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从医道路中不断出现的挑战当成一种享受,我享受干事创业的过程,我与病人是最亲密的朋友。”张玲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回首张玲走过的二十余载从医道路,她完美诠释了“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这八个字的含义。 国家执业医师深圳龙岗妇科名医 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二十余年。主治各种妇科病,月经不调,卵巢囊肿,宫颈糜烂,纳囊消除,输卵管通液,人工流产,对不孕不育治疗尤为专长,成功受孕千余例,有送子观音之美誉。 以心为灯,愿作病患的知心朋友;以爱启航,愿作生命的守护天使。时光飞逝,岁月荏苒,自穿上白大褂从医的第一天起,在妇产科的岗位上,张玲已经工作了二十几个年头,弹指一挥间。对于她来说,这岁月,凝结着庄严的使命与沉重的责任,也凝结者太多的苦与乐。 当问起张玲是何时开始,成立了自己的门诊部,她说:“我和丈夫初到深圳打拼,开办了我人生第一家妇科诊所,当时很苦,生活的苦、精神上的苦、经济上的苦。说来也好笑本应是医生关心安慰患者,而更多的时候却是患者在一旁鼓励着我。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知道妇科就是我这辈子奋斗到底的事业”很快,张玲凭借着满腔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业务知识拥有了属于她自己的两家药店、一家社保定点和人工流产合法单位门诊部。 在同事们的眼里,工作中她是领导,生活中她是大姐。 妇女生产,关乎产妇母子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更关乎众多家庭的幸福。为此,强烈的责任心支撑着她和她的同事们忘我工作,用她们自己的行话来说,就是“每个人都会干到点”,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干到自己也临近生产的时候,才请假休息。 仗着年轻,她仿佛有使不完的精力和干劲,虽然有时因长时间工作感到疲乏,但每每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的生命诞生,听到新生儿的啼哭,看到她们的家庭因为新生而欢喜,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看完病号,心里才踏实 在深圳龙岗,“张玲”这个名字颇具传播属性,大家都知道有关生育的疑难杂症,找她准没错,不但医术好,人还特别好。许多患者亲切称她为“送子观音”、“送子贵人”。 “张医生,你看,这个宝宝是你的作品!”龙岗常住人口二百多万,张玲走到哪儿都可能遇上“熟人”。这不,逛超市买水果,她就遇到了昔日的病人——推着婴儿车的“二胎妈妈”热情地向她打招呼介绍宝宝,表达心中的感恩、感激。 每当这个时候,张玲感觉自己作为医生,特别幸福,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曾有人问张玲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妇产科医生是做什么的?她说:“用通俗的话说,我们是'造人’的,通过'造人’来实现无数家庭的幸福。” 截至2020年7月,她带领团队使一千余例不孕夫妇成功助孕,来找张玲看病的患者,很多是经由医生或患者口耳相传推荐而来的,还有不少是过来复诊的。她一天至少要看三十个病人,经常是一出诊连续六七个小时不停歇,没有时间好好吃午饭,就简单以一杯水一份快餐对付过去。 除了门诊,她还有手术要做,术后还要为病人做心理疏导。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是这位铁娘子的常态,难道真的不累吗?她说:“每天只有看完了自己的病人心里才踏实,这已经成为二十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当想起病人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就觉得没有理由停下来。” 让治疗方案有人情味 “您觉得什么是医者仁心?” “大医精诚就是对医者仁心最好的解读,”张玲表示,医生首先是人,要讲品德讲修养,应该有职业道德,不仅对病人有悲悯之心,看到病人的痛苦且能感同身受,还要想方设法为病人解除病痛。她有一个特别的习惯——隔三岔五她就会翻开日记本记录下这一段时间的诊疗感受。 在她的日记里,有高龄失独家庭的惆怅,有不孕患者的期盼,有面临复杂家庭矛盾的纠结……许多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落在了她的笔端,这份日记被她称为是“叙事病历”。 为什么坚持写门诊日记?张玲表示,写日记的时候,会让医生转换视角,真正走进患者的世界里。比起单纯从医生的理性角度出发,兼顾感性的日记方式,制定出来的治疗方案更适合病人,为病人最容易接受,疗效更好,促进医患和谐。 她曾经接诊到一位的不孕患者,按照一般医疗本无治疗意义,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极其难以怀孕。只见女方一脸愁苦坐在她的面前,男方则倚靠在墙边,眼神望着地面似乎不敢与她直视,故作坚强。张玲于心不忍,决定竭尽所能帮助这对可怜的夫妻,而当务之急是要让她们慢慢走出伤痛,接受现实。 她拿出一张纸开出治疗心病的药方,一笔一划地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对男方说:“你过来看,这个人,是一个撇,一个捺,你妻子是这个撇,你就是这个捺,你们两个需要互相支撑才能成为一个人,也只有你们两个互相支撑起来,你们底下才能再加上两个小人,“三”个人才能形成一个众,才能是一个家啊。”说完,给她开了必要检查。听了张玲的一席话,这位父亲显然受到了触动,面部肌肉不再那么紧绷。这对夫妻通过张玲的调理,最终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也让这对夫妻重新燃起了希望。 门诊日记有助于培养年轻医生的同理性,做到和病人共情、共鸣,从而制定出更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在同质化医疗面前,很多年轻医生的治疗方案也对,但就缺那么一点点人情味。 她常常对身边人说,“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以一个单纯的'人’的身份,探看另一个身患疾病的'人’时,你们遇见的不仅是人的病,也是病的人,也是人的眼泪,人的微笑,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