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哲学理论论文

国内外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2015-07-31 11: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010-04
  艾思奇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哲学思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在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思想的研究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今天,我们对学术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大众化思想国内研究综述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后,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思想逐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学界对此发表了大量的专著与论文,同时召开了一系列的座谈会、研讨会,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艾思奇本人及历史贡献的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集中体现为传记类作品和纪念文集,其中传记类的代表作品有:《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1]《艾思奇传》[2]等书。论文集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纪念艾思奇同志逝世二十周年》[3]《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纪念文集》[4]《大众哲学家—纪念艾思奇诞辰百年论文集》,[5]此外还有一些论文,如:《大众哲学家艾思奇鲜为人知的传奇人生》[6]《哲学家艾思奇的风雨人生》[7]等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专著只有马汉儒的《哲学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8]以上论著多从史实的角度对艾思奇本人及著作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介绍,同时对艾思奇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评价和认识,即他是“学者、战士、真诚的人”三者的完美结合。但是这些论著不足之处在于对人物的理解和介绍大多限于感性现实的描述,研究的深度及理论价值有些欠缺。
  (二)分阶段性对艾思奇的哲学思想及贡献进行研究
  目前学界对艾思奇哲学活动和中国化、大众化思想的研究大多数是分阶段进行的,一般划分为三个时期,即:上海时期、延安时期、北京时期。代表作品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抗战时期艾思奇哲学活动的时代特征》[9]《艾思奇与延安整风时期的理论教育》[10]等等。此类论著的特点是分时期对艾思奇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活动进行研究,研究的优点在于对研究的问题有较为纵深的挖掘和分析,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可参考性,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即容易在研究内容上出现断层,无法很好地对问题进行规律性的探讨和研究。
  (三)关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文本及成功经验的研究
  国内学界对《大众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大众哲学》文本的研究,二是对《大众哲学》的成功经验的研究,三是对《大众哲学》的历史作用的研究。此类作品主要集中为论文形式。主要代表作品有:《〈大众哲学〉的方法论特点及启示〉》[11]《常青的〈大众哲学〉》[12]等等。此类论著主要通过研究《大众哲学》文本及作用达到对现实的一些启示,但是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较多从语言层面上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障碍,未能从社会心理及时代背景变化等深层问题上真正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困境。这也是造成今天我们始终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关于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的启示及经验研究
  1938 年 4 月,艾思奇在《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一文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他是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人”,学界对此研究颇多。主要论著有:《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13]《怀念与思考: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14]《从艾思奇著作中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15]等等。此类论著对艾思奇的研究基本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和评价,即艾思奇是我国马克思www.dylw.net 第一论文网主义哲学家群体中最杰出的前辈之一,并高度地肯定了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上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对艾思奇延安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与毛泽东等人进行的交流也有所考察。
  (五)关于艾思奇哲学与毛泽东哲学关系的研究
  此类研究重点考察了艾思奇与毛泽东的哲学交往活动及影响。此类论著代表性的有:《毛泽东同志对哲学的卓越贡献———读艾思奇同志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6]《延安时期的艾思奇哲学与毛泽东哲学》[17]等等。此类论著主要通过研究人物关系所展现的性格特点、历史事实,从侧面突出描述艾思奇的个人品质以及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上的历史贡献,对研究艾思奇的思想形成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及理论价值,但是此类论著及文章多限于对艾思奇与毛泽东关系的描述,对其他在艾思奇个人成长及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人物描写较为不足。因而不能有效地全方位展现和了解艾思奇的个人成长及思想形成过程。
  (六)关于艾思奇批判精神与论战思想的研究
  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艾思奇拥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革命精神,他一生在进行理论传播的同时也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反动思想作斗争,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在理论界与其他著名学者进行了多次论战。此类论著代表性的有:《艾思奇哲学与叶青哲学之比较观》[18]《抗战时期艾思奇与叶青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的论争、影响及启示》[19]等。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艾思奇和杨献珍作为国内哲学领域论争双方的主要代表进行了三次哲学大论争,对此研究的有:《艾思奇与杨献珍之间的几次哲学论战》[20]《50 年代杨献珍与艾思奇哲学思想之比较》[21]等。此类文章较为集中地研究了艾思奇与叶青、杨献珍之间的论战。主要对他们的论战观点及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从一定侧面展现了艾思奇勇于批判和自我批判的革命精神。但此类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对艾思奇与其他同时代的理论同仁及相关人士的比较研究不足。因此,横向领域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

二、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大众化思想国外研究综述在国内学界深入研究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思想的同时,国外学界也有一些学者对艾思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如:法国学者彼埃尔、华裔美国学者伊格纳修斯·曹、德国学者沃纳·迈思纳以及美国学者田辰山等等。以上这几位学者对艾思奇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探讨了苏联哲学对艾思奇哲学思想的影响;二是探讨了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同仁以及后来成为国民党理论家叶青的长期争论;三是探讨了艾思奇的主要贡献。以上学者对艾思奇的研究虽涉及许多问题,但并未真正深入到对艾思奇中国化与大众化过程本身及内容的研究。甚至有一些作品对艾思奇本人及艾的作品评价有失公允与偏颇,如沃纳·迈思纳在其作品中讲道:“这本所谓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哲学》与叶青的《哲学走向哪里》的哲学著作一样都不是哲学论文……它是属于寓言性质的。”而正式将艾思奇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研究对象和突破口的代表学者是美国人乔舒亚·福格尔及泰瑞·博登霍恩。他们对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思想与实践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起源与发展问题
  乔舒亚·福格尔在他的《艾思奇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22]一文中,一方面分析了西方先进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产生了知识大众化倾向;另一方面他对苏联从事大众化工作的布哈林及普列澳斯基等人对艾思奇的影响也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从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大众哲学》成功的因素
  应该说,国外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与国内学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着自身的特点,甚至在一些方面比国内学者的研究更为纵深与细致。对此,福格尔有较为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大众哲学》使用了“一种不复杂的方法把被视为十分复杂的哲学做了通俗解释的方法”。泰瑞·博登霍恩赞同福格尔的上述说法,同时在他的博士论文《一位美国学者对〈大众哲学〉的社会学分析》[23]中,对艾思奇的通俗化的方法和技术做了较深入的探讨。一是对艾思奇《大众哲学》通俗化的模式进行了分析,二是对通俗化的技术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可见,西方学者对于《大众哲学》成功原因的研究是比较具体、细致且深入的。
  (三)从理论溯源上研究了艾思奇哲学思想与苏联哲学的关系
  国内学者对艾思奇哲学思想与苏联哲学思想的关系研究不是很多,但国外学者非常关注这一问题www.dylw.net 第一论文网。其中乔舒亚·福格尔认为一方面艾思奇翻译了大量的20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著作,另一方面艾思奇的哲学著作受苏联哲学家米丁的影响颇深,他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哲学渊源。
  国外学者对于艾思奇的研究虽然不是很多,但他们在某些领域的研究甚至超越了国内,尤其是在文本的深入挖掘上,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当然,也应看到,西方学者的某些观点有失偏颇,甚至有失实之处。因此,我们对待国外学界的研究成果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取糟粕的原则,这就需要国内学者对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三、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大众化思想研究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思想研究已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从研究的形式来看,多为简短的学术论文,因而研究的系统性有待完善;从研究内容来看,很多论文内容重复,研究不够深入细致;从研究领域来看,研究领域比较狭窄,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从研究视野来看,研究视角和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因此,研究的学术价值亦有待于提升。此外,还存在着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不够紧密和深入的问题。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进而形成综合性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和拓展。
  (一)从纵向上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规律性的研究与探索
  目前,关于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研究虽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集中体现为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贡献研究,或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可应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社会学、心理学、比较学及大众传媒学等角度对这一问题做纵深分析。如:可采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对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的写作背景、社会心理等方面与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入比较分析,进而从纵向的角度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提供理论借鉴与现实指导。
  (二)从横向上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渠道
  对艾思奇的研究要达到新的高度,需要发现新的生长点,比如艾的社会学思想研究,艾的科技思想研究,艾的文化思想研究,艾的批判精神研究,艾的教育思想研究以及艾与其他同时代学者及相关历史人物的关系研究。通过横向研究领域的拓展,在另一个侧面、另一种程度上更能使艾思奇的形象变得丰满、现实,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宣传。
  (三)多角度、宽领域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面临的困惑与障碍
  目前,学界对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思想研究的成果虽然不少,但大多停留在对表面问题的研究,不能很好地深入,如对艾思奇如何推进中国化、大众化问题从语言层面上研究的较多,从教育环境、传统文化、社会心理、时代背景等深层次因素上分析较少。因此,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国化、大众化面临的困惑和障碍。
  (四)加强对艾思奇文本的研究
  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目前国内学界对艾思奇的研究从成果数量上来看还是颇为丰厚的,然而,www.dylw.net 第一论文网能真正称得上精品的论著并不多。在这一点上,国内学界应积极向国外学界学习,努力加强对文本的研究,这是导致目前学界很多研究浮于表面、不能深入展开的根本原因。研究者只有深入研究文本,才能达到与作者心灵交融,才能真正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精神,如此才能真正提升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
  (五)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与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思想的关系

 目前学术界对艾思奇的研究有涉及传统文化及教育背景问题,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挖掘艾思奇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思想形成的文章却极少,大多数限于感性描述。因此,不能很好地全景展示和真实再现艾思奇的个人成长经历及思想嬗变过程。当前分析研究这一问题非常必要,这对于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面临的困境与障碍,以及广大受众群体社会心理形成分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六)加强对现代媒体的研究、管理和利用
  中国古语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现代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它们覆盖面广、普及率高,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利用好这些新兴媒体,发挥它的巨大优势,是我们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1]卢国英.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杨苏.艾思奇传[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4.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纪念艾思奇同志逝世二十周年[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
  [4]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纪念文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5]大众哲学家—纪念艾思奇诞辰百年论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党史博采,2010.
  [7]散木.哲学家艾思奇的风雨人生[J].文史精华,2009.
  [8]马汉儒.哲学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9]黎永泰.抗战时期艾思奇哲学活动的时代特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
  [10]程伟.艾思奇与延安整风时期的理论教育[J].北华大学学报,2007.
  [11]左安嵩.大众哲学的方法论特点及启示[N].光明日报,2010-2-18.
  [12]李今山.常青的大众哲学[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13]王伟光.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学术探索,2009,(3).
  [14]李景源,孙伟平.怀念与思考: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15]卢国英.从艾思奇著作中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学术探索,2008,(3).
  [16]卢国英,叶佐英.毛泽东同志对哲学的卓越贡献——读艾思奇同志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J].哲学研究,1983.
  [17]石仲泉.延安时期的艾思奇哲学与毛泽东哲学[J].理论视野,2008.
  [18]谭辅之.艾思奇哲学与叶青哲学之比较观[J].思想月刊,1937,(4).
  [19]田福宁.抗战时期艾思奇与叶青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的论争、影响及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0.
  [20] 梁涛.艾思奇与杨献珍之间的几次哲学论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
  [21]高山.50 年代杨献珍与艾思奇哲学思想之比较[J].理论学习,1998.
  [22]乔舒亚·福格尔.艾思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贡献[M].1987.
  [23]泰瑞·博登霍恩.一位美国学者对《大众哲学》的社会学分析[D].199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