,及其环境生态效应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与探讨,阐述了本区第四纪晚期以来环境演化的基本特征,建立了该区湖相地层的标准剖面,进行了冰期划分与对比,推测了在藏北高原存在一个晚更新世古大湖——古羌塘湖,提出了区域环境演化的基本规律、湖相沉积的方法研究和环境预测与评价的新思路。该书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了西藏纳木错地区第四纪湖泊演化、冰川发育和环境演变的专著,汇集了项目组成员多年辛勤的研究成果。可供从事第四纪地质、地貌、冰川地质、环境预测方面学习与研究的地质或地理院校师生、科研人员和相关人员阅读与参考。
三、推广转化方式
媒体宣传、学术交流、技术咨询、研究生培养等。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联系人:张永双孟宪刚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