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升,曾用名陈益升,祖籍安徽省怀宁县,1935年6月15日(农历五月十五日)出生于安徽屯溪(今黄山市)。少年时代,曾随母亲回怀宁照顾祖母,在三桥读三年私塾,辍学一年学做菜地水田农活和家务劳动,目睹和经历日军侵袭和日机轰炸。1946年到屯溪随父学做生意,感悟人生艰辛,于是弃商复学。1948年春,入屯溪小学,插班三年级。1949年9月,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曾任少先队中队长和大队长。1951年7月,考入屯溪中学,三任班长,多次荣获“三好”优秀生称号和奖励。1952年5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曾任班团支部书记和校团总支委员。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当选屯溪市黎阳镇人民代表。中学喜爱物理和历史,初中学英语,高中学俄语。 1971年夏,陈益升从“五七”干校回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开始潜心翻译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俄文专著《化学元素概念的演变》,同时学习德语。1975年8月至1978年7月,陈益升在教育部《自然科学争鸣》杂志编辑部工作期间,积极参与曾为《资本论》特别是其中“机器与大工业”一章写作奠定基础的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手稿的续译和校译工作,他从20万字的译文中选出2万字的论述按专题进行编排。1977年8月,马克思这部分论述的中译文,经批准首次在我国公开发表,从而为学习革命导师关于自然科学和技术问题的论述提供一点新的材料,新华社专门为此作了报道。1978年7月,陈益升由教育部调到中国科学院新组建的《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工作。1979年9月被提为中国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他受委托创办《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以介绍国外科学和科学思想发展为宗旨。在他的主持下,从1979年到1986年,《科学与哲学》共编辑出版48辑。当时,《科学与哲学》曾与《自然辩证法通讯》和《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一起,被誉为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界“三大思想天窗”,为中国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方便阅读和翻译供《科学与哲学》选用的日文文献资料,1980—1981年间,他入中国科学院业余科技大学日语速成班和初级班学习并结业。 陈益升是我国第一代科学学研究的资深学者,他为科学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的建立和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早在1979年夏,他主编的《科学与哲学》就为全国第一次科学学学术讨论会编译出版一期“科学学”专辑,系统地介绍国外科学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1980年5月,北京科学学研究会成立,他当选为理事。同年10月,他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1982年6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前夕,他受委托起草的《关于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编译出版工作》文件,以及后来草拟的相关文件,成为研究会开展编译出版工作的基础和依据。1982年6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正式成立,他当选为理事、常务理事和编译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同年12月,在南宁举行第三次全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学术讨论会,他代表研究会宣读钱三强理事长致大会的贺信。陈益升作为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连续三届理事、常务理事和编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创办和主编学术期刊《科学学研究》和翻译期刊《科学学译丛》。两刊均于1983年正式出版,成为我国科学学、科技政策、科技管理领域重要的核心期刊和学术交流窗口。 作为《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第二编辑室主任,陈益升在从事编译工作的同时,还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1982-1984年间,他与周发勤先生合作,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及其获奖成果进行分析研究,相继发表《从诺贝尔科学奖看科学发现》、《科学发现的研究周期》等多篇论文,对当时和此后我国学界的相关研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1984年3月,陈益升应邀参加国务院召开的“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与我国对策”讨论会。他在会上就借鉴美国硅谷和我国经济特区经验开发中关村智力资源问题作了发言,并与赵文彦等先生联署提出“充分开发中关村地区智力资源,发展高技术密集区”的建议。会议《简报》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相继登出这一建议,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重视,要求有关专家研究和论证。这一建议,对促进中关村地区智力资源开发、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起了先导作用,并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和发展。1984-1985年间,他和赵文彦等先生承担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资助的“科学管理问题研究”课题。陈益升主持其中有关科技发展战略子课题研究,并与学界同人合作编写出版我国第一部 《科技战略导论》一书,成为钱三强、于光远、陈守一三位教授作序推荐的《科技·经济·法律》丛书的首部著作。从1985年2月起,他积极协助赵文彦先生创办中国智密区研究所,并担任研究所副所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1985年春,被聘为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编委。1986年2月,被聘为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1986年6月,被聘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6年9月,被评聘为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1986年12月被聘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和教授。1987年被聘为《中国科技产业》杂志编委。1991年10月,被聘为兰州大学管理科学系客座研究员。陈益升作为我国科学学的早期学者,20世纪80年代前期,他在科学学研究方面,相继发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学研究》(1981年与龚育之先生合作)、《科学技术观的光辉文献—--读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手稿》(1983年)、《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学研究》(《科学学研究》发刊词,1983年)、《科学学:历史与现状》(1985年)、《为我国科学学事业辛勤耕耘》(1985年)等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科学学问题,并且根据学界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一种独特的“科学”和“科学学”的定义:科学既是一种知识形态,又是一种社会现象。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从各个不同方面揭示客观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规律,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指南;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关于科学活动组织、协调和管理的社会体制,它通过实践来利用客观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规律,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科学学作为“科学的科学”,则是关于“科学大厦”自身的学问,它以科学及其活动为对象,不仅把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来进行研究,从总体上揭示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性质、发展规律以及科学与其它知识体系的交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成为人们认识科学和掌握科学的指南,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进行研究,从社会角度探索科学活动的结构、性质、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活动与其它社会活动的交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成为人们规划科学和发展科学的指南。 1985年6月,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陈益升担任科学学研究室主任。在他的领导下,科学学研究室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 “高技术开发区研究”是国家科委委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承担的重要项目。1985年3月至1988年5月,赵文彦、陈益升领导主持开展该项研究,对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科学工业园区以及我国智力资源、工业技术基础和政策环境较好的地区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并对世界科学工业园区形成发展、我国建立高技术开发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技术开发区所应采取的战略思想、发展模式、选址方案、选项准则、投资环境、法律保障、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等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该项研究成果于1988年10月通过国家科委和中科院联合组织的专家鉴定,相继获得1989年度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和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1990年主要研究成果汇编成《新兴产业的摇篮》一书出版。△ 20世纪80 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周发勤、陈益升等合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三项关于“科学发现”研究课题,即:“国内外科学发现的社会研究”(1989-1990)、“当代中国自然科学家科学发现的调查研究”(1991-1992年)、“当代中国自然科学家科学发现的规律研究”(1993-1995年)。三项研究主要以世界各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和中国现/当代自然科学家为对象,通过对获奖成果、科学成就、成长经历、学术生涯、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揭示自然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经验、特点和规律。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学术界和国外同行的好评,并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科学部专家评估为“优”等。△ 结合上述三项基金资助课题调研,陈益升和周发勤先生作为主编和副主编,组织学界同人在分析研究我国科学家队伍状况的基础上,编纂一套 大型系列丛书,弘扬我国新一代优秀科学家的历史业绩。丛书由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院士作序,于光远、卢嘉锡、吴阶平、汤佩松、李振潜、金善宝、钱三强、钱伟长、钱临照等教授担任顾问,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0-2000年间,丛书共编辑出版12册,相继获得广西首届桂版优秀图书一等奖(1991年)、中南五省(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1年)、首届中国青年读书节“青年喜爱的书”奖(1991年)、“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1992年)、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1992年)等五个奖项。△ “科学系统论研究”是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资助的项目。1989-1992年间,陈益升承担并完成其中的“科学系统的功能”和“科学系统的环境”两个子项研究。其成果编入《科学系统论》一书出版。△ 20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理工大学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共同开展以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政策、哲学、文化为主题的合作研究。陈益升作为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承担并完成该项研究的“中国古代自然观与科学技术”、“中国炼丹术与化学”两个子项,并分别在柏林(1990年)和北京(1992年)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以两个子项名称为题的论文。当时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教授H·W·舒特提交这两次国际会议的论文题目分别为“自然观念与欧洲技术”、“欧洲炼金术与化学”,这正好与陈益升的两篇论文遥相呼应,可谓异曲同工,受到与会专家的热议和好评。 1991年11月,陈益升晋升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从1992年10月起,陈益升开始享受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以表彰他“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1992年11月至1993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选派,陈益升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莫斯科大学研修科学学与科学史,从而更加扩大和丰富了学术视野。“高技术开发区研究”课题完成以后,陈益升在从事科学学与科学史问题研究的同时,相继主持和承担一系列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科学工业园区后续课题研究,其中包括:“高技术产业与智密区开发”(1988—1989)、“高技术R&T管理体制研究”(1988-1991年)、“科技产业发展机制研究”(1989-1991年)、“中关村科学城国际比较研究”(1994年)、“中关村科学城政策环境研究”(1994-1996年)、“中国高技术园区政策分析”(1995-1996年)、“中国高新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995-1997年)、“科学工业园区历史变革研究”(1996-1998年)、“民营科技园区研究”(1998-1999年)、“经开区与高新区比较研究”(1999-2001年)、“科学工业园区协调发展研究”(2001-2002年),等等。这些课题研究成果,为国家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提供了决策咨询和科学依据。1999年初,陈益升作为国家科技部委派的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综合评估和全国十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实地调研,为规范和完善国家高新区考评指标和动态管理提供决策咨询。1994年12月,陈益升担任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理事、注册咨询师。1996担任北京赛普民营科技园顾问。1997年4月被聘为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顾问。2000年9月,被选为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理事。1997年1月,陈益升担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2000年12月,被聘为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2001年被聘为《科学学研究》编委会顾问。2000年10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主编的中国第一部《高技术辞典》出版,陈益升是这部《辞典》编委会编委及高技术综论(领域)编委会主任。2005年中国科学学界一些资深学者开始研讨科学学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陈益升承担其中有关科学学期刊在中国发展历史的研撰工作。2009年,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被汇集成《科学学在中国》一书出版。2005年1月,陈益升被聘担任中国科学院信息咨询中心顾问、发展研究部首席专家。同年7月,被聘为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陈益升相继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国际传记中心”名人录,以及“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专家库”首批成员等。 在世界科学技术交流方面,陈益升多次应邀参加有关国际学术会议。他在日本东京(1984年)、德国柏林(1990年)、俄罗斯莫斯科(1993年)、巴西里约热内卢(1996年)、澳大利亚珀斯(1998年)、英国爱丁堡(2000年)等会议上,宣读学术论文并被收入《会议文集》出版。至于伊朗德黑兰(1989年)、苏联列宁格勒(1990年)、加拿大魁北克(2000年)、葡萄牙里斯本(2003年)等学术会议,他虽未能参加但论文亦被收入《会议文集》出版。这些会议的主题,广泛涉及科学发现规律、科学系统结构、自然观与科学技术、炼丹术与化学、经济技术合作、科学工业园区、科技政策与管理等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积极地推动了国际科学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1998年6月,陈益升办理退休手续,后又被返聘,直到2001年他指导的研究生毕业才离开研究所工作岗位。此后他仍退而不休、笔耕不辍,并将他在科研、编辑、翻译等方面的成果和文稿,整理、编纂成书出版。截止2013年,他出版的主要著作已有:《民营科技园区在中国的崛起》(2003年)、《创新链的启动系统》(2007年)、《高科技产业创新的空间》(2008年)、《多元视野中的科学—-科学的哲学、历史、社会的研究》(2009年)、《国外交叉科学研究》(2010年)、《科学发现:经验与规律探索》(2011年)、《科学边缘上的耕耘—-编辑工作及其相关研究》(2013年)。
郑晓明教授,于1998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经管学院行为与沟通实验室副主任。目前主要讲授课程为领导力开发、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健康心理学,是学院《领导力开发与组织行为》必修课联合备课小组协调人、MBA《体验领导力》必修课负责人。郑晓明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领导学、积极组织行为、胜任力模型、绩效管理、组织学习、组织文化、员工幸福感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负责人,他领导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号70572010)、“企业组织中的员工幸福感:结构维度、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号71272022)、“伦理型领导的结构维度、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号11YJA630212)等多个纵向科研项目;主持了包括中国银行总行、中粮集团、TCL集团、中国神华、中国移动、大庆油田、中煤平朔、金风科技等二十多家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研究;他还是国际合作项目“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全球第五轮人力资源胜任力研究”中国区负责人,并为国资委、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建设银行、联想控股、南方电网、中国邮政、中信集团、光大银行、交通银行、中国电信、中船重工、中国人寿、中投公司、港华燃气、可口可乐、辉瑞制药、日本三菱商事、韩国SK集团、新加坡佳通轮胎、印尼华侨商会、施耐德电气等中外近百家知名企业做过管理咨询及培训工作。郑晓明教授在《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心理学报》、《管理世界》、《中国管理科学》、《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已经出版了《人力资源管理导论》、《异文化圈社会规范层次结构模型的比较研究》、《中国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组织行为学》等十余本著作,其中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丛书》畅销10年,再版3次,累计重印30次,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并被国内近20所大学选为人力资源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因此,郑晓明教授多次荣获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先进工作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优秀教学一等奖,清华大学EMBA优秀教师奖、管理教育培训工作杰出贡献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等。郑晓明教授于2007 年至2008 年及2011年,分别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进修,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做访问学者。现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企业高级顾问,曾任北京行为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会理事,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修院客座教授等。现为美国管理学会(AOM)会员,美国心理学会(APA)会员,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会员,国际应用心理学会(IAAP)会员,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会员;并担任IACMR、AOM、SIOP、心理学报、国家自然基金委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会议与论文等评审专家。郑晓明教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功开发了《海底捞公司》、《特锐德团队创业之路》等20个教学案例进入清华大学工商管理案例库,其中多个英文案例被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收录并销售;发表在《管理世界》的案例研究论文“双元能力促进企业服务敏捷性:海底捞公司发展历程案例研究”荣获2011年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最佳论文奖。迄今为止,郑晓明教授已经指导了126名研究生获得学位并顺利毕业(含博士生、普通硕士生、MBA及EMBA 学生),其中有3人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有2人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有5篇论文获得清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所以,真诚欢迎大家来清华大学郑晓明教授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北京圣荣专家顾问系统地教授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现代管理学等课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博士。主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管理模式的文化》、《组织水平决策》、《一般能力倾向测验(中国版)修订》、《中国比纳智力量表修订》等多项研究工作。还多次承担政府及企业的各种管理培训工作。主持过中美合资德尔福汽车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德集团的管理流程、慧聪集团的市场调查技术、广西柳工集团的职务分析与岗位评价、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总公司人员激励与考核等项目。
姓名:白长虹 性别:男电子邮件:,单位:现代管理研究所, 《南开管理评论》编辑部职务:南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南开管理评论》副主编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学术兼职包括国际管理学会(AOM)及亚洲管理学会(AAOM)会员;华人管理研究国际协会(IACMR)创始会员,天津管理学会理事,天津科学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企业形象策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商界名家》策划顾问;《企业文化》杂志社理事;摩托罗拉大学培训顾问,宝钢储菱等企业管理顾问;研究领域: 顾客价值及其管理系统研究、基于顾客价值的服务竞争力评价和组织卓越绩效管理评价研究、传媒营销、品牌与营销传播主讲课程:MBA:营销管理、服务营销与管理企管研究生:战略营销专题、管理理论前沿参与项目:近5年承担了包括天津社科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港合作以及企业委托的20余项科研课题,其中主持15项,参加8项。一、主持课题包括:天津社科基金青年重点项目“国有企业现代经理人激励体系研究”;中港合作课题“服务企业生产力、服务质量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企业委托“企业文化与形象系统设计”、“品牌战略与营销管理系统设计”、“组织与激励制度设计”、“银行服务竞争力评价”、营销战略与服务系统设计”、“经营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等;二、参与课题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服务企业竞争力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顾客的品牌权益研究”、“中日公司治理比较研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服务企业绩效及其决定因素研究”;中港合作“服务企业绩效模型研究”;新技术园区委托“卓越绩效管理评价研究”、企业委托“鼎铭公司卓越绩效管理评价”、“战略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等。主要论著:1、著作(专著、编著、译著)1) 《市场驱动型组织》,译著,主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01;2) 《顾客价值论:市场导向的服务企业管理模型》,专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3) 《服务营销》,张金成、白长虹主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2;4) MARKETING and CONSUMER BEHAVIOR in EAST and SOUTH -EAST ASIA,Co-author, McGrall-Hill Companies,) 《中国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及管理现代化研究》,朱卫卫、白长虹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08;6) 《市场学》(教材),李景泰、白长虹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03版;7) 《涉外经济与改革开放丛书》(四),参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8) 《管理公共关系学》,李景泰、白长虹等编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现代经理人激励体系——立达模式及应用》,白长虹等7人合著,待出版)2、学术论文1)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ERVQUAL in a Mainland Chinese Department Store, Xiande Zhao, Changhong Bai & . Hui,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2,2002:,241-254;2)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服务企业品牌管理研究,白长虹、范秀成、甘源,《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7-1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2-4:101-107;3) 服务企业的顾客忠诚及其决定因素研究,白长虹、刘炽,南开管理评论5(6),2002:64-694) 基于顾客关系的价值创新,白长虹、武永红,《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2:86-90;5) 西方的顾客价值研究及其实践启示,南开管理评论4(2),2001:51-55;6) 基于顾客价值的顾客满意研究,白长虹、廖伟,《南开学报》2001-6:14-20;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2-1:126-132;7) 绿色化: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白长虹、武永红,《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12:40-42;8) 关于中国零售业态变革的思考,赵伟、白长虹,中国软科学,00-2;9) 管理顾问:实现管理升级与管理变革的重要资源”,刘希珍,白长虹,南开管理评论99-2;10) 大型百货零售企业服务质量及其管理体系,白长虹,赵伟,商业经济研究98-12;11) CI战略的设计与实施,白长虹、陈晓东,《企业文化》98-5;12) 集团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几个问题,白长虹、张玉利、王迎军,《中国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及管理现代化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13) 战略整合制胜,谢泗薪 白长虹,《企业研究》2003-05/0714) 知识战略与服务战略的互动及整合,谢泗薪 白长虹,《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6国际国内研讨会论文15) 从日本光荣公司事件看跨国经营的伦理问题,白长虹、刘武、邱昭良,THE 199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ETHICS 论文集,《北京商业》96-4选载;16) 新竞争时代高层经理人激励的挑战与对策研究,白长虹、王永贵,《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前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0317)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CUSTOMER VALUE AND BEHAVIOR INTENTIONS OF CUSTOMER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EVIDENCE FROM CHINA’S MOBILE PHONE MARKET, co-author, Succeeding in the New Waves of e-Business,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merce2002, ) 基于服务交互过程的价值创新,白长虹,甘源,《启明—南开韩中经营管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2/04;19) 服务企业的顾客忠诚及其决定因素研究,白长虹、刘炽,《南开—启明中韩经营管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1/11;20) An Application of SERVQUAL at A Chinese Department Store, co-author, Service Quality in the New Economy: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published by ISQA, 2000;21) 服务企业顾客关系与顾客感知价值,白长虹、黄晶、武永红,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电视、报刊学术专论与时评22) 关注北大教改,CCTV《对话》栏目评论嘉宾2003-7-623) 秦晓:百年招商新航程,CCTV《对话》栏目评论嘉宾2003-3-924) 周明臣与中粮的三次重大转折,CCTV《对话》栏目评论嘉宾2002-8-1825) CCTV商界名家栏目专集《创新前沿:2002电视经济年会》,评论嘉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01;26) 荣宝斋,传统文化如何经营?CCTV《商界名家》评论嘉宾2003-327) 顺天府,名称困境,CCTV《商界名家》评论嘉宾2002-928) 席殊图书俱乐部,CCTV《商界名家》评论嘉宾2002-929) “洋话连篇”,如何驾驭特许加盟,CCTV《商界名家》评论嘉宾2002-1030) 丘比特:再次启动北京市场的钥匙在哪里?CCTV《商界名家》评论嘉宾2002-1031) 东来顺,老字号如何连锁扩张,CCTV《商界名家》评论嘉宾2002-1132) 商业银行服务竞争力:模型与评测,《中国金融家》2003创刊号33) 研究顾客价值 创造竞争优势,香港《文汇报》2002-09-1934) 管理升级取向:市场驱动型企业,《天津日报》2002-01-2835) 独有的进步方式:新报业绩令人瞩目,《天津日报》2002-09-2536) 管理咨询不是一包到底,《天津青年报》2002-08-0937) “天津日报号”,报业营销创举,《每日新报》2002-07-1338) 假日经济的热与冷,天津电视台“经济观察”2002-0539) 服务企业实现管理变革与升级的战略武器 ,《滨海时报》00/03/29;40) “企业形象与品牌经营系列”(CIS:‘化妆术’还是‘战略武器系统’、 CIS设计程序、 教育、宣传、管理:CIS的战略实施与推进、品牌经营:开发与推广),《香港商报》98/08;41) 从日本光荣公司事件看跨国经营的伦理问题,《中国经济时报》98-1042) 以寡制众:实现赶超型成长,《中华工商时报》98/01/26;43) 合作与竞争:组织重新设计的焦点,《中华工商时报》97/12/29;44) 战略杠杆: 企业成长新理念, 《中华工商时报》97/10/27;45) 管理的力量, 深圳《宝安风》97-14 ;46) 多元化之路还能走多远, 深圳《宝安风》97-15 ;47) 瞄准标杆 后来居上(第二作者),《宝安风》97-21;48) “21世纪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征文“新院长再造哈佛管理学院”,《南开周报》97年第631期;3、研究报告1) 招商银行服务竞争力评价报告20032) 中国网通集团天津通讯公司员工满意度与内部服务质量评价报告20033) 滨海快速交通有限公司(天津轻轨)整体企划指南20034) 中储股份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营销与服务战略)20025) 天津开发区药品公司经营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26) 深圳商业银行服务竞争力评价报告20027) 北方人才港股份有限公司CI策略与人才网站定位研究20028) 工商银行顾客满意度、服务质量与竞争力调查分析报告20019) 中国银行顾客满意度、服务质量与竞争力调查分析报告200110) 现代经理人激励系统研究. 天津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报告200011) 立达房地产公司高层经理人激励管理体系设计199912) 对“津派服装”发展的若干思考,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参考》98-27;13) 天津和平海湾电源集团现代营销管理体系98年;14) 天津立达国际商场股份有限公司服务质量管理诊断报告97年;15) 中策药业有限公司CIS手册,策略设计,96年;
105 浏览 4 回答
319 浏览 3 回答
171 浏览 9 回答
157 浏览 3 回答
343 浏览 3 回答
305 浏览 3 回答
164 浏览 4 回答
246 浏览 2 回答
309 浏览 3 回答
219 浏览 2 回答
104 浏览 3 回答
247 浏览 2 回答
339 浏览 4 回答
108 浏览 3 回答
234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