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悲剧美美文
浅谈悲剧美美文,说到悲剧,相信许多人对之是难过和遗憾的,而悲剧除了痛苦之外,其实悲剧却能给人们另外一种感受,那就是悲剧的美丽。下面分享关于浅谈悲剧美美文!
完美在看来是一种轮廓美,而悲剧美则就是一种结构美、细胞美、意境美。较之于喜剧,我更偏爱于悲剧。
这大概是因为喜剧里充斥着人们一直无法逾越的完美成份在,而悲剧因为更符合于凡人的生存哲学,虽沉重,但却可以开启人的心扉。
完美,是人的一种憧憬,更或者是人毕生追求的东西。它因为过于唯美,而只能成为人的一种终极目标或者是心愿。
悲剧,因为它往往是把虚假的表象撕碎给人看,它因为有了几分残缺美,而令人回味无穷。也许做为人,我们不愿意在已承受地悲苦面前,再去赏析一种悲伤,而愿意在童话里去寻找一种愉悦心情的完美。
比如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与田晓霞之间的爱情,更或者是《穆斯林的葬礼》中韩新月与楚雁朝的爱情。做为这两部共同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做为两部我都十分喜欢的作品。
它们或许不能诠释中国文化的精髓,但它们所焕发出来的文化现象却永存世间,不可替代。孙少平,一个不屈地奋进者,他平凡而不平庸。
他,是煤炭工人,田晓霞,一个记者。他们的爱情是纯洁、高贵的。做为小说中的人物,他们得共同为一个主题服务。而“平凡”的意义,不是一种唯美的成全,而是面对苦难人生的一种态度。
做为两个层面的人物,或许他们的爱情可以突破职业的界线、无视社会地位的差异。
这样的爱情,或许会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或者是可以做为一种没有厚重人生感的童话剧来处理。也许田晓霞的死,才是《平凡世界》的点睛之处。
田晓霞死了,代表着这种唯美的爱情死了。因为对于生活而言,这样的爱情缺少滋生她们的土壤,只能在世情的扼杀中,才能揭示他们的人物内心世界,才能塑造他们的人物性格。
试想一下,如果他们结婚了,这是可以满足读者追求完美的大团圆心理。而这样的作品却因为缺失了平凡生命中的厚重,而没有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文学价值。
如果他们结婚了,两个层面、两种生活方式,这一切的不对等,他们能幸福、会幸福吗?这是一本凡人的书,它只属于生活,得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田晓霞死了,留给读者的是一种惋惜,留给孙少平的是无比的痛。这种悲剧美,因为有了残缺美,而让人更加地难以忘怀。这种悲剧美,一点都不逊色于假设中的完美。
因为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它不仅存在于作品中,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也许因为有了生活的支撑,这本小说才得以于璀璨的地位。田晓霞死了,而孙少平没有颓废,他用自己最好的活着状态来回馈心爱的人。
生活不曾因为我们的不幸而停止不前,活着就是对亡灵最大的安慰。因为生活还得继续,而我们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在我看来《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它的价值在于用一种不屈地奋进精神,在穿越人生的磨难,更或者说它是用一种悲剧的美在成全平民英雄。
在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我们在韩新月与楚雁朝的身上,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悲剧美。做为回民的韩新月,做为父亲与小姨所生的她,或许在她懂事、不懂事的时候,这种悲剧美就开始塑造她了。
她在家的压抑中成长,她却在用自己的学业筹码来改变。楚雁朝,一个比她大不了几岁的老师,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他们的爱是一种充斥在校园里的浪漫,他们的爱是一种朦胧中的自然。
做为小说,做为穆斯林的“葬礼”,也许凄美是构成它的元素。而人物生来就是开创悲剧美的,为作品的主题服务的。
他们的爱,本可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是没有。也许这样点缀的主次分明的悲剧美,只是为了解密一个民族的神秘面纱,更或者是在成全一个主题。韩新月走了,与其说是得的一场病,还不如说是一个家族的病,得在她身上。
不是自己的病葬送了她,而是家族的病葬送了她。她是一个矛盾的产物,她是一场是非的产物,她虽没有置身于悲剧的漩涡,但这个漩涡却在间接地吞噬着她的天伦之乐。
她走了,走在这个已被揭秘的回民史事中,走在一个不再记恨是非的往事中,走在一个追悔莫及的思念中。也许悲剧不一定从她而来,但她却是最凄美的一朵。曾经已经尘封,唯有她才是反映、揭示这一切主线的根源。
她或许还没有来得及唱响生命的辉煌,就走了,带着她这个民族的情结,带着这个家族原本不属于她的悲剧。
她遇到爱情,却没有来得及厮守。她的悲剧不在于爱情的无常,而在于生活的无常,只是这样的生活既属于她,又不属于她。唯留下坟墓前一段悠长的小提琴声,在楚雁朝的手里。
其实这《梁祝》本就是穆斯林的葬礼,或许它只属于韩新月。《穆斯林的葬礼》在我看来,它是为着笔墨最多的韩新月举行的。
她虽只是回民的一个,但是与她有关的章节太多了。她的悲剧美,是成就小说的砝码。她的悲剧美,也使我们看清关于回民的渊源。
以上,是我从两部小说,四个人物中浅析出来的悲剧美。是悲剧美成就这些小说,因为悲剧因为有了生活的参与,而使得这种美更深厚、更悠远。
也许那些只是填补人内心虚荣的完美,显得是那样的浮躁和没有根基,因为在这里面少了几许读后的宁静和不舍!
悲剧是西方发展得最早也最完善的艺术种类之一,因此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论也发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完善。
悲剧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它渊源于古希腊酒神颂和山羊之歌,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它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作用是引起的恐惧与怜悯之情,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作用。
但是,自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之中对悲剧作了经典性规定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悲剧理论就逗留在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之内。
也就是在一种“神力”的命运观点之内逗留、徘徊,直到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悲剧的“冲突论”才改变了这种悲剧命运观的传统。
那么,是谁最早提出了“冲突论”?在中国西方美学研究界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西方美学史上悲剧“冲突论”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黑格尔。
而黑格尔则认为: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这样两种善的斗争就必然引起悲剧的冲突。
但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给予真正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悲剧的见解散见于他们的许多著作之中,但比较集中地阐述这一问题的,则是一八五九年评论拉萨尔的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的两封信。
马恩在各自回信中分别批判了拉萨尔的唯心主义悲剧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并结合自己对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总结,表明了他们对悲剧的看法。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说明悲剧本质在于客观现实中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体现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合理要求、理想、优秀品质等等,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和本质。
“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合理的要求、理想未能实现。这两方面的矛盾冲突是悲剧的本质所在。
马克思说:“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总之,马恩的悲剧观吸收了从亚里斯多德到黑格尔悲剧论一切合理的东西,又远远走出亚里斯多德和黑格尔,将悲剧观念提高到了新的理论水平。
“置于两方面之间”的悲剧观念深切揭示了悲剧形成的内在根源,在中外古今的悲剧和悲剧性文学杰作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具有广泛和普遍的概括意义,对之后的悲剧创作和评析及悲剧理论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悲剧艺术是一种崇高的艺术形式,以其哀伤的叙事情节和悲愤的情感震撼人心。悲剧艺术从广义上讲,就是以悲剧故事为体裁的艺术形式;从狭义上讲是一种特殊的民族艺术。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条件、民族性格、文化素质、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的各异,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而中国悲剧
艺术独特的文化视角,向人们展示了悲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它唤起人们对正义、崇高、良善的心理认同,激发人们对审美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深沉思考。
在我国,关于“悲剧”一词,据考证直至晚清时才偶然在一些文论中出现。而古代文学往往把那些悲惨之作称为“怨谱”或“哀曲”;在民间,老百姓则称之为“苦戏”,这可以视为中国悲剧艺术的最初形式。
从一定意义上讲,悲剧艺术是有明确的文化理想和价值目标的;反映的是人们在对苦难命运具有大致认同的基础上,怀着悲壮的豪情践履自己使命的情操。
那些悲剧人物往往不畏险恶,甘愿为承担时代的苦难而付出,甘愿将其牺牲纳入道德的谱系中,牺牲者并因此获得精神的永生。
同时,由于社会分为不同的政治集团、不同的结构层次,这种道德追求和社会评价的.标准也会各不相同,而道德标准的异化也会滋生痛苦哀伤的情愫。
因此而在艺术形式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道德生命同样会喷发出情感的岩浆,从而凝铸成悲剧艺术的基石。
有时,一个撼动人心的悲剧作品,比那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平庸作品更有力量。
正因为这样,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四大悲剧、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俄罗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名著。
中国古典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元杂剧《窦娥冤》、民间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会产生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这就是悲剧美的力量。
当然,这里说的悲剧美,不是作为戏剧一个品种的悲剧,而是作为美的一种形态的悲剧。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不喜欢悲剧的出现,但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都会出现悲剧,就是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悲剧还是不断产生。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艺术作品就必然有悲剧的内容。
因而,正确引导青少年赏析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悲剧美的描写,就有着现实意义。
悲剧,作为戏剧的一种品种,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悲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悲剧就是代表进步社会力量的人物在斗争中受到严重的苦难或死亡,从而引起人奋发兴起,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的愉悦感情。
简言之,先进的美好的人或事物的毁灭就是悲剧。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而作为美的一种形态的悲剧,亦即悲剧美——因悲剧而产生的美感,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1)悲剧人物一般来说是代表社会进步力量的正面人物,亦即是好人;
(2)悲剧人物的苦难或灭亡必须是社会矛盾冲突或生产斗争或由于人性的某些弱点引起的;
(3)悲剧必须能使人奋发向上,提高精神境界,产生美的愉悦,即化悲痛为力量。因此,悲剧,作为美的一种形态,它有着极大的审美教育意义。
在课堂教学和指导青少年课外阅读中,要积极引导青少年理解悲剧美的认识价值,和赏析悲剧美的丰富内涵。
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剧本,在赏析悲剧美时,都要紧紧抓住悲剧人物形象的赏析。即从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悲剧冲突的性质以及所产生的审美特点等三个方面去赏析。
一般认为,悲剧有四种类型的悲剧人物,因而会产生四种不同形态的悲剧美效果。
(1)悲壮的悲剧美
这类悲剧人物是崇高的英雄,是先进的社会力量的代表。他(她)自觉反对
旧制度旧势力,不是为个人利益,而是为了解除人民的苦难,为人民的解放,为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而英勇奋斗,宁死不屈,流血牺牲。
悲剧冲突的性质是社会矛盾冲突,或是敌对阶级斗争的冲突,或是民族之间的冲突。
悲剧所产生的美感是悲壮感,主要是壮,壮中带悲,虽使人泪流满襟,但壮怀激烈,气冲霄汉。
这类悲剧美,能教育人们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激励人们去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如文天祥的《过零汀洋》中的诗人形象,电影《董存瑞》中的董存瑞,小说《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都属于悲壮的悲剧美。
基于这种认识,要引导青少年读懂这类作品,向英雄人物学习,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2)悲悯的悲剧美
这类悲剧的悲剧人物是善良的,但又麻木不仁、懦弱的。当遇到反动势力或落后势力的逼害,苦难深重。
但又不知苦从何来,以为命中注定,或知苦从何来,但又不敢起来反抗,只是吞声忍气、逆来顺受,或者心中虽有不满,但又不敢大声呐喊。
悲剧冲突的性质都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亦有少数人民内部矛盾、家庭内部新旧思想的矛盾。这类悲剧美,主要激起的情感是悲,其次是怜悯和愤怒。
由于这类悲剧人物不是崇高壮美的人,只是善良的人、麻木的人,凄凄苦苦地活着,悲悲戚戚地死去,所以不能引起悲壮的感情,只能引起悲悯同情之情。
悲悯的悲剧美,尽管蒙上一层悲凉凄苦的色彩,缺少悲壮美那样的震撼力,但亦具有较大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而且这类悲剧人物,在旧社会具有较大普遍性,大都是社会的最底层、最无社会地位的工人、农民、下层知识分子,极为常见,更真实有力地揭示社会的本质。
正如鲁迅指出:“这些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正如无声的语言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觉察的。
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亡于极平常的,或者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多”。
(《且介亭杂文二集几乎无事的悲剧》)鲁迅作品中《祝福》的祥林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的于勒等大都属于这类悲剧人物。曹禺的《雷雨》中的侍萍,也属这类人物。
这类悲剧的审美价值在于启发青少年认识社会的本质、分清是非善恶的道德观念,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对社会弱小群体及善良人民的同情心。
(3)悲愤的悲剧美
这种类型的悲剧人物,虽称不上崇高伟大的英雄,他(她)们的抗争也不全为国家、民族,但他们敢于蔑视旧社会旧势力,抗争到底,而显示其精神品格的光彩。
这类悲剧冲突的性质,有阶级斗争的,但更多的人民内部、家庭内部两种思想、两种伦理观念的斗争,这种矛盾冲突也是社会斗争的一部分。如元杂剧的《窦娥冤》中的窦娥,电影《菊豆》中的菊豆,属于这类人物。
因此,这类悲剧的审美特点,在于激起人们悲愤与赞美之情,愤恨旧社会、旧势力,赞美悲剧人物的反抗斗争精神。这与悲悯的悲剧美的审美效果是有区别的。
(4)喜剧性的悲剧美
这种形态的悲剧人物,总的来说是个好人,他们受苦受难,值得同情和悲痛。但这种人同时也有许多缺点,这些缺点又以喜剧的形式出现,引起我们的讥笑。他们的悲剧性格是通过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悲剧矛盾的性质,既有阶级矛盾也有人民内部矛盾。
这类悲剧引起的美感很特别,既悲痛又好笑,哭中带笑,或笑中带哭,即人们常说的“含泪的笑”。
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就是一个例子。他一生受苦,受压迫、受剥削,想反抗又不知如何反抗,只挥舞着“精神
胜利法”这一武器向旧势力进攻,被旧制度、旧势力打得一败涂地,却又以得胜者自居。读作品时,令人感到好笑又难过。
有些人指出还有一类悲剧,就是性格的悲剧,或者成人性的悲剧。悲剧人物的苦难或死亡,不是由于社会矛盾的冲突造成,而是由于人物自身的性格弱点造成。 如莎士比亚的《奥赛罗》。
奥赛罗其实是作者所肯定和同情的人物,他坦率、公正、诚信,但性格中存在敏感多疑、刚愎自用的弱点。
他轻信虚假的表面现象,让感情左右理智,以至他和苔丝狄蒙娜的爱情虽战胜了种族的偏见,又亲手扼死了无辜的苔丝狄蒙娜,后来知道了了真相,奥赛罗悔恨万分,为了惩罚自己铸下的大错,挥剑自杀身亡,酿成悲剧结局。
有人认为,这种揭示人性的弱点的悲剧,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惋惜、同情、反思)更巨大,更能体现悲剧美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