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哲学理论论文

庄子的痛苦——论庄子是否能在美学意义上实现

2015-08-04 09: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所在。一般把“逍遥游”看成是道家美学的典范,一种审美自由的人生态度。但要看到“逍遥游”是个否定的过程,而非审美强调的相互肯定的沉醉预设,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审美;解脱

一、 庄子的痛苦
      庄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灾难的“脊脊大乱”的时世里。《在宥》篇:“殊死者相枕”,“桁杨者相推”,“刑戮者相望”;《则阳》篇:“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最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途而诛不至”。同时代的孟子也有过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认识:“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人民生活可谓惨不忍睹。
      而这也只是表层的惨象,更恶的是人心。庄子看到,人群的丑恶是一个基本的经验事实,虚伪的世俗道德更是成了恶的表现手段。像田氏窃齐却鼓吹仁义礼法,“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道德终究不是善本身,作为方法永远不能根本扭转人心。
      更进一步来说,即“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仁义礼法只是作为枷锁来桎梏自然人性的。圣贤提倡道德,果真就是为了提升人民道德吗?还是免不了伪善的劣根,有自我卖弄的嫌疑?其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宣扬“我”的独特性。人心花巧太多,总是能借着各种花样来遮掩自私之心。也许庄子极端了,抹杀了可能的善良意愿,只看到了卑鄙龌龊之处。但是,应看到这种深层次的揭露,其实是对人心自私膨胀的反感,因为庄子坚守着不容半点玷污的善。庄子感叹“善”是这世上苦难的东西,正是对现实和人心深处的恶深有所感的体现。
      面对现实,庄子看得很透。有人说他就是主张一切都无所谓,没有高低贵贱,也不用抗争。游戏地对待现实政治、生死命运。但是,游世不是其精神的根本,这种态度的采取,实则出于他对现实激烈的反感,和对人生无从解脱的认识。“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作为人死后的归宿,表明了庄子否认宇宙中有任何差强人意的地方可以安顿个人身心。人生在世,永远无法摆脱黑暗与痛苦。而“游世避世”不是表面上的没有原则地去谋取利益,而是以一种彻底的嘲讽态度去面对现实,这背后是庄子内心深处不肯和解的认真气质。
二、 寻求解脱的路径
      哲学家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中描述过“退居内在城堡”的观点,和逍遥游颇为相似。当世界残酷不公,当“一个寻求幸福、公正或自由的人觉得无能为力”,当“他发现太多的行动道路都被堵塞了,退回到自身便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逃至真实自我的内在城堡这样一种理性圣人的概念便以个人主义的形式兴起了”。每到社会衰乱之时,“那些赞扬人生尊严的人”就会“产生一次向内的迁徙”。庄子由于严酷现实的逼迫,和对悲惨生活的痛苦体验,以及他本人的精神气质,向外没有任何的出路,只能向内退守,去寻求苦难的解脱。
      通常来说,“逍遥”二字,多解释为“消摇”,连绵词,其意即为放摇形骸,闲适不拘,是一种精神大解放的境界。它实现的前提只能是从外部世界抽身而出,即“外天下”。只有跳出政治斗争、社会现实的领域,消除功名的执念,退回到自身,才能与现实彻底地决裂,把自我孤立,进而才能在内心开始逍遥。由于前提是在心境中去展开“乘物以游心”的逍遥,所以它不可能存在于任何一种外在生中。与身外的一切断绝,“外天下”的一步才算完成。
      但是,作为生存于世的人,不可能与“天下”的一切断绝关系。“天下”里的一切总会打扰到人的精神层面,感情的离合悲欢、奸佞的丑恶残暴,百姓的饥寒交迫等,总会在人情感层面投下涟漪,这样便不可能“外天下”,所以要更进一步,即所谓“外物”。
      而“外物”何以可能?其思想根源是“齐物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德充符》),万事万物实际上没有差别,庄子就是这样齐视万物,进而祸福变化对人来说就没有什么值得大动感情的理由了,于是有了““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秋水》)的心境。其实这种“齐物”思想源于庄子把现实的一切都视作虚无。不管外界是繁花锦绣还是路有冻骨,其实都是一回事了,不过都是虚无。从实质上来看,庄子摆脱世俗功利之心也正是由于他的齐物态度。
      可是,转而一想,作为有意识的自我,虽然宣称一切事物于他来说都是虚无的,但是世间万物却又以如此千差万别的姿态呈现在面前,从朝菌蟪蛄到鲲鹏展翅,从晦朔春秋到八千岁,都是作为事实了然于心的。也许,庄子得知这个前提,然后他主张的便是否定与超越,可是要看到庄子没有也不可能永远龟缩于自我心境之中。作为有情感的人,他总会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人的集群社会性存在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而只要逻辑地肯定了“天下”“外物”,他就要去超越,那么就肯定存在“天下”和“外物”。
      所以,必须进入“外生”阶段,即彻底否定个人意识,走向“无己”。由于有自我意识,便无论怎样都会对现实万物有所住心,产生好恶或者冷漠之情。更进一步来说,由于有了意识,外物便会呈现在意识之中,不可能被“化掉”,唯一的退路就是把意识归于消亡。《德充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这些必然性无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虔诚的祝福,无休止地缠绕着人们。即便退回自身后也依然如此,无奈,自我就只好通过放弃欲求和意志,使自己消解。
      这样消解了自我意识之后,便有了另一番眼光。《大宗师》里讲到,子舆得病后,“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他被病魔折磨得如此痛苦,可是没有产生任何抱怨,还赞叹:“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个体自觉地否弃了自己的意志后,便不求生也不求死,不求福也不求祸。顺乎自然,其实就是一切都听候命运的发落。“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不能灭天就灭己,毁灭了自己的意志和欲求以后,人与世界的对抗和解了,一切内在和外在的束缚解除了,“外天下”和“外物”所不能实现的逍遥游现在实现了。”
      而对于“吾丧我”的理解,有人会认为庄子弃的是“假我”,追求“真我”。就像《知北游》中所说的: “外化而内不化”,认为庄子真正寻求的是内在的真我。但是不能忽视“与天为徒”、“与人为徒”,意思就是让自我消失在天命里或者他人之中,总之就是没有自我。《说文解字》中“吾”就是“我”的自称,可以互用的,并没有“假我”和“真我”的区别。再者,如果保留了“真我”,那还是有“我”存在,即“有待”,就不可能进入“逍遥”。所以“逍遥游”所强调的就是把任何的个人意识都驱逐出去,泯灭“自我”,就是“无我”。
      整个内篇实则是一个解脱的过程:从《人间世》的“累”,到《齐物论》《养生主》《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中“坐忘”“心斋”等心灵过程,直到《逍遥游》的极致。颜回悟出了“坐忘”,老师就问他何谓坐忘?他回答“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样决绝的“坐忘”其实就是《齐物论》中所讲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境地。不管是生理机能还是痴心妄念都要摒弃,直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知北游》)。
      可见“逍遥游”作为庄子寻求解脱的精神过程,其本质在于对现实世界不报任何的幻想,不断地进行否定,直到否定自我。“逍遥游”这种表面上的精神飞扬感,其根源却是否弃一切,把生命置于无根的虚无之中。
      那么走向了“无己”是否就解脱了?有人会从美学上认为庄子到达了精神的自由境界中,到达了“无我之境”,在审美的道路上获得了“解救”,可真如此吗?
三、 真正的审美
      首先,什么是审美?王国维先生讲,美是呈于吾心而见诸外物的审美意象。美只能存在于人的审美活动之中,审美活动必须具备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环境三要素。所以,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体验。同样,也不存在一种纯粹主观的美。
      其次,中国美学中一般的规定就是情景交融。情和景是内在融合的,若分离了,就不可能产生审美意象。正如王夫之所讲:“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宗白华也强调过,审美活动就是人的心灵和世界的沟通。“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简而言之,审美意象首先是一个情景相融的世界,它诉诸于感性直观。这个意象世界是真实的、生活着的。它不是抽象的概念世界,不是脱离人的死寂世界,而是一个万物一体的世界,一个具体的历史的世界,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一个需要人去体验的世界。
四、 逍遥游与审美的区别
      可见,真正的审美是一种感性直观,是情与景一瞬间的交汇融通,充满着感性体验。而逍遥游则要经过一个从“外天下”到“外生”的过程,要通过“坐忘”“心斋”的修养,要到“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的地步。很明显,二者发生的过程不一样。
      其次,审美活动三要素是缺一不可的。没有纯粹主观的美,审美离不开审美对象。而逍遥游则首先摒弃一起外在客观的事物,一旦有了对象的存在,就不可能“无待”。审美也不可缺少主体,即“美不自美”。但是逍遥游追求的是“至人”的境界,那是“无己”的,是否弃掉主体意识的,没有情感体验。所以,逍遥游和真正的审美本质是不一样的。
      最后,从“物我两忘”的角度考察二者,发现二者也是有本质区别的。审美提倡的“物我两忘”是在一个情景相融的状态下超越“人——对象”的二分模式,而追求二者融合,也即王阳明所说的,“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审美活动中的“忘我”是陶醉于这个整体的世界,它不是自我的丧失,反而是一种意志的肯定。反观“逍遥游”,它是世界和主体相互否定。既否定外在的客观事物,又否定主体意识。在否定之下,就不可能有审美。
      所以,“逍遥游”实际上是对审美的根本否定,是“自我”和“自由”的一并消亡。
五、 逍遥游的深刻性
      “逍遥游”思想是及其深刻的。虽然它走的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甚至最后放弃了自我意识,走向“精神自虐”,但其骨子里表现出的,是不肯与现实做一丝的妥协。
      庄子不相信任何存在的合理性,不相信任何存在的背景,其倡导的“无待”其实就是把人投入到绝对的虚无之中,恰如“庄周梦蝶”。到底是蝴蝶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变作了蝴蝶?醒了的庄子意识到刚才梦中的是蝴蝶,而醒了的蝴蝶也意识到刚才的梦里它化成了庄周。庄子存在于清醒中时,熟不知蝴蝶正在梦里见到自己成了庄周正“栩栩然”。梦或者醒,生或者死,人都不可能在其中找到一个确定的根,只能随意飘荡在虚空之中。
      所以,逍遥游并不是最后的出路。它给人的感觉只有无希望地放逐于黑暗中,即使放逐本身可以给人带来“游”的激情,但始终不是出路。
      可见,庄子被黑暗现实步步紧逼,个体外在地被桎梏和奴役,找不到出路,以至于退居内心,甚至为了与外界彻底隔离,他齐万物等生死,泯灭一切差别,以致最后否定自我。但是,逍遥游的自我放逐绝非终点,庄子用各种“神人”形象来寻找他的人生理想。
      这个理想就是“道”。一般的人在寻常之中,以自我为中心,遮蔽了存在的本真,为了回到生命的本质状态,就要祛除遮蔽。所谓的“道”不是实体概念,它是一个新的世界,是自然万物本身。人生的根源问题,无非就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我之存在的理由是什么?世界和存在到底是荒谬的还是合理的?事实上,从现实历史来看,个体孤弱的生命似乎总是被命运控制着,既来自于虚无,又终将归于死亡。但一个“鼓盆而歌”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悲哀呢?只要自我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你而存在的,这个世界不是为你而设的。人和万物,本来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当人祛除了这种根深蒂固的自私意识,解脱于物我分离的状态后,生命便豁然开朗,原来生死无非就是自然的大化,你要做的也无非是回归于生命本来意义上的朴质——纵浪大化之中。
六、 “游鱼之乐”的美学超越
      一部《庄子》,其汪洋恣肆的语言世界,高远深邃的思想意境,深刻认真的生命情怀,对后世可谓影响深远。人们由于各种原因,不会像庄子那样如此深入地进行思考,只会体验庄子哲学中的部分。再者《庄子》文本本身就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
      前文论述过“逍遥游”不是审美的态度,而是庄子在现实逼迫下,去寻求人生 解脱出路的一种探索,但由于他不肯与现实做丝毫妥协的认真气质,他走向了双重否定。没有自我情感意志怎么审美?所以逍遥游不是审美上的问题,而是他对生存的体验。但《庄子》文本中又有很多审美意义上的体验,比如濠梁之辩,展示的就是一种游鱼之乐的审美超越。
      庄子以物观物,“我”与物融为一体,没有“主体——对象”的认识框架。“我知之濠上也”(《秋水》),正因为“我”的心情从容畅快,所以我看这游荡的鱼儿,便也觉着鱼游地也如此畅快。这就是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诗意的审美眼光。这里的审美是有“自我”的。是融自我与万物为一的。非但得有“我”,并且还要有充溢的情感体验。是“物”与“我”相通相即的心理感应状态,是一种诗意的审美情怀。所以,“游鱼之乐”才是对世界审美超脱的逍遥态度。主体的快乐是自我追求的终极性真实,而非“心如死灰”。
      这种审美超越的最高境界就是陶然忘机的生命意志的沉醉。主体心智在妙心玄赏中物我不分,恣意摇情。中国美学大抵上就是这样一种生命哲学——彼摄互荡,浑然一体。魏晋时期的浪漫精神可以说是对庄子“游鱼之乐”美学的绝妙继承,徜徉于山水,放荡于形骸,“纵赤情而蔑俗礼,任己性而随意行”。再比如文人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所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融自我于这茫茫的天地中,超越了俗世,伸展了性灵,与造化同流。
      人世的荒唐与残酷如此,审美便是对此的觉悟。在审美之中,我可以忘了无从逃避的现实丑恶,忘了蝇营狗苟的肮脏世道。可以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这个经验的世界,可以暂时祛除掉心中的苦涩与寒冷,而获得一种诗意的沉醉,意志的肯定。可是,恶是根本无法革除的,审美到头来只是感觉的假象了,所谓的审美,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沉醉的安慰。阮籍车迹所穷,仍然痛苦而返,是因为现实痛苦的体验;陶渊明“流泪抱中叹”的冲动也恰是如此。
      所以,审美毕竟不是彻底解脱的道路。这也反过来说明逍遥游的深刻性——现实人生从来无从解脱。
      漆园之哀,哀在万世。
参考文献:
[1] [明]张岱:《陶庵梦忆 西湖寻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56页.

[2]庄子:《庄子•在宥》,文中引用的《庄子》内外杂篇均引自中华书局2009年版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3]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57页.
[4][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5]戴建业:《论庄子"逍遥游"的心灵历程及其归宿》,东方丛刊,1994.3-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2.
[6]王夫之:《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卷五,217页.
[7]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选自《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8]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 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 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 [清]胡文英:《庄子独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