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该重要论述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其中始终如一贯穿的哲学维度,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问题导向”的发展维度、蕴含“人民中心”的价值维度、重视“家国一体”的历史维度、强调“统筹兼顾”的逻辑维度、凸显“扎实作为”的实践维度。
〔关键词〕习近平;扶贫工作;哲学维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203(2020)06-0003-05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完胜、收官之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该重要论述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高度抽象的本质与核心,属于哲学维度,反映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群众、不同情况,有不同侧重、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丰富论述,但其中始终如一贯穿的哲学维度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问题导向”的发展维度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发展是事物从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变化或上升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作为唯物辩证法根本原则的发展思想,即发展是事物运动的总趋势,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总趋势,也是技术社会形态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运动的总趋势。所以,无论是宏观层面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还是中观层面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区域协调、生态文明、精准扶贫等方面的政策推进,以及微观层面每个社区、家庭、人的福祉提升,都是顺应时代总趋势、推动社会大发展的过程。发展的前提是矛盾和问题,存在矛盾问题,从而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就能够推动发展。因此,我们党推动发展、引领发展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这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姿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战略指导的着眼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问题为标准,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1〕29-30。以解决脱贫工作的组织引领问题为关键,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1〕47-48。以解决扶贫脱贫的途径问题为抓手,采取精准扶贫、多管齐下的政策方略,“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分类施策,真抓实干,吹糠见米,确保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2〕。以解决扶贫工作的社会协同问题为基础,构建调动各方力量、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人心齐,泰山移。’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1〕50-51。以解决扶贫工作的实效性问题为风向标,强调从严要求、真抓实干的科学态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要经得起历史检验”〔3〕。以消除扶贫工作中的腐败问题为检视点,强化资金管理的监督体系。以解决扶贫脱贫的大环境问题为背景,发出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4〕484。我国之所以在扶贫工作中成效卓著,为促进协调发展扫除了障碍,为世界减少贫困人口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得益于坚持“问题导向”这一发展维度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蕴含“人民中心”的价值维度
价值观作为重要的哲学维度,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主张、态度与倾向的观点,起着行为取向、评价原则、标准与尺度的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结果。“人民中心”是我们党一以贯之坚持的根本宗旨与价值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念的人文体现,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归谁享有”的基本问题,深刻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遵循。“人民中心”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它贯穿于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扶贫工作。“人民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红线,其价值维度在扶贫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其一,贫困群众作为扶贫工作的对象而存在,不是作为发展工具而存在,可以充分体现“为什么人”这一原则。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5〕习近平总书记正是自觉将我们党作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这一历史任务的工具来践行“人民中心”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4〕302020年5月他在山西考察时再一次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6〕凸显出“为了人民”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人民性最根本的体现。“人民中心”在扶贫工作中更体现为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这不仅仅是价值理念、政治要求,更是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一个都不能少”的切实承诺、评价标准和攻坚克难的具体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4〕83,“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4〕84。
其二,“人民中心”明确了人民群众是扶贫工作的主体力量,脱贫致富最根本的是必须“依靠人民”,激发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脱贫攻坚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的具体运用。正是依靠人民的价值理念,使得我国的扶贫脱贫工作卓然于世界。首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我国扶贫工作的论述中,更是将“人民自己救自己、自己解放自己”作为“人民中心”宗旨的根本落脚点。他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讲道,“俗话说得好,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7〕,就是强调扶志扶智的重要性。其次,我国在扶贫工作中,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在“扶”,从根子上让贫困群众尤其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靠自强自立有尊严地真正脱贫。如我國在帮扶贫困县、贫困村脱贫致富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修路、架桥、通电、打井、引水、改厕、铺线、通信、建基站等,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扶贫铺路,为群众福祉奠基,使贫困地区的群众有靠自己双手、靠劳动脱贫致富的途径、工具、未来和尊严。不仅要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更要帮助贫困群众摆脱长期贫困形成的挫败无力感和心理依赖,既扶贫更扶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中“人民中心”价值内涵的又一层体现。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视“家国一体”的历史维度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道路走向、发展模式、政策规划都是在其自己的历史逻辑中展开的,传承着具体而生动的历史禀赋和文明特性。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渗透着我们的历史传承,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渗透着我们的历史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的战略指导同样渗透着我们的历史传承,处处体现着“家国一体”的历史意蕴和君子情怀。
在中国文化中,士大夫精神、君子人格历来是被社会精英推崇和追求的,核心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一体”精神。君子、士大夫是社会的顶梁柱和粘合剂,从修桥铺路到怜贫恤老,从主持公道到协调社会,他们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己有权利更有责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华民族进入实现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很多中国文化的固有基因也开始呈现出来。历史文化元素有很强的基因遗传能力,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君子阶层虽然已不复存在,但是在文化观念上,国人对君子的看法和要求,具有历史与文化的连贯性。
置于今天的中国,我们的干部选拔机制将社会中一些有知识、有能力、肯吃苦、敢担责、愿奉献的优秀人才选入队伍中,肩负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使命,注定要传承我们历史文化中“家国一体”的君子人格,承担“为民立命”的君子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正是这样要求广大干部的:“大家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不谋私利、克己奉公。……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4〕144他还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4〕145,要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4〕145。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舍我其谁的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中历史维度的自然呈现。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统筹兼顾”的逻辑维度
国家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不仅是政策落实问题,更是战略布局问题,根本上是有关方法论的哲学问题。秉持的方法论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向思路就不一样,构建的战略规划就不一样,出台的政策就不一样,落实的效果就不一样。在我国扶贫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秉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强调注重统筹兼顾:既掌握地区贫困的总体情况,又深挖每一个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既有发钱发物送温暖的普惠政策,更有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多种脱贫途径;既要激发贫困群众自强自立、劳动致富的激情与干劲,又要强化党政干部扑下身子、深入群众的实干作风。因此,我国扶贫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现了经济、政治、社会多个层面的整合。
其一,多管齐下的扶貧脱贫政策,能够保证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增进群众福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实现良好的经济整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论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类施策,多渠道多方式多手段解决贫困问题,关键点在于“精准”。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部署: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二是异地搬迁脱贫一批,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4〕85。这就擘画出我国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状况、不同条件、不同人群、致贫的不同原因,差异化施策,针对性强,效果良好,利于形成脱贫致富与经济发展的共赢态势,实现良好的经济整合。
其二,干部深入基层、精准扶贫的政策要求,能够在强化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作风的同时,稳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好地维护中央权威,实现良好的政治整合。我国疆域广阔,地形复杂,村落繁多而星散,要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治理、保证中央的权威性,就必须使党的领导、政府治理深入最基层的乡村;就必须要求广大干部走乡入户、深入群众,强化党在农村基层的影响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扶贫工作的关键抓手就是发挥广大干部在扶贫脱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做好服务。要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等发挥主场作用的同时,强化广大干部扶贫的“精准度”,对口帮扶到户、到人,随机跟踪抽查扶贫情况,检验考核脱贫效果,督促党政干部真正扑下身子、服务群众。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广大党政干部真正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做到真访贫、真扶贫、扶真贫,在引领群众走上小康之路的同时,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政府的基层治理,强力维护中央的政治权威和全国一盘棋的大国格局。
其三,扶贫工作中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能够缩小地区、人口的贫富差距,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又使全民尽享大国红利,实现良好的社会整合。我国作为大国的具体国情是:疆域广阔,情况复杂,不同地区发展条件、发展水平不同,地区贫富差距较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大多在偏远边穷之地,从空间上远离中华核心地带、富裕地带,生存环境恶劣,发展难度很大,多数不具备自我发展、自我繁荣的条件。但同时,超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费,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超强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等,是我国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在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通过转移支付这个重要的财政工具,把富裕地区上缴税收的一部分划拨给相对贫困的偏远边穷地区,可以使那里的老百姓也享受到大国红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讲道:“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4〕86
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凸显“扎实作为”的实践维度
一切理论、政策、思路都来源于实践,也都需要实践的检验。实践观点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与核心,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处处凸显着“扎实作为”的实践理念和实践要求。
实践维度之一:厚积“扎实作为”的恤民情感。实践作为一种物质活动,具有目标导向性。不同目标对实践活动激发的力度和效果不同,具体到扶贫工作中亦然。广大干部投身扶贫工作,抱着完成上级交付任务的态度,还是怀有深沉的恤民情感,工作效果则相去甚远。实践是行动,行动的先导是思想指向与情感激发。饱满深厚的为民情感能不断滋养党政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不断助推党政干部担当作为的实践行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与他早年的知青生活、人生抱负、长期担任地方领导期间的扶贫经历所激发出的强烈恤民情怀息息相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说道:“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8〕从梁家河村当知青到村支书,到正定县委书记、宁德地委书记,再到福建省委书记、浙江省委书记,直到党的总书记,职务在变,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调研贫困地区、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为老百姓消除贫困做实事的行动却从未停止过。习近平总书记当知青、作村支书的经历和感受,使他思想感情上获得了升华,对贫困的切身体会激发了他强烈的恤民情怀。因此,广大干部只有切实拿出贴近群众、融入群众的实践行动,才能真正激发出为民情感和恤民情怀,这种情感情怀才能以更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广大干部更广泛、更深入地投身到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形成良性循环。恤民情怀是“扎实作为”的情感基础和价值基础。
实践维度之二:严格“结果导向”的政策要求。无论是理论的科学性、政策的有效性、还是干部的能动性都需要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实践标准检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测评实践效果。所以,做任何工作都必须遵循结果导向,拿出实际成效,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对分管领导同志说,得来点儿真的,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县长要稳在那儿,把责任担到底,不脱贫‘不能走’,一个萝卜一个坑,出水才见两腿泥。没有一点实招、硬招,我很怕这件好事办不好,最后给人民交不了账,给历史交不了账”〔9〕。“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各省区市都层层签了军令状,承诺了就要兑现。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上上下下必须把工作抓得很紧很紧”〔10〕。军令状、承诺书都是结果导向的生动体现,将扶贫工作成效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与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连在一起,形成倒逼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激发广大干部“真扶贫”“扶真贫”,有效遏制少数干部“雷声大雨点小”“说一套做一套”的搪塞之举和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形式主义作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4〕92。
实践维度之三:拓展“因地制宜”的创新能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激发干部“心怀群众”的内在动力、严格“成效考核”的外在监督,更需要广大干部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创新能力和脱贫实招。只有靠广大干部出实招、出新招、出绝招的引领与作为,扶贫工作才可能扎实落地。在贫困地区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扶贫工作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扶贫也要精准,否则钱用不到刀刃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扶贫脱贫工作要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贫困问题具体施策解决,防止出现大水漫灌、一刀切的简单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手榴弹炸跳蚤’是不行的。新中国成立以后,50年代剿匪,派大兵团去效果不好,那就是‘手榴弹炸跳蚤’,得派《林海雪原》里的小分队去。”〔9〕对于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的产业扶贫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11〕在产业扶贫领越,拓展创新途径、挖掘创新方法潜力无限。我们广大干部要善于开动脑筋,善于将地区特色和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新媒体等各种新技术、新信息、新理念相融合,以各具特色的方式方法如电商扶贫、微商扶贫、休闲扶贫、健康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新媒体扶贫等助力脱贫攻坚。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更多元的扶贫脱贫的新理念、新技术、新途径,广大干部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跟上时代步伐,走在时代前沿,抓住时代机遇,用好时代工具,将脱贫攻坚目标真正变为生动鲜活的现实图景。习近平总书记不断身体力行这一科学工作方法,为做好扶贫工作提供了生动的示范。