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哲学理论论文

中西比较视野看孔子与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2015-07-08 09: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作为中西方思想源头的代表性人物,孔子和柏拉图也是中西文艺思想的奠基人,本文主要从文艺的社会功用、文艺的理想人格、文艺的真善美追求三个方面对之进行比较论证,既见出他们文艺思想的相似性,又 总结 出他们文艺思想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文艺思想;中西比较
孔子和柏拉图是人类 历史 “轴心时代”(雅斯贝尔斯语)的两位文化巨人,在东西文化中被视为各自的坐标式人物。柳诒征曾说:“孔子者

而柏拉图对于人欲则没有那么仁慈。柏拉图本身也是非常喜爱荷马诗歌的,如在《理想国》里尊其为“全希腊的 教育 者”“,最高明的诗人和首屈一指的悲剧作者”。但他对文艺取舍的目的更多的是着眼于城邦的建设和德行的培养。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三个等级:理性、意志和情欲,与之相对应的便是 哲学 家、武士和普通人。与之相对应的三种美德分别是:智慧、勇敢、节制。意志和情欲的代表武士和普通人要绝对服从于理性的代表哲学家,只有哲学家才有资格充当“国王”。而那些只合乎情欲,不合乎理想和道德的渎神的诗篇,是永远不准进入理想国的。在柏拉图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国”里,哲学王必须是一个体现智慧、勇敢、节制等道德规范的统一体。Www.133229.Com智慧,指的是国家的保卫者所保持的一种信念,即认为他们应当害怕的事情就是立法者在教育中告诫他们的那些事情。节制,指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就是说,在理性和正确信念的帮助下,由人的思考指导着的简单的有分寸的欲望。正义,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的天性的职务。只有这样,他所统治的国家才能成为正义的国家,也只有这三者达到统一的哲学王,才是最理想的人。柏拉图的这一划分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他把这三种心理机能生硬地割裂开来,与社会的三个等级简单对应,是极其错误荒谬的。因此,在他的人格心理构成中,情感是没有地位的,是不被柏拉图所承认的,这也是柏拉图否定 艺术 、驱逐诗人的原因所在。
另外,对理想人格的培养方式,孔子主张“仁”,注重对其道德修养方面的培育,教之具有“爱心”,爱天下一切事物,并且以“文、行、忠、信”教之,使之具有“仁人”的一切美德。柏拉图对其“哲学王”的从小教育,则缺乏爱心,他主张从小孩一生下来,就要检查其优劣,不聪明的孩子将被抛弃,只留下聪明的、优秀的儿童,并且把儿童从小便与其父母隔离开来,其手段是比较残忍的,是没有“爱”可言的。
  三
  真、善、美是人们衡量文学艺术作品的三个基本标准,孔子和柏拉图对此也持不同态度。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